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都市總裁 > 現代文學里的歷史小說題材

現代文學里的歷史小說題材

發布時間:2022-10-09 19:57:37

⑴ 新歷史小說主要包括哪些類型

新歷史小說主要以新歷史主義為主要歷史觀的文學形勢。包括三類:一、文化化、生命化的歷史。主要表現文化為底色,追求文化意蘊的現實主義。
二、寓言化心靈的歷史,主要表現在先鋒派作家的文化創作之中。營造歷史,表現現代人的生活氣息,是新的先鋒派歷史小說的嘗試內容。
三、生存化生態化歷史。主要表現創到寫實派作家的文學創作之中。

⑵ 現代文常用的三大文體和文學作品的四大題材

現代文三大文體: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
文學作品四大題材(這里應為體裁):詩歌、散文、小說、劇本。

⑶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

這是我們的課件,重點的部分,總結出了文檔,那麼傾情奉獻吧。
《現當代文學》復習;
1 古代文學:先秦—清末(1840年前)
近代文學:1840—1917年,古典文學向現代文學的過渡時期。
現代文學:1917年1月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為開端,到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召開。
當代文學:1949年7月第一次文代會以後的文學。
2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海創刊,陳獨秀主編,創刊號登載陳獨秀的《敬告青年》一文,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開端。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舊文學,提倡新文學,重在「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新青年》是中國現代思想的發端。
3 1917年1月,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大力倡導白話文。
1917年2月,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提出文學革命主張。這兩篇文章標志著文學革命的開端。
4 文學革命的意義:1、體現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啟蒙的特徵。
2、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重要力量。
3、促進了中國文學的現代性。
4、使中國現代文學走向世界。
5 文學研究會:1921年1月成立於北京,1932年解體。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成立的第一個純文學社團,發起人:周作人、鄭振鐸、茅盾等,描寫真實生活,反映社會問題,注重對外國文學的翻譯和介紹。強調「為人生而藝術」。
6 創造社:1921年6月成立於日本東京,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團之一。發起人:郭沫若、郁達夫、張資平、田漢等。前期強調「為藝術而藝術」,認為對美的追求是藝術的核心,在文學理論上崇尚自我,注重個性,主張忠實的表現「內心的要求」,反對「為人生而藝術」,反對寫實主義。
7 從魯迅那裡,形成了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大主要題材——農民和知識分子。
8 魯迅在歷史轉折關頭參與歷史發展的宣言,中國第一篇白話現代小說。《狂人日記》
9 《狂人日記》
主題:「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端」,充滿了尖銳而深刻的理性批判精神。
藝術特色: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創新,擴大了小說的審美張力,從不同的思路解讀「狂人」形象,可以得出不同的認識。
貢獻與價值:這些內容與形式上的現代化特徵,調整、更新了我國傳統的創作思維和審美習慣,具有為現代文學奠基的價值和劃時代的意義。
10 阿Q神勝利法:指弱者在強者面前得不到物質上的勝利(得到的只是欺侮和壓迫),又不去以自強的行動爭取勝利時所採用的一種虛妄、想像的精神安慰來緩解和沖淡心靈痛苦的方式,是一種消極的自我麻醉,具有欺軟怕硬、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的特徵。這是中國傳統和同時代人所具有的精神特徵。
11 阿Q的三個特徵:貧(無產者)、愚(思想落後)、弱(受到封建意識的毒害和人群的欺凌)
12 《祝福》之祥林嫂形象分析:
①通過祥林嫂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與封建夫權、族權相結合的神權對窮苦婦女造成的精神痛苦和毒害。
②祥林嫂悲劇性格的深刻性突出表現在她的美好品格和求生的希望被殘酷毀滅的過程中
13 魯迅唯一涉及愛情的小說——《傷逝》
14 《吶喊》、《彷徨》的藝術特色:
(1)打破了傳統小說的單一模式化,實現了小說的開放性和創造的可能性,把日記、雜文、詩歌、散文等各種文學形式技巧融入小說。
(2)對西方小說技巧的吸納。
(3)復線結構和復調主題。《吶喊》和《彷徨》這兩本小說集以生活體驗的深切、表現格式的特別與藝術上富有獨創性著稱,是中國現代小說成熟的標志。
15 《故事新編》創造了「古今雜糅」的藝術手法。
16 魯迅的看客:是魯迅小說中獨特的「互看結構模式」——這是魯迅對歷史人的喜劇和悲劇性認識。以看客的麻木和殘忍來觀照中國人的沉睡和不覺醒。看客在魯迅小說中是一個龐大的「無個性群體」,常常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的群像,他們對進步力量的無知,構成了封建吃人禮教的輿論傳播工具和幫凶。
17 魯迅的國民性:所謂國民性,是指一個民族由於生活在同一地區,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區別於其他民族的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思維方式、價值尺度、道德規范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民族性格、民族意識、民族風格等。
18 魯迅對傳統文化的態度:魯迅反的不是「傳統文化」,而是「文化傳統」——那種不把人當人看、蔑視個人價值與尊嚴從而造成幾千年「吃人」歷史的專制主義。
19 魯迅的貢獻:
1、在創作方面:開創了中國20世紀現代文學的新傳統,推動了新文學的現代化。
2、在我國現代文學的理論探討與思想斗爭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3、在外國文學譯介和中國古籍整理研究方面的貢獻。
4、進行社團活動、組織培養新文學隊伍方面的貢獻。
5、在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文化史上的獨特地位。
20 魯迅的精神
1、強烈的愛國主義和現實主義精神;
2、韌性的戰斗精神;
3、博才眾長,勇於創新的精神。
21 問題小說的特徵與缺失:
1關注社會人生問題的現實精神
2題材廣泛,涉及面廣
3缺失:社會功利性與概念化
22 冰心的知識點:
(1)聖母頌 「母愛」
(2)童心曲 「童真」
(3)自然贊 「自然」
23 許地山的知識點:
作品特點:多寫緬甸、印度等異域生活,充滿了南國情趣。
24 魯迅之鄉土文學:所謂「鄉土文學」,主要就是指這類靠回憶重組來描寫故鄉農村(包括鄉鎮)的生活,帶有濃重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說。
25 自敘傳」抒情小說及其興起的原因
小說主張再現作家的生活和內心處境,不強調對外部世界的描寫,側重作者心靈、心境的大膽敞露,揭示個人內心隱秘和靈與肉的沖突,尤其是處在變態社會中人的變態性心理,以此向封建舊道德和禮教宣戰。
26 《沉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出版的第一部小說集。 作者是郁達夫
27 郁達夫的知識點
主題
1、突出表現五四青年對人性解放地追求和被生活擠出軌道的「零餘者」的哀怨。
2、鮮明的表達了作者的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情懷。
特點
1、自我寫真。(大膽的自我暴露,感情率真、誠摯)
2、感傷的抒情。單純的感傷抒情格調,憂郁、頹廢、懺悔情緒。作品整體上呈現出一種感傷美和自然美
3、結構的散文化。小說善於創造風景畫,呈現出強烈的詩情畫意,用瞬間萬變的自然景物來創造和渲染氣氛
28 80年代傷痕文學: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一批通過對文革生活及文革後人們的精神創傷的真實描寫、大膽揭露、憤怒鞭撻,悲劇性地展現了那一場社會動亂及其給人們造成的肉體和精神上的永不可平復的「傷痕」的作品。
29 反思小說:指七八十年代之交開始出現的對建國三十多年來的歷次政治運動和社會的曲折發展過程及其對人的命運的影響進行了冷靜反思、重新審視的小說創作潮流。
30 知青小說:知青小說的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作品的內容多為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後來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情感。
31 梁曉聲的知識點:作品歌頌知青的悲壯的英雄主義。
32 改革小說:改革小說出現於70年代末,80年代前半期形成高潮。反映改革開放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社會生活、思想觀念、文化心理的變革與沖突的文學創作潮流。
33 風情小說:以特定地域、特定歷史時期的風俗文化、風土人情為主要審美對象的小說。
34 汪曾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35 賈平凹的知識點:1983年以後,「商州系列」小說,開始引起文學界注意。
36 尋根小說:80年代中期,作家不再滿足於用社會政治的眼光來看待現實生活,而是開始思索深層的民族文化問題,對傳統文化予以審視、剖析、繼承,稱之尋根小說。
37 先鋒小說:指的是80年代以來具有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傾向的小說創作潮流。「
38 新寫實小說:新寫實小說是對普通人們庸常生活的關注與描寫,對生活在我們身邊的芸芸眾生的生存狀態、生命狀態、精神狀態的關注與體驗。
39 新寫實小說的特點:
1、庸常人生的平時敘寫
2、生活流式的敘事結構
3、世俗化的平易語言
4、自然悲婉的審美風格
40新歷史小說:和新寫實小說同根異生,只是把時空領域推移到歷史之中,大致限定在民國時期,且避免了在此期間的重大革命事件 。
41 《嘗試集》:中國新文學史上最早的新詩集 作者 胡適
42 初期白話的貢獻:
1、運用明白易曉、自然現成的白話語言作詩
2、講究自然的音節,不求對仗和舊韻
3、追求詩體的大解放
43 初期白話的不足:
1、詩歌過於平實,情感濃度不夠,想像力不足,缺少詩歌的意味
2、語言上散文化傾向,使詩歌失去了韻律感和節奏感
44 現代詩歌奠基之作:郭沫若的《女神》
45 《女神》的主題內涵
一 反抗、破壞、創造的主題。
(1)「反抗」,源自人的解放與覺醒;「破壞」,基於現實的黑暗、冷酷、腥穢;「創造」,是人類得以前行的動因。
(2)「五四」精神:懷疑、批判、反抗、破壞、創造。
(3)《鳳凰涅磐》、《女神之再生》集中表現了上述主題。
二 愛國主義的主題
爐中煤》、《鳳凰涅磐》、《女神之再生》 。
「五四」是中國現代新型文化的青春期,郭沫若的愛國也表現為對「青春中國」、「新中國」的嚮往與追求。
三 歌頌「偶像破壞者
公開宣稱「我又是一個偶像破壞者呦」,「便是天上的太陽也在向我低頭」。
這個「自我」是詩人自己,也是當時千千萬萬要沖出陳舊腐朽的牢籠,要求不斷毀壞、不斷創造、不斷努力的中國青年。
四 對「勞工神聖」的景仰和頌揚
五 對大自然的禮贊
46 《女神》的藝術特色
1、個性化
2、抒情性
3、自由精神
4、浪漫情懷
5、創造性
47 《女神》意義上的不足:不足:過於強調自由的形式,缺乏詩性和韻味,適宜朗誦,不宜品味。
48 新月派的任務:「使詩的內容及形式雙方表現出美的力量,成為一種完美的藝術。」
(代表人物 聞一多 徐志摩)
49 新月派的詩歌主張
1、「理性節制感情」的美學原則
2、提倡以「和諧」、「均齊」為新詩的審美特徵
建築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
音樂美:音節的整齊與和諧
繪畫美:辭藻的美,視覺鮮明的色彩感
3、倡導新詩的現代格律化
50 新格律詩:中國現代新詩的一種形式。五四以後出現的新詩中不同於自由詩,又有別於傳統詩體,沒有固定格律的格律詩體。(聞一多最早提出)
51 徐志摩詩作特點
1、構思精巧,意象新穎
2、韻律和諧,富於音樂美
3、詞藻華麗,風格清麗,呈現出明顯的色彩美
4、章法整齊,形式靈活
52 祥子悲劇命運的主觀原因:
(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血肉豐滿的都市個體勞動者的典型形象。)
1、祥子與生俱來的小農意識,狹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個人奮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劇主觀因素中最根本的一點。
2、祥子個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點。比如在接踵而來的打擊面前逐漸滋生的自暴自棄,在把握自己上缺乏足夠的自製能力。
祥子悲劇命運的客觀原因
1、二三十年代動盪的社會背景,把人變成鬼的舊社會的逼迫。
2、車廠主女兒的誘騙。
53 虎妞的形象:
虎妞的性格呈現出二重性
1、沾染了剝削階級家庭給她的好逸惡勞,善玩心計和市儈習氣。虎妞本身又是劉四爺的另一種壓迫對象和犧牲品。
2、虎妞對於祥子,有感情,要控制祥子。
虎妞是祥子向上進取的阻力和障礙,是導致祥子走向墮落的外在原因之一。
54 老舍的文學貢獻:
1、多層面的描繪出中國市民文化的復雜性。
2、揭示了文化轉型期中國人性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3、在小說敘述上顯示了中國傳統小說向現代小說的轉化,又融合了西方小說的技巧。
4、語言純凈、通俗,具有北京地域特點
55 京派:「京派」是魯迅提出的一個概念。主要指30年代以《駱駝草》《大公報》為主要陣地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義作家群,代表:朱光潛、沈從文。他們將「和平靜穆」作為美學追求的最高境界,強調文學與時代、政治的距離,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學價值。
56 海派:海派是沈從文在文學批評時提出的概念。以30年的上海為中心的東南沿海城市商業文化與消遣文化畸形發展的產物,他們依託於文學的市場,既享受著現代都市文明,又感染著都市的「文明病」。代表作家:張資平、葉靈鳳。
57 《邊城》沈從文邊的「牧歌」情味和感傷情緒:
1.用人物象徵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視《邊城》的深層文化隱喻。
2.《邊城》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3.鄉情風俗、自然景緻與人事命運渾然一體的優美境 界,美麗得令人憂愁的牧歌情調。
58 沈從文獨特的文學價值:
1、遠離時代主流的文學價值觀
2、對鄉土中國的關註:民族性的思考
3、從容、靜穆的民族文化品格的追尋
59 巴金的知識點:「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60 《家》的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巴金
①高老太爺的形象:高老太爺是這個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統治者,他的專橫、衰老和腐朽,象徵著舊家庭和專制制度走向崩潰的歷史命運。
②覺慧——家的掘墓人:作為封建專制的叛逆者,覺慧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典型。他對舊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終出走,表現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長。作家在覺慧身上寄託著對青春的贊美和生活的信念,他是最能打動青年的心的形象。他身上既有熱情、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又有「五四」青年難免的歷史局限與弱點。
③覺新——家的守墓人:這部小說最見藝術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覺新,他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卻又怯於行動的「多餘的人」,是封建家庭和舊禮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劇典型。思想與行動的矛盾使他經常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擺脫嚴酷的自我譴責,這些都大大加強了人物的悲劇性。作者對覺新充滿同情,同情之中又不無批判。
61 中國現代通俗小說第一人:張恨水(名氣最大、作品最多、水平最高)
62 張恨水大家族興衰之《金粉世家》:
1.《金粉世家》中的金傢具現了中國由傳統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渡特徵。
2.《金粉世家》中家庭敗落的敘述更側重於世俗的金粉生活的渲染,而不是社會制度的控訴。
63 冷清秋的形象:新舊參合
身份:女學生與女才子
性格:世俗與清高
選擇:反抗與隱遁
64 《金粉世家》的價值
1、浮世繪般地描寫傳統向現代轉型過程中 中國世俗生活與觀念的變遷
2、描寫了缺少革命性因素的舊家族的命運
3、提供了女性主體選擇的特殊(傳統型)個案:冷清秋
4、繼承並發展了章回體的傳統敘述體式
65 曹禺《雷雨》人物之繁漪:她是《雷雨》最有特色、個性最鮮明的人物。她是五四運動以來追求婦女解放,爭取獨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愛敢恨,她對周家庸俗單調的生活感到難以忍受,對陰沉的氣氛感到煩悶,對精神束縛感到痛苦,她要求掙脫這一切。在一定意義上她也是一個被侮辱與被損害者。而劇本又使她在難以抗拒的環境中走向變態的發展:愛變成恨,倔強變成瘋狂。繁漪這一悲劇形象,是曹禺對現代戲劇的一大貢獻,深刻地傳達出反封建與個性解放的五四主題。
66 《雷雨》的悲劇性下層婦女被離棄的悲劇
上層婦女個性受壓抑的悲劇 青年男女得不到正常愛情的悲劇
青春幻夢的破滅的悲劇 勞動者反抗失敗的悲劇
67 錢鍾書的代表作:《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圍城》、《管錐編》
中國近代文壇中唯一一位通曉古今中外文學的才子。
68 《圍城》的知識點
①享有「新《儒林外史》」之譽,以深邃的人生洞見和幽默靈透的文筆成為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經典。
②這本書揭示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生存狀態和人性的盲目。
藝術特色:1)善用比喻
2)高超的諷刺手法 、對人性弱點的嘲諷;對學風的嘲諷
3)幽默風趣的語言特色
69 張愛玲小說基本內容:
1、摹寫各式戀情:《封鎖》、《花凋》、《心經》、《茉莉香片》
2、摹寫各式婚姻:《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琉璃瓦》、《十八春》
3、摹寫男女同居:《連環套 》、《紅玫瑰與白玫瑰》
70 張愛玲《金鎖記》中金鎖的比喻意:黃金的枷鎖,被黃金欲壓得變形/異化了的人
71 張愛玲小說的創作風格:
1、情調悲涼,大多是關於文明與人性的哀歌。
2、 「古典小說的根底」和「市井小說的色彩」融為一體。
3、 張愛玲的作品還具有既傳統又現代的特點。
4、 語言介乎新舊雅俗之間。
72 朦朧詩:它指稱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的以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梁小斌等為代表的一批在「文革」中成長的青年詩人的具有探索性的一股新詩潮。它多強調主體的真實,追求象徵性與意象化的表現手法,蘊含著感傷情調和反叛精神。
73 顧城:被舒婷稱為「童話詩人」,他詩歌的魅力是來自那種童話般的跡近「純潔」的幻想。
74 朦朧詩藝術審美特質:
1、意象化
(1)揚棄具象化直述,以繁復意象傳達心緒
(2)意象的自由迭加,形成意象的多義性闡釋
2、象徵性: 以可感知的具體事物來比擬或暗示不可感知的抽象事物,使詩歌的意象具有隱喻性而帶來含蓄美。
3、跳躍性: 按照詩人情感的流向和想像的邏輯來安排時空秩序,造成詩歌結構的流動跳躍
75 余華——先鋒派小說《活著》
存在主題: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活著》思想內涵:1、生命的脆弱易逝。在死亡面前,生命顯得輕若鴻毛。
2、命運的變幻無常。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人很難掌握自己的命運。
3、「活著」成為人終極的目標與理想,人們忍受著生活賦予的種種苦難。
76 余華沒有將先鋒小說進行到底,在一片贊揚聲中突然轉向,其原因有三:
其一,來自先鋒文學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作為先鋒,必須始終保持和社會、大眾、傳統、世俗的距離,甚至對立,因此,遭到誤解和忍受寂寞成為必然;一旦被接受,又會失去先鋒性,這是先鋒作家和先鋒文學共同面臨的不可逾越的悖論和局限性。)
其二,世俗的誘惑。(任何作家都希望作品得到讀者的認可 ,所以,作為先鋒作家,時刻都有背叛的危險,這個危險就是無處不在的世俗誘惑:世俗利益和世俗生活時刻在向作家招手,一個作家,只要生活在現實社會中,就不可能完全拒絕這種誘惑。)
其三:來自作家自身。(作家的生命在於不斷創新,先鋒作家更是以創新為標志的,其情緒、心態、思想、觀念不可能不變。因此,余華和其他的先鋒作家的轉變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⑷ 有什麼反映中國近現代史的小說

建議你去看看茅盾的小說.長篇小說】: 《子夜》、《蝕》三部曲 、《腐蝕》、《虹》 、《鍛煉》 、《霜葉紅似二月花》 、《霜葉紅似二月花》續稿 、《多角關系》 【短篇小說】: 《報施》、《創造》、《春蠶》、 《大鼻子的故事》 、《林家鋪子》、《色盲》、《詩與散文》 、《石碣》 、《手的故事》 、《水藻行》 、《小巫》、《煙雲》 、《有志者》 、《自殺》 【散文】: 《白楊禮贊》、《賣豆腐的哨子》、《人造絲》、《全運會印象》、《車中一瞥》、《鞭炮聲中》 、《談月亮》 、《霧中偶記》、《大地山河》 《子夜》出版於1933年,震動了中國文壇,瞿秋白把這一年稱為「子夜年」,可見它的影響之大。這部長篇圍繞著民族資本家吳蓀甫與買辦趙伯韜之間的尖銳矛盾,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繪了30年代初中國社會的廣闊畫面:工人罷工,農民暴動,反動當局鎮壓和破壞人民的革命運動,帝國主義掮客的活動,中小民族工業被吞並,公債場上驚心動魄的鬥法,各色地主的行徑,資本家家庭內部的各種矛盾……通過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畫面,藝術地再現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風雲,反映了革命深入發展,星火燎原的中國社會風貌。茅盾以《子夜》這部長篇傑作的創作,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子夜》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1896一1981創作的長篇小說,初版印行之時1933年即引起強烈反響。瞿秋白曾撰文評論說:「這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的成功的長篇小說。」「一九三三年在將來的文學史上,沒有疑問的要記錄《子夜》的出版。」《〈子夜〉和國貨年》歷史的發展證實了瞿秋白的預言。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日本著名文學研究家筱田一士在推薦十部二十世紀世界文學巨著時,便選擇了《子夜》,認為這是一部可以與《追憶逝水年華》普魯斯特、《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媲美的傑作。 茅盾的小說,素以全景式地展現宏闊的社會生活畫面見長。《子夜》的舞台設置於三十年代初期上海。作家並沒有截取某條小巷或某個街角,而是從居高俯視的視角,整體展示這座現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資本家的豪奢客廳、夜總會的光怪陸離、工廠里錯綜復雜的斗爭、證券市場上聲嘶力竭的火並,以及詩人、教授們的高談闊論、太太小姐們的傷心愛情,都被組合到《子夜》的情節里。同時,作家又通過一些細節,側面點染了農村的情景和正發生的中原的戰爭,更加擴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從而實現了他所設定的意圖:「大規模地描寫中國社會現象」,「使一九三零年動盪的中國得一全面的表現。」當然,茅盾的「大規模」「全面」描寫,並不是把各個生活斷片隨意拼帖在一起。他精心結構,細密布局,通過主人公吳蓀甫的事業興衰史與性格發展史,牽動其它多重線索,從而使全篇既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場景,又沿著一個意義指向縱深推進,最終以吳蓀甫的悲劇,象徵性地暗示了作家對中國社會性質的理性認識:「中國沒有走向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中國在帝國主義的壓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茅盾近乎以寫史的態度創作小說。《子夜》的情節,是被鑲嵌在一九三零年五月到七月這一真實的歷史時空里的。小說中描寫的一些情景,如公債交易、蔣馮閻大戰等,都是有據可查的真實的史實。《子夜》把這類非虛構性的話語引進小說,與虛構性話語融匯、輝映,應該說是相當大膽而富有創造性的文體試驗。《子夜》的史詩品格,無疑得益於「詩」與「史」兩種語言巧妙調適與組合。 《子夜》在整體布局上具史詩般宏闊,但細節描寫的筆觸又極為委婉細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顫動的波紋。這一特點,早在三十年代,吳宓先生就曾指出過並大加贊賞,稱《子夜》「筆勢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噴薄,不可控搏。而其細微處復能婉委多姿,殊為難能可貴。」茅盾認為吳宓的評論真正體會到了「作者的匠心」。 《蝕》描繪了大革命前後某些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生活經歷和思想動態。《林家鋪子》以林老闆經營的小店鋪的興衰沉浮為中心,多方面地描寫了林老闆與整個社會的聯系,闡釋了林家小店鋪的破產是整個工商業共同的前途的重要思想。《春蠶》通過農民老通寶一家人蠶花豐收,而生活卻更加困苦的事實,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農民真正的出路,需在豐收之外去尋找。如同《子夜》一樣、《林家鋪子》和《春蠶》也是很有代表性的社會剖析小說。它們長期地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是供青少年學習的範文。《林家鋪子》和《子夜》還被拍成電影,在中國廣大城鄉引起強烈反響 。

⑸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革命歷史」題材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哪些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涌現了許多優秀的「革命歷史小說」,短篇小說方面,孫犁、茹志鵑、劉真、峻青、王願堅、蕭平等,發表了不少屬於這一類型的小說,如《山地回憶》(孫犁)、《百合花》(茹志鵑)、《黎明的河邊》(峻青)、《黨費》(王願堅)、《三月雪》(蕭平)、《萬妞》(菡子)等。這一類型小說的作者,他們大多真實地經歷了所講述的事件、情境。通過文字回顧光榮的「個人歷史」,同時表達了作者參與革命進程。

⑹ 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歷史小說是

古代的是《水滸傳》!

現代的應該是《李自成》,記得是這樣!

⑺ 新歷史小說的代表作有哪些

1、《故鄉天下黃花》

作家劉震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了民國初年,村長孫殿元被人殺了,棄屍在村西一座土窯里。由此引出了村裡幾十年幾代人權力的更迭。2000年《故鄉天下黃花》被三聯書城評為「二十年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一百本書」之一。

2、《白鹿原》

為陳忠實所著小說,1992年在《當代》雜志開始連載,1993年6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描寫西安東郊白鹿原上「白鹿村」的白姓和鹿姓人家50年的恩怨糾葛,是一部現實主義色彩的小說,被改編成同名電影、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1997年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3、《活著》

作家余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余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

4、《故鄉相處流傳》

是中國當代作家劉震雲的一部長篇寓言。作者一邊信口開河、信馬由韁、虛虛實實地敘說著他的故事,一邊不住地借古諷今、指桑罵槐。作者的一些寓意也許讀者體會不到,但讀者卻體會出許多作者未必預料到的寓意。無論其戲劇性,還是幽默感,都絕對是一流的。

5、《紅高粱家族》

是中國作家莫言所著的長篇小說,全書分五章,分別為紅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殯、奇死(別名狗皮)。此五章均首先作為中篇小說分別發表,其中《紅高粱》首發於《人民文學》1986年第3期,獲得1987年「全國中篇小說獎」。

《高粱酒》首發於《解放軍文藝》1986年第7期,《狗道》首發於《十月》雜志1986年第4期;《高粱殯》首發於《北京文學》1986年第8期;《奇死》首發於《昆侖》1986年第6期。1987年春,這五部中篇小說被整合為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

⑻ 現代中外文學小說大全 求 書名

《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說選》。我最鍾愛的作家。他寫的書個人感覺有深度,有思想,特別是對人物的心理描繪特別踹。

⑼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革命歷史」題材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有哪些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涌現了許多優秀的「革命歷史小說」,長篇有《銅牆鐵壁》(柳青,1951)、《風雲初記》(孫犁,1951~1963)、《保衛延安》(杜鵬程,1954)、《鐵道游擊隊》(知俠,1954)、《小城春秋》(高雲覽,1956)、《紅日》(吳強,1957)、《林海雪原》(曲波,1957)、《紅旗譜》(梁斌,1957)、《青春之歌》(楊沫,1958)、《戰斗的青春》(雪克,1958)、《野火春風斗古城》(李英儒,1958)、《烈火金鋼》(劉流,1958)、《敵後武工隊》(馮志,1958)、《苦菜花》(馮德英,1958)、《三家巷》(歐陽山,1959)、《紅岩》(羅廣斌、楊益言,1961)等。

⑽ 20個古今中外小說

我想一定是《恰復同學少制年》,一定!
我本書整整讀了三遍,每次都熱血沸騰!
小說《恰同學少年》黃暉著。根據同名電視劇改編而來,它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主要表現背景,描繪了1913~1918年以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青年積極進取的學習生活和他們之間純真美麗的愛情故事,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綬等一批優秀教師形象。深刻揭示了「學生應該怎樣讀書,教師應該怎樣育人」這個與當今社會緊密相關的現實主題,很好展現了毛澤東為代表的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與情懷。這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對現行教育理念的完善、對當代青年樹立正確的理想追求富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恰同學少年吧里,由網友後悔自己大四才看恰同學少年,覺得自己大學四年白費了。
無論如何,我希望你能讀一讀恰同學少年,有什麼心得,歡迎與我交流!

閱讀全文

與現代文學里的歷史小說題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奪女主氣運的小說 瀏覽:982
有聲小說無悔的童年 瀏覽:753
穿越小說大陸背景介紹 瀏覽:62
肖雨穿越小說 瀏覽:747
虐的古代bl小說 瀏覽:831
小說推薦女扮男裝古代將軍 瀏覽:449
意戀征服系列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578
女主叫蘇糖男主姓蕭的現代小說 瀏覽:237
男主角紈絝裝傻充愣的小說 瀏覽:794
穿越小說主人公叫蕭銘下載 瀏覽:466
權利暗戰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742
主角人工智慧女僕小說 瀏覽:338
楊皓是哪個小說主角 瀏覽:966
出版青春校園小說推薦 瀏覽:59
女生版穿越小說排行榜 瀏覽:718
醜男逆襲的校園小說 瀏覽:847
花式寵妻總裁霸愛成婚小說 瀏覽:106
熟女丁香人妻小說全集 瀏覽:112
女主角大於20個的小說 瀏覽:435
女主角小名葉小九小說名字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