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都市總裁 > 中國式現代派小說

中國式現代派小說

發布時間:2020-12-30 13:25:48

Ⅰ 什麼是中國真正的現代派小說

現代派文學
一、有關現代派文學的基本知識
現代派文學是19世紀80年代出現的、20世紀20年代至70年代在歐美繁榮的、遍及全球的眾多文學流派的總稱。它包括表現主義、意識流小說、荒誕派戲劇、魔幻現實主義等流派。課文《變形記》《牆上的斑點》《等待戈多》(節選)《百年孤獨》(節選)分別是上述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現代派文學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變化,流派紛呈,作家的政治、思想傾向也很不一致,但就其共性來說,有如下幾點:①各流派都強調要表現「現代意識」,其中心就是危機感和荒謬感。因此,現代派文學的共同主題是表現現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危機。②現代派文學對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四種基本關系的尖銳對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現了異化這一主題。③現代派文學是西方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危機的自我表現,它深受唯心主義和非理性主義思潮的影響,具有虛無主義、神秘主義和悲觀主義、個人主義的色彩。
現代派文學的藝術特徵是:①象徵性。現代派作品為探求人物的內心真實,著重表現難以直接描述的復雜多變的內心活動,藉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思想還原為知覺,使抽象的思想外化。②荒誕性。現代派作家通過非理性的極度誇張的形式,將現實與非現實糅合在一起,寓嚴肅於荒誕。以戰後的計算機工業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把社會結構改組成一個龐大精密的機器,人成了由機器控制的動物。科學對世界和人的統治比過去任何時代都要殘酷無情,人再也沒有主體性可言。科學對人的壓抑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產生分裂,而「荒誕本質上是一種分裂」,當代人由於科學的異化而產生對世界和人的荒誕體驗。荒誕形象具有一種特殊的概括力。③意識流。現代派作家熱衷於挖掘人的潛意識,大量採用「內心獨白」「自由聯想」的手法,表現人物意識「自然」流動狀態,力求開掘人物心理的復雜性,擴大心理描寫的范圍,意識流技巧的目的是要深入人的精神活動,表現那種紛亂飄忽的思緒和感觸,這種思緒和感觸還沒有經過嚴密的整理和組織,常常顯得鬆散零亂,缺乏條理,不合邏輯。④意義的不確定性。由於該時期文學關注的社會准則問題長期陷入混亂,他們感到世界的意識只是部分的、暫時的、甚至是矛盾的,而且總會有爭議,這樣的社會已不適宜於明確的定義,因而該時期文學更側重於探究那種混亂的多重復合意義。在藝術表現上他們常採用事實與虛構交織的拼湊、自相矛盾、不連續性、模糊性等方法來表現這個復雜多變、難於捉摸的世界。
以上為現代派文學的總體特點。具體到每一個流派,又有其自己的特點。(一)表現主義重在表現內在世界,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其特徵為:①抽象化;②變形;③時空的真幻錯位;④象徵和荒誕的手法;⑤面具的運用;⑥注重聲光效果。其中①~④指小說,⑤⑥指戲劇。表現主義小說的傑出代表是奧地利的卡夫卡。(二)意識流小說是以表現人們的意識流動、展示恍惚迷離的心靈世界為主的小說。它以象徵暗示、內心獨白、自由聯想等創作方法為主要特徵。意識流小說家所運用的藝術手法因人而異,各有側重,但有些藝術特徵是共同的:①「作家退出小說」;②情節淡化;③大量的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④時空交錯和心理時間;⑤象徵暗示和對比聯想;⑥語言使用上的創新和變異,超出語法常規。代表性作家是愛爾蘭的喬伊斯、英國的伍爾夫等。(三)荒誕派戲劇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法國,爾後迅速風靡於歐美其他國家的一個反傳統戲劇流派。它沒有完整連貫的情節,沒有戲劇沖突,舞台形象支離破碎,人物語言顛三倒四。它表現的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痛苦的,人與人的關系是無法溝通的。其明顯特徵是:①荒誕、抽象的主題。「從廣泛的意義上講,荒誕派劇作家的作品與主題,都是人類荒誕處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苦悶心理」。②支離破碎的舞台形象。荒誕派戲劇家認為「荒誕」是世界的本質,「非理性」是戲劇表現的核心內容。因此他們的作品刻意打破傳統的戲劇常規,既無時空觀念,又無戲劇結構的基本格局;既無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又無扣人心弦的戲劇沖突,有的只是一群被世界壓扁了的可憐蟲。這些人舉止荒誕怪異,語言顛三倒四,思維混亂不堪,毫無理智可言。③奇特怪異的道具功能。荒誕派戲劇作家提倡「純粹戲劇性」,認為「藝術家通過直喻把握世界」,通過物體把戲劇人物的「局促不安加以外化,讓舞台道具說話,把行動變成視覺形象」,道具使戲劇的「直觀藝術」特點發揮到極限。荒誕戲劇的代表作家是薩繆爾·貝克特。(四)魔幻現實主義是通過「魔法」所產生的幻景來表現生活現實的一種創作方法。用魔幻是工具,是途徑,表現生活現實是目的。用魔幻的東西將現實隱去,展示給讀者的是一個循環往復的、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相混合、主觀客觀事物的空間失去界限的世界。作為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的一個重要流派,魔幻主義繼承發展了本大陸古印第安各族文化(傳統意識、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習俗)的傳統,極富民族特色。代表作品為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二、幾篇作品的思想藝術特色補遺
配合教材的教學參考書對外國現代派文學有關內容進行了分析,但我們認為這些課文多為節選,所以難以集中鮮明地體現這種文學流派的特色和理論觀點;而作為幾種不同流派的代表作,應聯系整部作品來全面地了解其思想藝術特點,使學生窺一斑而知全豹。
(一)卡夫卡這位西方現代主義各文學流派的鼻祖和表現主義小說的代表作家,在思想上接受了存在主義學說,反映了世紀末情緒,表現了人的孤獨與恐懼,表現了荒誕世界和異化主題:權威的不可抗拒,障礙的不可克服,孤獨的不可忍受。其代表性作品《變形記》講述了一個荒誕而辛酸的故事,人變甲蟲固然荒誕,但人在社會中像甲蟲一樣生活,有著類似甲蟲一樣的遭遇,這卻是可能的。作品通過格里高爾·薩姆沙的變形以及變形後的遭遇及悲慘結局,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害關系,表現了人的「異化」。在作品中,「甲蟲」這一形象被賦予了雙重的意蘊:①表明著人自身價值的喪失,顯示了人在這個迷誤的世界上的無能為力,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②「甲蟲」只不過作為一個道具出現,作者用它使主人公與其他同類群體相隔離,從而揭示出人在社會中的孤立、悲哀和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與無法溝通。
化奇異為平凡,把最令人難以置信的、無法解釋的事件安置在最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環境之中,讓荒謬悖理與合情合理、虛幻與現實這兩類對立的因素組合成為一個整體,展現出一幅神秘、夢魘般的非現實卻又好像是現實中處處可以見到的超現實圖畫,這是卡夫卡小說最根本的藝術特色。善於通過奇妙的構思和多種藝術手法把現實與非現實、合理與悖理、常人與非人並列在一起,把虛妄的荒誕離奇現象與現實的本質有機地結合起來,加上他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純客觀的敘述方式,構成了別人不能或難以重復、甚至無法模仿的獨特的「卡夫卡式」的藝術風格。
(二)作為荒誕劇的經典,《等待戈多》非常突出地體現了荒誕派戲劇的思想和藝術特色。
《等待戈多》揭示了「人類在一個荒誕的宇宙中的尷尬處境」。在作品中,我們看到人與外部的客觀世界是處在一種無法感知的隔絕狀態。在第二幕里,那棵枯樹一夜之間長出了四五片綠葉,以至兩個流浪漢無法辨清是否仍在昨天的地點等待戈多。外部環境不但對人呈現出一副冷漠、陌生的面孔,而且也給人帶來了一種壓迫感。因為人對外在客觀世界毫無所知,而客觀世界是荒誕不經的,所以,人常為荒謬的現實所嚇倒。此外,劇中人與人之間那種既無法分開又相互隔膜的關系也體現了一種人生的荒誕;作為全劇中心線索的戈多,也並非是一個什麼具體的人,而也只是一種象徵。再從全劇給人的意象來看,《等待戈多》中的「等待」也並不是一種什麼具體的等待;「等待」在劇中是一種抽象的形而上的意義,它事實上仍是貝克特對人類生存境況的一種寓意性說明,即:①「等待」是一種緣於痛苦的痛苦。在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發生全面異化之後,人的生存境況是相當尷尬和痛苦的。身陷如此境地而又難以掌握自己命運的人當然便只能是無可奈何地等待,伴隨著這等待的是無盡的孤獨和無聊。②「等待」也就是希望。兩個流浪漢因意識到自身處境的痛苦與不幸而憤憤不平,因此渴望「戈多」盡快到來。「等待」包含著希望,堅持著「等待」,即是說人類對未來總是抱有希望。③「等待」也是抗爭。等待是痛苦,因痛苦而產生希望,希望便能促使人去行動。劇中兩個流浪漢因希望而激起的行動就是等待。在這種等待的堅韌不拔中,無疑匯聚、融涵著一種對痛苦與荒誕現實的反抗,對痛苦與荒誕命運的抗爭。因此,該劇能夠「使現代人從精神貧困中得到振奮」(1969年作者獲諾貝爾文學獎時的授獎辭)。
作為一部「反傳統」的戲劇,《等待戈多》有其鮮明的藝術特色。①該劇完全拋開了傳統戲劇中必不可少的完整的情節和結構。劇中沒有什麼情節,主人公只是重復一些對話和極少的動作;開頭是怎樣,結尾還是怎樣。全劇採用了獨特的循環式的結構方式,幕與幕的內容有大量重復,每一幕的場景和生活片斷也都基本類似。②摒棄正常的語言形式。傳統戲劇一般都非常講究語言要個性化,富有表現力。而在該劇中,人物的語言卻是語無倫次,支離破碎;劇中人與人之間構不成對話,在大段的語言轉換之間,充滿了非邏輯性;劇中人與人的對話中間往往有「長時間的沉默」。③大量運用「怪誕」手法,具有濃重的寓意象徵意味。無論從總體框架還是具體細節來看,該劇都堪稱是一部地道的哲理寓意劇。戈戈和狄狄是人類的象徵,「等待」揭示著人類的生存境況和生存狀態;戈多是希望的象徵;戈戈穿靴子腳疼,象徵著哲學意義上的「生之痛苦」;幸運兒背負著沉甸甸的沙袋前行,象徵著人類旅程的沉重和毫無意義等。
(三)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問世就驚動了整個西語文壇,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場文學地震」。作品寫了西班牙移民的後代布恩蒂亞家族的興衰與馬孔多由開拓到繁榮到再次毀滅的歷史。作者在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授獎儀式上指出這部小說主要是表現「拉丁美洲的孤獨」。作者力圖通過布恩蒂亞家族七代人充滿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經歷以及馬孔多由開荒、發展到毀滅,寫出了哥倫比亞及整個拉丁美洲愚昧落後、與世隔絕和被殖民入侵的屈辱歷史,揭露和批判了哥倫比亞國內外反動獨裁政權的殘暴和美國侵略者對拉美民族的政治壓迫與經濟掠奪,預示了拉美人民將告別愚昧、孤獨,走向覺醒與文明。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的經典作品,作者遵循「變現實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創作原則,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源於神話傳說的幻想結合起來,使讀者從這種色彩斑斕、風格獨特的畫面中,獲得一種「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藝術感受。其突出藝術特色是:①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相結合。作家把現實與神話、傳說、夢幻雜糅在奇譎多變的情節發展之中,打破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人間與鬼域的界限,置人物於更廣闊的天地中,使人物、事物具有跨時空的更大容量。這些神話傳說與荒誕不經的描寫是印第安古老文明的真實反映,愚昧落後的馬孔多人是深信不疑的。小說以此寫出了拉丁美洲與世隔絕、愚昧落後的歷史真實。②大量運用象徵、暗示手法。如全村得了健忘症,為了生活,人們不得不在各種物品上貼上標簽。這樣寫的目的是暗示大家要牢記容易被人遺忘的歷史。象徵的例子也很多,如帶獵尾巴的孩子象徵著新老殖民主義和獨裁者奴役下的畸形社會;捲走馬孔多的那場大風暴象徵著不可戰勝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力量。
三、關於教學的一點建議
面對20世紀外國現代派文學取得的輝煌成就,我們應該讓學生通過這幾篇課文的學習,初步了解現代派文學的基本特點,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和欣賞變形、誇張、象徵、怪誕、人物意識流和魔幻現實主義等表現手法及其藝術效果。需說明的是,教學本單元對學生的要求不應過高,沒必要讓學生記住一些現代派文學的概念、理論、術語,而是應該指導他們在反復研讀課本所選作品的同時,認真閱讀《語文讀本》中所選的外國現代派文學作品,以增強感性認識。當然,限於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知識面,對於作品的寫作背景、情節和主題、藝術特色等,教師還應作適當的講解。

還可以參考http://www.living8.net/luwen/61/66/200604012533.html

歐美現代主義文學簡述

簡述現代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在思想上有以下特點: 1現代派各流派都強調要表現「現代意識」,它的中心就是危機感和荒誕感。共同主題是表現現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危機。 2現代派文學對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四種基本關系的對立作了深刻的反映。 3現代派文學是西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精神危機的自我表現。 藝術特徵的特點: 1象徵性。藉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外化。 2荒誕性。通過非理性的極度誇張的形式,將現實與非現實揉合在一起,寓嚴肅於荒誕。荒誕形象具有特殊的概括力。 3意識流。現代派作家熱衷於挖掘人的潛意識,採用「內心獨白」、「自由聯想」的手法。

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狀況: 一 象徵主義: 術語解釋 象徵主義 1象徵主義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運動中出現最早、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它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象徵主義流行於19世紀後半葉的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後期象徵主義應運而生,本世紀20年代,後期象徵主義達到高潮。 2 象徵主義具有鮮明的特徵:創造**的「美」;表現內心的「最高真實」;運用象徵暗示;在幻覺中構築意象;用音樂性來增加冥想效應。 3 代表作家:瓦萊里、里爾克、寵德、葉芝和艾略特。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法國詩人瓦萊里:《海濱墓園》 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葉芝:《駛向拜占庭》 葉芝由於「表達了整個民族精神」而獲得了192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俄國「極端真誠的詩人」勃洛克:《十二個》(長詩) 意象派的代表(象徵主義的一個變種): 美國的寵德:《地鐵車站》(典型的意象詩) 意象派詩歌的特點:重在表現詩人的直觀形象,但作者的直觀感受並不直接表露,而是通過意象來暗示。 隱逸派(象徵主義派生出來的另一個詩歌流派): 創始人:翁加雷蒂 代表作家(翁加雷蒂的兩位弟子):誇西莫多和蒙塔萊(分別於1939年和197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二表現主義 術語解釋 表現主義 1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至30年代歐美文學一個重要的現代主義流派。它首先從繪畫開始,隨後波及文學。 2 表現主義一詞最早於當時巴黎舉辦的一個畫展上的一組油畫的總題名,用以表明同自然派、印象派作品的區別。 3 表現主義的特徵:抽象化;變形;面具的運用;時空的真幻錯雜;注重聲光效果;象徵和荒誕的手法。 4 表現主義的先驅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其《鬼魂奏鳴曲》等劇作把鬼魂搬上舞台,讓死屍、幻影、亡魂、活人同時登場。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表現主義小說的代表:奧地利的卡夫卡 戲劇的代表:美國的奧尼爾 奧尼爾的主要作品: 《瓊斯皇》:作者將表現主義藝術手法融於自己的創造,形成獨具特色的「奧尼爾派」表現主義劇作的典範作品。 《毛猿》:副標題是「古代和現代生活的八場喜劇」。主人公:揚克

三 意識流小說 術語解釋 意識流小說: 1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初期起於西方,以表現人們的意識流動、展示恍惚迷離的心靈世界為主的小說。 2 它以象徵暗示、內心獨白、自由聯想等意識流的創作方法為主要特徵,在本世紀20—30年代英、美、法等國形成一個頗為壯觀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 3 意識流小說家所運用的藝術手法各有側重,但藝術特徵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說」;情節淡化;大量的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時空交替和心理時間;象徵暗示和對比聯想;語言使用上的創新和變異。 4 代表作家是英國的喬伊斯和伍爾芙,法國的普魯斯特和美國的福克鈉。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伍爾芙:《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 普魯斯特: 《追憶逝水年華》:以「我」對往事的追憶為主線,展示了「我」出生於富裕家庭卻精神空虛的庸俗生活。

福克納: 「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194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 《喧嘩與騷動》:反映了南方望族康普生家的沒落。小說創造了復合意識流方法,使運用意識流手法去發掘人物的內心生活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度。

四 未來主義:興起於義大利,創始人義大利的馬里內蒂。 文學藝術的主題上:未來主義調動一切藝術手段,集中表現運動中等物和人,通過動態來贊美運動感、力感和立體風格。 藝術形式上:未來主義者主張徹底摒棄傳統手法。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俄國: 馬雅可夫斯基的長詩:《穿褲子的雲》 法國: 阿波里奈爾:首創「樓梯式」的詩歌形式。

五 超現實主義興起於法國,它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達達派詩人:布勒東(創始人)、阿拉貢、艾呂雅

六 達達主義:來自羅馬尼亞的法國詩人斯當。查拉為首的藝術小集體。

艾略特 第一個創作階段(第一首詩歌到1922年發表《荒原》前): 《一位女士的畫像》、《普魯弗洛克的情歌》 第二創作階段(1922年《荒原》發表至1927年艾略特加入英國國教前,即「荒原」階段): 《荒原》、《空心人》 第三創作階段(即荒原後階段):《四個四重奏》 《荒原》(共五章): 第一章《死者的葬儀》:詩篇一開始便寫西方人雖死猶生的荒蕪景象。 第二章《弈棋》:詩人在歷史與現實的交融中以女性及其情慾為主體去展示西方文化墮落的景象。 第三章《火的佈道》(又譯《火誡》):寫男性及其情慾。 第四章《水裡的死亡》:以象徵情慾泛濫與死亡的「水」為主題意象。 第五章《雷霆的話》

簡述《荒原》的思想內容。 20世紀象徵主義作家艾略特創作的《荒原》是詩人把他對西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經過意識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戲劇色彩又富於啟示錄式的內心獨白。 1它以深刻的危機與超越意識去沉思西方文化的困境與出路,展示出一個失去了神性之世界的本真狀態。在沒有神性的世界中,西方文明已全面墮落為乾涸碎片,世界之夜已進入夜半,世界之夜彌漫著黑暗。 2 作者把他對現實的思索擴展為對歷史的透視,因此他的荒原便具有普遍性與永恆性。詩人要以他的恐怖之詩來震撼荒原人這個上帝缺席的現實,詩人之詩為我們傳來了上帝回返的訊息,如此,《荒原》也才不是那種雖死猶生的絕望。荒原意識也就是危機意識,荒原之死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來拯救荒原。

簡述《荒原》的藝術特徵: 20世紀象徵主義作家艾略特創作的《荒原》作為現代派詩歌的登峰造極之作,其藝術形式與表現特徵有其獨到之處。 1內心獨白的運用。 2廣泛地運用自由聯想。 3把詩中的人物放到戲劇化的場景中。 4詩人通過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無法或者無需表達的思想。 5情感的場面化和具體化,這便是他那著名的「客觀對應物」效果。 6大量運用文學的與歷史的典故。《荒原》中的題辭和各章標題,或者取自古希臘神話和宗教儀式,或者指向文學作品的故事,抱涵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卡夫卡 (奧地利) 表現主義小說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創作的小說主要有3部分: 一:生前發表過的短篇小說:《判決》、《飢餓藝術家》、《變形記》:主人公格里高爾作品通過格里高爾的變形及變形後的遭遇及悲慘結局,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利害關系,表現了人的「異化」。 二:生前沒有發表過的短篇小說:《地洞》整篇小說都是寫一隻人化了的動物的內心感受,它表現了小動物的恐懼心理和生存環境的非理性。 三:生前未發表過的3部長篇小說:(被稱為「孤獨三部曲」) 《美國》:(原名《生死不明的人》)小說在形式上受流浪漢小說的影響,用狄更斯的傳統敘述手法,揭示了西方社會的生存狀態。主人公卡爾。 《訴訟》:主人公銀行襄理K 《城堡》:表現了「卡夫卡式」小說的典型特徵。 術語解釋 卡夫卡式: 1 20世紀表現主義作家卡夫卡創造的藝術世界,人們稱為「卡夫卡式」。「卡夫卡式」如同「莎士比亞化」、「席勒式」,涵蓋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兩個方面,是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統一。 2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義學說,反映了世紀情緒,表現了人的孤獨與恐懼,表現了荒誕世界和異化主題。3「卡夫卡式」的藝術特色具體表現有:荒誕框架下的細節真實;怪誕;象徵;自傳色彩。

舉例說明「卡夫卡式」的藝術特色。 簡述《城堡》的寓意。 《城堡》是20世紀表現主義小說的代表作家卡夫卡創作的。

1《城堡》從人與人的關系表現人在荒誕世界中的生存狀態。主人公K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小人物的象徵,也現代人的命運的象徵,同時也是卡夫卡的精神寫照。2「城堡」是權力的象徵,是國家統治機構的縮影,是神秘的異己力量的象徵。老百姓與國家之間,關系疏遠而對立,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在龐大的官僚機構與大小官吏的阻撓下,小人物的起碼要求也無法滿足。

喬伊斯 愛爾蘭作家,20世紀現代派文學巨匠和意識流小說大師。 《都柏林人》:第一個短篇小說集 《青年藝術家的肖像》:一部帶有自傳體性質的中篇小說,是喬伊斯藝術發展的轉折點,是他正式運用「意識流」手法創作的第一部小說,被認為是《尤利西斯》的前奏曲。首次採用自由聯想、內心獨白等意識流手法。主人公斯蒂芬 《為芬尼根守靈》: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代表長篇:《尤利西斯》書名是從荷馬史詩《奧德賽》的主人公俄底修斯的拉丁文名幻化而來的。被認為是一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精神崩潰的史詩」,是「關於一個社會無可挽回的分崩離拆」。主人公廣告承攬員布魯姆是個平庸的資產階級市儈、斯蒂芬、莫莉三人的巧遇,構成了庸人主義、虛無主義和肉慾主義的三結合,而這種結合正是都柏林社會也是現代西方社會中人格破碎、庸俗猥瑣和精神崩潰的深刻寫照。

簡述《尤利西斯》的藝術特色。 20世紀意識流小說大師喬伊斯創作的《尤利西斯》,被稱為是「意識流」的網路全書,它的發表標志著作者意識流技巧的成熟和完善。它有如下特徵: 1作者採用荷馬史詩《奧德賽》情節平行的結構,反襯現代西方人的卑微、蒼白、渺小。 2作者拋棄了單向型意識流手法而將其發展為交錯型意識流。作品中三股意識流互相交織,在親情和家庭的焦點上匯合,構成一幅多彩的畫面,折射出都柏林社會的生活場景,表現出他們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 3內心獨白的系統運用。 4作品還運用平行類比和象徵的手法 他以荷馬史詩《奧德賽》作為本小說總體結構的框架,並且把兩部史詩融為一體;天空中陰雲密布,象徵著人類的種種罪惡。 5喬伊斯還運用了多種語言,還打破傳統的語法和句法的束縛,獨創了一些詞彙。

Ⅱ 什麼小說是中國最完整的一支現代派小說

新感覺派小說是20世紀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現代主義小說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蜇存、劉吶鷗、穆時英,此外還有黑嬰、禾金等。1928劉吶鷗創辦《無軌列車》半月刊,開始了對日本新感覺主義文學的介紹,1932年至1935年,施蟄存主編大型文學期刊《現代》,為新感覺派小說提供了重要的發表陣地,新感覺派小說得以成長為中國最完整的現代主義小說流派。隨著施蟄存辭任《現代》編輯一職,新感覺派逐步解體。
所謂新感覺,指將主觀感受投射到客觀事物之上,從而使主觀感覺客體化,構成所謂的「新現實」。為了展現作者對客觀事物的獨特感覺和體驗,他們的作品往往採用新奇的文體、華美的詞藻、象徵和通感等手法。劉吶鷗等人曾大量介紹這一文學流派的小說,並在創作中模擬。

從創作的內容來看,新感覺派小說的主要描繪場景為十里洋場的上海——中國新興的大都市。他們用現代人的眼光來打量上海,用一種奇異的現代的形式來表達這個東方大都會的城與人的神韻,對都市繁復駁雜的景觀色彩進行渲染,對喧嚷匆促的都市生活節奏進行呈現,對都市人洶湧起伏的內心情慾進行刻畫。
從創作的技巧來看,新感覺派引進現代派手法,在小說的結構、語言、人物心理描寫等方面有所創新。他們的創作呈現出技巧高於內容的試驗性質。
首先,為了表現「主觀感覺客體化」這一「新感覺」,他們往往採用比喻、象徵、擬人、誇張等方法將主體感受投射到客體上去。在新感覺派作家看來,現實並不是外部的,也不全是內心的,而是感覺和體覺雙重類型的混合。
其次,他們受到來自意識流、電影文學的影響,突破了現實主義小說的在情節上的明晰連貫,代之以「不確定性」,小說的時間、地點、人物身份具有不確定性。他們大量刪減了人物的行動和對話,代之以回憶、聯想、閃念、夢幻、潛意識,讀者必須用想像來補綴情節。
為了表現都市生活的繁忙速度,加快敘事節奏,大量的電報式的語句、跳躍性的對話,甚至採用擬聲、擬形的方法以表現特定的情緒。
總之,新感覺派小說吸取來自日本新感覺派小說的立體化、動態化、感覺外化的語言表達方法,借鑒了來自西方的意識流的小說結構和人物塑造的方法,創造出獨特的「心理型的小說流行用語和特殊的修辭,用色彩的象徵,動態的結構,時空的交錯及充滿速率和曲折度的表達方式來表現上海的繁華和喧嘩」,使自己和第一代的海派文學有了本質的區別,超越了通俗文學,成為中國最早最完整的一支現代派小說流派。

Ⅲ 哪篇小說被譽為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這「開山」的含義,並非一種文版本始創的粗權制旁作,它除了揭開白話小說現實批判性的新紀元,也是中國「現代派」小說的鼻祖。西方「現代派小說」的評論家一致認為,「生存悖論」是現代派所要表現的重要主題。而魯迅的《狂人日記》所展示的一種生存的困境與尷尬又可嘗少見?第一,狂人雖狂,世人又談何不狂?世人清醒而狂人又卻患「迫害狂」,倒過來,世人的愚昧麻木短見不正是清醒者的生存困境,狂人看清社會吃人的本質,而世人以這種看清為混沌的弱智。狂人生存於吃人的社會,厭惡吃人的人,最終自己也難以免去吃人的嫌疑,不正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生存悖論。第二,吃人的人,借著自己愚昧的見解而最終難逃被吃的噩運,被社會被輿論所吞噬,不也是吃人者的生存悖論。個人的生存是荒謬的,毫無意義的;群眾的生存,集體的潰敗又意義何在?

Ⅳ 中國現代派文學的簡介

一、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是在中國社會內部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條件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的文學。它不僅用現代語言表現現代科學民主思想﹐而且在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法上都對傳統文學進行了革新﹐建立了話劇﹑新詩﹑現代小說﹑雜文﹑散文詩﹑報告文學等新的文學體裁﹐在敘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寫手段及結構組成上﹐都有新的創造﹐具有現代化的特點﹐從而與世界文學潮流相一致﹐成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文學。
二、發展歷史:
1,首先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窮則思變的結果
①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大門從此被打開→軍事革命,實業革命(洋務運動,師夷長技以制夷失敗,1906中日甲午戰爭致遠艦長鄧世昌戰死北洋水師總督丁汝昌自殺)→政治革命(戊戌政變失敗,日本明治維新成功;辛亥革命大權被迫移交袁世凱)→文化革命(深感國民素質的低劣,教育救國;深感國民思想意識上的麻木,落後,五四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文學首先是為救亡圖存服務的。
2,其次是中國文學自身發展演變的結果
①古典文學已近尾聲。歷史進入二十世紀以來,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的思維方式,思想情感,心理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固有的古典文學模式已再也不能滿足人們思想情感表達的需要。
a,語言障礙,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30年代,魯迅還指出,要普及文化,非廢除漢字不可(《門外文談》)。
b,體式陳舊,詩詞文,嚴格的規范使現代人望而卻步。
c,文風不健康,師古,擬古。形式主義。脫離實際人生,成了無病呻吟的玩意兒。
②近代文學實則先聲。近代以來,與政治思想革命相適應,文學界也相應掀起革命浪潮。
a,"小說界革命"。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署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為代表。戊戌政變失敗以後,梁啟超轉重於思想文化啟蒙工作。以西方為借鑒,特別注重小說的宣傳啟蒙作用。貢獻:一是藉此抬高了小說的地位,二是開了近現代啟蒙文學的源頭。
b,"詩界革命"。最先提出還是梁啟超,但最有代表性是黃遵憲(1848—1905,字公度,廣東嘉應州今梅州市梅縣區人)。黃遵憲長期做國外大使,思想很開化。他看到中國古典詩歌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於是提倡詩界革命。著名觀點是:"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 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後人,驚為古斑斕。"(《雜感》)認為"詩無古今",而不必模仿古人,只要能將"身之所遇,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筆之於詩",我詩自有存在的價值。而且不必避俗字俗語,要求言意合一,明白暢曉,通俗易懂。還是與啟蒙有關。代表作《人境廬詩草》,1911年刊行於日本,"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之一。 對胡適的影響。
c,"文界革命"。以梁啟超為代表。反對"傳世之文",提倡"覺世之文"。還是與啟蒙有關。日本流亡期間,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創建一種筆端常帶感情,不拘一格,汪洋恣肆的新政論文體,梁自稱"新文體"。
d,戲劇界革命。柳亞子等創辦近代第一個戲劇性刊物《二十世紀大舞台》。李叔同,曾孝谷等人的春柳社及其文明新戲。《巴黎茶花女遺事》和《黑奴籲天錄》(林紓翻譯)先在日本演出,後回國內如上海,天津等地演出。促使國內風氣的轉變。舊劇改編。對五四的影響。
e,白話運動。1898年裘廷梁《蘇報》發表《論白話為維新之本》揭開序幕。從救國救民的高度認識文字革新的意義。1911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召集讀音統一會,議定注音字母39個。1916年教育部設立注音字母傳習所,同年8月,北京成立中國國語研究會。1918年教育部正式審布注音字母,同時設立國語統一籌備會。1919年,重新頒布注音字母次序。接著,國音字母出版。白話國語運動無形中推動了白話文學運動。
3,外國文學,文化的巨大影響
可以說,沒有外國文學,文化的影響,中國現代文學的產生是無法想像的。嚴復(1853—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中國最早派向英國的海軍留學生,但他沒有成為海軍將領,卻成了中國最早的思想界的翻譯家(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著《進化論與倫理學》翻譯成《天演論》等)。也翻譯過西洋文學作品。
三、主要代表和作品:
魯迅的小說《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野草》;郭沫若的《女神》、《屈原》;茅盾的《子夜》、《林家鋪子》;徐志摩、聞一多的詩歌;沈從文的《邊城》、《柏子》;巴金的《家、春、秋》、《寒夜》;老舍的《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曹禺的《原野》、《雷雨》;趙樹理的小說;艾青、穆旦的詩歌;張愛玲的小說等。
四、文化背景:
(一)文學成為重大社會事件的構成部分,文學呈現出明顯的階級、政黨、政治意識。社會革命和政治運動往往以文學作為發端和具體表現。
(二)社會意識對文學審美意識具有重要影響,文學主體性弱化,文學有社會革命附屬物傾向。
(三)社會政治事件往往成為文學創作的題材源,引發文學創作和理論論爭。

Ⅳ 中國當代文學名詞解釋 1、今天派2、古典加民歌3、現代派小說4、新歷史小說

今天派:(格非先生的定義)直接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而產生的中國現代派小說。在新時期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偽現代派」時期(1979-1981)
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意識流、象徵主義)的影響,中國文學曾出現過以「新感覺派小說」和「現代派詩歌」為代表的、在文學形式和寫作技巧方面進行探索的實驗作品。
80年代前期的探索性作品,雖然在形式上開始打破傳統的敘事方式和結構方式,以主觀的心理意識流程來安排敘事時空,但是,從總體上看,它們並沒有觸及到中國作家深層的審美觀念、創作觀念和創作模式。所謂「現代主義」只是運用了象徵、變形、意識流等現代主義藝術手法和技巧,其作品整體上仍是充滿社會責任感和批判精神的「社會寫實文學」,其目的是為了表達作家對各種社會問題的認知與意見,即對主觀意識的描寫是為反映客觀現實服務的,作品的主題是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憂慮,而不是西方現代派所表現的對「個體生命」的憂慮,因此他們的創作事實上仍舊是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延續。正因為此,他們的創作被人們稱為 「東方意識流」或「心理現實主義」,也有人稱其為「偽現代派」。

二、先鋒小說的繁榮期:(1985-1988)
隨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越來越多地被翻譯和介紹進中國,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如心理分析小說,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新小說,以及理論界的形式主義、敘述學、結構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在80年代中期成為人們所關注與爭論的熱點,西方現代文學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在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刺激下,中國的先鋒小說創作在1985年後呈現出一種「井噴」的態勢

三、沉寂期(1989至今)
90年代初,由於先鋒作家們的作品過於強調形式而忽視內容,在讀者中逐漸失去市場,先鋒作家們因此紛紛降低了探索的力度,作品的敘述風格採取了一種更能為一般讀者接受的方式,有的甚至和商業文化結合,作品轉型到小說的其他領域。

新歷史小說是一種產生於90年代,以新歷史主義為其主要歷史觀的文學形式。在文學創作上,新歷史主義反對文學的純形式分析,強調不能孤立地看待歷史和文學史,不能將一個時代的文學與其政治、經濟、歷史截然分開,而應將文學與非文學加以「綜合研究」,力圖達到「文化政治歷史詩學」的「重寫文學史」目的。相應的,新歷史小說擯棄了革命歷史小說的二元對立模式,注重歷史反思,發掘人性,努力將歷史的真實凸現出來;同時,挖掘傳統歷史文化對現時的影響,整合積極精神因素,塑造民族意識,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比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 「革命歷史小說」 和九十年代的正 「歷史小說」 , 新歷史小說在寫作手法上 表現出了與前二者迥然不同的特點, 它的抒寫是反傳統的, 表現在: 民間視角、個人體驗的強調; 邊緣人物、非史資料的撰寫; 敘述空缺和再現原則的瓦解。 同時, 它滲透文中的歷史表現出了虛無、 非理性的特點。

西方現代文學: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各種反傳統的文學流派統稱。在思想和內容上有強烈的主觀性,傾向於悲觀、虛無的思想,喜歡變現異化的主題。哲理意味濃重,通常以象徵、暗示、寓言式的手段表現。有意追求陌生化或間離化的效果,人物形象普遍為非英雄化、反英雄化,以意識流手段及夢幻的色彩用似是而非的手法來表現其主題。
中國式現代派小說是指1985年前後中國文壇出現的以誇張變形等西方現代派小說手法來關注現代個體人的生活狀況,展示現代人失落、惶惑和生存荒誕感的小說。

古典加民歌……對不起,我不知道

Ⅵ 現代派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個…

產生背景
清嘉慶以後, 中國封建社會已由衰微而處於崩潰前夕。國內各種矛盾空前尖銳,社會危機四伏。清朝政府極端昏庸腐朽。一八四?年起,外國資本主義的大炮,打開了閉關自守的封建帝國的大門,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 中國社會逐步發生根本性變化。農村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加速瓦解,沿海一帶出現了資本主義經濟,並且迅速形成了 上海這類畸形繁榮的近代都市。新的階級——中國的無產階級、資產階級乃至 買辦資產階級——也隨之產生。「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在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一個半封建的社會;但是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 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註:《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毛澤東選集》橫排本第2卷第593頁。)從這個時候開始,帝國主義與 中華民族、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主要矛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命運,從太平天國到 辛亥革命,中國人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斗爭。與此同時,「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註:《 論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選集》橫排本第4卷第1406頁。),因而又有了西方文藝復興以來各種思潮在中國的傳播,為近代 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內容。

文學作為 社會意識形態和整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要反映近代中國的這些變化,並且使自己適應於這些變化。近代文學在孕育和發展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許多新的現象。在這一歷史時期內,雖然封建文學仍然大量存在,但也產生了以反抗列強侵略和要求掙脫封建束縛為主要內容的進步文學,並且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不止一次地作了種種改革封建舊文學的努力。
歷史淵源
早在鴉片戰爭時期, 龔自珍、林則徐、 魏源等比較開明的 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就在詩文中揭示了「萬馬齊喑」的時代痛苦和「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的社會局面;同時,還呼喚改革的「風雷」,表現了抵禦外國侵略的迫切要求。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中,提出過「文以紀實」、「不須古典之言」、「毋庸半字虛浮」(註:見洪仁乾等《戒浮文巧言諭》,《太平天國文選》第98頁。)的改革主張,也產生了一些較為通俗並有革命內容的作品。隨著政治上變法 維新運動的發展,十九世紀末葉,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文化運動日趨高漲。 鄭觀應在《盛世危言》里,王韜在《變法》和《變法自強》里,都對文化革新有所建議; 康有為托孔子之名以求改制,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當時的封建正統文化;而 強學會、南學會、群學會等五十幾個學會、學堂、報館(註:見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附錄一《變法起源記》。實際還不止此數。)在短期內的興起和活動,更與這個運動有直接的聯系。在文學上,同時出現了對封建正統文學(主要是擬古派詩和桐城派文)進行改革的呼聲,其中較有影響的是譚嗣同、 夏曾佑等提出的「詩界革命」和梁啟超等竭力推行的「新文體」。

在詩歌改革方面取得較大成績的是 黃遵憲。作為優秀的「新派」詩人,黃遵憲不但在作品中記述了當時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表現了強烈的 愛國主義精神和要求變法的願望,而且在文學理論上,很早就有「崇白話而廢文言」,改變舊文體使之「適用於今,通行於俗」,「欲令天下之農工商賈婦女幼稚,皆能通文字之用」(註:見黃遵憲1887年作《 日本國志》卷33《學術志(二)》。)的理想;他自己的詩歌創作,也多少做到了如《雜感》詩所說的「我手寫吾口,古豈能拘牽」,開始擺脫舊詩格律的某些束縛。梁啟超的宣傳改良主義思想的新體散文,以「平易暢達」見稱,其影響更為廣泛。

與此同時,白話小報的出現,更促使一部分人(如 裘廷梁、陳榮袞)明確提出「白話文為維新之本」、「開民智莫如改革之言」(註:裘廷梁、陳榮袞分別寫有《論白話文為維新之本》(1898)、《報章宜用淺說》(1899)等文。)等主張。改良主義文學運動在詩文以外的文學樣式方面,引起了尤其顯著的變化。小說戲劇歷來被正統的封建文人認為不登大雅之堂,但 戊戌變法前後卻得到了重視。首先是由於政治上改良運動的需要,其次也由於印刷事業的發達,近代新興都市的繁榮和報紙期刊的創辦,小說在這一時期大量產生,其社會地位也不斷提高。《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梁啟超)、《小說原理》(夏曾佑)、《論文學上小說之位置》( 狄平子)、《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系》( 王無生)、《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 陶佑曾)、《余之小說觀》( 徐念慈)等文先後發表,它們的共同傾向是強調小說的政治意義及其在社會教育上的作用。

在梁啟超「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的理論倡導下,小說成為新派知識分子暴露舊世態、宣傳新思想的有力工具,並且直接出現了一批職業作家。「政治小說」、「社會小說」、「科學小說」等名目應運而生。被魯迅稱做「譴責小說」的《 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受到普遍的歡迎。由於同樣的原因,還開始翻譯和介紹了西方作品。據統計,晚清小說刊行的在一千五百種以上,而翻譯小說又佔全數的三分之二。

其中林紓的譯作曾在當時有過較大的影響。此後,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也相應地產生了以 章太炎和南社為代表的一批作家和《 孽海花》、《警世鍾》等作品; 馬君武、蘇曼殊等翻譯了歌德、拜倫和 雪萊的詩歌;它們在進行反清和 民族民主革命的宣傳方面,都曾起過積極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五四」以後被大力提倡的話劇這種新的戲劇形式,也在這個時期以「新劇」或「文明新戲」之名開始傳入。一九零七至一九零八年間,春柳社等先後在日本和上海演出《黑奴籲天錄》;進化團稍後又在長江下游各地演出宣傳革命的幕表戲多種;這些活動既從思想戰線上配合了辛亥革命,也為我國戲劇輸入了新的血液。

上述種種情況表明,近代進步文學不僅服務於當時的政治斗爭,而且在思想內容(一定程度上的反帝反封建傾向)以至文學形式(改革詩文、提倡白話、看重小說、輸入話劇)方面,都為「五四」以後的新文學的萌生作了必要的准備。可以說,近代進步文學乃是從封建時代文學到現代新文學之間的一個過渡。
弱點和局限
唯其是「一個過渡」,近代進步文學又有其本身的不可克服的弱點和局限。如同整個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次政治斗爭並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一樣,這個時期的文學,也未能盡到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作用。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文學,對封建制度並不持根本否定態度;不僅政治上維護著清王朝,而且在意識形態上也不敢正面觸動儒家思想的根本——孔子學說。

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如康有為、梁啟超等,在戊戌變法失敗以後,很快便趨於反動,而在不少新派作品裡,封建思想也仍然佔有地位。提倡白話的呼聲雖然在十九世紀末葉已經出現,但他們大多數是提倡白話而不反對文言,或者主張書報可以採用通俗的白話,文學仍須維系高雅的古文;即使有一二正確主張,也因為時代條件的不成熟,並未引起廣泛的討論和造成較大的聲勢。翻譯西方文學的工作當時也處於盲目被動、缺乏系統的狀態;林紓雖然譯述較多,但全用桐城古文,帶著改作的成分。
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文學,也因為沒有與封建思想分清界限,反封建仍不徹底,始終未能正面明確地提出反對封建舊文學的口號。革命派本身的脫離群眾,一些代表人物在語文合一、採用白話等問題上所持的保守態度,都阻礙了他們在組織辛亥革命的同時去相應地發動一個強大的思想啟蒙和文學改革的運動,致使他們在文化上的影響甚至還不及維新派。至於對帝國主義,無論是 資產階級改良派或是革命派,都不能從階級本質上認識它們,對它們頗多幻想。

此外,舊民主主義文學的一個根本弱點是:雖然在暴露上層腐敗生活方面能夠淋漓盡致,但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狀況卻極端缺乏了解。隨著維新運動和辛亥革命的相繼失敗,曾經起過進步作用的一部分文學,也終於受到被稱為「十里洋場」的近代都市中惡濁氣氛的腐蝕而趨於墮落:「譴責小說」淪為「黑幕小說」,甚至成了專門詆毀私敵的「謗書」;民國初年出現的專寫「才子佳人」的鴛鴦蝴蝶派作品,則由最初具有些微進步傾向(感嘆世態炎涼、不滿於婚姻不自由等)而逐漸演變為滿紙陳詞濫調、遠離現實生活並有濃重思想毒素的「言情小說」、「狹邪小說」以至色情小說,文明新戲也褪盡了原來的戰斗色彩,充滿著小市民的庸俗情調和低級趣味。
近代文學的這種發展狀況,深刻地證實了 毛澤東同志關於近代文化的這一著名論斷:「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文化,在帝國主義時代,已經腐化,已經無力了,它的失敗是必然的。」(註:《 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橫排本第2卷第657頁。)
中國現代文學史 - 五四期
背景介紹
在文學領域內高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這個任務不能不落到無產階級領導的「五四」以後革命文學的肩上。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文學雖然已為新文學的建立作了若干准備,但它本身無法完成歷史所賦予的任務。「五四」文學革命運動的興起,及是近代中國社會與文學諸方面條件長期孕育的必然結果。

「五四」以後,中國社會自近代以來所有的基本矛盾和革命任務並未改變,但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台,它所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斗爭蓬勃展開,歷史已經進入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因此,一方面,社會內部的各個階級和各種矛盾比近代更顯得錯綜復雜,另一方面,解決這些矛盾的具體歷史條件卻也漸次具備並且趨於成熟。「五四」之後的中國現代文學,正帶上了這樣一種深刻的時代歷史的印記。
主要作用
現代文學,作為中國現代復雜的階級關系在文學上的反映,所包含的成分也是復雜多樣的。新起的白話文學本身,並不是單一的產物;它是文學上無產階級、革命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三種不同力量在新時期實行聯合的結果,其各個組成部分之間有著原則的區分。資產階級文學,包含了相當復雜的既有積極方面也有消極方面的思想因素,不僅同無產階級文學有質的不同,而且同小資產階級革命民主主義文學也有很大的區別。一部分資產階級右翼在文學上的代表,反封建時固然極為軟弱,同帝國主義更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在斗爭深入之後,很快倒戈成為反動勢力的維護者。此外,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也還有若干其他的文學成分。封建舊文學雖已遭到沉重的打擊,但遠學上的產物,三十年代以及稍後一個時期,還曾出現過法西斯「民族主義文藝」、「戰國策」派和所謂「戡亂文學」——這些都是文學上的逆流。現代文學里各種成分的紛然雜陳和相互斗爭,正推進了文學上不同力量之消長,顯示了錯綜復雜的情未絕跡;鴛鴦蝴蝶派作品則改穿起了白話的衣裝,在市民階層中有所流傳;作為國民反動黨派法西斯政策在文勢。
思想變革
但在這多種復雜的文學成分中,居於主導地位、佔有絕對優勢並獲得了巨大成就的,則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學,亦即新民主主義性質的文學。這是一種完全新型的真正屬於人民大眾自己的文學,同歷史上一切具有民主性進步性的文學都有極大區別。這種文學一方面在階級基礎上仍不是單一的,它具有新民主主義的統一戰線的性質,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曾經起過一定進步作用有著反帝反封建要求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文學。另一方面,「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由於其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緣故,就都具有社會主義的因素,並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註:《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橫排本第2卷第665頁。),反映到文學上,就有了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內容,有了社會主義方向,也有了體現這些特點的現代文學的主流——無產階級文學和處於無產階級領導影響下的革命民主主義文學。

在「五四」以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里,無產階級文學,最初雖然只是作為因素而存在,但隨著革命的發展和無產階級影響的擴大,隨著作家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和參加革命實踐的增多,隨著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和少數革命工農參預文學創作,特別是隨著左翼文學運動的蓬勃展開,無論在量的方面或者質的方面,都有增長和提高。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後,作品中以無產階級思想教育人民的作用愈益顯著,這種文學也就得到了更多更堅實的發展。至於革命民主主義文學,在我國的具體歷史條件下,始終作為無產階級在文學戰線上的可靠同盟軍,以英勇無畏的姿態參加了反帝反封建斗爭,並且逐漸轉換自身的性質,朝著社會主義方向發展,最終匯合到無產階級文學的洪流之中。歷史駁斥了那些把「五四」以來的新文學說成只是明朝「公安派」、「竟陵派」的繼承和發展,或是西歐資產階級文藝的「一個新拓的支流」等不符事實的言論。無產階級領導並以革命民主主義文學和無產階級文學這兩種力量為中堅,保證了我國現代文學具有前所未有的嶄新的性質。
階級變革
文學上的無產階級領導,主要是通過無產階級思想影響及其政黨共產黨的政策來實現的,它要求文學成為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革命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五四」以後出現的以革命民主主義文學和無產階級文學為主力的新文學,自覺地體現了這一要求。它從誕生的時候起,就擔負著為中國革命服務的崇高使命。「五四」文學革命運動使文學以新的形式和內容——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跟人民接近了一大步。「桐城謬種、玄學妖孽」、「打倒孔家店」等口號的提出,一部分作品中對帝國主義本質的揭露和對十月革命的嚮往,也都體現了新的歷史時期里人民革命的戰斗要求;而 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的創作,則更是遵奉「革命的前驅者的命令」、徹底反封建並且充滿民族覺醒精神的「遵命文學」。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隨著革命的日益發展和深入,文學為革命服務也更其鮮明和自覺。在各個革命階段中,大批作家不僅以各種形式、題材、風格的作品直接間接地促進革命事業,而且還積極投身實際斗爭,直至為革命獻出鮮血和生命;也還有許多實際革命者和工農群眾用文藝創作來從事革命宣傳,對革命和文學本身的發展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黨所領導和影響下的革命文學,不論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配合反軍閥斗爭和「五卅」反帝斗爭方面,或是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粉碎反動文化「圍剿」、揭露國民黨罪惡統治、配合土地革命方面,以及在「九一八」以後從事救亡宣傳和「七七」以後鼓舞全國人民堅持團結抗日、反對分裂投降方面,都有巨大的功績。特別是毛澤東文藝思想直接指引下的 民主革命後期的文學,更成為緊密配合革命斗爭,「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為革命服務,為現實斗爭服務,為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最寶貴的傳統。
人民革命事業
與此同時,現代革命文學既然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革命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各個階段的變化和發展,自然又不能離開革命在各個階段的變化和發展,不能離開革命深入對文學所提出的新要求。作為現代文學開端的文學革命,在五四運動前夕已為運動作了思想准備,但只有通過五四運動,它才形成了巨大的聲勢,擴大了社會影響,並與革命斗爭密切結合起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前夕「革命文學」的提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的開展,也都與當時形勢相適應,是無產階級及其學說在整個中國革命運動中的作用和影響日益強大的反映。而一九四二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所作的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講話,為革命文藝運動開辟了新階段,這也首先是和黨不再處於幼年時期、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無產階級領導的政治軍事力量已經空前地發展壯大諸條件相聯系的。現實生活和革命形勢的變化發展,更使各個階段的文學創作從主題、題材、人物形象直到語言和表現方法,無不深深打上時代的烙印。整整三十年的現代革命文學,始終與革命同命運,共呼吸,有著一致的步伐。

人民革命事業血肉相連、休戚與共,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徹底揭露、堅決斗爭,對社會主義前途衷心嚮往、熱情追求,這就是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的新時代所賦予革命文學的鮮明思想印記,也是現代文學之所以有別於近代文學的根本標志。
曲折前進
現代文學的發展過程是一個矛盾斗爭的過程,其間充滿了革命文學與反動文學、革命文藝思想與反動文藝思想的斗爭。革命文學正是在抗擊各種各樣反動文藝逆流的過程中發展壯大的。

為民主革命服務的文學,首先要同代表著敵人利益的封建文學、買辦文學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欽定文學進行不調和的斗爭。「五四」新文學就在同林紓所代表的封建守舊派文人的戰斗中為自己開辟道路,以後又以打倒《學衡》、《甲寅》等標榜「國粹」、主張復古的封建「攔路虎」而向前發展。在封建勢力徹底消滅以前,封建文學不可能銷聲匿跡,因此這種斗爭後來雖然規模逐漸縮小,卻也並未完全停止(如對「讀經救國」、「本位文化」及一部分鴛鴦蝴蝶派文人的斗爭)。對於從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就開始倒向敵人方面去、公然為帝國主義辯護的胡適和《現代評論》這一系統的買辦文人,革命文藝界也在各個時期反復進行了多次斗爭,揭露其為帝國主義作倀的奴才面目,從而大大削弱和縮小了他們在知識階層中的影響,促進了他們內部的分化。從二十年代末開始進行的和國民黨御用文人(如法西斯「民族主義文藝」,「戰國策派」和後來所謂「戡亂文藝」之類)的斗爭,也貫穿了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為止的幾個時期。盡管蔣介石集團歷來都在其統治區域內施行法西斯恐怖政策,掌握了軍權、政權、財權(從而也掌握了對出版物、出版機構的控制權),但他們卻從未能掌握文化上、文藝上的領導權。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文藝界雖然在國統區內「處於毫無抵抗力的地位」(註:《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橫排本第2卷第663頁。),卻抵擋住了敵人多方面的進攻,奪取了陣地,發展了力量,建立了最英勇的業績。
地位凸顯
現代文學史中占著突出地位、越到後來越顯著的,是無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反動思想之間的斗爭。這是因為,「五四」以後我國的民主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屬於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它在最後要通向社會主義道路;資產階級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參加這一革命,民主主義文學可以成為新文學統一戰線的一個組成部分,但資產階級思想卻不能充當文學運動的指導思想。文學上無產階級思想與資產階級思想之間的斗爭,乃是文學要不要為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事業服務、要不要將反帝反封建精神堅決貫徹到底的斗爭,也是文學朝社會主義方向還是朝資本主義方向發展的兩條道路的斗爭。這種斗爭不僅相當激烈,而且也十分復雜。它最初表現為新文學統一戰線內部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爭奪領導權的斗爭(如「五四」時期 李大釗與胡適之間的「問題與主義」之爭);但當革命形勢向前發展,資產階級右翼的代表人物已轉化成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代言人時,則也表現為對敵斗爭(如對後期胡適的斗爭)。有時資產階級文藝思想是以赤裸裸的直接維護資產階級「文明」和「人性」的形式表現的(如「新月派」);有時則是披著馬克思主義的外衣,以修正主義的形態出現(如自居普列漢諾夫信徒的胡秋原反動文藝思想)。修正主義文藝思想所以會在三十年代的中國開始出現,並不是偶然的;它證實了列寧的這一著名論斷:「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的勝利,逼得它的敵人裝扮成馬克思主義者,歷史的辯證法就是如此。」(註:《馬克思學說的歷史命運》,《列寧選集》第2卷第439頁。)到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以後,革命文藝界有了粉碎一切反動文藝思想的鋒利武器,混在內部的反動文人懾於革命形勢和這個講話的威力,不得不既把反對的目標集中於這個講話而在手法上又做得盡量隱蔽。要不要在各種條件下堅持貫徹文學的工農兵方向,成了問題的中心,成了許多爭論背後的真正焦點。因此斗爭就帶有更為復雜、更為曲折和更為深入的特點。
文藝思想斗爭
文藝斗爭是從屬於政治斗爭的。政治的分野決定著文藝的分野。當階段關系發生變化,革命統一戰線有了變動時,新文學的統一戰線不可能不隨著發生變動。文藝界的大爭論和大分裂(如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文藝界同資產階級右翼文人的爭論和分裂),就是圍繞著政治事件、直接尖銳地表現著政治觀點的。當然,「五四」以來文藝界的思想斗爭,更多則在文藝思想的領域內進行。在文藝思想領域內,由反封建文學到反資產階級思想、再到反修正主義,由白話文學的爭論到文學有無階級性、再到文學要不要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要不要堅持工農兵方向的爭論,其發展趨向是步步前進,層層深入的。這是整個革命運動逐步深入在文學上的反映。

文藝思想斗爭不限於理論主張上的論爭。反動文藝思想總要在創作中有所表現,並以「創作」來支持其反動理論。因此,揭批反動流派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如「新月派」的某些作品),也一向為革命文藝界所注意,並且貫串在各個階段的創作評論中。

文藝上的多次重大斗爭都出現在政治形勢發生急劇變化的時候,階級斗爭形勢的變化,可以在文藝這個風雨表上看出徵兆。重視這一歷史經驗,有助於更好的發揮文藝作為敏銳的階段器官和斗爭武器的作用。同時,還必須指出:文藝界每一次重大的思想斗爭,也給革命文學的健康發展掃除了障礙。「左聯」時期和延安文藝座談會後創作上的豐收,便和思想斗爭所起的積極作用有關。這說明了正確的思想斗爭也為革命文學本身的發展所必需。
變化和發展
五四」以後的文學創作,隨著時代的進展,無論在內容、形式以及創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和發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代的特色,在創作上是一開始就有鮮明表現的。不僅白話的形式本身是一個巨大的革命,促使文學和人民群眾大大接近了一步;而且在作品內容上,也具有不同於舊民主主義文學的嶄新特點。「五四」至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許多作品,猛烈攻擊封建制度、封建道德,揭露軍閥統治的黑暗現實,表現了與舊傳統徹底決裂的精神,同時提出了知識青年掙脫舊家庭束縛、爭取戀愛婚姻自由、探索生活道路等要求。部分作品還正面描寫了下層人民的苦難,對勞動者的命運表示關切,對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則表示同情和歡迎。這些都成為「五四」新文學高於歷史上進步文學的重要方面。其中一些處於無產階級領導影響下的革命民主主義作家的創作,獲得了突出的成就。魯迅的《吶喊》、《彷徨》,通過一系列典型形象的成功塑造,概括了異常深廣的時代歷史內容,真實地再現出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在獲得無產階級領導前的極度痛苦,並懷著對未來的信念探索了革命的前途,顯示出深刻的革命現實主義的特色。郭沫若的《女神》,借劉話傳說、歷史人物及自然形象,以宏大的氣魄,奇特的想像,瑰麗的語言,歌唱出徹底叛逆、熱望新生的時代聲音,成為具有現實基礎的革命浪漫主義的作品。他們的創作,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使兩種佔主要地位的創作方法——由《新青年》、文學研究會所提倡的現實主義(當時稱「寫實主義」),以及由創造社所代表的浪漫主義,通過實踐得到了高度的發展。「五卅」以後,以反帝為內容的作品多了起來。一部分作家開始走向實際斗爭,主要精力不在創作方面,他們的作品一時似乎少了,但總的說來,歷史卻在醞釀著一個新的發展。
歷史影響
「五四」至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創作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和弱點。當時文藝領域內的主要活動力量乃是小資產階級作家,他們受有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的嚴重羈絆。社會主義理想和新興階級的英勇戰斗精神雖已在一部分作品中有所表現,而無產階級文學整個說來尚處於萌生幼芽的階段。就這個時期的一般作品來說,除在藝術上表現出稚氣外,創作方法和思想傾向也極為復雜紊亂。許多人分不清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之間、積極浪漫主義與消極浪漫主義之間的界限,甚至西歐一些國家的頹廢派、象徵派、未來派等亦都無批判地被一部分文藝社團和作家所介紹,所肯定。多數作家生活狹窄,只限於表現知識青年的某些要求,帶有較重的感傷情調。有些作家的作品則有嚴重的頹廢色彩。
從「五卅」前夕文藝領域內感傷苦悶氣氛彌漫,到一九二八年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興起,其間經歷了一個重大的發展。無產階級革命文學被作為口號提出而且形成運動,這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許多作家直接間接地受到革命思想洗禮的結果。一部分作家開始自覺地把文學作為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武器。作品描寫黨所領導的群眾革命斗爭,表現有強烈的時代意義的重大題材,努力塑造革命者和工人、農民的形象,顯示了作者可貴的革命激情

Ⅶ 請介紹一下中國現代派文學,主要有什麼流派,每個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作品賞析以及寫作背景,謝謝了

http://ke..com/view/1091460.html#3
現代派文學是19世紀80年代出現的、20世紀20年代至70年代在歐美繁榮的、遍及全球的眾多文學流派的總稱。它包括表現主義、意識流小說、荒誕派戲劇、魔幻現實主義等流派。課文《變形記》《牆上的斑點》《等待戈多》(節選)《百年孤獨》(節選)分別是上述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現代派文學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變化,流派紛呈,作家的政治、思想傾向也很不一致,但就其共性來說,有如下幾點:①各流派都強調要表現「現代意識」,其中心就是危機感和荒謬感。因此,現代派文學的共同主題是表現現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全面危機。②現代派文學對壟斷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四種基本關系的尖銳對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現了異化這一主題。③現代派文學是西方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危機的自我表現,它深受唯心主義和非理性主義思潮的影響,具有虛無主義、神秘主義和悲觀主義、個人主義的色彩。

沒聽說有中國現代派文學

Ⅷ 中國早期現代派小說的代表

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與徐星的《無主題變奏》

閱讀全文

與中國式現代派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寡婦公主的小說全集 瀏覽:876
重生三國的修真小說完本 瀏覽:532
游戲系統召喚類小說 瀏覽:508
多肉爽文短篇小說 瀏覽:927
有神玄境界的玄幻小說 瀏覽:868
女主是男主伴生人的玄幻小說 瀏覽:111
求好看的gl小說有肉 瀏覽:858
看不見的鄰居有聲小說 瀏覽:151
有一本小說都市棄少主角叫蕭晨 瀏覽:981
高校鬼探有聲小說 瀏覽:688
葉早早四爺小說名字 瀏覽:482
天使是男人系列小說全集 瀏覽:306
小說中的人物在結構上的作用 瀏覽:171
作者白秋小說 瀏覽:140
都市夜戰魔法少男小說下載 瀏覽:30
好看的候門小說 瀏覽:660
寫鬼神小說要注意什麼 瀏覽:625
超好看又很色的小說 瀏覽:264
小說邪鳳重生逆天二小姐 瀏覽:151
小說重生八零軍嫂是神醫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