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都市總裁 > 現代寫實小說作家代表

現代寫實小說作家代表

發布時間:2021-08-23 19:04:03

1. 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作品

《大衛·科波菲爾》、《貴族之家》、《安娜·卡列尼娜》、《一生》、《歐也妮·葛朗台》等。

1、《大衛·科波菲爾》

《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稱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於1849至1850年間,分二十個部分逐月發表。

全書採用第一人稱敘事,融進了作者本人的許多生活經歷。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大衛從幼年至中年的生活歷程。

以「我」的出生為源,將朋友的真誠與陰暗、愛情的幼稚與沖動、婚姻的甜美與瑣碎、家人的矛盾與和諧匯聚成一條溪流,在命運的河床上緩緩流淌,最終融入寬容壯美的大海。

其間夾雜各色人物與機緣。語言詼諧風趣,展示了19世紀中葉英國的廣闊畫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間充滿善良正義的理想。

2、《貴族之家》

《貴族之家》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

《貴族之家》鮮明、形象地描繪了俄國貴族的興亡史。拉夫列茨基雖有遠大目標,但怯懦得不知所措,甚至寄希望於貴族少女的指點與拯救。

在《貴族之家》中,作家通過拉夫列茨基與麗莎的愛情波折,探索了人生和個人幸福問題。

3、《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

庄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

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4、《一生》

《一生》是法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生平僅有的6部長篇小說中影響較大的一部。

小說以朴實細膩的筆調,描寫一位出身破落貴族的純潔天真、對生活充滿美好憧憬的少女雅娜進入人生旅程後,遭遇丈夫背叛、父母去世、獨子離家出走等一系列變故,在失望中逐漸衰老的過程。

概括出了人們生活的一種基本狀態:人生既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好,也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壞。該書入選茅盾推薦的中國讀者要讀的37部世界名著之一,同時入選日本城冢登等學者開列的世界優秀古典名著書目。

5、《歐也妮·葛朗台》

《歐也妮·葛朗台》是法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巴爾扎克創作的長篇小說,收錄於《人間喜劇》。

小說敘述了一個金錢毀滅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劇的故事,圍繞歐也妮的愛情悲劇這一中心事件。

以葛朗台家庭內專制所掀起的陣陣波瀾、家庭外銀行家和公證人兩戶之間的明爭暗鬥和歐也妮對夏爾·葛朗台傾心相愛而查理背信棄義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條相互交織的情節線索連串小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現實主義文學

2. 當代著名寫實作家

賈平凹《秦腔》 池莉《 上海的現實主義》 畢淑敏《預約死亡》 王安憶 《長恨歌》 多麗絲.萊辛《特別的貓》 約翰.歐文《蘋果酒屋的規則》

3. 現代小說作者有哪些

1918-1920(誕生期)

陳衡哲〈老夫妻〉、〈小雨點〉

新文學中第一個創作小說的女作家版。

魯迅〈狂人權日記〉、〈孔乙己〉、〈葯〉、〈阿Q正傳〉、〈傷逝〉

新文學誕生期一枝獨秀的小說家、中國新文學之父,作品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汪敬熙〈雪夜〉、〈一個勤學的學生〉

繼魯迅之後第二個寫小說的人,風格寫實、諷刺。

葉紹鈞

創作生命最長,作品數量最多,惜較缺乏文采。

冰心〈斯人獨憔悴〉、〈超人〉

新文學初期最受矚目的女作家

※誕生期的小說作品大多熱情有餘,文采不足,內容則以寫實為主。

4. 我國「新寫實」作家方方的「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是什麼

方方抄的「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是1987年發表的《風景》,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述了城市底層卑微、殘酷的生存狀況,其中所包含的「批判性」為一些評論家所重視。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祖父在父親心中》、《行雲流水》、《一唱三嘆》等,主要寫當代知識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困窘,在冷靜、細致的敘述中,仍有著沉重、無奈的情緒。

5. 中國現當代的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有哪些

中國現代、當代作家作品

作家 作品
魯迅,本名周樹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中國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無產階級文化思想的先驅 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南腔北調集》《華蓋集》《且介亭雜文》等。《狂人日記》是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郭沫若,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傑出的文學家、史學家、古文字學家 詩集《女神》,歷史劇《屈原》等
茅盾,字雁冰、本名沈德鴻。無產階級文化戰士,傑出的現代作家 長篇小說《子夜》、《腐蝕》,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等
朱自清,著名學者、散文家 《春》、《荷塘月色》、《綠》、《威尼斯》
冰心,散文家 《寄小讀者》
巴金,原名李芾甘,曾榮獲義大利"但丁國際獎"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曾獲"人民藝術家"稱號 長篇小說《駱駝祥子》、《貓城記》、《牛天賜傳》、《四世同堂》等,劇本《龍須溝》、《茶館》等
曹禺,原名萬家寶,著名劇作家 《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
夏衍原名沈端先 話劇《上海屋檐下》、報告文學《包身工》
錢鍾書字存中 《圍城》(小說)《談藝錄》、《管錐篇》
丁玲原名蔣冰之 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葉聖陶名葉紹鈞,著名教育家、文學家 《稻草人》(童話)、《倪煥之》(小說)
郁達夫著名文學家、小說家 《郁達夫文集》
柔石詩人、文學家 《二月》、《奴隸的母親》
趙樹理 《李有才板話》、《小二黑結婚》、《三里灣》
李季 《王貴與李香香》(詩歌)
臧克家 《有的人》、《老馬》
艾青 《大堰河》、《礁石》
徐志摩 《別了康橋》等
賀敬之 《回延安》、《白毛女》(執筆之一)
周立波 長篇小說《暴風驟雨》(榮獲斯大林獎)
楊沫 長篇小說《青春之歌》
曲波 長篇小說《林海雪原》
柳青 (長篇小說)《創業史》

6. 簡述小說的流派,風格,及代表作家,作品

現代小說
1、魯迅:以高度成熟的小說創作,完成了給中國現代小說奠基的重任,開創了中國現代小說的現實主義主潮,被譽為「中國現代小說之父」。他站在時代的高峰,自覺地在小說中體現民族歷史發展的崇高責任感,描寫的重點對准普通中國人,著重表現他們的思想與精神狀態。人們總能從魯迅小說里的那些藝術形象身上感受到震撼心靈的對中華民族苦難的深廣憂憤,對宗法制度及其倫理道德的烈火般的仇恨以及對美好社會的熱切期盼。他的小說中體現了一種強烈而清醒的反封建意識。
《吶喊》集(1918—1922):《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葯》、《明天》、《一件小事》、《頭發的故事》、《風波》、《故鄉》、《端午節》、《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 社戲》。
《彷徨》集(1924—1926):《祝福》、《在酒樓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長明燈》、《示眾》、《高老夫子》、《離婚》、《孤獨者》、《傷逝》、《弟兄》。
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1922—1935):《補天》、《奔月》、《鑄劍》、《非攻》、《理水》、《採薇》、《出關》、《起死》。
1918年5月魯迅發表《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2、「人生派」的問題小說:以探討社會、人生問題為主要內容,又稱五四問題小說。1921年文學研究會成立,提出「為人生」口號。代表:冰心《斯人獨憔悴》、《超人》、《去國》1921年以後,冰心的小說轉向青年的苦悶心理,並試圖解決這一問題。五四之後的一代青年開始覺醒,但面對問題如麻的社會,陷入無路可走的悲哀,產生了內心的苦悶與焦慮,冰心開出葯方——愛的哲學。《超人》中的主人公何彬,曾經認為「愛與憐憫都是惡」,所以他要做一個「超人」,在幫助了一個貧困的孩子之後,內心深處開始萌動著愛與同情的種子。
汪敬熙《雪夜》、羅家倫《是愛情還是苦痛》、葉聖陶《這也是一個人》、俞平伯《花匠》、廬隱《海濱故人》、許地山《綴網勞蛛》
3、鄉土寫實小說:20年代中期,以農村生活為題材,具有較濃的鄉土氣息與地方色彩的小說興盛起來,延續到30年代,即鄉土寫實小說。代表:廢名(馮文炳)、許傑《賭徒吉順》、許欽文《一生》《瘋婦》、魯彥(原名王衡,因熱愛魯迅而改名,代表作《菊英的出嫁》——冥婚,《黃金》標志著鄉土寫實小說創作的成熟,史伯伯,串門——借錢,參加婚宴——坐末席,女兒遭罵,被盜不敢聲張,寫出了金錢觀念驅動下人與人之間冷酷、可怕的關系。)蹇先艾、黎錦明、彭家煌《陳四爹的牛》、台靜農、徐玉諾、王思玷等。鄉土小說把藝術之根扎於故鄉的土地與農民之中,帶著滿身鄉土氣息,又敢於正視農民的辛酸與凄楚,作平實自然的描寫。
4、「自我小說」流派:以表現自我,重自我抒情為主要特徵。1921年7月,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田漢等人發起組織創造社,強調文學必須表現自我表現作家「自我內心的要求」。一批作家,面對民族的苦難,傾瀉出他們或昂揚樂觀,或悲哀苦痛的內心情感與要求,為祖國命運與個人生活而焦慮的層層郁積,形成了他們豐富而強烈的內心情感。郁達夫,小說描寫了一系列表現作家自我、具有濃厚主觀抒情色彩的自我形象,顯示出鮮明的浪漫主義風格。《沉淪》——「他」留學日本,受民族歧視,精神壓抑,顧影自憐,在疾呼「祖國快快富強」時跳海自殺。這些形象多具有感傷、憂郁甚至頹廢情調的「零餘人」。
5、「革命小說」流派:出現於20年代末30年代初。代表:蔣光慈《少年漂泊者》(描寫一個少年漂泊異鄉,尋求復仇的道路,後投身北伐。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咆哮了的土地》。洪靈菲《大海》。由於缺乏對革命和工農大眾感情的體驗與認同,對革命斗爭有膚淺、空洞的描寫,往往把革命生活簡單化。
6、社會剖析派:出現於30年代初期,當時蔣政權進入相當穩定時期,民族矛盾激化,各種社會矛盾加劇。這些作家堅持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以科學的社會觀和多樣的藝術手法,對中國現代社會作全景式的觀照、分析,揭示出其本質和基本規律。代表:茅盾《子夜》(通過吳蓀甫這個藝術形象表現了中國並沒有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化了的深刻思想內涵。)《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三個中篇)、《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
7、「京派小說」:20年代後期至30年代中期活躍於北方文壇的一個重要流派。北京較少受南方激盪的政治風雲的沖擊,進入一個黑暗的相對沉靜的歷史時期。一部分對社會現實不滿的知識分子,便潛心於文學天地,去追尋理想的境界和個性的發展。新文化運動批評與否定的鋒芒指向傳統文化中的封建政治、倫理道德,對民族的文化範式、審美心理等深層積淀卻未有觸動。「京派小說」的重要特徵以獨特的審美意識對生活進行主觀化的過濾與凈化,展現具有古樸美、清純美的人生圖景。代表:沈從文《邊城》。王向辰、凌叔華、林徽音、廢名《竹林的故事》、蕭乾等。
8、「新感覺派」小說:出現於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我國小說的第一個現代主義流派,是受西方現代藝術啟示並在日本新感覺派小說直接影響下形成的。他們不再滿足於單純描寫外部現實,而重視直覺,強調主觀感受,將主觀感受與感受客體合而為一,創造所謂的「新現實」,善於描寫心理活動。代表:訓吶鷗《無軌列車》(半月刊)、戴望舒、穆時英《上海狐步舞》、施蟄存《梅雨之夕》(以淡化的情節,運用意識流和內心獨白的方法,把男主人公在雨中送一位姑娘回家過程中的心理,描寫得細致入微。)
缺點:明顯感染上了西方現代派文學所固有的悲觀、頹廢、絕望等色彩與情調。
9、「山葯蛋派」小說:出現於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以趙樹理為代表的植根於山西農村的小說流派,形象展現了農村由封建專制統治向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轉變的基本面貌,展示了農村階級關系、人際關系和部分社會習俗的變革。在藝術上具有「新穎獨到的大眾風格」,小說形式通俗化、大眾化,具有強烈的現實性。代表:趙樹理《小二黑結婚》《鍛煉鍛煉》、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
同時出現的著名作家、作品還有: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暴風驟雨》、孫犁《荷花澱》(絕大部分反映農村的生活和斗爭,追求的藝術境界是質朴純凈,被稱作「詩化小說」。)
10、老舍:《月牙兒》(展示母女兩代相繼被迫淪為暗娼的悲劇,發出了對非人世界血淚控訴。)《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祁天佑,表現了對民族文化的反思、批判,寄託著作者的家國之痛。)
11、巴金:其作品兩大題材最為顯著,其一是表現社會革命,探索青年革命的道路,《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其二是抨擊舊式家庭的腐朽與罪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2、李劼人《死水微瀾》(以成都郊區天回鎮為人物活動的中心舞台,圍繞蔡大嫂(即鄧么姑展開情節,具體描寫了以羅歪嘴為首的袍哥與以顧天成為代表的教民勢力之間的矛盾糾葛。)
13、錢鍾書《圍城》,在更為廣闊的生活背景下,對中國知識階層進行了刻意描繪與無情透視。小說以方鴻漸為中心,描繪了一群留學生與大學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戀愛問題上遇到的矛盾糾葛,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猥瑣靈魂與灰色人生,「圍城」象徵著當時人生「一無可進的進口,一無可出的出口」的絕境。
張恨水(110部以上)《金粉世家》展示了豪門貴族的興盛衰敗史。《啼笑因緣》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
張愛玲《傾城之戀》、《金鎖記》展示了一些華人空虛、糜爛、墮落、變態的靈魂。
路翎《財主的兒女們》(以江南一個封建大家族蔣捷三一家的風流雲散為中心,反映了一·二八上海戰爭以後十年間中國社會狀態,提出了在動亂時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道路問題。)

當代小說
14、建國後十七年小說:(1949——1967)
①革命歷史題材:以反映民主革命為主,柳青《銅牆鐵壁》、杜鵬程《保衛延安》,羅廣斌、楊益言《紅岩》,曲波《林海雪原》、楊沫《青春之歌》、吳強《紅日》、歐陽山《三家巷》《苦鬥》、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馮德英《苦菜花》
②農村題材:趙樹理《三里灣》、孫犁的長篇《風雲初記》《鐵木前傳》、周立波《山鄉巨變》、柳青《創業史》
這些小說反映了建國後的社會生活,具有相當的廣度與深度,塑造了一批具有鮮明時代色彩的人物,但這些人物較少生活基礎,顯得類型化、模式化,表現手法、藝術風格等有些欠缺。
15、新時期十年的小說:(1977——1987)
新時期十年是在批判「四人幫」鼓吹的「瞞和騙」的文學基礎上產生的。
①1977年劉心武《班主任》的發表拉開了「傷痕文學」(主要思想是揭露和批判,作家們勇敢地正視十年動亂的生活真相,真實地、多仙面地再現「文革」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災難悲劇和精神創傷,由表及裡地角及到它的反返動實質。)的序幕。這些作品控訴四人幫製造的慘劇,有著不平、躁動與激憤、哀怨。盧新華《傷痕》。
②反思文學:不再滿足於控訴,試圖站在一個較高的歷史高度來觀察與思考以往的教訓求得對歷史有一個再認識。魯彥周《天雲山傳奇》、王蒙《布禮》、茹志娟《剪輯錯了的故事》、諶容《人到中年》、張弦《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高曉聲《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③改革文學:(1980年後)率先面對變革的現實,及時表現「四化」建設中的斗爭、挫折、困難和希望。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張潔《沉重的翅膀》,這一階段許多作家開始了健康人性、人情與人道主義的思考,從而顯示了強大的道德力量,具有豐富的美學意義。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此時,社會性的主題在文學中普遍存在,作家把筆觸深入社會各個角落,不斷涌現出反映新時期人民生活的新主題、新領域。軍事題材有:李存葆《高山下花環》,徐懷中《西線軼事》
④探索小說:那些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之外,借鑒西方現代主義創作方法,在小說藝術的創新上大膽探索、大膽求變的作品。它的產生,是新時期文學創作走向多元化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新時期作家思想解放、創作自由的重要標志之一。代表:王蒙《夜的眼》《春之聲》《堅硬的稀粥》等,莫言《紅高梁》《透明的紅蘿卜》等。
⑤文化小說(尋根文學):1985年前後出現,作家們開始多方位、多角度地觀照與表現社會生活,實現了小說觀念的重大更新,作家們試圖從更深的意義上尋求文學觀念的解放。代表:韓少公《爸爸爸》、賈平凹《廢都》商州世界等,他們不僅寫民俗、民風,還把民俗民風看成一種文化現象,透視民族文化心理的某些方面,尋找民族生命力的根須與病態的根須。
⑥市井小說:市井小說有的作者多以溫馨的筆角點染市井人生的文化底蘊,以悲憫的情懷容納「小人物」的喜怒哀樂的情感,給人以醇厚的美感。代表:汪曾祺《受戒》《大淖紀事》,陸文夫(陸蘇州)《小巷深處》《圍牆》等。
⑦「知青」小說:「知青」出身的作家們對知青生活的緬懷、對農民問題的獨到探討、對人生真諦的求索,使知青小說成為新時期小說中最凝重、最奇特的組成部分。代表:張承志《綠夜》(象徵著發現「美麗瞬間」)、《黑駿馬》(象徵著「永遠的缺憾」)《北方的河》(象徵著人生的理想境界)、《黃泥小屋》(象徵著「人的念想」)、《金牧場》(象徵著「人類的理想」)、《心靈史》等。
⑧女性小說:女性作家們以強烈的女性意識和女性特有的審美感受、藝術視角與筆法,通過對女性命運的觀照與思考,細膩的女性內心世界的描繪,展示了女性在爭取自身解放、人格獨立的道路上艱難跋涉的精神歷程。代表:張潔《愛,是不能忘記的》、《祖母綠》(曾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方舟》;王安憶《小城之戀》、《荒山之戀》、《錦綉谷之戀》、《崗上的世紀》、《神聖祭壇》等。
⑨新寫實主義:以寫實為主要特徵,但特別注意現實生活原生形態的還原,真誠直面現實,直面人生,具有了一種新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善於吸收、借鑒現代主義各種流派在藝術上的長處,追求一種更為豐厚、更為博大的文學境界。代表:劉恆(《狗日的糧食》《伏羲伏羲》《白渦》)、劉震雲、葉兆言、余華、蘇童、方方(《風景》《黑洞》《一波三折》《桃花燦爛》)、池莉、格非、范小青等。
⑩現代派小說:著力表現人們再新的條件下精神與現實的錯位,反映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的陣痛對人們心理的沖擊與影響。劉索拉《你別無選擇》通過對一群放縱任性的音樂學院學生的描寫,通過他們的胡鬧、放縱、混亂、騷動表現出一部分青年對現狀的不安與對未來的追求,以及在追求中的迷惘、失落與苦惱。《無主題變奏曲》男主人公對一切漠然而又認真,有點玩世不恭卻並不隨波逐流,不滿意生活,不滿意自己,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在嚮往什麼。

7. 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人物是誰

作家名 代表作 國別
斯湯達 《紅與黑》《法尼娜·法尼尼》 法國
巴爾扎克 《人間喜劇》《歐也妮·葛朗台》 法國
狄更斯 《雙城記》《大衛·科波菲爾》 英國
莫泊桑 《漂亮朋友》《羊脂球》《項鏈》 法國
普希金 《葉甫蓋尼·奧涅金》《上尉的女兒》 俄國
果戈理 《死魂靈》《外套》《欽差大臣》 俄國
托爾斯泰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俄國
契柯夫 《第六病寶》《套中人》 《變色龍》 俄國
歐·亨利 《麥琪的禮物》 《警察和贊美詩》 美國
馬克·吐溫 《湯姆·索耶歷險記》《競選州長》 美國
漢斯·摩根索 《國家間政治——尋求權力與和平的斗爭》 美國

8. 20世紀80年代,「新寫實小說」作家代表作有哪些

20世紀80年代,劉震雲的《塔鋪》、《新兵連》、《單位》、《一地雞毛》、池莉內的《煩惱人生》、《不談愛容情》、《太陽出世》,《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方方的《風景》,劉恆的《狗日的糧食》、《伏羲伏羲》,通常被看作「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

9. 中國現代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有哪些啊

以下是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

  1. 作者:巴爾扎克

  2. 國別:法國

  3. 介紹:人間喜劇,巴爾扎克著,一共有91部,包含了各式各樣的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人間喜劇》展示了法國社會的整個面貌,其社會歷史內容可以歸納為——貴族衰亡、資產者發跡、金錢罪惡,被稱為三大主題。

  1. 作者:查爾斯·狄更斯

  2. 國別:英國

  3. 介紹:《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長篇小說,被稱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於一八四九至一八五零年間,分二十個部分逐月發表。全書採用第一人稱敘事,融進了作者本人的許多生活經歷。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大衛從幼年至中年的生活歷程,以「我」的出生為源,將朋友的真誠與陰暗、愛情的幼稚與沖動、婚姻的甜美與瑣碎、家人的矛盾與和諧匯聚成一條溪流,在命運的河床上緩緩流淌,最終融入寬容壯美的大海。其間夾雜各色人物與機緣。語言詼諧風趣,展示了19世紀中葉英國的廣闊畫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間充滿善良正義的理想。

  1.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2. 國別:俄國

  3. 介紹: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代表作之一。為了完成這部劃時代的巨著,托爾斯泰前後耗費十餘年的光陰,並本書於1865年到1869年出版,講述歐洲拿破崙時期的俄國(今俄羅斯)所發生的事。《戰爭與和平》自從問世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故事以1812年俄國法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等。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在《戰爭與和平》中,人物就多達559個,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軀,各有其獨特的個性,且充滿了生命的悸動,人的歡樂、痛苦、各種內心思緒——在這幅畫里都應有盡有。而書中史詩般的輝煌節奏與寬闊視界,也只有荷馬的作品可以相提並論。

10. 20世紀80年代,「新寫實小說」作家代表有哪些人

20世紀80年代,被稱為「新寫實」的作家,除池莉、方方、劉震雲、劉恆以外,還有葉兆言、蘇童、范小青、李銳、李曉、楊爭光、遲子建等。

閱讀全文

與現代寫實小說作家代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叫蕭天的都市小說 瀏覽:734
短篇小說立意 瀏覽:763
百度武俠小說排行榜 瀏覽:962
名字里含染的女主小說 瀏覽:319
女主開當鋪的小說 瀏覽:967
短篇小說團圓飯什麼意思 瀏覽:212
古文小說重生 瀏覽:181
一本小說女主角叫夜雨 瀏覽:883
女主叫秦玥的穿越小說 瀏覽:33
在線閱讀小說銀河張抗抗 瀏覽:55
免費幻情小說大全 瀏覽:119
女主強大學院穿越小說 瀏覽:516
弗里蒂克布朗寫的小說續寫的題目 瀏覽:747
女主是妲己的軍旅小說 瀏覽:652
餓都市異能小說完結 瀏覽:52
女養男重生文現代小說 瀏覽:343
第二封情書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161
男作者寫的女主小說 瀏覽:791
修建古代城市的小說 瀏覽:631
重生庶女類型小說排行榜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