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批判意識流小說的觀點
意識流的作者喜歡把一切都塞進一個句子中去,所以疊床架屋、宛若迷宮,無法進行傳統的語法分析。故事的敘述不是按時間順序依次直線前進,而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通過自由聯想來組織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節的銜接,一般不受時間、空間或邏輯、因果關系的制約,往往表現為時間、空間的跳躍、多變,前後兩個場景之間缺乏時間、地點方面的緊密的邏輯聯系。時間上常常是過去、現在、將來交叉或重疊,會對讀者造成混亂
❷ 意識流小說有哪些超越性和局限性
在說這個之前,我們先看看意識流的特點。
首先,在表現對象方面,意識流文學脫離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反映現實生活,描寫真切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的規范,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現人的下意識、潛意識乃至無意識的內心世界。在意識流作家看來,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僅僅反映了外在的現實和表面的真實,而這個外部世界並不真實,真正的真實只存在於人的內心主觀世界。因此,作家應把創作重心放在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描繪上,寫出人內在的真實。從這一文學觀念出發,意識流作家把創作視點由「外」轉向「內」,小說中的人物心理和意識活動不再是一種描寫方法,不再附著於小說情節之上成為達到某種藝術效果的手段,而是作為具有獨立意義的表現對象出現在作品中。意識活動幾乎成為作品的全部內容,而情節則極度淡化,退隱在小說語言的帷幕後面。因為意識流文學重在表現人的意識領域,所以作家的敘事角度與傳統文學相比也發生改變,意識流小說的敘述焦點已由外部描寫徹底轉向內心活動的呈現,即人物的意識流動過程的直接呈現。
其次,意識流文學不按照客觀現實時空順序或事件發展過程結構作品,而根據意識活動的邏輯、按照意識的流程安排小說的段落篇幅的先後次序,從而使小說的內容與形式相交融。人物意識滲透於作品的各個畫面中;起到了內在關聯作品結構的作用。
所以,意識流小說與其他小說相比,它所超越的,正是它「意識流」的特徵。意識流小說不受外界的影響,著重於人內心的活動,能更加體現人內心世界,以此能夠更加清晰地展現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利於人們把我人物的性格特點。其次,意識流小說的敘述不按空間和時間的影響,純粹是人內心的思想「流」動的過程,是隨著人意識的活動而活動的,它這種表現方式更符合人對描寫意識的流動來敘述。
當然,意識流小說的局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在形式上,因為是依靠意識的「流動」來敘述故事的發展和人物的刻畫,在故事氛圍,其他人物的形象描寫上,少了一般小說的靈活多變性,沒有了表情,語言,細微動作等的描寫,對故事情節里人物和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性。在內容上,意識流小說具體內容是以反應人內心為主的,對於現實的描寫貧乏,一些社會問題被意識流小說忽略,將資本主義制度所形成的矛盾,歸結為人地本性。
❸ 西方現代文學的意識流小說
1,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初期(20年代)興起於西方,以表現人們的意識流動,展示恍惚迷離的心靈世界為主的小說.認為文學應表現人物的意識流動,尤其是表現潛意識的活動,人的意識流動遵循的是心理時間,而非物理時間.
2,它以象徵暗示,內心獨白,自由聯想等意識流的創作方法為主要特徵,在本世紀20—30年代英,美,法等國形成一個頗為壯觀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
3,意識流小說家所運用的藝術手法各有側重,但藝術特徵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說;情節淡化;大量的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時空交替和心理時間;象徵暗示和對比聯想;語言使用上的創新和變異.
4,代表作家是愛爾蘭的喬伊斯和英國的伍爾芙,法國的普魯斯特和美國的福克納. 1,愛爾蘭的喬伊斯:《都柏林人》,《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2,英國的沃爾夫:《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達洛衛夫人》
3,法國的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
4,美國的福克納:《喧嘩與騷動》(1929),反映了美國南方望族康普生家的沒落.小說創造了復合意識流方法,使運用意識流手法去發掘人物的內心生活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度.著重表現昆丁的變態心理和班吉神經錯亂的潛意識活動.人物(長子昆丁,二子傑生,小兒子班吉,女兒凱蒂)
❹ 意識流對當代小說的影響
純意識流小說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以後就不復存在,但其錘煉的技巧為後世延用頗多。響表現主義、存在主義、新感覺等諸多流派或多或少都有受到影響。作者退出小說,刻意淡化情節,大量延用心理描寫和內心獨白,程蛛網式收放是意識流小說的典型特徵,現代小說中凡是符合這些特徵的都可算作意識流技巧的使用。
❺ 意識流小說中內心獨白作用
意識流: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意識流」一詞是心理學詞彙,是在1918年梅·辛克萊評論英國陶羅賽·瑞恰生的小說《旅程》時引入文學界的。意識流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說領域,在戲劇、詩歌中也有表現。 獨白:文學作品中人物語言的表現形式之一。指人的自思、自語等內心活動。通過人物內心表白來揭示人物隱秘的內心世界,能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本詞條含對 獨白 的釋義、分類以及林俊傑2007年專輯《西界》的開場白、同名的詩歌、文章。
❻ 意識流小說的見解
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意識流」一詞是心理學詞彙,是在1918年梅·辛克萊評論英國陶羅賽·瑞恰生的小說《旅程》時引入文學界的。意識流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說領域,在戲劇、詩歌中也有表現。 詹姆斯提出的「意識流」概念,強調了思維的不間斷性,即沒有「空白」,始終在「流動」;也強調其超時間性和超空間性,即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因為意識是一種不受客觀現實制約的純主觀的東西,它能使感覺中的現在與過去不可分割。這一概念及其內涵的思想直接影響了文學家,並被他們借用、借鑒,從而進入文學領域,作用於作家的創作,從而導致「意識流」文學的產生。 實際上,詹姆斯的心理學理論並非意識流文學產生的唯一誘因。與其他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產生的因由相同,它也是在20世紀西方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在新的經濟結構體系中,人對自我重新定位後被開掘出的—片文學新領地。
❼ 以兩部作品為例談談意識流小說與心理小說的區別。
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識,更包括無意識、夢幻意識和語言前意識。「意識流」一詞是心理學詞彙,是在1918年梅·辛克萊評論英國陶羅賽·瑞恰生的小說《旅程》時引入文學界的。意識流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說領域,在戲劇、詩歌中也有表現。
概述
「意識流」原是西方心理學上的術語,最初見於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論文《論內省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他認為人類的意識活動是一種連續不斷的流程。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銜接,而是流動的。這是「意識流」這一概念在心理學上第一次被正式提出。
20世紀初,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的「綿延論」強調生命沖動的連綿性、多變性。他的關於「心理時間」與「空間時間」的區分、關於直覺的重要性以及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結構和夢與藝術關系的理論,都對意識流文學的發展有過重大影響。
學術界一般認為意識流是象徵主義文學在小說領域的體現。但是由於其技巧獨特、成就很高,因此通常把意識流文學當成一個獨立的文學流派來處理。
理論主張
意識流小說家主張讓人物主觀感受到的「真實」客觀地、自發地再現於紙面上,反對傳統小說出面介紹人物的身世籍貫、外界環境、間或挺身而出評頭論足的寫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說」。這個主張最初是由美國作家亨利·詹姆斯提出的,後來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論也表達了類似的主張。
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喬伊斯就把消滅了作者人格的戲劇看作最高的美學形式,並力圖在小說中達到這一目標。喬伊斯認為作品是與外界事物絕緣的獨立自足的有機結構。作為現成的藝術品,它不僅與社會、歷史無關,甚至與作者本人也無關。因為社會歷史因素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是創作的素材,它們進入作品以後就被「藝術化」、「形式化」了,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
藝術技巧
內心獨白
在假定沒有其他人傾聽的情況下,一個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無顧忌的直接表露出來,就是「內心獨白」。這是意識流文學最常用的技巧。如喬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獨白。其特點是在獨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跡,純粹是小說中人物自己的真實意識流露。這種內心獨白被成為「直接內心獨白」。
此外,還有一種「間接內心獨白」,雖然也是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但是作者不時出來指點和解釋。這種內心獨白所展現的意識活動通常屬於較淺的層次,比較連貫和合乎邏輯,語言形式也比「直接內心獨白」正常。
內心分析
所謂「內心分析」,是指小說中的敘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對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進行分析追索,並且是在並無旁人傾聽的情況下進行的。它與「內心獨白」的區別在於它以理性為指引作出合乎邏輯的有條理的推理或說明,而非任意識自然流動。普魯斯特的《尋找失去的時間》(一譯《追憶逝水年華》)中就大量運用這種手法。英美有些研究者斷然否認普魯斯特是意識流小說家,主要就是因為他的「內心獨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內心分析」,而不是意識徹底的自然流動。
時間和空間蒙太奇
理小說以分析人物的意識層和潛意識層的情感、意識、思想、活動、態度為主,或直接以人物的意識活動來結構作品。
編輯本段發展歷程
心理小說的開創者為19世紀的法國作家司湯達。司湯達擅長心理描寫,他全神貫注於人的心理現象,把其他一切都置之度外。心理小說的心理描寫反映了19世紀心理學的發展水平。他的心理描寫是意識層的心理思維,限於頭腦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沒有涉及潛意識層的生理狀態的反映。因而,他的心理描寫非常冷靜和理智,充滿邏輯和理性,由此顯出人物性格力的特點和現實態度。 司湯達的心理描寫在內容層次上分為社會和愛情心理兩個層次,描寫時代的普遍心理狀況和精神面貌,細致分析愛情心理的微妙變化和發展進程。他對人物內心緊張的表現已具有現代意識的特徵。為此,他被稱為「現代小說之父」。由於他的心理意識所表現的「現代性」,使他至今在世界各國仍擁有廣泛讀者。代表作是《紅與黑》(1830)。 19世紀著名的心理小說有奧斯丁的《愛瑪》(1816)、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1857)和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1877)等。心理小說的情節通常比較單純,心理描寫的鴻篇巨制主要是靠人物的心理描寫來建構的。一是直接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包括人物的所思所想和內心獨白。小說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引導語通常是「他想」、「他繼續想」、「他暗自說道」、「我想」、「我在心裡說」等,這是傳統心理描寫的套語。 心理小說在20世紀發展為意識流小說。意識流小說興起於20世紀20年代的英國,波及到歐美各國。意識流小說是西方現代社會意識的產物,它的理論基礎是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學。「意識流」的概念由詹姆斯提出,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像一條河流一樣,是不間斷的主觀思想意識的流動。
蒙太奇是電影中用來表現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視角」、「慢鏡頭」、「特寫鏡頭」、「閃回」等等。意識流小說家為了突破時空的限制,表現意識流動的多變性、復雜性,經常採用這類手法。
對這一手法採用最多的意識流作家包括弗吉尼亞·伍爾芙和威廉·福克納。
詩化和音樂化
意識流小說家為了加強象徵性的效果,有時採用詩歌和音樂的手段。他們廣泛運用意象比喻、樂章結構、節奏韻律、標點符號甚至離奇的拼寫方式來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間的感受、印象、精神狀態或作品寓意。伍爾芙的《海浪》的語言就和意象派詩歌非常相似。喬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則運用了巴哈賦格曲的結構
心理小說不是一個統一的文學流派,也沒有公認的統一的定義。其特點是打破傳統小說基本上按故事情節發生的先後次序或是按情節之間的邏輯聯系而形成的單一的、直線發展的結構,故事的敘述不是按時間順序依次直線前進,而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通過自由聯想來組織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節的銜接,一般不受時間、空間或邏輯、因果關系的制約,往往表現為時間、空間的跳躍、多變,前後兩個場景之間缺乏時間、地點方面的緊密的邏輯聯系。時間上常常是過去、現在、將來交叉或重疊。這種小說常常是以一件當時正在進行的事件為中心,通過觸發物的引發、人的意識活動不斷地向四面八方發射又收回,經過不斷循環往復,形成一種枝蔓式的立體結構。公認的意識流小說代表作有安德列·別雷的《彼得堡》、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伍爾夫的《到燈塔去》、《海浪》等。
❽ 意識流小說對於西方現當代文學的影響
"意識流"本是心理學的一個概念。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學原理》里對
這個概念進行了解釋:"意識並不是片斷的銜接,而是流動的。用一條'河'或
者一股'流水'的比喻來表達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後,我們再說起它的時候,
就叫它做思想流,意識流或者是主觀生活之流吧。"其後"意識流"在20世紀20
年代至40年代開始進入文藝學領域,據瞿世鏡在《意識流概論》中提出,英
國小說家梅•辛克萊在其評論文章中首次使用了"意識流"這個術語。作為一
種創作方法的"意識流",除了把威廉•詹姆斯的"意識流"說作為哲學基礎外,
還直接吸收了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法國哲學家柏格森
的"心理時間"等概念,直接表現社會人物的心理和潛意識,打破了由作家出
面介入介紹人物、安排情節、評論人物心理活動的傳統文學的創作方法。
意識流創作方法的藝術特徵與現代主義作家的基本文藝觀——重主觀表現,重藝術表現,重形式創新——互相吻合,因此現代主義各種文學流派在不同程度上都運用了意識流創作方法,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意識流是現代主義的基本創作方法,在中國當代文藝思潮范疇內,現代派創作流派,如朦朧詩、意識流、荒誕派、黑色幽默、象徵主義、魔幻現實主義等都刻上了意識流創作手法的烙印,其中當然以意識流小說與意識流創作手法的聯系最緊密。
西方現代心理學一般認為人的意識結構是一種三層復合式結構,即意識、
前意識、無意識。弗洛伊德將意識描述為海洋冰山上冒出洋面的頂端,或是
一個有濃淡層次的光環里的中心亮點;而無意識則是冰山潛於水下的更多部
分,或是光環中心亮點以外的逐漸渾然了的領域;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
斯提出"意識流"概念以描述整個意識結構的動態特徵;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
•伍爾芙在一篇題為《現代小說》的論文里說:"頭腦接受千千萬萬個印象
——細小的、奇異的、倏忽而逝的,或者用鋒利的鋼刀鐫刻下來的。這些印
象來自四面八方,宛然一陣陣墜落的微塵……生活並不是一連串左右對稱的
馬車車燈,生活是一圈光暈,一個始終包圍著我們意識的半透明層。"
意識流小說不僅要表現出"海洋冰山"的"頂端"、"光環里的中心亮點"、
"左右對稱的馬車車燈"這種種呈靜態特徵的意識形式,還要挖掘出"冰山潛於
水下的更多部分"、"中心亮點以外的逐漸渾然了的領域"、"始終包圍著我們
意識的半透明層"等呈動態特徵的意識形式。與此目標相適應,意識型創作方
法與其他型態的創作方式在創作技巧上的區別主要體現為多樣化的、偏重私
人隱密的、個性化的心理描寫形式:自由聯想、內心獨白、感官印象、夢境
幻覺等。中國當代意識流小說也沒有超出這個大范圍。
自由聯想:不同於傳統小說中具有明顯內在聯系的聯想,意識流中的聯
想是無序的,具有隨意性、跳躍性、個人化的特點。如在《海的夢》(王蒙)
里,主人公,五十二歲沒有見海的翻譯家繆可言在快見到海時心情激動:"海,
海!是高爾基的暴風雨前的海嗎?是安徒生的絢爛多姿、光怪陸離的海嗎?
還是他親自嘔心瀝血地翻譯過的傑克•倫敦或者海明威所描繪的海呢?也許,
那是李姆斯基•柯薩考夫的《謝赫拉薩達組曲》里的古老的、阿拉伯人的海
吧?"而在《海與燈塔》(孔捷生)里,錦平在離開城市去海南(當年的知
青舊地)出差時:"桅桿上的旗呼啦啦地展開。城市低落下去,貼近波動的水
平線,天空愈見遼闊。呵,城市。藍天被擠壓在兩排高樓的縫隙,世界被嵌
在窗框里,還給窗格子分割成小小方塊。/多遼闊的天,多深藍的水"同是對
海的感覺,卻極具個人特點:繆可言是個翻譯家,他首先聯想起的是譯作;
錦平與丈夫志趣不投,對在城市生活感到壓抑,渴望廣闊的世界,景色在她
眼裡也具有對比意義。
內心獨白:是不加評述的純粹內在意識的載體,展示著意識本身的真與
美。如《無主題變奏》(徐星)里,"我"自開篇起始即在喃喃自語:"也許
我真的沒有出息,也許。我搞不清除了我現有的一切以外,我還應該要什麼。
我是什麼?更要命的是我不等待什麼。也許每個人都在等待,莫名其妙地等
待著,總是相信會發生點兒什麼來改變現在自己的全部生活,可等待的是什
么你就是說不清楚。真的,我什麼也不等待。這么說並不是要告訴你我與眾
不同,其實在另外一個意義上我又太清楚該要什麼了,要吃飯要幹活兒……"
以此奠定了全文的基調:毫不隱晦地敘說自我感受,吐露心曲,表現了人與
人之間的隔膜。又如《藍天綠海》,通篇運用了"我"的內心獨白,向死去的
好友蠻子吐露自己的思念,對世界的厭惡,追逐名利時的疲憊,生活的不如
意……將情緒揮灑得淋漓盡致。
感官印象:注重作品中表現出的印象具有以人物為主體的感受,它是可
感可觸而非虛無飄渺的,與修辭手法中的通感、暗示一脈相承。如《馬蘭花,
馬蘭花》(丁小琦)里,被遠嫁的馬蘭花初到婆家時一夜無眠,她的感受是
相當郁悶與驚恐的:"屋子象口倒扣的鍋,又黑又悶。眼仁都被染黑了,睜著
和閉著一樣,什麼也看不見。一炕的人都睡死了似的,只有那高低粗細的鼻
鼾,如滾開的水鍋里,冒出的大小不一的泡泡。當弄清沒人知道你是睜著眼
時,你就這樣看了一夜的黑。"又如《歡樂》里齊文棟飲了農葯後的感受:
"緊接著咽喉的痛楚,一團熊熊的烈火在你的胃裡翻滾起來,你聽到自己的頭
發梢子象燃燒的豆秸一樣噼噼叭叭地響著,腐爛蘋果的香氣象浪潮一樣涌來
涌去……但痛苦很快就消逝了,你大汗淋漓,四肢柔軟,瞳孔緊密收縮,終
於縮得比針尖還小,黑暗如鍋底一般罩下來。……你恍惚覺得有一隻手牽著
你走,那隻手很大很柔軟,那人身上有一股熟皮子的味道……爹!我又見到
你啦,爹!……"
夢境幻覺:作為一種殘缺的印象,一種荒誕的意象,體現出人物的潛意
識,為人物情緒的凸現提供了拼圖。如《風箏飄帶》里素素認識佳原後,做
了一個夢:佳原在馬背上放風箏,風箏很簡鄙,寒傖得叫人掉淚,但風箏飛
起來了,而且飛得比東風飯店的新樓還高,比大青山上的松樹還高,比草原
上空的蒼鷹還高,比吊著"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勝利萬歲"的氣球還高,而她
變成了風箏上面的一根長長的飄帶兒,也跟著風箏飛起來了……表現了少女
對愛情的美好憧憬,對生活的超越。
中國當代意識流小說在人物處理上,人物不再是一個"典型"。由於
人物的悲與喜,光明與黑暗,高尚與卑劣,對新生活的嚮往與對舊日的懷戀
等種種情感交織在一起,讀者又要將自己代入人物內心才能領會文章內容,
所以讀者無法立即對人物做出具體的善惡評價。如《歡樂》(莫言)里的齊
文棟,是個農村知識青年,在他第五次高考不中之後,"離開了蒼老疲憊的家
門,象逃跑出一個恐怖的夢境",經過一大灣子水,一塊辣椒地,坐在自殺的
年青姑娘魚翠翠的墳頭浮想連翩,最後終於在這個寧靜的晚上親手結束了自
己的生命,進入了死亡的"歡樂"。齊文棟不是個臉譜式的人物,他的心理活
動和意識活動,獨成一個世界:有屢試不第的壓抑,有對母親的憐憫、內疚,
有對哥嫂的不滿、無奈,有對年青女子的生理慾望,有對魯家三小子的羨慕、
妒忌,有對建倉夫婦的厭惡,有對高大同的好奇、惶然……在這里,我們看
不到作者對人物的隱性評價,只有人物失卻控制的意識流動起作用。從這個
方面來說,意識流小說與傳統小說有很大不同,如傳統小說里與科舉發生密
切聯系的兩個人物——范進、賈寶玉,在性格內核里都蘊含了作者的人生理
念,或諷刺什麼,或褒揚什麼,讀者很容易領會,而在意識流小說里,作者
隱身幕後,讀者不再意識到作者的存在,只意識到人物的存在。
作者的隱身,有賴於作者敘述角度的選擇。意識流小說突破了傳統的界限,多採用第一或第二人稱。如《藍天綠海》(劉索拉)以第一人稱"我"描述自己的生活,通過回憶與強調突出與蠻子生死不渝的友情和"我"的感傷、郁悶、偏執、無所適從;又如《花豆》(高行健)通過年老的"我"在一個濕淋淋的下午,獨對雨點向回憶中的青梅竹馬的"你"的喃喃傾訴與思念,表現了幾十年的風雲,對往事的留戀和對錯失的悔意;而前文提到的《歡樂》則採用第二人稱"你"來表現齊文棟的內心。意識流小說也有用第三人稱的,如李陀的《七奶奶》。小說深入七奶奶的心靈,寫她的對可能爆炸的煤氣罐的焦慮,對兒媳婦的不滿,對童年生活的回憶。通過這些心理活動,讀者可以大致了解七奶奶一生的軌跡,也能體會她守舊的淵源。但小說雖然用了第三人稱"她",也體現了一定社會內容,七奶奶卻不象《紅樓夢》里的賈母或劉姥姥,她沒有具體的外貌,沒有鮮明的性格,沒有通過第三者觀察的眼睛,更沒有作者試圖體現的褒貶傾向,因為作者並不是通過生活流程,
而是通過心理流程來展開文本的。
意識流小說則打破了邏輯的框框,有意淡化情節,突出人物的意識流程,用聯想、想像、回憶、幻覺、夢境,打破時間之鏈,立體地、多層次地表現人生。如中國當代意識流小說的發韌之作《春之聲》(王蒙),就是將主人公一生的經歷壓縮在不足三小時之內加以集中體現的。《春之聲》的情節很簡單:工程物理學家岳之峰決定回一趟闊別二十多年的家鄉,結果坐上了一輛悶罐子車,在車里,他與一位用"小三洋"錄音機播放德文音樂的婦女聊了幾句天,下車後看見了悶罐子車的外表及嶄新的火車頭。情節雖簡單,但由於作者採用了意識流創作手法,因而知覺時間無所不及:由車身輕輕的顫抖聯想到童年的搖籃;由車輪撞擊鐵軌的噪音想起黃土高原的鄉下;由悶罐子車聯想起三個小時前他坐著的三叉戟飛機,又聯想到自己的地主成份及二十二年的檢討;由南瓜香又聯想到童年,人民物質生活的改善;由德文音樂想到法蘭克福的孩子,西北高原的故鄉,解放前北平的聯歡,解放後的首都北京;由嶄新的車頭聯想到約翰•斯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作者通過從心理角度處理時間次序和空間位置,使讀者在短短的篇幅內就領受到一個時間跨度很大的區域內的人生內容。在結構方面,意識流小說多以多線交叉或放射性思維方式來表現復雜的外部世界和人物的內心世界。如《風箏飄帶》(王蒙)寫一對青年男女素素與佳原一次約會的過程,通過素素的眼睛、回憶、聯想與夢境,寫盡了物質的壓迫,文革的耽誤,生活的艱辛,人們的不信任,對知識的嚮往,自強不息的精神,兩情相悅的美好……這種結構方式與傳統小說單一的因果關系式的,或"花開兩朵,各表一支"分類式的結構可說有著極大的區別。
受中國傳統創作方法的影響,中國當代意識流小說的創作方法又與西方意識流小說創作方法不盡相同,甚至有人認為兩者並無淵源關系。王蒙雖被大家公認為是我國現代意識流小說的發軔作家,但他在談小說創作時卻說過,「請別以為寫心理活動是屬於外國人的專利,中國的詩歌就特別善於寫心理活動,《紅樓夢》有別於傳統小說也恰恰在於它的心理描寫。」「重視藝術聯想,這是我一貫的思想,早在沒有看到過任何意識流小說,甚至不知道意識流這個名詞的時候,我就有這個主張了」。王蒙在承認自己讀過一些外國小說的同時,更強調的是自己從魯迅《野草》中受到啟發,甚至是有意識地在迴避自己的「意識流」創作與西方意識流文學的關系,他不願意別人把自己的小說創作僅僅看作是受西方意識流小說的影響所致,相反,他極力在中國傳統文學中尋找「意識流」的淵源。與王蒙相似,更有人把中國的意識流文學追溯到了20世紀初,並且還特別強調其獨特的藝術淵源:「《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篇意識流小說」,「這篇小說與西方現代派的意識流作品並無瓜葛。……」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現代意識流小說雖然普遍被認為是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而產生,但因本土文學的影響,它仍保留著中國傳統現實主義文學的印痕,帶著濃厚的中國特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意識流。下面,我們試著比較兩者的差異。
首先,我們來回顧西方意識流產生的背景與理論依據。十九世紀末,英國和法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逐漸衰落,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國力迅速上升,從而使得國際社會矛盾日夜尖銳。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又使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蕭條,社會機制遭到嚴重損壞。這樣,各項保障制度的缺失,戰爭的創傷在人們的心中投下了難以掃除的陰影。人們普遍認為現實荒謬無稽,社會不可思議,人類猥瑣無能,世界前途茫茫。悲觀絕望,頹廢沮喪的情緒彌漫於整個社會。所有這些尖銳的國家、社會矛盾和變化了人的思想使得越來越多的作家感覺到用古典主義和傳統的小說描寫已經無法揭示出日益惡化的社會現實,無法描繪出人們面對荒誕社會的真實內心,他們認為只有主觀世界才是「最高真實」。意識流作家普魯斯特就認為主觀真實是「最基本的東西」,只有主觀作品才是「唯一真實的著作」。喬伊斯也要求藝術家去表現「經驗的真實」。而福克納則認為作家只應寫人類的「內心沖突」和「心靈深處亘古至今的真情實感」。維吉尼亞?沃爾芙也認為只有意識流才是生活,才是真實和道理,文學作品應當著力於表現這種錯綜復雜變化的「根本精神」,而不應該去描寫「意識流」本身以外的事物。
就這樣,意識流作家緊緊抓住了時代和社會在人們心裡留下的陰影和夢幻,著力於書寫人的內心世界,用濃墨和重彩,大膽自由地運用意識流小說形式,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感受,揭示社會矛盾,揭示人們面對社會危機的心裡病態。因此,意識流小說是西方現代社會意識的產物,它是在20世紀資本主義社會日益衰落和新的經濟結構體系構建中和西方精神危機四伏的情況下,人們對自我進行重新定位後開掘出來的一片文學新領地。
意識流作家們的這種由寫外轉向寫內,熱衷於寫內心生活的創作手法除同他們對世界對藝術總的看法相關聯外,還深受法國哲學家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學等思想的影響。柏格森的非理性主義強調直覺是認識世界本體的惟一根據,「真實」只存在於「意識的不可分割的波動之中」;而奧地利精神病醫生佛羅伊德對潛意識和無意識的充分肯定並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無疑是為意識流文學創作思想張目。而威廉?詹姆士認為宇宙間最根本的東西是「純粹經驗」,也即「意識之流」,它就是「現實」,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品級高的現實」。這些理論,都深刻地影響了意識流作家們的創作。如福克納就對柏格森的「心理時間」學說頗有研究,認為空間的作用不在其范圍的大小,而在於它的象徵意義,並自覺將它運用於小說創作。在他的作品中,時間成為一種無形的流動狀態,過去、現在和將來往往互相穿插,彼此交融,經常在某個人物的意識中同時得到體現。
而中國的意識流小說在受西方文藝思潮的影響的同時,卻無法完全擺脫中國傳統文學創作手法中心理描寫和藝術聯想的影響。心理描寫是表現意識層的心理思維,限於頭腦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沒有涉及潛意識層的生理狀態的反映。因而,心理描寫是冷靜、理智和充滿邏輯理性的,並由此顯示出人物性格特點和對現實的態度。傳統心理描寫的影響在中國當代意識流小說中體現為人物的意識雖然具有模糊和不連貫性,但同時又保留著一定的理性特徵,即這些意識中仍有著作者心靈和時代的投影。王蒙曾說過:「意識流的手法中特別強調聯想……它反映的是人的心靈的自由想像,縱橫馳騁……,中國文學一貫重視聯想,『賦,比,興』中『興』就是聯想……。我們的意識流不是叫人們逃避現實走向內心的意識流,而是一種叫人們既面向客觀世界也面向主觀世界,既愛生活也愛人的心靈的健康而又充實的自我感覺。」所以在王蒙的意識流小說中,他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將不具備任何規律和秩序的人物意識連綴成一連串的印象與感觸,而同時又用冷峻的思維和對生命、對生活的激情展現出他對社會與生活的認識。在《春之聲》中,主人公岳之峰的回憶和聯想雖然毫不連貫,但這些回憶和聯想卻能體現出他在為生活中的美好而激動,為國家的落後而牽掛,為生活中的種種醜陋而憂慮,他的所有聯想合在一起,以自我展示的方式在我們面前樹起了一個獨立思考、熱愛生活、毫無羈絆、心靈自由的典型形象。
此外,在傳統小說中,心理描寫從屬於情節,依附於情節,不具有獨立性。情節的發展和觸動會引發出人物的心理描寫,並能將心理描寫串連起來,體現了傳統小說敘述的線性因果關系。心理描寫的這一特點也影響著中國的意識流小說。如在《春之聲》中,雖然小說以主人公岳之峰的意識為主,但他所有的回憶和聯想又由他在火車上所聽、所聞、所看而引發的,其意識的流動仍然受到了一定的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其次,在表現內容方面,西方意識流小說因受現代心理學、哲學等的影響,主張把人心裡的「原始的混沌」全部地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因此,在他們的小說中,著力表現的是人內心非理性的無意識和潛意識世界,突出的是人物內心的混亂、迷離、恍惚、無邏輯性、動物性和瘋狂性,並按照原始的方式雜亂無章地直接展現在讀者面前,他們以為只有這樣才算寫出了心理的原始真實。意識流的代表作家維吉尼亞?沃爾芙就要求在小說中以主觀代替客觀,努力表現人物「私有的幻想」。她說:「生活並不是一連串左右對稱的馬車燈,生活是一圈光暈,一個始終包圍著我們意識的半透明層。傳達這變化萬端的,這尚欠認識尚欠探討的根本精神,不管它的表現會多麼脫離常規、錯綜復雜、,而且如實傳達,盡可能不羼入它本身之外的、非共固有的東西,難道不正是小說家的任務嗎?」在她看來,文學作品就應該著力表現這種錯綜復雜變化的「根本精神」,而不是去描寫「意識流」本身以外的事物。因此,在具體的創作中,她就強調要把人物頭腦中「千千萬萬個印象」,無論是「細小的奇異的、倏而逝的,或者是用鋒利的鋼刀刻下來的」,全部應該寫出來,認為只有這樣才算寫出了「生活的本來面目」。
而中國的意識流小說卻因受傳統心理手法的影響,在描寫人物內心的意識活動時,沒有完全拋開外部客觀世界及其對人物內心的影響,也不是將來自四面八方的如微塵般的印象,「不管它們表面上看來多麼無關系」,不管它是否「全不連貫」地照實記錄下來。相反,它仍然會圍繞小說主題的需要去有意識地選擇人物的意識,並在小說中顯示出這些意識的有次序、合乎邏輯的特性。同樣在《春之聲》中,岳之峰對氣味、聲音等的聯想、想像都比較明顯地體現出了作者有意識對主人公意識的選擇,即用現實和歷史、中國和外國、城市與鄉村、新與舊、土與洋、前進與落後的對比,來展示出中國新時期生活狀態的全景,來象徵中國新時期生活的轉機,從而突出新中國的春天已經到來的創作意圖。而在《蝴蝶》中,通篇行文也是緊扣張思遠如何「丟了魂」,後來又「找到了魂」這一基線展開的。 在意識流動中,張思遠由小石頭--張指導員--張副主任--張書記--「走資派」--「囚犯」--老張頭--張副部長,這三十年來的地位、身份的變化展現的實際上是中國政治的風雲史、歷史的變遷命運。而張思遠最終「找到了魂」則蘊含了作者的理性思考,揭示了黨的幹部應該是人民的公僕,人民才是社會的主任這一道理。
第三,從表現的方法來看,西方意識流小說特別強調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通過自由聯想來組織故事,作者完全獨立於作品之外。他們提出「非人格化」和「作家退出小說」的口號,反對作家對人物的心理進行整理和提練,更反對作家出面進行介紹和解釋,而要求讓人物的內心活動――特別是隱藏在心靈深處的無意識、潛意識活動自然、真實地展現出來,力求展示的是人們內心的純自然的主觀狀態。故事的安排和情節的銜接不再受時間、空間或邏輯、因果關系的制約,往往表現為時間、空間的跳躍、多變,前後兩個場景之間缺乏時間、地點方面的緊密的邏輯聯系,時間上也常常是過去、現在、將來交叉或重疊,或者是讓人物隨時隨地地進行突然的、跳躍式的「自由聯想」,有時甚至要靠字體等的變化來暗示人物的變化。此外,時空錯亂也經常出現在這類作品中,過去、現在、將來隨意被顛倒、穿插、交融,而作者有意不做任何說明,使得夢幻和現實的界限被打碎,攪亂並糾纏不清。極端者,甚至故意破壞語言規范,前言不搭後語,幾十頁不用一個標點兒。如《喧嘩與騷動》中班吉和昆丁的意識不斷跳躍,不存在現在、過去和未來的界限,書中內容在時間上顛倒混亂,作者對此不作解釋,也不交代,只以變換字體或改換稱謂來提醒讀者。
而中國當代意識流小說雖然不再如傳統小說那樣基本上按故事情節發生的先後次序或是按情節之間的邏輯聯系而形成的單一的、直線發展的結構,但在按時間順序敘述故事和展現人物聯想與回憶過程中,外在的時間或事件會不時打斷原意識的流動,並伴有敘述者語言的介入,呈現出現實與意識相間出現的特徵,使讀者仍能感知到小說中人物意識的流動規律及作者有意識地用之反映社會現實與人物內心的特點。王蒙在《關於<春之聲>的通信》中談到《春之聲》的創作方法時就說過:「……我打破常規,通過主人公的聯想,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筆觸伸向過去和現在、外國和中國、城市和鄉村。滿天開花,發射性線條,一方面是盡情聯想,閃電般的變化,互相切入,無邊無際;一方面,卻又是萬變不離其宗,放出去的又都能收回來,所有的射線都有一個共同的端點,那就是坐在1980年春節前夕的悶罐子車里的我們的主人公的心靈。」這一「共同的端點」就體現出了作品中雖淡化但仍然存在的情節,而人物的意識在這里也就更像一面攝取社會生活現象的鏡子。
總之,意識流作為一種創作方法深刻地影響了我國當代小說的創作,但同時,我國當代小說又深受傳統小說的影響,保留了自己鮮明的特色,顯現出既傳統又現代的獨特特徵。
❾ 什麼是「意識流」、「意識流小說」
「意識流」是西方現代文學藝術中,特別是小說和電影中廣為應用的寫作技巧。上個世紀20年代起,意識流技巧在小說領域取得了十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並未形成一個文學流派。這是因為運用意識流方法寫作的作家並沒有共同的組織和綱領,也沒有發表宣言,而是一些不同國家的作者,如愛爾蘭的詹姆士·喬伊斯,法國的馬賽爾·普魯斯特,英國的弗吉利亞·;伍爾芙和美國的威廉·福克納等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運用新的概念與方法創作小說。他們的作品著力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採用迥異於傳統文學的心理描寫方法,開創了現代小說的新紀元。這些作品在當時雖然受到某些責難,但並未引起重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得到承認和廣為流傳。20世紀60年代以後,創作這類小說的作家越來越多,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現代小說的一種傳統創作手法。
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初興起於西方、在現代哲學特別是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上產生的小說類作品。意識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關的零散方法進行的,而是一種流,是以思想流、主觀生活之流、意識流的方法進行的。同時又認為人的意識是由理性的自覺的意識和無邏輯、非理性的潛意識所構成;還認為人的過去的意識會浮現出來與現在的意識交織在一起 ,這就會重新組織人的時間感,形成一種在主觀感覺中具有直接現實性的時間感。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強調並發展了這種時間感,提出了心理時間的概念。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潛意識的存在,並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他們的理論觀點,促進了文學藝術中意識流方法的形成和發展。
意識流小說不是一個統一的文學流派,也沒有公認的統一的定義。其特點是打破傳統小說基本上按故事情節發生的先後次序或是按情節之間的邏輯聯系而形成的單一的、直線發展的結構,故事的敘述不是按時間順序依次直線前進,而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通過自由聯想來組織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節的銜接,一般不受時間、空間或邏輯、因果關系的制約,往往表現為時間、空間的跳躍、多變,前後兩個場景之間缺乏時間、地點方面的緊密的邏輯聯系。時間上常常是過去、現在、將來交叉或重疊。這種小說常常是以一件當時正在進行的事件為中心,通過觸發物的引發、人的意識活動不斷地向四面八方發射又收回,經過不斷循環往復,形成一種枝蔓式的立體結構。公認的意識流小說代表作有安德列·別雷的《彼得堡》、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伍爾夫的《到燈塔去》、《海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