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學報告怎麼寫用什麼格式
標題就寫:《工程制圖的自學報告》裡面的就寫你對工程制圖的學習感受、遇到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大體和報告差不多。例如:通過對工程制圖的學習,我了解……知道了……懂得了……發現了……結尾是報告的結束語,也作歸納性說明或總結全篇的主要觀點,也可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⑵ 經常看通俗小說,能學到什麼
首先,要小小提醒一下,開卷不一定有益,書也是有好壞之分的~看書是要有選擇的!
可以,不過也要看你看的閑書的層次。
像是現在時下流行的原創的古代小說,很多是很有涵養的,這個對你來看比較合適。因為有情節,所以不會枯燥,因為有涉及到古代常識、戰爭兵法、包括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等,當然是可以讓你增加知識的。你說到語言問題——推薦你可以去看看匪我思存、姒姜、傾泠月、談天音這些作者的書,語言各有特色,你可以從「看」入手,再試著自己寫寫看,以此逐步提高。
還有,你可以去注意一下隨想類的書籍。隨想因為比較生活化,難度也不會太高,但是在很多方面又可以給你一些啟發或者感悟,我覺得隨想類的很不錯!也推薦幾本吧!
周國平《碎句與短章》、《人與永恆》,平時生活中突然冒出來的一些想法,不深,但是有些很精闢的。
徐璐《西安1460》《從此盡情飛翔》,萌芽作者,北大研究生,他的有些想法有些認識。我覺得很獨到,文字比較平淡,但不平庸。我個人非常喜歡~
劉墉也不錯~
其實很多人在中文方面的起步、還有廣泛的知識面都是從這些所謂的「閑書」開始的~
⑶ 中國現代文學的學習重點有哪些
專題一 五四小說
了解:五四時期小說創作概況。《新潮》作家群小說創作概況。葉聖陶等文學研究會作家小說的創作特點。鄉土文學作家群的小說特點。
重點掌握:魯迅小說的創作特點。魯迅小說在知識分子題材和農村題材兩個方面的成就。魯迅小說對於中國現代小說誕生與成熟的意義。郁達夫小說的創作特點。魯迅和郁達夫小說對於中國現代小說的影響。
專題二 五四新詩
了解:胡適的《嘗試集》及初期白話詩創作概況。冰心小詩和文學研究會詩人的創作特點。湖畔詩人的創作特點。馮至詩歌的創作特點。
掌握:郭沫若詩歌的創作特點。郭沫若詩歌出現的意義。徐志摩、聞一多和新月詩派的創作特點。李金發和早期象徵詩派的創作特點。五四新詩的發展與變化。
專題三 二三十年代的散文
了解:《新青年》作家群的散文創作特點及五四時期的散文創作概況。冰心、朱自清的散文創作特點。林語堂、梁實秋的散文特點。何其芳的散文特點。二三十年代散文家的不同特色與類型。
掌握:魯迅散文的創作特點。魯迅早期雜文的主要風格和成就。周作人散文的創作特點。周作人散文的主要風格和特點。魯迅和周作人散文的不同特點。魯迅、周作人散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專題四 現代話劇
了解:春柳社與中國話劇的誕生。話劇從「文明戲」到「愛美劇」的變化。歐陽予倩的話劇創作特點。田漢的話劇創作特點。丁西林的話劇創作特點。洪深的話劇創作特點。李健吾的話劇創作特點。夏衍的話劇創作特點。郭沫若與四十年代歷史劇的創作特點。
重點掌握:曹禺話劇的創作特點。《雷雨》的誕生及其意義。曹禺話劇的發展與變化。曹禺話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專題五 三十年代小說的三大流派
了解:左翼小說的出現和創作概況。左翼小說的發展與變化。蔣光慈、柔石、丁玲等初期左翼作家的小說創作特點。張天翼、沙汀、艾蕪、吳組緗、葉紫的小說創作特點。「京海之爭」與京派的形成過程以及文化背景。京派的主要作家和文學貢獻。海派的主要作家和文學貢獻。30年代左翼小說、京派小說、海派(新感覺派)小說的不同審美傾向和三足鼎立局面。
重點掌握:茅盾小說的創作特點。茅盾小說對於左翼小說的意義。沈從文小說的創作特點。穆時英小說的創作特點。左翼小說、京派小說、海派(新感覺派)小說都市題材的不同特點。
專題六 三四十年代的長篇小說
了解:三四十年代長篇小說創作概況。茅盾小說的創作特點。老舍小說的創作特點。巴金小說的創作特點。李劼人小說和《死水微瀾》的創作特點。路翎小說和《財主底的兒女們》的創作特點。錢鍾書小說和《圍城》的創作特點。沙汀小說和《淘金記》的創作特點。
掌握:茅盾小說從《蝕》、《虹》到《子夜》的發展與變化。老舍小說從《趙子曰》、《離婚》、《駱駝祥子》到《四世同堂》的發展與變化。巴金小說從《滅亡》、《家》到《寒夜》的發展與變化。茅盾、老舍、巴金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專題七 現代女作家的小說
了解:現代女作家小說創作的概況。陳衡哲、冰心、凌叔華小說創作的特點。廬隱、石評梅、馮沅君小說創作的特點。謝冰瑩小說創作的特點。蘇青、梅娘小說創作的特點。
掌握:丁玲小說創作的特點。蕭紅小說創作的特點。丁玲、蕭紅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張愛玲小說創作的特點。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張愛玲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專題八 通俗文學
了解:晚清時期現代都市社會與文學報刊的興起與現代通俗文學生成的關系。中國現代通俗文學的性質、分期和主要成就。
掌握:包天笑、周瘦鵑、張恨水、徐訏、無名氏的小說創作特點。
●專題九 三四十年代的詩歌
了解:中國新詩30年代後的發展與變化。臧克家詩歌的創作特點。卞之琳詩歌的創作特點。馮至詩歌的創作特點。七月詩派的形成與創作特點。40年代現代主義詩潮的出現與創作趨向。九葉詩派的形成與創作特點。
重點掌握:戴望舒詩歌的創作特點。艾青詩歌的創作特點。穆旦詩歌的創作特點。艾青詩歌從《大堰河》、《北方》到《黎明的通知》的發展與變化。艾青詩歌對七月詩派的影響。艾青詩歌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專題十 解放區文學
了解:延安文藝座談會前後解放區文學的創作概況和特點。延安文藝座談會對於解放區文學和新中國文學的影響。解放區民歌體敘事詩創作的特點。解放區秧歌劇和《白毛女》創作以及戲劇改革的特點。解放區報告文學創作的特點。
掌握:趙樹理小說的創作特點。孫犁小說的創作特點。趙樹理小說從《小二黑結婚》到《「鍛煉鍛煉」》的發展與變化。趙樹理小說對於解放區文學的影響。趙樹理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⑷ 近現代小說里通俗小說有哪些,
鴛鴦蝴蝶派的算吧,張恨水的京華煙雲,啼笑姻緣,金粉世家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 孫犁的白洋淀記事孽海花茅盾的蝕三部曲柔石的二月
⑸ 有關 「現代通俗小說的界定」有沒有人有比較專業的意見呢
【通俗小說】是小說的一大題材類型,它是滿足社會上最廣泛的讀者群需要回,適應大眾的興趣愛答好、閱讀能力和接受心理而創作的一類小說。通俗小說以娛樂價值和消遣性為創作目的,重視情節編排的曲折離奇和引人入勝,人物形象的傳奇性和超凡脫俗,而較少著力於深層社會思想意義和審美價值的挖掘。如,美國小說家米切爾的《飄》就最為典型。 主要分為言情、武俠和歷史通俗小說
⑹ 一本介紹中國通俗小說的書
中國通俗小說書目
豆瓣讀書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91188/
孔夫子買
http://book.kongfz.com/13255/80319916/
中國通俗小說鑒賞辭典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894222/
中國現代通俗小說思辨錄
詳細講解現代通俗小說
網路有啊
http://youa..com/item/a37572e0eca0f4edb5eb0664
⑺ 為什麼說張根水是現代通俗小說的集大成者
張來恨水(1895年5月源18日-1967年2月15日)[1] ,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⑻ 中國近現代通俗小說
《半路夫妻》、《暴風驟雨》、《塵埃落定》
⑼ 有關中國近現代通俗小說的論文
論張恨水對現代通俗小說藝術理論的貢獻
【內容提要】
張恨水的現代通俗小說理論大體上是屬於實踐型也即經驗型的,即在通俗小說創作的基礎上,以經驗的總結、提升而形成某些理論觀點,而這些理論觀點又能進一步深化他的小說創作。他對現代通俗小說理論的貢獻主要是:在對「五四」新文學的反思中,建立現代通俗小說的文體觀;在創作實踐的演進中,建立現代通俗小說的藝術觀;在追求時代精神中,發展現代通俗小說的功能觀。他在「趣味性」與「時代性」的雙重變奏中,實現了理論的發展和創作的突進,完成了由俗入雅地向新文學主流意識形態的靠近及轉向。
作為現代通俗小說藝術大師的張恨水,不僅為中國文壇留下了120多部中長篇小說,而且還留下了相當數量的小說理論著述。人們評價張恨水,大都關注他的文學創作,而對他的文學思想尤其是小說理論則很少涉足。其實,張恨水不僅是現代通俗小說家,而且還是現代通俗小說理論家。張恨水說他曾打算寫一部《中國小說史大綱》,後來欲改為《中國小說新考》,這部系統的小說理論著作雖未面世,但在他為自己的作品所寫的序、《寫作生涯回憶》、《談長篇小說》、《長篇與短篇》、《短篇之起法》、《我的小說過程》、《我寫小說的道路》以及《總答謝》等理論文章中,已能夠顯示其通俗小說理論的系統性、深入性。他的現代通俗小說理論大體上是屬於實踐型也即經驗型的,即在通俗小說創作的基礎上,以經驗的總結、提升而形成某些理論觀點,而這些理論觀點又能進一步深化他的小說創作,這就形成了張恨水小說創作與理論的互動共振關系,這種「關系」既發展了張恨水又影響了一代通俗小說理論及其創作。本文擬從通俗小說的文體觀、藝術觀、功能觀三個方面,探討張恨水對現代通俗小說理論的貢獻。
一
張恨水走通俗小說創作道路,大都採用章回體,他對章回體小說情有獨鍾,因而在理論上對章回體的性質以及如何改造舊章回體,作了較深入探討。聯系現代文學發展史可以看到,張恨水是在反思「五四」新文學,雅俗、新舊對峙沖撞中堅持章回體小說創作,建立通俗小說文體觀的。當「五四」新文學運動掀起巨大浪潮,以「反傳統」面目沖擊著舊文學時,張恨水卻在舊文學圈子裡打轉轉,固守傳統的章回體,發表小說《真假寶玉》、《小說迷魂游地府記》,這便引起人們的不滿,如他自己所說:「在『五四』的時候,幾個知己的朋友,曾以我寫章回小說感到不快,勸我改寫新體」①。但張恨水並沒有「改寫新體」,這就使他成了「異類」。因為「五四」文學革命明確提出「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文學革命倡導者和新文學作家僅從1919-1921年間就發動過二次對舊派文學的批判,那時批判舊文學是為確立新文學的獨尊地位。但在「反對舊文學」的「反對」、「批判」中,卻形成了人們一種新舊對立的二元思維定式,非新即舊,一切以西方文化為參照系的創作、理念均是「新」的,革命的,而與之不同調的,靠近「傳統」的,即都是「舊」的,作為舊形式的章回體,當然應該排除。其實,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舊瓶也能裝新酒,舊形式加以改造完全可以為新時代所利用。張恨水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肯定、贊同的,但是對「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反傳統」,尤其對舊文學批判批過了頭,連章回體都加以掃盪,他是不滿的。張恨水堅持用章回體寫小說,而且在《春明外史》問世後,「略引起新興文藝家的注意。《啼笑因緣》出,簡直認為是個奇跡。大家有這樣一個感想,丟進了茅廁的章回小說,還有這樣問世的可能嗎?這時,有些前輩,頗認為我對文化運動起反動作用。而前進的青年,簡直要掃除這棵花圃中的臭草,但是,我依然未加深辯」②。30年代,張恨水的章回小說已達到了藝術的高峰,而新文學家們仍然堅持以「新」「舊」、「先進」「落後」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認定張恨水的小說創作是「舊派小說」,是文學花圃中的「臭草」,從而對他進行「圍剿」,張恨水自己對於這一點也有清醒的認識,「除了『禮拜六派』的遺留,文壇對我是圍剿的」③。盡管張恨水遭到新文學派的「圍剿」,但他並沒有在自己堅守的通俗小說陣地上退役,他採取「未加深辯」的策略,堅持自己的創作個性,繼續創作章回體通俗小說。同時,他還在理論上強調了章回體的藝術價值,在《總答謝》中,他說:「我覺得章回小說,不盡是可遺棄的東西,不然,紅樓水滸,何以成為世界名著呢?自然,章回小說,有其缺點存在,但這個缺點,不是無可挽救的(挽救的當然不是我);而新派小說,雖一切前進,而文法上的組織,非習慣讀中國書,說中國話的普通民眾所能接受。正如雅頌之詩,高則高矣,美則美矣,而匹夫匹婦對之莫明其妙。我們沒有理由遺棄這一班人,也無法把西洋文法組織的文字,硬灌入這一班人的腦袋,竊不自量,我願為這班人工作。」他看到了章回小說的優長,同時也看到了新小說取法西洋而帶來的「歐化」毛病,這種「歐化」傾向使得
一般的普通民眾無法接受,所以他要縮短新文學與普通民眾間的距離,願為普通民眾服務。這是他的通俗小說觀所強調的「服務對象」問題。如何為普通民眾服務,張恨水認為必須要改造章回體,而他的創作實踐已經作了一系列的改造章回體的工作。他說:「有人說,中國舊章回小說,浩如煙海,盡夠這班人享受的了。何勞你再去多事?但這有兩個問題:那浩如煙海的東西,他不是現代的反映,那班人需要一點寫現代事物的小說,他們從何覓取呢?大家若都鄙棄章回小說而不為,讓這班人永遠去看俠客口中吐白光,才子中狀元,佳人後花園私訂終身的故事,拿筆桿的人,似乎要負一點責任。我非大言不慚,能負這個責任……而舊章回小說,可以改良的辦法,也不妨試一試。」這里就提出了用現代意識去改造舊章回體,要為他的服務對象提供「現代事物」,從而在「新派小說」和「舊章回小說」之間踏出一條改良的新路。如何改良舊章回小說,張恨水提出要採取漸進之法,「所有章回小說的老套,我是一向取逐漸淘汰手法」。在具體的改良手法上,他是「以社會為經,言情為緯者多。那是由於故事的構造,和文字組織便利的緣故」。這有其「戀舊」的一面。但他又認為:「關於改良方面,我自始就增加一部分風景的描寫與心理的描寫。有時,也特地寫些小動作。實不相瞞,這是得自西洋小說」④。這「求新」的一面,正是他「改良」之所在。這些都在《啼笑因緣》等作品中運用過了。
張恨水不僅從為「匹夫匹婦」服務的受眾對象上肯定了章回小說的藝術價值,而且還從為「匹夫匹婦」服務的受眾對象上去認識武俠小說、言情小說、歷史小說的價值的。從他的《我寫小說的道路》一文中可以看出,他是由武俠到言情發展到社會加言情再發展到歷史與抗戰小說,順著這樣一個發展的路子,我們首先探討張恨水對武俠小說理論的認識。張恨水說他十三四歲時,就喜歡看武俠小說《七俠五義》、《七劍十三俠》等,還編了一段武俠故事,講給他的弟妹們聽,並拿出自己仿照《七俠五義》的套子繪成的「俠客圖」給他們觀賞,引起他們「哈哈大笑」⑤。由對武俠小說的偏愛作為深深的文化積淀,使他在創作章回小說時,總會在言情中加一點「武俠」的影像,或在社會加言情中滲進一些「武俠」的因子。之所以如此,這是因為他深深地認識到在中國下層社會,最感興趣的「第一是武俠小說」。因此,他在40年代還寫了一篇《武俠小說在下層社會》的論文,形成了他的武俠小說理論與創作連帶關系。在這篇文章中,他分析了武俠小說的利弊和下層社會之所以對其感興趣的原因,並提出了改造武俠小說的問題。張恨水認為:中國下層社會人物都有著崇尚「英雄主義」的色彩,「那完全是武俠故事所教訓」的結果,武俠小說教會讀者「反抗暴力,反抗貪污,並且告訴被壓迫者聯合一致,犧牲小我」,但是,它們教訓有極大的缺憾:一是「封建思想太濃,往往讓英雄變成奴才式的」,像黃天霸、白玉堂之流,「就變成了一條馴服的走狗」;二是「完全幻想,不切實際」;三是斗爭方法也「有許多錯誤」。下層階級喜愛武俠小說,是因為他們社會地位低下,受苦太深,「無冤可伸,無憤可平」,故將自己心中的憤懣,「托諸這幻想的武俠小說,來解除腦中的苦悶」⑥。張恨水這一理論的認識與他的小說創作是契合的。他在創作中,就是從適應市民社會需要的除惡懲暴的理想出發,去塑造充滿「俠氣」的人物形象的。他小說中的「俠」,多是貧民出身,多與邪惡勢力對立,沒有一個變成官府的「馴服的走狗」的。在他創作的武俠小說如《劍膽琴心》、《中原豪俠傳》中,人物的武功,大都是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事情,能夠起到教育民眾的作用。從張恨水塑造的「俠義」人物形象身上,我們仍然能夠看到他受「傳統」影響而又突破「傳統」的特點。
其次,我們考察張恨水言情小說的理論觀。張恨水創作的言情小說較多,他在理論上同樣提出了改造言情小說的問題。在《〈美人恩〉自序》中,他認為歷來的言情小說內容不外乎三角與多角戀愛,而結局「非結婚,即生離死別而已」。但是要言情,並要完全擺脫三角與多角戀愛而又不脫離現代社會,這就比較難作了。小說的結構必須有一交錯點,「言情而非多角」,又到哪裡去找「交錯點」呢。所以他思考、探索的結果,還是不能完全擺脫以往的「公例」,只有「於此公例中,於可閃避處力閃避之,或稍稍一新閱者耳目」⑦。這樣才使《美人恩》中言情,「初不寫情敵角斗之事,而其結局,一方似結婚而非結婚,一方亦似離別而非離別」。與傳統的言情小說結局「非結婚,即生離死別」則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從創作與理論的結合
上,我們可以看到他改造言情小說,是在內容上將言情加武俠(如《啼笑因緣》),或言情與「社會」結合(如《春明外史》、《斯人記》等)。而在敘事形態上多是「一男數女」或「一女數男」的多角戀情,而且愛情的結局大都是悲情。僅以一篇《〈啼笑因緣〉自序》即可看出他寫悲情,在悲劇藝術及悲劇的結局方面,既繼承了傳統又突破傳統。傳統文學寫男女戀情,多以大團圓結局。「五四」新文學打破了「大團圓」的模式,以「不團圓」形態出現,使悲劇藝術得到長足發展。但時日一長,逐漸形成了「不團圓主義」,這對悲劇發展又造成了不利。張恨水既認識到「大團圓」的通病,又不滿於「五四」以後的「不團圓主義」的盛行。因此,他在反思傳統與觀照現實的雙項思維活動中,去建構自己的悲劇藝術世界。張恨水說:「長篇小說之團圓結局,此為中國人通病。紅樓夢一出打破此例,彌覺雋永,於是近來作長篇者,又多趨於不團圓主義,其實團圓如不落窠臼,又耐人尋味,則團圓固亦無礙也。」⑧《啼笑因緣》既不是「團圓主義」,也不是「不團圓主義」,以留有「余想」的方式,顯現出「一新閱者耳目」的特點。
⑽ 解釋類通俗小說(越詳細越好)
通俗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分類一向比較模糊,其所指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古典的通俗小說主要是指白話小說、章回小說,其對立面是文言小說和筆記體小說。五四新文學運動後的通俗小說主要是指堅持傳統的道德觀念和創作技法,注重文學的市場性的小說,因此又被稱為「舊派小說」,它與標志科學、民主、人道主義等五四精神,並加以歐化的創作技巧的新文學小說對立。現在人們所說的通俗小說,一般是相對「高雅小說」、「嚴肅小說」、「先鋒小說」、「純小說」等而言的。總之,中國通俗小說是指那些在內容上以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為核心,在形式上以中國傳統小說創作模式為主體,以作品的商品性、通俗性、娛樂性為特徵的小說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