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文學大師有哪些
中國的文學大師有:羅貫中、杜甫、韓愈、白居易、巴金等等。
1.羅貫中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山西並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
5.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朴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參考資料網路-羅貫中
網路-杜甫
網路-韓愈
網路-白居易
網路-巴金
㈡ 經典古今中外名著文學 推薦50部
1. 希臘神話故事[古希臘]
2. 牛虻[愛爾蘭] 艾麗·伏尼契
3. 莎士比亞選集 [英] 莎士比亞
△4. 浮士德[德] 歌德
△5. 少年維特之煩惱[德] 歌德
△6. 悲慘世界[法] 維克多·雨果
△7. 紅與黑[法] 司湯達
△8. 高老頭[法] 巴爾扎克
△9. 歐也妮·葛朗台[法] 巴爾扎克
10. 斯巴達克思[意] 保 利
11. 雙城記[英] 查爾斯·狄更斯
△12. 簡·愛[英] 夏綠蒂·勃朗特
13. 葉甫蓋尼·奧涅金[俄] 普希金
14. 當代英雄[俄] 萊蒙托夫
15. 父與子[俄] 屠格涅夫
16. 死魂靈[俄] 果戈理
△17. 泰戈爾文選 [印度] 泰戈爾
18. 罪與罰[俄] 陀斯妥耶夫斯基
19. 雪國·古都 [日] 川端康成
△20. 復活 [俄] 列夫·托爾斯泰
△21. 巴黎聖母院[法] 維克多·雨果
22. 母親 [前蘇聯] 高爾基
△2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前蘇聯] 奧斯托洛夫斯基
24. 老人與海[美] 海明威
25. 飄 [美] 瑪格麗特·米切爾
△26. 十日談[意] 薄伽丘(和《神曲》並稱的一本書)
27. 名妓與法老 [埃及] 納吉布·邁哈弗茲
△28. 失樂園[英] 約翰·彌爾頓
29. 兒子與情人[英] 戴維·赫伯特·勞倫斯
30. 虹 [英] 戴維·赫伯特·勞倫斯
31. 戀愛中的女人[英] 戴維·赫伯特·勞倫斯
32. 洛麗塔[美]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33. 毛猿[美] 奧尼爾
34. 孤寂深淵 [英] 拉得克利夫·霍爾
35. 貞潔的厄運 [法] 薩 德
36. 亞當·貝德[英] 喬治·艾略特
37. 蜘蛛女之吻[阿根廷] 曼紐爾·普伊格
38. 大街 [美] 劉易斯
39. 娜娜[法] 艾米爾·左拉
40. 縮影[日] 德田秋聲
41. 泰蕾絲·拉甘 [法] 艾米爾·左拉
42. 衣冠禽獸[法] 艾米爾·左拉
43. 土地 [法] 艾米爾·左拉
44. 羞恥[法] 艾米爾·左拉
45. 薩朗波[法] 福樓拜
46. 高龍巴[法] 梅里美
△47.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捷克] 米蘭·昆德拉
48. 為了告別的聚會 [捷克] 米蘭·昆德拉
49. 不朽 [捷克] 米蘭·昆德拉
50. 本性 [捷克] 米蘭·昆德拉
「△」是喵覺得比較好看的,重點推薦。其他基本沒看過,不清楚。
㈢ 具體分析古希臘文學和古希伯來文學的各自特徵及其對西方文學發展的作用
歷史的長河滔滔汩汩,不知淘盡了多少文采風流,艷句華章?然而愛琴海所哺育的希臘文明的花朵卻依然在傲岸怒放,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裡都有她的欣賞者。古希臘文學藝術何以具有如此永久性的魅力?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筆者試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一些探究。一、古希臘神話——心靈的飛翔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中,古希臘神話發展得特別完善,它相當生動地反映了「人類美麗的童年」,反映了一個毫無掩飾的時代和那個時代人的生活情態。比如歐羅巴的故事。歐羅巴是腓尼基國王阿革諾耳的女兒。宙斯看到了歐羅巴立刻就愛上了她,但害怕赫拉的嫉妒和憤怒。於是他想出了一條妙計:把自己變成一頭牛,獨自來到歐羅巴的身邊。歐羅巴迷上了這只牛,她將玫瑰花放在牛的嘴邊。牛溫柔地舐著花朵,並且舔了歐羅巴的小手。當歐羅巴吻了它的前額後,牛發出了一陣歡樂的叫聲。然後趴在歐羅巴的腳下,示意她騎上去。於是牛馱著歐羅巴走進了海里⋯⋯又如「金蘋果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天後赫拉和她的兩個女兒愛神阿佛洛狄特和女戰雅典娜,為得到一個寫有「給最美者」字樣的金蘋果吵吵嚷嚷,各不相讓,宙斯便讓她們去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做美的裁決者。.於是三女神爭相向帕里斯行賄。最後帕里斯把金蘋果判給阿佛洛狄特,因為她向帕里斯許諾:「我讓人間最美的女子愛上你。」後來阿佛洛狄特就用魔法讓斯巴達王的妻子海倫愛上了帕里斯,而且跟著帕里斯私奔了。這件事震動了整個希臘聯邦,他們組成希臘聯軍去攻打特洛伊城,戰爭一打就是十年。在長達十年的戰爭中,神各助一方,赫拉、雅典娜自然在護佑希臘聯軍,而阿佛洛狄特和太陽神阿波羅卻暗中幫助特洛伊人。由這樣一些故事我們可以看到神話中的神就像孩子一樣天真、純朴,他們想愛就愛,想恨就恨,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爭就爭,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願望,總是自由地追求快樂,恣意地表達情感。同時人們還發現:希臘神祗或英雄的那種為所欲為的自由人性,都是人類慾望的隱喻表現。比如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和愛神阿佛洛狄特,就體現了人的兩大情慾「食」和「色」。中國的聖人講「食色性也」,但卻把遠古時代專司「男女野合」的女神高媒貶為伺候楚襄王睡覺的「神女」;中國也有相當於狄俄尼索斯的司植物生長的神,日神農氏,但他並不飲酒也不作樂,是為人類尋找可吃的東西而嘗遍百草,把自己弄得死去活來的獻身者。古希臘則相反,據說愛神佛洛狄特原是神殿賣淫的「神女」,後來升格為女神;司植物生長狄俄尼索斯則是個饕餮,豪飲、狂放的作樂者。每逢酒神祀典,人們打破一切禁忌,狂飲爛醉,放縱性慾。愛神和酒神在希臘神話中的重要地位,表明古希臘神話所反映的那個時代里人類的文明尚未築起羞恥之牆。人們對食與色兩大情慾充滿崇拜。現今人們閱讀此類神話時,會作何感想呢?人們從童年步入成年,從幼稚走向成熟,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思想、性格、氣質。這個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吸收知識、積蓄經驗,從單純走向復雜的獲取過程;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逆向過程,即拋棄、失落、退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的確長大了。成熟了,但同時也失掉了一些東西——失掉了童年時代毫無掩飾、毫無顧忌的歡樂、悲傷、痛苦。童貞的純潔被復合的社會意識所取代,奔放的情感被冷靜的理性控制,自然的慾望被道德倫理所壓抑,神的想像力被科學的現實所摧毀,童年的樂觀被人生的酸楚所銷蝕。理性生活帶來了秩序,也給人們帶來了精神上的貧困、寂寞、孤獨和壓聊。在這種情況下,希臘神話所反映的古代人自由奔放的感情生活就猶如一束強光重新照亮了現代人貧乏蒼白的內心世界。人們發現:希臘神祗或英雄的那種為所欲為的自由人性,都是人類慾望的隱喻表現。比如希臘神話中的酒神和愛神,就體現了人的兩大情慾「食」和「色」。因此,神話藝術「恰恰為現代的畸形與片面化提供了最好的補償。」人們在貧乏的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情感和慾望的滿足,就會在神話藝術世界中得到宣洩和滿足。於是人類焦渴的心靈在遠古的神話中得以憩息和飛翔。希臘神話也因之魅力永存。二、古希臘悲劇——心靈的凈化古希臘悲劇是歐洲戲劇的開端,在歐洲文學史上佔有光輝的一頁。埃斯庫羅斯的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中的普羅米修斯因盜天火拯救人類而觸怒宙斯,被吊鎖在高加索的懸崖峭壁上,每天遭受兀鷹啄食肝臟的痛苦長達千年,但他無怨無悔,始終執著於自己的信念:。讓他扔出燃燒的電火吧,讓他用白羽似雪片和地下響出的雷霆讓宇宙紊亂吧。可是這一切都不能強迫我告訴他i誰來推翻他的王權。」這種堅持真理、抗擊強暴、不受誘惑、甘願犧牲自己之壯舉所煥發出的個體生命力量的崇高美,不僅使他獲得了「哲學歷書上最高貴的聖者和殉教者」的稱譽,而且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強烈自我求證精神的、為真理和正義而勇敢獻身的英雄人物的始祖和原型。索福克勒斯悲劇<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弒父娶母的彌天大罪,但他並未因此而開脫自己,他不僅親自主持了追查殺害老王兇手的行動,而且在真相大白、罪坐自己時,按照自己的誓言刺瞎雙眼自我放逐。他那自覺自律向不合理命運進行挑戰的精神,他那以自懲而實現自我的悲壯之舉,張揚了人之所以為人的崇高理性精神。歐里庇得斯悲劇《美狄亞>中的蠻公主美狄亞先以殺弟阻父、背叛部落的行為勇敢地選擇了自己的所愛,後以殺子懲夫的手段而向那背叛自我的虛偽文明拋擲了自己的憎恨。她那愛恨交加的心靈跋涉,她那飽含著甘美與酸苦的愛情之果,她那拯救自我、超越自我的主體意識,顯示了永久性的生命活力。雅斯貝爾斯說:「對任何一種真正的悲劇來說,只有悲劇還是不夠的,而應該導向超越。」偉大的悲劇作品總是浸透著深刻的超越意識和解脫精神。古希臘悲劇的確更多地讓我們體會到正義和崇高。這些悲劇主人公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理想的超前性和現實的給定性必然形成尖銳的矛盾,這就決定了悲劇主人公無論如何艱苦卓絕、拚死相搏,最終難免失敗與毀滅,同時正是理想的正義性激勵他們不畏強暴,不計成敗,寧死不屈,與現實的給定性分庭抗禮。災難不僅不能摧毀他們的意志,反而確證了他們的力量;毀滅不僅沒有壓垮他們的精神,反而提升了他們的人格。因而古希臘悲劇更具戰斗性、崇高性。「悲劇在征服和我們生畏之後,又會使我們振奮鼓舞。在悲劇觀察之中,隨著感到人的渺小後,會突然有一種自我擴張感,在一陣恐懼之後,會突然有驚奇和贊嘆的感情。」這是符合古希臘悲劇實情的。正是這種悲劇精神使我們崇高,從而在對悲劇的感受中完成了對悲劇的超越。人們從童年到成年,人類從遠古到現今,理性生活帶來了秩序,也帶來了平庸。在這種情況下,普羅米修斯那滿含悲愴的呼籲,那在高加索懸崖上忍受風霜欺凌、驕陽炙烤的身軀,那不畏權威,只認理智的精神,怎能不具有驚人的凈化力量,怎能不使現代人超越日常庸碌生活,看到聖潔理想的光輝。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的道德倫理觀念逐漸強化,這是人類進步的表現。但是,對於美狄亞,人們會說:這是寫遠古的生活,那時候的人還沒有理性和道德觀念。於是美狄亞那種殘忍的復仇行為對人的心靈產生出一種古拙而強烈的撞擊力量。這也正是古希臘文學魅力永久之原因所在。三、荷馬史詩——心靈的振奮古希臘人為後代傳下兩部光輝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一直被視為人類古代文明的奇葩。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荷馬史詩以其豐富的思想內容和純朴的藝術成就。對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貫穿兩部史詩的共同思想是熱愛現實,肯定人的奮斗精神,強調對人生採取積極的態度。史詩中的英雄們把幸福寄託在現世和人間。在他們看來,生命、戰斗、勞動才有更大的價值,更大的意義。比如,希臘聯軍主將阿喀琉斯熱愛生活。他曾說自己寧做一個農人的幫工,也不願當冥府里鬼魂的王統。但他不甘於成為命運的奴隸。神喻說他有兩種命運,如果他呆在家中過和平生活,就會幸福長壽;如果要上戰場,雖可取得無上光榮,但命定早死。而英勇的阿喀琉斯卻把在戰場上獲得榮譽看做是第一生命,因而選擇了第二條道路:明知命運險厄,但卻拒不屈服;明知戰斗中凶多吉少,但一定要拼出個你死我活,這可以說是古希臘英雄們共同的心理。戰場是這些英雄們的舞台,勇敢戰斗是他們生命價值的體現。他們或許顯得簡單一些,保留了「海盜」的粗獷,但卻沒有後世的達官貴人的多愁善感,矯揉造作。再如特洛伊戰爭是人神交混的世界,諸神各幫一方,主神宙斯決定戰爭的命運,每次大的戰斗都有神的預兆。但英雄們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奪取勝利。他們還敢於和支持敵方的神進行較量。希臘英雄狄俄墨得斯竟然射傷戰神阿瑞斯的小腹,劃破愛神阿芙狄特的纖纖素手,疼得神祗尖叫逃跑,敗下陣去,這種英雄氣慨中,充分地透露出了一種陽剛之美和拼搏精神。又如,在海上漂泊十年,歷經艱險,最終與家人團圓的英雄奧德修斯。他的海上遭遇,是以神話隱喻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古代人對自然的斗爭。海洋神波賽東是海洋威力的代表;各種巨人、仙女、風神、海怪、水妖等等都是各種自然力量擬人化。同這些自然威力比較,人的力量當然是渺小的,但是奧得修斯與自然作斗爭的冒險經歷,說明了人能夠靠勇敢、毅力和智慧,最終戰勝它們,更說明人會受難,人可以哭泣,但人生的價值在於拼搏。人在拼搏中進取,擺脫被動的局面;人在拼搏中看到自己的力量,部分地掌握自己的命運,爭來比現狀美好的前景。史詩展現的是一個英雄的時代,是一個讓現代人既陌生又羨慕不已的時代。今天人們面對阿喀琉斯們的昂揚的戰斗精神,奧德修斯的拼搏進取的人生態度時,感受得更多的是血液的沸騰,心靈的振奮。是啊,人從一出生就必須面對苦難和艱辛,就像西緒福斯將一塊巨石從平地上推上山頂,然後巨石滾下,他又重新開始,如此周而復始,無休無止。大至國家,小至家庭個人,都有自己必須推上山的「巨石」,而且,都必然有無數次的挫折與失敗。這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正是昂揚的戰斗精神,拼搏進取的人生態度嗎?古希臘文學也因之魅力永存。參考文獻:[1]徐葆耕.西方文學十五講[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2]鄭克魯.外國文學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人民文學出版社,1972. 』[4]Pb國文學名著作品選介(第1分冊)[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5]馬克思恩格斯論藝術(第2卷)[M].人民文學出版社,1965.. 』[6]朱光潛.悲劇心理學[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7]吳曉東.從卡夫卡到昆德拉[M].三聯書店,2003.一、神異意識以及古希伯來民族神異意識的獨特性神異意識(supematuml awareness)是人類對自身理解力所不能及的異常現象的一種感知,從哲學上看,屬於唯心主義的認識范疇;而從文藝學上看,神異意識則表現為作品中有關神跡的敘事與描繪,它以不可思議的精神力量實現對苦難現實的超越,從而創造出和諧而又崇高的喜劇審美感受。神異意識的基礎是神跡。本文所說的「神跡」,是指歷史或文學敘事的現實環境中發生的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它不是「渾沌生該亞」或「盤古開天地」那樣全然發生在神界里的事,而是如摩西「手杖化·j36·蛇」或「紅海開路」那樣的神異現象:「眼見為實」的敘事使其具有了「真實性」,而超越人類經驗的神學闡釋表明其為神跡;而當人們以神學的思維方式審視這些神跡的時候,便上升為一種超越一切的神異意識。這種同樣是來自實踐的神異意識對人類社會實踐也會產生一定的甚至是巨大的精神作用,它能以超越常人想像的精神力量,把懲惡揚善的道德寓意熔鑄進人們的道德期待,也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審美思想。西方學術界一般比較注意《舊約》神跡的倫理與政治意蘊。以《舊約·阿摩司書》第9章關於上帝在祭壇旁顯現的描述為例,阿摩司的這段描述針對的是以色列人對上帝的背叛,說上帝在祭壇旁顯現並命令他擊打柱頂,將人們盡行殺戮。這段詩化的描述表現了以色列人對耶和華信仰的絕對性,而尼尼安·斯馬特在《世界宗教》(耽蒯尺e壇詒n)一書中卻著力分析了這一神跡的倫理學蘊含:阿摩司書起自公元前750年,其中記載了一位先知受任時所見到的幻象。先知見到了上帝現身於祭壇旁,因此他並不拒斥獻祭活動本身。但他對一些人的看法是強烈不滿的,這些人認為繁榮時期的那些富人都是宗教儀式所成就的,是上帝福佑的證明。在一個充滿社會不公正的時代,這是一個過於簡單的看法。上帝與以色列人的關系之基礎是以色列人被賦予的社會與道德責任,而統治階級應明白這一點。上帝治世用的不是甜蜜和光明,而是黑暗。這位先知以此抨擊自己時代那些流於形式的祭儀,指出崇拜活動的形式必須符合其內在目標的價值,亦必須充滿對貧者的憐憫。九斯馬特特別強調了以色列宗教的倫理學意義,說「以色列宗教在祭祀方面,正如它的普遍崇拜活動一樣,是聚焦於一個倫理的上帝。」②他將以色列人的廟堂僧侶和先知崇拜的兩種宗教崇拜形式加以對比,指出以色列宗教中有一種官方的先知(omcial proph—et),他們是僧侶,他們的職責就是為軍事行動一類的事務做預言;而非官方先知則與禮拜活動中心相關,顯然,後者才代表著以色列宗教崇拜的本質。這種分析將耶和華在祭壇旁顯現的神跡引向一種更深層次的精神探索:我們可以在許多宗教中將先知類型和僧侶類型做一個對比。如果廟堂是僧侶宗教的中心位置,那麼先知信仰的中心位置就是另外的東西,是幻像、召喚和倫理價值觀的混合體。③斯馬特在此所指出的「幻像、召喚和倫理價值觀的混合體」(a m洳lre 0f vision,voca—tion,aIld etllical values),實際上已經極大地貼近了這個民族的精神價值核心,因而也啟發了我們去探索這個民族的神異意識與美學價值的關系,因為阿摩司書在這里以詩歌的形象與神學的思維對以色列民族當前的罪與罰與未來的復興做出了詩化的議論與預言。就總體情形來看,《舊約》中的神跡所體現的倫理學含量當然是高於美學含量的,然而在文學的平台上,二者又常常是合二而一的。在《舊約》文獻中,神跡的敘事形成了敘述者與閱讀者共同感知的神異意識,而這種超越現實層面的神異意識則往往將強大的倫理學功能轉化為強大的美學功能,進而在三個向度上產生各不相同的美學意義:第一,它的神跡敘事產生的形象形成了這個民族獨特的、充滿神異意識的文學藝術;第二,它奇特的想像和聯想形成了一種和諧完美的審美趣味;第三,它對這個始終處在悲劇命運中的民族形成一種精神撫慰,因而消解了人們悲劇性的抗爭意識。《舊約》敘事中的神跡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以神跡證明上帝的存在及其大能;另一類是上帝耶和華對希伯來社會生活的直接參與的描述。前者在宗教信仰的層面上凝聚了希伯來的民族精神,後者則以耶和華對希伯來社會生活的極其密切的參與顯現了這個民族性格中的許多特點。在前一類神跡所表現的層面上,希伯來人的神異意識與其他民族相同,都是以不可思議的神跡證明超自然的神的存在。摩西以手杖變蛇,吞掉法老的蛇,以一系列神跡使法老屈服,為的就是向法老證明希伯來人所崇拜的神的存在。但這些神跡更為重要的作用則是在希伯來人中建立了摩西為他們帶來的上帝的威信,這種威信不僅使他們認識了一個帶領他們從奴役走向自由的向導,而且為他們建立了民族的宗教信仰。《舊約》敘事中的這種神跡反映了希伯來民族也是所有原始民族神異意識的一個共性,那就是對神跡「靈驗」的期待,沒有這種靈驗,人們是不會接受這種宗教的信仰的。這正如基甸砍巴力偶像所反映的思維。《士師記》第六章中,基甸按耶和華的旨意砍倒了異族神巴力的偶像,(壘)對比《出埃及記》中摩西的行跡,可看出敘事思維的一致性,即「靈驗」的證明。人們對神的「靈驗」的期待心理形成了希伯來宗教信仰的一個極大的困難:一旦這種靈驗的印象淡漠,或沒有耶和華神新的靈驗感覺,人們的信仰就會隨之淡漠。摩西歷盡千辛萬苦把希伯來人帶出埃及,讓他們目睹了無形無象的耶和華神的無邊威力;但他剛一轉身,人們便背棄了耶和華神,轉而去膜拜金牛。因此,我們還須轉向《舊約》神異意識的另一個層面。這另一層面上的神跡主要是指耶和華對希伯來社會生活的直接參與,這是希伯來民族神異意識的主體部分。這些神跡主要在激勵與制約兩個方面對希伯來民族精神產生深刻的影響。紐約耶西瓦大學的哲學教授戴維德·沙茲(David Shatz)在《中世紀猶太哲學的聖經與希伯來文化背景》一文里指出,《聖經》與希伯來文獻中實際上也存在著神人同形同性(antllropomorphic and ant}Irop0_pgtIlic)的話語,他說:在聖經和希伯來文獻中存在著神人同形同性的語言,這是首先要注意到的明顯差別。這些文獻將性格、情感和人格賦予上帝,他有著具體的形態、影響和人格。⑤·138·沙茲教授的話似可印證猶太教信徒閱讀《聖經·舊約》等希伯來文獻時對上帝的感受:上帝在許多時候是以個體對個體的形式參與這個民族的社會生活的,他與希伯來人的關系成為一種非常具體的關系。《舊約》中耶和華無數次地出現在他選定的人物面前,向他們布置任務或明示神意,就像他在西乃山對摩西直接傳授「十誡」、在決定發洪水淹掉人類之前向挪亞交待製作方舟事宜,或是派遣並監督約拿到尼尼微去傳教。在基甸成為士師之前,他只是瑪拿西支派中最貧窮的約阿施的兒子,並沒有勇氣也幾乎沒有一點自信,但耶和華通過使者向他顯現,稱他為「大能的勇士」,說:「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四並告訴他,「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z)耶和華還親自告訴他應該怎樣選取和他一起出戰的勇士。耶和華就是這樣激勵一個弱小的靈魂,使他有足夠的自信,砍倒了巴力的偶像,並帶人在作戰中大獲全勝,一時間「耶和華和基甸的刀」的喊聲激勵著以色列人乘勝追擊,米甸人被徹底制服。耶和華用同樣的方式造就了許多英雄,勇敢的如孤膽刺敵酋的以芴,卑賤的如妓女的兒子耶弗他,還有參孫、掃羅、大衛等等,他們都在以色列人歷史上創造了輝煌的業績。耶和華對希伯來民族性格影響最深的地方是他的憤怒,他像一個最苛刻的商人一樣要求希伯來人履行契約,使人感到莎士比亞的夏洛克要求履行契約的苛刻精神一定是受了耶和華的影響。耶和華對希伯來人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就是要求他們獨拜耶和華一神,而如果他們做不到的話(或是淡漠了耶和華,或是跟著崇拜外邦的神),耶和華便使他們的敵人興起,於是希伯來人便會陷入異族的侵略與奴役之下,不得不轉回來向耶和華虔誠祈禱,堅定自己對耶和華的崇拜。希伯來民族神異意識中的這種觀念最終就成了他們災難的根源,這一觀念把敵人的興起與侵略行為看作是耶和華的意志,而原因又恰恰出在他們自己身上,於是,他們便對積極抵抗侵略毫無興趣,而只會期待以回歸虔誠崇拜的行動來感動耶和華,進而使耶和華將民族興起的大業賦予他們中的某個「大能者」,卻全然不能選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價值取向。二、希伯來《聖經》中神跡敘事的文學性與美學特徵受禁止偶像崇拜的宗教思想影響,希伯來人在造型藝術的許多領域都很薄弱。「摩西十誡」第二條說,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四這一戒律從倫理觀念上否定了這個民族的造型藝術創造力。但這一宗教信仰特點卻使得希伯來民族的文學想像發達起來,他們以語言表現出非形象的耶和華神的話語、思想、意志和性格,這種文學形象顯示了這個民族高超的文學創造力。神跡敘事構成了《舊約》文學的一系列支配性原點。我們在閱讀《舊約》時,往往被書中的精彩性格所吸引而忽略這些性格後面的這些支配性原點,這就是耶和華神在這些人物身上顯示的關注。我們會為參孫高舉驢腮骨打擊非利士人的行動而感到勝利者的豪邁,會為少年大衛在巨人歌利亞面前顯示的老練神態而感到克敵制勝的信心,但是這些聖經英雄的行為顯示了耶和華神的何種性格、意志和思考,卻往往被忽略。從《舊約》中大量的神跡描寫中我們可以從耶和華與具體人物的交流中概括出許多類型,如直接曉諭、神人代言、寓言、異象和異夢,而首先需要把握的,則是所有這些神跡中體現的耶和華神的整體形象,它是《舊約》中一切英雄、道德和美感的萬象之源。耶和華是萬能的,他的目標是造就完美的人類。耶和華按自己的形象塑造了人,而他喜悅的品質——虔誠、謙遜、公義、勇敢、憐憫——則折射出他自己的性格;他所打擊的對象是人類愚蠢自大、見利忘義、意志懈怠、妄語妄為(也包括妄自菲薄)等卑劣品質,這又體現了他嫉惡如仇的性格。從倫理學的角度來看,耶和華所有的性格都體現了希伯來民族的人倫理想,體現了他們倫理思想的最高境界。耶和華以神跡感動希伯來人,使他們中的傑出者成為這個民族最偉大的英雄,他又以神跡懲罰或警示希伯來人的罪孽,顯示了他決不姑息惡人的正義性格,他在約拿身上顯示的神跡也是他的倫理精神與原則精神的充分體現。希伯來民族對耶和華偉大神跡的崇拜孕育了一種崇高的喜劇美感,這種喜劇美感與傳統的西方喜劇理論是十分不同的。希伯來人對上帝神跡的崇拜與信賴使他們把上帝的萬能看作自己民族特有的保護力量:耶和華將會抵擋他們的敵人,並且保護他們遠離惡人;而當上帝帶他們走出悲劇性命運的時候,這個民族精神中崇高的命運感與喜劇的喜悅感便融會在一起了,形成一種喜劇的審美觀。這是一種獨特的審美觀念,它不是以詼諧俗趣使人發笑所創造的和諧,而是以崇高的喜悅心情創造的和諧,在這種和諧之中,人們擺脫了憂患,實現了對苦難現實的超越。傳統的文藝理論一般主張將崇高的美學風格與悲劇聯系在一起,而喜劇則往往與滑稽、嘲笑、諷刺等審美感受聯系在一起,正如亞里士多德說的那樣,「喜劇總是摹仿比我們今天的人壞的人」。⑨古希臘喜劇即是亞里士多德這一理論的證明,我們只要看一看阿里斯托芬的《阿卡奈人》就一目瞭然:劇中農民狄開俄波利斯與主戰派將領拉馬科斯在台上扭打,將一場嚴肅的政治爭論變成一場鬧劇,因而得以通過漫畫式的誇張手法和訕笑打諢的場面來反映生活。亞里士多德喜劇美學觀的繼承者頗多,康德也是其中之一。他在《論優美感和崇高感》一書中說,「悲劇不同於喜劇,主要地就在於前者觸動了崇高感,後者則觸動了優美感。一⋯喜劇⋯⋯表現了美妙的詭譎、令人驚奇的錯亂和機巧(那是它自身會解開的)、愚弄了自己的蠢人、小丑和可笑的角色。」圓猶滴給人更強烈的感染力還在於她的道德美感。她是美的,並且在行動中「穿上最漂亮的衣裳」,她的美使何樂弗尼「一看見她便心旌盪漾起來,再也遏止不住向她求愛的慾望」,但文本的敘事卻極嚴密地強調著她的一系列美德。她嚴格遵守民族的倫理規范,說:⋯⋯有主在上,我發誓,何樂弗尼從來沒有摸到過我,盡管我的美貌誘騙了他,直至將他置於死地。我並沒有被玷污或侮辱,主始終關懷著我。④她的德行已經到了一種完美的境界:她以戰略家的胸懷用兵,在敵人剎那間的驚慌中迅速出擊,造成敵人兵敗山倒的態勢;她走在隊伍前列領著婦女們跳舞歡慶勝利,「以色列的男子們全都跟在後面」;她的「名望傳遍以色列全地」,「好些男人想跟她結婚,可是她在丈夫瑪西拿死後一直沒有再婚」,這樣嚴格乃至苛刻的貞潔表現顯然是一種民族性的美德觀念。而她活了105歲,她「活著和死後的許多年,一直沒有人膽敢威脅以色列人民。」她克敵制勝的偉績戰勝了歌利亞的大衛,因為與她相比,大衛顯得只有「初生牛犢」之勇;她對國家的長治久安的貢獻超越了所羅門,因為所羅門治國用的是謀略,而她完全靠的是美德。也許正是出於這樣的思考,14世紀初的義大利詩人但丁將她寫進了《神曲》的天堂,讓她在第九重天即原動天之上的白玫瑰中,與聖母瑪利亞、夏娃和貝阿特麗採在一起,昭示著中世紀人們心中的崇高與完美。①②③ Ninian smaIt,7‰%眥j刪泓m,c鯽lb削薛u—niverBiIy Pre8s,1989,p.210,p.209,p.209.④⑥⑦⑧⑩⑩⑩功會《聖經>,中國基督教協會(南京)1998年,第509、235、235、72、87l、87l、87l頁。⑤轉引自丹尼爾·H弗蘭克、奧利弗·利曼<中世紀猶太哲學>,三聯書店,2006年,第18頁。⑨亞里士多德《詩學>,羅念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第8頁。⑩⑨康德《論優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7、4頁。⑩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安徽教育出版社,2∞6年,第85頁。@蘇暉《巴赫金對西方喜劇美學的理論貢獻>,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l期。⑧李思孝《西方古典美學史論>,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163頁。⑩⑩邱紫華《悲劇精神與民族意識)(修訂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222、222頁,∞《聖經後典>張久宣譯,商務印書館,1987年,第「、67頁。
㈣ 中國的近代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
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世界文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由於歷史上形成的種種原因,這種認識迄今為止仍然沒有完全為人們所接受。為此,筆者擬沿著世界文學和中國文學發展的軌跡,分為古代、中古、近代和現代四個歷史階段,將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加以對照和比較,力圖科學地、實事求是地論述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一、古代中國是世界文學的搖籃之一
據大量考古資料和歷史記載,亞洲和非洲的幾條大河流域是人類首先擺脫蒙味狀態、進入文明社會的地區。世界文明古國產生的大致順序是巴比倫(含蘇美爾、阿卡德)、埃及、伊朗、印度、中國、希伯來和希臘。這些國家和地區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是世界文學的搖籃。
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國人創造了先進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創作了先進的文學,其中包括神話、散文和詩歌在內。
從種種跡象推斷,中國古代的神話(這里主要指漢族)在數量上是相當可觀的,在質量上也足以同其他國家的優秀作品比美;可惜由於沒有系統記載神話的專書等原因,絕大多數作品未能完整地保存下來,今天所能見到的只是後人記載的某些片斷(收入《山海經》、《左傳》、《國語》、《楚辭》、《呂氏春秋》、《淮南子》、《史記》、《搜神記》、《述異記》等書中)。因此,就保存至今的材料而言,中國的神話不及印度和希臘的神話豐富,也沒有像印度、希臘和希伯來神話那樣產生廣泛的世界影響,但仍不失為人類古老的神話之一。此外,中國各少數民族還保存了不少古老的神話,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中國文學史的某些空白。
中國古代在散文創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尚書》是中國古代散文形成的標志。由於載有遠古時代的珍貴史料,並且初步具備了敘事、抒情等文學性質,所以它被視為世界古代散文史上最古老的專著之一。在《尚書》之後,中國散文分別沿著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兩個方向發展。諸子散文(如《論語》、《孟子》、《莊子》、《荀子》和《韓非子》等)偏重論說,注重文采,風格各異,文體多樣。歷史散文(如《左傳》、《國語》和《戰國策》等)偏重記述,將歷史記錄的真實性、思想傾向的鮮明性和語言表現的形象性結合起來,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雖然不是純粹的文學作品,但卻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可與印度梵書、森林書、奧義書中的散文作品,古希臘柏拉圖的對話,希伯來《聖經·舊約》中的先知書等,並列為世界古代散文寶庫中的珍品。
中國古代在詩歌創作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代表是《詩經》和屈原的創作。《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後代詩歌發展之先河;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人類最早編輯的幾部詩歌總集之一,可以毫無愧色地與埃及的《亡靈書》、印度的《梨俱吠陀本集》、希伯來的《聖經·舊約》中的詩歌等並駕齊驅。屈原的楚辭感情熾熱,意境高遠,在詩歌體制、表現手法和語言形式上有許多獨創,並且開創了與《詩經》的寫實精神形成對照的浪漫風格。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抒情詩人,也是世界古代文學史上的偉大抒情詩人之一;若就個人詩歌創作的成就而言,似乎只有印度的迦梨陀娑和羅馬的維吉爾與之相當。
不過,中國古代詩歌彷彿重抒情而輕敘事,所以抒情詩的水平高於敘事詩,《詩經》和屈原的創作便是明證。大約與此相關,中國漢族沒有創作出規模宏大的史詩流傳後世,不免使人感到某種缺憾(中國少數民族史詩蘊藏相當豐富,如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等都享有盛名,其中《格薩爾王傳》據說還有可能是世界最長的史詩;但這些史詩產生都較晚)。大約也與此有關,中國古代沒有產生真正的戲劇文學,更沒有像印度和希臘那樣形成戲劇文學的繁榮局面。
綜上所述,中國古代文學歷史悠久,材料豐富,達到了較高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特別是在散文和詩歌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對世界古代文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因而在世界古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重要地位,可以與同時代的印度文學、希伯來文學和希臘文學並列。
㈤ 自考外國文學史筆記
歐美文學部分
第一章古代文學
一、單項選擇題
1.古希臘最早的一部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詩作是( )。
A.《工作與時日》 B.《勝利頌》 C.《神譜》 D.《牧歌》
2.古希臘最早的一部比較系統地敘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譜系的作品是( )。
A.《長征記》 B.《神譜》 C.《工作與時日》 D.《勝利頌》
3.古希臘古典時期文學成就最大的是( )。
A.抒情詩 B.散文 C.寓言 D.戲劇
4.被柏拉圖稱為「第十位文藝女神」的詩人是( )。
A.維吉爾 B.賀拉斯 C.薩福 D.奧維德
5.《伊索寓言》主要反映的是( )。
A.個人情感 B.貴族與奴隸主的情趣 C.奴隸制社會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D.市民的思想感情
6.古希臘被稱為「歷史之父」的作家是( )。
A.希羅多德 B.修昔底德 C.色諾芬 D.蘇格拉底
7.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始祖是( )。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西塞羅 D.盧克萊修
8.亞里士多德的文藝理論代表作品是( )。
A.《理想國》 B.《伊安篇》 C.《詩學》 D.《詩藝》
9.「希臘化時期」最著名的新喜劇作家是( )。
A.米南德 B.阿里斯托芬 C.普勞圖斯 D.泰倫斯
10.泰倫斯的代表作品是( )。
A.《雙生子》 B.《一罐黃金》 C.《婆母》 D.《恨世者》
11.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被稱為歐洲文學史上的第一部( )史詩。
A.文人 B.英雄 C.民族 D.悲劇
12.賀拉斯最重要的文藝理論著作是( )。
A.《詩學》 B.《詩藝》 C.《諷刺詩》 D.《頌歌集》
13.奧維德的代表作品是( )。
A.《愛經》 B.《變形記》 C.《諷刺詩》 D.《頌歌集》
14.《伊利昂紀》是一部描寫部落戰爭的英雄史詩,開篇寫的是( )。
A.阿喀琉斯的憤怒B.希臘聯軍節節敗退C.阿喀琉斯重上戰場 D.阿喀琉斯殺死赫克托耳
15.《奧德修紀》是一部( )。
A.描寫部落戰爭的英雄史詩 B.反映氏族社會末期至奴隸社會初期人類對自然和社會斗爭的史詩 C.悲劇史詩 D.英雄傳說
16.奧德修斯的形象是一個( )。
A.被理性化了的早期奴隸主的形象 B.足智多謀的政治家形象 C.戰勝自然的形象 D.漂泊者
17.被稱為「古希臘悲劇之父」的是( )。
A.埃斯庫羅斯 B.索福克勒斯 C.歐里庇得斯 D.赫剌克勒斯
18.「哲學日歷中最高的聖者和殉道者」指的是( )。
A.宙斯 B.普羅米修斯 C.伊娥 D.赫剌克勒斯
19.被譽為「戲劇藝術的荷馬」的悲劇詩人是( )。
A.埃斯庫羅斯 B.索福克勒斯 C.歐里庇得斯 D.米南德
20.《俄狄浦斯王》主要表現的是( )。
A.個人意志與命運的沖突 B.神力不可抗拒 C.人的意志在命運面前無能為力 D.人與社會的沖突
21.歐里庇得斯被譽為( )。
A.「古希臘悲劇之父」 B.「戲劇藝術的荷馬」 C.「舞台上的哲學家」 D.「喜劇之父」
22.同情婦女,為婦女鳴不平,對男女不平等進行批判的希臘悲劇是( )。
A《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B《俄狄浦斯王》 C《美狄亞》 D《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
23.阿里斯托芬被譽為( )。
A.「悲劇之父」 B.「喜劇之父」 C.「戲劇藝術的荷馬」 D.「舞台上的哲學家」
24.阿里斯托芬最著名的反戰喜劇是( )。
A.《阿卡奈人》 B.《鳥》 C.《雲》 D .《公斷》
25.《鳥》表達了作者的( )。
A.反對內戰的思想 B.主張和平的思想 C.烏托邦思想 D.民主思想
二、多項選擇題
1.西方文學的兩個源頭是( )。
A.古希臘文學 B.古羅馬文學C.古希臘羅馬文學 D.早期基督教文學 E.中世紀文學
2.古希臘古典時期文學繁榮的幾大要素是( )。
A.希臘奴隸主民主政治的優越性 B.對外戰爭的勝利對民族自信心的鼓舞
C.奴隸制經濟的繁榮 D.政府的提倡 E.雅典與斯巴達爭雄
3.古希臘抒情詩的主要體裁有( )。
A.民歌 B.雙管歌 C.諷刺詩 D.琴歌 E.頌歌
4.獨唱琴歌著名的代表詩人有( )。
A.薩福 B.阿那克瑞翁 C.品達 D.維吉爾 E.賀拉斯
5.希臘「古典時期」出現的著名歷史著作是( )。
A《希臘波斯戰爭史》 B《長征記》C《伯羅奔尼撒戰爭史》D《勝利頌》E《埃涅阿斯紀》
6.古希臘著名的雄辯家是( )。
A.蘇克拉底 B.狄摩西尼 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 E.西塞羅
7.古希臘著名的文藝理論家有( )。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 C.盧克萊修 D.賀拉斯 E.奧維德
8.柏拉圖的文藝論著《對話錄》中最著名的篇目有( )。
A.《理想國》 B.《斐德羅篇》C.《伊安篇》 D.《會飲篇》 E.《詩學》
9.「希臘化時期」的主要文學體裁是( )。
A.新喜劇 B.田園詩 C.喜劇 D.悲劇 E.散文
10.羅馬著名的戲劇家有( )。
A.普勞圖斯 B.泰倫斯 C.西塞羅 D.盧克萊修 E.米南德
11.普勞圖斯的代表作是( )。
A.《雙生子》 B.《一罐黃金》C.《婆母》 D.《農事詩》 E.《埃涅阿斯紀》
12.奧古斯都時期的三大詩人是( )。
A.維吉爾 B.賀拉斯 C.奧維德 D.西塞羅 E.盧克萊修
13.希臘神話包括兩大部分,它們是( )。
A.神的故事 B.英雄傳說
C.普羅米修斯的故事 D.伊阿宋取金羊毛的故事 E.奧德修斯漂泊的故事
14.荷馬史詩包括兩部史詩,它們是( )。
A.《伊利昂紀》 B.《奧德修紀》C.《埃涅阿斯紀》 D.《變形記》 E.《長征記》
15.《伊利昂紀》中最具氏族貴族英雄性格品質又具鮮明個性的兩位英雄是( )。
A.阿喀琉斯 B.赫克托耳 C.阿伽門農 D.奧德修斯 E.帕里斯
16.古希臘的三大悲劇詩人是( )。
A.埃斯庫羅斯 B.索福克勒斯 C.歐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E.米南德
17.歐里庇得斯的劇作反映了很多社會問題,主要有( )。
A.內戰問題 B.家庭問題 C.婦女問題 D.僭主專制問題 E.奴隸問題
18.米南德留存完整的劇本有( )。
A.《恨世者》 B.《薩摩斯女子》C.《公斷》 D.《鳥》 E.《阿卡奈人》
三、名詞解釋
1.「阿那克瑞翁體」 2.新喜劇 3.荷馬史詩
四、理解簡答題
1.古希臘文學的特徵。2.古希臘文學的分期。3.為什麼說羅馬文學是連接古希臘文學和歐洲近代文學的橋梁?4.簡析西方古代文學在整個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5.簡析早期基督教文學在希臘文學和後世歐洲文學之間的「中介」橋梁作用。6.簡述希臘神話的特徵。7.簡述荷馬史詩的基本思想和文學價值。8.簡述荷馬史詩中人物形象的特點。9.簡述希臘戲劇的起源。
五、分析比較題
1.從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對命運的理解看希臘悲劇中的命運觀念。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 2.B 3.D 4.C 5.C 6.A 7.A 8.C 9.A10.C 11.A 12.B 13.B 14.A 15.B 16.A 17.C 18.B 19.B 20.A 21.C 22.C 23.B 24.A 25.C
二、多項選擇題
1.CD 2.ABCD 3.BCD 4.AB 5.ABC 6.AB 7.AB 8.ABCD 9.AB 10.AB 11.AB 12.ABC 13.AB 14.AB 15.AB 16.ABC
17.ABCDE 18.AB
三、名詞解釋
1.阿那克瑞翁體是古希臘著名的獨唱抒情詩人。他的詩風格優雅、單純、輕松,被稱為「阿那克瑞翁體」。
2.新喜劇是「希臘化時期」的一種文學體裁,又稱世態喜劇。以描寫愛情故事和家庭關系為主要內容,主要角色是農夫、鞋匠、醫師、食客、士兵、藝妓和家奴等。情節曲折,風格雅緻,諷刺生動,注重勸善說教。代表作家是米南德。
3.荷馬史詩包括《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兩部史詩,前者描寫部落戰爭,後者寫戰後漂泊。一般認為這兩部史詩是吟詠詩人荷馬所作,故稱荷馬史詩。荷馬史詩一直是口頭傳誦,公元前6世紀由學者們整理成書,公元前3至2世紀審校定本,便是流傳至今的荷馬史詩。
四、理解簡答題
1.(1)具有鮮明的人本色彩和命運觀念。希臘人展示著人類的自然天性,連神話中的神都是高度人格化的。一切都是世俗的,活生生的,絕無宗教恐怖的壓抑和彼岸天國的誘惑。按希臘人的觀念,命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但是這種命運觀念很快就隨著古希臘人對外在和內在自我的認識與把握而淡薄,沒有積淀成沉重的民族包袱。
(2)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並存。古希臘文學的眾多篇章程度不同地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為後人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充滿了神奇的想像、怪誕的誇張和優美的抒情,表現出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3)種類繁多,具有開創性。古希臘文學種類齊全,具備了後世幾乎所有文學樣式。除神話、史詩外,還有悲劇、喜劇、寓言、故事、教諭詩、抒情詩、散文、小說等等。
2.古希臘文學一般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時期,從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由氏族制向奴隸制過渡時期,史稱「荷馬時代」或「英雄時代」。主要成就是神話和史詩。第二時期,從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中葉,奴隸制社會形成到全盛時期。其中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為奴隸制城邦形成階段,主要文學成就是抒情詩和寓言。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4世紀初,是奴隸制全盛時期,史稱「古典時期」,主要文學成就是悲劇、喜劇、歷史著作、散文和文藝理論。第三時期,從公元前4世紀末到公元前2世紀中葉,是古希臘的奴隸制衰亡時期,亦稱「希臘化時期」。主要文學成就是新喜劇和田園詩。
3.羅馬文學是連接古希臘文學和歐洲近代文學的橋梁, 在西方文學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羅馬文學接受並模仿希臘文學,使希臘文學得以保存並傳揚四方,同時,羅馬文學的東方色彩、基督教色彩又為西方文學增添了豐富的內涵。它和希臘文學一起成為西方文學的源頭之一。
4.西方古代文學包括希臘文學和早期基督教文學,它們是氏族社會向奴隸制社會的過渡時期、奴隸制時期的產物。古希臘羅馬文學和早期基督教文學分別體現出來的世俗與人本色彩和神聖與超越色彩共同構成了西方文學的兩大源頭。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
5.早期基督教文學是希臘文學和希伯來文學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而產生的新文學,是基督教在歐洲傳播的結果。它產生於公元1世紀中葉到2世紀末,成為新紀元之初嶄新的文學思潮,開啟了後世歐洲文學的新傳統,構成了歐洲文學的另一個源頭。
6.在思想內容上,希臘神話反映的是希臘社會的世俗生活和希臘人的意志願望。希臘神話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神人同形同性。他們不但具有人的性格和形象,還具有人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世俗化色彩極濃。希臘神話還體現出濃郁的人本色彩,神所經歷的生活實際上就是人的社會化生活,對神的肯定與贊揚就是對人的肯定與贊揚。
在藝術手法上,既有浪漫誇張,又有現實描寫,表現古希臘人豐富的想像力和極大的創造力。
7.荷馬史詩的基本思想是:肯定人在與自然和神的抗爭中,人的奮斗精神、進取精神和人的決定性因素。在頌揚英雄肯定人的精神的同時,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方方面面的情況,頌揚了在奴隸制初期形成的新的家庭生活和倫理道德風尚以及一夫一妻制。
荷馬史詩在世界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歐洲文學中最早的優秀作品,是城邦時期公民教育的重要材料,是我們研究希臘史前社會的一部寶貴文獻。「就某些方面來說,還是一種規范和高不可及的範本。」
8.荷馬史詩塑造了豐富多彩而又個性鮮明的英雄形象,史詩中的每個英雄都是許多充滿生氣的性格特徵的總和。希臘大將阿喀琉斯是男性美的典範,他集年輕、貌美、勇敢、鍾情、意氣、暴躁、兇狠、善良、誠摯於一身,他的性格是立體、多元的。其他人物如奧德修斯、阿伽門農、赫克托耳,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有生氣的人,而不是某種孤立的性格特徵的寓言式的抽象品。
9.古希臘戲劇起源於酒神祭祀。希臘悲劇起源於祭祀活動中的「酒神頌歌」由幾十個人組成的歌隊和一個歌隊長一問一答,講述酒神在塵世所受的苦難和教人種葡萄的故事。後來又出現了一個「應和人」,他以幾種不同的身份和歌隊長對答,這種對白就成為戲劇的基礎。
五、分析比較題
1.人的意志與命運的沖突是古希臘悲劇中常見的主題。按古希臘人的觀念,命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知的。其實,人與命運的沖突是人與外界環境的沖突,它是人類在地下生產力的情況下受自然擺布而產生的命運觀念。隨著社會的發展,命運官也在發生變化。三位詩人在命運觀上的變化就說明了這一點。埃斯庫羅斯把命運看作具體的神物,認為命運支配人的一切,包括支配神,在索福克羅斯的心目中,命運不是具體的神物,而是一切超乎人類之外的抽象觀念,命運雖然不可抗拒的,其正義性、和理性卻是可以懷疑的,歐里庇德斯卻認為人的命運取決於自己的行為。
㈥ 鍾志清的簡介
鍾志清,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並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2005年獲得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希伯來文學系博士學位,中國第一位在以色列獲希伯來文學專業博士學位的學者。曾為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1995-1997)、英國學術院(2008)、美國哈佛燕京學社(2011-2012)訪問學者。主要專著有:
《變革中的20世紀希伯來文學》(入選2012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當代以色列作家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把手指放在傷口上」:閱讀希伯來文學與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版)。譯著:《現代希伯來文學史》(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我的米海爾》(譯林出版社,1998, 2007,2012年版;台灣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黑匣子》(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版;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版)、《愛與黑暗的故事》(譯林出版社,2007,2013年版;台灣繆思出版,2012年版)、《詠嘆生死》(浙江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地下室里的黑豹》(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忽至森林深處》(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等。主要論文有:1. 《現代希伯來文學對「以撒受縛」模式的再闡釋》,《聖經文學研究》2004年第八輯。2. 《比阿里克的<在屠城>與希伯來聖經傳統》,《外國文學評論》2013年第2期。3. 《阿佩費爾德筆下舊式猶太人的世界》,《猶太研究》第10輯。4. 《大屠殺與猶太復國主義》,《中國圖書評論》,2010年第12期。5. 《希伯來語復興與猶太民族國家建立》,《歷史研究》,2010年第2期。6. 《解構猶太復國主義神話:閱讀伊茲哈爾富有爭議的兩個短篇》,《猶太研究》第9輯。7. 黛沃拉·巴倫:把情感與溫柔帶入乾巴巴的希伯來語》,《中國圖書評論》,2009年第4期。8. 《身份與記憶:論希伯來語大屠殺文學中的英雄主義》,《外國文學評論》,2008年第4期。9. 《希伯來語大屠殺文學與倖存者作家》,《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10. 《舊式猶太人與新型希伯來人》,《讀書》,2007年第7期。
㈦ 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新生,有沒有學哥學姐可以詳細介紹一下這個專業就是學什麼啊。。。謝謝了
我把我的課表直接發圖給你看好了
漢語言文學專業
課程簡介
01013001古代漢語AncientChineselanguage【90—5—2.3】
內容提要:本課程包括通論和文選兩部分。其中通論部分主要講授:1.文字,包括漢字的構造、古今字、異體字等;2.詞彙,包括古今詞義異同、單音詞和復音詞的本意和引伸義;3.語法,包括詞法和句法;4.音韻,包括音韻基礎知識、上古音記略;5.古書的註解。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教材: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參考書目:郭錫良《古代漢語》,天津教育出版社。
01013002現代漢語ModernChineselanguage【92—5—1.2】
內容提要:以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為依據,系統講授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包括語音、文字、詞彙、語法和修辭五個部分;進行有關現代漢語語音、詞彙、現行漢字、多種語法現象和修辭現象的分析訓練,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和運用現代漢語的能力。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現代漢語教學參考與自學輔導》,黃伯榮,高等教育出版社。
01013003中國古代文學史AncientChineseLiteraryHistory【216—5—2.3.4】
內容提要:本課程是中國文學史和歷代文學作品選兩門課的綜合課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它以五四以前(含近代)的全部文學作品及文學現象為研究對象,系統闡述和揭示我國文學發展的過程與規律,努力探討文學觀念和文學潮流的發展變化,重視對文學流派的分析,並在歷史發展中對歷代文學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藝術作出恰當的分析和評價。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中國文學史》(1—4),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1—6),朱東潤上海古籍出版社。
參考書目:《中國文學史》,游國恩人民文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文學》,章培恆、駱玉明復旦大學出版社。
01013004中國現代文學史【108—6—3.4】
內容提要:講授從「五四」文學革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餘年的文學運動、文學思潮、文學流派和文學創作情況,重點講解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歷史地分析和評論這些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思想藝術成就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從而揭示中國現代文學的性質、特點和發展歷程。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冊),朱棟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唐弢人民文學出版社。
01013005中國當代文學史【90—5—4.5】
內容提要:講授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新時期的文藝運動、文藝戰線上的思想斗爭和文學發展歷程,重點講解各個歷史階段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內涵、藝術特色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總結當代文學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中國現代文學史》(下冊),朱棟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中國當代文學史》,王慶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郭志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01013006外國文學史【108—6—4.5】
內容提要:系統講授古希伯來文學,古希臘、羅馬文學,中世紀文學,古典主義、文藝復興、批判現實主義文學,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無產階級文學,重點分析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揭示外國文學發展中的規律性問題,使學生不僅能夠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把握外國文學的主要內容,而且能夠運用適當的文藝理論觀點分析外國文學作品。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外國文學史》,鄭克魯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世界文學名著選讀》,陶德臻高等教育出版社。
01013007寫作學Writing【74—4—1.2】
內容提要:講授寫作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揭示一般寫作規律和方法,認識主體、客體、本體、受體四大寫作要素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認識新聞、理論、文學、應用四大類文體的特點和寫作方法,通過系統的寫作訓練,幫助學生提高實際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基礎寫作教程》,尉天驕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高等寫作學教程》,周姬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現代寫作教程》,董小玉高等教育出版社。
01013008語言學概論IntroctiontoLinguistics【54—3—4】
內容提要:講授普通語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了解語言學理論的整體狀況和主要思想觀點,了解語言學發展歷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論著作,聯系實際,幫助學生認識各種語言現實和語言現象。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語言學綱要》,葉蜚聲北京大學出版社。
參考書目:《普通語言學概要》,伍鐵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01013009文學概論IntroctiontoLiterature【72—4—5】
內容提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為指導,講授文學的性質、特點和基本規律。主要內容包括:文學的基本性質、文學的起源和發展、文學的文體、文學的創作和接受。通過課程的講授,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文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能運用文學的基本原理理解和評價各種文學現象。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文學理論教程教學參考書》,童慶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學理論》,劉安海、孫文憲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01013010語文教學論【72—4—5】
內容提要:以語文教學為研究對象,學習相關的語文課程與教材知識,研究語文教學的規律和方法,促進學生新語文教育理念的形成,使學生獲得從事語文教育所必需的教學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能力,樹立語文教師應有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語文教育學引論》,閻立欽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法》,倪文錦高等教育出版社。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歐培民浙江教育出版社。
01014001音韻學Phonology【36—2—7】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
內容提要:音韻學是漢語傳統語言學門類之一,主要研究漢語聲、韻、調特點及其歷史演變規律。從斷代上分,共有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和現代音四部分。上古音是以《詩經》為代表的語音系統;中古音以《廣韻》為代表;近古音以《中原音韻》為代表;現代音以《現代漢語拼音方案》標識的北京語音為代表。學習音韻學,可以對漢語不同時期語音系統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對更好地研究現代漢語方言、漢語韻文史,學習訓詁學都有較大幫助。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教材:《漢語音韻學基礎》,陳復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參考書目:《漢語史》,王力中華書局。
《漢語音韻學》,李新魁中山大學出版社。
01014002訓詁學Exegetics【36—2—6】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
內容提要:訓詁學是研究古代文獻意義解釋的一門學科。訓詁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它除了與文字學、音韻學、語義學等語言學學科有密切關系外,還涉及文獻、版本、校勘、哲學、歷史、考古、民俗等多種學科領域。訓詁學側重於從語義的角度來研究古代漢語文獻意義的詮釋。其任務是從訓詁實踐和訓詁材料中總結歸納出理論和方法,其目的是為古代文獻的釋義工作提供某些可操作的方法及理論指導。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教材:《訓詁學》,郭芹納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訓詁學初稿》,周大璞中華書局。
01014003漢字文化學TheCultureofChineseCharacters【36—2—6】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
內容提要:本課程包括傳統的文字學和漢字文化研究兩部分,主要講授漢字的性質、起源,漢字的形體演變及其發展變化中的各種現象和基本規律。並從漢字的音形示意特點出發,分析漢字這一活化石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信息,即從漢字入手了解漢民族的古今文化模式、習慣行為、思維模式等。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參考書目:《文字學概要》,裘錫圭商務印書館。
《中國漢字文化大觀》,何九盈北京大學出版社。
《漢字文化綜論》,劉志基廣西教育出版社。
01014004中國古代文獻學【36—2—7】
先修課程:古代漢語
內容提要:學習有關中國古代文獻的基本狀貌以及文獻整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學習,掌握有關古代文獻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整理、利用古代文獻的一些基本方法,從而掌握治學的一個基本途徑。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參考書目:《中國古文獻學史簡編》,孫欽善高等教育出版社。
01014005古代漢語語法研究【36—2—7】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
內容提要:古漢語語法同現代漢語語法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是主要的,本課程學習的重點是古今漢語語法不同的一面。其中當然也要提到古今語法相同的一面,旨在用必要的比較,明其歷史延展性,更好的全面領會。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參考書目:《古代漢語》,王力中華書局。
01014006《孟子》釋義AnnotationsofMengzi【36—2—6】
先修課程:古代漢語
內容提要:孟子釋義是在古代漢語基礎上閱讀整本典籍的單書閱讀課。目的在於提高學生閱讀古籍的能力,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儒家文化和思想,以更好地繼承古代優秀文化傳統和遺產。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參考書目:《四書集注》,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
《孟子正義》,焦循中華書局。
01014007諸子文解【36—2—6】
先修課程:古代漢語
內容提要:本課程主要講解《老子》、《莊子》、《論語》、《孟子》等先秦諸子文的代表性篇目,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並提高學生的古籍閱讀能力。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
參考書目:《四書集注》,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集釋》,程樹德中華書局。
《孟子評注》,楊伯峻中華書局。
01014008現代漢語語音研究【36—2—5】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
內容提要:現代漢語語音研究主要研究語言聲音系統的變化以及變化的規律;具體說明語音的性質,語音是怎樣形成的,它有多少類別,每類怎樣發音,各類語音怎樣結合,怎樣變化;還要說明音勢的輕重強弱,音調的高低抑揚等。訓練學生學會聽音、辨音、發音、記音的技巧。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
教材:《普通語音學綱要》,羅常培、王均商務印書館。
參考書目:《語音學教程》,林燾、王理嘉北京大學出版社。
《漢語語音史》,王力中國社科出版社。
《漢語通論》,馬景侖江蘇古籍出版社。
01014009現代漢語語法研究ModernChineseGrammar【36—2—5】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
內容提要:在學生學習現代漢語語法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從理論上提高學生對漢語語法結構規律和語法特點的認識,使學生多了解一些研究漢語語法的方法,並引導學生運用有關理論和方法去觀察、探討漢語語法中的一些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參考書目:《現代漢語語法學》,傅雨賢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現代漢語動詞的句法語義屬性研究》,陳昌來學林出版社。
《漢語語法學綱要》,楊雲四川大學出版社。
《三個平面:漢語語法研究的多維視野》,袁暉、戴耀晶語文出版社。
《三個平面的語法觀》,范曉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01014010現代漢語語用研究ModernChinesePragmatics【36—2—6】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
內容提要:語用學是從語言符號和語言關系角度研究話語理解和話語表達規律的學科。本課程主要講授語用、語用學、語用要素、語用學方法、語用分析應用等基本內容,重點闡述話語過程及其原則機制等語用要素和語用預設、會話含義、言語行為、會話結構等語用學方法,對語言研究與教學、文字工作以及一般語言文字能力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用價值。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語用學概論》,何自然、冉永平湖南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新編語用學概要》,何兆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認知語用學概論》,熊學亮復旦大學出版社。
01014011現代漢語詞彙研究ModernChineseLexicology【36—2—5】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
內容提要:詞彙研究是語言研究中的基礎部分,語言單位、語言理解、語言運用等等都要首先接觸到詞語。20世紀80年代以來,語言學界大大加強了對詞彙的研究,詞彙研究的成果數量遠遠超過了前一時期,研究廣度和深度都有了相當明顯的拓展。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詞彙意義的研究、詞彙文化屬性的研究、詞義系統的研究、計量方法的運用,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對詞彙意義的研究。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參考書目:《現代漢語詞彙學》,葛本儀山東人民出版社。
《詞彙語義學》,張志毅、張慶雲商務印書館。
01014012現代漢語修辭研究ModernChineseRhetoric【36—2—6】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
內容提要:現代漢語修辭研究是研究語言的加工和運用,即系統全面地研究各種辭格類型的構成及使用條件,研究詞語的選用規律,研究現代漢語各種句式在不同語境中的適應情況。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實用現代漢語修辭》,王本華知識出版社。
參考書目:《當代中國修辭學》,楊鴻儒中國世界語出版社。
《修辭新論》,宗廷虎等上海教育出版社。
《實用漢語語法與修辭》,楊月蓉西南師大出版社。
《修辭的藝術》,劉繼超、高月麗石油工業出版社。
01014013漢語現象研究【36—2—7】
先修課程: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
內容提要:本課程發掘漢民族傳統語文及現代生活中的語言現象,從漢語現象實際出發研究漢語,通過細致的觀察和詳盡的分析,不囿成說,探索漢語的特點和規律,著重培養語言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養求真求實勇於創新的學習品格。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參考書目:《漢語現象論叢》,啟功中華書局。
《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郭紹虞上海古籍出版社。
01014014語言與心理LanguageandPsychology【36—2—7】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心理學
內容提要:語言與心理課程的主要內容是研究語言與社會化的關系,語言與社會知覺、社會態度、人際關系等的關系,研究語言與文化社會心理、環境社會心理、審美社會心理等的關系。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參考書目:《語言學概論》,邢福義、吳振國華中師大出版社。
《社會心理語言學》,王德春等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現代修辭學》,王德春、陳晨上海教育出版社。
01014015黑龍江方言研究StudiesofHeilongjiangDialects【36—2—5】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
內容提要:黑龍江方言研究是在學生學習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課課程基礎上開設的一門選修課,課程的內容包括黑龍江方言區域,聲韻調特點,黑龍江移民史及由此而形成的方言,黑龍江方言與北京話的區別等。學生在學習漢語音韻學後還可將古代四聲、三十六字母與黑龍江方言聲母系統作比較研究。該課程與普通話水平測試密切相關。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參考書目:《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現代漢語》,胡裕樹上海教育出版社。
《黑龍江方音辯正與普通話口語訓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01014016文學語言研究StudiesofLiteraryLanguage【36—2—6】
先修課程:現代漢語、文學概論
內容提要:本課程以文學語言現象為具體研究和考察對象,通過對文學語言性質和特徵的分析,深入探討文學語言的本質、規律及其與常規語言的區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文學語言的審美意義和審美內涵,明確文學語言的基本審美范疇和具體語言策略。
修讀對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學生
教材:劉自匪《詩性語言——文學語言藝術概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文學理論》,劉安海、孫文憲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版。
《文學文本解讀》,王耀輝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文學是什麼》,傅道彬、於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文學符號學》,趙毅衡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版。
㈧ 值得看的中外文學作品
一、 中國部分
(一)古代(「五四」以前)10部
1.《竇娥冤》,元·關漢卿著。關漢卿是中國戲曲的奠基人,《竇娥冤》是關漢卿的悲劇代表作。
2.《西廂記》*,元·王實甫著,千古傳誦的我國古典戲劇之現實主義傑作。
3.《牡丹亭》,明·湯顯祖著,是湯顯祖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我國戲曲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義傑作。
4.《三國演義》*,明·羅貫中著,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最有成就的長篇歷史小說。
5.《水滸傳》*,明·施耐庵、羅貫中合著,有「英雄傳奇」之稱,是對後世影響巨大的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
6.《西遊記》*,明·吳承恩著,被譽為我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代表作品。
7.《聊齋志異》,清·蒲松齡著,以寫花妖狐魅、畸人異行著稱的優秀短篇小說集,被譽為「中國文學瑰寶,世界文學明珠」。
8.《儒林外史》,清·吳敬梓著,是吳敬梓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長篇諷刺小說的傑出代表。
9.《紅樓夢》*,清·曹雪芹著,被稱為把中國古典小說推上登峰造極境界的不朽文學名著。
10.《唐詩三百首》
(二)現代(「五四」以後,建國以前)10部
1.《狂人日記》,魯迅著,我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之作。
2.《阿Q正傳》*,魯迅著。魯迅的代表作,魯迅小說創作的高峰。
3.《女神》,郭沫若著,是中國新詩的開山之作,中國新詩的第一座豐碑。
4.《子夜》*,茅盾著,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傑出的革命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一部具有史詩價值的巨著。
5.《家》*,巴金著,是巴金長篇巨制《激流三部曲》之第一部,也是其中最精彩、最成熟的一部。
6.《駱駝祥子》*,老舍著,該書塑造了我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最成功的工人形象,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名著。
7.《雷雨》*,曹禺著,中國話劇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悲劇,是曹禺的處女作、成名作、代表作。
8.《邊城》,沈從文著,是沈從文的代表作,被稱為「小說中飄逸不群的仙女」。
9.《圍城》,錢鍾書著,被稱為「新《儒林外史》」,堪與世界諷刺名著媲美的長篇諷刺小說。
10.《荷花澱》,孫犁著,被稱為散文詩式的小說,是孫犁最著名的短篇代表作。
(三)當代(建國以後)10部
1.《林海雪原》*,曲波著,表現革命戰爭年代革命軍人勇武無畏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可讀性很強的長篇傑作。
2.《青春之歌》*,楊沫著,是新中國第一部正面描寫、塑造革命知識分子形象的可讀性極強的長篇傑作。
3.《三家巷》,歐陽山著,是歐陽山長篇巨制《一代風流》中的第一部,同時也是反映青年知識分子走上革命道路題材的傑出名著。
4.《紅岩》*,羅廣斌、楊益言合著,成功塑造了一批大義凜然、鐵骨錚錚的革命英雄群像,該書被譽為「革命的教科書」,它的出版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一件空前的盛事。
5.《歐陽海之歌》,金敬邁著,反映當代革命軍人英勇無畏高尚精神品格的著名長篇小說,該書的問世曾產生強烈的轟動效應。
6.《班主任》,劉心武著,新時期「傷痕文學」的濫觴之作。
7.《芙蓉鎮》,古華著,新時期「反思文學」的扛鼎之作。
8.《喬廠長上任記》,蔣子龍著,新時期「改革文學」的發軔之作。
9.《射鵰英雄傳》*,金庸著,武俠小說的代表作。
10.《煙雨??》*,瓊瑤著,言情小說的代表作。
二、 外國部分
(一)上古時期(公元5世紀以前)3部
1.《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奧德賽》兩部),古希臘荷馬著,被稱為人類童年時代登峰造極的藝術珍品。
2.《舊約》(《聖經》中的第一部),古希伯來文學的總集,也是世界古代文學寶庫中的珍貴遺產。
3.《沙恭達羅》,古印度迦梨陀娑著,印度古典戲劇的典範,塑造了一個「美與善的化身,剛與柔的典型」沙恭達羅形象,達到了當時世界文學的高峰。
(二)中古時期(公元6~13世紀)3部
1.《神曲》(包括《地獄》、《凈界》、《天堂》三部),義大利但丁著,長篇敘事詩,被譽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詩篇。
2.《源氏物語》,日本紫式部著,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長篇小說,日本中古時期物語文學的典範。
3.《一千零一夜》,中古時代阿拉伯地區的民間故事總集,是阿拉伯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
(三)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4~16世紀)4部
1.《十日談》,義大利薄伽丘著,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
2.《唐吉訶德》,西班牙塞萬提斯著,歐洲第一部具有現實主義傾向的長篇小說,在歐洲文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3.《第十二夜》*,英國莎士比亞著。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作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一個超越時代、超越國境的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馬克思語),《第十二夜》是其喜劇代表作。
4.《哈姆萊特》*,英國莎士比亞著,是莎士比亞的悲劇代表作。
(四)古典主義時期(公元17世紀)2部
1.《吝嗇鬼》,法國莫里哀著。莫里哀是17世紀古典主義的喜劇大師,是古典主義作家中最傑出的代表,此劇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它成功塑造出了世界文學寶庫中一個吝嗇鬼的典型——阿巴公。
2.《偽君子》*,法國莫里哀著,是莫里哀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該劇成功塑造出了世界文學寶庫中一個偽君子的典型——達爾丟夫。
(五)啟蒙主義時期(公元18世紀)2部
1.《少年維特之煩惱》,德國歌德著。歌德是18世紀歐洲啟蒙主義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該書是書信體中篇小說,是歌德早期的代表作。
2.《浮士德》*,德國歌德著,具有史詩規模的詩劇,是歌德一生創作的頂峰,代表了歐洲啟蒙文學的最高成就。
(六)浪漫主義時期(公元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2部
1.《巴黎聖母院》*,法國雨果著。雨果是整個歐洲浪漫主義最傑出的代表作家,他的創作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在世界浪漫主義文學史上佔有第一流的位置。《巴黎聖母院》是雨果早期的代表作,也是為其帶來世界性聲譽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2.《悲慘世界》*,法國雨果著,是雨果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認的人類文學寶庫中最著名的長篇小說。
(七)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公元19世紀30年代以後)10部
1.《紅與黑》*,法國司湯達著。司湯達是法國也是整個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紅與黑》是其代表作,它的問世標志著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正式開端。
2.《高老頭》*,法國巴爾扎克著。巴爾扎克是西歐批判現實主義最傑出的代表,在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他構築了人類文學史上空前的文學巨廈----《人間喜劇》(作品總集,共收入96部作品)。被稱為《人間喜劇》「序幕」的《高老頭》是巴爾扎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3.《歐也妮·葛朗台》,法國巴爾扎克著,是巴爾扎克的另一重要代表作。
4.《雙城記》,英國狄更斯著。狄更斯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雙城記》是其代表作。
5.《簡·愛》*,英國夏洛蒂·勃朗特著。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傑出的代表作家之一,自傳體長篇小說《簡·愛》是其代表作。
6.《死魂靈》,俄國果戈理著。果戈理是俄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之一,被譽為「諷刺文學巨匠」,《死魂靈》是其代表作。
7.《被欺凌與被侮辱的》*,俄國陀斯妥耶夫斯基著。陀斯妥耶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是舉世公認的擅寫人物心靈世界的文學大師,《被欺凌與被侮辱的》是其早期重要代表作。
8.《安娜·卡列尼娜》*,俄國托爾斯泰著。托爾斯泰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最傑出的代表作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安娜·卡列尼娜》是為托爾斯泰確立世界作家聲譽的傑作。
9.《復活》*,俄國托爾斯泰著,被稱為托爾斯泰畢生探求的總結,是托爾斯泰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10.《吉檀迦利》*,印度泰戈爾著。泰戈爾是享有世界聲譽的印度近現代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亞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殊榮的作家,其代表作抒情詩集《吉檀迦利》一直在世界文學寶庫中閃耀著迷人的光彩,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八)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公元19世紀30年代以後)2部
1.《母親》*,俄國高爾基著。高爾基是俄蘇無產階級文學的傑出代表,是開創世界無產階級文學新紀元的大文豪,《母親》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它成功地塑造出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典型形象。
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著。奧斯特洛夫斯基是布爾什維克英雄戰士,蘇聯無產階級偉大作家,其代表作《鋼鐵是怎樣練成的》被稱為「共產主義教科書」,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自傳體長篇小說。
(九)現代派文學(公元19世紀60年代以後)2部
1.《追憶逝水年華》,法國普魯斯特著。普魯斯特是開創意識流小說先河的作家,《追憶逝水年華》是其成名作、代表作,也是意識流小說的奠基之作。
2.《等待戈多》,愛爾蘭貝克特著。貝克特是荒誕派戲劇成就最輝煌的作家,使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等待戈多》是其代表作,也是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之作。
㈨ 急求孟昭毅版漢語言文學本科的復習資料
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資料——漢語言文學
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30分)
1、希臘神話的特點是:人神同形同性。
2、古希臘著名的英雄:雷電之神宙斯、太陽神阿波羅、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爾忒彌斯、戰神阿瑞斯、美神(愛神)阿佛羅狄忒、火神(工匠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爾墨斯。
3、古代希臘文學分為:
1)荷馬時代的希臘文學。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史稱「荷馬時代」或「英雄時代」;
2)希臘城邦時期抒情詩興起;代表詩人:飲酒歌詩人是:薩福(女詩人),阿那克瑞翁(以醇酒和愛情為主),合唱詩人:品達羅斯。
3)「古典時期」的希臘文學,主要形式是古希臘悲劇;成就主要是雅典文學。亞里士多德《詩學》。
4)「希臘化」時期的希臘文學,主要戲劇形式是「新喜劇」,重要作家是米南德。
4、荷馬史詩包括兩部:《伊利亞特》《奧德修紀》。
5、古代希臘戲劇是從狄俄倪索斯的祭典發展而來的。狄俄倪索斯是酒神。
6、悲劇起源於「酒神頌歌 」。希臘原文意思是「山羊之歌」,喜劇是「狂歡之歌」
7、希臘的悲劇的藝術形式分為:戲劇的成分和合唱隊的抒情成分。
三大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悲劇之父)、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
8、古典時期的雅典喜劇稱為「舊喜劇」。
最早的喜劇作家是「克拉提諾斯」。
代表作家:阿里斯托芬(喜劇之父),被恩格斯稱為「有強烈傾向的詩人」。
代表作《阿哈奈人》《騎士》。
9、古代希臘羅馬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
10、恩格斯:沒有希臘文化和羅馬帝國所奠定的基礎,也就沒有現代的歐洲。
11、古希臘文化被稱為:「克里特——邁錫尼文化」
12、希臘悲劇發展的三個不同階段及代表詩人。
1.埃斯庫羅斯。被稱為「悲劇之父」。他對希臘悲劇的發展貢獻極大。風格是庄嚴雄渾。代表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波斯人》。
2.索福克勒斯。代表作《奧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3.歐里庇得斯。名作如《美狄亞》《希波呂托斯》《安德羅瑪克》《特洛亞婦女》,突出的特點一是寫女性,二是心理描寫。
13、古希臘的文化中心是雅典。
14、亞里士多德的文藝理論著作是《詩學》。
15、「新喜劇」的重要作家是米南德,代表作是《恨世者》和《薩摩斯女子》。
16、古羅馬的喜劇作家作家有普勞圖斯和泰倫提烏斯。
17、普勞圖斯的作品:《一壇黃金》、《孿生兄弟》、《吹牛的軍人》。
18、泰倫提烏斯的作品:《婆母》、《兩兄弟》。
19、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最重要的作家是三位詩人: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
20、維吉爾的主要作品是《牧歌》、《農事詩》和史詩《埃涅阿斯紀》。
21、教會統治和教會文學是中世紀文學的最主要內容。
22、教會統治思想的主要武器是《聖經》。《聖經》分為《舊約》和《新約》兩部分。
23、《新約》所講的內容是:耶穌的一生的經歷和他的言行。
24、中世紀早期英雄史詩包括:日耳曼的《希爾德布蘭特之歌》、盎格魯?撒克遜的《貝奧武甫》、冰島的「埃達」和「薩迦」。
25、《貝奧武甫》是用古英語寫成的。故事發生地是丹麥。
26、「旅美派」紀伯倫散文詩集《先知》
27、《阿爾芒斯》是司湯達第一部小說,副題是《一八二七年巴黎一個沙龍的若干場面》。
28、《法尼娜?法尼尼》以當代社會生活為題材,主人公彼特羅是燒炭黨首領。
29、司湯達七月王朝時期的創作:長篇小說《巴馬修道院》。一些中短篇小說後來收在短篇小說集《義大利遺事》中,寫的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故事。
30、《紅與黑》書名的四種含義:
①紅象徵革命,黑象徵教會。
②紅象徵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黑象徵教會勢力猖獗的復辟時期。
③紅象徵法國軍官的紅軍服,黑象徵教士的教服。 ④紅象徵熱情,黑象徵陰謀。
31、《紅與黑》的主人公是於連。
32、 巴爾扎克第一部作品:
浪漫主義的五幕詩體悲劇《克倫威爾》。1820年寫成,結果失敗。
33、1829年,他第一次以巴爾扎克的名字發表長篇歷史小說《舒昂黨人》,獲得成功,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學界的地位,標志巴爾扎克的創作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從此,他進入《人間喜劇》的創作階段。
34、狄更斯最後一部小說是《我們共同的朋友》。
35、狄更斯的《艱難時世》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神話。小說中的反面人物是:葛雷硬、龐得貝。
36、福樓拜三部重要的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薩朗波》、《情感教育》。
37、《包法利夫人》的內容是描寫:愛瑪?包法利墮落的悲劇。
38、19世紀後期,德國出現了一個唯意志論者尼采和叔本華,實證主義的創始人孔德。
法國文藝理論家泰納。 法國哲學家柏格森。
39、巴黎公社文學,小說方面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茹爾?瓦萊斯和克拉代爾。
40、《惡之花》的作者波德萊爾被認為是象徵主義的先驅。
41、蘭波的十四行詩《母音》以及《醉舟》。
42、馬拉梅的《牧神的午後》。
43、比利時的梅特林克是象徵派最重要的劇作家。
44、19世紀後期,英國出現了以王爾德為代表的唯美主義文學,它也是西方「純藝術」流派的一支。
45、王爾德代表作: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劇本《莎樂美》。
46、《國際歌》的作者是鮑狄埃。
47、法國阿蘭-列內?勒薩日的《吉爾?布拉斯》是典型的流浪漢小說。
48、孟德斯鳩的書信體諷刺小說《波斯人信札》是啟蒙文學的代表作之一,而且開哲理小說之先河。
49、伏爾泰作品《查第格》、《天真漢》、《老實人》,其中《老實人》是最重要的一部,全名為《老實人,或樂觀主義》。
50、狄德羅的代表作:書信體小說《修女》、《宿命論者雅克》、《拉摩的侄兒》。
51、盧梭的小說《新愛洛綺絲》是最重要的文學作品,《愛彌兒》是一部教育小說,《懺悔錄》是他的自傳性作品。
52、 歌德模仿東方文學的風格寫成詩集《西東合集》和十四首《中德四季晨昏吟詠》。
53、史雷格爾是德國浪漫主義理論的奠基者。他通過浪漫派刊物《雅典娜神殿》宣傳和古典主義對抗的文學主張,打出「浪漫主義」的旗號。
54、德國最早代表浪漫主義傾向的重要作家是:史雷格爾兄弟、諾伐里斯和蒂克。
55、雪萊的作品:論文《無神論的必然性》、著名的長詩《麥布女王》、《伊斯蘭起義》、代表作是詩劇《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抒情詩《雲》、《致雲雀》、《西風頌》。
57、拜倫政治詩《東方敘事詩》是以東方為題材的富有浪漫色彩的傳奇詩,共六篇:《異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盜》、《萊拉》、《柯林斯的圍攻》、《巴里西納》。
56、法國象徵主義三位主將:馬拉梅、魏爾倫、蘭波。
58、拜倫後期代表作是詩體小說《唐璜》,被歌德稱贊為「絕頂天才之作」。
59、拜倫的代表作:《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
60、法國最早具有現實主義因素的作家是民主詩人貝朗瑞。
61、美國浪漫主義文學中愛倫.坡被認為是西方偵探小說的開拓者。
62、亨利.詹姆斯是一位心理分析小說家,意識流小說從他的理論發展起來。他晚期創作的「三大傑作」《鴿翼》、《專使》、《金碗》。
63、19世紀美國現實主義作家:歐?亨利、傑克?倫敦、德萊塞。
64、1874年馬克.吐溫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鍍金時代》,這是他和查爾斯.華納合寫的。
65、俄國現實主義文學代表:馮維辛、拉吉舍夫、克雷洛夫、格利鮑耶陀夫。
66、陀思妥耶夫斯基《窮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罪與罰》、《卡拉瑪佐夫兄弟》。
67、涅克拉索夫著名長詩:《在俄羅斯誰能快樂而自由》。
68、《真正的人》的作者是波列伏依。
69、高爾基的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
70、《切爾卡什》是高爾基早期寫流浪漢的小說。
71、1906年,高爾基創作了《母親》。
72、高爾基長篇小說《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史詩《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
73、《上尉的女兒》是用十四行詩構成的。
74、奧涅金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的形象。
75、果戈里最早的故事集:《狄康卡近鄉夜話》。
76、《獵人筆記》的作者是屠格涅夫。
77、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學論文是《藝術與現實的美學關系》。
78、契訶夫暴露沙皇專制警察制度的小說:《小公務員之死》、《變色龍》、《普里希別時夫中士》。
79、契訶夫的劇本:《萬尼亞舅舅》、《三姊妹》、《櫻桃園》、《海鷗》。
80、賀拉斯用詩歌形式寫成的文藝理論著作是《詩藝》。
81、奧維德的代表作是神話故事詩《變形記》。
82、《愛的藝術》的作者是奧維德。
83、共和國晚期和奧古斯都時期的羅馬文學被稱為「黃金時期」,帝國時期的羅馬文學被稱為「白銀時期」。
84、《希臘、羅馬名人傳》的作者是普盧塔克。
85、《金驢記》的作者是阿普列尤斯。
86、「荷馬史詩」包括《伊利昂紀》和《奧德修紀》兩部分。
87、《神曲》的義大利原意是「神聖的喜劇」。
88、《神曲》分為《地獄》、《煉獄》、《天堂》三部。
89、大仲馬的代表作:《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
90、波德萊爾是象徵主義的奠基人,代表作:詩集《惡之花》。
91、愛默生是超經驗主義的代表。
92、《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詩歌總集,其中最古老的是《梨俱吠陀》)。
93、《本生經》收入的是釋迦牟尼成佛以前的故事。
94、《五卷書》是一部大型的寓言故事集。
95、首陀羅迦的戲劇代表作品是《小泥車》。
96、海珊是「埃及現代派」的代表作家。
97、野間宏的長篇小說《真空地帶》、短篇
小說《臉上的紅月亮》。
98、井上靖的作品:《敦煌》、《孔子》、《天平之甍》。
99、黑非洲塞達.桑戈爾是塞內加爾的詩人,第一任總統。
100、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伊豆的舞女》。重要作品:《故園》、《雪國》、《千鶴》。
101、松尾芭蕉被稱作是「俳聖。
102、加繆的哲學隨筆:《西緒福斯的神話》。
103、《源氏物語》是日本平安時代特語文學的典範,是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
104、薩迪《薔薇園》的格式被但丁《新生》所學習。
105、二葉亭四迷是日本近代文學的奠基者。代表作:小說《浮雲》。
106、森歐外的處女作《舞姬》。
107、島崎藤村是日本自然主義派中成就最大的作家。
108、奧尼爾是美國戲劇史上劃時代的戲劇家,獲1936年諾貝爾文學獎。
109、1965年,肖洛霍夫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金。
110、肖洛霍夫的第一篇短篇小說是《胎記》,第一部小說集《頓河的故事》
111、列夫?托爾斯泰的自傳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112、果戈里是俄國自然派文學的鼻祖
113、森歐外的處女作《舞姬》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70分)
簡答題:
一、《雪國》的藝術特色?
答:(1) 在藝術風格方面的特色是充滿詩意,抒情味道頗為濃厚。
(2) 在藝術表現方面,繼承日本結合的傳統和學習了西方的寫作技巧
1)就描寫手法而言,既有一定數量的具體的、客觀的描繪,又有很多地方通過島村的意識流動和自由聯想狀物寫人,抒發情懷。
2)就安排結構而言,在總體上基本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寫,在某些局部又通過島村的意識流動和自由聯想展開故事推動情節,適當沖破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形成內空上的一定跳躍。
二、《荷馬史詩》的藝術成就?
答:史詩包括兩部:《伊利亞特》和《奧德修紀》。
(1)結構的巧妙和完整。
(2) 史詩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塑造了眾多的人物,但並不顯雷同,不顯重復。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勢中,以誇張的手法和色彩濃重的詩句,具體地描繪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表現他的性格。
(3)史詩的詩句優美動聽,成為歐洲文學史上此類作品的典範。得力於它們具有豐富瑰麗的想像和出色的比喻。因此全詩極富生活氣息,而且五光十色,絢麗多彩。
(4)史詩採用六音步長短短格的詩體,不用尾韻,節奏感很強。與史詩所要表現的內容是很協調的。
(5)史詩的有些表現手法與朗誦藝術有著密切關系。如重復約佔全詩的三分之一。
三、古典主義文學的特點?
答:(1)在政治上擁護王權,維護國家統一,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對王權的態度也存在矛盾,不是一味地頌揚。
(2) 唯理主義。是一種崇尚理性的文學。
(3) 在藝術創作上提倡師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規則。這些規則中影響圈套的是「三一律」,即時間地點動作的三個統一。布阿洛說過:一部「要用一地、一天內完成一個故事,從開頭直到末尾維持著舞台的充實。」這就是說:一個劇本的情節只能限制在同一事件 ,事件發生在同一地點,飲食的時間只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
四、《偽君子》的藝術特色?
答:(1)在藝術上,《偽君子》是按照古典主義的「三一律」寫成的。
(2)它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劇。
(3)它結構嚴整緊湊、層次分明。根據戲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第二幕,答丟夫不出場,通過其他人物的活動側面介紹答丟夫的性格,為他的上場作好准備。第一幕第一場被歌德認為是「現存最偉大和最好的開場」。第三幕第二場,答丟夫上場。
(4)這部作品獨特之處還在於它的戲劇沖突本身帶有許多悲劇性的因素。
五、古代羅馬文學的歷史分期:
答:(1)共和國時期的羅馬文學。公元前三世紀――公元前二世紀。代表作家普勞圖斯,作品《一壇黃金》《孿生兄弟》、《吹牛的軍人》。還有泰倫提烏斯,作品有《婆母》、《兩兄弟》。
(2)共和國晚期和「奧古斯都」的羅馬文學。被稱為是羅馬文學的「黃金時代」。公元前一世紀――公元一世紀。
代表作家一位是維吉爾,他是羅馬最重要的詩人,作品有《牧歌》、《農事詩》和《埃涅阿斯紀》,其中《埃涅阿斯紀》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一位是賀拉斯,他是羅馬最重要的文藝理論家,作品《詩藝》。第三位是奧維德,作品《變形記》《愛的藝術》。
(3)帝國時期的羅馬文學。公元一世紀――公元五世紀中葉。被稱為是羅馬文學的「白銀時代」代表作家有塞內加。
(4)羅馬的傳記文學。作家是塔西陀、普盧塔克《希臘、羅馬名人傳》《金驢記》(又譯《變形記》)。
六、但丁的《神曲》所表現出來的新思想和新文化?
答:(1)《神曲》是但丁從政治上道德上探索義大利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總結。
(2)《神曲》在宗教性的構思中反映了中世紀晚期義大利的現實生活,而且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反教會的傾向。
(3)是中世紀文化的總結,是人文主義思想的最初的萌芽。
七、 分析埃斯庫羅斯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的特點
答:(1)對比,著重刻畫普羅米修斯的心理,從各個方面烘托出主人公的英雄形象。如世故的河神與他的頑強作對比,突出了他的堅定;奴才與英雄的對比和他對天神的仇恨將這一形象的戰斗精神提升了高度。
(2)劇中體現了作者的思想矛盾,表現出雅典民主派的軟弱性。
八、 《浮士德》的藝術特點?
答:《浮士德》具有龐大的結構,宏偉的構思,其中包括古往今來的種種人物各種場面,構成一幅千變萬化、包羅萬象的歷史畫卷。
(1)顯著特點是現實因素和幻想因素互相交織,現實主義手法和浪漫主義手法的巧妙結合。
(2)豐富多樣、變化多端的詩歌藝術手段。
(3)善於運用矛盾對比的方法來配置人物,安排場面。
(4)浮士德與靡非斯特之間的辯證關系貫穿全劇。各種場面中,崇高與卑劣,和諧與混亂,進步與反動等常常是交替進行,互相映襯。使美好的事物更加鮮明突出。
九、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
答:(1)浪漫主義文學著重表現作家的主觀理想,抒發強烈的個人感情。具有主觀性、重理想重感情的本質特徵。
(2)浪漫主義文學將大自然和資本主義文明對立,著力於歌頌大自然。受盧梭的「返回自然」和泛神論的影響。
(3) 浪漫主義作家重視民間文學。
(4) 浪漫主義作家喜歡用誇張、對比的手法,追求強烈的藝術效果。好寫中世紀和異國題材,曲折離奇的情節,塑造非凡的傳奇性的人物形象。
十、《人間喜劇》的現實主義特徵:
答:(1)把小說創作提高到社會研究和歷史哲學的高度。
(2)運用典型化的原則,塑造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除了採用描寫肖像、語言和等多種手法來塑造人物以外,特別是把個體戶作為人物性格的特徵,用誇張和手法來突出代表該人物性格特徵的情慾,讓他們在這種慾望支配下活動,如葛朗台對金子的貪欲、高老頭的父愛。認為人是環境的產物,很重視對環境的描寫。
(3)從經濟角落去反映社會變革和階級關系。
十一、《高老頭》的創作成就:
答:(1)小說具有精細而富於特徵的環境描寫。如圍繞拉斯蒂涅這一人物,寫了2個環境。
(2)小說的成就還在於它塑造了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從縱橫2個方面去塑造人物形象。
(3)《高老頭》具有嚴謹而富有戲劇性的結構。
十二、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徵?
答:現實主義文學思潮是西歐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和發展時期的產物,三十年代最早在法國出現。
(1)現實主義要求作家真實地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這和浪漫主義作家通過主觀折射來反映社會不同。往往從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爭、經濟活動等。他們用平凡的題材反映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深刻地揭露社會矛盾。
(2)強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3)人道主義思想。它的矛頭主要指向貴族資產階級的統治,金錢的罪惡,社會上種種惡行敗德,以及資本主義制度,它同情受侮辱受損害的弱者,主張寬恕、仁愛,贊美自我犧牲。反對無產階級暴力革命,宣傳抽象的人類愛和改良主義。
(4)現實主義作家認為人是社會的產物。在代表作中把人物性格和時代、社會環境結合起來描寫,典型形象中最突出的是個人反抗社會、個人奮斗的典型。如司湯達《紅與黑》中的於連,馬爾扎克《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
十三、《紅與黑》的藝術特色?
答:這是第一部真實地反映法國當代社會風貌的現實主義傑作,具有現實主義文學共有的藝術特徵。也體現司湯達獨特的藝術風格。
(1)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2)善於根據人物的社會生活環境來細致地描寫人物的活動,並通過展現他們的內心世界來刻畫他們的性格。
(3)具有完整嚴密的結構,以於連生活史為主線,隨於連向上爬的過程自然地分成三個部分。
十四、悲慘世界的藝術特點?
答:(1)主要表現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緊密結合。小說的情節基本上是浪漫主義的,離奇之處不少,巧合巧遇很多,且富有戲劇性。
(2)小說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明顯地表現出了浪漫主義文學的典型特點。
(3)除了浪漫主義的因素外,還有著明顯的現實主義成分。如冉阿讓的一生,芳汀的悲慘命運,珂賽特普痛苦的童年等都寫得比較真實,閃爍著現實主義的光輝。
十五、《玩偶之家》的藝術特點?
答:(1)它的戲劇矛盾集中突出,這和作家「追溯法」有關。
(2)和易卜生其它重要劇作一樣,把「討論」帶進了戲劇。
(3)劇中對婦女主人公娜拉的心理描寫十分出色。
十六、《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的社會批判主題?
答:苔絲的悲劇命運有著明顯的社會性質。
(1)她是社會壓迫的犧牲品。這種社會壓迫來自資產階級惡勢力和剝削者,也來自資產階級的社會道德和宗教。
(2)她是十九世紀後期這一特定時代隨著資本主義的侵入農村而造成無數小農遭到毀滅的現實的反映。
(3)哈代在這里把揭露的矛頭直接對准了資產階級的統治機器及其最高統治者。對法律進行了批判。
十七、易卜生後期創作的特點?
答:(1)突破了傳統的表現手法,著重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內心活動和精神世界。
(2)為襯託人物的內心活動,加強了富有詩意的抒情描寫。表現手法也較細膩。
(3)批判力量減弱了,從前的嫉惡如仇、橫掃千軍、摧枯拉朽的氣勢不見了。產生了悲觀情緒,並影響後期作品創作中的主人公形象。
(4)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意義:許多作品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腐朽和沒有前途,批判資產階級社會摧毀人的精神自由,毀滅人的幸福。同時,藝術手法圓熟凝練,為人稱道。
十八、《復活》的藝術特點?
答:(1) 情節是單線索的。 (2) 諷刺的手法佔有突出的地位。
(3) 對比的手法是托爾斯泰常用的手法。 (4) 托爾斯泰是心理描寫大師。
十九、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特點?
答:(1)從各個方面暴露無遺、批判、嘲諷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也正是俄國歷史變革在文學中的反映。
(2) 始終跟俄國社會的歷史變革,跟俄國的解放運動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3)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革命性、戰斗性和深刻性,具有的強烈的愛國主義、高度的人道主義和人民性。
二十、《靜靜的頓河》藝術成就:
答:(1)廣闊的史詩畫面。小說對頓河村莊日常生活和主人公命運的描繪同重大的政治事件、軍事行動的描繪交替進行,從而造成一種內容浩繁、人物眾多、畫面壯闊、結構宏偉的史詩效果。
(2)精巧的藝術結構。小說情節的中心是麥列霍夫家族的命運,主要線索是葛利高里和婀克西妮婭的糾葛,補充線索是葛利高里和娜塔莉婭的關系。長篇史詩結構盡管十分自由,呈開放型,但又給人一種渾然、有機的整體之態。
(3)濃厚的民族特色。小說不久描繪了哥薩克農民的日常勞動情況,而且還描繪了哥薩克的節日、葬禮、婚宴、晚會、服裝、跳舞、唱歌,從而使小說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
(4)多音調合奏曲色彩的語言。一種是北部頓河地區哥薩克的民間語言,另一種是文學語言。
二十一、現代派文學在思想和內容上的創新?
答:和現實主義文學一樣,它也要反映西方世界的現實。但在反映現實方面它卻有非凡瓣角度和獨特的形式。
(1)角度上,它著重表現現代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這四種關系的全面顛倒、扭曲和異化,以及由此產生的現代西方人的精神危機。
①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現代派把人 社會完全對立下來,表現出反社會的傾向。
②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現代派同樣表現出對自然全盤否定的態度。
③在人與人的關繫上,現代派文學揭出一幅全面異化的圖景。
④在人與自我的關繫上,現代派文學極力表現人對自我的探索與思考
(2)而在形式上則進行各種極端的實驗和創新。
二十二、卡夫卡小說的主題(思想內容)?
答:(1) 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
(2)表現資本主義社會的非理性,人完全屈服於存在的威力之下。
(3)反映資本主義世界危機時期的「困惑感」,即苦悶、孤獨、彷徨、絕望。
(4)暴露官僚機構的腐朽專橫和反動統治的罪惡殘忍。
(5)反映了齊克加德存在主義哲學體系。
二十三、希伯來文學對歐洲文學有何影響?
答:(1)它是希伯來民族發展和以色列、猶太王國興衰歷史的藝術記錄,比較多方面地反映了從原始公社制社會末期至奴隸制社會巴勒斯坦地區人民的生活,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宗教等方面的種種情況。
(2)希伯來文學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就更是十分明顯的。《舊約》成為《聖經》組成部分。對歐洲社會生活和文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十四、《源氏物語》的藝術特色:
答:(1)主幹單純而集中,支脈清晰而緊湊,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
(2)人物的鮮明個性。《源氏物語》的故事是跟著人物走而不是隨著事件來的,作者用心理描寫來揭示人物復雜豐富的內心世界。如藤壺女御與光源氏發生亂倫關系後,靈魂深處欲愛不能,欲罷不忍的矛盾心理和苦惱。
(3)景物描寫也是相當成功。生動細致的景物與人物的性格表現、情歌的流露、命運的變遷及生活的發展緊密相關,追求「物哀」與「幽玄」這一美學境界。
(4)語言優美典雅,透露著一股纏綿的幽情,節奏抑揚頓挫。
(不夠再問我拿,我還有很多精選材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