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精彩的傳統武俠小說,金庸,古龍都看過了,梁羽生跟卧龍生的風格不喜歡,節奏太慢了,鳳歌的都看過
我推薦幾個作者給你吧,滄月:《聽雪樓》系列,《鼎劍閣》系列
傾泠月:《傾泠月》,《且試天下》,《蘭因璧月》
藤萍:《九功舞》系列,《情鎖》系列
我最近在看簫樓的書,也是很不錯的,她筆下的任務都十分獨特,難以復制的。
不是傳統的武俠,不過是我很喜歡的,推薦你嘗試一下。
還有江南的《龍族》,《九州縹緲錄》,雖然不是武俠,但是我相信會是你喜歡的風格!
❷ 卧龍生寫過哪些武俠小說
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本名牛鶴亭,河南鎮庭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頗有才思。他1955年由軍中退役,閑來無事,在友人慫恿下開始學寫武俠小說。
1957年以祖居南陽卧龍崗取筆名《卧龍生》一炮打響。1959年《飛燕驚龍》出世,便奠定了他在台灣的「武俠泰斗」地位。他的作品,早期是取法於舊武俠「北派五大家」而以「通俗趣味」大受歡迎;1965年以後,改走「半傳統半新潮」路線,作品卻漸不如前。
卧龍生對武俠小說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他成功地運用了還珠樓主的神禽異獸、靈丹妙葯、玄功絕藝、奇門陣法,鄭證因的幫會組織、風塵怪傑、獨門兵器,王度廬的悲劇俠情,朱貞木的奇詭布局、眾女倒追男等等,成功地博採眾長而融於一體,開創了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具有新境界的新時期武俠小說風格,成為一代「武林正宗」。第二,由他倡導以武學秘籍引起武林風波以及正邪大會戰的情節結構,成為60年代台灣武俠的普遍模式,影響至為深遠。第三,他的「武林九大門派」說法和「爭霸江湖」及武林排名的主題,雖然稍晚於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卻使它在武俠小說中普遍推行開來。
卧龍生小說真品如下:《風塵俠隱》《驚鴻一劍震江湖》《飛燕驚龍》《鐵笛神針》《玉釵盟》《天香飆》《無名簫》《絳雪玄霜》《素手劫》《天涯情侶》《天劍絕刀》《金劍鵰翎》《風雨燕歸來》《雙鳳旗》《天鶴譜》《飄花令》《指劍為媒》《翠袖玉環》《鐵劍玉佩》《鏢旗》《血劍丹心》《神州豪俠傳》《寒梅傲霜》《玉手點將錄》《金鳳剪》《飛鈴》《八荒飛龍傳》《無形劍》《金筆點龍記》《煙鎖江湖》《搖花放鷹傳》《花鳳》《春秋筆》《幽靈四絕》《劍無痕》《天龍甲》《黑白劍》《飛花逐月》《劍氣洞徹九重天》《金劍丹心》《新仙鶴神針
❸ 卧龍生都有什麼好的武俠小說
別聽別人從網上找的回答,我告訴你,卧龍生的書比任何人的都好看,但是確實版不如金庸的結構嚴謹!不如權梁羽生的文采,不如古龍的設局推理,但是他們都不如卧龍生的場面宏大,以及鬥智的安排!假如卧龍生結構嚴謹就沒其他人什麼事了,他就是武俠第一人了,他的書雖然有些硬傷,但不影響他書的好看性,我推薦你看幾本:搖花放鷹傳,金筆點龍記,神州豪俠傳,天龍甲,女捕頭 金鳳剪等~~
❹ 傳統武俠小說
、金庸《天龍八部》人生萬象,盡歸於塵。
2、金庸《射鵰英雄傳》氣勢恢寵的英雄史詩。男女主人公都創了武俠世界的一種類型。
3、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小李神話的誕生。
4、金庸<<連城訣>>平凡人的悲劇,以拙勝巧的典範、苦境的誕生。
5、溫瑞安<<溫柔一刀>>對人性有更加深入的刻畫。
6、金庸<<倚天屠龍記>>平凡的英雄。叵惻的江湖。
7、金庸<<笑傲江湖>>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8、溫瑞安<<神州奇俠系列>>一個嶄新的江湖。
9、金庸<<鹿鼎記>>對歷史的嘲諷。
10、古龍<<楚留香>>迷死人的老臭蟲。
11、古龍<<歡樂英雄>>古龍有一類小說講英雄的境界,這是不錯的一部。
12、古龍<<蕭十一郎>>在古龍的小說中,很少有這種苦情的英雄。風四娘是最傑出的女人。
13、金庸<<神鵰俠侶>>風陵夜話以後郭襄出場很有吸引力,但似乎有意地褒楊貶郭,感覺不太自然。所以我倒更喜歡武功不高時的楊過。
14、溫瑞安<<殺楚>>非常接近於純文學作品。我看過它的原型,發表在台北的純文學刊物上。
15、古龍<<邊城浪子>>兩種類型的英雄同時登場。一個是世俗的快樂高手,一個是悲情的落拓浪子。
16、古龍<<絕代雙驕>>古龍轉型的傑作。
17、梁羽生<<女帝奇英傳>>女英雄的愛情悲劇,在武俠中極少見。
18、古龍<<九月鷹飛>>上官小仙令人迷惑的愛情。我喜歡的葉開。故事精彩,結構圓熟,文筆曉暢。
19、古龍<<陸小鳳>>與楚留香可稱一時瑜亮。
20、古龍<<名劍風流>>古龍小說中偵探手法用得最好的一部。
21、金庸<<雪山飛狐>>構思精巧。
22、溫瑞安<<逆水寒>>落難英雄的傳奇。
23、溫瑞安<<布衣神相>>將相術引入武俠。
24、金庸<<飛狐外傳>>金庸小說中有七上八下之說,這是夾在中間的一本。
25、溫瑞安<<刀叢里的詩>>文字美得驚人。
26、溫瑞安<<驚艷一槍>>四大名捕大戰六合青龍。
27、梁羽生<<萍蹤俠影錄>>無法忘記白衣如雪的劉松仁。
28、古龍<<武林外史>>氣象不凡,但稍嫌蕪雜。古龍的小說一旦寫開就常常收不攏。溫瑞安也是如此。但古龍有自知之明,溫則盲目自信。
29、梁羽生<<白發魔女傳>>我看的第一本武俠。我還看過同名電影,劉雪華演玉姍瑚,那年我12歲。
30、王度廬<<卧虎藏龍>>小時候看《今古傳奇》上的連載,一期不拉地買下來。對玉嬌龍非常喜歡,沒想到十年後被章子怡敗了味口。
31、溫瑞安<<四大名捕會京師>>一個嶄新的江湖。
32、古龍<<白玉老虎>>布局、語言都很不錯,惜乎沒有塑造出引人注目的主人公。不少人對此篇評價頗高,我的印象卻不深,覺得創意不夠。
33、古龍<<流星蝴蝶劍>>可以等待多年,而且一劍不發……。
34、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想像力驚人。
35、古龍<<七種武器>>從此,七種武器成為一種俗語。
36、古龍<<天涯明月刀>>這部書的改革並不太成功,但古龍的探索精神值得尊重。
37、梁羽生<<七劍下天山>>標志著梁氏天山派小說的誕生。我印象最深的是易蘭珠在牢中回憶生平的幾個男人。
38、梁羽生<<冰川天女傳>>雪域傳奇。在武俠世界中我是第一次看到純粹冰天雪地的故事。再上冰雕玉琢的美人,委實令人心醉。
39、梁羽生<<大唐奇俠傳>>亂世中的英雄,南霽雲等人的形象令人感動。
40、梁羽生<<雲海玉弓緣>>如果純粹從場面講,是梁小說最出色的一部,但他刻畫正邪未免過於簡單,而且我自己很討厭厲勝男,所以排名靠後。
41、古龍《三少爺的劍》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42、金庸<<碧血劍>>初二時看到這本書,耽誤了插秧。
43、金庸<<越女劍>>篇幅過短,本不該評,但我很喜歡。
44、古龍<<鐵血大旗傳>>鐵中棠的堅毅令人佩服,但其情節太過荒唐。
45、倪匡<<六指琴魔>>亦舒的哥哥擅寫衛斯理,但武俠也有幾部不錯。
46、溫瑞安<<白衣方振眉>>主人公的刻畫很出色,但稍嫌簡單。
47、梁羽生<<江湖三女俠>>我小時候買<<武林>>,是因為我和爸爸都愛看這本書的連載。
48、古龍《護花鈴》,梅吟雪是很令人心迷的女性。可惜我們看到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局。
49、蕭逸<<十二神拳>>當時很感動,現在卻只能記起一個書名。
50、諸葛青雲<<江湖夜雨十年燈>>書名取得好,所以作為最後一位。所謂曲終而奏雅
都是經典你自己慢慢看
❺ 金庸、古龍、梁羽生、卧龍生的小說各有什麼特點,其代表作分別是什麼
呵呵,樓主 權威答案來也
摘之:古龍作品全集序:江湖一怪俠
1,金庸:射鵰三部曲 天龍八部
2,古龍: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小李飛刀系列
3,梁羽生:女帝奇英傳 七劍下天山 江湖三女俠
4,卧龍生:金劍鵰翎 岳小釵 飛花逐月(特點:擅長心理描寫 尤其是女主角刻畫突出)
重點是 四大天王中 金庸、古龍、梁羽生小說各有什麼特點:(摘之:古龍作品全集序:江湖一怪俠)
以作品內容而論,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說法重歷史環境表現,依附歷史
,從此生發開去,演述出一連串虛構的故事。但從攝用歷史材料來看,兩人又
有明顯差別 梁羽生是虛構人物和事件,置入歷史背景中,以此來強化歷史氛
圍 金庸則直接取來歷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俠小說,其歷史人物、事件,金
庸寫來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亂寞。兩者都對歷史進行了再認識、再評價,從作
品含有的歷史厚度而論,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層 其寫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
龍的小說則根本拋開歷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憑感性筆觸,直探現實人生
。古龍的小說不是注重於對歷史的反思,回顧,而是著重在對現實人生的感受
。現代人的情感、觀念,使古龍武俠小說意境開闊、深沉。
就小說人物的主流傾向而言,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
邪嚴格區分,人物的社會內涵豐富,但人物性格單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
陷。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性格復雜,具有 種反傳統精神,小說人物亦正亦邪,
危步於道德的懸索之上面能不失其墜,具有「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的復
雜、矛盾性格,面人物思想性格的復雜、矛盾又是奠基在生話本身的復雜、矛
盾之上,這樣,人性的發掘就有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意義。古龍小說最注重的
是人性的體驗,他常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人物微妙而復雜的情感,常用生與死
、幸福與痛苦這樣尖銳對立的矛盾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高貴獨立的人格,
以此來揭示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實話。在古龍小說中,多寫變態人格,追求外
化怪異人物性格的刻畫,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誕、神秘、孤僻、行事固執 自
尊心強,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種子。這種情況可能與古龍的身世、心境、經歷
有關。
談到小說情節,古龍武俠小說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說有明顯不同。三位大
家都善於編織故事,他們的小說情節都十分曲折,構置巧妙,懸念層出不窮,
伏線引出千里,環環相知此呼彼應。梁羽生武快小說情節前工後拙,開篇十分
吸引人.以後的情節則漸趨平談,顯得有點才氣不足。金庸武俠小說恰恰相反
,往往開局平平,隨著情節的展開,人物紛紛涌現,情節盤根錯節 主幹巍峨
,枝葉繁茂 宏大縝密的構思,詭異莫測的布局,奇跡聯翩,回環波動,攝魂
奪魄,回腸盪氣。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爐火.小說情節猶如爐火上的一壺水,火
越燒越旺,水越來越滾。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又不相同。他的小說從頭至尾都
跳動著最強的音符,情節奇中有奇,巧中合巧 偶然中有若必然 事事不可料
,事事又得宜,計中套計,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變幻莫測。小說
情節的發展根本無法預料 驚險頻出,令人喘不過氣來,而全書的續密無隙又
讓人口服心折。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營構的確堪稱一絕。
至於小說武功描寫 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風格.梁羽生武俠小說
中的「武功」,虛幻中寫實性很強,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細膩而又逼真 緊
張激烈,誇節有致。粱羽生的「武功』也具備道德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
邪派武功 正派武功力道柔和 象徵著善良、仁慈,既利於攻敵防衛,又有益
於修心養性,而邪派武功則非常霸道,歹毒殘忍,意味著邪惡 如修羅陰煞功
、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漸進,發展緩饅,但根基扎實,邪派武功進
展神速,卻容易走火入魔, 貽害終身。凡此種種,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
精彩又單調。比起梁羽生來, 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將武功描寫與
中華民族的文學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書畫 九官八卦,醫道
,用毒,皆可化為絕世神功,並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作為「武功」的
最高境界。金庸還著力描寫人物練功的艱難歷程和堅韌性格,並有聲有色、恰
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禍得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必然寓於偶然之中的道理
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還有一個特點,就
是詼諧有趣,在激烈的打鬥中插入笑料 令人捧腹。古龍的「武功」風格與眾
不同,他是以「怪招」取勝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 如《邊城刀聲
》中寫葉飛的「飛刀」絕技,「天上地下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的『飛刀』在哪
里,也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麼發出來的。刀未出手前,誰也想像不到它的速度和
力量 』。刀一定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天土地下,你絕對找不到任何人能代
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種偉大的精神,就絕不能發出那種足以驚天動地的刀!
飛刀!飛刀還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並不是殺氣,但卻比殺氣更令人
膽怯。」這里所寫的「飛刀」,已不是一種純粹的武功,而是一種高尚人格,
偉大的精神,即葉飛老師李尋歡那種「仁慈、博愛」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
義必定戰勝邪惡」!古龍的「武功」
又強調「攻心為上』,舉凡人物的性情、情緒、脾氣、衣飾、環境,乃至
肌肉的顫動、松緊等,都會對武功的發揮產生影響,而高手決戰是不容有絲毫
錯誤的,「他們的心情,他們的神態,他們站著的姿勢,都是絕對完美的。」
在這種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間,生死立判。古龍的「武功」
還表現出一種境養—禪的境界。它以徹心見性為宗旨,對敵手的體察*的是忘
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 能消除認識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確地體察敵手武
功的弱點。這種忘我境界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後所達到的隨心所欲的自如狀態
,在這種忘我狀態中,戰斗者已成為「無意識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為觀察
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對面的敵人;在這種狀態中,身劍合一,
戰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功的威力 一去之下,毀滅敵手。正因為古龍「
武功』有這些 「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風格別具特色無招無式 簡短有
力,重在精神,一擊見效。
古龍小說在語言、技巧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獨家風格.梁羽生小說的語
言文采飛揚,字里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又常常用詩詞歌賦、民歌俗
語點綴其間 ,以創造優美的意境、氣氛 烘託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小說技法
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敘事中有著明顯的說書人的
口氣,表現出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 文筆俊爽、瀟
灑、談諧逗趣而又富於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
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吸收西方小
說的創作技巧,中西結合,使小說結構既精巧、繁復,又謹嚴、完整。古龍小
說的語言句式短,句法多變,簡潔、俐落、灑脫。文章隨意揮灑、虎虎有生氣
,敘事力避平鋪直敘,行文多跳躍抖動,情節驚險蹊蹺而又不違情悖理,辟境
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說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風度的話,那麼金
庸就是博採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樸、慷慨糠概多氣,又濃諧幽默、
妙語解頤,揮灑肄縱,多樣統一地開創了一代武林新風,是「武壇』的絕頂人
物 至於古龍,則是大膽恣肆.不守成規 逞才搞藻,笑傲「江湖」,力求新
穎變化而又意蘊深邃的武林怪傑。
❻ 尋找傳統武俠小說 是傳統武俠小說
我最近看:江湖第一高手,雖然和你形容的差挺多,但是感覺不錯
❼ 傳統武俠小說推薦
老一輩的經典武俠除了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家的作品外,我想推薦一位沒趕上好時期的已故武俠作家——「司馬翎」(他也曾以吳樓居士、天心月為筆名),他的作品頗值得一看。其作品有:《關洛風雲錄》(成名作);
《聖劍飛霜》、《飲馬黃河》、《劍海鷹揚》、《丹鳳針》、《血羽檄》、《浩盪江湖》(這些作品塑造的女性形象很鮮明,而且大部分都由好幾個疑案構成,可能是武俠與推理結合的先聲了吧)
《檀車俠影》、《玉鉤斜》、《帝疆爭雄記》、《纖手馭龍》(這些可以算是全盛時期的作品了吧,寫作技巧更為圓熟了,可以說集合了之前的所有優點)
個人覺得看司馬翎的小說可以感受其深刻的內涵,文字清新,人物形象生動豐滿;尤其喜歡塑造「智慧型」女俠,總體上將鬥智提升到與武功並駕齊驅的地位甚至更甚一籌~
好啦,下面給樓主介紹本人看過的新武俠中比較有好感的吧~
鳳歌:《昆侖》、《滄海》(鳳歌的作品強力推薦)——新傳統派
盛顏:《三京畫本》、《連城脆》、《寒鴉劫》(盛顏的作品大氣、暢意,「金堅玉潤,鶴骨龍筋,膏液內足」,用東坡形容沉香的話來形容盛顏的文字,恰如其分。 )——新傳統派
小椴:《長安古意》系列、《杯雪》(《亂世英雄傳》)、《洛陽女兒行》、《青絲井的傳說》、《隙中駒》、《刺》、《開唐教坊》、《石榴記》、《弓簫緣》、《江湖墟》(小椴的作品很精緻,值得回味再三的那種)——新傳統派
江南:《春風柳上原》、《瀚海龍吟》、《烈火焚琴》、《此間的少年》(江南的作品悠揚間給人深沉老練之感,孤獨中盡顯滄海橫流)——新傳統派
紅豬俠:《慶熹記事》、《破城錐》、《風火流星錘》、《白帝城》(紅豬俠的作品總愛現實與虛擬交替,讓人驚艷卻又生出無邊惆悵)——紅顏流
李亮:《傀儡戲》、《妖殺》、《浴火窮途》、《反骨仔》、《魔教東來》(李亮的小說,文章的打鬥很有氣勢,整體結構也別具心裁、人物形象也很分明)——武學科技派、武俠智慧派
時未寒:《碎空刀》、《偷天換日》、《絕頂》、《釵頭鳳》(時未寒文筆不俗,有溫瑞安大起大落、大開大闔的行文風格,文思如天馬行空,行文跌宕,常有神來之筆、意外之變,令人引以為奇)——新傳統派
滄月:《雪滿天山》、《鏡》系列、《聽雪樓》系列、《碧城》、《七夜雪》、《荒原雪》、《劍歌》、《東風破》、《墨香》、《夜船吹笛女瀟瀟》、《指間砂》(滄月還是比較出名的吧,不介紹了)——仙俠流
步非煙:《武林客棧》、《紫詔天音》、《海之妖》、《天劍倫》、《蜀道聞鈴》(步非煙的小說偏玄幻,一貫追求神秘與超越的審美趣向,偶爾看看還是蠻有新鮮感的)——紅顏流、仙俠流
麗端:《逝水殘歌》、《啼血無痕》、《神殤》系列、《鳳簫絕唱》(理由近步非煙,換換口味可看)——仙俠流、紅顏流
沈瓔瓔:《攬月妖姬》、《金縷曲》、《逝雷》(沈瓔瓔的作品情節並不復雜,但是切入點的安排和敘述角度的轉換很是出彩)——仙俠流
香蝶:《涼秋》、《煙波江南》、《白雲蒼狗謠》、《緋門紀事》、《鍾馗嫁妹》(香蝶的筆,是種古怪的材料,它具有可怕的滲透性。就像最可怕的毒葯是無色無味一樣,它也是無聲無息的。它沒有壓迫性,沒有目的性,它不想讓你怎麼樣,它不想帶你去哪裡。)——紅顏流
蕭拂:《隋侯珠》、《哪怕滄海變成桑田》、《紅顏禍水》、《梨花槍》、《梅花妝》、《漠上行》、《地老天荒》(蕭拂行文,少有兒女婉曲之態,多有金鐵鏗鏘之聲。文章雖少,但多為精品。竊以為,她寫男子的筆力勝於女子)——紅顏流
慕容無言:《唐門後傳》、《慕容世家》系列、《埋伏》、《解語花》、《今風細雨江湖》(在武俠寫手當中,慕容無言的特色在於創新求變,創新在大膽地將武俠江湖置於現代背景下,從而給人一種不同於以往的全新感覺)——現代派
❽ 卧龍生武俠小說指劍為媒
❥親,您要的資源已上傳,望採納(o✪ω✪o)
❾ 卧龍生寫的武俠小說有幾本
卧龍生(1930-1997),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本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頗有才思。他1955年由軍中退役,閑來無事,在友人慫恿下開始學寫武俠小說。1957年以祖居南陽卧龍崗取筆名『卧龍生』一炮打響。1959年《飛燕驚龍》出世,便奠定了他在台灣的「武俠泰斗」地位。他的作品,早期是取法於舊武俠「北派五大家」而以「通俗趣味」大受歡迎;1965年以後,改走「半傳統半新潮」路線 。
卧龍生對武俠小說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他成功地運用了還珠樓主的神禽異獸、靈丹妙葯、玄功絕藝、奇門陣法,鄭證因的幫會組織、風塵怪傑、獨門兵器,王度廬的悲劇俠情,朱貞木的奇詭布局、眾女倒追男等等,成功地博採眾長而融於一體,開創了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具有新境界的新時期武俠小說風格,成為一代「武林正宗」。
第二,由他倡導以武學秘籍引起武林風波以及正邪大會戰的情節結構,成為60年代台灣武俠的普遍模式,影響至為深遠。
第三,他的「武林九大門派」說法和「爭霸江湖」及武林排名的主題,雖然稍晚於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卻使它在武俠小說中普遍推行開來。
小說作品如下:
風塵俠隱 驚鴻一劍震江湖 飛燕驚龍 鐵笛神劍
玉釵盟 天香飈 無名簫 絳雪玄霜
素手劫 天涯俠侶 天馬霜衣 天劍絕刀
金劍鵰翎 岳小釵 新仙鶴神針 風雨燕歸來
雙鳳旗 天鶴譜 七絕劍 還情劍
飄花令 指劍為媒 十二魔令(翠袖玉環) 鐵劍玉佩
鏢旗 神州豪俠傳 玉手點將錄 金鳳剪
飛鈴 無形劍 金筆點龍記 煙鎖江湖
搖花放鷹傳 花鳳 春秋筆 幽靈四艷
劍無痕 天龍甲 黑白劍 飛花逐月
劍氣洞徹九重天 血劍丹心 袁紫煙 一代天驕
女捕頭 血魔
劍仙 桃花劫 地獄門 燕子傳奇
黑白雙嬌 情劍無刃 桃花血令 劍仙列傳
夢幻之刀 金輪傲九天 桃紅花花劍 風雨江湖情
妙絕天香 絕情天嬌 銀月飛霜
❿ 卧龍生最經典的幾部小說是哪幾部
《飛燕驚龍》
談卧龍生就不能不提飛燕驚龍,這是卧龍生的開宗立派之作(風塵俠隱更早,不過寫的很一般,影響力不大),一舉奠定了牛老台灣武俠界的地位,故事的情節並不復雜,名門正派的弟子楊夢寰,有個天真近乎 白痴的小師妹,歸元秘籍,最後正邪大會戰,似乎這是個很俗套的情節,卻因為朱若蘭這個女性的出現而 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蘭黛公主朱若蘭一直是我認為的武俠小說里最完美的女性角色,這個觀點在我讀 過金庸,司馬翎等名家之後也不成改變過,書我看到快完結的時候,不由感嘆:被朱若蘭愛與其說是一種 幸福不如說是一種悲哀,越完美的朱若蘭就越反襯出楊夢寰的無能,書中結尾沒有落入傳統的大團圓結局 模式,朱若蘭的離開正和我心意。(本來結尾已經很好的書,牛老又寫了續作風雨燕歸來,硬把朱若蘭嫁 給楊夢寰,真是不忍悴讀,風雨燕歸來充分揭示了一個武俠定律:殺人一定要親手弄死,千萬別把他仍下 懸崖,否則後患無窮啊)
另按:後來我看到一些相關的資料,飛燕驚龍里的「九大門派」武林秘籍,正邪會戰的模式是開創了武俠小說的先河,在當時看來,是不小的突破和創舉,這本書為卧龍生的代表作當之無愧
.《金劍鵰翎》
金劍鵰翎(還應該加上岳小釵,這是完整的一個故事)是卧龍生筆下傳統的飛燕驚龍模式的一個極限,這也是卧龍生的早期作品之一,蕭翎的形象較之楊夢寰豐滿了不少,有情有意,稱的上大俠二字,這也是金 劍鵰翎比其他卧龍生作品的高明之處,女的雖然一如既往的強,男的終於不再廢柴了。
書里人物的性格也很形象,很有點金庸的味道,岳小釵和蕭翎的感情糾葛,百里冰的深情款款,沈木風 宇文寒濤的深謀,就是筆墨不多的南宮玉也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不過此書缺點也很不少,很多伏筆都沒有展開, 金蘭玉蘭兩婢女前期其實挺出彩,後來跟著老夫人之後就再也沒出現了,結尾也沒有交代她們的命運如何, 這消失的實在很突兀,伏魔金劍的出現其實也毫無道理 後期的情節實在拖沓,故事情節發展太慢,也可能和報社連載有點關系(三十二開本九十六集,可見一斑) 可惜牛老到逝世之前再也沒有修訂過,此等佳作實在令人扼腕
《玉釵盟》
情節大致是,徐元平為報父母深仇,獨闖少林寺盜易筋經以求習得絕世武功,結尾徐元平身死,以釵訂盟,蕭奼奼陪葬
主角徐元平明顯帶有個人英雄主義,明明神丐宗濤是好人,因為對他冷眼相對,他對其就恨之入骨.而卻對來自邪魔歪道鬼王谷的雲夢二嬌甚好,難道對他好的就一定是好人嗎?感覺有點是非不分的味道蕭奼奼其人和卧龍生小說里的女子類似,才華容貌絕世,機關奇門無一不通,可是個性偏激,和徐元平在一起的時候簡直就是折磨(兩人半斤八兩,真是天生一對),只至徐元平身死,才引起蕭奼奼最深沉的思念,不過已經為時已晚
書中的神州一君易天行是個奇人,很難說清楚此人是好是壞,小人大抵有如下特性:心胸狹窄,眥睚必報,而這兩點在易天行身上完全沒有體現,神丐宗濤是極少數知道他偽善面目的人,他卻一直手下留情而不殺他, 他敬佩徐元平的武功,對於徐元平屢次殺他不成而感到遺憾, 在徐元平死前,易天行的兩句肺腑之言道盡其人
忽見易天行大步走了回來,面對徐元平的屍體,曲下一膝,單掌當胸,朗聲道:「世人都知我易天行積惡如山,卻不知我易某人的霹靂手段正是我慈悲心腸,仁善與兇殘未到真相大明時,極難分辨……」
只聽易天行繼續說道:「我易某生平之中除了對宗濤敬重之外,,折服的只有你徐元平一人,天不假英 雄之年,留下了一局殘棋,但望你英靈相佑,助我易天行完成你未竟之願,待武林底定,大局坦盪之日,易天行將結廬孤獨之墓,以余年相伴英靈。」
兩行英雄淚,點點灑落胸前。
此真乃一梟雄也
玉釵盟情節跌宕起伏,盪氣回腸,卧龍生的頂峰時期的力作之一,結尾敢於把主角寫死,絕對是一大突破 另按:玉釵盟這是一本引起轟動的小說,昔日連載於國民黨的中央日報(地位相當於中國大陸的人民日報)上,這也是中央日報首次連載武俠小說,當時盛況可謂空前,之後金庸的笑傲江湖也深受其影響,左冷禪,岳不群都有易天行的影子
《天馬霜衣》
故事並不復雜,女性主導的武林(連上一輩武功最高的人都是女的),白惜香,西門玉霜和李中慧 三足鼎立(女版三國?),一號主角白惜香體弱多病,弱不禁風,卻能主導武林對抗西門玉霜,機智才華比朱若蘭更帶些鬼魅氣息
男主角林寒青實際是個線索人物,他天生的冷漠氣質,對異性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不過大多數時間 他的作用是救白惜香和對付西門玉霜的美男計,黃山世家的李文揚是個人材,可惜沒有深入寫下去
這是卧龍生的一貫風格之作,勝在情節構思巧妙,鬥智場面精彩,中上之作,只是結尾太莫名其妙
.《搖花放鷹傳》
後期的代表作之一,卧龍風骨盡現,主角秋飛花竟然是反派金元慶安排在俠義人士里的卧底(類似無間道?),這點很令人意外,他從小被金元慶施以移魂大法,連自己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論文,在東方亞菱面前相當於弱智,論武,在南宮玉真面前和小孩子差不多,是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情節的結構設計很巧妙,本可以細細雕琢的人物,可惜關於秋飛花的心理描寫較簡約,整個人物形象打不少折扣,和兩位女主角的愛情描述也比較平淡,缺點是開篇比較拖沓,中間也有大段的無關人物描寫,不過結尾尚佳,東方亞菱費盡心思控制秋飛花後堅持斷指離去,令人唏噓不已
《飄花令》
卧龍生中期的作品,從篇幅來看(四本之多),行文比較冗長,開篇看的累,整個故事到第二本的中期才完全展開,伏筆不少,但後期都沒有一一點明,第二女主角郭雪君出現的很突兀,後來才發現飄花令的太白版刪節太多,導致整本書可讀性下降不少,結尾女主角楊鳳吟竟然嫁給了主角的對頭,著實讓我郁悶了 一段時間
《劍氣洞徹九重天》
很邪派的作品,也是卧龍生後期求變的代表之一,有點司馬紫煙的味道,故事簡單卻很詭異,由於風格變化太大以至我不太適應,第一遍我沒看完,腦海里印象卻異常深刻,後來仔細品來,確有獨到之處。
男主角江楓雖然手段談不上什麼大俠,但也是正道領袖的傳人,習的武功有一項類似於媚術(天狐媚笑),對付女人很有一套,此書寫的精彩而香艷,棄暗投明的梅花才智和膽色很是印象深刻,可惜給牛老寫死了,書里有處非常巧妙在書下半部分,吟霜吟雪問江楓他是否是天下第一,同時暗示了兩姐妹愛的只不過是他的虛名而已,給後來二女入魔埋下了伏筆
結尾比較倉促,但不適為一佳作
7.《雙鳳旗》和《天劍絕刀》
兩本均是卧龍生的中上之作,但雙鳳旗結尾令人發指,兩位女主角遭遇太慘,以至給我留下相當長時間的陰影,天劍絕刀也很莫名其妙,女主角居然嫁給一NPC了,不過這是我看的第一本卧龍生小說,印象很深刻,特此略談一二
還有一些作品,比如《飛花逐月》,《絳雪玄霜》,《無名蕭》,《天香飈》都是上品,由於年代久遠,情節遺忘甚多,故不便在此詳談了
卧龍生的小說,沒有特別的驚艷之作,但總體平均水平都很高,沒有太垃圾的作品,這一點比溫瑞安,司馬翎等還是略高一籌
武俠小說作家,大多數有一個規律,前期為稻梁謀,筆耕勤奮,寫作大多迎合觀眾口味,中期功成名就後,或是純粹為交稿而寫,或是獨立門戶,以挖掘人性思想為主,這個時期的作品,或是冗長拖沓可讀性不強,或是太過晦澀,曲高和寡,後期迫於生計或其他的壓力,開始嘗試求變,但成功者卻寥寥無幾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