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英國文學的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文學時期(1918-1945)
20世紀初,本涅特、威爾斯、高爾斯華綏堅持維多利亞時代的現實主義傳統進行創作,用寫實的方法記載社會轉型時期資產階級社會和家庭發生的變化。但他們很快就受到來自現代主義文學的挑戰。按照弗吉妮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 1882-1941)的說法,1910年是英國小說從傳統現實主義到現代主義變化的重要年份。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疑加速了這一變化。戰爭中,大批無辜青年充當炮灰,白白喪生。一戰之後,不少英國人對文藝復興以來人文主義有關人性、人類前途的基本觀念乃至基督教文化傳統的信念發生了動搖。社會思想觀念的深刻變革,促使現代主義文學蓬勃發展,英國小說也面目一新。D.H.勞倫斯(D. H. Lawrence)是煤礦工人的兒子,他將視線投向兩性關系,對西方文明的缺陷進行反思。《查特萊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曾因為大膽的性愛描寫而在英美兩國被查禁。他的《兒子與情人》(Sons and Lovers)、《虹》(The Rainbow)、《戀愛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等小說將社會批評與性心理探索巧妙結合起來,猛烈抨擊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作為對現實主義文學的反撥,現代主義文學追求心理真實,注重直接觀察人物的心理活動,直接體驗人物的內心感受,在內心世界這面鏡子上折射出豐富多彩的外部現實。出生於書香世家的伍爾芙的突出成就是意識流小說。她的《達羅衛夫人》(Mrs. Dalloway)和《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作品突破傳統的時空觀,將意識流手法運用得出神入化,還體現出女作家對於女性存在的歷史及現狀的獨特反思。來自愛爾蘭的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 1882-1941)被認為是繼莎士比亞後英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他的曠世之作《尤利西斯》(Ulysses)給英國傳統小說帶來一場革命。《尤利西斯》情節簡單,主要記載迪達勒斯、布盧姆和布盧姆的妻子莫莉三個人物的日常瑣事。小說實際上只寫了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一天里的事情。這一天是1904年6月16日,喬伊斯與他未來的妻子娜拉曾在這一天首次幽會,除此以外,它是都柏林歷史上最普通不過的一個日子。喬伊斯在小說中力圖展現的是生活的本質和對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尤利西斯》因此被有的評論家譽為表現了西方「現代社會的全部生活和全部歷史」。《尤利西斯》的成功在於意識流描寫表面上紛紛揚揚,漫無邊際,實際上結構齊整,周密嚴謹。
20世紀20年代是英國文學史上又一個輝煌的黃金時代,文壇群星璀璨,佳作迭出。在詩歌領域,T. S. 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1922年發表《荒原》(The Waste Land),運用大量的神話描繪戰後西方世界精神失落的景象,表達人的再生的希望。他的詩作代表了現代主義詩歌創作的突出成就。愛爾蘭詩人威廉?勃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努力建立自己的神秘主義象徵體系,深入探討人生哲學問題。葉芝的創作道路由傳統走向現代,折射出英語詩壇的過渡與變遷,代表了現代詩人擺脫舊時代的影響,創立現代詩風的歷程。
英國現代主義文學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力圖擺脫傳統的束縛,具有前衛色彩。從本質上講,現代主義文學是精英文學,《尤利西斯》出版後,一般市井百姓很少有人問津。在以危機和戰爭為時代特徵的三四十年代,嚴峻的社會現實,尖銳的社會矛盾,緊迫的社會問題,為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回歸創造了條件,採用寫實手法的小說再度受到人們的歡迎。30年代的英國小說在主題上從內傾變為外向,表現社會對個人命運的主導影響,在形式上則從前衛轉向保守,採用傳統敘述手法。這一時期英國文壇出現了幾種走向:一是關注當代政治和社會問題,創作具有左翼傾向的文學。二是抨擊資產階級中上層社會的腐敗墮落,創作社會諷刺小說。伊夫林?沃(Evelyn Waugh, 1903-1966)在《罪惡的軀體》(Vile Bodies)、《一捧塵土》(A Handful of Dust)等作品中描繪英國社會婚姻、家庭、學校、宗教、政治生活中的荒唐、邪惡與墮落。三是消遣性文學的流行。J. B. 普里斯特利(J. B. Priestley, 1894-1984)以具有喜劇意味的形式講述社會各階層的人生故事,展現英國廣大地區的生活百態。「偵探小說女皇」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 1891-1976)在《東方快車上的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尼羅河上的慘案》(Death on the Nile)等偵探小說里精心編織跌宕起伏、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為讀者逃避嚴峻的社會現實提供一個想像世界。
30年代還涌現出兩位風格獨特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和羅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 1895-1985)。格林作為一名信仰天主教的作家,致力於探究現代社會中人類的精神危機,記錄個人靈魂在善惡之間的煎熬,並將探索人的內心世界與反映當代政治和社會問題結合起來。30年代末問世的《布賴頓硬糖》(Brighton Rock)與《權力與光榮》(The Power and the Glory)奠定了他作為20世紀英國重要小說家的地位。格雷夫斯是詩人兼小說家,他的古羅馬帝國三部曲《我,克勞迪斯》(I, Claudius)、《克勞迪斯神和他的妻子梅薩利納》(Claudius the God and His Wife Messalina)、《貝利薩里烏斯伯爵》(Count Belisarius)是現代歷史小說經典之作,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使生活在古代的人物具有親近感,同時又保持了歷史性。
『貳』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意識流小說
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初期(20年代)興起於西方,以表現人們的意識流動、展示恍惚迷離的心靈世界為主的小說。認為文學應表現人物的意識流動,尤其是表現潛意識的活動,人的意識流動遵循的是「心理時間」,而非物理時間。 它以象徵暗示、內心獨白、自由聯想等意識流的創作方法為主要特徵,在本世紀20—30年代英、美、法等國形成一個頗為壯觀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
「意識流」是西方現代文學藝術中,特別是小說和電影中廣為應用的寫作技巧。是現代派小說的一個重要類型。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初興起於西方、在現代哲學特別是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上產生的小說類作品。意識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關的零散方法進行的,而是一種流,是以思想流、主觀生活之流、意識流的方法進行的。同時又認為人的意識是由理性的自覺的意識和無邏輯、非理性的潛意識所構成;還認為人的過去的意識會浮現出來與的意識交織在一起 ,這就會重新組織人的時間感,形成一種在主觀感覺中具有直接現實性的時間感。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強調並發展了這種時間感,提出了心理時間的概念。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潛意識的存在,並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他們的理論觀點,促進了文學藝術中意識流方法的形成和發展。 1、內心獨白:意識流小說直接展示所思所感,展示心理的原生態,不加以條理化、邏輯化,作家退出小說,主觀干預較少,注重表現人物的意識活動本身。
2、採用自由聯想的方式,在某對象上稍許停留,任何外在的刺激都可以打斷從前的思維過程而展開新的思緒。
3、主觀性、隨意性強,常打破時空限制,跳躍性較大,從心理結構組織流程,而傳統小說多在時空的推移中展開情節。
4、內容和題材上,傳統小說往往全知全能,而在意識流小說中作家地位下降,讀者的參與性加強,不注意刻畫典型人物,憑借人物的意識來寫人,情節淡化。 1、愛爾蘭的喬伊斯:《都柏林人》、《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尤利西斯》
2、英國的沃爾夫:《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
3、法國的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
4、美國的福克納:「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
《喧嘩與騷動》(1929),反映了南方望族康普生家的沒落。小說創造了復合意識流方法,使運用意識流手法去發掘人物的內心生活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度。著重表現昆丁的變態心理和班吉神經錯亂的潛意識活動。人物(長子昆丁、二子傑生、小兒子班吉、女兒凱蒂)
『叄』 外國現代文學作品有哪些好看
文學是不分國界的,尤其是經典好看的文學作品,更是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歡,近些年國外更有很多不錯的作品,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本近幾年的外國文學作品。
近代十大優秀外國文學作品
1.上帝懷中的羔羊
2.追風箏的人
3.偷書賊
4.三杯茶
5.刺蝟的優雅
6.金色筆記
7.殺死一隻反舌鳥
8.朗讀者
9.天黑前的夏天
10.巴別塔之犬
1. 上帝懷中的羔羊
故事的背景設定在南北戰爭爆發之前,主人公是來到南方墾荒的一家人,在生活的過程中遭遇了各種各樣的考驗,不過幸運的是,他們都沒有放棄過自己心中的希望。
2. 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當代最暢銷文學作品之一,故事的主人公是2名阿富汗少年,因為一次意外,2個少年來到了美國,而在生存的過程中,他開始逐漸的迷失了自我。
3. 偷書賊
故事的背景設定殘酷的戰爭時期,主人公是一個小女孩,通過她成長的經歷,為人們巧妙地與時代的瘋狂聯合在了一起。
『肆』 英國的第一部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是
從19世紀抄30年代開始,英國的襲浪漫主義文學作為一種文學運動已經衰落,代之而起並取得重要成就的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四五十年代,英國出現了一批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們被馬克思稱為「現代英國一批傑出的小說家」,包括狄更斯、薩克雷、蓋斯凱爾夫人和勃朗特姐妹等。他們從人道主義立場出發,揭露社會壓迫,同情小人物的命運,希望改良社會以解決資本主義的社會問題。
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有梅瑞狄斯、哈代、肖伯納等。這時期的作家進一步揭露和批判了開始形成的英國壟斷資產階級。如梅瑞狄斯在《利己主義者》中刻畫了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者形象;哈代的 「威塞克斯小說」 系列反映了資本主義經濟入侵農村後小農破產的悲慘命運。
『伍』 英美現代文學作品有哪些
1、《古泉酒館》
《古泉酒館》是2011年12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當代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
《古泉酒館》講述了一個陰雨綿綿的十一月早晨,古泉酒館照常開門,老闆唐和弗蘭克要面對狡猾的查賬人。
唐的腦海里縈繞不去的是若干年的一幕悲劇,弗蘭克的問題是拿不準自己的性取向,清潔工總懷疑地下室鬧鬼……酒館的常客們帶著各自的問題陸續光臨。
英國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在這家古老的英國酒館里。編織了現代人生活的種種況味,看似隨意,卻韻意豐富。
讀者通過文字步入酒館,融入那些小人物的談笑、希望和恐懼。感同身受地體驗生活的大問題和小快樂。
2、《轉吧,這偉大的世界》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是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美國當代作家科倫·麥凱恩編寫。
本書主要講述了作家用細膩、抒情的筆觸,串連起十位社會底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畫面,他們中有修士、妓女、護士、青年畫家、酒吧侍者、早期計算機黑客、陣亡士兵的母親等。
3、《曲終人散》
《曲終人散》是200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當代作家弗里斯。
《曲終人散》以黑色幽默的調子、第一人稱復數「我們」的形式,講述世紀之交網路泡沫破滅時代芝加哥一家廣告公司里的故事。
描述了現代白領群體的辦公室生活:無處不在的流言蜚語,裁員的威脅,個人生活中的不幸與困惑,以及由此激發出來的深層思考和驚人之舉,令人忍俊不禁之後是淡淡的憂郁,縱是曲終,餘音猶在。
4、《亞瑟與喬治》
《亞瑟與喬治》是2007年1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英國)朱利安·巴恩斯。
該書作者深入調查,發揮想像,再現了這個被長期遺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環境。反映了罪過與無辜、民族與種族等人類固有的問題。
5、《基列家書》
《基列家書》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里琳·魯賓遜代表作,發表於2005年,獲得普利策小說獎。
這是一部宗教哲理小說,年事已高、來日無多的埃姆斯牧師給七歲的兒子寫下這部「家書」,歷數了小鎮基列一個牧師家族從南北戰爭到1995年一個世紀以來經歷的變遷與辛酸,使這封「家書」成為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
同時小說里有大量的宗教哲理討論,對於不了解基督教和《聖經》的讀者顯得深奧晦澀。
『陸』 英國現實小說奠基者 是笛福還是菲爾丁
笛福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者。
代表作《魯賓遜漂流記》標志著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誕生。
菲爾丁是英國現代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湯姆瓊斯》代表了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成就。
另附簡介:英國現代小說四大奠基人
笛福、斯威夫特、理查遜、菲爾丁是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產生時期的四位代表作家。笛福以散文著稱,斯威夫特以諷刺小說著稱,理查遜以書信體小說著稱,菲爾丁以傳奇小說著稱。1.丹尼爾·笛福(約1660~1731年):英國現代小說的最早開拓者,有「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之稱。1719年,即在他59歲前後,發表了他的第一部也是最出色的一部小說《魯濱孫漂流記》,它標志著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誕生。笛福後來寫的小說中較重要的還有《摩爾·弗蘭德斯》、《羅克薩娜》等。2.喬納森·斯威夫特(1667~1745年):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貧苦家庭。當過教士、牧師。1726年,他的代表作諷刺小說《格列佛游記》問世,影射和諷刺了當時英國王朝的腐敗和社會的黑暗。斯威夫特把藝術虛構和現實諷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運用反語、誇張、影射等多種諷刺手法,表現高度的諷刺技巧。這部小說後被列入世界名著。3.賽繆爾·理查遜(1689~1761年):生於木匠家庭,當過印刷廠學徒,後來自行經營印刷廠。他更注意描寫下層人物形象,作品結構更為完整。《帕美勒》在文學史上被稱為第一部現代英國小說;長達百萬字的《克拉麗莎》,是英國最長的一部小說,也是最優秀的悲慘小說之一。4.亨利·菲爾丁(1707~1754年):生於薩默塞特州的破落貴族家庭。高爾基稱他是熟悉英國生活的大師。他集各家之大成,把小說創作的藝術向前推進了一步,成為這一時期英國最傑出的小說家。代表作《湯姆·瓊斯》,標志著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成就。
『柒』 18世紀和19世紀英國文學代表作品分別有什麼
18世紀英國文學的主要成就是現實主義小說。迪福是這種新型小說的奠基人,他的《魯賓遜漂流記》為小說的發展開辟了新路。斯威夫特的諷刺小說《格列佛游記》是當時的一部重要作品。四五十年代後,理查遜、斯莫萊特的作品取材日常生活,結構完整,語言通俗,把現實現實主義小說推進了一步。菲爾丁集各家大成,是18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小說作家。他的代表作《湯姆 瓊斯》是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成就。
19世紀初期,英國浪漫主義成就卓著,拜倫的《唐璜》,雪萊的《西風頌》和《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都表達了樂觀主義信念。
19世紀中期,英國出現了狄更斯,薩克雷、勃朗特姐妹等一批現實主義小說家。代表作是狄更斯的《雙城記》。
『捌』 一戰後英國現代派文學主要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產階級現代派文學在詩歌與小說中發展。托馬斯·版艾略特(1888—1965)是現代英美著名權詩人,他的《荒原》(1922)用象徵和多種文化因素表現戰後空幻的危機感。20、30年代英國出現「意識流」小說。詹姆斯·喬伊斯(1882—1841)的《尤利西斯》(1922)和吳爾芙(1882—1941)的《達羅衛夫人》(1925)、《到燈塔去》(1927)等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狀態,表現了絕望與混亂的情緒。勞倫斯(1885—1930)雖也用現實主義寫法,但在《兒子和情人》(1913)、《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年)中用精神分析法描寫了性心理。《天演論》作者的孫子阿爾多斯·赫胥黎(1894—1963)寫科幻的「概念小說」,表現科學將毀滅人類的悲觀思想,表達「迷惘的一代」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