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寫明朝小說 關於明朝的記載的書籍 給推薦一些吧 謝謝 越多越好
《明朝那些事來》趣味性通史
《萬曆自十五年》,明朝的財政、邊防、官僚制度
《貳臣錄》,明末清初的臣子
《明史》正史
《拍案驚奇》系列小說
《永樂大典》明朝部分,網路全書式
呂思勉的《中國歷史》明部分,關於明朝衣食住行的細節
2. 歷史類穿越小說,文學小說.
三國武器批發商 女兒叫婷婷三國之宅行天下 賤宗首席弟子三國牛人附身記 馬可·菠蘿穿回越回三國之我答是魏文長 認真的雪穿越之混亂 么小妖 明朝那些事兒 唐朝公務員民國投機者在清朝的生活 大漢帝國風雲錄清朝穿越記
3. 求明朝錦衣衛小說
1、錦衣春秋
錦衣春秋是縱橫大神作家沙漠2016年繼國色生梟完結後的連載於縱橫中文網的最新網路小說
2、錦衣為王
大明錦衣衛,最早最拉風的特務組織,主角從一個錦衣衛的小兵到錦衣都督,異姓封王,再權傾天下。
3、錦衣當國
錦衣當國》是特別白所著元明題材網路小說,現已完結。小說主線是現代職場人王通穿越到明萬曆初年成為錦衣衛子弟的經歷。內容簡介現代職場人王通,來到明萬曆初年,這是大明最好的時代,也是大明最後的輝煌,作為錦衣衛子弟的王通,能做些什麼,
4、 錦衣夜行
靖難削藩,遷都修典,五征蒙古,七下南洋,我無處不在,卻無人知道我在。 乾坤入袖,錦衣夜行,低調!低調才是王道。
4. 推薦幾本關於古代的小說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語言生動、場面宏大、個性鮮明,塑造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不朽的歷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學成就,使它的影響事實上已深入到中國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小說如何由短篇發展至長篇,這點我們要注意。原來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裡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們注意。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後來還有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另一講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講史文學的源流,這部巨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它對後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一、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擁劉反曹
1、 擁劉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現;
2、 擁劉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的,羅貫中繼承並將它熔鑄到了作品中,毛宗岡在修改時又加強了它;
3、 擁劉反曹的內涵:反映了人們對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對暴政的意願;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統思想的反映。
二、劉備、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詐、殘忍、虛偽;雄才大略、遠見卓識;——這是一個復雜的形象,羅貫中即寫其短,也寫其長,又不影響他的傾向性。
2、 劉備: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時又有統治階級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虛偽一面。
三、戰爭描寫。
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
相似處:都是以弱對強、都用了火功、結局都是弱者勝。
不同的特點:斗爭雙方的特點不同、面臨的情況不同等,使之寫來絕不雷同。
學習內容
一、講史文學之源流
宋代說話技藝十分發達。說話的演出地點不限於勾欄瓦肆,一般村野寺廟也有演出。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藝人霍四究以「說三分」著名,說三分即講三國故事,而尹常賣以說五代史見稱,二人都是講史好手。
說話人無論是否高手,都需要講稿。當時有專門編寫講稿的「書會」。書會中人既要編寫故事,就不能不具備較為深厚的文藝修養和廣博的歷史知識。說話人的稿本經過不斷潤色增刪,就有可能演變成為篇幅越來越長的小說。
宋代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錄說話四家:
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撲刀桿棒,及發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
其中第四家為「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戰爭之事。」說三國故事應屬於這一類。
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直接或間接匯集了唐宋流傳的三國故事,特別是小說者所講「一朝一代故事」之講稿材料,是經過無數次增飾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話三國志》雖是元代產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說話人的手稿。
說話材料如何成為話本小說?大概說話人起初靠口耳相傳,不靠文本,但口耳相傳,容易忘記,故事越增飾,則內容越繁復,越不易記憶,唯有利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免講說時遺漏。文字記錄不斷整理,則篇幅越來越大。這里有兩個小問題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會較為簡單粗糙,後來的整理增訂本可能較為繁富復雜,但刪節本卻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鈔寫流傳出去,因為由不同的藝人或文人各自潤色演繹,同一故事稍後可能出現眾多不同的版本。這里舉一兩個例子說明。現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間(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一般簡稱《三國志平話》,原作者姓名已佚,學術界認為是元代講史藝人說話的底本。這個本子現藏日本東京內閣文庫,有一百三十八頁,每頁上下兩欄,左右兩頁合起來,上面為一圖,下面為文字。說話人拿著這個本子,看圖覽字,可以口沫橫飛,隨機敷衍。這不一定是說話人的初稿,卻是一個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較為簡單粗糙的特點。另外一個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題為《三國志故事》,上圖下文,三卷,不題撰人,也屬建安書坊刻本。雖然上、中卷首行題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學術界大多認為並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書商故弄玄虛,實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間之產物。因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後一頁或二頁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頁故事,但頁碼卻連接而無中斷,明顯是書商偷工減料,為欺騙顧客而做的手腳。刪節本通常都是為了減省成本而印製的。
魯迅稱宋之說話人多高手,而不聞有著作;現存講史平話多為元人作品(1982,127頁)。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備《三國演義》的主要情節,是其雛形。
總括這一小節內容:中國講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說書人尤其喜歡講史。北宋時已有霍三究以說三分著名。但三國故事的零星片段流傳甚早,於唐代已有記載。宋人致力增飾鋪張,因而內容更豐富,情節更精彩。現存《全相平話三國志》是元人作品,應該是《三國志演義》的胚胎。
二、《三國演義》的作者、成書年代和版本
這一節「作者、版本和成書年代」提供的資料,其中涉及爭論的問題甚多,建議不要死記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作者
在漫長的專制帝王統治時代,很奇怪的是,中國小說和戲劇一直遭受正統文士的忽略和歧視,以致這類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現。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總是難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遺憾。我們這個課程選講的幾部巨著,其作者無一不有類似的情況。
《三國演義》的作者,一般說是羅貫中。有關其籍貫、生平事跡的記載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簡略。
關於羅貫中的籍貫主要有四說: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東原(山東東平)人,四是廬陵人。數十年來,以前兩種說法為多,但迄無定論。今人劉知漸、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東原說。從現有資料看,以東原說較為可信。
—、太原說
明佚名《錄鬼簿續編》雲:「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
二、杭州說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三雲:「《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本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
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卷二十五「委巷叢談」雲:「錢塘羅貫中本者,南宋時人,編撰小說數十種。」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經籍考·傳記」類雲:「《水滸傳》羅貫著。貫字本中,杭州人。」
三、東原(東平)說
明庸愚子(蔣大器)《三國志通俗演義·序》雲:「若東原羅貫中,以平陽陳壽傳,考諸國史,自漢靈帝中平元年,終於晉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損益,目之曰《三國志通俗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紀其實,亦庶幾乎史。」
王利器《羅貫中與〈三國志通俗演義〉》(1983,240-265頁)從元代趙偕(字子永,慈溪人)《 趙寶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門人祭寶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門人中找到羅本和高克柔二人,認為羅本即羅貫中。這涉及《水滸傳》的作者,《水滸傳》中唯一的好官是東平太守陳文昭,何以如此?原來慈溪縣令陳文昭向邑人趙寶峰執經請業,行弟子禮,寶峰以治民事告之。因此清人編《宋元學案》就將陳文昭也列為寶峰先生門人,於是不難解釋《水滸傳》唯一好官是陳文昭之謎。《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撰、羅貫中纂修」,羅貫中分明是羅本,東平是其父母之邦。把這個好官說成是東平太守,王利器認為是「羅貫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關於羅貫中生平的新史料》(譚洛非編,1992,119-130頁)也從《 趙寶峰 先生集》和《宋元學案》找尋資料,認為羅貫中原來名本,字彥直,東平人。元亡後投奔居於浙江慈溪的兄長羅拱字彥威,羅拱為宋宗室後裔趙寶峰的門人,所以羅本也師事趙寶峰。貫中恐是別號。
至於羅貫中的生平,有以為是南宋人。有以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為元未明初人這說法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動亂的經歷和作家的政治抱負對《三國演義》的創作有實質的影響。以下引述周邨、馮其庸、章培恆、周楞伽等人的說法:
—、南宋人(周邨)
周邨《書元人所見羅貫中〈水滸傳〉和王實甫〈西廂記〉》(1985,76-82頁)一文,認為「羅貫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間人。」其說可約略參考前面「講史文學之源流」一節我們所引周邨的意見。
二、約生於 1295年前後(馮其庸、章培恆)
馮其庸《論羅貫中的時代》(1991,80-93頁),認為既然羅貫中與葛可久並提,葛是元人,羅當然也是元人。從《錄鬼簿續編》的記載推算,羅貫中大約生於元貞元年(1295年)前後,死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後,大約活了八十五歲。
章培恆《關於羅貫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頁)堅持以書中今地名來考證一本書的成書年代,並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時間,他認為《三國演義》約成書於1329年前後,其時羅貫中當在三十歲以上。
三、約生於1330年(魯迅、周楞伽)
魯迅《史略》(129頁)認為是「元明間人」(約1330-1400年)
周楞伽《小說札記》(1981,第四期,76-82頁)同意魯迅的說法,認為羅貫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結合各家意見,大致是這樣:羅貫中東平人,原名羅本,字彥直,別號貫中,又號湖海散人。大約為元末明初時人,曾入張士誠幕府,後來隱居浙江慈溪,從事創作,明初去世。著有雜劇三種,今存《宋太祖龍虎風雲會》;又著小說六種《三國演義》、《小秦王詞話》、《隋唐志話》、《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一般相信,《水滸傳》這部小說也包含了羅貫中的心血。
成書年代
《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主要有四說: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葉。無論如何,因為不能否定羅貫中為《三國演義》的編撰者,則寫作年代就無法跳出羅貫中生活的時代,成書年代必須結合羅貫中的生卒歲月來看。
一、宋以前說
周邨主張《三國演義》成書於宋或北宋以前,我們前面已引述他的說法(見本單元,第3頁)
二、元代中期說
袁世碩《明嘉靖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乃元人羅貫中原作》(1991,94-108頁)一文認為該書用三百三十多首詩來品評人物,收束情節,與宋元間的平話很近似。且引用時或言唐賢,或言宋賢,不言「元賢」,實是元人口吻;書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個別幾個筆誤外,幾乎全與元代行政區名稱相符。因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為元天歷二年(1329年)以前的舊地名,因此將作注的時間斷在此年,再往後延伸十幾年,基本上可以確定書成於元中期,大約是十四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他並認為羅貫中生卒年約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視為羅貫中原作。
三、明初說
歐陽健《試論〈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成書年代》(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83,280-295頁)一文認為《三國演義》成書於明初。他不同意袁世碩斷書中小注年代於天歷二年(1329年)以前,認為地名情況復雜。他認為羅貫中在明初開筆,第十二卷寫作不早於洪武三年(1370年),全書初稿完成於1371年以後。他還認為根據《門人祭寶峰先生文》以齒序排名,羅本處於第八位烏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間,生年約在1315年至1318年之間,卒年估計在1385年1388年之間。開筆時羅本貫中約五十餘歲。
四、明中葉說
張國光《〈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於明中葉辨》(1983,266-279頁)一文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以《三國志平話》為基礎寫成,而元刊《三國志平話》為新安虞氏至治年間(1321-1323)所刊五種平話之一,篇幅僅有八萬字,文筆粗糙簡陋,《三國志通俗演義》篇幅為其十倍,手法成熟,從發展過程看,必遠遠產生於平話之後。張國光因此認為,「此書的撰成,既不會是元代,也難以肯定是明初,其時當在明中葉。為此書寫序的庸愚子蔣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計由於蔣大器寫序後無錢刻書,過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張國光是拋開羅貫中作為《三國演義》作者來立論的,這樣就不必顧慮成書年代是否與羅貫中生卒年配合。如若結合羅貫中生平來看,以第二和第三兩種說法較為接近事實。如果第四種說法合理,則明中葉是開始流傳的時間。
版本
—、嘉靖本
現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各則題目唯七字。書署名「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學者認為它是最接近羅貫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羅的原著,但現在懷疑者不少。
二、志傳本
現存有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刊刻的幾個版本,簡稱「萬曆諸本」。以劉龍田喬山堂刊本、余氏雙峰堂刊本較早。值得注意的是,內容與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較質朴。不少學者認為「志傳本」的祖本較嘉靖本早。
三、李評本
「 李卓吾 先生批評三國志」,系萬曆後、天啟間無錫人葉畫假李卓吾之名偽作評語刊行,故又稱「偽李評本」。將嘉靖本回目每兩則並為一回成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現存明建陽吳觀明刊本等幾種。清代毛宗崗據以刪削修訂為毛評本。
四、毛本(毛評本)
「毛宗崗評三國志演義」,清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毛綸、毛宗崗父子假借金聖嘆名義評改「偽李評本」,全面修訂而成。魯迅說毛氏父子主要進行三項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餘小節則「一者整頓回目,二者修正文辭,三者削除論贊,四者增刪瑣事,五者改換詩文」而已。應該注意的是,李悔吾認為該書比以前的版本更強化封建正統思想,而在藝術加工方面則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這四個版本系統,總歸起來,實際只是三種而已:一是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系統,二是《三國志傳》系統,三是毛評本系統。至與「李評本」因為被毛宗崗修訂後已融入毛評本,跟毛評本應屬同一系統。目前書坊排印的本子,絕大多數是毛評本系統,不過在校勘時通常會參考嘉靖本的異文做些改動。
三、三國故事的形成經過
晉陳壽編撰《三國志》,劉宋時裴松之引書四百餘種為之注。我們知道魏晉六朝品評人物風氣盛行,品評人物總須根據具體事跡;後來《世說新語》更具載不少魏晉時期各種人物的妙人妙事。品評人物風氣流傳一段時間,影響所及,許多人對於當時人物的言行十分熟悉。在談說過程中,一方面興趣濃厚不減,而口耳相傳之間又增添講者的主觀意見和個人色彩,對於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畫遂有越來越精彩的現象。
例如說兩晉南北朝記敘、描寫、歌詠三國故事和人物的文獻有三十多種。這是現存文獻而言,實際一定不止此數。
唐代論述三國的詩文一百四十多篇,宋代則有約八十篇。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當時出現而遺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詩文外,元雜劇以三國故事入戲的有六十多本。這更值得注意,一是當時三國故事個別片段巳發展得很成熟,才能編為戲本,二是戲比詩文流傳更廣泛,影響更大,與小說發展變作互為因果。而宋以來流傳的說三分,此時成為平話小說《三國志平話》和《三分事略》,更成為三國演義小說的基礎。
《三國演義》是長篇小說,但原來的故事卻是零星存在的。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終組織成長篇巨著,實是一個有趣的過程。這過程可說是年深月久。由於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則《三國志》成書後就無須再編撰甚麼《三國演義》了。當然《三國演義》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國志》的,也有間接取自《三國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獻的史料,更多的則是後世已敷演充實的(俗語「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戲劇作品,已將三國故事貫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綜論三國故事的形成經過,可以分為下述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陳壽《三國志》成書以前的記載,大部分是史料,包括歷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記錄和傳說。陳壽《三國志》錄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編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則遺留在文人筆下或民間。
第二個階段是《三國志》成書後初期,尤其是東晉、南北朝,因為去三國未遠,仍有大量文獻和民間傳說流行,但故事內容大約無可避免開始出現增添或轉變的情形。
第三個階段是唐,宋時代文人的歌詠和說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傳說走向理趣,後者則使零星故事組合成較長的單元。
第四個階段是元劇作品。元代許多劇作家都嘗試將三國故事敷寫成情節精彩的劇本。就以呂布和貂禪的故事為例,現存的劇本有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鄭光祖《虎牢關三戰呂布》,武漢臣《虎牢關三戰呂布》(殘缺),於伯淵有《白間斬呂布》。另外元南戲有《貂蟬女》(殘缺)。見微知著,可以估計元劇作家對全部三國故事發揚光大之貢獻。
第五個階段是羅貫中的成書。「三國志通俗演義」一書「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確是的論,尤其是博採各種典籍包括史注、筆記、傳說、平話、劇本、詩文等,共冶一爐,成為巨著。這當中實際上匯集了千千萬萬人的心血;在羅貫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節方面進行修改加工的無名作者,也同樣功不可沒。羅貫中可以說是後期一個集大成者。
四、《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
坊間流行的《三國演義》毛評本在書前有一篇《讀〈三國志〉法》。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賞《三國演義》的文章,包括內容和文學技巧的剖析。當中不是每一個觀點都正確,但卻是很有啟發性的,不可不讀。
主題思想
三國演義這部巨著大致上以陳壽《三國志》的歷史范圍為基礎,從文學角度再現了漢末黃巾起義到西晉統一這八九十年間的演變過程。因為歷史大事不便隨意纂改,但其中細節卻可盡情發揮,作者在編寫時可以融入個人的主觀成分,成為思想性較明顯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處處尊劉貶曹,與陳壽《三國志》以魏晉為正統有別,歷來視此為《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揚劉抑曹是《三國演義》的主調,尤其是現在流行的毛評本,說「強調正統」是該書主題,應該不會錯。而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觀念,也與作者所處元未明初的時代背景有些關系。
五、《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一、描寫戰爭: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結構藝術;四、語言特色。
描寫戰爭
第一點是戰爭的多樣化。書中描述了上百次戰爭,可以分為陸戰、水戰,或水陸混合戰,例如水淹七軍;又可分為攻戰、守戰;或分伏擊戰、偷襲戰;或分陣地戰,游擊戰;或主將比試,或兩軍混戰,形式多樣化。
第二點是軍事行動與政治策略相結合。如曹操南侵並非毫無目的,是為了完成統一大業,劉備聯吳抗曹是為了有立足之地,然後振興劉氏的漢室基業。諸葛亮南征是為了解決與南方少數民族的糾紛,穩定後方,以便全力對付勢力強大的曹魏。
第三點,戰爭的勝負系於智謀。關鍵在於運籌者的智能,能不能採納部下的善計良策,能不能正確判斷敵情,能不能客觀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靜處事。大小戰爭的勝負無不與鬥智用計拉上了關系。《漫稿》舉了許多例子,建議翻閱原書。
第四點,著重寫人,不著重寫戰爭過程。吸收《左傳》描寫戰爭的經驗而詳寫謀略,略寫戰斗過程;詳寫佔得上風者,略寫位處下風者;詳寫將勝者,略寫將敗者。通過幾場交鋒,逐步將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來。
塑造人物形象
由於魯迅在《史略》批評《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過去的評論家多受影響,不敢推翻其說,幾成定論。其實魯迅的看法是有偏頗的,《三國演義》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觀意圖,但並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並非永無錯誤,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無優點。關羽忠義勇俱全,然而驕傲自用,不顧大局,屢屢如此。例如:要與馬超比試武功;謾罵孫權,拒不聯婚;恥與黃忠並列,不受五虎將印;四是輕視陸遜,因而招致失敗。
結構藝術
三國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吳三國興亡為縱線,以戰爭發展和人物活動為材料。九十多年的興亡史大約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即由黃巾之亂至赤壁之戰為第一階段;三國鼎立至諸葛亮病逝為第二階段:此後至晉統一天下為第三階段。其間穿插以魏、蜀、吳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紛爭,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文臣武將的奇謀險計逐一帶出,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大故事。由於傳統章回小說的結構回合之間前後呼應,在緊隨主線發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貫,形成一個統一的小說系統。
但是,在處理長達九十七年的歷史事件中,由開始至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後面的四十六年,時間長度其實幾近一半,卻只用了十六回來概括歷史演變,其分量安排明顯並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為《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前五十年正是蜀漢由無至有,由弱至強,遂能聯吳抗曹,三分天下這些光輝事跡自然值得大書特書,但諸葛亮一死,形勢急轉直下,蜀漢開始面臨潰亡,時日無多,因而篇幅大為縮小。可見作者在結構方面,處理時間這一因素是有輕重之分的。
對魏、蜀、吳三國的描寫,蜀、魏之間有戰無和,蜀吳之間和多於戰,吳魏之間則戰多於和。然而重點始終放在蜀、魏這邊,對吳國描寫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研究三國人物者也有意無意間偏重於蜀、 魏 君臣方面。換句話說,作者在確定主次方面,也是頗用心思的。
由於《三國演義》是戰爭小說,描寫戰爭題材,從圍繞大小戰爭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節去觀察,也可以理出一個結構脈絡。鄭鐵生《三國演義藝術欣賞》就嘗試這樣去分析其結構,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彝陵之戰三大戰役為主線,中間夾雜一些較次要的輔助性戰役,貫串了全書,形成一個戰爭系統(1992,246-273頁)。冒忻和葉胥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以赤壁之戰為例:從起因到結束,共計八回,其間包括曹操下書,諸葛亮舌戰群儒,蔣干中計,黃蓋用苦肉計,孔明借箭,借東風,華容道釋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點組成了大重點,成為組織嚴謹的結構。
語言特色
《三國演義》是用淺白的文言寫成的,言簡意賅,語氣明快。這在封建時代一般稍能識字者,大約均可欣賞,有利於傳播。
《三國演義》一書,特別是毛評本,移用了古代文學家很多詩詞,與白話文比較,使用淺白文言文,更能夠使之與這些詩詞在語言風格上較為統一和諧。
《三國演義》一書創造了很多成語,引用或自造許多諺語,生動活潑,豐富了中華民族的語言。
六、《三國演義》對後世文學之影響
《三國演義》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有幾個方面,一是該書是歷史小說鼻祖,後世歷史小說不少以之為典範,模仿其體制結構;二是該書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戲劇家多從中取材改編為劇本;三是後世詩文作品取以為典故,或作為詠唱題材;四是《三國演義》語言精警,能豐富後世作家之用語。
5. 明代小說的小說介紹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以陳壽《三國志》為藍本,經各家說話人熔裁敷演,由羅貫中於元末明初寫定。初不分回,只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今通行一百二十回本是清初毛宗崗改定的。此書生動描述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三國鼎立,最後司馬氏統一天下的復雜歷史,結構宏偉、場面壯觀、人物眾多。有些人物頗具特色,成為某一類型人物的代表,如曹操、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但總的來說,《三國演義》重於敘述歷史事件而薄於文學創造,人物有類型化的傾向,語言半文半白,顯示出由歷史向文學嬗變的痕跡。
《水滸傳》
《水滸傳》或題施耐庵著,或題施耐庵、羅貫中合著。描述北宋宣和年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逼上樑山,「替天行道」的雄壯故事。宋江事史載甚略,宋人話本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名目,水滸故事已在民間流傳,至《大宋宣和遺事》記宋江等三十六人聚義梁山泊,已略具《水滸》雛形。水滸故事就是在這一基礎上由文人加工寫定成書的。《水滸傳》情節曲折、故事性強,善於在敘事中刻畫人物,李逵、武松、林沖、魯智深等成為婦孺皆知的文學形象,但虛構成分多於《三國演義》。它是中國第一部用通俗口語寫成的長篇小說,在文學史和漢語史上都有很高價值。
《西遊記》
插圖神話小說《西遊記》取材於唐代僧人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經的事跡,由吳承恩在民間傳說和有關話本、雜劇的基礎上改寫而成。該書想像豐富,手法浪漫,語言詼諧,是白話小說中獨樹一幟的優秀之作。書中塑造了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和膽小自私的豬八戒兩個受人喜愛的文學形象,孫悟空的形象是人民群眾敢於同惡勢力作斗爭、不怕困難等優秀品質的藝術概括,也寄託了人民戰勝邪惡勢力的美好理想。
《金瓶梅》
刊行於明萬曆年間的《金瓶梅詞話》在白話長篇小說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擺脫英雄與神怪的傳統題材,轉而表現現實日常生活的創始之作。作者題蘭陵笑笑生,前人疑為王世貞,不可信,近年又有屠龍、李開先、賈三近諸說,但均缺乏有力證據。該書籍借《水滸傳》中武松殺嫂一段故事為引子,演成百回長書,雖假託宋代,反映的卻是16世紀北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作者熟悉市井生活和市民語言,描摹人情世態細致傳神,語言潑辣生動。但書中對官僚地主放縱肉慾頗多自然描寫,影響了這部書的價值與流布。
此外,較著名的明代長篇小說還有熊大木的《北宋志傳》、郭勛的《皇明英烈傳》、許仲琳(或曰陸長庚)的《封神演義》、董說的《西遊補》、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等,均在中國文學史占據一定地位。
明代的白話短篇小說也獲豐收。馮夢龍輯纂的《喻世明言》(一名《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收入宋、元、明話本及擬話本一百二十篇。題材多取自稗史或傳說,有宋元舊作,也有明人擬作,經馮夢龍潤色加工,反映出當時市民階層的思想、生活和情趣,對後世的白話小說及戲曲都有很大影響。常與「三言」並稱,地位相當的是凌濛初編著的擬話本集《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各四十篇,內有一篇重復,一篇雜劇,實七十八篇。「二拍」思想性、藝術性不及「三言」,但為凌氏本人創作,選材標准與語言風格比較統一。此外,明人創作的擬話本小說集還有《石點頭》、《醉醒石》、《西湖二集》等十多種。但成就皆遜於「三言」、「兩拍」。這些短篇小說中,愛情婚姻題材占重要地位,揭露統治階級的罪惡和政治的黑暗也是重要主題,但美化統治階級,宣揚封建禮教和鬼神迷信等充滿糟粕的作品也占相當數量。
元明清三代的小說超過以前所有時代,尤其以章回體小說光輝奪目。繼元明兩代產生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之後,到清代又產生了《儒林外史》《紅樓夢》等長篇小說著作,達到了古典小說的頂峰,讓後世學者對它們產生了無窮的興趣。
明代小說非常侃口,四大名著中三冊在明朝誕生,這也證明了這一點。
6. 大明皇朝的小說介紹
彭子輝,別署詩狂客,漢族,1966年生,湖南衡陽縣人。他自小喜好小說、詩詞、書畫。十六歲時,他就痴迷中華傳統文化,興趣廣泛,對高考課程極為厭倦,致使高考成績一敗塗地。高中學歷終身。高中畢業後,彭子輝自學自己喜歡的詩文書畫,徹底放棄他認為沒有實用價值的數理化與政治等課程。2003年開始,彭子輝潛心撰寫長篇歷史小說《大明皇朝》。2015年出版第一卷後,業余時間仍在寫作。預計12年後完成全明系列。
彭子輝中國畫《重岩樓閣圖》獲全國11屆美展湖南展區優秀作品獎,中國畫《秋湘圖》獲「炎帝杯」國際書畫展山水畫銀獎。2009年,詩獲西泠印社成立100年詩書畫印展詩詞類大獎。2011年,《敦煌賦》獲「千古敦煌 重金求賦」全球征賦一等獎(署名李麓)和三等獎,這首賦年年在敦煌市葡萄節上吟誦。詞獲湖北省第五屆黃鶴樓詩詞大賽一等獎。2014年,中國畫《春山圖》在中國文聯行業文聯美術展中獲得優秀獎。中國畫代表作有《湘東古意圖》、《楚東峻茂》、《幽溪圖》等。許多書畫作品為海內外收藏家收藏。著有《獨與軒詩文集》(暫未印行)。
彭子輝具有詩詞、書法、中國畫、駢文、辭賦、楹聯、新詩、散文、長篇小說等多方面愛好。他熱愛生活,喜歡HIFI音樂,高清電影,騎車,獨行。他情性高傲而孤標,不善社交,喜歡獨處。他廣泛的愛好和多方面興趣,極大地支撐著長篇歷史小說《大明皇朝》的創作。 生罹浩劫,豈期欣遇昌隆;
長依清江,何幸淹留體制。
閑多談藝之情,間發懷古之想。
貪多獲寡,迄今諸事無成;
有始無終,疇昔萬念俱廢。
漫檢野史,編撰虛構之書;
濫充稗官,補綴實錄之闕。
傲俗客以白眼,十有九人;
慚書生之青衿,百無一用。 千古江山如畫,幾時日月重光。神遊故國見蒼茫,無數英雄草莽。鐵馬金戈往事,落花流水斜陽。興亡寫罷鬢成霜,一曲長歌悲愴。
——《西江月》子輝自題
彭子輝為長篇歷史小說《大明皇朝》第一卷創作的開篇詞,一是向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致敬,二是追求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長篇小說寫作,避免歷史小說一味模仿西方小說,失去中華傳統文化的特有神韻。《三國演義》開篇詞並不是作者羅貫中所作,是清朝重新編輯小說的毛氏父子選取明朝狀元楊慎的一首詞,放在小說第一回前面。楊慎寫了二十一史彈詞,《三國演義》開篇詞是其中最好的一首。
作者彭子輝創作這首開篇詞後,修改時間跨度半年,藉助網路之便,得到當代幾位一流詩詞家的意見。雖說是彭子輝創作,實是集大成。有讀者認為,這首《西江月》是《三國演義》之後小說里中最好的開篇詞,也有人說這首開篇詞在氣勢上超越了《三國演義》。但作者彭子輝認為,自己的開篇詞不及《三國演義》開篇詞《臨江仙》。古人雖是一時寄興之作,自己是花費六個月,但古今學問有異,詩詞早不是文學主流,傳統文化的環境也不存在了,今人不可能在詩詞方面超過古人。 作者在《自序》說:「2003年,我才三十六歲,回首浪擲的年輕時光,學詩文,研書畫,終是一藝無成,懷抱著敬慕傳統文學的痴心以及回歸古典的夢想,嘗試一種新古典主義的文學風格,立志要寫完這部系列長篇小說。兩年間,第一卷《天下草莽》和第二卷《洪武猛政》初稿寫畢,第三卷寫了數章,內心卻湧出無邊的孤寂,時常有志大才疏之感,寫作興致日漸消減,擱筆將近七八年。真是太平年月光陰易過,轉眼到了四十五歲,人生強半,卻沒有一種才藝可以傳世,消沉的雄心又被重新激活了。承蒙長江文藝出版社的激勵與期待,我潛心修改第一卷和第二卷,差不多如同重寫,有時竟達到雕辭鏤句的地步,又費時兩年半。大抵閱人閱世稍多,小說面目似能脫胎換骨。」
2007年,小說的草稿在起點連載,初名《明朝演義》 。因小說不是穿越、戲說、架空那類網路小說,未被起點採用和推薦。作者放棄連載後,繼續研究明史,潛心按自己的理想繼續寫作。2012年得到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社長、總編和責任編輯的肯定與激勵。社長劉學明先生認為「這個作者的文筆極好,古文功底很深,不要浪費這么好的作者的資源了」,同意簽約出版,但要大量修改。責任編輯提出了很多具體修改意見,作者高度重視,信心百倍,差不多如同重寫,小說脫胎換骨。2015年初,長篇小說《大明皇朝》第一卷才得以問世。 長篇歷史小說《大明皇朝》,文筆精妙,富有傳統漢語之美,拋棄漢語「翻譯體」的語言,行文舒徐有致,頗有詩意。小說中人物對話,適度模擬元末明初的口語特色,基本上杜絕了古人說現代漢語的弊病,同時又避免現代讀者看不懂明初口語的障礙。
作者借鑒了《水滸傳》、《紅樓夢》以及《三國演義》等古小說章回結構,意欲弘揚傳統敘事精神,小說的核心卻隱含著現代人與現代小說的意識。作者想在文字間盡可能摹擬出元末明初的歷史質感,人物對話語言盡量擯棄一切現代話語,極力還原元明之際的口語特色,人物、事件與時間大多講究正史出處,虛構處亦講究情理,探求在歷史與小說之間更好的平衡,不敢為賺讀者閱讀之快而任意虛構與戲說。
作者這種個性化追求,在當代歷史小說寫作者是極為少見的,也是難能可貴的。但作者可能要付出兩個代價:一是花費大量時間對元末明初口語進行深入了解和學習,二是可能讓新一代傳統文化素養欠缺的讀者感覺吃力,從而影響小說的流傳。
凡是有品位的現代長篇小說作家,都講究小說第一句的寫法。這與唐人書法理論「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准」高度一致。這句書法理論是說,起筆最細小的筆法,是一個字的風格規矩;一個字的風格是一整篇風格的標准。不能將一點寫成楷書,整個字卻是草書,也不能將第一個字寫成草書,通篇卻是行楷風格。長篇歷史小說也有這個講究。
馬西來·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第一句:「很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准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這個開頭據說影響了新時代後很多中國作家。如余華的《活著》第一句就借鑒了這種寫法:「我比現在年輕十歲的時候,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那一年的整個夏天,我如同一隻亂飛的麻雀,游盪在知了和陽光充斥的村舍田野。」都是從現在回憶過去。
長篇歷史小說《大明皇朝》第一卷第一句最初是這樣寫的:
大元至正十一年三月初,小雨下了好幾日,看漲了河水,平添了溪流。江淮清遠的田疇、江水和山巒,都鎖在如夢似霧的細雨之中。
這是一個平穩又平庸的寫法,這種文風與作者鴻篇巨制的構想不太相稱。作者因此極為苦惱。在修改小說正文時,不斷嘗試第一句的寫法,試寫了二十多種,都不滿意。2014年初,小說快定稿時,靈感終於光臨作者,只是一個意念的閃爍,作者數年以來都找不到稱心如意的第一句,2014年正月間,他一分鍾就寫完了:
大元至正十一年四月初,江淮之間的雲過了黃河,化作河北一場急雨。大都至河北的官道上,塞滿從河南行省逃荒的人,鳩形鵠面,蓬發鶉衣,神色呆滯,整日不多說話。遠遠望去好似成隊的螻蟻,卑微而庸碌,皆不知投向何方。
第一句(第一個句號前)包含了三個意思:一、寫明了小說正文起始的時間;二、渲染了天氣;三、從天象「江淮之間的雲」隱喻江淮之間白蓮教的影響,借著「河北一場急雨」,暗示他們將在河北舉事,從而引發元末大亂,間接導致明朝的建立。 長篇歷史小說《大明皇朝》借鑒古典小說的章回結構,但並沒有完全照搬。作者將陳舊的「回」改為有新意的「章」。由於古典小說是毛筆寫作,篇幅多在百萬字以內,因此,每回的字數大多在4000-6000字之間。長篇歷史小說《大明皇朝》是長卷式多部結構,是計算機輔助寫作,文字在數百萬字之上。一章的字數多在8000-13000字之間。為了避免讀者閱讀疲勞,小說在一章中分了若干小節,每一小節取一個簡潔的標題,有的還極有詩意,這既讓小說的層次更加分明,也讓讀者減少閱讀疲勞。
比如第一卷第一章的形式如下:
第一章白鹿庄風雨小聚義 紅巾兒州縣大奪城
一潁上風月
大元至正十一年四月初,江淮之間的雲過了黃河,化作河北一場急雨。大都至河北的官道上,塞滿從河南行省逃荒的人,鳩形鵠面,蓬發鶉衣,神色呆滯,整日不多說話。遠遠望去好似成隊的螻蟻,卑微而庸碌,皆不知投向何方。
其間有一人裝束與流民迥異,約莫二十六七歲,神彩俊朗,頭戴淄布小巾,身穿天青色交領右衽寬袖衣,腳著一雙牛皮直縫靴,騎著一隻瘦驢;相隨的書童頭梳兩只發髻,身著青衣,背著行囊,亦是清秀模樣。二人自大都匆匆南歸,一路上穿過河北的雨,渡過黃河的水,來到潁州城外,已是這月中旬。
(後略) 長篇歷史小說《大明皇朝》第一卷《逐鹿天下》,於2003年12月27日完成,於2012年初與長江文藝出版社簽約,修改兩年半,於2015年3月出版 ,創作時間長達十多年。
2013年8月,小說進入出版流程,即將付印,當作者在自己電腦中游覽出版定稿時,仍覺得不滿意,決定再修改一次,得到責編的支持。作者以為再修改三五個月就行了,誰知一改就到了2014年5月。出版社希望新年新氣象,決定在2015年初上市,這樣,小說簽約後又修改了兩年多,到成書上市,已經過了三年多時間。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作者在《自序》中說的:「如今我已經消除了功名之想中的許多妄念,撰寫全明系列小說只留下一個最低的期待,許多年後,我的書架上有一套為自己精心撰寫的小說。就算到了暮年重新閱讀,也不會有太多的羞愧和遺憾。」 2015年3月有,小說出版後,出版社按慣例寄一些樣書給全國各大媒體,或許是作者追求經典寫作,追慕古典神韻的精神,得到全國一些報紙文化編輯的關注和支持。2015年初到2015年5月間,先後有《姑蘇晚報》、《貴陽晚報》、南京發行量第一、全國第四的《揚子晚報》和天津《今晚報》 連載。
小說連載有兩個版本:一是原稿連載,讓鑒賞能力較高的讀者能充分感受新古典小說寫作的風采,二是出版社整理的連載壓縮版本,讓讀者了解小說的梗概,從而對這部新古典小說長篇歷史小說《大明皇朝》作出自己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