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耶律阿保機的三個兒子分別叫什麼名字
長子 耶律倍(遼太祖長子)
耶律倍(899年—937年1月11日),即遼義宗文獻欽義皇帝,契丹迭剌部霞瀨益石烈鄉耶律里(今中國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東)人,姓耶律,漢姓劉,漢文名倍,契丹文名圖欲(或作突欲、托雲等),大契丹國(後改稱大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和皇後述律平的長子,遼太宗耶律德光和章肅皇帝耶律李胡的長兄,遼世宗耶律阮的父親,東丹國國王(稱人皇王,一般也通稱東丹王,926年—930年在位)。他生前為大契丹國的皇太子(916年—927年),但未即位為皇帝,其子耶律阮(遼世宗)即位後被追尊為帝,以後的遼代諸帝除遼穆宗耶律璟外都是他的子孫
次子 耶律德光
遼太宗(902~947)即耶律德光,
契丹的名字為堯骨,他是耶律阿保機的次子。
在二十歲的時候就做天下兵馬大元帥,阿保機對他寄希望很大,在阿保機的三個兒子當中,他和長子耶律倍都很受阿保機的喜愛,但耶律德光更像他的父親,在阿保機到各處征戰的時候,耶律德光都跟著出征,因此立功甚多,一直到後來平定渤海國,都有所建樹。所以同樣有勇有謀的母親述律後才對他另眼相看,在繼承皇位的問題上全力支持他,反對喜歡漢族文化的長子耶律倍繼位。
第三子 耶律李胡
耶律李胡(911-960) 遼朝大臣。漢名耶律洪古,字奚隱。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第三子,生母皇後述律平。同母兄弟三人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述律皇後最疼愛李胡;但耶律阿保機對其評價不如耶律
耶律李胡(右一)與長兄倍、次兄德光倍和耶律德光。《遼史‧章肅皇帝李胡傳》記載其「少勇悍多力,而性殘酷,小怒輒黥人面,或投水火中」。二哥太宗耶律德光親征在外,京師上京常常由耶律李胡留守。天顯五年(930)立為皇太弟兼天下兵馬大元帥。947年,耶律德光過世後,耶律倍的兒子耶律阮自立為帝。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的述律太後派耶律李胡在南京北部的泰德泉交戰,大敗。經過大臣耶律屋質的勸阻,太後才同意耶律阮當皇帝。耶律阮即位為世宗,有人告發耶律李胡和述律太後謀反,不久被世宗徙祖州(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南)軟禁。960年,李胡之子宋王耶律喜隱謀反,李胡連坐,死於獄中。統和年間追尊欽順皇帝,1050年遼興宗追尊章肅皇帝。耶律李胡有二子,宋王耶律喜隱、衛王耶律宛。
B. 耶律羽之與耶律阿保機是什莫關系
他是阿保機的堂弟遼史 卷七十五 列傳第五 耶律覿烈(羽之)》
羽之,小字兀里,字寅底哂。幼豪爽不群,長嗜學,通諸部語。太祖經營之初,多預軍謀。天顯元年,渤海平,立皇太子為東丹王,以羽之為中台省右次相。時人心未安,左大相迭剌不逾月薨,羽之蒞事勤恪,威信並行。太宗即位,上表曰:「我大聖天皇始有東土,擇賢輔以撫斯民,不以臣愚而任之,國家利害,敢不以聞。渤海昔畏南朝,阻險自衛,居忽汗城。今去上京遼邈,既不為用,又不罷戍,果何為哉?先帝因彼離心,乘釁而動,故不戰而克。天授人與,彼一時也。遺種浸以蕃息,今居遠境,恐為後患。梁水之地,乃其故鄉,地衍土活,有木鐵鹽魚之利。乘其微弱,徙還其民,萬世長策也。彼得故鄉,又獲木鐵鹽魚之饒,必安居樂業。然後選徒以翼吾左,突厥、黨項、室韋夾輔吾右,可以坐制南邦,混一天下,成聖祖未集之功,貽後世無疆之福。」表奏,帝嘉納之。是歲,詔徙東丹國民於梁水,時稱其善。人皇王奔唐,羽之鎮撫國人,一切如故。以功加守太傅,遷中台省左相。會同初,以冊禮赴闕,加特進。表奏左次相渤海蘇貪墨不法事,卒。子和里,終東京留守。
C. 求古代言情小說!!
不過,《契丹王妃》蠻好看的!
D. 誰能給我講一下耶律阿保機這個人物
阿保機(872~926)即遼太祖。遼王朝創立者。契丹族。耶律氏。10世紀初統一契丹各部,並控制鄰近的女真等族。向漢族學習,促進契丹封建化的過程。916年稱帝,建立契丹政權。
都城建立在上京
10世紀初建立遼王朝
[詳細介紹]
出生於迭剌部霞瀨益石烈(契丹語,鄉)耶律彌里(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東)。德祖耶律撒刺的子。自幼聰敏,才智過人。及長,值伯父釋魯掌權,深得信任,入職任「撻馬狨沙里」,組建侍衛親軍。相繼降小黃室韋,破越兀、兀古、六奚諸部,被國人譽為「阿主沙里」(沙里,契丹語「郎君」),唐昭宗天復元年(901),任本部夷離堇(軍事首領),專事征伐,大破室韋、於厥及奚。進大迭烈府夷離堇。次年,領兵四十萬南下,討河東、代北(今山西北部),克九郡。三年(903),北攻女直,南取河東懷遠軍,略地薊北(今河北北部)。升於越,總知軍國事,成為部落聯盟的實際操縱者。天?三年(906)十二月,痕德堇可汗卒,翌年(907)正月,廢傳統選汗制,在心腹支持下,燔柴告天,即皇帝位,上尊號天皇帝。即位後,平定以刺葛為首的「諸弟之亂」,盡殺要求恢復世選的原七部首領,鞏固了帝位。 後梁貞明二年(916)二月,於龍化州(今內蒙古敖漢旗東)上尊號大聖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冊,國號大契丹。建國後,著手制定新制度。對遙輦氏二十部進行改造,天贊元年(922),將「人眾勢強,故多為亂」的迭刺部析為五院部和六院部,各置夷離堇,隸北府,使迭刺部夷離堇由最高軍事首領削為北宰相府下的一級官員。徹底廢除部落世選制,確立皇位世襲。創「斡魯朵」(宮衛)制,建成特殊的皇權侍衛,「入則居守,出則扈從。」成為對內鎮壓異已,對外擴張的一支核心力量。健全法制,制訂契丹第一部法典《決獄法》。組織人力創制契丹文字。本著「因俗而治,得其宜」的原則,制定民族政策。降奚後,置六部奚,命勃魯恩主之,仍號奚王。降渤海,改東丹國,仍用渤海老相為右大相。中央官制分南北,「(北面)以國制治契丹,(南面)以漢制待漢人。」大力吸收漢文化,興建孔子廟、佛寺、道觀等。對外大肆擴張轄地。
稱帝當年(907),征黑車子室韋,降其八部。五年(911),取奚、?等地。繼而南下中原,神冊元年(916),攻蔚、新、武、媯、儒五州,自代北至河曲逾陰山,盡有其地。四年(919),降烏古部。天贊三年(924),酉征吐渾、黨項、阻卜等部,遠逾流沙,拔浮圖城(今新疆吉木薩爾南),盡取諸部。天顯元年(926),東滅渤海,改東丹國,以長子耶律倍為人皇王主之。是年七月,自渤海班師,途中卒於扶余府(今吉林四平西)。謚升天皇帝(一作大聖皇帝),廟號太祖,翌年(927),葬祖陵(今內蒙古巴林左旗西南)。聖宗統和二十六年(1008),進謚大聖大明天皇帝。興宗重熙二十一年(1052),加謚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遼朝的創立者,字啜里只,又作阿保基、阿保謹、阿布機、安巴堅、按巴堅,漢名億,契丹族。出身迭剌部的顯貴家族。契丹迭刺部霞益石烈鄉耶律彌里人。是德祖皇帝撒刺的長子。母為宣簡皇後蕭氏。唐咸通十三年(872)生,遼天顯(926)卒,終年55歲。這個家族擁有世選本部夷離堇的特權。高祖耶律耨里思、曾祖耶律薩剌德、祖耶律勻德實、父耶律撒剌的世為遙輦氏部落聯盟的夷里堇,執掌軍事。9世紀末,耶律阿保機任遙輦氏痕德堇可汗的撻馬狨沙里(扈衛官),率領撻馬部(扈衛隊)戰勝了近鄰諸小部,並擊潰以蒲古只為首殺害於越(聯盟執政者)耶律釋魯的部落豪強。901年,被推為迭剌部夷離堇,主管遙輦氏聯盟的軍事。又破室韋、烏古、女真等部,俘奚人,掠漢地,因功在903年任於越。905年,唐朝垂亡,他應晉王李克用之邀到雲州(今山西大同)相會,結為兄弟,約定共討梁王朱溫和盧龍軍節度使劉仁恭,但終因無利可圖而沒有踐約。907年,痕德堇可汗死,契丹貴族奉為可汗,稱天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機通漢語,任用韓知古、韓延徽、康默記等有才學的漢人為謀士,並採納韓延徽的建策,置州縣,立城郭,定賦稅,模仿漢地的制度來管理在戰爭中俘掠的大量漢人。從此,契丹社會在奴隸製成分仍占重要比重的情況下,封建製成分得以迅速發展。他建立了一支精銳而忠誠的親軍「腹心部」,討平黑車子室韋、奚等部,盡有其地,確立了森嚴的儀衛制度。皇權的發展與守舊的契丹奴隸主貴族矛盾日形尖銳,其弟耶律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和於越耶律轄底發動叛亂,均被鎮壓。916年,耶律億大會群臣、屬部,稱大聖大明天皇帝,廟號遼太祖,建元神冊,立長子耶律倍為皇太子。隨後,親征突厥、吐谷渾、黨項等部,轉掠代北,擄獲許多人畜。神冊二年(917),晉王李存勗所署新州裨將盧文進降遼。三年,任康默記為版築使,在潢河以北營建皇都(後稱上京,在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境)。六年,詔定法律,正班爵,新州防禦使王郁率部來降。遼太祖又兩次親統大軍南下,肆行俘掠,均被李存勗率勁兵擊退。大批降人、俘虜的遷入使遼的實力漸趨雄厚,在長城以北草原上出現了農田、村落、城廓、礦冶、作坊以及寺院與孔廟。又進一步加強政權建設,在參酌舊俗的基礎上,援引漢人文法,強化了皇權統治。根據契丹與漢人經濟生活的不同,對部落和州縣各因俗施治。由於漢人逐漸增多,朝中專設漢兒司主其事。天顯元年(926),遼太祖領兵滅渤海國,七月,在歸途中病死,葬祖州。
漢名億。遼太祖,契丹王朝的締造者。契丹迭剌部霞瀨益石烈耶律彌裏(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東)人。
耶律阿保機出生於契丹貴族家庭。父耶律撒剌的曾任夷離堇(官名軍事首領)。他自幼聰敏,才智過人。稍長,值伯父釋魯掌權,深得喜愛與信任,出任被稱為「撻馬」的侍衛親軍的首領。憑藉這支精銳武裝,阿保機迅速崛起。唐昭宗天復元年(901),任本部夷離堇,很快又成為整個部落聯盟的夷離堇,掌握了契丹的兵馬大權。此後,他率軍南征北戰、西討東伐,大破室韋、於厥、奚及女真,進而升為於越(官名,地位僅次於可汗),總管軍國大事。
唐天佑三年(906),契丹痕德堇可汗死,遺命推選阿保機為汗。次年(907),阿保機廢傳統選汗制,即皇帝位,上尊號天皇帝。後梁貞明二年(916),正式廢除契丹的傳統部落聯盟制度,在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稱「大聖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冊,國號大契丹。
建國後,阿保機參照漢族的政治模式,改革契丹舊有的統治制度,建立起新的國家機構。廢除部落世選制,立長子倍為皇太子,確立皇位世襲制;健全法制,制訂契丹第一部法典《決獄法》;組織人力創制契丹文字;本著「因俗而治,得其宜」的原則,制定民族政策;中央官制分南北,「(北面)以國制治契丹,(南面)以漢制待漢人」;大力吸收漢文化,仿唐代長安,修建皇都,即後來的遼上京;興建孔廟、佛寺、道觀等。
在內部政權和經濟、文化建設的同時,耶律阿保機還大肆對外擴張,從神冊元年(916)開始,曾先後親徵突厥、吐谷渾、黨項、沙陀諸部,大獲全勝,使契丹國聲威大振。天贊三年(924),再次徵吐谷渾、黨項、阻卜諸部。天顯元年(926),東滅渤海,七月,班師途中病逝於扶餘府(今吉林四平西)。
耶律阿保機經過多年的征戰,把北方各族統一在自己的政權統治之下,建立起幅員廣闊的遼王朝。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推動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發展和進步。也為日後中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做出了貢獻。
E. 耶律阿保機是契丹族一代英傑,一手締造遼王朝,為什麼終生只有一個妻子
耶律阿保機,遼王朝的開國皇帝,屬於契丹民族。作為一個皇帝一生只有一個妻子在我們看來是很傳奇的,而他能做到這樣,一方面是因為妻子及其家族的能力,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的個人原因。歷史上關於他的評價很傳奇:耶律阿保機生於戰亂年代,當時契丹貴族階層之間爭亂不斷,他們都想坐上那個高權力、具有絕對話語權的位置,也就是契丹的聯盟首領之位。而此時阿保機的出生無疑需要重點保護,因為當時他的父親和叔伯們為躲避爭亂已經逃離了。顛沛流離中阿保機顯出了超凡的天賦。
不管怎麼說,作為馳騁沙場的英雄豪傑,阿保機想必更需要的是像述律平這樣的女子。兩人強強聯合共同打下江山。
F. 梅花烙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梅花烙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言情小說
大遼建國於唐末五代時期。原為契丹族,分別有二十多個部落各自為政,自從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各部族之後,改國號為遼。耶律常焰執政時,正是遼國步入盛世時期,勢力版圖逐漸延伸至內長城。
遼國首都——臨橫一隻巨大的雕,氣勢磅礴地凌空飛過,身形剽悍、強壯的赫遙覺胤,穿著一身鐵甲,昂然地騎在紅鬃大馬上進入門,接受所有遼國人的歡呼。他受命鎮守邊關,防備敵軍宋國的入侵,長達十年的戰役,他以勝利之姿回到遼國。
遼國人民夾道歡迎這位英雄,連遼國皇帝耶律常焰都在歡迎的隊伍之列——
「愛卿,朕封你為鎮國大將軍。」年輕的皇帝耶律常焰,立刻下旨封給赫遙覺胤一個官位。
年紀輕輕的赫遙覺胤是這場戰役的最大功臣。他本來只是一名自願從軍的士兵。因在軍中表現優異,充分展現他的聰明睿智,還有滿腔的愛國熱血,因此被元帥平祿王提拔為副將。當平祿王不幸戰死沙場時,赫遙覺胤便臨危受命成為統隊元帥。十年領軍,赫遙覺胤沒讓遼國人還有耶……
確認後請採納
G. 耶律阿保機的皇後也就是遼國太後為什麼斷腕
公元926年8月,強勢的帝王阿保機在打下渤海國後,死在了回國的路上。
可是在他死之前他犯了一個極大地錯誤,他畫蛇添足的做了一件事情。滅渤海後,他卻改渤海為東丹,冊封皇太子耶律倍為人皇王來管理那裡。
這個讓人費解的舉動徹底改變了契丹的走向,而且讓一個人原形畢露。
當得到耶律阿保機死訊之後,述律太後,最先做的不是為丈夫悲哀,為帝國冊立下一任的繼承人,而是先把跟隨阿保機一起出征的百餘將領的妻子都聚集了起來。
然後她非常悲痛地說:「死的為什麼是我的丈夫,而不是你們的?」
這句比較無厘頭的話,讓堂下的這些女人們腦子一陣眩暈。接下來的事更加無厘頭,當這百餘名將領回來之後,述律太後接見了他們,述律平哭哭啼啼說道:「先帝沒了,我好想他啊!你們呢?」(《資治通鑒》:「我今寡居,汝不可不效我。」)
將領們面對傷心的主母,也難過極了,都表示非常懷念先帝。(受先帝恩,豈得不思)
「好,那你們去陪陪先帝巴。」(果思之,宜往見之)
「好的,恩?不是,太後,您說什麼……?」
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根本來不及反應,百員大將全部被拉去殉葬,這比其他皇帝陪葬奴隸的身價高的多,就連天可汗李世民,也是讓功臣們死後侍葬昭陵而已。
可是耶律阿保機剛剛死去,就有這么多他生前出生入死的戰友們來陪葬,真的是非常意外。
可是這樣的無辜殺戮遠沒有結束,殉葬的級別在喪禮那天又升級了。
述律太後在主持喪禮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什麼,然後點名叫來了周圍一起參加祭祀的幾個大臣,然後說道:「為我達語於先帝。」
意思就是你們替我給先帝帶個話,這句說的可是把這些大臣嚇得魂不附體,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
幾個大臣瞬間被拉到了阿保機的陵墓前,開刀問斬。
殺了人的述律平看了看站在原地不敢動一動的大臣們,然後說道:「我真的很想先帝。」
殺人就是這個理由?
你們還不如說看我們不順眼呢,殺人的借口多的是,照這樣的理由殺人的,恐怕全天下也就是述律太後一個人了。
烈女斷腕
可是白色恐怖的警報並沒有因為葬禮的結束而消失,述律平變本加厲起來,因為她對耶律阿保機的思念之情日甚,所以派去的給阿保機帶信的人越來越多。
可能是因為阿保機並沒有給這位妻子托多少夢,所以述律太後越發寂寞起來。
這一天,他選擇了一個比較特殊的送信人,他是幽州的一名降將,一名漢人,叫趙思溫。可以說他是阿保機最為器重的將軍之一。統領著契丹中的漢軍(由漢人組成的部隊)。
可是漢人的思維和契丹人明顯是不一樣的,因為除了特殊的情況他們一般都會想想自己為什麼要死?能不能不死?
所以,趙將軍開始與述律太後頂牛。
「我不去!」趙思溫倔強地說。
「先帝和你最好了,你為什麼不去呢?」(汝事先帝親近,何為不行?)
「要論和先帝關系好,怕是誰也不如太後你吧,你先去,臣跟著就是了。」
述律平真沒有想到,趙思溫這么的又臭又硬,漢人果然是比契丹人心眼多。契丹的臣子們聽了趙思溫的辯駁後,都暗暗稱贊,自己咋沒想到呢?
述律平冷靜了一下,繼續開始找殺人的理由,然後從牙縫里擠出來了個理由,「諸子幼弱,國家無主,不得往耳。」
述律平有三個兒子,他最小的兒子耶律李胡也早已年滿二十歲了,還說小?只能說述律平是在沒詞找詞。
可是契丹人比較愛面子,想丈夫了,大臣們又不肯去,如果不表示點什麼,好像述律平真的不拿自己的丈夫當回事了,所以,述律太後做了歷史上頗為強悍的一件事,她搶過一個護衛的鋼刀,一刀將自己的右腕砍斷(由此判斷,述律太後是個左撇子)。
然後,述律平說:「就用我這條手腕去陪先帝巴。」
趙思溫面對這樣的太後,這樣的強勢的女人,還有什麼可說呢,什麼都說不出口了,不過還好他的命保住了。
契丹的君臣們面對這位殘疾的主母,可是大大出了一口惡氣,這下該消停了吧,看你還這么囂張。
消停?事情將會越來越恐怖,不過線路確實越來越清晰了。
H. 耶律阿保機
。。。太寬泛了。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872年-926年9月6日),漢名耶律億,遼朝開國君主,勇善射騎,明達世務。並契丹餘七部。任用漢人韓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習俗,創造契丹文化,發展農業、商業。916年(後梁貞明二年),群臣及諸屬國上尊號曰大聖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冊。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廟號太祖。
阿保機出身於契丹貴族家庭,幼時家道中落,他奶奶為了保護他把他送到別人家長大,還給他塗了黑面。他的叔叔當了於越(他叔叔自己創的官職,完全架空可汗),他就成為了撻越馬沙里,就是他叔叔親衛軍的首領,這支軍隊也成為了契丹第一支常備軍。他從此南征北戰。
之後他成為了夷離堇,統管契丹諸部。因為這個位置當時是任期制,所以他的弟弟們起來反抗他,他就帶著他所擄的漢人們去了奇首可汗之成立契丹第九部。後來採取他妻子的建議,反動鹽池之變(就是借鹽池之名,請諸部夷離堇相聚,酒酣之後,殺之)。至此他徹底掌握契丹。
公元916年,建契丹(不是遼,是契丹),稱帝。
在位後,他東征西討,多次南征,失敗告終。
最後一次親征渤海國,留太子倍治理渤海國,拔營回京,死在路上。
I. 耶律阿保機簡介
遼太祖 耶律阿保機 (872-926)
姓耶律,名億,字阿保機,遼開國君主,勇善射騎,明達世務。並契丹餘七部。任用漢人韓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習俗,創造契丹文化,發展農業、商業。後梁貞明二年(916),群臣及諸屬國上尊號曰大聖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冊。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廟號太祖。
J. 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機
遼朝(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地區建立的封建王朝,國祚公元916年至1125年,210年。
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國號「契丹」,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公元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滅五代後晉,改國號為「遼」。983年曾復更名「大契丹」,1066年遼道宗耶律洪基恢復國號「遼」。1125年為金國所滅。
遼末,遼貴族耶律淳建立北遼,與西夏共同抗金,後被金滅。遼朝宗室後代耶律留哥與其弟耶律廝不分別建立了東遼與後遼,最後東遼滅後遼,東遼被蒙古所滅。遼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建立西遼,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滅。1222年西遼貴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權後西遼,後又被蒙古所滅。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展,為了保持民族性將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制,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