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村上春樹 青春三部曲
青春三部曲是《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
《且聽風吟》和《尋羊冒險記》都非常喜歡,但特點各有不同,《風》更隨性一點,《羊》則是故事性更強。
其它的書中《挪威的森林》最被中國讀者接受,因為其寫實性比較強,也最容易懂,而在國外則是《尋羊冒險記》和《海邊的卡夫卡》最受好評。
此外,鄙人對《天黑以後》、《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奇鳥行狀錄》、《舞舞舞》也是喜愛有加~
不好意思~長篇都快列完了……
不過確實很喜歡村上的小說,要說最喜歡很難答,最主要的是喜歡村上的風格和文體吧。
② 村上春樹關於愛情的書有哪些
1q84 愛情的美好 讓你相信愛情並願意等待
挪威的森林
舞舞舞
③ 經典小說
本著不經典不推薦的原則
玄幻小說:《搜神記》《九州縹緲錄》《誅仙》 《紫川》《尋秦記》《蜀山奇俠傳》
武俠小說:鳳歌 《昆侖》《滄海》
時未寒 《碎空刀》《偷天弓》《換日箭》
藤萍 《香初上舞》
滄月 《聽雪樓系列》《帝都賦》《破軍》《七夜雪》
步非煙 《武林客棧》系列
小鍛 《洛陽女兒行》
言情小說:古典 《綰青絲》《甄嬛傳》《紅顏亂》《穿越時空的愛戀》《上錯花轎嫁對郎》
校園 《那小子真帥》《惹我你就死定了》 《夢里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左耳》《會有天使替我愛你》《水晶般透明》《冬日裡最燦爛的陽光》《無往不勝的童話》 《一光年的距離是多少》
都市《第一次親密接觸 》《愛爾蘭咖啡》《人生若只初相見》《杉杉來吃》《何以笙簫默》 《檞寄生》
都市小說:《極品公子》《這么遠,那麼近》《血玲瓏》 《愛情這鳥玩意》《中國式離婚》
恐怖小說:《鬼吹燈》《盜墓筆記》《地獄的第十九層是什麼》《綠地》《黑夜的另一半》《荒村公寓》《荒村歸來》《詛咒》
國外:《基督山伯爵》關於復仇的經典小說
《福爾摩斯》《達芬奇密碼》經典的推理小說
《安娜卡列妮娜》經典的愛情篇章
《時間機器》科幻類
《愛與黑暗的故事》《百年孤獨》《簡愛》《名利場》等等
④ 村上春樹作品的價值
朋友和我說村上春樹,說在我們這個情感危機的年齡,應該看看村上春樹。在這之前,我還不知道中國熱村上春樹,直到去年各大媒體炒他的《挪威的森林》,我才開始看他的書,很快我也陷入了村上春樹那清新親切和充沛的想像力的文字里,他講述的一個個真摯情濃的情愛故事,以及彌漫在故事中的那種氣氛,讓我的內心久久地震盪。坦率地說這也是國人某種生活的寫照。
《挪威的森林》首先是一部來自我們日常生活里情愛世界的書,作者以紀實的筆法和詩意的語言,精心描述的一個個就好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情愛故事,情摯意篤而又真切可感。在愛情上,少男少女是最敏感的群體,當代現代社會生活,少男少女的愛情,既有對純真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又不可避免地要帶上物質等社會屬性,村上春樹對這種愛情雙重因素的表現,我感覺超越了我以往所讀到的愛情小說,在村上春樹這里,愛情不只是愛情,她更有著深刻的人生意義的探尋。書中寫渡邊與直子的相愛,是在一種友誼與死亡的契機下發生的,她們共同的心理超越了所有世俗愛的牽絆,作為愛的動力,他們走到一起相知相愛。小說最後對渡邊和綠子的愛情盡管沒有以完美告終,但這也正為我們讀者平添了一層懸念,她們已經走過的幸福而艱難的長途,我們有理由為她們祝福。
無疑,《挪威的森林》的寫作超出了一般愛情描寫的俗套。文中主人公的愛情,無不是充滿了青春的熾熱與純真的,她們對愛情的理解,對愛情的態度,對愛情的赤誠,美妙而純凈,洋溢著積極向上的生命熱力。不比時下一些愛情小說,或張揚暴力,或顯盡柔情之能事,單調,平直,作者太多沒有真誠的面對人間真愛的寫作態度。村上春樹在這里,以愛情故事為人生透視層面,在現實與幻想的交錯中,以自己獨特的隱喻技巧,給讀者以無限的閱讀空間,以此參悟、理解愛情,社會,人生。
有人說村上春樹一個十足的享樂主義者,我不這樣認為,他的作品其實為他的人生價值觀作了很好的註解。盡管村上春樹的寫作迷醉情愛,在情愛中肆意找尋寫作的激情,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這種寫作是關注大眾的,而他對大眾的關注也並非是「多餘的人」的視角。對於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愛,村上春樹是有自己的看法的,那就是愛是一切故事的源泉,愛在人間,愛在各人的身上是各有意義的,或因愛沉淪,或因愛幸福,或因愛墮落, ……
村上春樹是迷人的,因為他為我們展現了人性之愛豐富多採的最動人的一面,我在他迷人愛情宮殿里,身臨其境。
⑤ 村上春樹的那本書最經典謝謝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這本書最經典,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
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說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裡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美,還認識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離開前渡邊表示永遠等待直子。
在一家小餐館渡邊結識了綠子,因為綠子問他借了《戲劇史II》的課堂筆記,以後就漸漸熟絡。當綠子的父親去世後,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顯得十分清純活潑。
這期間,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落魄地四處徒步旅行。最後,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5)村上春樹言情小說擴展閱讀:
《挪威的森林》創作背景:
20世紀60年代日本已經進入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人們的精神危機也與日俱增。物質生活的豐富與人的欲求膨脹,造成了精神世界的嚴重失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減少,心理距離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像無根的浮萍,孤獨、虛無、失落,卻又無力面對強大的社會壓力。
都市的繁華,掩飾不了人們內心的焦慮。而甲殼蟲樂隊唱出的曲子《Norwegian Wood》給了作者很大的靈感。那是一種微妙的,無以名之的感受。1987年村上春樹就以《挪威的森林》為書名寫了一本青春戀愛小說。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
⑥ 求推薦一些像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一樣類似是言情但內涵絕不簡單的小說
《挪威的森林》太經典了,同類型的不太好找,你可以看看村上春樹的其他小說,也不錯
我看過《海邊的卡夫卡》,還有《1Q84》《舞舞舞》《好風長吟》
蘇倫的《隨風盪》行文頗有當年韓寒寫《三重門》風范,將智性與青春的感傷演繹得淋漓盡致,旁徵博引,足見作者文字功底之深。行文有古白話文的洗練,簡潔又不失意蘊深長。
⑦ 村上春樹怎麼作品都是寫愛情的啊還一度暢銷,請大家說出見解
首先,村上小說的結構、寫作手法以及語言風格雖有明顯的西化痕跡,但透過這些時髦的外包裝,不難發現其意識、意趣、情致的深處,仍受到浸染佛禪哲理的「無常觀」、日本固有信仰的幽冥觀、儒家的部分道德倫理觀、物我一體、悲喜與共的自然觀以及由此生發的悵惘孤寂、豁達或無奈之感或多或少的影響。這也是通篇貫徹的悲憫與拯救意識的基石。其次,村上作品中情調的經營、細節的刻劃對人物內心世界的關注和凸現(盡管沒有對他人的心理描寫)仍然是日本式的。日本文學一個最主要的傳統特點就是委婉細膩,富於陰柔之美,善於用小場景、小情節、小道具來傳達人物豐富多變、細小微妙的心理感受、情趣和意緒,營造出令人心旌搖曳的傷感、悲憫和韻味綿長的藝術情調。在村上筆下,這樣的情調、韻致、氛圍可謂隨處可見,而且經營得出神入化,曲盡其妙。作者自己也說過:「我的確非常喜歡日常生活中無所謂的細節性風景,非常喜歡觀察各種各樣的人是怎樣通過這些細節同世界發生關系,以及這些無關緊要的瑣事是怎樣得以發生的,我對此非常有興趣」。再次,村上雖然刻畫的是游弋於社會主流或主體人群之外的「邊緣人」,但邊緣人的感受和心理未必就是邊緣感受,邊緣心理。不錯,村上筆下的主人公幾乎都不去公司上班,不求出人頭地,不想陞官發財,更沒有什麼遠大理想,只是蜷縮在自己的小房間里喝啤酒、聽音樂、看外國小說,但這個小房間並非與世隔絕,只是與外部世界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罷了。而他那特立獨行的自尊與傲骨、應付浮燥駁雜世界的淡泊與從容,對物質利益的漠視與超脫,以及對世俗和市儈的反感和拒斥,卻正是我們這個時代和社會所缺少的寶貴的東西。日本文學評論家島森路子說過:「是我又不是我,是現實又非現實,是虛構又非虛構,精神視野中有而現存世界中無卻又與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通——村上春樹一直在寫這樣的東西,這樣的現代神話」。「……這似乎既是作家個人的世界觀,又是我們這個時代共通的感性」。一言以蔽之,村上寫出了邊緣人的社會意義。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引起廣大讀者,包括主流讀者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