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蒹葭講了一個什麼事
《蒹葭》講述了一個男子尋找或追求他的心上人的故事。
在芳草鮮美、白霧飄渺的水邊,居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多情的小夥子跋山涉水,來向她表達心中的愛慕。可是姑娘卻若即若離,對他進行了種種考驗。小夥子並不氣餒,用真誠的行動和深情的歌聲,打動了姑娘的芳心。
原文如下: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追隨她的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彷彿在河水中央。
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對岸。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那道路坎坷又艱難。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彷彿在水中小洲。
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那道路彎曲又艱險。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彷彿在水中的沙灘。
(1)蒹葭小說現代小說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內容,歷來意見分歧很大。在這里,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不可得而作。《蒹葭》屬於《秦風》。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2、賞析
如果把詩中的「伊人」認定為情人、戀人,那麼,這首詩就是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的。
然而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好詩都能創造意境。
意境是一種格局、一種結構,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備相似格局、類同結構的異質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結構是:追尋者——河水——伊人。
由於詩中的「伊人」沒有具體所指,而河水的意義又在於阻隔,所以凡世間一切因受阻而難以達到的種種追求,都可以在這里發生同構共振和同情共鳴。
由此看來,不妨把《蒹葭》的詩意理解為一種象徵,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達社會人生中一切可望難即情境的一個藝術范型。這里的「伊人」,可以是賢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業、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聖境、仙界;這里的「河水」。
可以是高山、深塹,可以是宗法、禮教,也可以是現實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礙。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現和表現天地。如此說來,古人把蒹葭解為勸人遵循周禮、招賢、懷人,今人把它視作愛情詩。
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儀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執其一而否決其他,因為它們都包蘊在「在水一方」的象徵意義之中。
自然,當我們處在與「在水一方」類似的境遇時,應當欣賞的是它的銳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觀失望。這首詩以水、蘆葦、霜、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朦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霧籠罩著一切,晶瑩的露珠已凝成冰霜。
一位羞澀的少女緩緩而行。詩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體現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霧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紗。她一會出現在水邊,一會又出現在水之洲。尋找不到,急切而又無奈的心情正如螞蟻爬一般癢,又如刀絞一般痛。
就像我們常說的「距離產生美感」,這種美感因距離變得朦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間位置都是模糊的,給人以霧里看花、若隱若現、朦朧縹緲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發顯得難以捉摸,構成了一幅朦朧淡雅的水彩畫。
詩的每章開頭都採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贊嘆,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徵,不惜用濃墨重彩反復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的心境。
詩每章的頭兩句都是以秋景起興,引出正文。它既點明了季節與時間,又渲染了蒹蒼露白的凄清氣氛,烘託了人物悵惘的心情,達到了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輝映,渾然一體。
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開頭寫秋天水邊蘆葦叢生的景象,這正是「托象以明義」,具有「起情」的作用。因為蘆葦叢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會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
這就從一個側面顯示了詩的主人公心中的那個「朦朧的愛」的境界。王夫之《姜齋詩話》說:「關情者景,自與情相為珀芥也。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觸,榮悴之迎,互藏其宅」。
《蒹葭》這首詩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與人物委婉惆悵的相思感情澆鑄在一起,從而渲染了全詩的氣氛,創造了一個撲朔迷離、情景交融的意境。
正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體現。總之,《蒹葭》詩的豐富美感,不論是從欣賞的角度,還是從創作的角度,頗值得我們重視和予以認真探討。
㈡ 詩經 蒹葭現代文改寫
河邊蘆葦長得非常茂盛,晶瑩露珠凝成白霜。我所思慕的那個人啊!在河水的那一方,逆著彎曲的流水追尋她,路途險阻又漫長,順著水流而下去追尋她,彷佛她就在水中央。
河邊蘆葦長得非常茂盛,未乾的露珠在晨曦中晶晶閃亮。我所思慕的那個人啊!在河水的那一邊,逆著彎曲的流水追尋她,路途險阻又難以登臨,順著水流而下去追尋她,彷佛她就在水中高地上。
河邊蘆葦長得非常茂盛,未乾透的露珠還沾在葉片上。我所思慕的那個人啊!在河水的那一岸,逆著彎曲的流水追尋她,路途險阻又多曲折,順著水流而下去追尋她,彷佛她就在水中沙洲上。
㈢ 女主叫閔蒹葭,男主姓宋的現代小說
是《宋醫生,求潛》
作者:十里半
作品簡介
一個是做社區醫院做的順風順水的高級回醫葯代表,閔蒹葭答。
一個是傳說中非常難搞接見代表不超過五分鍾的腦外科醫生,宋簡。
當顏控女遇上了外表頗好的腹黑男,她是下手呢還是下手呢?
㈣ 蒹葭翻譯成現代文有哪些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追隨她(他)的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河水中央。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對岸。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艱難。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水中小洲。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彎曲又艱險。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水中的沙灘。
(4)蒹葭小說現代小說擴展閱讀
東周時的秦地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陝西大部及甘肅東部。其地「迫近戎狄」,這樣的環境迫使秦人「修習戰備,高尚氣力」,而他們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保存在《秦風》里的十首也多寫征戰獵伐、痛悼諷勸一類的事,似《蒹葭》、《晨風》這種凄婉纏綿的情致卻更像鄭衛之音的風格。
詩中「白露為霜」給讀者傳達出節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曉,因為蘆葦葉片上還存留著夜間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這樣一個深秋的凌晨,詩人來到河邊,為的是追尋那思慕的人兒,而出現在眼前的是彌望的茫茫蘆葦叢。
㈤ 蒹葭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蒹葭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一.最後的回憶
玄通三年版
丹青落筆,卻繪權不出離殤要的意境,是心太亂了吧。夕陽西下,余輝灑在仍未完成的畫卷上,又是一天,雲里幾聲斷雁,劃破寂靜,落葉紛紛,西風吹散了多少思念。這是杜傾然離開的第二年。
二年前,杜傾然眉目間透著自信堅毅,他笑著說等我金榜題名歸來,定不辜負你的溫柔。離殤的挽留終敵不過他心中的抱負。
而今這江南的山水離殤已畫了一卷有一卷,卻始終得不到他的消息。杜傾然,你是否還在明月樓。離殤至今不明白所謂的金榜題名,功名利祿到底有多重要。
「小姐。起風了。」碧瑤的聲音拉回了離殤的思緒。
「碧瑤,我想去月華城,我好像應該回去了。」扶上畫卷上杜傾然上揚的嘴角,杜傾然,你並不適合朝廷。你為何那麼執著呢。抬頭,觸及碧瑤擔憂的眼神,心裡一顫,終是要回去了,三年之期快到了。竟然已經離開三年了。
再見了,我的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終不屬於我。
已經在馬車上度過數日了,路似乎還很長。離殤更希望這條路沒有……
㈥ 求蒹葭 南宮八爪的,全文
《蒹抄葭(絡衣篇)襲》-八爪南宮(完結).txt 文件大小:1.83 M
http://vdisk.weibo.com/s/zBXoeKNSs7W8f
已經上傳或發送網盤鏈接 滿意請及時採納
㈦ 《關雎》或《蒹葭》的現代文
《蒹葭》 浩盪蘆葦莽蒼蒼,清晰白露化為霜。
心湖搖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道艱漫且長.
順流而下互追隨,已然她在水中央.
茂密蘆葦盛萋萋,猶濕白露映霞光
心湖盪漾惟有她,依偎水草連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路彎崎山岡
順流而下互追隨,隱約淡坐孤石上
葳蕤蘆葦郁蔥蔥,晶瑩白露爍光芒
心湖漣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鄉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途曲徑如腸
順流而下互追隨,了卻沙洲寂寞傷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鳩關關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島上。善良美麗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對象。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採收。善良美麗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追求沒能如心願,日夜心頭在掛牽。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復去難成眠。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採摘。善良美麗的少女,彈琴鼓瑟表愛慕。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長長短短鮮荇菜,兩邊仔細來挑選。善良美麗的少女,鍾聲換來她笑顏。
㈧ 《蒹葭》全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白話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8)蒹葭小說現代小說擴展閱讀:
《國風·秦風·蒹葭》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全詩三章,每章八句。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現在一般認為這是一首情歌,寫追求所愛而不及的惆悵與苦悶。全詩三章,重章疊唱,後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形成各章內部韻律協和而各章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
這首詩是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陳子展《詩三百解題》說:「《蒹葭》一詩,無疑地是詩人想見一個人而竟不得見之作。這一個人是誰呢?他是知周禮的故都遺老呢,還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舊臣呢?是秦國的賢人隱士呢,還是詩人的一個朋友呢?
或者詩人自己是賢人隱士一流、作詩明志呢?抑或是我們把它簡單化、庸俗化,硬指是愛情詩,說成詩人思念自己的愛人呢?解說紛歧,難以判定。」
詩中「白露為霜」給讀者傳達出節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曉,因為蘆葦葉片上還存留著夜間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這樣一個深秋的凌晨,詩人來到河邊,為的是追尋那思慕的人兒,而出現在眼前的是彌望的茫茫蘆葦叢,呈出冷寂與落寞,詩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兒在河水的另外一邊。
從下文看,這不是一個確定性的存在,詩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處,還是伊人像「東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的「南國佳人」(曹植《雜詩七首》之四)一樣遷徙無定,也無從知曉。這種也許是毫無希望但卻充滿誘惑的追尋在詩人腳下和筆下展開。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順流而下或者沿著彎曲的水道和沿著直流的水道,都不會影響到對詩意的理解。
在白居易《長恨歌)中,楊貴妃消殞馬嵬坡後,玄宗孤燈獨守,寒衾難眠,通過道士鴻都客「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尋找,仍是「兩處茫茫皆不見」,但終究在「虛無縹緲」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楊貴妃,相約重逢於七夕。而《蒹葭》中,詩人一番艱勞的上下追尋後,伊人彷彿在河水中央,周圍流淌著波光,依舊無法接近。
《國風·周南·漢廣》中詩人也因為漢水太寬無法橫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陳啟源說:「夫說(悅)之必求之,然惟可見而不可求,則慕說益至。」(《毛詩稽古編·附錄》)「可見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著渴慕的程度。詩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隱約縹緲的,或許根本上就是詩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覺。
㈨ 《蒹葭》的作者。年代。注釋
《蒹葭》作者:佚名
年代:先秦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追隨她的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彷彿在河水中央。
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對岸。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那道路坎坷又艱難。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注釋:
蒹葭(jiān jiā):蘆荻,蘆葦。蒹,沒有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
蒼蒼:茂盛的樣子。下文「萋萋」「采采」義同。
伊人:那個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邊。
溯洄(sù huí)從之:意思是沿著河道向上游去尋找她。溯洄:逆流而上。從,追,追求。
溯游:順流而涉。游,通「流」,指直流。
萋萋:茂盛的樣子,文中指蘆葦長的茂盛。人教版為「萋萋」,蘇教版為「凄凄」。
采采:茂盛的樣子。
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9)蒹葭小說現代小說擴展閱讀:
《蒹葭》作為一首抒情詩,它的創作是導發於對具體事物的感觸,因而在它的意境中,總可看到一些實實在在的人事場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卻似乎故意把其中應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虛化了。追尋者是 什麼人?他為什麼而追尋?我們不知道;被追尋的「伊人」是什麼 身份?
為什麼他那麼難以得到?我們也不知道;以至於連他們是 男是女也無從確認。特別是「伊人」,音容體貌均無,一會兒在河的上游,一會兒在河的下游,一忽兒在水中央,一忽兒在水邊草地,飄忽不定,來去渺茫,簡直令人懷疑他是否真有實體存在。
無疑,由於追尋者、特別是被追尋者的虛化,使整個追尋人物、追尋事件、追尋內容都變得虛幻願隴起來;然而也正是由於這事實的虛化、膜猶,詩的意境才顯得那麼空靈而富有象徵意味。
作品所表達的情感:追「伊人」的男子在經過了三次的追尋沒有追尋到他的「伊人」由此可見所謂的伊人不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夢幻與虛境。但是追夢男子並沒有放棄,而是為了夢想而上下追尋,不怕艱難險阻。
實際上,詩中所描述的景象,並非目之所存的現實人事,而是一種心象。這種心象,也不是對曾經閱歷過的某件真事的回憶,而是由許多類似事件、類似感受所綜合、凝聚、虛化成的一種典型化的心理情境。這種心理情境的最大特點,是不粘不滯、空靈多蘊。
「在水一方」,可望難即,就是這種空靈的心理情境的藝術顯現。在這里,由於追尋者和被追尋者的虛化,那看來是真景物的河水、道路險阻,乃至逆流、順流的追尋路線,以及伊人所在的「水中央」等諸種地點,也都成了虛擬的象徵性意象。
對它們均不可作何時何地、河山何水的深究,否則,伊人既在河的上游又在河的下游就自相矛盾,連兩個人何以都不渡過河去也成了問題。《蒹葭》的成功,就在於詩人准確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創造出似花非花、空靈蘊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詩的意境呈現為整體性象徵。
㈩ 蒹葭全文
【原文】
蒹葭蒼蒼(1),白露為霜。所謂伊人(2),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3),道阻 且長。溯游從之(4),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5),白露未晞(6)。所謂 伊人,在水之湄(7)。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8)。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9)。
蒹葭采采(10),白露未已(11)。所謂伊人,在水之涘(12)。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13)。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14)。
【注釋】
①蒹葭(jian jia):蘆葦。蒼蒼:茂盛的樣子。②伊人:那個人。 ③溯涸:逆流而上。叢:追尋。④溯游:順流而下。⑤凄凄:茂 盛的樣子。(6)晞(XT);干。(7)湄:岸邊。(8)躋(ji):登高。 (9)坻(Chi):水中的小沙洲。(10)采采:茂盛的樣子。(11)已:止,干。 (12)涘(si):水邊。(13)右;彎曲,迂迴。(14)沚:水中的小沙洲。
【譯文】
蘆葦茂密水邊長,深秋白露結成霜。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崎嶇又漫長。順流而下去追尋,彷彿就在水中央。
蘆葦茂盛水邊長,太陽初升露未乾。我心思念的那人, 就在河水那岸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險峻難攀登。順流而下去追尋,彷彿就在沙洲間。
蘆葦茂密水邊長,太陽初升露珠滴。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邊立。
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彎曲難走通。 順流而下去追尋,彷彿就在沙洲邊。
【讀解】
為了自己心愛的人而上下求索,不管艱難險阻,矢志不渝,這 是一種可歌可泣的堅貞和追求精神。那個「伊人」,其實也可以看 作一種盡善盡美的境界,一種指向理想的超越。
這讓人想起一篇叫做《海鷗喬納森》的小說。海鷗喬納森從 不願像自己的同類那樣一心盯住眼前的臭魚爛蝦,總想飛得更高, 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為了練習飛翔,他的翅膀被折斷受傷,依 然不改初衷。同伴們引誘他,譏笑他,他照樣堅持自己的追求,寧 願餓著肚子,也不去追逐眼前的吃食。
喬納森想達到的,是對凡夫俗子的超越,是向盡善盡美的境 界靠近,是努力向理想沖刺。《蒹葭》的主人公所追求的,也是自 已心月中盡善盡美的理想,是自己魂牽夢繞的意中人,因此不惜 一切代價去上下求索,不斷追求。
對於真正的求索者來說,目標是一種指向。達到目標固然重 要,更重要的還是過程。人生本來就是一個過程。生存的價值和 意義,就存在於過程之中。同樣,追求的價值和意義也存在於過 程之中。如果忽視過程,實際上也是忽視了追求本身。
盡善盡美的境界,無論是從理論上說,還是從實際上說,都 是不可能達到的。換句話說,盡善盡美只是一種理念,一種心靈 指向的理想。它指引我們在平庸瑣屑的生命歷程中向前渡過,就 像夜中照亮道的火光,迷途中的指南針一樣,讓我們不斷地前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