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中國四大名著
這四部小說可以說中國文學中最輝煌的篇章,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是登峰之作。
《三國演義》:歷史的審美演繹。是我國第一部白話長篇歷史小說,也是我國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它採用長篇章回體的形式藝術地再現了三國紛爭的歷史,在恢宏的歷史畫卷中描寫了1183位人物形象,所寫人物之多在我國小說中位居首位。
一、 思想內容具有「尊劉貶曹」的鮮明傾向,以義為核心。
二、 從結構形態來說,屬於「線性辮狀結構」,即把歷史的立體時空轉化為敘述的線性時間,順時推動情節的發展,同時採用交替、插入的手法使相互獨立的各情節單元呈辮狀交織,從而構成一個龐大而完整的結構體系。作品結構恢宏卻不失精巧,事件紛繁卻脈落分明。
三、 人物描寫也是有板有眼,不使人有雷同之感,描畫了叱吒風雲、縱橫捭闔的系列英雄人物畫廊,塑造了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其中刻畫的最出色的是被稱為「三奇」「三絕」的諸葛亮、曹操、關羽。諸葛亮號稱「千古第一賢相」、是「智絕」;曹操號稱「千古第一奸雄」,達到了「奸絕」; 關羽號稱「千古第一名將」是「義絕」。但同時在人物塑造中存在著類型化與定型化的不足,即人物一出場其基本性格已定,很少隨環境的演變而變化,不少人物已成為政治化、倫理化的類型。
四、 以描寫戰爭見長,稱得上是一部形象的古代軍事網路全書,具有很深厚的軍事文化蘊涵。
五、 盡管全書頭緒繁多,猶如層巒疊嶂,卻寫得絲絲入扣,游刃有餘,從容鎮定。
《水滸傳》:悲壯的英雄傳奇。它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白話小說。它通過梁山英雄從個人復仇到集體反抗至最終失敗的悲壯歷程,塑造了農民起義的英雄群體,揭示了封建時代尖銳的社會矛盾和起義產生、失敗的社會根源。
一、 第一次熱情歌頌了農民起義,開創了中國文學的官民對立模式。首開中國小說英雄傳奇的先河。
二、 在人物刻畫上,准確把握了人物與環境的關系,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善於在曲折的故事情節,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性格。運用對比、烘托等藝術藝術手法,寫出人物種種差異。
三、 結構屬於單線連環結構。敘事情節呈單線發展,由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組成。這些故事既有相對獨立性,又一環扣一環,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
《西遊記》:神魔的幻想之旅。是我國浪漫主義長篇小說的代表作,在小說中強烈抨擊了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及統治階級的兇狠殘暴,表現了鮮明的反抗精神。
一、藝術上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塑造出孫悟空、豬八戒這類融神性、人性與動物性於一體的光彩照人的藝術形象。
二、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巨著,充分發揮了幻想小說的特點,憑借想像恣意展開情節。
三、 語言生動流利,尤其是人物對話,富有濃烈的生活氣息,表現了幽默詼諧的藝術情趣。
《紅樓夢》:古代小說的集大成。《紅樓夢》的誕生扭轉了傳統的審美思維定勢並把中國的准悲劇意識深化為徹頭徹尾的悲劇。提出了與中庸美學相反的悲劇觀點,強調個體人格在悲劇沖突中的失敗。
一、用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闡明哲學道理是其一大特色。通過論述性的語言、嚴密的邏輯推理去闡述不同的哲理,以寓言闡明哲學思想,具體生動的形象取代邏輯推理,因此枯燥的哲學思想在他筆下是那樣盎然多趣,引人入勝。如《莊子》「內篇」中的《消遙游》、《人間世》、《大宗師》等篇,基本是用5、6個幻想出來的故事組成的。《逍遙游》中,作者以五石之瓠和臃腫蜷曲的樗兩種無用的東西為喻,說明「至人無已」的道理;以大鵬與蜩、學鳩的故事講小知及大知。這種寓「鉤深索遠」之旨於光怪陸離的虛象之中的奇妙論證方法,使《莊子》成為一種詩化哲學,成為浪漫主義的寓言體散文傑作。
二、豐富奇特的想像、驚險無拘的高度誇張是莊子散文的又一重要特色。莊子的想像力極為大膽、自由、舒展,不受時空限制。因此他 筆下的世界奇詭異常,變幻莫測。骷髏幽魂,大鵬小雀無不招之即來,揮之則去;蛇蟬鳩蟲,蝦蟆甲蟲無不善思會想,能言善變。
❷ 四大名著 點評 中華書局 怎樣
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部?我買的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四大名著聚珍版》,目前只看了《紅樓夢》和《西遊記》兩部,紅樓夢是程甲本為底本編校的,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相比較的話,前80回會有很多細節上的不同,後40回的話就差不多了。因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紅樓夢前80回是脂本的,後40回好像是程乙本,屬於拼湊出來的版本。
再說《西遊記》,還是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版本相比較,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底本是明百回本,中華書局的底本是清《西遊證道書》,這兩個版本首先就有個區別,明百回本沒有唐僧出世的那一段,但是後來觀世音統計八十一難的時候,前四難卻正是唐僧出世的經歷,人民文學出版社是據清百回本把這一段填補進明百回本里頭的,所以又是拼湊的版本。再說明百回本的文學藝術上的問題,西遊記的成書其實是民間各個版本故事的大成,也就難免有很多說書的和粗鄙的跡象,比如詩詞不和平仄,語言啰嗦等等的地方,中華書局的底本《西遊證道書》好像是是清朝黃太鴻進行了重新修改過的,刪除了大量啰嗦的詩句,並修改了不和平仄的詩詞,我曾經對比過我父母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版本和中華書局的版本,中華書局的版本讀起來要順暢的多,刪除的那些東西大部分都是前後重復的或者與情節無關的。
《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我還沒有看,不過根據查到的《四大名著聚珍版》的評測的文章來看,好像都是非常優秀的底本,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套書要比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版本優秀很多。
❸ 有人評的網路四大名著,你們怎麼看
「四大名著」是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因為並沒有誰公開提出這個概念,一般把《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小說叫做「四大名著」。
87版紅樓夢人物圖
87版紅樓夢人物圖(20張)
明代「後七子」的領袖人物,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叫王世貞,他最先提出了」四大奇書「這個名詞,但他講的「四大奇書」,指的是《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而馮夢龍在王世貞之後,也提出了」四大奇書「的說法,而他指的則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到清代初年,李漁則在醉畊堂本醉畊堂《四大奇書第一種》(《三國演義》)卷首作序:「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書之目,曰《史記》也,《南華》也,《水滸》與《西廂》也。馮猶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兩人之論各異。愚謂書之奇當從其類。《水滸》在小說家,與經史不類;《西廂》系詞曲,與小說又不類。今將從其類以配其奇,則馮說為近是。」可以看出,李漁並不贊成昔弇州先生(即王世貞)的說法,他認為《史記》、《南華》(即《莊子》)、《水滸傳》、《西廂記》並不是同類著作,其中《史記》為歷史散文,《莊子》是哲學散文集,《西廂記》則屬戲曲劇本,因此不能放在一起並稱「奇書」;而馮夢龍所評「奇書」,則屬於同一個類型的書,都是長篇通俗小說,同樣反映了共同的社會文化特點和普通民眾的文化消費需求,可以放在一起並稱為「四大奇書」。經過李漁的肯定,馮夢龍所提「四大奇書」,則開始廣為流傳,並被人們所接受。
四大名著之紅樓夢
四大名著之紅樓夢(19張)
「四大奇書」之一的《金瓶梅》由於有性的描寫,被視為誨淫小說,從清順治年間起,便先後頒布了十餘次法令,在全國各地查禁銷毀各種淫詞小說;而《金瓶梅》及其續書便在其中,別列為禁書。後來,《紅樓夢》於清乾隆年間問世,雖與之類似,也有人認為《紅樓夢》是脫胎於《金瓶梅》,但由於《紅樓夢》相對問世較晚,並且未被完全禁止,所以《紅樓夢》的逐步取代《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書」。
而如今的「四大名著」,是「四大奇書」的現代叫法,這個說法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在近代此四部著作出版量巨大,一些出版商社便把這四部小說合並出版,並冠以「四大名著」系列叢書。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也最先推出了這四部小說[7],其他的出版社跟著效仿,四大名著的稱呼也隨之流行開來。
四大名著繼承載著無數文化精華,在浩瀚如煙的古典小說領域中如四座屹立不倒的高山,任滄海桑田如何變幻,其偉岸身姿始終不被湮滅。不論是在藝術手法還是在思維深度上,它們都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是悠悠中國文學史上燦爛輝煌的一筆。研讀四大名著,為我們提供了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機會,在怡情悅性的同時,也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❹ 請問 名人學者是怎麼樣評價《四大名著》的
近來有少數人發表文章,對我國古典四大名著提出疑義,認為它們不是精華而是糟粕。
在一些較有影響的網站上,90%以上的讀者抨擊質疑以上看法,有的學者也站出來反駁。
這里,本報特邀請著名作家王蒙和李國文,文獻學家、南開大學前圖書館館長來新夏,明清小說史專家、南開大學教授陳洪來談談這個問題。
特邀嘉賓:
明清小說史專家、南開大學教授 陳洪
文獻學家、南開大學前圖書館館長 來新夏
著名作家 李國文
著名作家 王蒙
不能持非此即彼的絕對化態度
記者:有一種觀點說,隨著今天社會文化的高度進步,應該用現代的眼光和意識來重新評價經典古籍。從這個基點出發,您認為應該怎樣評價四大名著?
王蒙 是偉大精華果實,但也含有糟粕。而且不僅中國的四大名著,外國的一些名著也一樣。
李國文:記得英國人有一種說法,他們寧可失去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亞。這種引以為傲的心情,是一種民族的自尊,也是一種對於本民族這份豐厚文化遺產的自豪。我對於老祖宗留下來用白話文寫成的四大名著,還包括不在其列的《金瓶梅》、《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不朽作品,從來看作是中國文學史上能與今天聯系起來的主脈。「五四」以後,文言文終結而出現的白話文,追本溯源,是延續著這條主脈發揚光大的。
來新夏:我認為對經典名著的看法,也就是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對這一問題不能持非此即彼的絕對化態度。
歷史上對四大名著的論爭
記者:聽說歷史上就有貶低四大名著的,請介紹一下當時爭論的情況。
王蒙 不僅有貶低的,而且有禁止的,四大名著都曾是禁書。就在《紅樓夢》上,薛寶釵也給林黛玉講過不可讀《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的雜書的道理。
陳洪:細考究其過程,四本書得享大名,一半是「捧」出來的,一半是罵出來的,《水滸》、《紅樓》尤甚。
明中葉田汝成是「罵派」的早期代表,其《西湖游覽志余》講:「(羅貫中)編撰小說數十種,而《水滸傳》敘宋江等事,奸盜脫騙機械甚詳,然變詐百端,壞人心術。」這種觀點在其後的百餘年間流傳很廣,在《續文獻通考》、《東西兩晉演義序》等不少著述中一遍遍地重復著。清乾隆十八年、十九年連續下旨查禁《水滸傳》,稱:「《水滸傳》以兇猛為好漢,以悖逆為奇能,跳梁漏網,懲創蔑如。實為教誘犯法之書也。」《三國演義》也曾遭出自名家的嚴厲批判。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西方文學觀念的影響,人們對小說空前重視起來,甚至把救亡圖強的希望寄託到小說身上。於是有了對舊小說空前高的評價,如稱「《水滸》一書純是社會主義」、「倡民主、民權」雲雲。但同時也有了完全相反的論調,把民孱國弱的責任歸結到《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身上,而其調門最高的是梁啟超的小說「有毒」論。
「通俗文學」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鑒
記者:在封建社會,小說作為俗文學的一種,是不能登上詩詞歌賦大雅之堂的。然而今天的小說,已經成為稱雄文壇的第一體裁,「通俗文學」為什麼能發展得這么好?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鑒?
王蒙 恰恰因為它們不僅是某種思想某種意識形態的載體,而且是對於生活、對於人、對於情感的生動描繪。當然也有隻要載體的三流文人,只知道是載體的二流批評家。其實我也早寫過《三國演義與前現代》的批評文字,但我並不因為《三國演義》的英雄觀與當代的觀點大相徑庭而抹殺這部小說。不準談糟粕,有點傻。發現了一點糟粕就否定,有點渾折騰。
陳洪:小說在文學四體中後來居上,原因很多,不只是雅俗孰勝孰敗的問題。比起雅俗因素,更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西學東漸,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國人的文學觀念和文藝批評的標准;另一個原因是社會生活的變化,這使人們感受生活的方式和對於文學活動的心理需求發生了變化,古典詩文之類的創作方式和審美趣味不能適應這種變化,便自然被擠到了邊緣的位置。
古代的小說不能簡單地稱之為「通俗文學」,如《紅樓夢》其實是雅俗文學結合部的作品,其內涵更多的是雅文學的結晶。今天的小說就更不能籠統稱為通俗文學了。至於四部(其實更多)古典小說被經典化,與俗文學、雅文學的消長並沒有直接的關系。
在揚棄中繼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記者:當前為什麼會有人質疑四大名著?
王蒙 首先是為了炒作吧,也迎合那種走火入魔的民族虛無主義。但這絲毫無損於四大名著。讀者對各種議論也應該逐漸善於應對。面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化現象,我們的讀者肯定會變得更成熟,更善於選擇。
李國文:我想,作為讀者,對於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質疑,未為不可。但無端的否定一切,這就是唐人杜甫那首詩所指:「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所批判的對象了。老實說,古典名著都是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中,在深厚的文學積累上,精心創作出來的不朽之作,數百年來的顯赫存在,直到今天仍長盛不衰的事實,也不是隨便幾個人菲薄幾句,就能輕易否定掉的。其實,有這份刨祖墳的勇氣和力氣,還不如下工夫寫出超過老祖宗的作品,才是正經。
來新夏:我認為當前出現質疑四大名著的原因,主要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和所謂「全球化」思潮在作怪,也就是否定歷史文化存在的必要。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東西,上世紀30年代曾有人提出過「西洋文化就是世界文化」,要求「全盤西化」。這是要削中國之足適西方之履的錯誤想法。近年來似乎有那麼一些人以「全球化」的牌子,在否認和排斥民族意識,我不贊成這種做法。
陳洪:我們反對用一些過分的話語來炒作嚴肅的話題,並不意味著反對重新闡釋經典古籍,相反,站在新的高度剖析文化遺產是學術研究的重要任務,也是建設新文化之必須。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在揚棄中傳承、發展的。承載文化精神的文本,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就不可避免地被不斷詮釋、不斷批判。而這種詮釋與批判,往往激活了經典文本的深層蘊含,使其具有了新的認識和審美價值。重要的是應該做好引導工作。(
❺ 網路四大名著都是什麼 網路小說排行榜
網路四大名著:《飄渺之旅》、《誅仙》、《小兵傳奇》、《紫川》。這四部名著均成名於網路文學方興未艾之時,出現較早,網上搜索度高,在讀者中口碑不錯、流傳甚廣。
按照網路小說的流傳度,「網路四大名著」應該是這四部:《飄渺之旅》、《誅仙》、《紫川》、《小兵傳奇》。所謂「網路四大名著」脫胎於最初盛傳的「網路三大奇書」:《飄渺之旅》、《誅仙》、《小兵傳奇》。因此這三部,尤其是《飄渺》和《誅仙》爭議相對較小,第四部爭議則較大。
《飄渺之旅》,這部小說可謂是開一派先河,凡是喜歡玄幻修真的讀者幾乎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看。蕭潛大大也因此名紅一時,至今《飄渺》的點擊率也不可謂不高。盡管《飄渺》在配角上的人物塑造不是太完美,但單憑開創玄幻修真先河這一條就足以在《網路四大名著》中占據一席之地了!
《誅仙》,作者蕭鼎。長篇武俠(古典仙俠)巨著,被譽為後金庸武俠經典。
《小兵傳奇》是玄雨所作的一部長篇科幻小說,首發於網上,各大原創文學網站點擊率居高不下。故事情節天馬行空,諸多書迷為之著迷,對於主人公唐龍也是栩栩如生,為網路三大奇書之一!
《紫川》,作者老豬。《紫川》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細膩動人的筆觸,向讀者描繪了一個獨特奇妙的世界。將一群不同性格的人物,一個個展現於讀者面前。譜寫了一曲既壯烈,又凄婉的悲歌。
❻ 評論四大名著中的幾個人物
作者簡介:曹雪芹, 清代小說家。名霑,字夢阮,雪芹是其號。
內容簡介:《紅樓夢》一書,以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悲劇為主線
1.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視功名權貴,與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
2.王熙鳳:精明強干,賈府的實際大管家,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
3.賈寶玉: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反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
4.薛寶釵: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於「仕途經濟」,勸寶玉去會會做官的 。她恪守封建婦德,而且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贊。
《西遊記》
作者簡介:吳承恩,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懷安山陽(江蘇淮安)人。
內容簡介:孫悟空與豬八戒、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取經。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戰勝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功成圓滿,終成正果
人物形象:
唐僧: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痴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最後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他嫉惡如仇,不怕困難,堅忍不拔,英勇無畏,取經後被封為斗戰勝佛。
豬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最後被封為「凈壇使者」。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取經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三國演義》
作者簡介: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名本,字貫中。杭州人,祖籍太原。
內容簡介:《三國演義》通過集中描繪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現實的動盪和黑暗,譴責了封建統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難,表達了人民呼喚明君、呼喚安定的強烈願望。
人物簡介:
曹操:自幼放任盪不羈,但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徵,清忠耿直,用人唯賢,謙虛、謹慎、認真又盡職 鞠躬盡瘁。
劉備:一代梟雄,寬厚仁愛,求賢若渴。俗話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關公:忠義,智勇雙全
《水滸》
作者簡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
內容簡介: 宋朝統治者腐朽兇殘,宋江、魯智深等眾多好漢最終都因為種種不同原因而被迫在梁山落草為寇,揭桿起義。他們舉起義旗,打著替天行道,劫富濟貧的口號,殺遍大江南北,林氐卮蚧髁朔炊
❼ 網路四大名著是是是是
網路三大奇書
誅仙 飄渺之旅 小兵傳奇
--------------
網路小說四大名著是什麽
誅仙 傭兵天下 小兵傳奇 飄渺之旅
❽ 四大名著是誰評的
來源於「四大奇書」這個說法。
第一個將通俗小說排名的應該是金聖嘆,按他的說法他回當時計劃評點六部才子書,《答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和《西廂記》。後清康熙年間毛宗崗父子偽托金聖嘆之名將修訂的三國名為《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他們托金聖嘆之名而不是更早的人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那時有「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它的提出亦當是書商們的商業手段(書商們至少起了推廣作用);再後紅樓代替金瓶梅成為「明清四大奇書」,四大奇書至此定型。「四大名著」做為是「四大奇書」的現代說法,時間自然也不會早了。
因此,現在「四大名著」(四大奇書)的提法一定是出現在《紅樓夢》成書之後。
但又有人考證,「四大奇書」的說法應在明末清初就確立了。
李漁曾在為 醉 田井 堂 刊本《三國志演義》作序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可見,至晚馮夢龍已經有四大奇書的提法了,李漁承其說,且以「第一奇書」冠三國而出版,則大概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且流行開來了。
但無論怎樣,「四大奇書」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這一點應該確定。
❾ 名家對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的評論!
《西遊記》的哲學---轉貼
在《西遊記》成書的時代(十六世紀前後),東西方在思想文化方面都有人集大成的現象,只不過歐洲集大成者是哲學家,而古代中國缺乏邏輯思維的傳統,所以只能由小說家通過小說來完成。因此人們在《西遊記》中看到儒家、道教、佛教的思想和作者對三者統一的表達,更深入地看還可以發現全書主題是贊揚人對世界的改造,並圍繞著「我是誰」、「開端與終結」、「統一與區別」這三大哲學問題展開的。
根據記載,《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出生於一個祖輩先為官後從商的家庭,他自小就聰明過人有博覽群書,這些條件促使他成為文化的集大成者。
一
但凡說到中國哲學,人們大都喜歡從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開始,因為這個神話奠定了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西遊記》一開始也就寫到這個神話,之後孫悟空由仙石孕育見風出世的情況也近似開天闢地,暗喻人與宇宙的近似,人是小宇宙。作者還把世界劃分為四個大洲,這種劃分方法與今天我們將世界劃分為七大洲何其相似。
人類需要小部分思想家站在去代替整個人類思考,而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還認為這些思想家應該成統治者——哲學王。吳承恩通過石猴成為眾猴之王的故事表達了類似觀點。故事是這樣的,有猴子提議誰能探索到瀑布的源頭回來並不傷身體者可以為王,自然,石猴站出來並成為王。作者是借探索瀑布比喻思考宇宙及人類種種問題,這需要勇氣和智慧。
石猴當上王之後沒有被享樂所迷惑,還沒有停止思考,就像古羅馬的哲學家皇帝奧古斯都。「死亡」是哲學的最重要問題之一,石猴也被這個問題所困惑,於是毅然他離開王位去尋找能幫他解決問題的智者(神仙)。
「正名」在儒家哲學中很重要,神仙知道石猴沒有名字就立刻幫他起了個「孫悟空」,這是個集合佛、道兩家精髓的名字。如神仙所說,「孫」這姓「正合嬰兒之本論」,《道德經》有關於人復歸「嬰兒」的論述。佛家求領悟「空」,道求領悟「無」,兩家相通,所以「悟空」。
道家認為萬物不離五行又可以互相轉化,這是「七十二變」的理論基礎。神仙為孫悟空區別了「爬雲」與真正的騰雲駕霧的區別,這又與航天的第幾宇宙速度的區分。看到孫悟空用毛變出自己的分身的描寫,「克隆」是一下子就能想到的科技。
一個勢力強大了必然會和其它勢力發生沖突,善於思考的猴王想到了這點,他甚至還更進一步想到會引起戰爭。吳承恩通過孫悟空的想法表達了《孫子兵法》中「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思想。
孫悟空作為一個「天才」,他的武器(做事方式)當然很特別。他在龍王里得到的「定海神針」是大禹治水時測量江河深淺的一個定子,寓意人對大自然的改造,孫悟空用它作為武器合乎全書對人的能動性的贊揚。之後又發生了孫悟空塗改生死薄的事情,這連同蟠桃、仙丹一樣反映了人類自古以來對長生不老的追求和嘗試。
在天上養了一個多月馬回來後,孫悟空發現地上已經過了十多年,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已經注意到時間的相對性。 大鬧天宮中出現的各中法術寶,留給人們很多想像,這里不多說。值得注意的是如來跟孫悟空的打賭。作者通過猴子怎樣也飛不出佛祖掌心的故事明顯是表達《道德經》里「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科學家大概也會把這個故事用於說明微觀世界混沌無序、宏觀世界和諧有序的現象。
悟空、八戒、悟凈、龍馬,這四個觀音為唐僧選的徒弟都是犯法之人,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佛道兩家又都相信人性本善,於是給與四人「勞動改造」的機會。取西經的五人團隊,現在已經有許多職場版本。這五人還是五中人類性格的典型,吳承恩在現代大概可以去研究心理學。他對人性入木三分的批判體現在觀音院那章,道貌岸然的觀音院院長為一件袈裟竟然做出殺人放火的惡行。
唐僧在歷史上是個智勇雙全的人物,但吳承恩為了突出孫悟空而把他刻畫成一個膽小多疑的人,還好他有堅強的信念和善心。至於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的說法,很另人懷疑是佛祖叫手下散播給眾妖魔鬼怪知道,好等唐僧集夠「八十一難」。唐僧為孫悟空改的名字「行者」還是十分妙的,有「行者無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意,更呼應全書「人類實踐」的主題。孫悟空向唐僧說自己的本事「大之則量於宇宙,小之則攝於毫毛;變化無端,隱顯莫測」,這是中國哲學中智者所具備的條件。
喜愛自由的悟空同死板的唐僧產生矛盾,觀音於是給唐僧「緊箍兒」,這件古人對遙距通訊的幻想的法寶很容易另人想到手機甚至藍牙,更另人驚訝的是吳承恩告誡我們手機打多了會引起頭痛!
二
取經路上的故事占《西遊記》全書的大部分篇幅,作者的思想在那裡更全面地表達出來。悟空在路上遇到困難就去找各路神仙幫忙,寓意人在追求智慧、自我的道路上遇到困難需要「信仰」的幫助。不過「信仰」也會偽裝成誘惑考驗人們,觀音等四聖就化身成四母女去考驗唐僧。
針對妖怪的特點,悟空請相應的神仙,所謂「一物治一物」,這體現了「五行相生相剋」和作者實事求是的思想。大鬧天宮悟空也遇到某些妖怪也要請求他人幫忙,這主要是因為妖怪有神先的「法寶」,這些法寶可以分為攻擊與收服兩類。最另悟空頭痛的還是後一類法寶,以笑口佛的「後天袋」和太上老君的「金剛琢」為代表。後天袋把幾十個天神裝進去,幸好悟空反應快才走掉,如同從黑洞逃脫的粒子。金剛琢把連金剛棒在內的眾多神仙的兵器、羅漢的金砂都套去,真有點「止戈」的意味,如同道家的「太極拳」。太上老君正是老子的神化!
《水滸傳》名著讀後感,讀書筆記1500字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樑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沖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葯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於水火的真漢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沖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相關資料 《水滸傳》,明代長篇小說,是民間無名作者同文人作家集體創作的成果,其成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流傳演變過程。《水滸傳》描寫的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間(1119~1126),因聲勢極盛,便在民間產生許多奇聞異說,流傳中不斷得到無名作者的加工增飾。施耐庵就是在長期民間傳說、民間說話藝術和元雜劇水滸戲的基礎上加工成書的。又題為《忠義水滸傳》,通行本簡稱《水滸》。一般認為是施耐庵著,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四大名著之一。 《水滸傳》是一部著名的描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展示了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風情,社會景觀。梁山好漢最引人注目,他們俠肝義膽,敢報天下不平,其性格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 《水滸傳》在藝術上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寫出了復雜的性格內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環境的依據,同時隨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發展。人物形象帶有理想色彩,同時又深深地紮根於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滸傳 》不單以情節的生動緊張取勝,還有較豐富真實的細節描寫。由於小說在民間口語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通俗、簡練、生動、富於表現力和想像力的文學語言。與內容相適應,前70回連環套式的藝術結構也獨具特色。 《水滸傳》善於通過人物的行為、語言來揭示復雜的內心世界,它不允許對人物外貌、內心活動做游離情節外的過多交待,而要求通過語言、行為、矛盾沖突表現人物的個性。《水滸傳》不僅繼承,而且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手法,使得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麼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謚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系,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只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三國演義》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諸葛亮在當時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中,是一個看問題比較敏銳、處事比較有膽識謀略、能隨機應變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這些優勢,就是因為它重視實踐。如,在曹操攻佔荊州,領兵南下時,諸葛亮曾向孫權分析當時形勢,預計到曹操必敗,正是因為諸葛亮在戰爭之前就已經對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弱點作了比較的緣故。又如,諸葛亮敢於使「空城計」,就是因為他對敵我將領的情況作了分析,料知司馬懿了解自己「生平謹慎,必不弄險」,從而利用司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認識,採用了十分「弄險」的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然而,在更多的章節中,作者卻把諸葛亮寫成了「先知先覺」的人物。如,諸葛亮的幾次「夜觀天相」,幾次「錦囊妙計」。而在「七星壇祭風」,更是荒誕不經的描寫。類似的問題,還可以在「巧布八陣圖」「班師祭瀘水」「五丈原禳星」「定軍山顯聖」中看到。
關羽也是《三國演義》中著力描寫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關羽也從《三國志》中的一名與趙雲、黃忠地位相同的武將,變成了《三國演義》中勇猛忠義的大英雄。《三國演義》如此美化關羽,完全是為了提倡封建的「忠」「義」思想。《三國演義》後,關羽就成為完全符合封建統治階級理想的人物,關羽在民間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廣。明、清的統治者曾經幾次封其為「大帝」,到處為其立廟。這就清楚的說明,通過關羽鼓吹「忠」「義」的這種描寫,是多麼適合封建統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為了提倡為封建主子賣命,《三國演義》還塑造了一系列所謂「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們為了盡忠漢獻帝誅除「國賊」曹操,「雖滅九族,亦無後悔」。作者把這些人吹捧為流芳千古的模範人物。此外,寫姜維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寫孫夫人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節烈」。由此可知,《三國演義》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貫穿了作者的社會政治觀點的。
五、詩詞與歌賦
《三國演義》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雖然數量比《紅樓夢》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詩詞是為了表達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則是出現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筆下。如,「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當,一時詭計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後人嘆曹操中計誤殺蔡瑁、張允之事。篇頭詞「臨江仙」,氣勢磅礴,讓讀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氣;讀過之後,更有一種意猶未盡、引人入勝的感覺。篇尾詩「古風」,則把三國一個世紀的興衰成敗、長達66萬字的文字概括成僅300餘字的長篇敘事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它卻像一片押韻的後記一般,帶領讀者重溫三國風雲。其最後幾句,更是引發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認識:「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吊空牢騷。」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僅次於《紅樓夢》的精品小說。雖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但是它留給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❿ 四大名著的評價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按照成書順序)這四部巨著。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此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
(10)網路小說讀者評價四大名著神評論擴展閱讀:
如今的「四大名著」,是「四大奇書」的現代叫法,主要是因為在近代此四部著作出版量巨大,一些出版商社便把這四部小說合並出版,並冠以「四大名著」系列叢書。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也最先推出了這四部小說,其他的出版社跟著效仿,四大名著的稱呼也隨之流行開來。
四大名著繼承載著無數文化精華,在浩瀚如煙的古典小說領域中如四座屹立不倒的高山,任滄海桑田如何變幻,其偉岸身姿始終不被湮滅。不論是在藝術手法還是在思維深度上,它們都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是悠悠中國文學史上燦爛輝煌的一筆。
研讀四大名著,為我們提供了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機會,在怡情悅性的同時,也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民族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