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男主穿越到古代盜用名詩詞成名的小說
儒道至聖
[系統]國士無雙
文化大師
B. 有本都市言情小說,它的每一章開頭都有泰戈爾的一句詩,這本小說叫什麼名字
泰戈爾簡介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詩人、文學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也是首個亞洲人)。他與黎巴嫩詩人紀·哈·紀伯倫齊名,並稱為「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梁的兩位巨人」
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富裕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在外國泰戈爾被看作是一位詩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學家,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聖人。參加領導了印度的文藝復興運動,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的,在孟加拉語地區,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他的散文內容主要是社會、政治和教育,他的詩歌,除了其中的宗教內容外,最主要的是描寫自然和生命。在泰戈爾的詩歌中,生命本身和它的多樣性就是歡樂的原因。同時,他所表達的愛(包括愛國)也是他的詩歌的內容之一。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都是使用泰戈爾的詩歌。其中印度的國歌就是《人民的意志》(選自《吉檀迦利》)維爾弗德· 歐文和威廉·勃特勒·葉芝被他的詩深深感動,在葉芝的鼓勵下,泰戈爾親自將他的《吉檀迦利》(意即「獻詩」)譯成英語,1913年,他為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後來他與這個運動疏遠了。為了抗議1919年札連瓦拉園慘案,他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榮譽的人。
主要作品有詩作《吉檀迦利》,小說《兩畝地》《沉船》等。1913年作品《吉檀迦利—飢餓石頭》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於高超的技巧,並由於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他反對英國在印度建立起來的教育制度,反對這種「人為」的、完全服從的、死背書、不與大自然接觸的學校。為此他在他的故鄉建立了一個按他的設想設計的學校,這是維斯瓦-巴拉蒂大學的前身。
泰戈爾做過多次旅行,這使他了解到許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他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寫至今為止是這類描述中最細膩的其中之一。
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小說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8歲就寫詩,並展露出非凡的天才,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文、史、哲、藝、 政、經范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其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飛鳥集》(1916)、《流螢集》(1928),《園丁集》(1913)《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素芭》(1893)、《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雲》 (1894),中篇《四個人》(1916),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妹》(1932);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時介紹到中國,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他的散文詩《金色花》被選入初中一年級人教版語文課本,短篇金香木花被選入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
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戴賓德納特·泰戈爾是聞名的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會名流。泰戈爾在這樣一個文壇世家環境的薰陶下,8歲開始寫詩,12歲開始寫劇本,15歲發表了第一首長詩《野花》,17歲發表了敘事詩《詩人的故事》。才華橫溢的泰戈爾從小就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886年,他發表《新月集》,成為印度大中小學必選的文學教材。這期間,他還撰寫了許多抨擊美國殖民統治政論文章。
1901年,泰戈爾在聖地尼克坦創辦了一所從事兒童教育實驗的學校。這所學校在1912年發展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
1905年,泰戈爾投身於民族獨立運動,創作了《洪水》等愛國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為今日印度的國歌。1910年,泰戈爾發表長篇小說《戈拉》。1916年,發表長篇小說《家庭和世界》,熱情歌頌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1912年,泰戈爾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金。1913年發表為人們所熟知的《飛鳥集》和《園丁集》。1924年曾來過中國,泰戈爾回國後,撰寫了許多文章,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泰戈爾的一生是在印度處於英國殖民統治的年代中度過的。祖國的淪亡、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爾的心靈深處,愛國主義的思想一開始就在他的作品中強烈地表現出來。他雖然出身於富貴家庭、生活在矛盾錯綜復雜的社會里,但他的愛憎是分明的,創作思想是明確的,始終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他曾在民族獨立運動高潮時,寫信給英國總督表示抗議殖民統治,並高唱自己寫的愛國詩歌領導示威遊行。他還曾堅決拋棄英國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權。印度人民尊崇他、熱愛他,稱他為詩聖、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靈魂。
泰戈爾不是個狹隘的愛國主義者。他對於處在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下的各國人民一貫寄予深切的同情,並給予有力的支持。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曾多次出國訪問,並與世界各國文化名人一起組織反戰的和平團體。30年代,當德、意、日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泰戈爾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聲疾呼:「在我離去之前,我向每一個家庭呼籲——准備戰斗吧,反抗那披著人皮的野獸。」這位舉世聞名、多才多藝的作家,在漫長的六十多年創作生涯里,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餘篇短篇小說,二百多個劇本和許多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文以及回憶錄、游記、書簡等。其中1921年問世的著名詩集《吉檀迦利》,使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故事詩》和《兩畝地》是印度人民喜聞樂見、廣為傳誦的不朽詩篇。膾炙人口的《喀布爾人》、《素芭》和《摩訶摩耶》均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傑作。《贖罪》、《頑固堡壘》、《紅夾竹桃》等都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現實予以無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戲劇劇本。
泰戈爾不僅是一位造詣很深的作家、詩人,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畫家。他一生共創作了二千餘首激動人心、優美動聽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創作的不少熱情洋溢的愛國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義統治進行斗爭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這首歌,於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泰戈爾70高齡時學習作畫,繪制的1500幀畫,曾作為藝術珍品在世界許多有名的地方展出。
1941年,泰戈爾與世長逝,享年80歲。
泰戈爾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於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於同地。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婆羅門種姓。祖父德瓦爾格納特·泰戈爾和父親戴本德拉納特·泰戈爾都是社會活動家,支持社會改革。泰戈爾進過東方學院、師范學校和孟加拉學院,但沒有完成正規學習。他的知識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為多。他從13歲開始詩歌創作 ,14歲發表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878年,他遵父兄意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事文學創作。1884年,離開城市到鄉村去管理祖傳田產。1901年,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學校,這所學校於1921年發展成為交流亞洲文化的國際大學。1905年後民族解放運動進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對孟加拉分割的決定,形成轟轟烈烈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去加爾各答投身運動,義憤填膺,寫出大量愛國詩篇。但不久同運動其他領袖發生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國人的「直接行動」,而主張多做「建設性」工作,如到農村去發展工業、消滅貧困愚昧等。他於1907年退出運動回聖地尼克坦,過隱居生活,埋頭創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頌》,1911年出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聞名世界文壇。加爾各答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先後10餘次遠涉重洋,訪問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和平友誼,從事文化交流。1919年,發生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聲明放棄爵士稱號,以示抗議。1930年,他訪問蘇聯,寫有《俄國書簡》。他譴責義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支持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寫文章斥責希特勒的不義行徑。他始終關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運,支持人類的正義事業。 許多批評家說,詩人是「人類的兒童」。因為他們都是天真的,善良。在現代的許多詩人中,泰戈爾(RabindranathTagore) 更是一個「孩子的天使」。他的詩正如這個天真爛漫的天使的臉;看著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就感得和平,感得安慰,並且知道真相愛。著「泰戈爾哲學」S.Radhakrishnan說:泰戈爾著作之流行,之能引起全世界人們的興趣,一半在於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義,一半在於他作品中的文學的庄嚴與美麗。泰戈爾是印度孟加拉(Bengal)地方的人。印度是一個「詩的國」。詩就是印度人是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個「詩之國」里,產生了這個偉大的詩人泰戈爾自然是沒有什麼奇怪的。泰戈爾的文學活動,開始的極早。他在十四歲的時候,即開始寫劇本了,他的著作,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寫的;凡是說孟加拉文的地方,沒有人不日日歌誦他的詩歌。後來他自己和他的朋友陸續譯了許多種成英文,詩集有「園丁集」、「新月集」、「采果集」「飛鳥集」、「吉檀迦利」、「愛者之禮物」、與「岐道」;劇本有:「犧牲及其他」、「郵局」、「暗室之王」、「春之循環」;論文集有:「生之實現」、「人格」、雜著有:我的回憶」、「餓石及其他」、「家庭與世界」等。 在孟加拉文里,據印度人說:他的詩較英文寫的尤為美麗的是他是我們聖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絕生命,而能說出生命之本身的,這就是我們所以愛他的原因了。
[編輯本段]泰戈爾的創作
一. 主要作品
在長達近70年的創作活動中,泰戈爾共寫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大量關於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還創作了1500餘幅畫和2000餘首歌曲,其中1首為印度國歌。
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13年後 ,泰戈爾發表了長詩《野花》、《詩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詩集《暮歌》、《晨歌》、《畫與歌》,還有戲劇和長篇小說。戲劇和小說多取材於史詩和往世書,詩歌富於浪漫主義色彩。1886年,詩集《剛與柔》出版,標志著他在創作道路上進入面向人生與現實生活的時期。詩集《心中的嚮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獨特風格開始形成。這一時期還寫了劇本《國王與王後》和《犧牲》,反對恢復婆羅門祭司的特權和落後習俗。19世紀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時期。從1891年起,在他主編的《薩塔納》雜志上,發表《摩訶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說,主要是反對封建壓迫,揭露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現象。他發表了《金帆船》、《繽紛集》、《收獲集》、《夢幻集》、《剎那集》5 部抒情詩集,1部哲理短詩《微思集》和1部《故事詩集》。收入《繽紛集》的敘事詩《兩畝地》是作者民主主義思想的最高表現。從《剎那集》起,他開始用孟加拉口語寫詩。他的第二部英譯詩集《園丁集》里的詩大多選自這一時期作品。
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和《渡船》中有真實記錄。他另有兩部長篇小說《小沙子》和《沉船》。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 。這期間還寫了象徵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1910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 ,後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獻集》里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為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他進入另一創作高潮,發表詩歌《歌之花環》、《頌歌》、《白鶴》、《逃避》,中長篇小說《四個人》與《家庭與世界》。20世紀20 年代泰戈爾仍堅持寫作,發表劇本《摩克多塔拉》、《紅夾竹桃》,長篇小說《糾紛》、《最後的詩篇》及一些詩作。30年代他又陸續出版長篇小說《兩姐妹》、《花圃》、《四章》;戲劇《時代的車輪》、《紙牌王國》 ;詩集《再一次》、《邊緣集》和政治抒情詩《禮佛》等。1941年4月 ,他寫下最後遺言、有名的《文明的危機》,對英國殖民統治進行控訴,表達了對民族獨立的堅定信念。 其中《金色花》被選入七年級教材。《新月集》被選入五年級教材。
2 .思想發展與藝術成就
泰戈爾生逢急劇變革的時代,受到印度傳統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但他世界觀最基本最核心部分還是印度傳統的泛神論思想 ,即「梵我合一」。在《繽紛集》中,他第一次提出「生命之神」觀念。他對神的虔誠是和對生活、國家與人民的愛融合在一起的。但這使他的詩歌也蒙上了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另外,他提倡東方的精神文明,但又不抹煞西方的物質文明。這些都使他的思想中充滿了矛盾而表現在創作上。綜觀泰戈爾一生思想和創作發展 ,可大體分3個階段:①幼年直至1910年前後,他積極參加反英政治活動,歌頌民族英雄,宣揚愛國主義,提倡印度民族大團結。②隱居生活直至1919年再次積極參加民族運動,愛國主義激情稍有消退,政治內容強的詩歌被帶有神秘意味的詩歌所取代,也受了西方象徵主義、唯美主義詩歌的影響,宣揚的是愛與和諧。③從1919年阿姆利則慘案開始直至逝世,他又開始關心政治,積極投入民族解放斗爭,作品的內容又充滿了政治激情,視野也開闊了,對世界和人類都十分關心 。可以說 ,泰戈爾一生的創作既有「菩薩慈眉」,也有「金剛怒目」。他的詩歌受印度古典文學、西方詩歌和孟加拉民間抒情詩歌的影響,多為不押韻、不雕琢的自由詩和散文詩;他的小說受西方小說的影響,又有創新,特別是把詩情畫意融入其中,形成獨特風格。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孟加拉語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生於加爾各答市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教養的家庭,父親是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和社會活動家,六個哥哥也均獻身於社會改革和文藝復興運動。泰戈爾自幼厭惡正規學校的教育,靠家庭教育和刻苦自學度過少年時代,1878年去英國學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攻讀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
泰戈爾童年時代即嶄露詩才,他的愛國詩篇《給印度教徒廟會》(1875)發表時,年僅14歲。1880年,19歲的泰戈爾便成為職業作家。1881至1885年,他出版了抒情詩集《暮歌》(1882)、《晨歌》(1883),還有戲劇和小說等作品。這些早期傷品的特點是夢幻多於現實,富於浪漫主義色彩。
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期,詩集《心中的嚮往》(1890)是他的第一部成熟作品,著名詩篇《兩畝地》(1894)的發表,標志著泰戈爾從宗教神秘主義走向深刻的人道主義。這一時期的詩作還有《金帆船》(1894)、《繽紛集》(1896)第5部抒情詩集和一部《故事詩集》(1900)。此外,他還創作了60多篇短篇小說,其中的《素芭》(1893)、《摩訶摩耶》(1892)、《最後活著,還是死了?》(1892)等被列入世界優秀短篇小說傑作之林。
1901年,泰戈爾為改造社會創辦了一所學校,從事兒童教育實驗。1912年,這所學校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由於英國在孟加拉推行分裂政策,1905年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一個高潮,泰戈爾積極投身於運動並創作了許多愛國詩篇。這一時期是他創作的最輝煌時期。他出版了8部孟加拉文詩集和8部英文詩集,其中《吉檀迦利》為詩人贏得世界性聲譽。這一時期重要的詩集還有《園丁集》(1913)、《新月集》(1915)、《飛鳥集》(1916)等。1910年,泰戈爾又發表了史詩性長篇小說《戈拉》和象徵劇《國王》等。
1919年,印度掀起第二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為尋求民族解放道路,他走遍五大洲,發表了許多著名演講。這時期突出成就是政治抒情詩,分別收在《非洲集》(1937)、《邊沿集》(1938)、《生辰集》(1941)等作品中。
泰戈爾一生共創作了50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20餘種戲劇,還有大量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著和游記、書簡等。此外,他還是位造詣頗深的音樂家和畫家,曾創作2000餘首歌曲和1500餘幀畫,其中歌曲《人民的意志》已被定為印度國歌。
在60餘年的藝術生涯中,他繼承了古典和民間文學的優秀傳統,吸收了歐洲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文學的豐富營養,在創作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取得了輝煌成就,成為一代文化巨人。1913年,「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以高超的技巧,並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獲諾貝爾文學獎。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
1941年4月,這位曠世奇才,印度近代文學的奠基人寫下最後的遺言《文明的危機》。同年8月7日,泰戈爾於加爾各答祖宅去世。
[編輯本段]【代表作】
泰戈爾傳>節選:
許多批評家說,詩人是「人類的兒童」。因為他們都是天真的,善良。在現代的許多
詩人中,泰戈爾(RabindranathTagore) 更是一個「孩子的天使」。他的詩正如這個天真
爛漫的天使的臉;看著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就感得和平,感得安慰,並且
知道真相愛。著「泰戈爾哲學」S.Radhakrishnan說:泰戈爾著作之流行,之能引起全世
界人們的興趣,一半在於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義,一半在於他作品中的文學的庄嚴與美麗。
泰戈爾是印度孟加拉(Bengal)地方的人。印度是一個「詩的國」。詩就是印度人是常
生活的一部分,在這個「詩之國」里,產生了這個偉大的詩人泰戈爾自然是沒有什麼奇怪的。
泰戈爾的文學活動,開始的極早。他在十四歲的時候,即開始寫劇本了,他的著作,
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寫的;凡是說孟加拉文的地方,沒有人不日日歌誦他的詩歌。後來他
他自己和他的朋友陸續譯了許多種成英文,詩集有「園丁集」、「新月集」、「采果集」、
「飛鳥集」、「吉檀迦利」、「愛者之禮物」、與「岐道」;劇本有:「犧牲及其他」、
「郵局」、「暗室之王」、「春之循環」;論文集有:「生之實現」、「人格」、雜著有:
「我的回憶」、「餓石及其他」、「家庭與世界」等。
在孟加拉文里,據印度人說:他的詩較英文寫的尤為美麗。
「他是我們聖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絕生命,而能說出生命之本身的,這就是我們所以愛
他的原因了。」
詩集:詩集《暮歌》、《晨歌》、《心中的嚮往》、《兩畝地》、《金帆船》、《繽紛集》、《故事詩集》、《素芭》、《摩訶摩耶》、《最後活著,還是死了?》園丁集 《飛鳥集》《 草葉集》、《金色花》和許多中、短篇小說。他對英國殖民統治下的下層人民的悲慘生活和婦女的痛苦處境表示同情,譴責封建主義和種姓制度,描寫帝國主義者和官僚的專橫,同時也反映資產階級民主思想與正統的印度教的抵觸。詩歌格調清新,具有民族風格,但帶有神秘色彩和感傷情調。還擅長作曲和繪畫。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
自己找
C. 求古風詩句,可以做小說名的,最好是別人沒用過的,謝謝
徹夜笙歌古城門 瑾色長安
墨一世魂入眼眸 彌心咒
明月不諳離恨苦 木鳶歌
浮生覆聲撫笙渡 故季年
眉間硃砂擾紅塵 陌年古城
昨夜閑潭夢落花 青石長階
十里荒涼胭脂淚 墨守青城
長安街上舊人冥 離囚戈
孤霜情冷點硃砂 千鳶鎖畫
自古空情多餘恨
素鳶半暖畫涼箏
妃唇宛若帝王血
千古相隨永不相忘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半生浮歌半生繁
半城煙花半城彩
你非我良人怎知我情深
三十六宮秋夜長 求採納
D. 都市小說類----古典優美的句子
故事發生的太突然,會讓人產生幻覺.
春天的故事太短太短,短得會讓人害怕,然後患失患得.在雨季里迎接一個開始和一個結束.
春暖花開是一句謊言.
在月光坐過的台階上,幻想著能夠看到一些花兒的影子,這是個美麗的願望.在黑夜冰冷的手拂過的日子上,你皺著眉頭,看湖水和著思念凍結.
千年的循環依舊,溫暖的春天裡總有萬紫千紅的世界,和一絲荒原中的冷漠.是誰吹散了那層薄霧,讓歌聲透過疊嶂的塵世,吹綠了江邊的樹木和庭院的青苔.
只是百花未開.
總有希望,是留給千山萬水後的平淡;總有希望,是留給歷經滄桑的幸福.
希望,是那片初春的葉子,在綠與未綠之間.
夜,是一個孤獨的名字.
紅燭吹響了一段時間的號角,天空瞬間黯淡成墨色.有一雙手,伸出歷史的范圍,去接那把早春飄下的雪.
等待越來越瘦,瘦成院落里那朵黃花.
總有樂聲劃破空寂的夜,於某年某月的某個時段,一朵花就此盛開,為一種稱做春天的美麗.在寒冷的夜裡,獨自哭泣.
是誰站立在古典的情愫里,什麼顏色都模糊不清,只有你漆黑的眼眸.
美,是絕望的時候仍要攬水自照.
夜會是一片水域,將空靈的一切淹沒.
你醒來,我卻醉去.相識,擦肩而過.
這個春天,血腥也是這般溫暖.
5,陷阱
春天輕松一笑,便是一場戲的開始.
那一場絕望的花開花謝,與錦衣夜行的月一起,奔赴一個未知的結局.
沒有陽光,只有影子,窗檯在喃喃自語.淺藍色的憂郁一伸手,就將幾朵雲輕輕的拽進了房間.瞬時,有花在低聲歌唱.
焚滅之歌.
這是個美麗的春天,牆壁上一個字一個字的盛開著嬌艷的朵朵濃愁,睜開葉與花之間的嫵媚,看自投羅網的相思落地成血.
三月,一個溫暖鋪就陷阱的季節.
一個季節中會有很多煎熬.
那個早晨,在陽光相思的光線里,那株桃花開放在塵埃里.有許多感動,悄悄的流進眼睛,又悄悄的流出來.多久的輪回才能有次心動?
天無語樹無語人無語.
城市裡沒有蘭舟,城市裡沒有詩詞.城市是一堵塗抹著蒼白和忙碌的牆壁.
在醒來的剎那,天已經暗淡,窗外的樹木早已經在冬天離去,帶著黃鶯優美的歌聲和秋季的落英繽紛.
誰是那池蓮,盛開一汪深情的心事.於火與黑暗中死去,重生.
我只是走著那段熟悉的路,在春天死亡的瞬間,收到一個低沉的消息:森林裡再沒有了那隻錦衣夜行的狐狸.
踏青,是在這里.唱歌,是在這里.我是那隻等愛的狐狸,只記得麥田的顏色.風箏走上逃離的征途,這里,只是一個驛站.
我看到星星的眼淚,在月亮最圓的那個夜晚.那些眼淚的最終落腳點,是在一片麥田裡,第二天,便有許多露珠.
這個反常的季節啊.
陽光步行的痕跡寫在了麥田的正面.
我千年的輪回和訴說寫在了傳奇的反面.
三分春色,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在詞的小徑上走了又走,徘徊了又徘徊,依然戀著那份情愫.誰會是素色女子,在紅泥火爐旁喝著綠蟻酒,在痴痴的念著一個又一個傷感的故事.
這是春天嗎?
如此傷感和多情.
楊花謝了,春天來了一半走了一半.
我和丁香的約定,在春天打開了結,往事就盡了
E. 適合做小說名字的詩句,小說是古代言情,希望大家幫忙想想啊,謝謝O(∩_∩)O~~
不需清歌已淚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凄凄白露未曦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百年離別在高樓一代容顏為君盡
繁華往事散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分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夜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墨痕乘醉灑桃花、石上斑斕燦若霞
上泉碧落下黃泉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碧桃花下感流年
恩愛前生夢,夢里幾番哀
當時只道是尋常
愛在當下,即成永恆
美到極處,便成蒼涼
看花人未老,相知語難頻
心似繁花艷照,身如古樹不驚
明月路照惜花人
門前若無南北路、此生可免別離情
天色將暮,宴席已闌
擦身而過。生死如河,悍然相隔。
世有解花語、憑誰解花語
一生恰如三月花
君不見、殘陽秋雨深山寂
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
終是誰使弦斷、花落肩頭、恍惚迷離
多少紅顏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亂冢
任他凡事清濁、為你一笑間輪回甘墮
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
誰講煙焚散、散了縱橫的牽絆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樓、上有傾國傾城之舞袖
待浮花浪蕊俱盡、伴君幽獨
一朝春去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燈火星星、人聲杳杳、歌不盡亂世烽火
烏雲蔽月、人跡蹤絕、說不出如斯寂寞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宵中
風華是一指流砂、蒼老是一段年華
山河拱手、為君一笑
經流年、夢回曲水邊、看煙花綻出月圓
滔滔逝水,急急流年,幾十年彈指飛過,回首前塵,恍如一夢。
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今已陌路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追尋
一曲一場嘆、一生為一人
轉身、一縷冷香遠
逝雪深、笑意淺
來世你渡我、可願?
生死契闊、與子成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人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回得了過去、回不了當初
靜水流深、滄笙踏歌、
三生陰晴圓缺、一朝悲歡離合
相望誰先忘、傾國是故國
泠泠不肯彈、蹁躚影驚鴻
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
短亭短、紅塵碾、我把蕭再嘆
相愛太艱難,兩處長相憶,
惟有心香一瓣,記取前生。
誰翻樂府凄涼曲?
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縈懷抱,
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經年以後,輕舟已過萬重山,
流光易轉,浮生盡歇,
還有什麼是不能忘卻的
桃葉復桃葉,桃樹連桃根。
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
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愛得到,得不到。還未綻放,就凋零。
身後殘紅紛飛若雨,為誰悼未了情緣。
情繁如夢,唯花開是真。
春去也,共惜艷陽年。
猶有桃花流水上,
無辭竹葉醉尊前。
惟待見青天。
重來我亦為行人,長忘曾經過此門。
那年春,除卻花開不是真。
空捻花枝空倚門,空著眉間淡淡痕
那年春,記得奴家字阿純
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
何處繁華笙歌落
斜倚雲端千壺言寂寞
縱使他人空笑我
聽弦斷、斷那三千痴纏
墜花湮、湮沒一朝風漣
花若憐、落在誰的指尖
我問佛:世事本無常是什麼意思?
佛說:無常便是有常,無知所以無畏。
我問佛:為什麼我的感情總是起起落落?
佛說: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漲落,浮浮沉沉方為太平。
佛曰:執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
佛曰:執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
佛曰:執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
我問佛:何為緣?
佛曰:緣為冰,我將冰擁在懷中。
冰化了,我才發現緣沒了。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里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靜歡喜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祈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瞬,我飄然成仙,不為求長生,只願保佑你平安的笑顏。
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歌,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日,我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皚如山上雪,蛟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止,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徒徒。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
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F. 以古詩句為名的言情小說
寂寞空庭春欲晚
佳期如夢
香寒
千山暮雪
吹不散眉彎
風起青萍
玉簟秋
歌盡桃花
燈火闌珊處
.......
G. 求都市重生平行空間小說,主角主要會寫詩,古詩,
我真是大明星
都市小白文你的要求都有
主角的世界被修改了,以前的明星都沒有了
H. 以詩句為名的耽美小說
眾里尋他千網路
場景設置:小受穿了,遇見N個小攻不知那個才是那個的他~~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I. 有哪些小說的名字是以詩句命名的
碧海青天夜夜心(改名叫:天命新娘)--蜀客
千金散盡還復來--蜀客
青山接流水--簫樓
試問東流水--簫樓
流年明媚·相思謀--樁樁
香蜜沉沉燼如雪--電線
J. 現代都市異能小說裡面有詩的有哪些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何必再觸動塵封的歷史,青山依舊人不老,流水潺潺 不復還,翻過那布滿灰塵的一頁,讓歷史靜靜的歇息,讓歲月慢慢的流淌……。
收藏於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