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說《三體》是什麼類型小說
《三體》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撰寫的被其粉絲認為是史詩級的作品,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據稱是迄今為止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科幻小說。
這部作品講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書中對人類歷史、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學、哲學、宗教都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格局宏大,立意高遠,出版後備受讀者與媒體的贊譽,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吸引和造就了無數科幻迷,也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由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Ken Liu)所翻譯該系列作品的第一部《三體》的英文版《The threebody problem》於2014年11月在美國上市,反響熱烈,並於2015年2月20日獲得美國科幻奇幻協會「星雲獎」提名。第二部《The DarkForest》將於2015年8月11日上市,翻譯者為Joel Martinsen。
中文名:三體
原版名稱:三體
其他名稱:地球往事三部曲
作者:劉慈欣
類型:科幻
地區:中國
連載雜志:《科幻世界》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叢書系列:中國科幻基石叢書
出版時間:2008(三體),2008(三體. Ⅱ, 黑暗森林),2010(三體. Ⅲ, 死神永生)
⑵ 三體是一本什麼樣的小說
更多圖片(7張)
《三體》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撰寫的被其粉絲認為是史詩級的作品,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據稱是迄今為止中國當代最傑出的科幻小說。
這部作品講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書中對人類歷史、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學、哲學、宗教都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格局宏大,立意高遠,出版後備受讀者與媒體的贊譽,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吸引和造就了無數科幻迷,也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由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Ken Liu)所翻譯該系列作品的第一部《三體》的英文版《The threebody problem》於2014年11月在美國上市,反響熱烈,並於2015年2月20日獲得美國科幻奇幻協會「星雲獎」提名。第二部《The Dark Forest》將於2015年8月11日上市,翻譯者為Joel Martinsen。
中文名:三體
原版名稱:三體
其他名稱:地球往事三部曲
作者:劉慈欣
類型:科幻
地區:中國
連載雜志:《科幻世界》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叢書系列:中國科幻基石叢書
出版時間:2008(三體),2008(三體. Ⅱ, 黑暗森林),2010(三體. Ⅲ, 死神永生)
⑶ 三體小說
劉慈欣《三體——地球往事三部曲》
三體III:死神永生.txt (1.06M)
三體II:黑暗森林.txt (961.4K)
三體: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txt (555.48K)
三體: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epub (311.91K)
三體III:死神永生.epub (539.92K)
三體II:黑暗森林.epub (530.82K)
------------------
網路知道 zh95330
⑷ 《三體》到底是科幻小說還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
我沒看過《三體》全套的小說,但是去現場看了舞台劇版的《三體》,敢真,還是挺震撼的!從第一部地球往事看,就是一部穿插了科幻元素的反映歷史和人性的現實主義作品,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吧。
⑸ 《三體》是怎樣的一部小說
三體1 對人性的剖析 工業革命文明及其後續對人類世界無可彌補的破壞以及相關人性摻雜所導致的一系列悲劇使部分人們對人類文明產生失望甚至絕望。 三體2 神作。黑暗森林規則讓我徹底折服,恕我懶惰和偽科幻迷,我沒考察過這個是否是三體2中的原創還是借鑒了其他作品,但是基於兩條宇宙文明公理推導出的一系列結果絕對讓人震驚。。。 三體3 瘋狂。三體3在宇宙的角度拓展了太多,如書評所說,徹底粉碎了三體1、2以及其他科幻系列作品。。。我一直感覺最後部分已經是奇幻或者玄幻的樣子了,然而劉老師生生的打造成硬科幻,讓我伏地敬佩。關於時間空間的思量,關於文明的思量,也是神作。
⑹ 三體真的是科幻小說嗎
你學過物理就該知道光速是一個極限,另外走400年有什麼很奇怪的,宇宙這么大。沒有作死的人你還看什麼小說
⑺ 劉慈欣小說《三體》的世界真的存在嗎,有何依據
《三體》中的三體文明不一定存在,但是宇宙那麼大我們不能否認其他外星文明的存在,科幻是關於未來的設想,未來會有怎樣的文明出現我們也無法確認。不過《三體》中出現的對人性的探討卻是富有現實意義的,至於三體文明究竟是何種樣貌,書中其實著墨並不是很多,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的不過是三體人不用說話就可以進行交流,科技遠在地球人類之上,就連三體人長什麼樣子我們都無從得知。
其實與三體世界相比人類也並不差,我們還有我們的思想和大腦,這點是三體人所不具有的。劉慈欣在《三體》中將宇宙比作黑暗森林,每一個文明都是一個獵手,你不知道你面對的文明是友善的還是邪惡的,你能做的就是殺死你發現的任何一個獵物從而保證自己文明的安全,很殘忍但是卻真實有效。人類文明上面是三體文明,三體文明上面還有歌者文明,宇宙那麼大總有人比你更強,“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是《三體》里維德的名言,無論三體世界是否存在,面對茫茫宇宙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我們的獸性,不斷前進。
⑻ 小說三體講的是什麼
小說分三部
《三體Ⅰ》: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軍方探尋外星文明的絕秘計劃「紅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按下發射鍵的那一刻,歷經劫難的葉文潔沒有意識到,她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地球文明向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
四光年外,「三體文明」正苦苦掙扎——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百餘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
在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後,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
《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局,經歷過無數磨難的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
三體人自身雖然無法識破人類的詭譎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展開智慧博弈……
「面壁計劃」究竟能否成功?地球人究竟能否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文明生存競爭中戰而勝之?神秘的
「黑暗森林」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切謎底,都將在本書中揭曉!
《三體Ⅲ:死神永生》: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個恐懼的孩產,熄滅了尋友的篝火,在暗夜中發抖。
自以為歷經滄桑,其實剛剛蹣跚學步;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秘密,其實還遠沒有競爭的資格。
使兩個文明命懸一線的黑暗森林打擊,不過是宇宙戰場上一個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際戰爭沒人見過,也不可能見到,因為戰爭的方式和武器已經遠遠超出人類的想像,目睹戰場之曰,即是滅亡之時。
宇宙的田園時代已經遠去,曇花一現的終極之美最終變成任何智慧體都無法做出的夢。變成游吟詩人縹緲的殘歌;宇宙的物競天擇己到了最慘烈的時刻,在億萬光年暗無天日的戰場上,深淵最底層的毀滅力量被喚醒,太空變成了死神廣闊的披風。太陽系中的人們永遠不會知道這一切,最後直面真相的,只有兩雙眼睛。
這樣可以么?
⑼ 《三體》是一本科幻小說嗎內容是什麼
劉慈欣 寫的 地球往事三部曲 第一部 是一本非常棒的 科幻小說 可以說是目版前中國科幻界扛權鼎的佳作 沒有之一
還有 《三體2 黑暗森林》 《三體3 死神永生》
大概 描寫 三體星人 即將降臨地球 地球在 未知的壓迫下 求生之路 困難重重
挺龐大 不好描述 ……
絕對的經典!
⑽ 如何評價《三體》系列小說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君澤洛夫斯基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1495117/answer/26077918
來源:知乎
心事浩渺連廣宇,而劉慈欣的《三體》便在星空與道德律之間猶疑徘徊。
太陽系如瀑布般流入二維的圖畫,人類此刻才意識到,面對茫茫宇宙,自己實在是太過弱小。星芒如劍閃寒光,漆黑的背景中,墳墓比星辰更密集。時空不過是荒野,生存與希望都是奢侈,人類如何安穩?當面臨末日時,人類又當如何抉擇?
當末日打擊降臨,人類在冥王星上建立了墓碑,地球文明的墓碑,而現代科技手段都無法讓資料保存一億年,因而只能將字刻在石頭上。人類甚至並不指望誰能讀懂,墓碑是給自己的。《三體》系列曾多次出現墓碑或者紀念碑,從最初的紅岸基地碑,到三體人的鍾擺紀念碑,再到葉文潔的墓碑,直至最後人類的墓碑。面對墓碑,一方面能夠感受到人類的面對浩劫的渺小,另一方面卻顯得悲劇而崇高。
劉慈欣在《流浪地球》中寫道,有一面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這不是宇宙,而是死亡。面對似乎永生不滅的宇宙,人類與文明顯得如此渺小,更何況甚至連宇宙也經歷過數次的降維死亡,而成為一個高位截癱的病人。劉慈欣似乎無法找到堅定的信念,無論是科學主義還是人文主義。他幾乎像是被打上思想鋼印的人一樣在掙扎著。
《三體》三部曲全篇八十八萬字,他像上帝一樣創造了一個世界並描寫他,從我們熟悉而陌生的「文革」,直到時光的盡頭。從過去到永遠,從四維到二維,從人類走進澳大利亞到太陽系最終成為二維圖畫,不能不令人感嘆,劉慈欣的想像力已非一個宇宙所能局限。
小說給我們帶來的驚異取決於其陌生化手法,然而其動人的魅力卻來自於與現實的連結。某種程度而言,「三體」是一個隱喻,其最終仍舊指向我們的現實。
2006年,時值「文革」爆發40周年,科幻小說三巨頭「何慈康」(何夕、劉慈欣、王晉康)中有兩人創作了與之有關的作品——王晉康的《蟻生》與劉慈欣的《三體》。這是一個信號,新生代科幻作家經歷了十幾年的寫作過程,科幻小說已逐步轉向真正意義上的大眾文化文本。而《三體3》在知識界引起的廣泛討論無疑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除卻先鋒文學的實驗外,關於「文革」的書寫大致有兩種:一是挺身抗暴的英雄,二是苦難深重的民眾。《三體》未能另闢蹊徑。在「文革」中,葉文潔遭到了數次欺騙、背叛,然而,主流文學中的救世主形象並未出現,她在整個「文革」中始終未能被拯救,她對人類也愈來愈失望,因而最終按下了按鈕,向整個人類復仇。
「文革」是一場災難,並被歸咎於人性之惡,然而這惡並未隨著「文革」的結束而消逝。葉文潔曾經約談那些迫害自己父親的紅衛兵,他們將一切都歸咎於時代,並認為自己在荒謬的時代中沒有罪過,拒絕懺悔。而隨後伊文斯的經歷中,整個工業文明也被描述成一種災難,並將這種災難歸咎於人性之貪婪。從中國到世界,從「文革」到工業文明,災難彌漫整個世界,而「愚昧無知」的大眾卻意識不到這些。這災難不是特殊時代的特殊事件,而是具有普遍意義;不是機體某處的病變,而是擴散全身的癌症——人類似乎已經無可拯救。
與之相應,三體文明經歷了200次的毀滅與重生,這毀滅卻是由於其惡劣的自然條件所致——三個太陽的不規則運動。然而,葉文潔與伊文斯始終未能看到,三體文明的危機也有其內部因素,三體人並非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但是當「人類」整體墮落之後,只能依靠外來的「天罰」,第一次,「人類」作為一個整體出現了,因為有了三體文明作為他者。由此,人類終於真正意義上將目光投向了宇宙,然而,宇宙的黑暗遠遠超乎想像,人類踏上了漫漫的自我拯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