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都市總裁 > 中國現代詩化小說的出現

中國現代詩化小說的出現

發布時間:2022-01-07 14:35:37

㈠ 中國詩歌的發展史

中國詩歌的發展史:詩經-楚辭-漢賦-魏晉南北朝民歌-漢魏元朝文人詩-唐代的古風 新樂府-格律詩-宋詞-元曲-現代詩。

中國詩歌發展史簡介:最早的詩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詩經》,其內容有「風,雅,頌」三個部分,句式為四言句。繼《詩經》之後,在楚國出現了一種新的詩體,叫「楚辭」,它的創始人是屈原,發展為五言句和七言句。到了漢代,出現了為配合音樂而歌唱的詩即「樂府詩」多為五言詩。到了魏晉,出現了作詩要注意平仄和韻律的性質,形成了格律詩的主要內容。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分為:律詩和絕句。宋代最為發達,這就是詞,也叫長短句。到了元明兩代,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體裁,叫曲,也稱散曲。近代出現了新文化的「現代詩」。

㈡ 詩歌發展歷程

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乎情而施乎藝也——摘自趙缺《無咎詩三百序》。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孔子認為,詩具有興、觀、群、怨四種作用。陸機則認為:「詩緣情而綺靡」。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後世將兩者統稱為詩歌。
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後發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吉爾、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詩歌發展經歷了《詩經》→ 《楚辭》→漢賦→漢樂府詩→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的發展歷程。

㈢ 中國詩歌發展史

發展階段如下:

1、先秦啟蒙

詩歌在中國源遠流長,綿延數千年。早在西周至春秋時代,我國詩歌就已產生了大批輝煌篇章,其標志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出現。

戰國後期,在南方的楚國產生了一種具有楚文化獨特風採的新詩體——楚辭(騷體)。楚辭句式長短參差,以六言、七言為主,多用「兮」字。

《詩經》和楚辭,是後世詩歌發展的兩大源頭,在文學史上並稱「風騷」,共同開創了我國古代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並駕齊驅、融匯發展的優秀傳統,並垂範於後世。

2、漢代興起

漢代前期,文人詩壇相對寂寥,民間樂府頗為活躍。「樂府」原指國家音樂機構,後代將樂府所收集與編輯的可以配樂演唱的歌辭也稱為「樂府」。漢樂府民歌是漢樂府的精華。

在漢樂府的影響下,文人五言詩逐漸發展成熟,其標志是東漢末年出現的《古詩十九首》。

3、魏晉成熟

三國、西晉時期留下的詩歌不多,僅有嵇康等人的詩歌作品。東晉詩歌漸多,產生了大量文辭絢麗的作品,而陶淵明獨以其清新的詩風為後世推崇。南朝文風絢爛,詩歌靡麗,大量用典,以齊梁的詩歌為盛。北朝詩歌樸素、有風骨,以《木蘭辭》為最好。

這段時期產生了大量的詩歌評論,對詩歌的內容、思想、鑒賞產生了巨大作用。南朝文人提出四聲說、八病說,對後來的詩歌創作、鑒賞產生巨大影響。

4、隋唐興盛

隋唐時期,詩風極盛。唐前期以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為最。李白、杜甫為盛唐詩歌最好的作者,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等作品,杜甫的《兵車行》等作品為盛唐的天空增加了許多雲彩。

中唐詩歌有大歷十大才子等人創作,白居易為中國詩歌的又一高峰,代表作《長恨歌》、《琵琶行》。唐朝晚期,杜牧、李商隱的詩歌成就很大,詩歌創作多憂國傷時。

唐朝中期,詞定型。唐中晚期產生了不少詞作,大量寫詞的有溫庭筠。

5、宋元繁榮

五代好詩較少,北宋詩歌以蘇軾為最好,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影響很大。南宋前半期,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尤袤詩作極多,成就很大。

五代十國時期,詞興起,馮延已、李煜為極好的詞作家。北宋詞成就極大,代表人物歐陽修、蘇軾、柳永、晏幾道、李清照等。

6、明代的「復古」與革新

明代初期,詩歌復興,代表作家劉基、高啟。明朝中期,台閣體、前七子、後七子相繼興起,作品多為歌功頌德、復古、學習古人等。明後期詩歌成就不高。

7、清代的虛假「中興」

清朝詩歌作品、作者數量巨大,濫作之多,觸目驚心,代表人物,乾隆帝。後期有龔自珍等人,詩作不佳。

8、近現代的虛大與危機

近代詩歌初,沿習古制,但產生了黃遵憲等怪胎。詞作有王國維等,然作品不佳。

新文化運動之後,新詩興起,即現代詩。民國現代詩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詩,格調不高、不押韻、內容貧乏、矯揉造作。

新中國建立以後,詩歌創作一度陷於停滯。1978年後,十年內朦朧詩大為盛行,代表人物北島等。20世紀開始以後,網路詩歌興起,雖然水平錯落,但是佳作頻多。

(3)中國現代詩化小說的出現擴展閱讀:

現代(當代)詩歌的主要流派:「五四」詩歌、新月派、現代派、湖畔派、九葉派、朦朧詩、第三代、中間代、70後,80後等。

1、新國風

新國風即國風精神在新時代的體現。新國風的基本定義是:秉承「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傳統精神,站在民眾的立場,用凝練的語言、流轉的韻律、表達抒發自己對於當代生活的切實感悟,並力求達到曉暢明白卻又內蘊深厚的藝術效果。

2、「五四」派

現代詩歌是「五四」運動以來的詩歌,其主體是用白話寫作,以打破舊詩詞格律為主要標志的新詩。代表初期新詩最高成就的是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他的《女神》中大部分作品寫於1920年前後,傳達著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開一代詩風。

3、新月派

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

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㈣ 中國詩歌發展的歷史

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

歷史演變早期的詩歌
人類許多民族在語言的發展中產生了適合本民族語言的詩歌形式。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其中最早的詩作於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於春秋時期中葉。
到了戰國時期,在南方的楚國華夏族和百越族語言逐漸融合,其詩歌集《楚辭》突破了《詩經》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體現南方語言的特點。
漢代的古體詩
漢代時樂府詩形成。樂府詩是為了配音樂演唱的,相當於現在的歌詞。這種樂府詩稱為「曲」、「辭」、「歌」、「行」等。三國時期以建安文學為代表的詩歌作品吸收了樂府詩的營養,為後來的格律更嚴謹的近體詩奠定了基礎。
唐宋的近體詩
到了唐代,中國詩歌出現了四句的絕句和八句的律詩。律詩押平聲韻,每句的平仄、對仗都有規定。絕句的規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達到頂峰的詞也是詩歌的一種重要形式。詞的格式要依從一些固定的詞牌,以便於配以樂曲演唱。
後期發展
自元代開始,中國詩歌的黃金時期逐漸過去,文學創作逐漸轉移到戲曲、小說等其他形式。漢語古詩在周邊國家的影響
漢詩,字面上的意思是漢語的詩歌。但這個概念主要是在漢語世界之外使用。中國的一些周邊國家,如朝鮮、日本、越南,因為使用漢字作為書寫文字,自然也深受漢語詩歌的影響。隨著佛教禪宗在這些國家的流傳,漢詩成了禪宗文學的最重要的形式。

㈤ 中國現代詩發展情況

中國詩歌的現狀與未來

時下,許多人對中國詩歌的現狀大為不滿,且慣於把現代詩同唐詩宋詞作比較,更有甚者認為「中國詩歌已經死了」。如何看待中國詩歌的現狀,中國詩歌到底何去何從,還能不能再次輝煌燦爛?草根詩人晗暉就此采訪了某雜志常務副主編王先生。

詩人: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目前中國詩歌已走入低谷,如何才能讓詩歌走出低谷,健康發展?

王主編:我認為,詩歌只是一種文學載體,只有詩人找到敏感點,使之心靈產生共振,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悲憤出詩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災區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一些詩人抓住大眾的敏感點,寫出了一些很不錯的詩,出現了「汶川詩歌井噴」現象。如今,詩歌已從大眾轉向了特定人群或象牙塔,詩人更加註重示愛、抒發感懷、撫慰心靈的描寫。至於詩歌如何走出低谷,我覺得國家沒必要去重視或提倡,發生大的變革或有重大的事件發生,自然會出現一些好的詩歌。

詩人:有人說,現在每個人都是詩人,都可以寫現代詩,您對現代詩有何看法?

王主編:現代詩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在關心詩歌、喜歡詩歌的人,大都是精神敏感的人,關注生活意義與價值的人,他們試圖從詩歌中尋找靈魂的家園。我不認為每個人都是詩人,像「梨花體」那種不叫詩,充其量是順口溜而已,作者和讀者之間很難產生共鳴、共振,更達不到詩的高度和境界。眾所周知,詩歌是凝練的藝術,要寫出一首好詩,不僅對大家共鳴、敏感的事物要有很深入的把握,而且語言要做到言簡意賅。

詩人:如何在繼承古體詩精髓的情況下,發展好現代詩,使之健康發展?

王主編:古體詩是一個高峰,寫得確實很好,特別是對節奏、意境和心靈敏感點的把握。大家覺得古體詩很好,並不等於古體詩都很好,大家看到的是經受歲月洗禮流傳下來的精品。現代詩也有經典,像郭沫若、艾青等老一輩詩人的詩。大家覺得現代詩不好,是因為現代社會價值多元化,人們的關注點多元化,詩人很難把握敏感點。另外跟時代浮躁等因素也有關。現代詩跟古體詩是一脈相承的,要發展現代詩,詩人可以借鑒古詩的韻律,這種借鑒不是刻意的,更多的是對其靈魂的傳承。

詩人:結合古體詩,請您談談現代詩的發展趨勢與未來?

王主編: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發展現代詩要准確把握兩點。一是准確把握傳統文化的靈魂。如宋詩傳承了唐詩的靈魂發展壯大起來,但又自具特色。二是准確把握社會大變革人們心靈、靈魂的共振點。只有找到心靈感動的地方,才能寫出感動大家的詩歌。對於國家而言,順其自然就好,有大變革則然會出好詩人。值得一提的是,當今歌很繁榮,詩人不能不關注歌的發展,那些深受人們喜愛的歌,歌詞本身就是一首很好的詩。詩、歌本應一體,詩人可通過歌的形式將詩流傳下去。

現代社會是一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人們的關注點也多元化,大家覺得「詩歌死了」,是因為人們的關注點多元化所致,並不是說現代詩沒有精品。中國詩歌要想發展進步,就必須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發展改變自身的形式和內容,調整自己的位置和發展方向,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讀者。

㈥ 中國詩歌發展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分別出現了那些詩歌體裁

中國詩歌發展所經歷的八個階段。

一、上古神話傳詩,中國最早的靈魂詩詞。

中西方文化有所差異,但是歷史幾乎都是從神話傳說開始的,在沒有具體的記載歷史之前,歷史永遠是個迷,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恐龍時期,人類形成初期,再大一點延伸到地球的形成。

上古神話傳說中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就這樣有了人類,也就就有了語言,語言就是最早的詩,每一聲稱呼,每一句語言,都是最古老的詩,所以詩歌的發展最初是從語言到文字演變而來。



二、歷史記載《詩經》和《楚辭》時期。

《詩經》作為中國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雖然作者不詳細,但是內容總體反映了西周到春秋時期近幾百年的歷史面貌和生活現狀,在我國詩歌歷史上占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後世詩歌的創作起到了引領作用,也就是說中國《詩經》以後的詩人大多都受《詩經》的影響。

《楚辭》雖然為方言體裁,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恰似神話之飄渺,又具灑脫和豪放,由屈原創作,被稱為「楚辭體」或「騷體」。楚辭具有地方特色文學,但其抒情方式和豪邁情懷,很大程度影響了後世的詩歌創作,又有南北文化的結合,浪漫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獨領風騷。

三、漢代樂府詩及魏晉南北朝民歌時期。

漢樂府和魏晉南北朝詩歌可以形象地說是把詩和音樂相結合,是《詩經》和《楚辭》之後的一種新體裁,源於民間而走向官府,漢代是歷史大發展時期,也是樂符最輝煌歲月,宮廷有專門的官職和從事創作詩歌的人,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樂符機構。

樂符語言樸素自然,抒情融入在敘事之中,文字簡練,形式多樣,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以及雜言種種,樂府是像五言詩過度的一個階段,對盛唐時期的五言絕路起到了鋪墊作用。

四、大唐盛世下的唐詩,詩歌演變中的王朝。

唐詩是中國文化燦爛的明珠,是政治面貌和民情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光有文學藝術的光環,還有很大的考古和研究價值,六種風格豐富多彩,傳承古代樂符風格,又在基礎上發到創新,融入了詩韻,平仄等。

唐詩以初唐四傑為開始,以田園詩人王維、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白居易、邊塞詩人張九齡、王昌齡為代表,涌現出了無數的田園派詩,邊疆軍旅、浪漫和現實多派詩人,留下了憒不絕口的唐詩無數,為後世傳頌,經久不衰。

五、音樂文學藝術時期――宋詞。

可以說宋詞是一種音樂文學,是繼承古詩詞以後的一種創新和發展。

宋詞的特點就是又長又短,便於歌唱,神韻和意韻相結合,是文學百花園里的一朵奇葩玫瑰,熱累眾人對他的喜歡和褒獎,並且留有餘香的把它贈送給所有的詩詞愛好者,與唐詩形成了中國詩歌歷史上的絕代雙雄。

六、具有舞台藝術效果的元曲。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散曲和雜劇的戲曲藝術,不僅有唱詞動作,還有旁白,但是總體體裁還是沿用宋詞,又融入了詩賦之精華,形成了獨有的文學特色,元曲對於思想的表達是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文人對理想的追求和渴望,元曲比宋詞寫的大膽明了。

元曲語言通俗,描寫生動風格清新,對民生的描寫更加鮮明,生動,對於曲牌、韻、對仗、平仄、襯字等都有講究和要求,神情結合極具表演藝術。

七、戲曲和小說壓制下的明清詩歌

明清時期的主要文學在於小說,尤其是清朝,民族交融思想和文化更迭,所出現的小說和戲曲,有時曲折復雜的思想斗爭和生活嚮往,詩歌的發展相當坎坷,就沒有前幾朝那麼有名氣的詩人和詩歌。

大興文字獄讓人之文淡,淡之文少,就算有好的文學作品都不敢面世,孤芳自賞以至於很難留存,就四大名著的紅樓夢,差一點就失傳了,何況是幾首詩詞,那就不值得一提,明清時期社會對詩詞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阻礙和影響了詩詞的發展。

八、不拘一格,自由發揮的現代詩。

前面說了現代詩在清朝後期就有了萌芽,與古詩相比,更加的觸景生情,因物而感,隨時隨地即興發揮,更加自由,對韻律等不加追求,是心靈最直白的邂逅。

要說自由詩的發展,還要從五四運動開以後說起,可以說自由詩是五是運動文化新的產物,反映新生活,表達新事物,傳遞新感情,給人理想抱負和希望,以敘事抒情為主,更加自然,有詩的意境,讀起來朗朗上口,簡單易懂。

現代詩歌和當代詩歌應該是以建國未劃分時間,有20年代的象徵派,50年代的現實派,70年代的朦朧派,90年代的網路派,和現在的新文化媒體寫作派。

㈦ 中國現代知名作家流派(小說、詩歌)有哪些

中國現代文學的流派主抄要有:海派、新海派、京派、現代派、七月詩派、七月派小說、荷花澱派、山葯蛋派。

海派

海派有多種含義,第一種指發生於十九世紀中葉至廿世紀初期時,活躍於上海地區的一群畫家,所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第二種指以上海為代表的京劇表演風格,第三種指主要體現都市文化和商業色彩的文學流派,第四種指那些由海外跨國公司或海外機構派遣回國,擔任駐華機構代表或中高層管理人員。

新海派

新海派就是中國的一個藝術流派,它不局限於某個領域,可以是繪畫也可以是建築。是兩者的統一。

京派

京派是30年代前後新文學中心南移上海後繼續留在北京活動的一個自由主義作家群的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

㈧ 中國古代詩歌,詞,小說的發展演變

中國古代的史學家和文學家早已注意到文學的發展與變遷,並作了許多論述。 這些論述散見於史書、目錄學著作、詩文評、文學總集或選集的作家小傳中;在 一些序跋、題記及其他文章中也有所涉及。

就現在所能看到的資料而言,史家的記述是比較早的。司馬遷的《史記·屈 原賈生列傳》不但為屈原、賈誼這兩位文學家立傳,而且筆墨涉及宋玉、唐勒、 景差等屈原之後賈誼之前的辭賦家,已經算是有了文學發展過程的初步描述。此 後,(東漢)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贊》中對司馬遷《史記》以前史官之文的 發展過程有簡單的追述;齊梁時的沈約在《宋書·謝靈運傳論》中,回顧了南朝 宋以前詩歌的發展歷程,可以看成是關於詩歌史的比較詳細的論述。(南朝宋) 范曄撰《後漢書》,始創《文苑傳》,將22位文學上有成就的人的傳記合在一 起,按時代先後排列,提供了文學發展的線索。此後,一些正史中的《文苑傳》 或《文藝傳》,大都沿襲《後漢書》的體例。在目錄學著作方面,斑固在劉歆 《七略》的基礎上撰成《漢書·藝文志》,其中的《詩賦略論》對詩和賦的發展 有初步的描述。此後,一些目錄學著作,如《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 志》、《新唐書·藝文志》大都繼承《漢書·藝文志》的傳統,在著錄書目的同 時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可算是這類書中的集大成者。在 詩文評方面,(梁)劉勰《文心雕龍》中《明詩》以下20篇論及許多文體的形 成過程,《時序》等篇也有關於文學發展的精彩論述。(梁)鍾嶸的《詩品序》, 對文學的發展作了相當詳細的論述。此後,在一些詩話、詞話,以及詩紀事、詞 紀事之類的書中,也有關於詩詞發展的論述。

此外,(東漢)鄭玄《詩譜序》追述詩歌的起源,歷數周文王、周武王、周 成王以至懿王、夷王、厲王、幽王時政治的變遷與詩歌的關系,從政治的角度對 詩歌的發展作了較細致的描述。(西晉)摯虞的《文章流別論》從文體流變這個 新的角度,論述了文學的發展。(唐)白居易的《與元九書》對《詩》、《騷》 以來詩歌發展的歷程作了總結。(宋)李清照的《詞論》追述了詞的發展概況。 (元)辛文房的《唐才子傳》為398位唐代詩人作傳,間有評論,從中可以看 出唐詩發展的因革流變。(明)張溥所輯《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的題辭,已經 勾勒出漢魏六朝文學發展的脈絡。(清)錢謙益的的《列朝詩集小傳》,對明代 詩人一千六百餘家作了評述。清代所修《全唐詩》,為唐代詩人逐一作了簡介, 從中可以看到唐代詩歌的發展線索。

毫無疑問,上述種種著述都是我們今天撰寫文學史應當借鑒的。然而,這些 還不能算是對文學發展過程的系統完整的論述,因而還不是專門的文學史著作, 更不能說已經建立了獨立的文學史學科。中國學者所寫的文學史著作,是20世 紀初受了外國的影響才出現的,一般認為林傳甲在京師大學堂編寫的講義《中國 文學史》為濫觴之作。謝無量的《中國大文學史》、胡適的《白話文學史》上卷、 鄭振鐸的《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劉大傑的《中國文學發展史》、中國科學院文 學研究所的《中國文學史》、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分別代表了20 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學史著作所能達到的成就。王國維的 《宋元戲曲史》、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在分體文學史中是最早的、最有影 響的著作。

由此我們可以說,進入20世紀以後,特別是二三十年代以後,文學史才成 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然而,各家對這門學科的理解並不相同,因此文學史的寫法 也有很大差異。只要是嚴肅的學術研究,因不同的理解與不同的寫法而形成各自 的特色,都可以從不同的方面豐富和完善文學史這門學科。即使現在或將來,也 不可能只有一種理解、一種模式、一種寫法,而只能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那麼,我們對文學史是怎樣理解的呢?我們認為:文學史是人類文化成果之 一的文學的歷史。

這是一個最朴實無華的、直截了當的回答,意思是強調:文學史是文學的歷 史,文學史著作要在廣闊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學本身演進的歷程。它包括以下幾 方面的意思:

把文學當成文學來研究,文學史著作應立足於文學本位,重視文學之所以成 為文學並具有藝術感染力的特點及其審美價值。當然,文學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 取決於它反映現實的功能,這是沒有問題的,但這方面的功能是怎樣實現的呢? 是藉助語言這個工具以喚起接受者的美感而實現的。一些文學作品反映現實的廣 度與深度未必超過史書的記載,如果以有「詩史」之稱的杜詩和兩《唐書》、《 資治通鑒》相比,以白居易的《賣炭翁》與《順宗實錄》里類似的記載相比,對 此就不難理解了。但後者不可能代替前者,因為前者是文學,具有審美的價值, 更能感染讀者。當然也可以以詩證史,將古代文學作品當成研究古代社會的資料, 從而得出很有價值的成果,但這並不是文學史研究,文學史著作必須注意文學自 身的特性。

緊緊圍繞文學創作來闡述文學的發展歷程。文學史研究有幾個層面,最外圍 是文學創作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背景研究很重要,這是深入闡釋文學創作的 一把必不可少的鑰匙。但社會政治、經濟背景的研究顯然不能成為文學史著作的 核心內容,不能將文學史寫成社會發展史的圖解。第二個層面是文學創作 的主 體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態等。應當充分重視作家研究,但作家研 究也不是文學史著作的核心內容,不能將文學史寫成作家評傳的集成。正史里的 《文苑傳》、《文藝傳》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文學史。第三個層面是文學作品,這 才是文學史的核心內容。因為文學創作最終體現為文學作品,沒有作品就沒有文 學,更沒有文學史。換句話說,文學史著作的核心內容就是闡釋文學作品的演變 歷程,而前兩個層面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的。

與文學創作密切相關的是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鑒賞。文學理論是指導 文學創作的,文學批評和文學鑒賞是文學創作完成以後在讀者中的反應。文學的 發展史是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鑒賞共同推進的歷史。這並不是 說要在文學史著作里加進許多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鑒賞的內容,在文學理 論史和批評史已經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今天,撰寫文學史更沒有必要這樣做了。 我們只是強調撰寫文學史應當關注文學思潮的發展演變,並用文學思潮來解釋文 學創作,並注意文學的接受,引導讀者正確地鑒賞文學作品。

與文學創作密切相關的還有文學傳媒。古代的文學媒體遠沒有今天多,只有 口頭傳說、書寫傳抄、印刷出版、說唱演出等幾種,但已足以引起我們的注意。 文學作品靠了媒體才能在讀者中起作用,不同的媒體對文學創作有不同的要求, 創作不得不適應甚至遷就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文學創作的狀況是取決 於傳媒的。從口頭流傳到書寫傳抄,再到印刷出版,由傳媒的變化引起的創作的 變化很值得注意。先秦兩漢文學作品之簡練跟書寫的繁難不能說沒有關系。唐宋 詞的演唱方式對創作的影響顯而易見。印刷術發明以後大量文獻得以廣泛而長久 地流傳,這對宋代作家的學者化,進而對宋詩以才學為詩這個特點的形成有重要 的影響。宋元說話藝術對小說創作的影響,宋元戲曲的演出方式對劇本創作的影 響,更不容忽視。傳媒對創作的影響以及傳媒給創作所帶來的變化,應當包括在 文學史的內容之中。

總之,文學創作是文學史的主體,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鑒賞是文學史 的一翼,文學傳媒是文學史的另一翼。所謂文學本位就是強調文學創作這個主體 及其兩翼。

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學史屬於史學的范疇,撰寫文學史應當具有史學的思維 方式。文學史著作既然是「史」,就要突破過去那種按照時代順序將一個個作家 作品論簡單地排列在一起的模式,應當注意「史」的脈絡,清晰地描述出承傳流 變的過程。文學史著作既然是「史」,就要靠描述,要將過去慣用的評價式的語 言,換成描述式的語言。評價式的語言重在定性,描述式的語言重在說明情況、 現象、傾向、風格、流派、特點,並予以解釋,說明創作的得失及其原因,說明 文學發展變化的前因後果。描述和評價不僅是兩種不同的語言習慣,而且是兩種 不同的思維方式。描述並不排斥評價,在描述中自然包含著評價。文學史著作既 然是「史」,就要尋繹「史」的規律,而不滿足於事實的羅列。但規律存在於文 學事實的聯系之中,是自然而然的結論,而不是從外面帖上去的標簽。

我們不但不排斥而且十分注意文學史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從廣闊的 文化學的角度考察文學。文學的演進本來就和整個文化的演進息息相關,古代的 文學家往往兼而為史學家、哲學家、書家、畫家,他們的作品裡往往滲透著深刻 的文化內涵。因此,藉助哲學、考古學、社會學、宗教學、藝術學、心理學等鄰 近學科的成果,參考它們的方法,會給文學史研究帶來新的面貌,在學科的交叉 點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例如,先秦詩歌與原始巫術、歌舞密不可分;兩漢文 學與儒術獨尊的地位有很大關系;研究魏晉南北朝文學不能不關注玄學、佛學; 研究唐詩不能不關注唐朝的音樂和繪畫;研究宋詩不能不關注理學和禪學;保存 在山西的反映金元戲曲演出實況的戲台、戲俑、雕磚、壁畫是研究金元文學的重 要資料;明代中葉社會經濟的變化所帶來的新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氣氛,是研究那 時文學的發展決不可忽視的。凡此等等,都說明廣闊的文化學視角對於文學史的 研究是多麼重要!有了文化學的視角,文學史的研究才有可能深入。

文學史的存在是客觀的,描述文學史應當力求接近文學史的實際。但文學史 著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這一點呢?這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由於文學史的資 料在當時記錄的過程中已經有了記錄者主觀的色彩,在流傳過程中又有佚失,現 在寫文學史的人不可能完全看到;再加上撰寫者選用資料的角度不同,觀點、方 法和表述的語言都帶有個性色彩,純客觀地描述文學史幾乎是不可能的,總會多 少帶有一些主觀性。如果這主觀性是指作者的個性,這個性又是治學嚴謹而富有 創新精神的,這樣的主觀性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如果這主觀性是指一個時代大體 相近的觀點、方法,以及因掌握資料的多少有所不同而具有的某種時代性,那也 沒有什麼不好。我們當代人寫文學史,既是當代人寫的,又是為當代人寫的,必 定具有當代性。這當代性表現為:當代的價值判斷、當代的審美趣味以及對當代 文學創作的關注。研究古代的文學史,如果眼光不局限於古代,而能夠通古察今, 注意當代的文學創作,就會多一種研究的角度,這樣寫出的文學史也就對當代的 文學創作多了一些借鑒意義。具有當代性的文學史著作,更有可能因為反映了當 代人的思想觀念而格外被後人注意。但是無論如何,決不能把主觀性當作任意性、 隨意性的同義語。

撰寫《中國文學史》應該借鑒外國的文學理論,但必須從中國文學的實際出 發,不能將外國時髦的理論當成公式生搬硬套地用於解釋中國文學。有志氣的中 國文學史研究者,應當融會中國的和外國的、傳統的和現代的文學理論,從中國 文學的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實事求是的態度闡述中國文學的歷史, 而不應先設定某種框架,然後往裡填裝與這框架相適應的資料。

文學史史料學是撰寫文學史的基礎性工作。所謂文學史史料學,包括與文學 有關的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作家生平的考訂,作品的辨偽,史料的檢索等 等,是以資料的鑒定和整理為目的的資料考證學。這是撰寫文學史必不可少的基 礎性工作,沒有這個基礎,文學史所依據的資料的可靠性就差多了,但嚴格地說, 文學史史料學並不完全等於文學史學。著眼於學科的分工,為了促進學科的發展, 應當在文學史學之外另立一個分支學科即文學史史料學;然而就學者而言,史的 論述和史料的考證這兩方面不但應該而且也可以兼顧,完全不懂得史料學是很難作好文學史研究的。

參看:《中國文學史》http://www.guoxue.com/Newbook/book22/zgwxs/zgwxsML.htm

㈨ 中國現代詩發展史

詩歌只是一種文學載體,只有詩人找到敏感點,使之心靈產生共振,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悲憤出詩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災區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一些詩人抓住大眾的敏感點,寫出了一些很不錯的詩,出現了「汶川詩歌井噴」現象。如今,詩歌已從大眾轉向了特定人群或象牙塔,詩人更加註重示愛、抒發感懷、撫慰心靈的描寫。至於詩歌如何走出低谷,我覺得國家沒必要去重視或提倡,發生大的變革或有重大的事件發生,自然會出現一些好的詩歌。
現代詩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在關心詩歌、喜歡詩歌的人,大都是精神敏感的人,關注生活意義與價值的人,他們試圖從詩歌中尋找靈魂的家園。我不認為每個人都是詩人,像「梨花體」那種不叫詩,充其量是順口溜而已,作者和讀者之間很難產生共鳴、共振,更達不到詩的高度和境界。眾所周知,詩歌是凝練的藝術,要寫出一首好詩,不僅對大家共鳴、敏感的事物要有很深入的把握,而且語言要做到言簡意賅。
古體詩是一個高峰,寫得確實很好,特別是對節奏、意境和心靈敏感點的把握。大家覺得古體詩很好,並不等於古體詩都很好,大家看到的是經受歲月洗禮流傳下來的精品。現代詩也有經典,像郭沫若、艾青等老一輩詩人的詩。大家覺得現代詩不好,是因為現代社會價值多元化,人們的關注點多元化,詩人很難把握敏感點。另外跟時代浮躁等因素也有關。現代詩跟古體詩是一脈相承的,要發展現代詩,詩人可以借鑒古詩的韻律,這種借鑒不是刻意的,更多的是對其靈魂的傳承。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發展現代詩要准確把握兩點。一是准確把握傳統文化的靈魂。如宋詩傳承了唐詩的靈魂發展壯大起來,但又自具特色。二是准確把握社會大變革人們心靈、靈魂的共振點。只有找到心靈感動的地方,才能寫出感動大家的詩歌。對於國家而言,順其自然就好,有大變革則然會出好詩人。值得一提的是,當今歌很繁榮,詩人不能不關注歌的發展,那些深受人們喜愛的歌,歌詞本身就是一首很好的詩。詩、歌本應一體,詩人可通過歌的形式將詩流傳下去。

閱讀全文

與中國現代詩化小說的出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脫軌穿越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718
動漫同人小說第一頁 瀏覽:740
狂野美人全文免費閱讀小說全集 瀏覽:390
作者三生石小說 瀏覽:854
宗政御慕安安的小說古代短篇 瀏覽:622
細雨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920
盲先生小說全集 瀏覽:279
一部寫浦東的小說 瀏覽:621
穿越在衛斯理世界小說全集 瀏覽:514
女主在酒吧跳舞的小說 瀏覽:456
東北黑道風雲6有聲小說 瀏覽:440
小說女主錢芊芊 瀏覽:143
玄幻小說里兵器的名字 瀏覽:52
小說蘇寧有個兒子7歲總裁秦 瀏覽:717
女主是爛貨小說 瀏覽:334
短篇小說世界 瀏覽:82
和校園絕品狂徒一樣的小說 瀏覽:39
好看的僵屍系統小說完本 瀏覽:699
哪些是離線閱讀的小說 瀏覽:87
穿越萬界之萬能系統app小說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