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代戰爭小說
全頻段阻塞干擾 (中國/俄國版 三體作者劉慈欣的高作) / 夜色 (05年最牛b的網路小說之一) / 國家意志(巴基斯坦的)/ 紫禁盤龍 (短篇,更得很慢,更側重人性一些)
『貳』 中國近現代文學人物有哪些
楊子榮
楊子榮是曲波長篇小說《林海雪原》中的人物,解放軍某小分隊的偵察排長,一個智勇雙全的孤膽英雄。他出身雇農,滿懷著階級仇恨步入革命行列,有徹底拔掉剝削根子的堅定信念和一身過硬的偵察本領。在執行剿匪任務中,他為革命利益敢於赴湯蹈火。他智識小爐匠,隻身入虎穴,在威虎山智斗群敵,舌戰欒平,迫使匪首坐山雕把欒平處死,最後送出情報,活捉了坐山雕,表現出剛強的意志和驚人的膽魄。楊子榮是一位大智大勇的偵察英雄典型。
朱老忠
朱老忠是梁斌長篇小說《紅旗譜》中的人物,一個苦大仇深、敢於斗爭的革命農民形象。家族的深仇大恨和從小浪跡江湖的生活經歷養成了他疾惡如仇、豪俠仗義的性格和堅忍的反抗精神。他的父親在和惡霸地主的斗爭中被害身亡,姐姐受辱自盡,家庭的不幸在朱老忠身上種下了仇恨的種子。闖關東回鄉後,他自發組織本村窮弟兄跟惡霸地主馮老蘭斗,並安排自己和好朋友嚴志和的後代去讀書習武,以完成報仇雪恥的夙願。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影響並教育了朱老忠,他在革命中經受鍛煉,終於成長為一個堅強老練、有勇有謀的革命戰士。朱老忠是一個從自發反抗到自覺革命的農民英雄,其形象具有深廣的典型意義。
林道靜
林道靜是楊沫長篇小說《青春之歌》中的人物。她生長在一個官僚地主家庭,在異母的歧視和冷眼中長大,形成了孤獨倔犟的性格。中學畢業後因反抗家庭包辦婚姻而出走,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跳海自殺,幸為北大學生余永澤所救。她對余永澤由感激而產生愛情以至在北平同居。轟轟烈烈的愛國學生運動使林道靜擺脫了庸俗、自私的余永澤,在盧嘉川等一批革命青年的引導下投身到革命運動之中,後來被捕入獄,直接受到共產黨員林紅的幫助,逐漸克服了小資產階級幼稚病和狂熱情緒,最終成為一個堅強的無產階級戰士。林道靜是20世紀30年代在中國共產黨教育下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識分子的典型,她的成長道路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典型意義。
李雙雙
李雙雙是李准短篇小說《李雙雙小傳》中的人物,是一個勤勞能幹、性格潑辣直爽的農村婦女。1958年大躍進年代掀起了農業生產的熱潮,動員一切力量投入生產勞動是那個時代的要求。李雙雙再也不能滿足於整天「圍著鍋台轉」的家庭婦女地位,她也勇敢地走出家門,辦食堂,參加技術革新,參加水利建設。這一切,遭到「大男子主義」思想嚴重的丈夫孫喜旺的反對。李雙雙與丈夫的舊思想、舊意識作斗爭,也同千百年遺留下來的舊習慣勢力作斗爭,終於在集體事業中顯示了自己的價值。李雙雙還具有大公無私、疾惡如仇的性格,她是特定歷史時期中一代新型農村婦女的典型。
梁生寶
梁生寶是柳青長篇小說《創業史》中的人物,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帶頭人。他出身貧苦,生父在飢荒中喪生,在逃荒路上認梁三為繼父。父子兩人在蛤蟆灘艱苦創業,卻遭失敗。土改中他們分得土地,有了自己的家業。梁生寶聽從黨的號召不走一已富裕之路,堅定地帶領群眾搞合作化。他勤勞淳樸,克己奉公,以高尚的品格在群眾中樹立起牢固的威信。他勇於進取,尊重科學,善於吸收新事物,採用優良稻種提高糧食產量,顯示了互助組的優越性。他堅定樂觀,堅持原則,用黨的政策作武器,頂住各方面的壓力,終於成功地建立了農業合作社。梁生寶是建國初期在農村成長起來的有社會主義思想的一代新人的典型。
江姐
江姐是羅廣斌、楊益言長篇小說《紅岩》中的人物,一個優秀的黨的地下工作者。她本名江雪琴,出身貧苦,父母早亡,9歲進廠當童工。苦難的生活經歷使她有了樸素的階級感情,後來在黨的教育下,成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新中國成立前夕,她被派往華鎣山從事武裝斗爭。途中,看到丈夫彭松濤被敵人害死,頭顱懸掛在城頭。她強忍悲痛,和華鎣山游擊隊一起開展斗爭,不幸被叛徒出賣,關進重慶白公館監獄。在獄中,敵人對她施行種種酷刑,她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堅持斗爭,英勇不屈,最後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江姐是一個情懷高潔、視死如歸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典型形象。
陳奐生
陳奐生是高曉聲「陳奐生系列」小說《「漏斗戶」主》、《陳奐生上城》等作品中的主人公,一個立體感很強的普通農民形象。農村長期推行的極「左」路線,使陳奐生年年缺糧,落了個「漏斗戶」主的雅號。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政策變了,陳奐生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之後有了精神追求。他不滿足「矮人半頭」的卑下地位,希望別人注意他,尊重他,這個追求終於在一次上城奇遇中得到了滿足。村裡人因他在城裡坐過縣委書記的汽車、住過高級招待所而對他刮目相看,使他後來的命運出現了喜劇性的變化。陳奐生的人生經歷,表現了他憨厚而又呆板、正直而又謙卑、自尊而又自賤的雙重復雜性格以及他那逆來順受、容易滿足,特別是用阿Q式的虛擬的勝利來滿足實際上的吃虧等具有深厚歷史積淀的性格特徵,使人看到普通農民在艱難境遇中心靈變化的軌跡,揭示了農民身上因襲的精神負擔,具有很深刻的社會意義。
高加林
高加林是路遙中篇小說《人生》中的主人公。他曾是一個有高中學歷的民辦教師,後被人擠掉成為種地的農民,又通過「後門」成為縣委宣傳幹事,工作出色,前程遠大,最後因「走後門」被揭穿而重返農村。他的愛情生活也波瀾迭起。他原先接受農村姑娘巧珍純真的愛,進城後又抵禦不住幹部家庭出身的黃亞萍的追求,而與巧珍斷絕關系,隨著工作的丟失,他也失去了亞萍,此時巧珍已在悲憤中另嫁他人。高加林富於理想,勇於改革,嚮往現代文明而又全身心地去追求;但在追求中帶著狂熱,懷有虛榮好勝的個人動機。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還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也缺乏正確的思想去約束自己的行動。高加林是一個性格復雜的知識青年形象,有人認為他是「農村新人」而加以肯定,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孤獨的奮斗者」而加以否定。
『叄』 有沒有英雄人物亂入的小說·
血紅 大神你認識不?
沒有傳送門,你自己搜吧
去看他的 《偷天》
奇幻仙俠,主要是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
謀士:鬼穀子,蘇秦,張儀,韓非,呂不韋,
各大武將:李牧 ,廉頗 ,王翦,蒙恬,田單,殺神白起
『肆』 有哪些名著裡面的英雄人物啊
保爾·柯察金是烏克蘭某鎮一個貧苦工人家的小兒子,父親死得早,母親則替人洗衣以養家煳口,哥哥阿爾焦姆是個鐵路工人;小學時的保爾就嫉惡如仇,敢想敢做一次,他往那個愚蠢而又凶惡的神父的面團里撒煙灰被學校開除了。 十月革命爆發後,紅色政權遭到了外國勢力干涉和本國反動派的聯合圍攻:烏克蘭的政治形勢也空前地激烈動盪、借住在保爾家的朱赫來是個老布爾什維克,紅軍撤退時將他留在了鎮上。朱赫來教保爾拳擊,培養了保爾樸素的革命熱情。一次,因為解救朱赫來,保爾自己被關進了監獄。而後愚蠢的敵人卻又把他很快錯放了:出獄後的保爾慌不擇路,跳進了冬妮亞(林務官的女兒)家的花園。冬妮亞很喜歡熱情、倔強、個性剛強的保爾,保爾也被清純、漂亮、整潔、文雅的冬妮亞所深深吸引。 後來,哥哥阿爾青把保爾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在部隊里,保爾當了騎兵,作戰異常勇猛。戰斗之餘,他還喜歡讀《牛虻》《斯巴達克思》等小說,一有空就講給戰友們聽。一次激戰中,他頭部受重傷,被送進了醫院:出院後,保爾住進了冬妮亞的親戚家。他的一隻眼睛有問題,不能再回前線了,但他立即投入了地方上的各種艱巨的工作。一次參加工友同志的聚會,保爾因帶著穿著漂亮整潔的冬妮亞同去,遭到了工友們的譏諷和嘲笑?保爾意識到冬妮亞和自己不是—個階級,遂下決心斷絕了他們的感情。 為了供應城市木材,保爾參加了鐵路築建。秋雨、泥濘、大雪,凍土,工作條件越來越惡劣,武裝土匪的騷擾和疾病、飢餓也都威脅著保爾和同志們。但鐵路還是如期修通了,已升為省委委員的朱赫末為他們的革命熱情深深感動,說「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由於成績突出,保爾詖任命為某鐵路工廠的團委書記,女政委麗達經常幫助保爾,幫助他提高認識,搞好工作。保爾漸漸愛上了麗達,但又以革命為由犧牲了自己第二次萌動的愛情。 保爾因肺炎再次住進了醫院,肺炎好了,但醫生又在他脊柱上發現了彈片的傷痕。在家鄉養病期間,保爾到烈土墓前憑吊戰友,感慨萬千,發出了感人至深、振聾發瞶的豪言壯語:「人最可寶貴的是生命……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病癒後,保爾又忘我地投入到了革命工作中:在工作中,他堅決地和各種非主流思想和「歪風邪氣」作斗爭,對戰友杜巴瓦的」變質」,他十分痛心,堅決地給予了批評…… 保爾的體質越來越壞。1924年,黨組織不得不卸掉他身上的全部重擔,讓他長期療養。他的視力越來越差。在海濱療養時,保爾認識了達雅——一個工人家庭的小女兒:在達雅家中,保爾鼓動了達雅對老頑固父親的造反,並引導她加入了蘇維埃,達雅和保爾結婚了。 1927年,保爾完全癱瘓,繼而雙目失明。他也曾一度灰心喪氣,想自殺,但堅強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保爾開始了文學創作。1934年,在母親,妻子以及同志們的幫助下,他的自傳體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終於出版了!保爾高興極了,他又有了新的革命武器——寫作。 保爾·柯察金的性格特點: 他勇於獻身,拚命工作;他酷愛學習,如飢似渴;他嫉惡如仇,愛憎分明;他不畏艱難,挑戰病魔.他永不言敗,頑強生活……這一切都可歌可泣. 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深刻自我反省、嚴於解剖自己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 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精神風貌和特徵:為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質;鋼鐵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艱難困苦一往無前的革命氣概.
『伍』 求現代軍事小說推薦幾部
竹香書屋
-----《花豹突擊隊》軍事,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軍事題材類小說,作者沒有迎合商業類題材而是專注於故事內容的精粹。這在人浮於世崇拜金錢的當下,倒也難能可貴!很多人看到的都是軍人之間高於一切的戰友情誼,卻忽略了人與動物之間的交流。我感覺花豹更像是現實生活中的軍犬,其所代表的意義自然是非同凡響的。畢竟泛泛網文之中所描述更多的都是大英雄式的人物,卻有意無意地忽略掉那些看似不起眼卻必然存在的優秀的動物助手。
不笑生
-----《鐵翼鷹揚》。軍事,作者的文筆功夫和對歷史的個人見解讓本書充滿吸引力。
千重草
------《抗戰偵察兵》軍事,這本書,非常好,題材好,內容新。只是我個人覺得,幾年的鋪墊太少,主角高全的部隊,經常無端端出現很多很牛逼的部隊,比如說最新這章的扔手榴彈的神投手之類的,類似的還有很多,記不清了,不過整體來說是寫的很不錯的。
fratal
-----《伊拉克風雲》軍事,《伊拉克風雲》可以說是我迄今為止所看過的穿越類題材中最優秀的幾部作品之一。之前看到《竊明》,相對而言我所喜歡的是那種更加接近與寫實性的小說,而不是那種【戲說】的風格。
由於寫實性的作品對於作者要求比較高,需要作者具備豐富的歷史、人文、心理、地理、軍事、科技等豐富的知識,兵器還要有相當扎實的文筆功底
『陸』 文學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和故事
我國古代的英雄人物數不勝數,你學要分類的,粗略的給你分一下,政治家著名的有秦回始皇、漢武帝、唐答高祖、宋太祖,康熙等。商央、王安石也屬於政治家的范疇是著名的改革派。文學家、史學家春秋戰國到清朝著名的孔子、孟子、墨子、司馬遷、班固、陳壽、曹操、朝植、曹丕、唐宋散文八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三蘇等。軍事家孫武、孫臏、白起、諸葛亮,抗擊外來侵略者有蒙恬、衛青、霍去柄、岳飛、戚繼光等,科學家甘德、石申、賈思勰、沈闊、曾一行、祖沖之等,以上這些人物都為中華民族的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都看成為英雄人物的。其事跡決不是一頁兩頁能寫完的,如果你想粗略的了解一下可看看上下五千年這套叢書。如果想詳細了解的可相關人物的生平和傳記。
『柒』 誰能提供現代當代長篇小說中抗日英雄人物
大勇
周處殺蛟用的是匕首,可是這人當年卻是赤手空拳斃死虎,不是武松卻似武松,馮玉祥書贈「打虎將軍」。但歷史銘記他的英名,還是「大刀將軍趙登禹」———1933年長城抗日,親率"大刀敢死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國難當頭,義無反顧,狹路相逢勇者勝!
就此,平型關大捷打掃戰場時,人們看見八路軍115師連長曾賢生,一手緊握刺刀,一手捂著小腹,雖已氣絕身亡,卻仍不倒屹立。
就此,新四軍第16旅政委廖海濤,率部直襲南京麒麟門,再攻雨花台、中華門,震撼敵軍。
就此,1944年桂林保衛戰之後,日軍戰報哀嘆:「灕江之水為敵我兩軍之血染之為赤,此役為所歷之最慘烈,並非在於規模,而在於敵軍之勇猛。」
就此,1938年5月,當時裝備落後的中國空軍,卻冒死派出兩架飛機,徑直飛入日本領空,在長崎諸島成功投下了14萬份《告日本人民書》,打了一場漂亮的心理戰。
當年抗日英雄之勇,還不光表現在戰場上。
古有關羽刮骨療傷,抗日中,晉察冀軍區獨立4團副團長田同春,為殺敵不讓截肢,也硬是裸著臂膀,讓白求恩一刀一刀地颳去長蛆腐肉。
古有神農親嘗百草,抗日中,晉察冀軍區衛生部副部長杜伯華,為自製緊缺葯物,也總是親自試服,終至因此中毒,在新婚前一天倒下。
還有1935年冬,為著當局的不抵抗,愛國志士續范亭在南京中山陵前,用匕首剖腹明志……
勇哉,英雄!
[編輯本段]大智
有勇,還得有謀。
正所謂「用兵之道,智居首,勇力其次。」而《墨子》有言:志不強者智不達。
八年抗日,中國人民正是以民族之志氣,激發出無窮智力,創出全世界戰爭史上極為罕見的正面、敵後「雙戰場」奇觀,讓日寇身陷人民戰爭之汪洋大海,這本身就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
奇觀連連的戰場,英雄輩出的年代……
青蛙也能打鬼子,信嗎?
在八路軍太岳軍區,38團團長蔡愛卿就這么干過。
為了讓炮樓鬼子晝夜不寧,他領著戰士下田抓了一大堆青蛙,絕的是在每隻青蛙嘴裡塞花椒,送到炮樓下,呱呱叫得那個歡。
也就在他游擊的沁源,光是地雷戰,就有「子母雷」、在河裡埋的「水雷」、在樹上掛的「半空雷」,還有家中箱櫃壇壇罐罐內的「看家雷」……炸得敵人魂飛魄散。
1945年《解放日報》社論稱:「模範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據地的一面旗幟。」
而在冀中軍區交河大隊長黃立榮那兒,什麼「張嘴等食」、「卡頭戰」,什麼「羊拉屎」,打的就是誘敵深入、伏擊殺敵。
而在抗日名將傅作義那兒,1933年長城抗日的近戰、夜戰、白刃戰,1936年綏遠抗日的奇襲戰,1939年綏西抗日的阻擊戰、偷襲戰,用兵真如神。
還有如當年曹操官渡之戰,張自忠將軍派出奇兵夜襲敵巢,一舉「襄東大捷」。
還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孫立人將軍,遠征緬甸,面對曾製造南京大屠殺的日軍18師團,以敵常用之「快速切入、兩翼沖擊」戰術反制對手,打得倭寇師團長連連哀嘆。
還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彭德懷、左權,百團大戰,5000里曠野上百餘團兵力協同動作如一人,令敵驚呼「完全出乎我軍意料之外,損失甚大」,驕傲自負的美國將軍麥克阿瑟也盛贊為「天才的指揮官打出的天才的戰役!」
……
這當然不是巧合———
1940年雲嶺抗敵,新四軍軍長葉挺,憑著地利設伏,僅以200兵力,擊退日軍3000。
1938年臨汾作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靠著靈活機動,也以200兵力,吸引日軍3天。
如此敢於險中取勝,一個是為保根據地民眾安全,一個是為保數十萬軍民轉移。
正是胸懷家國的「大志」,激發出他們超群絕倫的「大智」。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編輯本段]大義
在抗日英雄中,還有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這一群———
狼牙山五壯士,為掩護八路軍主力轉移而英勇跳崖;「八女投江」,為掩護抗聯大部隊突圍而壯烈犧牲;楊靖宇,忍飢受凍孤身戰斗至死,當敵人剖開他的胃,裡面全是樹皮草根與棉絮;趙一曼,鞭打竹簽晝夜提審逾月,當嚴刑拷打得連敵人都戰栗了,始終堅口不吐一字……
是什麼,讓他們如此視死如歸;是什麼,讓他們這般寧死不屈?
是義,捨生而取義,「寧以義死,不苟幸生。」
這義,就是國家民族之「大義」。「義之所在,必亟為之。」所以哪怕再難,八路軍山東軍區守崮英雄連93人,「每人每天只喝兩茶缸水」(1944年1月17日《解放日報》),仍然在炸彈炮彈瓦斯彈下堅守半月;所以哪怕再痛,「右臂摔斷了……滿臉淌汗……內衣被鮮血染紅濕透」,周恩來卻仍「伏案用左手拿筆批改文件」(柯棣華語);所以哪怕再累,我膠東區行政公署主任王文積勞成疾,仍鞠躬盡瘁在崗而歿;所以哪怕再餓,馬本齋的老母親面對敵人的威逼,硬就是絕食7天活活餓死,也不願寫信勸子趕快投降……
「義之所在,天下赴之。」於是,便有了張學良、楊虎城的「西安事變」,以民族大義為重,不惜「犯上」;有了「剿共先鋒」衛立煌,抗日中批撥百萬槍彈給八路軍,百團大戰主動出兵配合,終至被當局革去上將軍銜而不悔。於是,便有了東江縱隊交通情報員李淑桓「一家八口上前線」,有了新四軍六支隊「謝家兄弟三烈士」犧牲後,謝家老母轉告彭雪楓:四個孫子長大了,再上戰場打日寇……
「義之所在,不顧其利。」記得嗎,三五九旅南泥灣,當初最大的困難,其實不在於沒房沒糧沒工具,而是英雄部隊統一思想服從大局;知道嗎,東北抗聯趙尚志,第一次被「左」傾「開除黨籍」之後,他更名投軍繼續抗日,雖是當一名馬夫,但「只要抗日,做什麼都行」,而當第二次因奸細挑撥被「永遠開除」黨籍之後,他依然一腔熱血,「死也要死在東北戰場」……
義,是一種英雄氣節———抗日名將吉鴻昌怒斥洋奴,胸掛木牌「中國人」,昂然上美國街頭。
義,是一股英雄精神———八百壯士謝晉元死守四行,孤軍升起一面旗,晝夜飄揚在「孤島」。
「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是為英雄。
[編輯本段]大仁
英雄,當然也是有感情的。《禮記》曰:「仁者,義之本也。」所謂「仁者,愛人」,英雄大愛。
一起假裝開店偵察敵情,又一起被日本憲兵隊抓捕入獄同屋受刑……為了「永不消逝的電波」,地下黨員李白和裘慧英,生死與共、伉儷情深;盧溝橋血戰前夕,決心死戰的佟麟閣,百忙之中不忘取下貼身項鏈,託人轉交愛妻———英雄,也有愛情。
驚聞虎將葉成煥犧牲,當初不打麻醉就開刀的錚錚鐵漢劉伯承,也不禁直撲擔架抱軀大慟;親睹將士在殘酷肉搏中一批批倒下,身為集團軍總司令的上將張自忠,也不禁潸然淚下,「為歷百戰中惟一之慘淚」———英雄,也會痛哭。
戰死沙場了,臨終前,趙登禹念念不忘,「我死沒什麼,只是老母年事已高,受不了驚慌。回去告訴她老人家,忠孝不能兩全……」;英勇就義了,遺書上,趙一曼句句深情,「寧兒呵: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英雄,也念親情。
雖肚裂腸出,又被日寇狠踹一腳,奄奄一息的趙尚志仍怒目圓睜斥敵寇:「混……蛋」;抗日還沒打響,卻有日寇恐嚇勸降,馬佔山勃然大怒拍案起:「媽個巴子,想要黑龍江,拿血來換!」———英雄,也會「罵娘」。
山本隊長氣急敗壞寫來恐嚇信:「有你馬本齋就沒有我山本;有我山本就沒有你馬本齋……」馬本齋針鋒相對回敬繞口令:「有你山本就沒我馬本齋;有我馬本齋,就沒你山本……」———英雄,也懂幽默。
還有元帥聶榮臻,硝煙中救出日本孤兒撫養,仁者大愛。
西漢賈誼的《過秦論》一文總結秦亡教訓說:「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持久抗日之所以最後勝利,又何嘗不是因了這些「仁義英雄」,這些「仁義之師」呢……
智者無憂,勇者無懼,仁者無敵,義者無顧。
更何況,我們的抗日英雄,是大智大勇、大仁大義。
這「大」,正源於他們身上所共有的那一份民族氣節與家國精神,那一份不屈之志。
時窮節乃現,英雄浩氣長存天地間。
戰後許久了,當年劃開楊靖宇胃部的岸谷隆一郎,終於還是忍受不了英雄烈舉的震撼,內心不堪折磨,直至剖腹自殺。
他在遺書中懺悔:「中國擁有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把敵人都震服了,這就是我們的抗日英雄啊!
他們,與天地齊,萬世景仰。
『捌』 小說《當代英雄》主人公畢巧林的人物形象是什麼樣的
萊蒙托夫於1840年4月出版的長篇小說《當代英雄》,在高加索廣闊的背景上凸顯了主人公畢巧林的復雜的性格。畢巧林對當時貴族社會抱有批判的甚至是敵對的態度,他精力充沛,才智過人,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得不到合理的發揮,只能在一些瑣細無聊的小事上浪費自己的才力,乃至生命。
畢巧林是俄羅斯文學中繼普希金的奧涅金之後又一個「多餘的人」形象。萊蒙托夫以批判的態度對待他,在《當代英雄》第二版序言中說,這個形象「是由我們這整整一代人身上充分發展了的缺點構成的」。
『玖』 求現代軍事小說,推薦幾本,
現代軍事:
那你看看<夜色>,是攻擊台灣之後,美日組成兩個突擊集群對我們進行突然打擊,猝不及防沒有做好戰爭准備的我軍損失慘重,敗退到陝西和長江流域附近,這部書不知道你聽沒聽過,05年最火最震撼的戰爭小說,人物刻畫真實感強,現代戰爭描寫也很到位 在後半部分我軍的大反攻寫得最為壯觀和振奮,在關於攻台或與美日大戰的書中,這部是最值得看的!
強烈推薦閃爍的《國策》,小說以當代中國得到外星科技為契機,以未來能源為源頭,發展軍事科技,佔領民用市場,國內民主政治改革;再打半島戰爭,滅日本,分印度,佔中東等以陸海空天電未來高新軍事科技的戰爭描寫;我是軍事迷,看過不少軍事小說,認為本文是我看過十多本軍事小說中最好的。他也不YY,完全以科技軍事發展為主;這本書有可能是現代中國發展的預測預言,在以後很有可能會實現一些;我這么認為的。
《狼群》講雇傭兵的。一個系列上部:《狼牙》下部:《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 《突刺:鐵骨鍛造》,《最後防線》,《代號:虎(解密403特種大隊)》,《步兵兇猛》,雖然都比較老了,但是都是比較經典的
主角們雖然都不是肉體上的重生,但是精神上的重生讓他們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重點推薦一下《狼群》蘭州好好去品味一個大學生到一個職業戰爭販子的心路歷程吧
《特戰先驅》它依託歷史寫的環環相扣而且人物內心描寫十分細致
還有幾本經典的:
《重生之紅星傳奇》
《民國投機者》
《山窩窩的科技強國》
《鐵血之抗日遠征軍》
都是很好看的,文筆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