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金庸小說的武俠小說創作於

金庸小說的武俠小說創作於

發布時間:2021-09-07 10:13:06

❶ 金庸寫了哪些武俠小說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❷ 金庸共創作了幾套武俠小說

15

庸的全部作品可以用一句詩來描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依碧鴛。

金庸出版作品年表一覽

時間

出版作品

1939

出版第一本書《獻給投考初中者》
1949

發表第一篇國際法論文〈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海外的產權〉

1952

撰寫《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4

發表〈寧要褲子,不要核彈〉社評,與《大公報》筆戰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1973

在《明報》連載〈在台所見.所聞.所思〉
1984

出版《香港的前途——明報社評之一》一書

1988

發表〈平心靜氣談政制〉文章
1992

在牛津大學發表「Hong Kong and China: 1997 and the following five years」講演專文
1993

發表〈功能選舉的突變〉長文

在《明報》發表〈第三個和第四個理想〉一文

1997

香港回歸中國大陸,在《明報》發表〈河水井水互不相犯寫在回歸第一日〉一文
1998

由日本「潮」出版社、香港明河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台北遠流出版公司分別出版金庸與日本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對話錄《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一書。
參考資料:http://www.white-collar.net/hsl_jy.htm

❸ 金庸的14部作品分別都是哪年創作的

1955年,金庸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是他處女作,至1972年最後一部《鹿鼎記》出版,共寫十五部三十八冊武俠小說,之後他宣布「封刀」。接著他又花了十年時間進行增刪、修訂,由於《越女劍》較短,金庸不列入系列,其餘按創作時間順序排列如下:《書劍恩仇錄》(1955)、《碧血劍》(1956)、《雪山飛狐》(1957)、《射鵰英雄傳》(1958)、《神鵰俠侶》(1959)、《飛狐外傳》(1959)、《白馬嘯西風》(1960)、《鴛鴦刀》(1961)、《連城訣》(1963)、《倚天屠龍記》(1964)、《天龍八部》(1965)、《俠客行》(1964)、《笑傲江湖》(1967)、《鹿鼎記》(1969-1972)。金庸曾饒有趣味地將其作品名字的第一個字抽出來組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❹ 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笑傲江湖》,是描寫什麼年代的故事

《笑傲江湖》在小說中沒有設置具體的時代背景,但是這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斗爭,同時也表露對斗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歷史在變,人性相同,同樣的故事可以發生在不同的朝代,最終也是大道歸一。

雖然金庸老先生並沒有寫出具體的時代背景,但是廣大的讀者根據文章中的描寫以及金庸其他小說的脈絡來看,猜測其時代背景應是在明朝。

《笑傲江湖》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1969年完成。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波譎雲詭,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生動可感。

(4)金庸小說的武俠小說創作於擴展閱讀:

金庸老爺子極其擅長在歷史框架下描寫俠肝義膽的江湖故事,唯獨《笑傲江湖》沒有說明明確的歷史背景,不過根據金庸其他小說的脈絡來看,其大致發生在明朝。

笑傲中,少林武當是江湖中兩大超級勢力,左冷禪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整合五大劍派,與之平起平坐。武當是元末明初張三豐所創,這就說明笑傲江湖發生的歷史背景上限是明初。

而在《鹿鼎記》中有說到「古人說到,武功到與絕指,那便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聽說前朝有位獨孤求敗大俠,又有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當世無敵」,可以證明笑傲江湖發生在清朝之前。

❺ 金庸十五部武俠小說名稱(按創作時間排)

金庸先生一共寫了15部小說,寫作的先後順序是:
《書劍恩仇錄》《碧專血劍屬》《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
《越女劍》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❻ 金庸一系列武俠小說背景年代

1、《書劍恩仇錄》——金庸第一部武俠小說。創作年代:1955年。歷史背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2、《碧血劍》創作年代:1956年。歷史背景: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或順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3、《射鵰英雄傳》此為「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創作年代:1957年—1959年。歷史背景: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公元1199年—1221年
4、《神鵰俠侶》——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創作年代:1959年—1961年
歷史背景:南宋理宗紹定五年或六年—開慶元年,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5、《雪山飛狐》——《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是金庸現實主義最強的小說
創作年代:1959年。歷史背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
6、《鴛鴦刀》——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創作年代:1961年。歷史背景:約公元1644年—1796年
7、《白馬嘯西風》——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創作年代:1961年。歷史背景:清初順治年間
8、《飛狐外傳》——《雪山飛狐》前傳
創作年代:1960年—1961年
歷史背景: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9、《倚天屠龍記》——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創作年代:1961年
歷史背景:南宋末—元末明初。公元1262年—1363年
10、《連城訣》
創作年代:1963年
歷史背景:清朝,由書末「反清復明」推知
11、《天龍八部》創作年代:1963年—1966年
歷史背景: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12、《俠客行》
創作年代:1965年
歷史背景:明朝中葉
13、《越女劍》
創作年代:1970年
歷史背景:春秋末年吳越爭霸時期
約公元前473年—前463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14、《笑傲江湖》創作年代:1967年
歷史背景:明朝
15、《鹿鼎記》——金庸封筆之作,亦是他的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創立「反武俠」情節,被稱為「中國的《堂吉訶德》」,武俠史首次以詼諧、反諷、批判觀寫作的巨著,代表了金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
創作年代:1969年—1972年
歷史背景: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
公元1669年—1687年
附:其中《白馬嘯西風》《鴛鴦刀》《連城訣》《俠客行》《笑傲江湖》在小說中沒有指出明確年代(表示沒有歷史背景,類似的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時候),這幾部小說年代是從書中的一些細節推斷的。

❼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作品有那些

提起武俠小說,就不得不提起金庸、古龍、溫瑞安等,是他們為我們寫出了一笑泯恩仇、刀光劍影的快意江湖。
個人很喜歡看金庸的小說,大家風范。天龍八部更是經典作品,主人公寫到一半才出來,這等功力沒幾人可以相比。

近些年金庸的作品不斷的被拍成電影、電視劇,好像今年笑傲江湖又被翻拍,並且已經殺青。下面這小鮮肉就是令狐大俠,符合你們心中那個令狐大俠嗎?

所謂的經典作品

要看演員的扮相、氣質,符不符合原著人物?

還有劇情是否符合原著,改動大不大?

還有,就是能不能被觀眾認可,這才是關鍵?!

我們看看金庸每部小說的最經典影視作品

電視劇

雪山飛狐

要數1991年孟飛版的,這版最好看。小編上學時每天中午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看這部武俠片。裡面的主題曲至今還被人傳唱:追夢人和雪中情

連城訣

推薦吳樾版的,他是國內唯一一位多次獲得國內外武術比賽的冠軍,被授予國家武術最高級別(武英級)。演這種武俠劇得心應手

天龍八部

黃日華版喬幫主,最符合原版的大俠氣質。這部劇無論是演員、選景、劇情都很到位,成就最經典的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

黃日華版的郭靖,翁美玲版的俏黃蓉,更是一代人的經典回憶。

鹿鼎記

這部劇,推薦陳小春版的。

其實還有梁朝偉版也不錯,但這部拍攝時間較早,採用的技術如:武打設計都不夠完美

黃曉明版的也可以,但沒有陳小春版那種小混混習氣,可能黃教主太正派了,不適合這種小混混角色

笑傲江湖

呂頌賢版的令狐大俠最經典。還有岳靈珊、儀琳的扮相都不錯。感覺還是TVB出的作品最好,大陸拍的除了場景好以外,其他都一般

書劍恩仇錄

這一版推薦趙文卓的,趙文卓帥氣俊朗,符合陳家洛的英雄形象

神鵰俠侶

這版絕對要數古天樂版的。一遇楊過悔終生,一遇古仔終生不嫁的妹紙,可能也不在少數。還有李若彤的小龍女,至今無可替代

俠客行

梁朝偉版的絕對是經典。梁仔同時扮演2個人物,還有鄧萃雯當時處於顏值巔峰。

倚天屠龍記

倚天要數咆哮教主馬景濤了,扮相真帥,還有葉童版趙敏、周海媚版周芷若,直到現在也難以超越。後面的蘇有朋友這一版也可以,但還是感覺港版能拍出武俠片的味道

也可以看看吳啟華版的,扮相、劇情也不錯。

推薦這2版

碧血劍
這版要看林家棟版,不知道他是誰?天下無賊中的那個眼鏡男。

電影

最出名的要數程小東徐克執導、李連傑主演的笑傲江湖3之東方不敗,配合黃沾的笑傲江湖曲。整部電影盪氣回腸、這才是我們想像的江湖。

還有王家衛執導的東邪西毒、劉鎮偉執導的東成西就,都是經典

李連傑主演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當然還有星爺的2部鹿鼎記



還有這部電影,大伽雲集,特效放到現在,也屬精良

本文由小特看電影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❽ 金庸小說的創作時間先後順序是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 《天龍八部》《俠客行》 《笑傲江湖》 《鹿鼎記》
《越女劍》

❾ 金庸小說的創作時間順序

《書劍恩仇錄》(1955年)、《碧血劍》(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雪山飛狐》(1959年)、《神鵰俠侶》(1959年)、《飛狐外傳》(1960年)。

《鴛鴦刀》(1961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

《俠客行》(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記》(1969年)、《越女劍》(短篇小說)(1970年)。

1、《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前後共有三版,並在2005年第三版中經歷6稿修訂,結局改動較大。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其故事之離奇曲折、涉及人物之眾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武俠戰役之龐大、想像力之豐富當屬「金書」之最。

書名出於佛經,有「世間眾生」的意思,寓意象徵著大千世界的芸芸眾生,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與超脫。全書主旨「無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風格宏偉悲壯,是一部寫盡人性、悲劇色彩濃厚的史詩巨著。

《天龍八部》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及游戲。小說的第四十一回「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於2005年入選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讀本(必修)中。

2、《俠客行》

《俠客行》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65年首次連載於《東南亞周刊》。

《俠客行》主要敘述一個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經歷。該書有許多耐人尋思之處,潛隱著許多「玄機」,體現著金庸對於人生、人性、生命和宇宙的新的體驗。

3、《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1969年完成。小說通過敘述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的經歷,反映了武林各派爭霸奪權的歷程。

作者沒有設置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斗爭,同時也表露出對斗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波譎雲詭,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生動可感。

4、《鹿鼎記》

《鹿鼎記》是香港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年-1972年間,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

講述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之故事。

塑造了一個與傳統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思想,表現了民族統一的思想。

5、《越女劍》

《越女劍》是作家金庸創作的短篇武俠小說,發表於1970年1月《明報晚報》上。

小說寫越女阿青劍術精妙,被范蠡引薦到宮中教授士兵,最終幫助了越王勾踐雪恥復仇。阿青暗暗愛上了范蠡,而范蠡早與西施有白頭之約。阿青見到西施的美貌後,不忍傷害,飄然離去。

小說藉助歷史上的傳說和事實,不但抒發了歷史情懷,還表現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國之仇與個人的愛結合在一起,使小說增加了厚重感和無限的餘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庸小說

❿ 金庸的武俠小說的寫作順序

金庸先生一共寫了14部武俠小說,寫作的先後順序是: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十四個字分別提到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小說: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 《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碧血劍》《鴛鴦刀》 寫作順序: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註:金老的《越女劍》不屬於武俠小說。

記得採納啊

閱讀全文

與金庸小說的武俠小說創作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愛成癮霍水兒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210
超好看後宮都市小說 瀏覽:653
主人公叫張顯風的小說 瀏覽:752
都市男修真的小說推薦 瀏覽:410
美女絲襪合集小說全集 瀏覽:356
女主人公叫蘇林的小說 瀏覽:540
主角開始就是皇帝的完結小說 瀏覽:580
小說主角境界突破 瀏覽:912
武俠小說龍乘風 瀏覽:601
最小說玄幻文 瀏覽:689
萌蘿莉穿越小說 瀏覽:407
青春的國外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49
重生大宋君王小說下載 瀏覽:195
大清康熙同人小說 瀏覽:62
女主是特工的抗戰小說推薦 瀏覽:554
寶文小說網 瀏覽:600
查理九世24冊免費閱讀下載小說 瀏覽:38
現代名人風流小說 瀏覽:676
高歌小說名字 瀏覽:780
現代奇幻小說有哪些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