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時期小說流派及其特徵
新時期小說現代主義等浪潮沖擊文壇,文學呈扇面展開(1985——1989年)
1、最初的探索——意識流小說
從反思小說探索中派生出來的一種小說現象,主要借鑒的是西方現代小說的技巧,以人物心理活動為體,打破時空限制,以「心理一感覺」模式進行小說敘述。其代表作家作品有王蒙的《布禮》、《蝴蝶》,茹志鵑的《剪輯錯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誰》,諶容的《人到中年》以及張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線上》、《我們這個年紀的夢》等。
現代派小說:1985,當代城市青年……觀念意識到形式技巧全面借鑒西方現代派小說代表作:劉索拉《你別無選擇》
2、喧囂與騷動——新潮小說(現代派小說)
主要指1985年開始出現的以劉索拉《你別無選擇》和徐星《無主題變奏》為代表的小說現象,還包括陳村的《少男少女,一共七個》、陳建功的《籌毛》、劉西鴻的《你不可改變我》、王朔的《橡皮人》等一批表現當代城市青年精神生活的作品。新潮小說更多受到西方現代思潮的影響。
新潮小說多以青年為主人公,寫出了當代青年青春心理的騷動不安、個人意識的萌動以及因當時社會現實而產生的荒誕意識和反叛情緒。在敘事形式上,新潮小說注重內心體驗,採用反諷語調,部分作品還表現出口語化傾向。
3、形式的追求——先鋒小說
指的是80年代中後期出現的馬原、洪峰、格非、余華、蘇童等人的作品(271—290頁)。如馬原的《岡底斯的誘惑》、《虛構》,洪峰的《極地之側》,格非的《迷舟》、《褐色鳥群》,余華的《現實一種》,蘇童的《罌粟之家》等。
先鋒小說總體上以形式和敘事技巧為主要目的,致力於顛覆故事、解構意義的游戲,通過敘述和語言的操作徹底地表達帶有神秘、悲觀和虛無色彩的某種情緒。
尋根文學:1985,反思文學的延續和深化,政治反思後走向文化反思,民族性、國民性反思。
4、「根」的追尋——尋根小說尋根小說,至少有兩重追尋。一重是追尋中國傳統文學的審美表現手法,一重是追尋中國傳統文化之根。阿城的《棋王》、韓少功的《爸爸爸》、王安憶的《小鮑庄》是代表作。
新寫實小說:抽掉了啟蒙意識和主流意識形態觀念的寫實手法,對1949年後國人生存進行客觀敘述的小說,主張還原現實生活的原生態。
5、原汁的生態——新寫實小說
新寫實小說指的是以抽掉了啟蒙意識和主流意識形態觀念的寫實手法,對1949年以後中國人生存狀態進行客觀敘述的小說。方方的《風景》,池莉的《煩惱人生》,劉震雲的《塔鋪》、 《新兵連》 、《單位》、《一地雞毛》等是代表作。
開篇之作:池莉《煩惱人生》
代表作:方方《風景》劉震雲《一地雞毛》《單位》
2. 高二外國小說欣賞每一課的文學常識及主要內容
《外國小說欣賞》文學常識
1、海明威——美國小說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橋邊的老人》——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冰山理論」
美國大詩人弗羅斯特在海明威用獵槍自殺的次日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他堅韌,不吝惜人生;他堅韌,不吝惜自己。……值得我們慶幸的是,他給了自己足夠的時間顯示了他的偉大。他的風格主宰了我們講述長長短短的故事的方法。我依然記得我想對碰上的每一個人大聲朗誦《殺人者》的那股痴迷勁。他是我將永遠懷念的朋友。舉國上下沉浸在哀痛之中。」
海明威早期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1927)、《永別了,武器》(1927)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50年代後,他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說《老人與海》1950)。
在藝術上,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
長篇:《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鍾為誰而鳴》《乞力馬扎羅的雪》
短篇:《白象似的群山》
中篇:《老人與海》
2、弗吉尼亞·伍爾夫——英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識流作家之一,被譽為「20世紀最佳女作家」。
《牆上的斑點》——意識流短篇小說
主要著作有:風格獨特的長篇意識流小說《達洛威夫人》、《到燈塔去》和《海浪》等。
意識流代表作家、作品:(法)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英)喬伊斯《尤利西斯》和伍爾夫;(美)威廉·福克納《喧嘩與騷動》。
補充:
莎士比亞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主要作品為劇本37部,悲劇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合稱「四大悲劇」)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喜劇有《威尼斯商人》,馬克思稱之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3、維克多.雨果——19世紀法國偉大作家,浪漫主義文學最卓越代表。
《炮獸》——浪漫主義長篇《九三年》節選
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以上稱人道主義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
補充:
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主要作品為《人間喜劇》網路全書(包括《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學中規模最宏偉的創作之一,也是人類思維勞動最輝煌的成果之一,馬克思稱它「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實主義歷史」。
4 蒲寧
安東諾夫卡蘋果 現實主義短篇小說 【俄】蒲寧,獲1933諾貝爾文學獎
長篇:《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被高爾基譽為「當代優秀的文體家」。1933年,「由於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蒲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5、馬克西姆·高爾基——前蘇聯無產階級偉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義象徵性寓言體短篇小說——《伊則吉爾老婆子》
《伊則吉爾老婆子》是高爾基早期浪漫主義代表作。
主要作品: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長篇小說《母親》,散文詩《海燕》等。列寧稱他「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代表」,稱《母親》是部「非常及時的書」。
6保羅·戈埃羅巴西作家,被認為是繼馬爾克斯之後最受世人歡迎的拉美作家。他的被譽為當代經典的《煉金術士》又名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評論家把這本書譽作是一部影響讀者心靈一輩子的現代經典。美國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紹文字稱:「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一生的書籍,或許幾十年才出現一本,您所面對的正是這樣的一本書。」美國圖書館協會將該書推薦為「青少年最佳讀物」。法國文化部部長將保羅・戈埃羅稱為「數百萬讀者心中的煉金術士」。
此後,保羅・戈埃羅又陸續出版了《籠頭》、《主神的使女們》《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第五座山》、《光明鬥士手冊》和《韋羅妮卡決定去死》等多部作品,每部作品都風靡一時,使保羅・戈埃羅成為當今巴西擁有讀者最多的一位作家。
7、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俄羅斯文學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
《娜塔莎》——長篇《戰爭與和平》節選
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主要有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長篇小說《復活》、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他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已被公認是全世界的文學泰斗。
補充:
普希金十九世紀俄國最偉大的詩人。「俄羅斯文學之父(始祖)」;其作品被稱為「俄羅斯生活網路全書」;主要作品為抒情詩《自由頌》、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
屠洛涅夫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父與子》《貴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獵人筆記》描寫農奴的悲慘生活,抨擊農奴制度,被譽為「一部點燃火種的書」。《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契訶夫19世紀末俄國偉大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套中人》,中篇小說《第六病室》,劇本《海鷗》《萬尼亞舅舅。他是俄羅斯唯一以短篇小說創作登上世界文壇高峰的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
果戈里19世紀俄國最優秀的諷刺作家,《欽差大臣》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死魂靈》吝嗇鬼形象(四大吝嗇鬼形象之一)。
奧斯特洛夫斯基:20 世紀前蘇聯作家,代表作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8、泰戈爾 ——19-20世紀印度偉大詩人
《素芭》——現實主義短篇小說
代表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
小說有長篇《沉船》、《戈拉》、《家庭與世界》《兩姐妹》,
中篇《四個人》
短篇《還債》、《棄絕》、《素芭》、《人是活著,還是死了?》、《摩訶摩耶》、《太陽與烏雲》。
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亞洲第一人。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
9、志賀直哉
《清兵衛與葫蘆》——現實主義短篇小說——【日本】志賀直哉
志賀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說家,被日本評論家譽為「小說之神」。1904年發表處女作《菜花與少女》。1910年,與有島武郎、有島生馬等共同創辦《白樺》雜志,圍繞於這個刊物的一些年輕作家與美術家,對當時主張純客觀主義的自然主義文藝思潮不滿,要求肯定積極的人性,主張尊重個性,發揮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義與理想主義的文學,形成「白樺」一派。志賀直哉為「白樺」派代表作家之一, 「白樺」派成為日本現代文學中一個重要的流派。
10.海因利希·伯爾
《在橋邊》——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德國】海因利希·伯爾,197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主要作品有《正點到達》(德國「廢墟文學」的代表作)、《小丑之見》(德國「不順從文學」的重要作品)和短篇小說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1971年發表的《與一位女士的合影》(《以一個婦女為中心的群像》)是其全部創作的結晶,獲次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11伊塔洛·卡爾維諾(1923-1985)是義大利當代最具世界影響的作家之一。
《牲畜林》——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義大利】卡爾維諾
是當代歐洲文學大師之一。他的父母都是僑居拉丁美洲的義大利人。卡爾維諾生於古巴,2歲時回到義大利,後畢業於都靈大學文學系。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抵抗運動,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通向蜘蛛巢的小徑》就是根據這段經歷寫成的。不久這部作品得了獎,他就此步入文壇。卡爾維諾當過新聞記者,後來從事兒童文學編輯工作。他的主要作品有:《一個分成兩半的子爵》、《阿根廷螞蟻》、《不存在的騎士》等等。他的作品獨具一格,擅長用童話的方式來寫小說。所以他的小說也可以說是童話。除了寫小說,卡爾維諾還像德國的格林兄弟一樣,收集編寫民間故事。卡爾維諾走遍義大利,付出了兩年時間的辛勤勞動,終於編寫出一部《義大利童話》,這部《義大利童話》可以和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話媲美。
12斯特林堡
《半張紙》——短篇小說——【瑞典】斯特林堡
斯特林堡是瑞典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小說家和戲劇家,被譽為「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他的作品在瑞典國內被視為寶貴的民族遺產,在其它國家也受到不少人的推崇。斯特林堡是瑞典自然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歐洲表現主義和象徵主義的先驅。代表作有戲劇《到大馬士革去》小說《紅房子》等,他還曾創作了瑞典文學史上優秀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女僕的兒子》(4卷),以描寫群島風光而著名的中篇小說《海姆斯島上的居民》,被認為是「歐洲自然主義劇作的典範」的《朱麗小姐》和《債主》,以及中篇小說《在海邊》等。
13艾薩克.什維斯.辛格,197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山羊茲拉特》——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美】艾薩克.什維斯.辛格
艾薩克·什維斯·辛格,美國著名猶太作家,1904年,辛格生於當時在沙俄統治下的波蘭。1935年,辛格追隨哥哥來到美國。辛格在美國以當編輯和寫作為生,1943年他加入了美國國籍。辛格一生出版了九部長篇小說、十部短篇小說集、兩部劇本、十六本兒童故事集。曾先後兩次榮獲美國圖書獎,其中一次是獎給他的兒童文學創作的。辛格被稱為當代最會講故事的作家。197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91年,辛格去世。
主要作品:
n 《傻瓜吉姆佩爾》《盧布林的魔法師》《庄園》
n 《冤家,一個愛情故事》《蕭莎》
n 獲得諾貝爾獎的理由:
n 因為他有充滿激情的敘事藝術,這種藝術既紮根於波蘭猶太人的文化傳統,又反映了人類普遍處境。
14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禮拜二午睡時刻》——魔幻現實主義短篇小說——【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馬爾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與現實的巧妙結合,以此來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審視人生和世界。這種把現實與幻景溶為一體的創作方法,被稱為「魔幻現實主義」。
馬爾卡斯的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代表作《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家長的沒落》《霍亂時期的愛情》等,中篇小說《枯枝敗葉》《惡時辰》等,短篇小說集《藍寶石般的眼睛》《格蘭德大媽的葬禮》等,電影文學劇本《綁架》等。
15博爾赫斯
《沙之書》——魔幻現實主義短篇小說——【阿根廷】博爾赫斯,20世紀短篇
小說大師
博爾赫斯(1899~1986)阿根廷詩人、小說家兼翻譯家,被稱為是「影響歐美文學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1950年至1953年間任阿根廷作家協會主席。1955年任國立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哲學文學系教授。1950年獲阿根廷國家文學獎,1961年獲西班牙的福門托獎,1979年獲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
成名作:《小徑分岔的花園》(短篇小說)。小說特色:敘述干凈利落,文字精煉,構思奇特,結構精巧,小說情節常在東方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展開,荒誕離奇且充滿幻想,帶有濃重的神秘色彩。
重要作品有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面前的月亮》《聖馬丁牌練習簿》《陰影頌》《老虎的金黃》《深沉的玫瑰》,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小徑分岔的花園》《阿萊夫》《死亡與羅盤》《布羅迫埃的報告》等。還譯有卡夫卡、福克納等人的作品。
16弗蘭茨·卡夫卡,奧地利小說家
《騎桶者》——荒誕派短篇小說——【奧地利】弗蘭茨.卡夫卡,現代派文學的鼻祖。長篇:《城堡》《審判》;短篇:《變形記》。
1904年(21歲)開始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進行寫作,他不以發表、成名為目的,只是想用寫作來解除內心的苦悶。主要作品為三部長篇小說《城堡》《審判》《美國》和短篇小說《變形記》《判決》《地洞》《飢餓的藝術家》等,且生前大多未發表,卡夫卡被共認為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鼻祖(奠基人),是歐洲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筆下描寫的都是生活在下層的小人物,他們在這充滿矛盾、扭曲變形的世界裡惶恐,不安,孤獨,迷惘,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也無力反抗,嚮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卡夫卡生活在奧匈帝國行將崩潰的時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學影響,對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觀態度,故其作品大都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徵直覺的手法,表現被充滿敵意的社會環境所包圍的孤立、絕望的個人,成為席捲歐洲的「現代人的困惑」的集中體現,並在歐洲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卡夫卡熱」。
《變形記》通過寫小職員格里高爾突然變成一隻使家人都厭惡的大甲蟲的荒誕情節,表現現代社會把人變成奴隸乃至「非人」的「異化」現象。
《城堡》寫土地丈量員K在象徵神秘權力或無形枷鎖統治的城堡面前欲進不能、欲退不得,看得到城堡卻永遠到不了城堡,只能坐以待斃。
《審判》借銀行職員約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殺害的荒誕事件,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司法制度腐敗及其反人民的本質。
《地洞》借小動物防備敵害的膽戰心理,表現資本主義社會小人物時刻難以自保的精神狀態和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的孤立絕望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