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圍城》這部作品被稱為「 」
《圍城》是錢鍾書的代表作,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現實主義諷刺長篇小說,被譽為現代的《儒林外史》這部作品有「文學」、「文化」、「哲學 」等意象。
2. 《圍城》又被稱為什麼
《圍城》又被稱為「新儒林外史」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有趣也是含意最豐富的一部小說,也是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作者開始創作於1944年,1946年完稿,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印製發行。小說從他熟悉的時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但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全屬虛構。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講述了男主人公方鴻漸留學回國後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圍城這個深刻的哲學命題。
3. 錢鍾書的什麼長篇小說被稱作"新儒林外史"
錢鍾書的長篇小說《圍城》被稱作「新儒林外史」。《圍城》以抗戰為背景,卻與抗戰沒有任何意義上的關系版。作品以知識分子為表現對象,以方鴻漸中心,在方鴻漸生活與追求中,串聯起眾多的知識分子。
這些知識分子不是以往的小知識分子,而主要是高級知識分子。幾乎都是留過學的教授、專家,西裝革履,滿口外語。在現代文學中,很少有人這樣描寫這樣的知識分子。由於《圍城》是以知識分子為表現對象,所以,有人稱《圍城》是新《儒林外史》。把《圍城》看作是對知識分子精神弱點的批判、嘲諷。
(3)錢鍾書的長篇小說圍城有被譽為現代的什麼擴展閱讀:
實際上,《圍城》不只是對知識分子的精神、道德的批判;而是對人生和人性進行思考和嘲諷的作品。知識分子只是表現對象,作品要通過知識分子道德狀態和人生狀態敘述,來嘲諷人生的本質與人性的本質。在本質上,《圍城》是一部具有哲學意味的小說,而不是社會批判小說。
在作品中,所有的人,都被個人化慾望所支配。《權圍城》中的慾望,主要不是那種極端的慾望,而是那種普遍的世俗性慾望。自私、虛榮心,嫉妒心理,權利慾望,以及微妙的心理需求等等。他們互相之間的關系,都是這些慾望的碰撞。
4. 國現代文學家錢鍾書的長篇小說《圍城》,被稱為現代中國的《儒林外史》對嗎
是的。
5. 圍城改編自什麼長篇小說作者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6. 圍城被稱為什麼
1、圍城被稱為現代的《儒林外史》。
2、主要內容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一艘郵輪正從法國向中國駛來,船上有一批中國留學生,都是剛從歐洲學成回國,這其中包括小說的主人公方鴻漸和他的同學蘇文紈。方鴻漸在讀高中時隨家裡做主定了婚,有了掛名丈人,由於他的未婚妻逝世,他的丈人就把為女兒籌備婚禮的錢給他,資助他去歐洲留學。油輪在海上行駛,方鴻漸在油輪上還認識了一位澳門女子鮑小姐,兩人交情像熱帶植物那樣飛快生長,鮑小姐引誘方鴻漸,而且麻利地甩掉了他。方鴻漸回到上海後,在掛名丈人的點金銀行里兼差,乏悶無聊,就去找蘇小姐,在蘇小姐的家中,認識了蘇小姐的表妹唐曉芙,並熱烈地愛上她。求愛遭拒後,他滿懷痛苦跟著趙辛楣、李梅亭等人去湖南三閭大學教書,同行還有顧爾謙、孫柔嘉。一行人在旅途中遭遇各種顛簸,才到達目的地。到了三閭大學,學校內教職工勾心鬥角、相互傾軋、爭風吃醋,種種丑象讓趙辛楣、方鴻漸十分反感,先後離開。方鴻漸被學校解聘後,和孫柔嘉一同離開三閭大學,在趙辛楣的勸說下,兩人選擇在香港結婚。兩人結婚後回到上海,趙辛楣推薦方鴻漸到報館當資料室主任,孫小姐去姑媽的廠里做事。在上海,方鴻漸受盡人情冷淡,倍感凄涼,又因戰事迫促,想要離開上海到重慶去尋找機會,由此和柔嘉產生了分歧,最後導致婚姻破碎。
到此,一段關於方鴻漸的婚姻人生的圍城就結束了。
3、《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有趣、也是含意最豐富的一部小說之一。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講述了男主人公方鴻漸留學回國後,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圍城這個深刻的哲學命題。
7. <圍城>被稱為什麼
1、《圍城》是錢鍾書的代表作,被譽為現代的《儒林外史》。
2、《圍城》簡介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有趣、也是含意最豐富的一部小說。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講述了男主人公方鴻漸留學回國後,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圍城這個深刻的哲學命題。
3、賞析
《圍城》一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就一般而言,情節瑣碎的書必然要有絕佳的言語表達才能成為一本成功的作品。錢鍾書的《圍城》果真是把語言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因此,讀《圍城》不能像讀一般小說那樣只注重情節而忽視語言了,如果那樣的話(忽略其言語),《圍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圍城》裡面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說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
4、作者簡介
錢鍾書(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育有一女錢瑗(1937年-1997年),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曾為《毛澤東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晚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
8. 國現代文學家錢鍾書的長篇小說《圍城》,被稱為現代中國的《儒林外史》對嗎
是的.
9. 圍城改編自什麼長篇小說
圍城改編自錢鍾書所著的同名長篇小說。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
內容介紹:
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所寫的唁電感動,資助他出國求學。
方鴻漸在歐洲游學期間,不理學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待,方於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學生回國。在船上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並熱戀,但被鮑小姐欺騙感情。同時也遇見了大學同學蘇文紈。
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由於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復雜的人際糾紛當中。
後與孫柔嘉訂婚,並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一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婚後,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並激化。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吵翻,逐漸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9)錢鍾書的長篇小說圍城有被譽為現代的什麼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1990年黃蜀芹導演10集電視連續劇《圍城》,並有改編的《圍城》32集廣播連續劇。
《圍城之後》出自魯兆明的續貂之作,1992年7月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延續了《圍城》的悲劇色彩,由於風格力求模仿錢鍾書,一段時間曾出現大量冠以錢著的盜版,竟令一些讀者以為錢鍾書晚年續寫《圍城》。
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本書的文學造詣不如《圍城》,而且由於盜版猖獗,作者陸兆明並沒有因此得名,但這部作品也令人矚目,不無可讀性,甚至給出了一個像《圍城》一樣的開篇結局。出版《圍城之後》的春風文藝出版社就侵權向錢鍾書道歉並賠償。
10. 錢鍾書唯一的長篇小說作品是哪部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長篇小說,也是中國現代文學最經典的一部小說之一。一經出版,風靡大江南北,大有「洛陽紙貴」之勢。因為其中獨特的諷刺意味,一度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城外人想進去,城裡人想出來,圍城不僅僅描述愛情,生活也是一座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