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路作家與傳統作家在語言的運用上有什麼不同
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都屬於文學范疇內的,但是我感覺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也是有區別的,這可以按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從作者方面來講,可以分兩點:第一,就是作者的創作態度。網路文學的創作目的是為了滿足廣大網友的興趣和愛好進行創作的,它因讀者的愛而愛,讀者的惡而惡,主要以讓讀者爽為主,讓讀者有很強的帶入感,在讀小說的過程中能忘記現實中的陣痛與挫折。而傳統文學是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思想的積累,他是以作者的感情想法為創作思路的。無論讀者好惡,他都有自己的創作走向。就像《紅樓夢》無論讀者怎麼不願意,他仍然是個悲劇,《水滸》中梁山仍然被招安一樣。第二,作者的寫作水平和社會經歷。網路小說的門檻較低,許多人都可以寫,他們的作品沒有專業人員進行篩選,就投入市場,參差不齊,一切都是以讀者選擇。因為網路讀者的水平年齡所限,它對網路小說的文筆要求不高,越讓讀者容易理解越好,越受追捧。所以網路作家很少煉字,許多章節有重復和注水的嫌疑。
第二方面是外界原因。第一,讀者的需求,讓更多的寫手彎下腰來,變得媚俗,因為讀者才是自己生存的動力。第二,許多網站都是根據讀者的點擊推薦來推捧寫手,這樣也讓許多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思想的寫手作品,門前冷落,失去創作動力。第三,網路小說都是連載,都是一天一更,有的一天多更。不像傳統小說那樣多年磨一劍,這也說明了傳統文學的深邃和嚴肅性。
現在隨著網路的發展,網路文學逐漸趕超傳統文學,以更接地氣的方式深受廣大網友的喜愛。傳統文學也憑藉原有的優勢,擁有著屬於自己的忠實受眾群體。總體來看,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有以下區別:
1.寫作平台不同,准入門檻也有差異
網路文學主要依託於網路,准入門檻低,只要有興趣,都能在網上發揮自己的才能。傳統文學主要依託紙質傳媒,准入門檻相對較高,必須有一定文學功底才能寫出讓讀者滿意的作品。
2.盈利模式不同,內容質量也有差別
網路文學主要依託網路按著文章字數盈利,而傳統文學則依託傳統媒體通過發行讀書來盈利。這樣的盈利模式,導致網路文學中的文章以吸引網友為目的,內容需求刺激,引人眼球,總體質量也參差不齊。而傳統文學內容相對嚴肅,要求嚴格。
3.受眾群體不同,傳播速度也有區別
網路文學受眾群體多集中在青少年和受教育相對少的群體,文章在網路上傳播速度快;傳統文學的受眾群體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對文學有一定追求,文章傳播速度相對較慢。
4.追求的目的不同
網路文學總體上更多是為了盈利,追求娛樂化的輕閱讀;傳統文學更多為了傳播文化和促進文學發展,追求深度閱讀。
當然,網路文學也有質量上乘的作品,只不過需要時間的積淀和檢驗。
② 傳統武俠小說的特點,分類,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傳統武俠時期】
一、港台武俠時期
即所謂的「新武俠」時期或者大武俠時代。20世紀50年代,武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為代表的寫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指新文化運動後,武俠小說在新文學的影響下,開始白話創作後新一種的文學樣式。這個時代名家輩出,梁羽生為開端,金庸為高潮,溫瑞安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龍、梁羽生還並稱為「新武俠三大家」。
關於此時武俠中「俠」的定義,梁羽生講「舊武俠小說中的俠,多屬統治階級的鷹犬,新武俠小說中的俠,是為社會除害的英雄;俠指的是正義行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行為就是俠的行為,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此時武俠大多突破了民國武俠小說的劍仙鬥法、門派紛爭、鏢師與綠林仇殺的題材范圍,較多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著重人物性格描寫,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剔除了舊武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跡嚴格限制在「人體潛能」的范圍內。新武俠的缺陷在於俠客英雄超人化,他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現實主義的深度,屈從於商業需要,稗出贅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時期,梁金時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年生,廣西蒙山人)在1954年發表的《龍虎鬥京華》,以口語寫作,所述史實,所繪山川,均經嚴格考據,人生性格與心理活動刻劃入微,文筆細膩而有文采,舊武俠小說難以與其比肩,從此奠定聲名,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動之作。梁羽生國學根底深厚,他的武俠小說帶有許多自己作的詩詞,每每傳誦一時。他的小說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開始寫《七劍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寫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武當一劍》初刊於1980年5月9日的《大公報》上,完結於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塞外奇俠傳》、《龍虎鬥京華》、《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寧)的《書劍恩仇錄》開始寫作於1955年中。《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8年之間,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俠小說。「射鵰」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認的經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寫完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又用十年把這十五部小說全部重新修訂了一遍。金庸寫作至1972年文革未結束封筆。
2、第二時期,古龍時期
古龍1960年開始嘗試寫武俠小說,初期的《蒼穹神劍》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劍錄》等聲名鵲起。1965至1966年間是他創作的豐收期,他寫作了《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1967年創作的《鐵血傳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後一直寫了六十一部共計28冊。古龍其人才華橫溢但用心不專,從他的小說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關節處突出奇兵。早年古龍並沒有自己特出的風格,在台灣的武俠圈子裡不算太耀眼;至於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顯是江郎才盡、力不從心了。
3、第三時期,溫黃時期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1973年作《四大名捕會京師》,1981年作《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繼封筆,1985年古龍去世之後,港台武俠小說一片凋零。出於「求新、求變、求突破」的心理,溫瑞安從1986年底開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俠」,或稱「現代派武俠」,把大量主流文學的東西引入了武俠小說。曹正文在1989年將其列為第三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而與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龍並稱。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1989年黃易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90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台兩地。1991年成立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雙龍傳等作品。黃易的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讓人嘆為觀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寫上顯得過於草率,說服力不足。另外,黃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個歷史大時代,而不是將歷史作為背景。這是其優點,但也受到了歷史的限制。
港台武俠時期港台的其他作家於香港方面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台灣方面,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陸魚、上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獨孤紅、奇儒、秋夢痕、於東樓、東方英、雪雁、秦紅、墨餘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極少。
③ 傳統作家每天能寫多少字
以保證來質量為前提,一般而言,源傳統的作家平均到每天的成稿字數大約也就是在300~1000之間,每3年兩本書,或者1年一本書。
如果是高產的職業作家,平均下來大概一年能寫成1.5~2部書,平均到每天,大約能成稿1000~2000字。
文學創作和我們平常的作文、應用文或者網路小說很不同,文學創作需要作者花大量的腦力和精力來整理、捋順頭腦中的思路,並將之以作者熟悉的方式完美的展現給讀者,這是一個復雜而且艱辛的過程。
即便是網路小說的職業寫手們,如果想保證質量,每天的完稿數量也就是在3000~5000字上下為極限,超過5000字以上,要麼不能保證質量,要麼沒有持續性。
我的回答希望你滿意!
④ 有沒有傳統作家在閱文連載小說的
韓寒的《他的國》就在起點中文網連載過,並且還是他認為自己最好專的作品之一。郭小四的《屬爵跡》也是在閱文發布的。海岩、都梁、周梅森、蘭曉龍、郭敬明、寧財神、饒雪漫、慕容雪村、當年明月、滄月、陳彤、趙玫、艾米、虹影等作家的作品都曾在起點簽約過,當然,因為合約到期,有些已經在起點搜不到了。閱文一直倡導全類型閱讀。閱文還有一塊數字出版的業務是留給傳統作家的,怎麼說呢,良禽擇木而棲吧。
⑤ 傳統文學作家寫一部長篇小說要花多長時間
半年以上,一年以下。從正式寫稿,到完成,潤色修改,直到整本書全部定稿!
(個人經驗)
⑥ 40歲的作家,感覺網路小說比傳統文學更有市場,應當放棄傳統寫作方式么
我覺得這個得看你自己的作品情況,如果你寫出來的傳統文學出書之後銷量是還不錯的,那麼就不應該放棄傳統的寫作方式,因為你是有一定的粉絲基礎的,不應該覺得網路小說是更加有市場就拋棄掉原有的傳統寫作方式轉戰到網路小說上面。而且這個還是得看個人,因為有些人的文筆是適合寫傳統文學,而且也要看當時寫作的敏感,如果對於寫網路小說這一方面沒有任何的靈感的話,我覺得是不應該放棄的。雖然說網路小說是比較有市場,但是已經有很多個有規模的網路小說網站呢,裡面的作者也是非常的多,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而且這么大的年齡可能跟現在一些會梗接不上,就會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⑦ 現在是傳統作家賺錢還是網路作家賺錢
分析:網路文學憑什麼比傳統文學賺錢
產品豐富 圖書、游戲/影視/漫畫改編都掙大錢
從安妮寶貝、李尋歡等人在「榕樹下」豎起網路文學的大旗,網路文學已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網路文學從一門自娛自樂的陣地逐漸發展到一項「吸金無數」的生意,主要作家的收入也是水漲船高。2012年,「網路作家富豪榜」初創時,數據顯示唐家三少5年的版稅累積「才」3300萬元,現在這不過是他一年甚至半年的收入。唐家三少也以富豪榜「霸榜」的姿態登上了今年5月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
那麼,網路作家的收入憑什麼比傳統作家高出這么多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網路作家收入來源的渠道太多了。除了文學網站付費訂閱、無線閱讀版稅外,還有游戲改編版權、影視改編版權、漫畫改編版權等等。改編權收入漸漸喧賓奪主,已經慢慢有超越版稅收入成為大頭的趨勢。」
該業內人士繼續解釋道:「賺錢的網文主要以玄幻修真為主,說白了就是打怪升級,所以天然具備改編成游戲的優勢。而傳統作家貼近現實,幾乎很難改編成游戲。而游戲的改編權動輒賣上七位數,這一塊網路作家就遠勝傳統作家。比如唐家三少就以作品版權入股了一家游戲公司,前期股權就換了5000萬元,現在的游戲收入可能更令人咋舌。此外,漫畫改編權也是同理。現在是讀圖時代,一本網文改編的漫畫可能賣到幾百萬冊,這是大多數圖書都達不到的銷量。」
事實上,網路文學已經在漸漸形成一條囊括付費閱讀、紙質出版、游戲、影視、漫畫以及周邊的完整產業鏈。而大多數傳統作家,主要還依賴「圖書」這一單一產品。以一種武器跟多種武器比,收入當然會被拋下。
評判標准
賺錢不是衡量文學含金量的唯一標准
那麼問題來了,賺錢的文學就是好文學嗎?電視圈裡有一句名言:收視率是萬惡之源。比如於正的《神鵰俠侶》就收視飆高、話題不斷,但怕是很多人都不認可這是一部「好劇」。
作家蔣方舟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嚴肅文學又想著賺錢是不可兼得的:「當我和港台作家交流時,我發現大陸作家物質已經算比較豐富了。如果作家自詡嚴肅寫作,上了富豪榜沾沾自喜,是很不應當的。」
出過書又是老「書蟲」的景祥則表示:「對我來說,閱讀網路文學和閱讀『真正的書』,方式是不同的。網路文學對我來說就是『廁所讀物』,填充在交通工具上或者蹲馬桶時的時間,一目十行。而真正要『看書』,不說像古人一樣齋戒沐浴、焚香更衣,但也是細嚼慢咽,態度要比看網文認真得多。」
同樣的意思,曾經的網路著名寫手「李尋歡」、出版人路金波也表達過。他在一檔節目中說道,網路寫手是KTV,而傳統作家是要「參加奧運會」的。
也許,我們不能以嚴肅文學的標准來要求網路文學,也不能以網路文學的「吸金能力」來要求嚴肅文學。
評論家白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我們不能單一以傳統文學眼光來評價網路文學,網路文學的文學性和傳統文學的文學性不同,前者偏於故事,以傳統文學看它肯定問題多。像魚人二代、江南等排名靠前的網路作家總有某些可取之處,比如故事和語言都要好一些,他們的作品也有很多傳統文學和經典文學的元素,有著向傳統文學走近與靠攏的可能性。我們應該順著網路文學自身特點認識其獨特性,才能分析他們粉絲多影響大的原因。」
調查:網路文學生態
大神不少 炮灰更多
那些年入千萬百萬的網路作家,被粉絲尊稱為「大神」。但跟其他行業一樣,網文也是一個「金字塔」行業,在「大神」之下,還有數以千萬百萬計的「炮灰」。
小D就是一個入行多年的網路作家,目前月收入也是數萬,不過說起他的成長之路,可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小D告訴記者:「初入網文,根本不得要領。文章入不了VIP,也賺不到訂閱收費。後來我認識了一個知名作家,便開始幫對方做槍手,收入也不多,千字買斷30元。有時一天頭昏眼花寫下來,不過才兩三百元。」
而江先生出過6本書,看到網文發展大,也投入了網文寫作中。他告訴記者:「我出過書,對自己的實力還是有一定信心的。但現在雖然入了VIP,但每天的訂閱只有幾十塊,用行話叫這篇文『撲街』了。」在江先生看來,網文讀者的口味跟紙質書讀者的口味還是有區別的,此外,網站推廣、運氣都是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底層作家有苦難言,其實大神也有辛酸。唐家三少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經常提到當年住院也不能停止更新的辛酸往事。唐家三少已經創造了日更文字8000以上,10年不斷更的紀錄,也算是風雨無阻了。
記者采訪南派三叔時,他曾經自稱有200萬字廢稿。唐家三少也是從月入三四千的溫飽程度起步的。網路文學不乏大神,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大神的。出發之前,你可能要想一下自己有沒有那個手藝、時間和精力。
延伸閱讀
網路文學已成為影視改編的「富礦」
隨著《鬼吹燈》《盜墓筆記》接連被搬上大銀幕小熒屏。九夜茴小說改編的電影《匆匆那年》掙得盆滿缽滿。一時之間,網路小說已成為影視改編的主力。
業內人士分析說,網路小說誕生伊始,就存在於目前全球最大的社區——網路之中,因此已經擁有了龐大的粉絲團。這樣改編起影視來就相對簡單得多。只要把書迷吸引過來,就成功了一大半。此外,有了龐大的粉絲,用時髦的話說,就是擁有了「大數據」,只要根據書迷喜好對改編的影視進行調整,加入書迷喜好的元素,就能大大增強對粉絲的黏合度。
日前,又傳出了土豪公司也砸幾十億元拍攝唐家三少《斗羅大陸》的消息,這股網文改編風將愈刮愈烈。
⑧ 潦倒的傳統作家如果寫網路小說,會不會收入更高
還是要看情況,網路小說想獲得高收入不比傳統作家難
⑨ 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有哪些
1、金庸(1924年3月10號-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當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最香港高榮銜「大紫荊勛章」 獲得者、華人作家首富。金庸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4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
2、司馬翎
本名吳思明(1933----1989),廣東汕頭人,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作家, 「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將門之後。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
1947年舉家移居香港。1957年到台灣,就讀於台灣政治大學政治系,而始終不能忘情於武俠小說,大二時試作《關洛風雲錄》一舉成名。
3、古龍
古龍,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約1937年生,祖籍江西,幼年遷居台灣。父母離異後,古龍以半工半讀和朋友資助的方式讀完了中小學,後肄業於淡江大學英文專業。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純文學作家,但最終卻走上了武俠創作的道路。
4、溫瑞安
溫瑞安(1954年1月1日-),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武俠小說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有小說、詩、散文、評論各類著作100多種。1973年赴台灣留學,1976年其創立的社團遭檢舉「為匪宣傳」,拘留3個月後,被台灣政府驅逐出境。
5、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中國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成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⑩ 傳統作家轉到網路小說是不是沒有什麼優勢,大家說說
的確優勢不大。
網路小說與嚴肅文學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可類比電影中的建國大業與爸爸去哪兒。
網路小說與嚴肅文學的受眾幾乎互不交集,這個你懂。
這是最重要的兩點,剩下的諸如運作模式之類,數不勝數。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