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敢於說真相的《圓桌派》絕對是綜藝節目中一股清流,它能夠長久播出的原因是什麼
下飯神器,《圓桌派》給《鏘鏘三人行》的忠實觀眾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家。
可見節目的尺度和真實感了吧。而且不僅敢說,《圓桌派》更會說,閑暇之時,聽這幾個老男人聊天真是痛快。每期節目又有新的力量和聲音來碰撞刺激,像年少成名的天才作家蔣方舟、理想主義硬漢導演姜文、耶魯大學終身教授等等精英人物,都帶著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來與你分享。《圓桌派》口碑能不好嗎。
2. 為什麼《圓桌派》會火
《圓桌派》指的是一檔全新風格的聊天真人秀節目。是由著名媒體人、文化名嘴竇文濤攜手優酷「看理想」打造的全新「活色生香」聊天真人秀節目,延續不「裝」的竇式主持風格,神侃包羅萬象的話題,立足網路,開啟全新的「談論+互動」節目模式,場景多變,嘉賓流動。
相比竇文濤的另一檔經久不衰的節目《鏘鏘三人行》,《圓桌派》的迅速走紅既屬於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三、脫俗
其實說脫俗,也並沒有很脫俗,但相較於其他廣邀明星的真人秀,甚至是《鏘鏘三人行》來說,《圓桌派》傾向於專家學者,並不是說沒有明星,但不以明星為主。
曾是編輯,現在是收藏家的馬未都,「舌尖」上的陳曉卿,駐日商人李牧,身兼數職的馮唐。這些都不是我們常常關注的人物。偏生這些人坐在一起,聊聊打打,反而看著有趣。而且相比時下互拼顏值的小鮮肉來說,這些老幹部之間的「爭斗」更彰顯自身的文化底蘊與內涵,這更值得欣賞。
盡管如此,這依舊是個很「安靜」的節目。現場沒有觀眾,不需要跟觀眾互動,沒有尖叫和刺激的背景音樂,也沒有嘉賓之間的相互拍案。誠然,一個話題中,大家並不是互相捧,而是各抒己見,而且有時會為一個話題不同的觀點爭論的面紅耳赤,但也絕不是那種嘈雜的聲音,甚至會讓你用自己所知,引發自己的思維與共鳴——你在這個觀點上有什麼看法,你自己的論據又是什麼,能跟他們一樣站住腳嗎?
此外,這還是一個漲姿勢的節目。沒錯,盡管很多流行元素在裡面,但嘉賓的涉獵之廣,談論之深,都不是普通的談話類節目可以比擬的。我沒有看過《鏘鏘三人行》,就網路上所展示來講,其內話題和形式可能相似,但深度上《圓桌派》卻更勝一籌。
半壺茶,一爐香;老友相聚,談笑風生。
3. 圓桌派、奇葩說誰最符合這個時代觀眾的生活態度
圓桌派和奇葩說這兩檔綜藝真人秀節目在網上的收視率都很好,受到大家的歡迎,各有特色的節目。但是奇葩說更加的受到大家的喜愛,是因為這個節目比較鬧騰一些,也就是請來的嘉賓和辯手更符合大眾的喜好,也比較接地氣一些。再加上奇葩說的主持人蔡康永和馬東比較有特色,相比之下圓桌派就顯得有些高深和內涵了,兩者的可比性也比較少。
綜上所述,圓桌派和奇葩說這兩檔綜藝真人秀都屬於帶有話題度的節目,各有各的風格特點。但是通過每期的主題和熱度可以看得出奇葩說的受眾度更高一些,更有趣一些。綜藝節目的效果就是讓大家都能夠感同身受,奇葩說這一點就做的比較好一些。圓桌派與奇葩說相比就顯得更加有深度,往往一個節目主題就會延伸出其他一些比較高深的層面來讓大家探討,更加的知性和感性一些。我個人還是覺得奇葩說更符合當代觀眾的生活態度多一些,不管是怎麼看,都很喜歡奇葩說這檔節目。
4. 《圓桌武俠派》首期節目的核心看點有哪些
《圓桌武俠派》系《圓桌派》系列的番外篇,首期節目主持人竇文濤邀來馬未都、馬家輝、徐浩峰三大「武林高手」圓桌論劍,共同討論探索武俠世界對男人們的神秘吸引力。
對於武俠電影和電視劇,馬家輝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如今的武俠片中為了賣座加入了許多新鮮元素,相比於這種多元化的武俠片,類似《武俠》這種通過動作和原理拆解武俠科學原理的創意電影也不在少數。但是不管表現形式如何,這些熒幕作品都需要用「俠」作為內核,才能真正打動觀眾。
《天龍八部手游》:刀劍詩酒,快意江湖
作為《圓桌武俠派》的合作夥伴,《天龍八部手游》團隊對江湖也有著自己的理解。金庸正版授權,《天龍八部》端游原班人馬傾心打造,完美傳承端游核心特色與經典玩法。游戲以Unity5引擎打造真實3D視覺盛宴,再現聚賢庄、珍瓏棋局、琅嬛福地等知名場景,更有喬峰段譽王語嫣等英雄角色指點傳世神功,四大經典門派,遠攻近戰、刺客治療各具特色,珍獸神器、裝備打造、自由交易玩法豐富,還有行酒令、運鏢、鳳凰古城等快意幫派玩法,營造出一個盪氣回腸、快意恩仇的熱血武俠世界,完美呈現金庸筆下最宏大的天龍江湖!
5. 你對《圓桌派》怎麼看
我覺得這部劇的題材還是可以的
6. 看過《圓桌派》後,有哪些句子讓你刻骨銘心
見識、知識。
7. 怎麼評價節目《圓桌派》為什麼口碑很好
感謝《圓桌派》為我們提供的文化簡餐。這檔節目可以說是銜著金湯匙出世,《鏘鏘三人行》是一代人的情懷,猶如《康熙來了》在大眾的記憶中不可磨滅一樣。但一個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節目的布景較《鏘鏘》更為精緻了,每期開場看著竇文濤點上一柱熏香,泡上一壺清茶,三五人圍坐一隅,契合了一個偽文藝青年的理想生活狀態。
8. 圓桌派說的人類簡史的作者是亞特伍德嗎
新銳歷史學者亞特伍德代表之作。本書是作者潛心多年,精心寫成的重磅力作,從宇宙的起源、人類的誕生到宗教的萌芽,從原始人部落之間的爭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作者將人類從無到有、從古至今的關鍵點和細節逐一講述,風趣而幽默,犀利而深刻。翻開這本書,您將跟隨作者感受三百萬年人類發展史,六千年人類文明史。
9. 蔣方舟在《圓桌派》里談論迪麗熱巴這事是否合理
《圓桌派》指的是一檔全新風格的聊天真人秀節目。是由著名媒體人、文化名嘴竇文濤攜手優酷「看理想」打造的全新「活色生香」聊天真人秀節目,延續不「裝」的竇式主持風格,神侃包羅萬象的話題,立足網路,開啟全新的「談論+互動」節目模式,場景多變,嘉賓流動
節目形式
編輯
2016年10月20日,優酷「2016春集會」在北京舉行,馬東、李詠、林依輪等明星出席並宣布各自的新節目,竇文濤推出全新風格的聊天真人秀節目《圓桌派》
節目評價
編輯
齊魯晚報12月15日訊:娛樂至上的時代,竟然有一檔網路綜藝節目談論最深刻的死亡話題。優酷出品的這檔高品質文化類節目《圓桌派》在最新一期節目中,討論起了「想到死亡」的感覺,主持人竇文濤,嘉賓陳丹青、徐累、劉索拉針對這個話題各抒己見,智慧交鋒,迸射出不少火花。 [3]
「死亡」是大多數人避之不及的話題,但在《圓桌派》中,四位已過不惑之齡的知識分子客觀冷靜地談論這個話題,為更多人釋惑。陳丹青表示「這是一個很高級的話題」。 [3]
《圓桌派》隸屬於[看理想]系列節目,服務於眾多「精神飢渴」的文藝青年,滿足受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在綜藝、電視劇異常火爆之時的一股文藝清流。藉助竇文濤十八年的主持經驗,以及個個皆為文化精英的強大嘉賓陣容,共同打造出一款互聯網多人聊天真人秀節目。優酷作為該系列節目的聯合出品方和獨播平台,一向深耕文化領域,推出多檔節目滋潤都市人浮躁的靈魂,體現了其大文娛平台的擔當
10. 第三季圓桌派為什麼停更了
《圓桌派第三季》目前已完結,2018年1月至4月,周播2集,一季24集,2018年7月,番外篇《圓桌講究派》兩集。
(10)網路小說作者圓桌派擴展閱讀:
第一集 明星人設坍塌 形同紅牌罰下
馬家輝、馬未都、蔣方舟和竇文濤再次相聚,圍桌而談,本期的主題是「人設」,蔣方舟說「人設崩塌」就是明星的畢業方式,你贊同嗎?竇文濤把馬爺的人設定為「老頭」,惹得馬爺黑臉不滿。那麼馬家輝對人設又有什麼另類解讀呢?
第二集 愛情里的出界怎麼判定?
今年年初,李小璐和皮幾萬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在本期節目中,竇文濤將和三位嘉賓一起討論「界限」的問題,那麼他們都是如何看待李小璐事件的呢?社交時代到底有沒有男女之防?
第三集 渣男:如何一眼識別渣男?
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做客本期《圓桌派》,與竇文濤、蔣方舟、馬未都共同討論「渣男」的問題,那麼渣男的定義是什麼?馬爺被女生拒絕後是通過什麼方式療傷的?
第四集 愛哭:何時你變得愛哭了?
陳魯豫是一位著名的主持人,可她卻在近幾年的采訪中變得特別感性,也很愛哭,這一點被心思細膩的文濤觀察到了,那麼魯豫是如何回應「愛哭」的呢?文濤和魯豫之間發生過哪些趣事?
第五集 佛系:你真的「無所謂嗎」?
佛系是一個網路流行詞,說的是一種怎麼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佛系青年」刷遍朋友圈,火遍網路。那麼自稱是「佛系青年」的人真的對什麼都無所謂嗎?
第六集 親戚:過年需要親戚嗎?
逢年過節,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和家人團聚,回家後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拷問」,不免會產生厭倦感。那麼過年到底是過什麼?過年需要親戚嗎?
第七集 母親:你與媽媽的相處模式?
養娃游戲在中國特別受歡迎,同時也影射了我們與父輩以及與下一代的關系,那麼韓庚跟他媽媽是一種怎樣的相處方式?他為什麼被稱作「曬媽狂魔」?
第八集 懷舊:青春時光真的美嗎?
在本期節目中,蔣雯麗、馬未都、馬家輝與竇文濤一起圍桌討論「懷舊」這個話題,當馬爺18歲的照片被曝光時,蔣雯麗調侃他長得像勞改犯,那麼其他三人的舊照又是什麼樣呢?
第九集 演員:演員是怎樣一種生物?
蔣雯麗是一位實力派女演員,塑造過很多經典角色,那麼她是如何看待演員這個行業的?又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演技的?她的話會給年輕演員帶來一些什麼啟示?
第十集 成就:你有成就嗎?
跟普通人相比,梁文道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既飽讀詩書,又小有名氣,但他自己卻並不以為然,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那麼道長認為的「成就」是什麼?其他三位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第十一集 爛片:怎樣算爛?為何會爛?
大美女李艾來到了本期《圓桌派》,和竇文濤、馬未都、汪海林一起討論「爛片」這個話題。那麼影視劇拍成什麼樣就被定義為爛片?到底是編劇爛,還是演員爛?
第十二集 供養:誰養誰?親密關系的背後
在理想、自由、愛情、婚姻……這些人生節點上,你會選擇遵從自己的意願?還是聽從父母的安排?本期節目中,竇文濤誠邀梁文道、周軼君與陳志武討論子女供養父母的問題。從經濟學角度出發,尋找適用於現代社會的養老方式。
第十三集 面對逆境 是消極退賽還是背水一戰
近年來逆商教育,挫折教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艱苦的環境中一洗養尊處優的習氣,磨礪堅強的意志,學會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和技能,才能從內心深處激發一種自己尋求幸福的本能。萬家電競創始人茅侃侃自殺身亡的悲劇背後有著怎樣的內心掙扎?逆商又會如何決定個人格局和人生高度?
第十四集 規則:你怎麼理解規則?
在本期《圓桌派》中,周軼君、梁文道、馬家輝等人將與大家聊一聊「規則」這一話題。有人說,中國人天生不守規則。那麼,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談及規則,就不得不談規矩。何又為規矩呢?守不守規則,靠制度,還是靠自覺?本期節目為您一一揭秘!
第十五集 求知:眼花繚亂知識控
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決定了他是怎樣的人,許多現代人會羞於談論自己所讀的書。本期《圓桌派》討論的是關於「求知」的話題,史航、馬伯庸和蔣方舟三位作家圍坐一桌,究竟他們有怎樣的讀書方式?大腦儲存的知識究竟與存在電腦中的有何不同?
第十六集 抄襲:侵權這事怎麼斷?
從「摘抄」到「洗稿」再到「融梗」,如今的抄襲手段已經越發高明多樣,這對法律判斷也帶來了許多障礙。層出不窮的抄襲事件對創作者和文創市場必然都是巨大的傷害。那麼關於侵權,到底應該怎麼斷?我們的「思想」又該如何得到保護?
第十七集 鮮肉:這是好詞還是壞詞?
不知從何時開始,「小鮮肉」一詞開始廣泛地出現在我們眼前,然而對於明星來說這個詞究竟是好還是壞呢?由於一些所謂的「小鮮肉」沒有實力,僅靠顏值大肆撈金,因此這個詞變得讓人不那麼喜歡。那麼這個詞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
第十八集 看戲:看門道與看熱鬧
戲精這么多,愛看戲的有多少?俗話說,會看戲的看門道,不會看戲的看熱鬧。那麼,何為「會看戲的看門道」?何又為「不會看戲的看熱鬧」?本期《圓桌派》請來王佩瑜、王蒙、梁文道等人聊一聊「看戲」中的門道和熱鬧。
第十九集 低欲:小小的確定的幸福
《低慾望社會》一書中敏銳捕捉到了日本年輕世代的普遍心理和生活態度,他們不願意再背負風險,晚婚化、少子化,喪失物慾、消費意願低迷。中國的「佛系青年」與他們不乏相似之處。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道長梁文道、馬家輝博士與竇文濤一起從當代青年消費經濟觀來探討當今低慾望、異慾望社會現象。
第二十集 藝考:「你的夢想是什麼?」
整容一向是演員行業的禁忌,近期馬伊琍受邀成為上戲考官,對待考生整容的問題上更是表現出了零容忍的態度。藝考不易考,而藝考生的報名數量卻依然逐年遞增,藝考季緣何成為整形季?藝考生的整容風又能否被剎住?決定向世界告別的青年導演胡遷對藝術近乎偏執追求的個例又會引發怎樣的大眾思考?
第二十一集 細節:魔鬼藏在細節里
你曾經因為什麼細節被人感動?你曾經被哪本書或哪部電影里的細節震撼?本期《圓桌派》中蔣方舟、史航、馬伯庸三位作家將和竇文濤一起聊聊生活中那些最動人的「細節」。
第二十二集 選書:讀什麼書成什麼人?
這個時代的「功能性文盲」越來越多,很多人只能從書里看到自己已經認定的東西。所以那些成功學家從《資本論》里看到了成功學,從《紅樓夢》里解讀出職場關系,把《三國演義》「水煮」出馭人之道。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讀書呢?
第二十三集 跳槽:跳槽季 越跳越迷茫?
跳槽有風險和成本,現代人基於各種原因跳槽的頻率越來越高,究竟跳槽就能改變現狀嗎?正確的跳槽應該是人生的一次華麗轉身,而不是讓職場積累的能量減少、歸零,甚至成為負數,更不是讓自己在跳槽中越跳越迷茫,越跳越雜亂無章,甚至是毀了自己。
第二十四集 失戀是在適時的時候叫停換人
失戀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經歷,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過程,但對於正處在失戀中的人,大部分人都會沉溺於失戀帶來的痛苦之中,甚至不知道如何去面對,當你回過頭來看,就會覺得失戀就是人生中很可愛的時期。你曾經因失戀做過哪些傻事?失戀以後可以學到哪些東西?
圓桌講究派
講究:講究才是根本
《圓桌派》番外篇回來啦,首期節目和大家聊聊「講究」這件事。姜文導演總說自己是一個非常不講究的人,但是卻可以為了拍攝一段屋頂打戲而在雲南搭了有四萬平米屋頂的院落;馬未都是個講究人,尤其對吃這方面頗有心得;孟廣美更是喝茶都要從選茶具開始,所以,當我們講究的時候,我們在講究一些什麼?
選擇:一壺濁酒喜相逢
我們總說要「站著掙錢」,但是是「站著」重要,還是「掙錢」重要?《圓桌講究派》第二集,竇文濤和馬未都、孟廣美、姜文一起來聊聊我們必須要做的那些選擇。肉體與靈魂分開才夠開化,姜文導演大贊彭於晏自律性強,身材比古希臘雕塑還漂亮!馬未都從內心鄙視錢,誰拿錢都買不走;姜文導演拍電影有心請觀眾吃飯,就不能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