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說「《吶喊》,《彷徨》是中國現代文學
一、「表現的深切」----獨特的題材、眼光與小說模式
1、開創「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
2、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里人(知識者與農民)的精神「病苦」。
3、「看/被看」與「離去--歸來--再離去」兩大小說情節、結構模式。
二、「格式的特別」----「創造新形式的先鋒」
1、借鑒西方小說形式,通過自己的轉化、發揮以及個人的獨立創造,以建立起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例如:《狂人日記》(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等。
2、追求表達的含蓄、節制以及簡約、凝練的語言風格。例如:《故鄉》里那幅「神奇的圖畫」、祥林嫂最後的「肖像」等。
總上,魯迅的《吶喊》、《彷徨》通過獨特的取材,視角和模式,向人們展示了其「反抗絕望」的魯迅哲學內蘊;所建立的中國現代小說新形式,既是自覺地借鑒外國小說形式的結果,也是由不自覺到自覺地借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經驗的結果。因此,不愧為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標志。
『貳』 對《吶喊》與《彷徨》的總體評價,為什麼說它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志
「吶喊」魯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1923年8月由新潮社出版,收到了14部小說,「彷徨」是他的第二本短篇小說集,出版於1926年,關閉了11本小說。魯迅說,他的目的是持有的啟示寫小說,「'生命',但是這種生活的改善。」但是,因為寫作的不同,社會環境的影響,順應時代潮流,魯迅這兩個短篇小說集和使用創造性的方法創作情緒的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
「吶喊」的作品,大多是寫在「五四」運動的高度,為新文化運動振威,命名為「吶喊」新文化運動鼓勵手段,有時助陣仍然無法不免吶喊幾聲,聊以安慰,梅賽德斯 - 賓士在寂寞的戰士,他害怕前兆。 「收集的作品明顯地保留了筆者一段時間的沉寂後,在年底的」54「的高度,玫瑰喊特點,在藝術上,吸收和借鑒外國小說的方法和表現手法,」吶喊「集中「深和格式表現尤其突出,令人耳目一新。
寫小說吸引外國小說的藝術經驗,但他的經驗,外國小說和中國古代小說的傳統,奠定了中國現代小說民族化的基礎。魯迅小說標志著中國現代小說和成熟,主要的形式是新的,成熟的,意識形態的內容完全是反封建的,開了一個新時代的中國現代小說。
『叄』 魯迅的故鄉孔乙己都是吶喊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
A
『肆』 為什麼說吶喊與彷徨是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志
一、「表來現的深切」源----獨特的題材、眼光與小說模式
1、開創「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
2、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里人(知識者與農民)的精神「病苦」。
3、「看/被看」與「離去--歸來--再離去」兩大小說情節、結構模式。
二、「格式的特別」----「創造新形式的先鋒」
1、借鑒西方小說形式,通過自己的轉化、發揮以及個人的獨立創造,以建立起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例如:《狂人日記》(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等。
2、追求表達的含蓄、節制以及簡約、凝練的語言風格。例如:《故鄉》里那幅「神奇的圖畫」、祥林嫂最後的「肖像」等。
總上,魯迅的《吶喊》、《彷徨》通過獨特的取材,視角和模式,向人們展示了其「反抗絕望」的魯迅哲學內蘊;所建立的中國現代小說新形式,既是自覺地借鑒外國小說形式的結果,也是由不自覺到自覺地借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經驗的結果。因此,不愧為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標志。
『伍』 為什麼可以說《吶喊》,《彷徨》既是中國現代小說的
Q:為什麼可以說《吶喊》,《彷徨》既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
A:如圖
『陸』 如何理解《吶喊》在現代文學上的地位
《吶喊》體現了魯迅為喚醒麻木的國民,為改造國民性的強烈願望,是當時時代的要求,在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柒』 <<吶喊>>包括哪幾篇作品
《吶喊》收錄了《狂人日記》、《孔乙己》、《葯》《阿Q正傳》《故鄉》《明天》《一件小事》《頭發的故事》《風波》《端午節》《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社戲》14篇小說作品。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7)吶喊是現代小說嗎擴展閱讀:
《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志,開創了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
作品通過寫實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等多種手法,以傳神的筆觸和「畫眼睛」、「寫靈魂」的藝術技巧,形象生動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藝術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間中國社會生活的現狀,有力揭露和鞭撻了封建舊惡勢力,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為時代吶喊,希望喚醒國民的思想。
奠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傑作》,中國僅有《吶喊》與《論語》被收入;1999年6月,《吶喊》被《亞洲周刊》評選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之首。
『捌』 為什麼說《吶喊》,《彷徨》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
因為這兩部書是魯迅先生的白話文小說,這兩部小說使用的是白話文的形式,又是最早期的白話文小說,這兩部小說的出現使得中國現代白話文小說初具規模,才影響此後的小說紛紛改變成真正的白話文小說,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始。
『玖』 《吶喊》作者簡介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魯迅為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以筆名行。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入江南水師學堂。1902年留學日本,先學醫,後轉志於文學,圖改變國民精神。
1907年起,撰文介紹西方進步思想學說,旋參加光復會。1909年(宣統元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民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兼僉事,制定注音字母方案,開展通俗教育,參與籌創京師圖書館和歷史博物館。
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後參加《新青年》編輯工作。
作品價值
《吶喊》是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的標志,開創了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作品通過寫實主義、象徵主義、浪漫主義等多種手法,以傳神的筆觸和「畫眼睛」、「寫靈魂」的藝術技巧,形象生動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藝術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間中國社會生活的現狀。
有力揭露和鞭撻了封建舊惡勢力,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為時代吶喊,希望喚醒國民的思想。奠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