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探討網路小說
看的小說基本都一樣。喜歡的類型也差不多。
網路小說,現在基本都是一些快餐產品,沒有內涵。
看似很火熱,實則很難找到精品,象以前一樣的好小說不好找了。
起點很多2B。整天攻擊來攻擊去,也對好小說的誕生設置了不少阻力。
推薦自己看過的:《滄海》 達不到昆侖的高度,但不失為一部好武俠。寫的象玄幻了。
《史上第一混亂》作者創意不錯,現在一堆復製品的小說里,創意很不錯了,前面笑的人肚子疼,不過後面的沒有前面爆笑了,可以一看。
《仙劍神曲》.自己看看吧( ⊙o⊙ )
Ⅱ 關於網路穿越小說研究的外文文獻
看了各種各樣的網路小說 近六年
在我看來
網路穿越小說應該就國內迴文學反響最為強烈吧
如果硬答要去找些 外文文獻翻譯
那還不如找些 相關的哲學理論作為支撐
像 社會需求 人性慾望 事物存在價值作為佐證
再者國內網路小說可不止穿越紅火
像起點的男主玄幻、官場文
晉江、紅袖的總裁、職場、小白文
瀟湘的女尊、女強以及虐心文
等等
網路文學本身流行是相通的
在整個網路文學面前穿越實際太單薄
對於長年看網路小說的我來說
穿越只能算網路文學的小入門
Ⅲ 網路文學課題研究
本文系起點作家 管平潮的作品
長生久視,不必仙鄉」——略論仙俠文學的現實意義暨前景展望
提到仙俠這個話題,說來慚愧,因向來信奉「露巧不如藏拙」的座右銘,小弟業余創作仙俠小說將近二百萬字時,卻仍未寫過什麼與這個文學主題有關的思考文字。昨日與一位文學網站受人尊敬的編輯閑談,他說如果我有閑暇,不妨寫寫這方面的心得,比如仙俠文學的現實意義與未來發展,也好和那些熱愛仙俠文學的同好交流。既得此言,我便鼓起勇氣,不怕貽笑方家,來說說自己心目中仙俠文學的意義與未來。
說到仙俠文學的意義——我覺得它極有意義,幾可提升到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高度!
仙俠文學,從廣義上說涵蓋了神仙志怪與武俠志異,《西遊記》、《聊齋志異》是仙俠,《蜀山劍俠傳》、《倚天屠龍記》也是仙俠,仙俠文學的傳繼與發展其實貫穿於整個華夏文化的歷史長河之中。文字可考的仙俠源流,最早可追溯到商周的鼎文、春秋戰國的諸子詩文,有行吟屈子的「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也有夢蝶庄生「鵬擊水而三千、摶扶搖以九萬」的逍遙游。自秦漢以降,諸般依附於詩文宗教的神話志怪文學更是源流廣袤,有飛劍千里的唐傳奇,有神鬼妖狐為主角的明清筆記,也有貫穿於歷朝文人詩歌中的遊仙詩文。自近代以來,現今意義上的仙俠小說更是不計其數,其中佼佼者如環珠金古,大家已是耳熟能詳。歷數這許多仙幻武俠源流,只是為說明,在漫長的中華文化發展歷程中,現今網路文學的仙俠一支,其實是一個一直與東方主流文化血脈相連的有機組成,它有著無比輝煌的過去。
只是,雖然仙俠文學有著輝煌的過去,但我們這些新世紀的讀者可能要說,現在已是什麼年代?滿天的飛機火箭,遍地的火車汽車,那些在古老虛幻背景中的吟吟唱唱打打殺殺還能有多少前途?這問題如果從正面回答,也許可以洋洋灑灑寫一大篇論文;我非學者專家,自然力不能及,在這兒我只能從個人角度用三點來回答「仙俠文學具備怎樣的現實意義」。作為一個深受論文文體荼毒的理科生,請原諒我十分枯燥地條款式闡明:
一、世界上的文明,當一個民族的物質文明復甦之際,常常伴隨著文藝的復興;對於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的中國來說,重溯傳統文化、包括仙俠文化的復興運動,只是遲早問題。時下的漢服運動,正是基於這原因的一點端倪。
二、伴隨著國力的增長,國民對民族身份自我認同必然出現一種焦慮感。「生活在中國領土上的人」就是「中國人」?在這樣尋找自己民族特徵符號的過程中,作為區別於西方文明最顯著特徵之一的東方仙俠文化,必然會被重新拾起。
三、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中,緊張的生活壓力下反而更能催生仙俠一類的幻想文學市場。因為無論社會如何變遷,人性中總有些從不變遷的東西。比如,就仙俠文學而言,可為男性讀者舉一不太恰當的小例:即使社會已進入發達開放的二十一世紀,那古典仙俠文學的「荷花盪中恬靜女」、「瑤池天上裊娜仙」,仍有著無窮的魅力。可以說,仙俠幻想文學中天馬行空的想像、幻麗縹緲的仙境,對舒緩現實壓力有著十分卓著的效用,甚至能成為不少現代人心靈的歸宿。
所以,正因為存在以上分析中的那些需求,即使按主宰現代社會的諸般經濟規律,也可表明那些已有數千年歷史的仙俠文學,在新世紀中仍具備無比光明的前景和強大的生命力。
當然,雖然理論上前景光輝燦爛,內在也先天賦有強大的生命力,但請恕筆者直言,這仙俠文學,真不是隨便誰隨便寫寫就能獲得預期前景的。什麼樣的仙俠才是好作品?什麼樣的仙俠才能有廣闊的市場?這問題其實已牽涉到本文另一個主題:
仙俠文學今後的發展走向。
闡述過仙俠現實意義之後,我便來斗膽對仙俠今後的走向做一個十分個人的預測;與前類似,這預測依舊是條條框框,如下所示:
一、一個好的仙俠,必須具備真正地道的通俗古典文風。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作為仙俠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古典文筆自然必須具備。這一點無論對古典仙俠還是作為仙俠變生體的現代仙俠,都適用。具體而言,「地道」意味著如果行文必要,作者能隨意自如地運用文言,不雕琢,不別扭;「通俗」則意味著語言半文之餘還得半白,畢竟現在的仙俠是寫給現在的讀者看,無論文言還是白話,都必須遵循一個前提:
大部分讀者看得明白!
既然提到作者「文言素質」,對於這一點,我個人覺得當前接觸到的仙俠作者可分四種:
1、不會文言;
2、會一手不地道的文言;
3、會一手地道但不知變通的文言;
4、會一手古雅地道且知道如何化入文中以符合現代閱讀習慣的曉暢文言。
具備最後一種能力的,個人以為此人已具備寫出經典仙俠的必要條件。
二、一部好仙俠的構思,必須與時俱進。
有關這一點其實無須我多說;所謂「流水不腐」,「不進則退」,和其他文學種類一樣,仙俠如果不從外部新鮮事物中汲取養分,則結果不僅僅是原地踏步的問題,而是會完全被現在的主流讀者群體拋棄。
對於這一點,可以從仙俠中一種狹義文體「武俠」來說明問題。
自金庸古龍之後,武俠中鮮有廣為接受的大作出現,對於這一點不少武俠愛好者包括讀者作者,都在哀號「武俠沒落」了。對於這,我覺得「武俠」若在天有靈,定然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
什麼叫武俠沒落?引用一句論壇上的達言,「只有沒落的寫手,沒有沒落的武俠」;種種武俠沒落的言論,究其根源,常會發現論者只是先把那些風格過時的或低水平低質量的武俠作品自行先定義為「武俠」,以偏概全,然後告訴大家,「武俠」沒落了——這兒有個很好玩的事情,不知是否有意無意,他們說武俠沒落時常安上「傳統」二字,俺看了,常不由啞然失笑;唉,原來叫屈者自己不知不覺中也有心理暗示,用上個「傳統」二字,有意無意地將「沒落武俠」跟那些沒沒落的武俠區別開來——唉,冤,武俠真冤!
呵,以上忽作刻薄之言,並非我失態,而是覺得作為一個真正的武俠仙俠擁護者,還是該少怨天尤人,多從自身水平找問題,真正從文學素養的厚實積累、通達情理的留心訓練兩方面著手,踏踏實實把寫作事情做好;剛才所言,與其說為刻薄,不如說是鞭策自勉。
說到這兒,作為武俠沒落一說的反面,當然可以提到一些金古之後的傑出武俠作品;比如風行網路的《武林舊事》、《英雄志》,還有以鳳歌、滄月為代表的新生代武俠寫手群的作品。我想,如果不苛求完美,這些作品都很不沒落,它們的作者也都很厲害,絲毫沒什麼沒落倒霉之氣象。事實上,相對網路暢銷作品,在主流領域武俠文學更主流。
三、一部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好仙俠,必須從中國傳統的神鬼仙怪文化中汲取營養。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有關仙俠積累下來的文學經牘,幾可以「浩如煙海」形容;如果能從這些豐富生動的資料中深刻挖掘神鬼傳奇文化,做到舉重若輕、深入淺出,則這樣的作品至少也在水準以上。
四、一個較好的仙俠寫作方向,便是「仙」「俠」並俱。
從前文種種所述,大家也許可以看出筆者有意無意已將當前的仙俠文學至少分成兩種:
1、拘泥神鬼劍仙一類的狹義仙俠文;
2、拘泥於塵世江湖的狹義武俠文。
個人認為,這樣的定義其實已涉及近現代仙俠的發展軌跡歷程;自民國之初被視為武俠發軔之始的環珠系列,到發展成以卧龍生、柳殘陽為代表及至後來成為武俠文學頂峰的金古梁溫四大家的通俗武俠,其總體軌跡可以歸結為:
從狹義仙俠的興起到狹義武俠的一統天下。
而現在,這仙俠文學整體范疇內的發展,似乎又走到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在一部分才子佳人繼續探究金古之後的狹義武俠如何發展時,另一部分網路寫手,包括筆者在內,已開始了新仙俠的探索。而後者這樣仙俠文學在網路時代中的探索,個人以為,絕不是向環珠仙俠的簡單回歸,而是在追根溯源的基礎上,結合信息時代里中外各種文化現象、文藝種類進行全新的創造和探索。比如,現在仙俠作品中已出現新的種類,比如都市修真,比如現代仙俠。當然,在仙俠求新求變的同時,也不妨礙有部分仙俠作者仍在為完美再現環珠風骨的仙俠作品而奮斗。
說到這個,我們或許要問,在這么多頭緒紛繁的仙俠武俠新種類中,以後究竟哪一類仙俠形式能占據主流?對於這一點,我並無多少高明的想法;出於共同探討的目的,也許我可以回答另一個問題:
今後,哪一種仙俠能獲得較為長久的發展?
這問題我的答案是:從古典文化中汲取現代人感興趣的營養,並同時有機融合武俠與仙俠的仙俠作品,能獲得更長久的生命力。
仙俠作品,「仙」「俠」並俱,便是我對這問題的答案;作為一個仙俠寫手,我自然要身體力行,因此這兒為解釋自己的看法,便可順便拿自己作品舉例——
比如本人已出版的仙俠作品《仙劍問情》,為什麼自己擬定的網路版原名叫《仙路煙塵》?那就是因為想融合一些東西,既可以有人間煙火、街坊小事,又可以恣意想像,描畫那些仙麗瑰瑋的神奇幻境;而文學中「仙俠」之名,個人認為只不過是定義這類作品需具備內在的特徵特性,「仙氣」與「俠意」,而不是表面上有些號稱「神仙」自稱「俠客」的人物就行。
我想,如果我們能自然而然的結合塵世仙幻之事,至少可以讓作品具備更多的時空感,具備更大的寫作發揮空間。換個通俗的說法,就是如果原來塵世「武俠」是一個筐,狹義的「仙俠」是另一個筐,則我們如果既仙且俠,則至少自己這筐容量大了一倍。
閑言少敘;以上這些便是我結合個人的寫作閱讀實踐總結出來的仙俠文學前景展望;其中個人色彩較濃,寫出也只是與各位交流。到得此處,這篇很個人的仙俠心得文也將結束。最末說一下為什麼主標題取作「長生久視,不必仙鄉」,理由依舊分條列出:
1、這長生久視不必仙鄉,喻意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唯有著者留其名;要想為自己的生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較長久的烙印,一個較有效的做法就是寫些能夠流傳的文字,比如本篇鼓吹的仙俠文。想要長生久視,全不必在那些描摹出來的虛幻仙鄉中;多少年後等俺們的子孫們捧起這些文字,就知道這世上我們曾經來過。嗯,正所謂「榮華不是長生葯,清閑不是死門風」,讓我們都來寫書寫小說吧!即使過程會十分寂寞。
2、在以上高尚高古鼓吹大家投身寫作的理由之外,最直接的標題取名理由就是,這樣的標題,挺酷。
好,此文到此結束。管平潮勉力寫於2007年6月12日,與各位仙俠同好共勉、交流!
Ⅳ 尋網路小說(在網游中研究科技的)
網游之科技與傳奇
從零開始
網游之中橫天下
網游之近戰法師
網游之帝國崛起中
網游之在游戲中崛起
這些都不錯的
Ⅳ 現代網路小說的將來趨勢是什麼
現在小說泛濫了.有內涵有深度的相當少.就象光碟一樣.盜版的永遠比正版的多.用盜版的也永遠比用正版的多.而後.盜版的越來越多.
Ⅵ 為何現代網路小說里往往難出真正的精品呢
可能是同樣的題材太多了,然後大家寫著就會往有流量方向寫,然後就會出現一窩蜂地寫一個類型,然後同時又寫出了不同的故事。所以說現在都是小網路小說,應該就是類似現狀,為什麼火不了呢?那是因為他們缺乏的很多東西是打破現狀的操作。有些人可能需要自己多學習或者說需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
一、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同類型競爭太多了,就會導致真正的極品,很難登上大家的眼眶,有可能他只不過是在某一個網頁的角落裡也沒有人去看,沒有人去看,他的閱讀量就不會很高,沒有很高的閱讀量,那麼它的作者就會越來越少,大家都會往流量方面跑,這種事情我是見過的,有些人寫得好,但是他的閱讀量不怎麼地,然後就放棄了。
這里提一下為什麼寫不出好小說呢?那是因為它在這個時代大家可能太注重於流量了,因為沒有流量就等於寫作沒有錢,沒有錢的話就沒法繼續寫,所以在寫作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往流量方面靠,往流量靠就能夠獲得更多的金錢,難以成才能夠,周而復始的寫小說,所以這樣情況下能夠寫出好的小說就會很難。所以寫小說的這種事情不能夠忙。
Ⅶ 一百年後,人們會如何評價現代的網路小說
雖然不想這么說,但還是不得不說,百年以後人們會覺得現代網路小說就是一堆垃圾。自從網路小說興起,感覺所有影視劇都是根據網路小說改編的。
看這些電視劇一點養分都吸取不到,劇情胡編亂造、人物關系簡單幼稚,不是兩男主同時愛上女主,就是兩女主同時愛上男主。感覺主角就是被上帝揀選的幸運兒,不僅樣貌好,性格完美,運氣還極佳。遇到什麼危險都能化險為夷,總在危急時刻有人搭救。
我就不信了,這世界上怎麼可能有這樣好運的人,這樣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簡直就不是人......能辦到的。
別說一百年後,就算當下,這些網路小說的風評也不怎麼好。如果說剛興起的時候大家還不懂其中的套路,但現在觀眾已經全部弄明白其中套路了。
希望以後能出現優秀的網路小說,好的小說不限形式,網路本來是最好的傳播方式,但這么好的傳播方式卻沒有傳播優秀的作品實在是很遺憾啊!
Ⅷ 網路文學現狀研究的意義
網路文學的另一歷史功績在於形成了屬於新一代青年所代表的一種網路文化,誠如邢育森所言:「網路原創文學所給予讀者的,已經絕對不僅僅是思想教化、藝術感
染和閱讀快感,它在作品篇章的字里行間,在熱烈的回應和激烈的評論之中,在會心的感悟和靈魂的喜悅中,那種潛伏於其中的,一種屬於年輕一代的獨特而嶄新的
網路文化就要呼之欲出了。」作家邱華棟提出的疑問是:「網路文學是中國的獨特現象,是中國特色。美國的網路如此發達,怎麼我從來沒有聽說美國有什麼網路文學?」[網路文學在中國有其特殊性,中國的網路文學之所以能興起並繁榮發展起來,主要的原因是中國文學一直處於政治同化的進程之中,文學的娛樂功能並沒有
很好地發揮出來,中國的通俗文學傳統在大陸一直是處於一種暗流的狀態,大學中文系給學生開講中國當代文學,基本上沒有通俗文學、通俗作家的概念,文學的探
索性、思想性,對人性的深度表現,對社會生活的廣闊描寫是對文學作品的要求。網路文學不以思想含量見長,而以機智性、幽默性、娛樂性贏得讀者。而通俗文學
在中國的讀者中已經有了很好的接受基礎,20世紀80年代的通俗文學熱潮和改革開放之後對國外影視大片的引進,在國內年輕的讀者中形成了較大的影響。網路
恰好給中國當代通俗文學的發展提供了這樣一個發展的平台,並形成了與傳統文學多元共生的局面。
Ⅸ 你心中最好的三個現代網路小說作者
我一直覺得小椴的武俠當然不是全部是精品,然而卻有他自己的天地。他切入的點與眾不同,讀來耳目一新。
紅豬俠的《慶熹紀事》還沒看完,但是這個作者駕馭文字和故事的能力都算是頂尖的。
對了,還有一個九把刀~~我覺得他是天才型作者。細究起來,他的作品還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然而瑕不掩瑜~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無人能及的~~他把故事講得生動而精彩紛呈,而且還會在每個故事中留下點東西~這一點就很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