『壹』 能不能推薦一些好的中國諷刺類的小說
談到古代的諷刺小說,要數《儒林外史》和「四大譴責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孽海花》水平比較高,另外如《聊齋志異》里部分篇章也有諷刺的內容。
談到現代的諷刺小說,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作家——張天翼,這個人可以說是「諷刺小說聖手」,文筆極富風趣、幽默,諷刺味十足。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洋涇浜奇俠》、《鬼土日記》,中篇小說《清明時節》,短篇小說《包氏父子》、《華威先生》等,都是諷刺小說的上乘之作,被視為30年代進步文學的重要收獲。
此外,現代文學作家葉聖陶的短篇小說《潘先生在難中》隱隱有著對知識分子軟弱矛盾性的諷刺;現代通俗文學作家老向(王向辰)的中長篇小說《庶務日記》有著對機構臃腫、人浮於事這一社會現象的諷刺;現代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的長篇小說《八十一夢》也用諷刺的手法刻畫了霧重慶光怪陸離的現狀。
這些作品盡管現代文學史教材里沒有將它們定為「諷刺小說」,但是它們筆法上的諷刺力度是被學界公認的。
至於建國初期,由於時局的影響,諷刺小說基本絕跡,也就很難談得上好的諷刺小說了。這一情況直到「浩劫」後的新時期文學才有所改觀,諷刺小說重獲新生。
新時期文學里,王蒙的《說客盈門》,張辛欣的《瘋狂的君子蘭》,何立偉的《白色鳥》,馬瑞芳的《天眼》,王小鷹的《丹青引》等都是比較有深度的諷刺小說,值得一讀。
『貳』 中國幽默諷刺小說作家
由中國書籍出版社主辦的李昌銀幽默諷刺小說《煩著呢》(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新書座談會,於2010年4月3日在揚州召開。來自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河南大學、中國社科院、江蘇省作家協會、人民文學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廣陵書社的作家、評論家與會,對其作品給予充分肯定和積極評價。作者李昌銀曾在十幾年間筆耕不輟,創作了多篇具有幽默和諷刺風格的短篇小說,以貼近生活、語言生動而受到讀者喜愛,此次是其作品的首次結集出版。據中國圖書出版網消息,這部新上市的小說集表現不俗,在北京、南京等多個中心城市銷售,並已進入暢銷書排行榜。本報選登這次座談會部分專家發言,以為評介。
『叄』 求有諷刺意味的現代都市小說。
現代都市人生的深刻透視--淺論張天翼諷刺小說《包氏父子》 圍繞包氏父子二人,作者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描寫了小包在資本主義文化及教育制度熏染下精神的墮落,以及由此而導致的老包全部希望最終破滅的悲劇命運,充分表現出時代大力擠壓下人性的扭曲. 圍城 從印度洋上駛來的法國郵船白拉日隆子爵號在上海靠了岸。小說的主人公方鴻漸一踏上闊別四年的故土,就接二連三地陷入了「圍城」。 方鴻漸旅歐回國,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小說以他的生活道路為主線,反映了那個時代某些知識分子(主要是部分歐美留學生、大學教授等等)生活和心理的變遷沉浮。他們不屬於那個時代先進的知識分子行列,當抗戰烽煙燃燒起來的時候,他們大都置身於這場偉大斗爭的風暴之外,先在十里洋場的上海,繼在湖南一個僻遠的鄉鎮,圍繞著生活、職業和婚姻戀愛等問題,進行著一場場勾心鬥角的傾軋和角逐。這也是場戰爭,雖然不見硝煙,卻處處閃現著舊社會你搶我奪的刀光劍影,騰躍著情場、名利場上的廝殺和火並;雖然沒有肉體的傷亡,卻時時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樣蠶食著人們的年華和生命,那惡濁的空氣又是怎樣腐化著人們的操守和靈魂。自然,這里也有真誠的友誼,善良的願望;但這些在那個強大的舊社會壁壘面前,是顯得多麼軟弱和無力。在那隨處都可以陷入「鳥籠」或「圍城」的人生道路上,哪裡是這些還沒有消磨盡人生銳氣的知識分子的出路呢?這是這部深刻的現實主義小說留給人們深思的一個嚴肅問題。 長篇小說《圍城》共分九章,大體可以劃做四個單元。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個單元,寫方鴻漸在上海和家鄉(江南某縣)的生活情景,以寫上海為主。在這個單元中,方鴻漸和蘇文紈的「愛情」糾葛佔了重要的分量。蘇文紈的傾心相與和方鴻漸的另有所歡,使他們演出了不少半真半假、女真男假的滑稽戲。暴露了蘇文紈官宦小姐矜持自負、自作多情、因而落得空對鏡花水月的尷尬相,也暴露了方鴻漸紈袴子弟優柔寡斷、不更世事而又玩世不恭的浮華相。圍繞著他們,作者還寫了十里洋場社交生活的各種人物,在美國人花旗洋行里做買辦、喜歡人們喚他jimmy的張吉民,外表時髦、骨子裡守舊的董斜川,「對雌雄性別,最有研究」的青年哲學家褚慎民,滿肚子不老實、自我標榜是「新古典主義」的詩人曹元朗,以及暗中把方鴻漸當做情敵、枉費了心思的趙辛楣,甚至還有生得漂亮、頭腦乖巧的唐曉芙等等,他們都在作者筆下顯示了各自的性格和色相。他們宴飲會客、談詩論文以及各種應酬交際是那樣的內心空虛、百無聊賴以及庸俗不堪,這種生活不會培植健康的愛情,更不會培植健康的理想,本身就是一個有待沖破的「圍城」。 第五章可以算作第二個單元,是「過渡性」或「銜接性」的。在這個單元中,在個人生活上分別吃了敗仗的方鴻漸和趙辛楣,從「愛情」牢籠中沖了出來,他們由假想的情敵變為真正的摯友,共同到湖南平成三閭大學謀事。作者在這一單元里,還為下一單元的鬧劇准備了新角色:未來三閭大學的訓導長李梅亭,副教授顧爾謙和青年助教孫柔嘉。他們和方、趙結伴由滬啟航南下,組成了一個臨時的「小社會」。發生在這個「小社會」里的種種矛盾困擾和嬉戲調侃,以及沿途的所見所聞,構成了小說所描繪的現實主義畫面的十分精彩的一部分。 第六、七章是第三個單元,主要描寫三閭大學里的明爭暗鬥。我們這里所選的第六章是這個單元之中的重場戲。上自校長、訓導長、各系主任,下至職員、學生、甚至還有家屬,都捲入了一場令人頭暈目眩的人事糾紛。職業上的排擠,情場上的競爭,堂而皇之的例行公事,見不得人的謠諑誹謗、陰謀詭計,一時間三閭大學成了競相逐鹿的舞台。一些學者文士粉墨登場,他們之中有李梅亭那樣滿口仁義道德、滿腹男盜女娼的半舊遺老,也有韓學愈那樣外形木訥、內心齷齪、偽造學歷、招搖撞騙的假洋博士;有高松年那樣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稱維護教育尊嚴、其實卻是酒色之徒的偽君子,也有汪處厚那樣依附官僚、謀取職位、意在結黨自固、終於自蹈覆轍的阿木林;有陸子瀟、顧爾謙那樣一心攀龍附鳳、專事吹拍、淺薄猥瑣的勢利小人,也有范懿、汪太太那樣雖然混跡學府、卻只在情場上顯露頭角、推波助瀾的名門女士。總之,活躍在這「新儒林」里的各色人等,雖然用不著再把八股文當做敲門磚,卻都扯起一面自認為是最漂亮的旗幟,將真面目掩蓋起來,施出周身解數去追求新的晉身之階,彷彿自然界的動物蒙上保護色,追求自身的發展一樣。自然,他們之中也還有沒耗盡兩肩正氣的某些較好的人物,如雖則荒唐、孟浪,到底還有一些責任感的方鴻漸、趙辛楣,嬌弱深沉、很有心計的孫柔嘉等等。這些人物,或像方鴻漸,不失為「可造之才」,或像趙辛楣,終竟有一技之長;或像孫柔嘉,是思慮周密、深藏韜略的女中強者──他們在好的社會里,完全有可能發展為出類拔萃的人才;但在那些烏煙瘴氣的環境里,由於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倒像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多餘人」那樣,讓社會的惰力抵消掉了他們的聰明才智。 第八、九章是第四個單元。方鴻漸和孫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結了婚。這對雙方來說,都不能算做令人激動的結合,加以失業造成的對於前途的焦慮,使他們婚後不斷發生爭吵。這種爭吵在返滬途中還較為單純,定居上海後,由於雙方家庭和親族的介入,矛盾更復雜了;在婆媳、翁婿、妯娌、親朋、乃至主僕之間,一度曾發生了一系列齟齬和糾紛。最後,方、孫的矛盾終因前者辭去報館資料室主任而面臨再次失業時激化了。方鴻漸剛剛建立起來的新家解體,他再次沖出一個「圍城」,又來到一個「圍城」的入口──他打算投奔在重慶當官的趙辛楣謀取職業,這肯定也是一條前途未卜的坎坷不平的道路。小說在一陣老式自鳴鍾的「當、當……」聲中結束。像過去一切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一樣,它沒有提供什麼關於社會和人生出路的明確結論,但他描寫的生活本身,「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阿Q正傳 《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中最著名的一篇,寫於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之間,最初分章刊登於北京《晨報副刊》(註:《阿Q正傳》第一章發表於1921年12月4日《晨報副刊》的「開心話」欄,開頭諷刺考證家的那些近似滑稽的寫法,就是為了切合這一欄的題旨。但魯迅「實不以滑稽或哀憐為目的」,所以越寫越認真起來,第二章起便移載「新文藝」欄。至1922年2月12日登畢),以後收入小說集《吶喊》。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閉塞落後的農村小鎮未庄為背景,塑造了一個從物質到精神都受到嚴重戕害的農民的典型。阿Q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赤貧者,他沒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沒有固定的職業,「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從生活地位看,阿Q受到慘重的剝削,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獨立生活的依憑,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當他有一次喝罷兩杯黃酒,說自己原是趙太爺本家的時候,趙太爺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給了他一個嘴巴,不許他姓趙。阿Q的現實處境是十分悲慘的,但他在精神上卻「常處優勝」。小說的兩章「優勝記略」,集中地描繪了阿Q這種性格的特點。他常常誇耀過去:「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其實他連自己姓什麼也有點茫然;又常常比附將來:「我的兒子會闊的多啦!」其實他連老婆都還沒有;他忌諱自己頭上的癩瘡疤,又認為別人「還不配」;被別人打敗了,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於是他勝利了;當別人要他承認是「人打畜生」時,他就自輕自賤地承認:「打蟲豸,好不好?」但他立刻又想: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不算外,剩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於是他又勝利了。遇到各種「精神勝利法」都應用不上的時候,他就用力在自己臉上打兩個嘴巴,打完之後,便覺得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別一個,於是他又得勝地滿足了。他有時也去欺侮處於無告地位的人,譬如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後,就去摩小尼姑的頭皮,以此作為自己的一樁「勛業」,飄飄然陶醉在旁人的賞識和鬨笑中。但是這種偶然的「勛業」仍然不過是精神的勝利,和他的自輕自賤、自譬自解一樣是令人悲痛的行動。阿Q的「精神勝利法」實際上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夠正視自己被壓迫的悲慘地位。他的「優勝記略」不過是充滿了血淚和恥辱的奴隸生活的記錄。 作品突出地描繪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同時又表現了他的性格里其它許多復雜的因素。阿Q的性格是充滿著矛盾的。魯迅後來曾經說過:阿Q「有農民式的質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註:《且介亭雜文寄〈戲〉周刊編者信》)。一方面,他是一個被剝削的勞動很好的農民,質朴,愚蠢,長期以來受到封建主義的影響和毒害,保持著一些合乎「聖經賢傳」的思想,也沒改變小生產者狹隘守舊的特點:他維護「男女之大防」,認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裡人,因為他們把「長凳」叫做「條凳」,在煎魚上加切細的蔥絲,凡是不合於未庄生活習慣的,在他看來都是「異端」。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個失掉了土地的破產農民,到處流盪,被迫做過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並不佩服趙太爺、錢太爺,敢於對假洋鬼子採取「怒目主義」;還覺得未庄的鄉下人很可笑,沒有見過城裡的煎魚,沒有見過殺頭。阿Q性格的某些特徵是中國一般封建農村裡普通農民所沒有的。即瞧不起城裡人,又瞧不起鄉下人;從自尊自大到自輕自賤,又從自輕自賤到自尊自大,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這樣典型環境里典型的性格。出現在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一方面是外國資本主義勢力侵入後近代中國農村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的表現,另一方面也為阿Q本身的具體經歷所決定。魯迅從雇農阿Q的生活道路和個性特點出發,按照自己藝術創造上的習慣——「模特兒不用一個一定的人」(註:《二心集答北斗雜志社問》),遵循主體的需要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在思想熔鑄的時候,又突出了人物復雜性格中的某一點,使某具有鮮明的精神特徵,從而塑造了阿Q這樣一個意義深刻而又栩栩如生的典型。 人·獸·鬼 本書中所收入的《上帝的夢》、《貓》、《靈感》、《紀念》四篇小說作品,出自中國現代著名學者、作家錢鍾書寫於1941年的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其中《上帝的夢》寫上帝創造了人,但後來因某些原因而加害於人類,想要人類徹底臣服於他。但人類意志堅定,寧可餓死也不屈服於上帝,上帝驚詫。文章不僅寓意深刻而且又有虛幻的意味。《貓》以一隻黑貓為線索,用一種近乎描寫狀物的方式介紹了一個個性格各異的引人深思的人物,標志著錢鍾書的文章由此進入了一個更高一些的境界,手法更嫻熟,描寫更精闢。《靈感》寫一名蹩腳作家生前寫了大量的枯燥呆板的文章,把其中的人物寫得死板呆滯,結果因文章中的人物向閻羅控告而在自己的辦公室內直落入地府。其間一個個人物相繼控訴,這也是文章很精彩的一部分,最後以一個極盡幽默的方式「判決」了作家,但在投胎時又引發了令人驚奇的事,令人啼笑皆非。
『肆』 帶有幽默性的諷刺小說誰有要中國的現代的。!
《園長,您改叫老闆得了》
『伍』 抨擊現實社會 、搞笑諷刺的小說有哪些
孔二狗的文不錯
《東北往事1--黑道風雲20年》
《東北往事2--黑道風雲20年》
《東北往事3--黑道風雲20年》
《東北往事4--黑道風雲20年》
《別樣的江湖》
《黑道悲情》
《黑道悲情2》
還有慕容雪村的
《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
《伊甸櫻桃》
《原諒我紅塵顛倒》
《葫蘆提》
《中國,少了一味葯》
《慕容雪村隨筆集》雖然不會很搞笑,但是很真實
『陸』 諷刺當代社會現象的幽默小說,要搞笑點的現代點的
契訶夫的,大部分都是
『柒』 從《圍城》看錢鍾書的幽默諷刺藝術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圍城》,《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下面我們就從《圍城》看她的諷刺藝術!
摘要: 諷刺是錢鍾書小說的最大特色之一。在《圍城》中,作者用犀利的語言針砭時弊,用戲謔的筆法描繪人間百態,用靈活的比喻調侃芸芸眾生,把幽默諷刺藝術的魅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從《圍城》中,我們可以一探錢鍾書的幽默諷刺藝術。
關鍵詞: 《圍城》 幽默諷刺藝術
引言
《圍城》出版後,曾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先後被翻譯成十幾國語言推向國外。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再次掀起一股熱潮,同時成立了“錢學”,專門研究錢鍾書的作品以及亮困其文學藝術特點。
《圍城》之所以可以形成如此巨大的影響,除了其深刻的主題和思想以及成功的人物塑造和沖突設置外,還因為該小說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也就是幽默諷刺藝術。小說的語言幽默詼諧,諷刺深刻犀利,似乎任何事物在錢鍾書筆下都能成為可笑之事,讓讀者捧腹大笑的同時又引起讀者更深刻的深思。本文就通過《圍城》來研究錢鍾書的幽默諷刺藝術。
一、對人物描寫的諷刺作用
(一)描述人物背景針砭時弊
在小說中,作者通過對方鴻漸的留學背景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國文是國貨土產,需要外國招牌才能維持其地位”,“就連方鴻漸這個學國文的人竟然也去國外留學”。然後對他在國外的學習生活也做了敘述:“在國外呆了四年,換了三所大學”,“隨便地聽幾門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結果在臨近畢業時無法向家裡交差,就“在最後一年的最後一個學期,從一個愛爾蘭的騙子手中買一張假的博士文憑回國”。然後作者又別出心裁地安排了另一個情節,方鴻漸的丈人得知其將要回國,在《滬報》上刊登大幅廣告,其中極盡吹捧之能事。報社的兩位記者還特地來迎接這位著名歸國學者並且拍了照,縣中的校長又邀請方鴻漸為學生做演講。方鴻漸在回國後遇到的各種禮遇和他在國外游手好閑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當時社會中存在的出國留學熱以及留學生在國外不學無術的生活進行了無情地嘲諷。就像作者在書中描述的:“社會上的.人普遍認為出國留學和前清科舉功名一樣”,當時中國各個階層都熱衷出國留學,但是完全不顧留學的成效和收獲,展示了當時知識分子虛偽和崇洋媚外的一面。
(二)描繪人物外貌展示人物性格
作者在小說中對人物外貌的描寫時,抓住人物主要外貌特徵,通過比喻、誇張等手法的運用,詼諧幽默地暗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在小說中很多人物的形象都帶有特殊的作用。比如作者在描寫陸子瀟時寫道:“頭發又油又光,深恐為帽子埋沒”,“鼻子短而闊,彷彿原來筆直向下的趨勢,被人迎面打了一拳,阻止前進閉鍵蘆,這鼻子後退不迭,只能向兩旁橫溢。”這幾句簡單的描寫,抓住了陸子瀟頭發和鼻子的特點,並且用比喻和聯想的手法加以誇張,把原來靜止的五官表現得生動而立體,在讀者腦海中形成一個特點鮮明的人物形象,立場鮮明地諷刺了陸子瀟這個外貌和心靈都很醜陋的文人。
又比如作者對汪處厚形象的描寫,“鬍子常是兩撇,汪處厚的鬍子只是一畫”,“鬍子都生的不像樣,又稀又軟,掛在口角兩旁。既不能翹然而起,也不能飄然而裊”,“於是剃去兩縷,只剩下中間一搓”。作者用惟妙惟肖的描述,為讀者展示了一個滑稽迂腐的人物形象,這樣戲謔的描寫主要諷刺了汪處厚的狡詐與虛偽,同時寫出他利慾熏心的特點。
二、語言表達的諷刺效果
(一)混用語言感情色彩明褒實貶
在《圍城》中,作者多次打破語言的一般作用和感情色彩,形成用詞和語境之間的矛盾感,以此來表達轎帶作者對事物嘲諷的態度。比如小說中寫一群中國留學生在船上打牌:“麻將當然是國技,又聽說在美國流行”,“打牌不但有故鄉風味,而且可以適應世界潮流”。打麻將本來是一種休閑消遣的游戲,但是作者卻用“國技”來描述,並且用“流行”“世界潮流”這樣的褒義詞來修飾,看似褒義,實是貶義。立場鮮明地諷刺了當時中國留學生口頭上愛國,聲稱去國外學習先進技術,實際上不學無術、游手好閑的生活作風。作者就是用這種看似不協調的語言修辭,輕松詼諧的行文,把辛辣的諷刺暗含在幽默的敘述中。
(二)使用諧音達到諷刺效果
作者在人物名字的選擇上,多次使用諧音的手法,造成強烈的諷刺效果。比如李梅婷教授向來自命不凡,將其名片上的名字翻譯成professor May Din Lea,名字的三個單詞的意思實際上是五月、吵鬧、草地。另外,作者還借用趙辛楣的思想,“趙辛楣狠命用牙齒咬著嘴唇,因為她想著mating和梅婷也是同音,因而更有作用”,把梅婷聯想為英文單詞mating,該單詞實際是交配的意思,暗示了李梅婷的性格特徵,同時也讓讀者會心一笑,起到了特別的諷刺效果。
(三)極具幽默感的反諷語言
在小說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反諷語言,構成了一種特殊的諷刺風格。比如在描述鮑小姐在船上賣弄風騷時寫道:“那些男學生背著鮑小姐管她叫熟食鋪子,因為只有熟食鋪才會把許多顏色的肉公開來陳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為真理是赤裸裸的”,而鮑小姐又不是真的赤裸裸了,所以又改為“局部真理”。這些都是經典的《圍城》式的反諷,其中包含著尖銳的諷刺意味。真理本是嚴肅認真的,而在這里作者卻用來和風騷的女性聯系在一起,產生了特有的喜劇效果,也能讓讀者領會到作者對該現象的諷刺和戲謔。
三、比喻手法的諷刺特點
(一)新穎離奇讓人眼前一亮
錢鍾書先生善用比喻,在《圍城》中大量使用了各種新穎離奇的比喻,經常把兩種差別很大,看似毫無關系的事物聯系起來,看了不禁讓人拍案叫絕。比如在描寫方鴻漸臨近畢業時,受到家庭的壓力讓他意識到畢業文憑的重要性,“這一張文憑,彷彿有亞當夏娃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這里作者把文憑比作是夏娃亞當下身的樹葉,諷刺了方鴻漸不學無術、一事無成的留學經歷,同時也對當時社會只看重文憑不看重真才實學的風氣進行了深刻地批判。
『捌』 語言幽默諷刺的文學作品~~
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卡夫卡的《變形記》。巴爾扎克 《守財奴》, 原譯名為《歐也妮·葛朗台》。
『玖』 求揭露中國現代社會弊端的諷刺小說
穆主的己所不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