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都選自哪,特別喜歡裡面的小小說
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都是必答題,不可偏廢。可買一本單元復習資料或在"網路″上搜素試試。
⑵ 賣鵝閱讀答案(初中版)選自小小說選刊
參考答案:
1.(4分)開頭寫大雪與極寒,渲染了寒冷的氛圍,為人物活動提供了場景;版為下文權矮嬸偷草做鋪墊.
評分標准:每點2分.
2.(4分)答題要點:正直(在雪天里捉賊除害),勤勞(天天勞作),機智(故作沒有看清偷草人),善良(幫助弱者).
評分標准:每點1分,要有概括有分析.
3.(6分)不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表達出了「我」及家人對矮嬸的美好祝願,希望她早日擺脫困境,過上美好的生活,寫出了「我」與家人的善良;深化主題,展現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用象徵的手法,表達作者對如春草般茂盛愛心的歌頌.
評分標准:每點2分.
⑶ 找一篇閱讀題(小小說)
打 電 話(小小說)
(1)這是去年春節時我在火車站看到的一幕。
(2)在人潮如流的火車站的公用電話亭里,一個青年打工者,坐在破舊的旅行箱上面,一隻手拿著嶄新的、記得密密麻麻的電話本,一隻手拿著話筒,正在打電話。
(3)「喂,您好!請麻煩叫趙波接電話好嗎?他不在?那麻煩您再找一下行不行?我有急事找他,很緊急的事!不好找?那您知道他還有別的聯系方式嗎?哦,真對不起。估計他什麼時候能回來?說不定?一般是什麼時候?晚上?好,我晚上再打,謝謝您啊!」
(4)他「嘩嘩嘩」地翻電話本,又找出一個號碼,撥通了:「是陳小濤吧,我托你的事……現在工作不好找?哦,工資低一點也行,活兒累點也不算啥,我都沒問題!我是今天夜裡的車,買不到票,我都來三天了,人太多了,大概後天早上到,我找你還打這個電話行不行?那好,麻煩你操個心,謝謝!謝謝!」
(5)掛了電話,他望著火車站廣場上的人潮發了一會兒愣,然後又翻電話本,撥通一個電話:「喂,是小三嗎?哦,對不起,我找王三強接電話,謝謝!喂,小三,你上班了沒有?已經上班了,怎麼樣?你們廠還能進人嗎?初二人就滿了!唉,早知道就不在家過年了。我就知道不好找……你幫我留個心,我到了再給你打電話,好了,再見了!」
(6)「喂,是陳軍嗎?」他又撥了一個電話,「陳軍,是這樣的,我准備到廣州去打工,可到了火車站,買不到票,一住就是三天,我身上的錢花完了,你能不能借我點錢用,一百塊錢就行。那邊的工作我已經找好了,一個月1200元,拿了工資我就寄還給你的!你還不相信我?你現在離火車站最近,我只有找你了。你……哦,那就算了吧,我再想想辦法。」
(7)看來他真的很糟糕,還沒到目的地,身上的錢就花光了,工作又沒有著落。我尋思著怎麼幫幫他,他對著話筒又說了起來:「媽,我已經到了,今天早上就到了,已經住在廠里了,真的!您放心!沒事的,您看我一到就給您打電話。工資?不低,一個月1500元呢!哎呀,別羅嗦了。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路上累得很,我要洗澡去,洗完澡再好好睡上一覺,好了,長途電話費很貴,我掛了啊,媽。」
(8)我向他走去,他又撥通了一個電話,頓時,他滿臉都洋溢著喜悅:「秀秀,我已經到了,工作也找好了。不是他聯系的,也不是他……是我一個小學同學幫聯系的……你不認識。這廠還可以,挺大的,挺氣派!你放心,我會好好乾的!工資可能是1800元,以後還會加的。等我拿了工資,一定會接你過來的!我的電話?我剛到還沒問……宿舍里也沒有,不過我會經常打給你的。我能自己照顧好自己的,你也要照顧好自己。我今年要掙好多的錢,年底回去咱們就結婚……」
(9)他眉飛色舞、手舞足蹈、旁若無人地講著話,像真的已經成就了一番偉業,全然忘了只有一張單程車票屬於他。我站在他的身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9)段「我站在他的身邊」這個語句後面應有一句話作為全文的結尾,現空缺,請你補寫(補寫的文字要合於情理,字數不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據全文內容(包括你補寫的文字),概括這篇小小說的創作目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3)段只有百餘字,卻有9處使用了問號。請說說它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段落點評(以簡煉的點評反映自己的見解。)(6分)
(1)第(6)段,給陳軍打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7)段,給媽媽打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8)段,給秀秀打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五.(18分)閱讀材料見鮑傳聖的小小說《打電話》,略有改動。
18.(4分)
答案舉例:越看越覺得他像個英雄,一個不折不扣的英雄……(按:原作如此。考生補寫的文字,只要與作品內容有合理的邏輯聯系就可以。)
19.(5分)
注意:本題作答時必須顧及上題補寫的「結尾」。「寫作目的」與「作品內容」的一致性,是作答的根本要求。
答案要點:(1)呼喚人們的相互尊重與自我尊重。(2)人在困境中,不放棄奮進求生,便是對社會的尊重、對自己的尊重。(3)親情與愛情可以滌盪精神的貧窮,促使你尋覓人生新的起點。(4)小說的主人公珍惜「奮進求生」的權利,珍重親情與愛情。(抓住一個要點寫清楚即可。)
20.(3分)
答案要點:(1)刻畫人物尋覓走出困境的急切心理。(2)接連詢問的背後是接連的失望。(3)反映出進城務工族求職的艱難。(說清其中一點,可得2分;說清其中兩點,可得3分。)
21.(6分)
提示:本題答案具有較大的開放性。作答角度不限,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舉例:(1)以理智對待又一次碰壁;困頓中的「他」依然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2)編造美麗的謊言,只是為安慰惦念著自己的媽媽。我們無權指摘忠實親情的「說謊者」。(3)是憧憬,不是臆造。但願秀秀見到「他」時,電話中的承諾能都實現。
參考資料:http://211.160.79.212/101resource004//wenjianku/200421/101ktb/lanmu/0526/GTCC0188/GTCC0188.htm
⑷ 閱讀短文巜犯點傻》參考答案,選自《小小說月刊》
時間老人把時間調得太快了,一轉眼童年的生活就像一道閃電,在眼內前劃過。可是,我童年容的趣事卻好像刻在我的腦海里,抹也抹不去,時常想起就會忍不住哈哈大笑。
還記得上幼兒園時,在學校犯了錯誤,不是批評就是挨打,在家裡可瀟灑了,愛怎麼做就怎麼做。當聽父母在閑談時,說:「又要放假了。」我聽了,問母親:「什麼時候放假?」她喜笑顏開地說:「當日歷是黑色時,就不放假,當日歷是紅色時,就要放假。」我銘記在心裡,可是我總覺得上學時間長,而放假時間卻很短。
有一天,我躡手躡腳、加倍小心地搬來板凳,慢慢地爬上板凳,開始撕日歷,由於撕得過猛,竟被媽媽發現了,媽媽怒發沖冠地說:「你太不像話。」我轉過頭來說:「我要日歷是紅色的,我要放假。」媽媽按捺不住地笑了,我也給弄糊塗了。
我絞盡腦汁地想:「媽媽為什麼笑?」可怎麼也想不出結果,最後,還得向媽媽請教。媽媽告訴我:「你怎麼撕,時間都不會變化。
我現在已經是五年級學生了,回想起這事,我覺得我太傻了,它使我懂得了生活處處有學問,「犯傻「是要出洋相的。
⑸ 15篇初中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非洲有一個民族,嬰兒剛生下來就獲得60歲的壽命,以後逐年遞減,直到零歲。人生大事都得在這60歲內完成,此後的歲月便頤養天年了。
這真是個絕妙的計歲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不過是我們從上蒼手中借來的一段歲月而已,過一年還一歲,直至生命終止。可惜我們常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覺:日子長著呢!於是,我們懶惰,我們懈怠,我們怯懦……無論做錯什麼,我們都可以原諒自己,因為來日方長,不管什麼事放到明天再說也不遲。
直到有一天,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我們時,我們才悚然而驚:糟了,總以為將來還長著呢,怎麼死亡說來就來了!那些未盡的責任怎麼辦?那些未了的心願怎麼辦?那些未實現的諾言怎麼辦……還能怎麼辦?面對死亡通知書,人類只能踏上那條不歸路。追悔也罷,遺憾也罷,哪個早已寫好的結局無人能更改。臨終之前,也許人們會在模糊中相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嘆,想起「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教誨,可一切,都悔之晚矣。
此時讓我們想想那個倒著計歲的非洲民族,他們的人生指揮真令人驚嘆。生命即是借來的一段光陰,當然是過一天少一天了。而面對自己日漸減少的壽命,誰又能無動於衷呢?
生命倒計時,一個多麼有必要的提醒。面對有限的時光,我們理應善加利用。於是,我們將手中事務打理清楚,分出輕重緩急,再一一安排妥當。當我們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天時,有誰捨得將時光浪費在雞毛蒜皮中?有誰捨得將精力花在流言蜚語上?如此寶貴的時光,只能用在重要的事情上。這樣當預定的終點到達時,心中才不會有太多遺憾。
生命倒計時常讓我想起電話磁卡。當我們將磁卡插入話機時,顯示器立刻顯示出卡中數值,隨著通話時間的延長,卡中數值不斷減少。面對不斷縮小的數字,下意識地,你會提醒自己:長話短說,別浪費錢。因為那些變化的數字如同一雙眼睛,提醒著你,最終讓你三言兩語結束通話。
生命不也如同一張小小的磁卡嗎?所不同的只是,我們常會忘了,在我們大腦中也有個顯示器,告訴我們有限的時光還剩多少。而當生命倒著計時,那年年減少的數字,便會提醒我們——來日不多,該做的事情得趕緊去做。
1.文章寫非洲一個民族特殊的幾歲方法的作用是什麼?
2.第三段一連串文具起什麼作用
3.第六段「電話磁卡」的敘述作用是什麼?
答案:1。舉示例,使文章生動,吸引讀者
2。反問,加強語氣
3。類比,增強說服力
2
下著梅雨的季節,令人心浮動,生活煩躁起來。尤其是上下課時,捧抱著大疊講義,站立在潮濕的街頭,看著呼嘯如流水奔涌的大小車輛,卻攔不住一輛計程車,那份狼狽,無由地令人沮喪。
也是在這樣綿綿密密、雨勢不絕的午後,匆忙的趕赴學校。搭車之前,先尋覓一家書店,復印若干講義給學生,因為時間的緊迫,我幾乎是跑進去的,迅速將原稿遞交從未謀面的女店員。
那女孩有一雙細白的手掌,鋪好原稿,發動機器,她先復印了兩張尺寸較小的,然後將兩張復印稿並排成一大張。抬起頭,她微笑著說:「這樣不必復印八十張,只要復印四十張就夠了。好不好?」
我詫異地看著她繼續工作,在復印機一陣又一陣的光亮閃動里,也詫異地看著她的美麗。
原本,她長的五官平凡無奇,然而,此刻當我的心靈完全沉浸在這樣寧謐的氣氛中,她不再是個平凡的女孩。
我看著她仔細地把每一張紙整齊裁開、疊好,裝進袋子,連同原稿還給我。付出雙倍勞動,卻只換來一半的酬勞,她主動做了,還顯得格外光彩。
離開的時候,我的腳步緩慢了些。焦躁的感覺,全消散在一位陌生人善意的溫柔中。並且發現,即使行走在雨里,也可以是一種自在心情。
第二次去澎湖,不再有亢奮的熱烈情緒,反而能在陽光、海洋以外,見到更多的更好的東西。
望安島上任意放牧的牛群;剛從海中撈起的白色珊瑚,用指甲輕劃,會發出「錚」的聲響。夏日渡海,從望安島到將軍嶼,一個距離現代文明更遠的地方。有些廢棄的房屋, 仍保留著傳統建築風格,只是屋瓦和窗欞都綠草盈眼了。島上看不見什麼人,可以清晰聽見鞋底與水泥地的摩擦聲,這是一個隔絕的世界呢!
轉過一叢叢怒放的天人菊,在某個不起眼的牆角,我被一樣事物驚住了——一部藍色的公用電話。
不過是一部公用電話,市區里多得幾乎感覺不到;然而,當我想到當初設置計劃,渡海前來裝置、架接海底電纜……那麼復雜龐大的工程,只為了讓一個人傳遞他的平安或者思念,忍不住要為這樣妥帖的心意而動容了。
一個月的大陸探親之旅,到了後期已如殘兵敗將,恨不能丟盔棄甲。大城市的火車站規模不小,從下車的月台到出口,往往的上上下下攀爬許多階梯,那些大小箱子早超過我們的負荷能力了。
那一次,在南方的城市,車站階梯上,我們一步也掙不動,只好停下來喘息。一個年輕男子從我們身邊走過,像其他旅客一樣,而不同的是他注視著我們,並且也停下來。
「我來吧!」
他溫和的說著,用捲起衣袖的手臂提起大箱子,一直送到頂端。我們感激地向他道謝,他只笑一笑,很快地隱遁在人群中。
身著白色襯衫的背影,笑容像學生般純凈,是我在那次旅行中,最美的印象了。
現代人因為寂寞的緣故,特別熱衷於「談」情「說」愛;然而又因為吝嗇的緣故多構築在薄弱的基礎上。
有時候,承受陌生人的好意,也忍不住自問,我曾經替不相乾的旁人做過什麼事?
人與世界的諸多聯系,其實常常是與陌生人的交接,而對於這些人,無欲無求,反而能夠表現出真正的善意。
每一次照面,如芰荷映水,都是最珍貴而美麗的人間情分。
問題一 特別熱衷於談情說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二 作者認為現代人吝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特別熱衷於談情說愛的原因是 寂寞
作者認為現代人吝嗇的是 感情,對周圍人的關心
3
一片綠葉的回憶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像浮萍一樣隨波逝去,也有的像樹根一樣牢牢地扎在人們的心田裡,每當我翻開紀念冊時看到裡面夾著一片綠葉,就深深地懷念起我的啟蒙老師———葉老師。
那時,葉老師20多歲,文文靜靜的,她很喜歡綠葉,在她的書里經常可以看到用綠葉做的書簽。我還記得一次,我看到了一片面性寬大的綠葉,就把它送給葉老師,「葉老師,您怎能么這么喜歡綠葉呢?」我迫不及待地問。葉老師笑了笑,反問:「你喜歡嗎?」「我不喜歡,我愛花!」葉老師聽了我的回答,沉思了……突然,她給我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女孩患了重病,自己覺得馬上就要主開人間。她望著窗外的常青藤,不由地自語:「青藤上最後一片葉子落下時,我就要離開人間了。」人們都為她傷心。這一件事補線個年邁多病的畫家知道了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抱病揮筆畫下了一片碧綠晶瑩的綠葉,把它牢牢地掛在樹上,小姑娘每天望著它,堅強地活下來了。聽葉老師娓娓的講述,我悟出了她喜歡綠葉的真正原因。
小學畢業時,葉老師送我一張精緻的卡片,上面鑲嵌著一片綠葉,綠葉上抄著一段名言: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謙遜的。
此後,我一直珍藏著這張卡片,像是珍藏著葉老師的一片心。
1.聯繫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文靜寡言:
安然長逝:
2.請你給老畫家畫的那幅畫取一個名字,並寫出這幅畫的寓意來。
名字:
寓意:
3.葉老師喜歡綠葉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4.從「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謙遜的。」這句話,你理解到什麼?
文靜寡言:為人謙虛,不張揚,言語較少。斯文而很少言語
安然長逝:一副安然的樣子永遠地離開人間。
名字:生命的延續
寓意:此畫意在給於女孩支撐與鼓勵,希望她像這片綠葉一樣頑強的生活,戰勝病魔。 這也是他最後依次他幫助別人,這副畫還是他生命的延續.
3.葉子代表著奉獻,是謙遜,是無私,更是偉大的為人類服務的美德
4.我們應該拋開名利與享樂的觀念,切身地走入奉獻的世界,為世界的更加美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花和果實都是在綠葉謙遜的工作陪伴下而生的,只是一瞬間的美麗和甜蜜。只有葉子才是實實在在,勤勤懇懇的奉獻者。我們要以積極謙遜的態度來面對人生、學習和工作。
4
閱讀題《少年的口哨》
當女兒撅起嘴,向我炫耀性地吹口哨時,我感到很驚訝,女兒也到了練習吹口哨的年齡了嗎?似乎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也曾這樣,心懷忐忑和激動,努力探索著吹口哨的技巧,期望有一天可以輕松自如地吹出曲調。<
查看全部2個回答
高考現代文閱讀方法和技巧如何短期提升,這三個方法讓你成績飆升
您好,歡迎參加我們學魁榜高考經驗分享活動,只要你了解清北學霸的答題方法和技巧,高中輕松提高成績!
南博教育咨詢河北有..廣告
高三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黑馬成功高三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看看學霸如何做
高三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高中基礎薄弱,學習方法對?掌握這些高三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_高考『暴力』高三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高三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如何用半年時間實現高考逆襲?知曉技巧輕松逆襲
長沙傑樂教育咨詢有..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15篇初中現代文閱讀及答案
1 非洲有一個民族,嬰兒剛生下來就獲得60歲的壽命,以後逐年遞減,直到零歲。人生大事都得在這60歲內完成,此後的歲月便頤養天年了。 這真是個絕妙的計歲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不過是我們從上蒼手中借來的一段歲月而已,過一年還一歲,直至生命終止。可惜我們常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覺:日子長著呢!於是,我們懶惰,我們懈怠,我們怯懦……無論做錯什麼,我們都可以原諒自己,因為來日方長,不管什麼事放到明天再說也不遲。 直到有一天,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我們時,我們才悚然而驚:糟了,總以為將來還長著呢,怎麼死亡說來就來了!那些未盡的責任怎麼辦?那些未了的心願怎麼辦?那些未實現的諾言怎麼辦……還能怎麼辦?面對死亡通知書,人類只能踏上那條不歸路。追悔也罷,遺憾也罷,哪個早已寫好的結局無人能更改。臨終之前,也許人們會在模糊中相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嘆,想起「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教誨,可一切,都悔之晚矣。 此時讓我們想想那個倒著計歲的非洲民族,他們的人生指揮真令人驚嘆。生命即是借來的一段光陰,當然是過一天少一天了。而面對自己日漸減少的壽命,誰又能無動於衷呢? 生命倒計時,一個多麼有必要的提醒。面對有限的時光,我們理應善加利用。於是,我們將手中事務打理清楚,分出輕重緩急,再一一安排妥當。當我們的生命只剩下短短幾年、幾個月甚至幾天時,有誰捨得將時光浪費在雞毛蒜皮中?有誰捨得將精力花在流言蜚語上?如此寶貴的時光,只能用在重要的事情上。這樣當預定的終點到達時,心中才不會有太多遺憾。 生命倒計時常讓我想起電話磁卡。當我們將磁卡插入話機時,顯示器立刻顯示出卡中數值,隨著通話時間的延長,卡中數值不斷減少。面對不斷縮小的數字,下意識地,你會提醒自己:長話短說,別浪費錢。因為那些變化的數字如同一雙眼睛,提醒著你,最終讓你三言兩語結束通話。 生命不也如同一張小小的磁卡嗎?所不同的只是,我們常會忘了,在我們大腦中也有個顯示器,告訴我們有限的時光還剩多少。而當生命倒著計時,那年年減少的數字,便會提醒我們——來日不多,該做的事情得趕緊去做。 1.文章寫非洲一個民族特殊的幾歲方法的作用是什麼? 2.第三段一連串文具起什麼作用 3.第六段「電話磁卡」的敘述作用是什麼? 答案:1。舉示例,使文章生動,吸引讀者 2。反問,加強語氣 3。類比,增強說服力 2 下著梅雨的季節,令人心浮動,生活煩躁起來。尤其是上下課時,捧抱著大疊講義,站立在潮濕的街頭,看著呼嘯如流水奔涌的大小車輛,卻攔不住一輛計程車,那份狼狽,無由地令人沮喪。 也是在這樣綿綿密密、雨勢不絕的午後,匆忙的趕赴學校。搭車之前,先尋覓一家書店,復印若干講義給學生,因為時間的緊迫,我幾乎是跑進去的,迅速將原稿遞交從未謀面的女店員。 那女孩有一雙細白的手掌,鋪好原稿,發動機器,她先復印了兩張尺寸較小的,然後將兩張復印稿並排成一大張。抬起頭,她微笑著說:「這樣不必復印八十張,只要復印四十張就夠了。好不好?」 我詫異地看著她繼續工作,在復印機一陣又一陣的光亮閃動里,也詫異地看著她的美麗。 原本,她長的五官平凡無奇,然而,此刻當我的心靈完全沉浸在這樣寧謐的氣氛中,她不再是個平凡的女孩。 我看著她仔細地把每一張紙整齊裁開、疊好,裝進袋子,連同原稿還給我。付出雙倍勞動,卻只換來一半的酬勞,她主動做了,還顯得格外光彩。 離開的時候,我的腳步緩慢了些。焦躁的感覺,全消散在一位陌生人善意的溫柔中。並且發現,即使行走在雨里,也可以是一種自在心情。 第二次去澎湖,不再有亢奮的熱烈情緒,反而能在陽光、海洋以外,見到更多的更好的東西。 望安島上任意放牧的牛群;剛從海中撈起的白色珊瑚,用指甲輕劃,會發出「錚」的聲響。夏日渡海,從望安島到將軍嶼,一個距離現代文明更遠的地方。有些廢棄的房屋, 仍保留著傳統建築風格,只是屋瓦和窗欞都綠草盈眼了。島上看不見什麼人,可以清晰聽見鞋底與水泥地的摩擦聲,這是一個隔絕的世界呢! 轉過一叢叢怒放的天人菊,在某個不起眼的牆角,我被一樣事物驚住了——一部藍色的公用電話。 不過是一部公用電話,市區里多得幾乎感覺不到;然而,當我想到當初設置計劃,渡海前來裝置、架接海底電纜……那麼復雜龐大的工程,只為了讓一個人傳遞他的平安或者思念,忍不住要為這樣妥帖的心意而動容了。 一個月的大陸探親之旅,到了後期已如殘兵敗將,恨不能丟盔棄甲。大城市的火車站規模不小,從下車的月台到出口,往往的上上下下攀爬許多階梯,那些大小箱子早超過我們的負荷能力了。 那一次,在南方的城市,車站階梯上,我們一步也掙不動,只好停下來喘息。一個年輕男子從我們身邊走過,像其他旅客一樣,而不同的是他注視著我們,並且也停下來。 「我來吧!」 他溫和的說著,用捲起衣袖的手臂提起大箱子,一直送到頂端。我們感激地向他道謝,他只笑一笑,很快地隱遁在人群中。 身著白色襯衫的背影,笑容像學生般純凈,是我在那次旅行中,最美的印象了。 現代人因為寂寞的緣故,特別熱衷於「談」情「說」愛;然而又因為吝嗇的緣故多構築在薄弱的基礎上。 有時候,承受陌生人的好意,也忍不住自問,我曾經替不相乾的旁人做過什麼事? 人與世界的諸多聯系,其實常常是與陌生人的交接,而對於這些人,無欲無求,反而能夠表現出真正的善意。 每一次照面,如芰荷映水,都是最珍貴而美麗的人間情分。 問題一 特別熱衷於談情說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二 作者認為現代人吝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特別熱衷於談情說愛的原因是 寂寞 作者認為現代人吝嗇的是 感情,對周圍人的關心 3 一片綠葉的回憶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像浮萍一樣隨波逝去,也有的像樹根一樣牢牢地扎在人們的心田裡,每當我翻開紀念冊時看到裡面夾著一片綠葉,就深深地懷念起我的啟蒙老師———葉老師。 那時,葉老師20多歲,文文靜靜的,她很喜歡綠葉,在她的書里經常可以看到用綠葉做的書簽。我還記得一次,我看到了一片面性寬大的綠葉,就把它送給葉老師,「葉老師,您怎能么這么喜歡綠葉呢?」我迫不及待地問。葉老師笑了笑,反問:「你喜歡嗎?」「我不喜歡,我愛花!」葉老師聽了我的回答,沉思了……突然,她給我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小女孩患了重病,自己覺得馬上就要主開人間。她望著窗外的常青藤,不由地自語:「青藤上最後一片葉子落下時,我就要離開人間了。」人們都為她傷心。這一件事補線個年邁多病的畫家知道了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抱病揮筆畫下了一片碧綠晶瑩的綠葉,把它牢牢地掛在樹上,小姑娘每天望著它,堅強地活下來了。聽葉老師娓娓的講述,我悟出了她喜歡綠葉的真正原因。 小學畢業時,葉老師送我一張精緻的卡片,上面鑲嵌著一片綠葉,綠葉上抄著一段名言: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謙遜的。 此後,我一直珍藏著這張卡片,像是珍藏著葉老師的一片心。 1.聯繫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文靜寡言: 安然長逝: 2.請你給老畫家畫的那幅畫取一個名字,並寫出這幅畫的寓意來。 名字: 寓意: 3.葉老師喜歡綠葉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4.從「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謙遜的。」這句話,你理解到什麼? 文靜寡言:為人謙虛,不張揚,言語較少。斯文而很少言語 安然長逝:一副安然的樣子永遠地離開人間。 名字:生命的延續 寓意:此畫意在給於女孩支撐與鼓勵,希望她像這片綠葉一樣頑強的生活,戰勝病魔。 這也是他最後依次他幫助別人,這副畫還是他生命的延續. 3.葉子代表著奉獻,是謙遜,是無私,更是偉大的為人類服務的美德 4.我們應該拋開名利與享樂的觀念,切身地走入奉獻的世界,為世界的更加美好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花和果實都是在綠葉謙遜的工作陪伴下而生的,只是一瞬間的美麗和甜蜜。只有葉子才是實實在在,勤勤懇懇的奉獻者。我們要以積極謙遜的態度來面對人生、學習和工作。 4 閱讀題《少年的口哨》 當女兒撅起嘴,向我炫耀性地吹口哨時,我感到很驚訝,女兒也到了練習吹口哨的年齡了嗎?似乎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也曾這樣,心懷忐忑和激動,努力探索著吹口哨的技巧,期望有一天可以輕松自如地吹出曲調。 當悠揚悅耳的口哨聲響起,我們總會想起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 那些能吹出曲調的孩子是多麼讓人羨慕!他們可以隨時演奏,彷彿他們生來就擁有一件秘不示人的樂器。吹口哨給人帶來自由自在的感覺,彷彿吹口哨的人就是樂器本身。吹口哨的少年邊走邊吹,他們騎著自行車吹,他們吹得悠揚快活,空氣在那一刻好像都有了色彩。 會吹口哨的少年總是很神氣。晚自習放學時,總是會響起一聲尖利響亮的口哨聲,那是一種解脫了學習束縛的自由的宣洩。那躲在暗處的少男,悄悄把一根蜷曲的手指放在嘴邊,突然吹出的口哨聲往往高亢得嚇人一跳,這小小的惡作劇令他十分得意。記得有一次上晚自習,突然停電,在學生們一陣慌亂之中,不知是誰突然打起口哨,這聲口哨讓大家鬨堂而笑。電燈就在這時又亮了起來,那個炫技者此時仍然站著,蜷曲的手指還放在嘴邊。 練習吹口哨似乎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的課程,在這種練習中,一個孩子從乖巧的兒童變成了張揚個性的少年。口哨聲響起,童年的清清山溪變成了草地上的小河,花朵飄落在青春的流水上,讓人感慨萬分。 女兒唇邊稚拙的口哨,像一朵陽光在輕輕跳躍,作為一個父親,我覺得她有了一點陌生,她和我之間有了一段小小的距離。可是我只能在心裡祈願,她將越來越自信和陽光。 (1)文章敘述的是女兒吹口哨的事情,為什麼要插入「我」的少年時光? (2)女兒的口哨,為什麼讓「我」「覺得她有了一點兒陌生,她和我之間有了一段小小的距離」? 答案:⑴引出下文,為下文作者所要闡明的觀點埋下了伏筆. ⑵①父親和女兒在年齡上有了差距;②女兒吹起口哨代表了她從乖巧的兒童變成了張揚個性的少年. 5 外婆和鞋 席慕容 我有一雙塑膠的拖鞋,是在出國前兩年買的,出國後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狀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的最平常的樣式:平底,淺藍色,前端鏤空成六個圓帶子,中間用一個結把它們連起來。買的時候是喜歡它的顏色,穿了五六年後,已經由淺藍色變成淺灰,鞋底也磨得一邊高一邊低了。 ...... 「你知道我為什麼捨不得丟掉它嗎?」 而這是個讓生命在剎那間變得非常溫柔的回憶。大學快畢業時,家住在北投山上,沒有課的早上,我常常會帶著兩只小狗滿山亂跑。有太陽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麗簡直無法形容,最讓我快樂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過頭,然後再仔細辨認,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著走著,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樣了。不過,我沒時間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學回家,隔著矮矮的石牆,看見我的拖鞋被整整齊齊地擺在花園里的水泥小路上。帶著剛和同學分手後的那一點囂張,我就在矮牆外大聲地叫起來: 「何方人士,敢動本人的拖鞋?」花園那沒有動靜。再往客廳的方向看過去,外婆正坐在紗門後面,一面搖扇子,一面看著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們澆花的水管給你把拖鞋洗了,剛放在太陽地里曬曬就幹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這么臟的鞋給人笑話。」 以後,外婆每次上山時,總會替我反拖鞋洗干凈,曬好,有時甚至給我放到床前。然後在傍晚時分,她就會安詳地坐在客廳里,一面搖扇子,一面等著我們回來。我常常會在穿上拖鞋時,覺得有一股暖和與舒適的感覺,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陽呢,還是外婆手上的余溫? 就是因為捨不得這一點余溫,外婆去世的消息傳來以後,所有能夠讓我紀念她老人家的東西:比如出國前夕給我的戒指,給我買料子趕做的小棉襖,都在淚眼盈盈中好好在收起來了。這雙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邊,捨不得丟,每次接觸到曾洗過它的外婆的溫暖而多皺的手,便會想起在夕陽下的園中小徑,和外婆在客廳紗門後面的笑容。那麼遙遠,那麼溫柔,而又那麼肯定地一去不返。 1.分析下面句子的含義 阿蓉,你這雙鞋太老爺了. 2.作者把"外婆"和"鞋"並列,並作為題目,你認為有什麼含義? 3.外婆去世後,"我"做了些什麼事紀念她? 1.(1)寫出了我這雙鞋的破舊不堪。 (2)為下文情節(我敘說這雙鞋的故事)的展開埋下了伏筆。 2.(1)點明了文章的內容. (2)托「鞋」抒發了我對於外婆的思念之情。 3.①穿著外婆洗過的破舊鞋,捨不得丟掉. ②把出國前夕給我的戒指,給我買料子趕做的小棉襖好好在收起來了. 6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麼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准備准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准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問題: 1.為什麼「我」答應去看花,母親竟高興得坐立不安?為什麼「我」責備她「煩不煩」,她卻笑了?這說明了什麼? 2.最後一段寫「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時,著意寫了各色花給人的感受,這能使人聯想到什麼? 3.第一段中母親說「好好兒活」和第七段中「我」說「要好好兒活」各有什麼含義?兩處這樣寫對於文章結構有什麼作用? 答案:1.這說明了母親這我愛之深,情之切,希望我能重新對生活染起信心,重新站起來,充分體現了一個母親對於孩子那份深沉的愛。 2.聯想到生命的多姿多彩,像花一樣美麗。 3.含義:第一段中母親說「好好兒活」是指鼓勵我重新站起來,她害怕我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與信心。 第七段中「我」說「要好好兒活」是指我要堅強地活下去,不僅是為了母親,更是對生命的尊重。 7 《立論》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我告訴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
⑹ 現代文小說閱讀訓練(有答案)
父親的救援
張銘書
⑴1992年,我在地區高師讀書,父母親在老家種田。父親為貼補家用,不顧多年腰疼的老毛病,農忙之餘幫人跑起了長途貨運。這年父親已46歲。
⑵正是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親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時所有的細節。
⑶那天正好是寒露,陰歷的八月二十九。天黑且下著雨的時候,父親從外地跑車回來。剛一進村,就看見村支書迎頭擋在車燈前面,朝父親一個勁兒地擺手。父親趕緊剎車。支書一臉焦急地說:「快!你娃出事了!」原來他剛剛從電視里插播的緊急通告里看到:一個20歲左右的小伙,在本市遭遇車禍,被緊急送往市一院,司機已逃逸,小伙身上只找出一些零錢,另有一本學生證,望家人緊急聯系。學生證上寫著我的名字,所以支書便急吼吼地來找我父親。
⑷父親的臉迅速變得煞白,他蹲在車下先抽了兩分鍾煙,然後抬頭問支書:「你家裡還有多少錢?」支書說:「也不太多。」父親說:「有多少拿多少吧。」幸好父親身上還裝著代收的幾千元貨款。
⑸父親不敢讓我母親知道,家也沒回,當即發動車,准備直奔市一院。車開到鎮子上,不敢再開了,因為手抖得太厲害。就從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戰友,幫忙駕車直撲市裡。從小鎮到市區僅八十公里,一個小時後就到了。
(6)主治醫生馬上催他火速往住院部繳錢:「傷情非常嚴重,需立即手術,如果再晚幾個小時聯系不到家人,雙腿將很難保住。」
⑺父親再也隱忍不住,眼淚嘩一下傾倒了滿臉。他跌跌撞撞地趕緊往繳費處跑。【示例:「再也」、「眼淚嘩一下傾倒」、「跌跌撞撞地趕緊」、「跑」等詞,寫出父親在得知「我」傷勢如此嚴重後的巨大悲痛,再剛強的父親也承受不了如此的打擊。】
⑻從繳費處回來,父親不顧護士的攔阻,硬闖進急診室。
⑼父親看到的是一張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過去。父親的心裡「咯噔」一下,因為他發現這個小伙並非他兒子——也就是說,並不是我。父親從裡面退出來,反復端詳從小伙身上找出的那張學生證,學生證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沒有錯呀。父親迷惑了。
⑽這時來了幾名警察,警察告訴父親,這個小伙的身份剛剛弄清了,原來是一名小偷,之前在公交車上偷了幾個學生的東西,被人發覺後就跳車狂奔,他做賊心虛,已經把所有追趕的人都甩掉了,還是不停地飛跑,結果就跑到了一個車輪下了。
⑾【A】父親這才鬆了一口氣。整個人虛脫得一身大汗,癱坐在門口的石頭台階上,再也站不起來。
⑿這時,父親的戰友提醒道:「病人不是你兒子,你繳的住院押金怎麼辦?」
⒀父親說:「當然要退了,他偷了我兒子,還害得差點嚇死我,哪能再給他白扔錢?」
⒁父親就到收費處去退錢。收費處讓父親找主治醫生開退費說明。主治醫生刷刷幾筆就開好了。
⒂父親卻猶豫起來,說,算了,這錢我不退了,你們接著給他治吧,長得那麼漂亮的小夥子,要是少了兩條腿多可惜呀,他家裡應該也有父母,他的父母也一定會疼得心慌。
⒃小伙的手術順利進行。
⒄此時已是深夜,雨也停了,父親想來學校找我,又怕打攪我睡覺,就和戰友在車里胡亂擠了一宿。【B】第二日早上才來學校,看見我後,沖上來就緊緊抱了我一下。父親一貫性格剛強,平時很少流露感情,這次擁抱,還是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次。
⒅那小伙在醫院的精心治療下,恢復得很好。小伙出院那天,陽光燦爛。他尋到我家,給我父親磕了仨響頭,非要認我父親為乾爹。
⒆我父親擔心他再學壞,就讓他跟自己學開車。
⒇現在,十多年過去了,他已成為本市運輸業非常叫得響的一位老闆,去年,還被市裡評為「年度最具愛心十大人物」之一。
(選自《小小說選刊》2008年第1期)
10.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的內容。(3分)
▲
11.文章第15段說「父親卻猶豫起來」,結合上下文,說說父親猶豫的原因。(3分)
▲
12.仿照對文章第7段畫線句的評注,從文中另外兩處畫線的句子中選擇一處,任選一個角度加以評注。(3分)
我選( ▲ )處,評註:
▲
13.文中的父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3分)
▲
14.聯系全文,小說標題「父親的救援」有什麼含義?(4分)
答案:
▲
10.(3分)父親決然救援一個偷了自己兒子錢出車禍的小偷,並使他走上正途。(大意對即可。)
11.(3分)父親想到了小夥子如果得不到及時醫治就得失去兩條腿,他的未來要受到嚴重影響;同時想到小夥子的父母如果知道小夥子的遭遇也會疼得心慌。(答出一點2分,答出兩點得3分,意思相近即可,引用原文亦可。)
12.(3分)示例:我選【A】句,評註:「才」、「虛脫」、「癱坐」、「再也」等詞寫出了真相大白後,父親緊綳的心弦一下子松開了,驚人的狂喜和驚人的打擊給父親帶來的情感變化是如此巨大。
我選【B】句,評註:「才」、「沖上來」、「就」、「緊緊」等詞寫出父親見到安然無恙的「我」內心的狂喜,這劫後重生的巨大幸福感使一向剛強的父親不禁真情流露。(評注角度不限,理解正確即可。)
13.(3分)勤勞、寬容(有愛心、善良)、愛家人。(答出兩點即可得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給分)。
14.(4分)一指父親用借來的錢救了小夥子的生命;二指父親用他的寬容和愛心拯救了小夥子的靈魂(精神)。(每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
⑺ 20篇現代文閱讀
徐行制題】高考考生必要精通的二十篇名家名篇現代文閱讀之015——
現代文閱讀題中主觀性試題誤答例析
北京四中 徐行
下面的現代文閱讀題是我編寫的。應該說,原文和題目都不是很難,但學生在答題中仍然出現了不少失誤。分析這些誤答的例子,對指導學生現代文閱讀,對今後語文學習及應考復習,都是會有很大幫助的。原題如下:
閱讀下文,回答1-8題
幸福的錯覺
山樵
(1) 幸福每每是痛苦的孿生兄弟。
(2) 昔日的非洲富婆出門要戴30斤重的鐵環,用蹣跚的步態與
大步流星奔波於烈日下的窮女人區別開來。那種稀里嘩啦的鐵環聲掠過窮街陋巷時,遠近的窮女人都會「嘖嘖」地艷羨和嫉恨:「看人家富得那份閑逸!」如今,當非洲富婆抹著猩紅的厚唇,乘著「賓士」招搖而過時,棕櫚樹下小憩的窮女人又會說:「嘖嘖,瞅人家富得獵豹也趕不上!」
(3) 文明人很少能說出自己真實的需要是什麼,幸福的形式和
內容都是由富人規劃的。90年代暴發戶們的典型形象是坐在寫字台前以「大哥大」掩耳,於是,在人潮如涌、塵土飛揚的街頭,時常有人手持「大哥大」,幸福地耷拉著眼皮,以每步15厘米的步幅徘徊,接受街頭行人的注目禮。
(4) 用多數人匱乏凸顯少數人的富足,是現代廣告術的公
開秘密。宮廷秘傳、限量生產以及豪門、帝都、王朝、超霸等標牌,無非是為這幾個奢侈品的消費網羅更多的看客。黃金宴的就餐者之所以有睥睨眾生的倨傲,是因為他們有魄力在眾目睽睽之下,能把別人終生也不曾有的財富化成糞便!
(5) 這種幸福的錯覺使文明躁動不安。
(6) 漢末魏晉時,服食仙丹成了上流社會的時髦,因此致
病、致死的有名醫皇甫謐、晉朝的賈後、哀帝和北魏的道武帝等。流風所及,連買不起「五石散」的人也學著找個人多的地方躺下,作痛苦狀,還念念有詞:「葯性發作了!」現代的窮人似乎少了這份「滾一身泥巴,博片刻虛榮」的耐心和風雅。但他敵不過廣告無孔不入的誘惑,於是要泄莫名火,發無名怨。賊膽大的去做綠林中人,攪得狼煙四起;賊心毒的恨不得葯死所有幸福的鄰居,在赴黃泉時扯平幸福與痛苦的落差。
(7) 耐人尋味的是,萬民欽慕帝王富足,而帝王子女自古以來都難耐高處不勝寒
的壓抑。拿破崙之子在新年之際,當人們張羅著是送一座宮殿、城池還是送一支軍隊作為幼王的新年禮物時,他只想要一雙農民穿的價值一個蘇的木屐,穿著它上街,與那些赤腳在泥中追嬉的頑童一起玩耍。
(8) 那是一個孩子自然而真實的需要。幼王的新年幸福只需一個蘇。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旨。(不能寫成比喻句。限20字內,含標點,以下各
項答題字數均含標點。)
2.下面的例子,哪些是直接用來說明「 幸福每每是痛苦的孿生兄弟 」?(選三項)
A. 非洲富婆戴鐵環。
B.手持大哥大,耷拉著眼皮在塵土飛揚的街頭徘徊。
C.買不起「五石散」,卻躺倒呻吟:「葯性發作了!」
D.綠林人攪得狼煙四起。
E.拿破崙之子要穿木屐。
F.道武帝服食丹葯致死。
3.第3段中的「文明人」指什麼人?(限11個字內回答)
4.第3段「幸福的形式和內容都是由富人規劃」的意思是什麼?(限20字回答)
5.第4段「為這幾個奢侈品的消費網羅更多的看客」意思是什麼?(限15字內回答)
6.第5段「使文明躁動不安」是什麼意思?(限20字內回答)
7.第6段所說的「賊」指什麼人?(限20字內回答)
8.第7段「高處不勝寒的壓抑」指什麼而言?(限20字內回答)
以上試題除第2題外都是主觀性試題。下面試舉學生答題的例子進行分析。
還應該說明的是,老師所給的答案並不是唯一答案,學生答題也不是一無是處,這里我僅就其失誤點談談我的看法。
第1題
【答案】一些人所謂的幸福,其實不過是痛苦。(或:幸福應是自然而真實的需要,否則只能是痛苦。)
【誤答舉例】
甲、 人們往往不知道怎樣做才算真正獲得幸福。
乙、 差異是幸福的錯覺,幸福失去了原本的標准。
丙、 告誡人們物質的享受和虛榮心的滿足不是幸福。
丁、 幸福常有痛苦伴隨,其錯覺使文明本末倒置。
【分析】
本題考查對中心的概括。原文1、5、8段對體現中心有重要作用。
甲例使用了否定句式,這是一般概括所忌諱的,由於沒有明確點出「把痛苦當幸
福」,答案沒有落到實處。
乙例語言模稜,前半句語句不通,後半句突然出現「原本的標准」,這指的是什麼呢沒有講清。
丙例「物質享受和虛榮心的滿足不是幸福」概括很好,若加上「甚至是痛苦」,就符合題目要求了。
丁例前半句與文意不合,後半句「其」字指代不明,「使文明本末倒置」又指什麼,很含糊。
第2題(答案:A、B、F 分析:略)
第3題
【答案】現代社會中(有文化)的人。
【誤答舉例】
甲、 真正懂得幸福含義的人。
乙、 現代社會中內心空虛的人。
丙、 被虛榮心侵蝕的社會中人。
丁、 擁有許多財富的現代人。
【分析】
本題考查理解詞語的含義。
四例共同的錯誤是把原文中泛指誤解為特指,於是做出了片面的
回答。其實只要仔細閱讀原句及上下文,應是不該答錯的。
第4題
【答案】有錢人顯示闊氣的舉動,往往被人認為是幸福。
【誤答舉例】
甲、 富人視一般人得不到的財富為幸福。
乙、 富人形式上表現的富有隻不過是幸福的錯覺。
丙、 有錢便是「幸福」,「幸福」成了富人們創造的產品。
丁、 只有金錢才能滿足富人們所謂的幸福。
【分析】
本題考查句意理解並涉及到第3段的文意。
甲例主體錯了,沒有答出誰「規劃」誰。
乙例除了主體錯了,還有「只不過是幸福的錯覺」語句生硬,引用原文未作闡釋,
怎能作為答案呢?
丙例中的「幸福」雖然加了引號,仍然未作闡釋,「創造的產品」言不及義。
丁例分析角度不對,脫離了原文要表現的意思。
第5題
【答案】多數人達不到超豪華的高消費。
(或:向達不到超豪華的高消費的民眾顯闊。)
【誤答舉例】
甲、 人們都想營造現代家庭,變為紳士淑女。
乙、 人們羨慕而不能承擔這種高消費。
丙、 迎合人們對幸福誤解的消費心理。
丁、 是為這種商品多找一些顧客。
【分析】本題考查句意理解並涉及到對第4段文意的理解。句中關鍵詞語是「網羅」「看客」。
甲例脫離了廣告人的意圖,「都想」的概括也過於武斷。
乙例看到「人們不能承擔」這一點應是符合文意的,但「人們羨慕」則有以偏概全之嫌。
丙例所說的「迎合」「消費心理」確實是廣告人的用意,但題目讓我們分析的那句話應是作者的看法,答題的同學沒有把握題目的要求。
丁例的分析仍是從廣告人一方的意圖而言。由於沒有注意「網羅」特別是「看客」這些詞語中體現的作者的情緒,因此出現了回答中的偏差。
第6題
【答案】富豪揮金如土的舉動,影響了社會的正常秩序。
【誤答舉例】
甲、 窮人追求這種幸福,也想享受這種幸福。
乙、 社會不安定,有些人在虛榮心驅使下做壞事。
丙、 使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迷失了方向。
丁、 幸福的錯覺使社會文明出現求虛榮和亂抱怨。
戊、 幸福的錯覺改變了文明的內容,使它錯誤發展。
己、 所謂的「幸福」使人們看不清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分析】
本題考查對文意的理解,涉及到5、6段,也是本文作者主要觀點所在。
甲例沒有抓住「躁動不安」來分析,言不及義。
乙例開句就寫「社會不安定」,本末倒置,因果不明。
丙例中沒寫誰「使人們」怎樣,「人生觀價值觀」失之籠統,原文還是談的社會正常秩序。
丁例中「幸福的錯覺使……」不如說「富豪們的奢侈使……」更為貼切,「求虛榮和亂抱怨」沒有達到作者的認識高度,作者認為已造成了社會的動盪。
戊例答得太虛,「改變」了什麼「內容」?沒講出來。「使它」的「它」指代什麼,也不清楚。
已例中「使人看不清什麼是」是需要解釋的,兩個「幸福」一個加引號,一個未加引號,難道是讓閱卷人去判斷嗎?
第7題
【答案】禁不住富貴的誘惑而鋌而走險的現代窮人。
【誤答舉例】
甲、 現代窮人中一部分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幸福」的人。
乙、 指盜賊和搶劫他人的罪犯和殺害鄰居的惡人。
丙、 指滾一身泥巴博片刻虛榮的虛榮心。
丁、 那些雖然不富但仍追求富人幸福的窮人。
【分析】
本題考查詞義理解,涉及到第6段的文意。
甲例「獲得幸福的人」落腳點不準。
乙例雖然羅列了幾種「賊人」但未能對這些人的共性作出概括,
特別是沒有涉及犯罪原因(富貴誘惑),因而脫離了文意。
丙例「指……虛榮心」,謬。「賊」怎麼會是「虛榮心」呢?
丁例恰好彌補了乙例中的不足,然而又缺少乙例中的內容(沒涉及「犯罪」),仍屬不全面。
第8題
【答案】雖然高貴富有,卻沒有自由,沒有歡樂。
【誤答舉例】
甲、 拿破崙之子雖處在很高地位卻追求貧民的幸福。
乙、 世俗偏見和禮教對帝王子孫的束縛與壓抑。
丙、 指因家庭富有受世人嫉恨的生活而言。
丁、 指帝王子女孤獨的生活和追求平等的願望。
【分析】
本題考查對7、8段文意的理解。
甲例說小王子「追求貧民的幸福」不確。穿木屐,赤腳在污泥中
嬉戲,就是「貧民的幸福」嗎?不確。那是一種自由,是一種歡樂。
乙例把「寒」理解為「束縛與壓制」亦無不可,但「世俗偏見」和「禮教」都無來由,與文意不合。
丙例「受世人嫉恨」沒有原文依據,屬於靠「想當然」來答題之列。丁例用「孤獨」來概括幼王的生活,沒有扣到「不歡樂」「不開心」的「點」上。「追求平等」,口號太大,與人物年齡與作者意圖不切合。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現代文閱讀題中主觀性試題的解答在學生中仍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分為理解有誤和表達有誤兩大類。
理解有誤大致包括:誤解詞義、誤解句意,還有一個對結構層次和寫作特點的理解,這份考題沒有涉及。誤解的產生主要是對原文閱讀分析不夠,對原文整體把握不夠,也有憑想當然來答題產生的錯誤。
表達有誤大致包括:指代不明、語言歧義、含混不清、以偏概全、失之籠統、脫離原文等毛病。而表達有誤歸根結蒂還是由理解不確而造成的。
我想,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只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對誤解誤答進行恰如其分的分析,逐漸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我們在現代文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是會得到較好的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