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聊齋志異》有怎樣的後世影響
❷ 《聊齋志異》在中國小說史上有何重要意義
在以志怪傳奇為特徵的文言小說中,最富有創造性、文學成就最高的是清初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它直承晉唐小說的傳統,「用傳奇法,而以志怪」,不僅一書而兼二體,而且以其卓越的思想藝術成就,把我國的志怪傳奇體小說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因此在我國小說發展史上,它不僅標志著志怪傳奇體小說的中興,而且代表了我國文言小說的最高成就。
❸ 聊齋志異的文學地位。
我個人覺得聊齋志異在文學上面的地位,僅次紅樓夢,聊齋志異與紅樓夢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作品,因為聊齋志異裡面的故事都是一個一個的,而紅樓夢是講了一長篇的故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人在閱讀紅樓夢的時候,會出現晃神的情況,因為故事的篇幅拉的太長,而且出場人物的數量實在太多,很多人看著看著就會覺得頭疼。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聊齋志異並沒有受到大多數人的追捕,而到了國外之後才引起國外文學界的轟動,一直到今天聊齋志異的手稿始終還在外國人的手裡把控著,這對我們來說確實是一種悲哀,但是不妨礙我們閱讀聊齋志異,希望大家都能多看看這種書籍,不僅能為我們提供文學素養,而且還能讓我們明白老祖宗在寫書的時候親近了多少的心血。
❹ 《聊齋志異》的文學地位是什麼
《聊齋志異》將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從此以後,文言小說就雄風難再了。《聊齋志異》之後,雖有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等,但已難成氣候。
《聊齋志異》一問世,就風行天下,翻刻本競相出現,相繼出現了注釋本、評點本,成為小說中的暢銷書。文言小說也因此出現了再度蔚興的局面。
這時產生的一大批文言小說專集中,沈起鳳的《諧鐸》、和邦額的《夜譚隨錄》、浩歌子的《螢窗異草》等是傳奇體為主的筆記小說,大都作品都是模仿《聊齋志異》之作。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藝術水平都不及《聊齋志異》。
(4)聊齋志異對於現代小說的影響擴展閱讀
《聊齋志異》全書將近五百篇,內容豐富,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愛情故事,占據著全書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這類名篇有《蓮香》《小謝》《連城》《宦娘》《鴉頭》等。
二是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作為科舉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齡在這方面很有發言權,《葉生》《司文郎》《於去惡》《王子安》等都是這類名篇。
三是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對人民的壓迫,極具社會意義,如《席方平》《促織》《夢狼》《梅女》等。
❺ 如何評價《聊齋志異》在小說史上的地位
後人評價:
由於《聊齋志異》是一部經歷了漫長時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說集,故事來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認識前後有發展變化,加上作者世界觀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書的思想內容良莠不齊,比較復雜。
歷史地位:
《聊齋志異》是中國古典小說的珍品,這部短篇小說集在他創作之初便有人傳抄,成書之後流傳更加廣泛。十九世紀中葉傳播到國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個語種的譯本。
《聊齋志異》是一部具有獨特思想風貌和藝術風貌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多數小說是通過幻想的形式談狐說鬼,但內容卻深深地紮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齡所生活的時代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思想願望,熔鑄進了作家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和認識。
但從總體看來,優秀之作佔半數以上,主要傾向是進步的,真實地揭示了現實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願望和要求。歌頌生活中的真、善、美,抨擊假、惡、丑,是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總的藝術追求,也是這部短篇小說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盡管《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但它在清代,以至於現在,它的光輝都不曾有所減少,足可見蒲松齡的學識才華,以及他對於社會的洞察和自己心靈流露與整個世人的有著共通之處,從而使得大眾產生了共鳴。「中國文言短篇小說在唐代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此後便進入了一個長期的衰落階段,歷經五六個世紀的藝術滑坡,至清初奇跡般地出現了又一個高峰,這便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它的出現頁為後來的各種仿效或是批判的文言小說的出現提供了藍本,像清代袁枚的《子不語》、和邦額的《夜談隨錄》、沈起鳳的《諧鐸》、長白浩歌子的《螢窗異草》,更重要的是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可見如果沒有《聊齋志異》在這個清代鼓起一股大浪,那麼在後的這些小說的有無都還有待考證了,這正是說《聊齋志異》是「包括白話短篇小說在內的全部中國古代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❻ 聊齋故事的影響
莫言的諾獎致詞直接受聊齋故事影響,《聊齋志異》構思模式對莫言小說的影響更是隨處可見。
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稱自己是「講故事的人」,深受故鄉講故事前輩蒲松齡影響,「我是他的傳人。」莫言的諾獎致詞講了幾個故事。最後一個故事大意: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暴風雨躲進破廟。天空雷聲緊、火球滾,似乎還有龍叫。眾人說:我們中肯定有人做了虧心事。咱們把草帽丟出去,哪個人的草帽被吹走,他就得出去接受懲罰。草帽丟出去之後,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吹走。七個人把他抬起來丟到廟門外。此人剛被扔出,廟轟然坍塌。
這個故事的範本是《聊齋志異》中真實歷史人物傳奇《孫必振》:
「孫必振渡江,值大風雷,舟船盪搖,同舟大恐。忽見金甲神立雲中,手持金字牌下示;諸人共仰視之,上書『孫必振』三字,甚真。眾謂孫:『必汝有犯天譴,請自為一舟,勿相累。』孫尚無言,眾不待其肯可,視旁有小舟,共推置其上。孫既登舟,回首,則前舟覆矣。」
一念之惡定生死的《孫必振》提醒世人:做人不能損人,損人結果很可能害己。眾人在金甲神出現時,如果不那樣自私自保,可能會沾孫必振的福氣逃過一劫。
❼ 《聊齋志異》有著怎樣的文學地位
如果說《紅樓夢》是我國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那麼《聊齋志異》可就是我國短篇文言小說的一個巔峰。接近500篇故事的總數,七十幾萬字,是一次大型創作。我看過的文言故事,說實話基本沒有可以與《聊齋》媲美的。
《聊齋志異》雖說很有閱讀性和教育性,但其實到了現在再回頭看,你會發現很多的一些道理不太符合現在,時代說理性更強。看的時候結合時代看更有感覺,現在除了一些人生道理之外,主要愉悅性和體驗性佔主要地位。
❽ 搜神記等前代志異小說對聊齋志異的影響
《聊齋志異》廣泛繼承了古代神話、傳說,漢魏六朝的史傳、志怪,唐代傳奇與宋元明各代白話小說創作的集大成者。
❾ 哪些現當代作家受到了聊齋志異的影響
聊齋志異作者是蒲松齡,是清代小說。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
❿ 聊齋志異一書對文言文小說的發展有何影響
《聊齋志異》是用傳奇的筆法,去表現志怪的題材,但無論是採用傳奇筆法,還是表現志怪題材,蒲松齡都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有所超越.(1)①六朝志怪小說的寫作目的是為了「發明神道之不誣」,用虛幻代替現實,內容多荒誕無稽,情節簡略、單調,藝術粗糙平板.②《聊齋志異》在運用志怪題材反映現實生活方面,卻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超過以往的志怪與傳奇,達到新高度,取得新成就.如對於地獄陰司的不同認識.(2)①唐傳奇從六朝的「粗陳梗概」發展到有頭有尾、文辭華麗、敘述有致,寫法上更是通過「盡設幻語」的虛構手法,完成一個個委婉曲折、優美動人的故事,這就是所謂「傳奇手法」.②《聊齋志異》多以志怪反映現實,且使用傳奇手法,所以兼具志怪、傳奇二體的特點,成為成熟的文言短篇小說傑作.(3)《聊齋志異》對傳奇手法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有所超越.表現為:①從故事體到人物體.唐傳奇多為故事體小說,以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為主要特徵,而限制了人物刻畫和塑造.《聊齋志異》則在人物描寫方面有了質的飛躍,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性格也較為復雜.②環境描寫.《聊齋志異》比唐傳奇更加強、發展了環境描寫,並使之與刻畫人物相表裡.③心理描寫.唐傳奇較少見而《聊齋》中卻較多,且維妙維肖,頗為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