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說從哪個國先說的
?你是說小說最先起源於哪國哪年么?關於追溯小說的起源,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 二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 三是文人筆記。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明顯,文人筆記大都記載一些軼事、掌故、素材。中國的小說歷經前秦的古代神話小說、漢晉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說、隋唐的傳奇小說、宋元的話本小說、明清的章回小說、現當代的白話小說以及近年來興起的網路小說約三千多個春秋的洗禮。按照小說的歷史時期,可劃分兩大階段,即新文化運動以前,可稱作古典小說階段,新文化運動以後,可稱作現代小說階段。
(1)古典小說萌芽於先秦,發展於兩漢,雛形於魏晉南北朝,形成於唐代,繁榮於宋元,鼎盛於明清。 先秦兩漢時期,當時社會出現的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史傳文學成為古典小說敘事的源頭。神話傳說已經具備人物和情節兩個基本因素,散見於諸子百家書中的寓言典故提供了借鑒經驗,歷史著作有比較完整的結構、人物形象和歷史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怪、志人小說。嚴格意義上說這仍然算不上是小說,只能算是小說的雛形。《世說新語》也是這個時期的優秀作品,裡面收集了許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唐朝時期,古代小說的發展趨於成熟,形成了獨立的文學形式—傳奇體小說,由此我國的小說脫離歷史領域而成為文學創作。唐代三大愛情傳奇是此時期的標志性作品。 宋元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井文化的興起,給小說創作帶來深厚的土壤。話本經過文人加工形成許多話本小說和演義小說。 明清時期,小說開始走上了文人獨立創作之路,這一時期,小說作家主體意識增強。《紅樓夢》的出現,把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推向了高峰,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明清這一段時間內涌現了無數的經典之作流傳於世。如明代四大奇書(《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清代的《紅樓夢》《儒林外史》《老殘游記》《聊齋志異》等。明 董其昌《袁伯應(袁可立子)詩集序》:「二十年來,破觚為圓,浸淫廣肆,子史空玄,旁逮稗官小說,無一不為帖括用者。」 神魔小說《西遊記》
(2)現代小說的興起於民國時期,繁榮於新世紀,尤其2003年網路小說的涌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 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中國遭受列強侵略,社會各種思潮流行,舶來文化沖擊傳統文化,中國小說的發展出現多元化,各類小說題材涌現,其中現代言情小說的發端鴛鴦蝴蝶派就出現在此時。正統小說的代表性人物有巴金、茅盾、丁玲、冰心、老舍等。 發展時期,新中國成立以後到90年代,中國小說形成大陸派和海派(包括港台),大陸小說沿襲正統脈絡,港台小說向武俠和言情兩個方向發展,分別產生金庸時代和瓊瑤時代。 隨著網路普及。網路作家成為小說創作的生力軍,產生了安妮寶貝、寧財神、邢育森等一批著名網路小說家,2000年以來,網路文學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出現了《悟空傳》(作者今何在)、《五行山下》(作者狂狷)、《第一次親密接觸》(作者痞子蔡)等一批具有廣泛影響的作品,網路小說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多元化。2003年「四小天後」、「六小公主」和「八小玲瓏」以及以起點為代表的武俠玄幻小說作者群的出現和形成,標志著網路小說已經成為主流文學之外的又一創作主體。
❷ 在當今的文學界,存在的鄙視鏈都有哪些
如今,“鄙視鏈”真的是無處不在。總有處於某個群體的一些人帶有莫名的優越感看不起其他群體。比如,在國內視頻APP領域,使用抖音的人看不起使用快手的人;在音樂App領域,網易雲音樂用戶看不起QQ音樂用戶;在聽歌界,聽古典的鄙視聽音樂劇的,聽音樂劇的鄙視聽小眾流派的,聽小眾流派鄙視聽流行的。那麼,在文學界,都存在哪些鄙視鏈?比如,寫純文學的很多看不上寫通俗文學的,寫通俗文學的很多看不上寫網路小說的。這似乎形成了一個鄙視生態鏈。
我們處於一個和平的年代,一個講民主的國家,中國的文化方針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化從來就不是某一類領域的王國。鄙視其他類文學的群體,就像是清末時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清政府,心胸狹隘,在為自己的一切洋洋自得。殊不知,只有學習其他類所長,融會貫通,才會實現文化的昌盛。
❸ 為什麼除了金庸愛寫武俠小說,而且很好看,除了金庸就沒有人匹敵了嗎當代為什麼沒有人武俠小說了,
時代不一樣了。以前思維沒有那麼開放,沒有超脫普通人的藩籬,後來有了回電腦,慢慢才有了網游答小說,玄幼小說,修仙小說。修仙小說太成功了,雖然以前就有唐傳奇,六朝志怪小說,之類的。但是當時人不敢想,不認識是正經的東西。現在就開放了,都拍電影劇了。
武俠這種,不夠搖擺,不夠酷炫。當然也有人寫,但是,沒有多少人看,寫的也沒有動力。惡性循環。
武俠,真實的東西比較多。玄幻就可以隨便寫,有沒有生活常識都行。
❹ 武俠小說界的鄙視鏈是怎樣的
武俠小說已經沒落了
黃易大師去世後
更是後繼無人的場面,真實好可惜
❺ 有什麼好看的武俠小說么
玄幻武俠
《彼岸花》
http://bbs.31uuu.com/read.php?tid=63352&u=185110
《聽雪樓·忘川》
http://bbs.31uuu.com/read.php?tid=61621&u=185110
《琴帝》
http://bbs.31uuu.com/read.php?tid=10205&u=185110
武俠
《鏡·破軍》
http://bbs.31uuu.com/read.php?tid=69274&u=185110
《七弦曲》
http://bbs.31uuu.com/read.php?tid=110902&u=185110
自己看過,覺得還不錯的!
滄月的《七月雪》《護花鈴》《血薇》《荒原雪》《滄海》《鏡系列》《鼎劍閣系列》《風玫瑰》《夜船吹笛雨瀟瀟》《夕顏》等……
步非煙的《劍俠情緣》
小椴的《洛陽女兒行》
燕歌的《四輪書系列》
方白羽的《千門公子》……
這些都是很好看的書!
❻ 怎麼看待武俠小說在文學中的地位問題
說到武俠大家,不得不說"溫梁古溫”。金庸小說和大部分武俠小說,都屬於通俗小說,這一類作品的特點是語言通俗,情節離奇,受廣大民眾消遣閱讀。
作為武俠小說的領軍人物金庸,開創了新武俠的一代潮流。他塑造了郭靖,喬峰,令孤沖,楊過等形象生動的人物,提出"俠之大,為國為家”價值觀,將傳統狹隘的江湖恩怨,上升到了國家民族大義層面,應該說,"凡有華人處,莫不讀金庸”同中國功夫火遍世界一樣,不是沒有文學價值的。
流行的不一定最好,作為流行文化代表的武俠小說,離文學經典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六神磊磊讀金庸為業,那是他的腦洞夠大,而非小說本身具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因為即便最精彩的武俠小說,絕大多數人看過三兩遍後,也就乏味了。
在新一代的修仙,玄幻,穿越於一體的武俠類型出現後,讀金庸的人恐怕不如玩游戲的人多吧!
❼ 誰能介紹幾個文字優美,有一定文學水平的武俠小說啊,謝謝。
樓上這不是扯淡么……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戰爭小說吧
有一定文學水平的……那還是金庸的那幾部吧,我感覺出名的那幾部,最失敗的就是天龍八部,太亂。倚天屠龍記還有鹿鼎記都不錯。
❽ 250分跪求極品武俠小說
《英雄志》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寫了10年的小說,你讀是不讀?
❾ 推薦些好看的武俠小說...
滄月的《血薇》《護花鈴》《荒原雪》——聽雪樓系列
特別好看,很經典的。
那是一座悲歡離合聚集的樓。 是傳奇和神話的巔峰。 也是——心痛和眼淚的凝聚。 聽雪江湖,那血薇夕影中的寂寞人生啊。 一個薔薇般美麗倔強的女子,一個謎一樣的年輕霸主,一對人中龍鳳演繹出一段絕色傷痕之戀……夢想,少年時光,。救贖和守護,愛、以及寬恕…… 聽雪樓中聽雪落,彼岸花開彼岸零。 紛染雪落憔悴了薇影,只剩下那一抹相思跌碎在風中。 如是,人這一生中,唯有離別才是真正的永遠。 洛陽白樓上,微倚扶欄的白衣男子,暮色暖黃,手中的江湖文碟,輕念的名字是:靖。 聽雪樓主。蕭憶情。自薦:小椴《肝膽》《洛陽女兒行》;《飛刀又見飛刀》;《七杯雪》;《銀落白砂》;《霧溪之城》 ;《換日箭》;鳳歌《滄海》《昆侖》;《山河》《大唐乘風錄》;《蜀山的少年》;《反骨仔》;
另見:方白羽:千門之門、千門之威、千門之心、千門之聖
碎石:纖雨刀、相思鑒
扶蘭:驚濤浮雲錄
蕭拂:桃之夭夭
高建武:玉川行
西失:悲歌之城
網路:(小椴《弓簫緣》):總第43期,2004年第1期;
(彭建生《釘扣子的人》):總第43期,2004年第1期;
(陳致宇《錦橋手》):總第43期,2004年第1期;
(時未寒《偷天弓1》):總第43期,2004年第1期;
(時未寒《偷天弓2》):總第44期,2004年第2期
(天平《落鴻火》):總第44期,2004年第2期;
(方白羽《生死天玉璽》:總第44期,2004年第2期;
(陽朔《十萬雄師斬閻羅》):總第45期,2004年第3期;
(李歆《玉步搖》):總第45期,2004年第3期;
(時未寒《偷天弓3》):總第45期,2004年第3期;
(步非煙《武林客棧之青天寨》):總第46期,2004年第4期;
(盛顏《連城脆》):總第46期,2004年4期;
(時未寒《換日箭1》):總第46期,2004年第4期;
(薛雲岡《人獵》):總第47期,2004年第5期;
(沈瓔瓔《屏上暗紅蕉》:總第47期,2004年第5期;
(黃易《邊荒傳說1》):總第47期,2004年第5期;
(時未寒《換日箭2》):總第47期,2004年第5期;
(小米《血魔夜驚魂》):總第48期,2004年第6期;
(黃易《邊荒傳說2》):總第48期,2004年第6期;
(肖遐明《黑帖》:總第48期,2004年第6期;
(時未寒《換日箭3》):總第48期,2004年第6期;
(滄月《東風破》):總第49期,2004年第7期;
(黃易《邊荒傳說3》):總第49期,2004年第7期;
(時未寒《換日箭4》):總第49期,2004年第7期;
(動搖空間《蠱人》):總第49期,2004年第7期;
(步非煙《武林客棧之蠱神劫》):總第50期,2004年第8期;
(時未寒《換日箭5》):總第50期,2004年第8期;
(黃易《邊荒傳奇4》):總第50期,2004年第8期;
(小椴《肝膽》):總第51期,2004年第9期;
(楊叛《論刀》):總第51期,2004年第9期;
(陳致宇《滿江紅》):總第51期,2004年第9期;
(時未寒《換日箭6》):總第51期,2004年第9期;
(黃易《邊荒傳說5》):總第51期,2004年第9期;
(夏洛《紅酥手》):總第52期,2004年第10期;
(小非《三姑娘的劍》):總第52期,2004年第10期;
(騎桶人《逐夢使》):總第52期,2004年第10期;
(時未寒《換日箭7》):總第52期,2004年第10期;
(黃易《邊荒傳說6》):總第52期,2004年第10期;
(步非煙《武林客棧沙月飛鶴》):總第53期,2004年第11期;
(時未寒《換日箭大結局》):總第53期,2004年第11期;
(黃易《邊荒傳說7》):總第53期,2004年第11期;
(燕壘生《碧血黃沙》):總第54期,2004年第12期;
(那瞬《浮生夢行》):總第54期,2004年第12期;
(憤世小隱《青城往事》):總第54期,2004年第12期;
(九把刀《功夫1》):總第54期,2004年第12期;
(黃易《邊荒傳說8》):總第54期,2004年第12期;
(小椴《登壇》):總第55期,2004年第13期;
(九把刀《功夫2》):總第55期,2004年第13期;
(黃易《邊荒傳說9》):總第55期,2004年第13期;
(王昆吾《千里行鏢若等閑》):總第55期,2004年第13期;
(沈瓔瓔《百年孤寂》):總第56期,2004年第14期;
(憤世小隱《神拳無敵》):總第56期,2004年第14期;
(劉紅江《捉刀俠》):總第56期,2004年第14期;
(步非煙《天劍倫》):總第93期,2006年月末版第1期;
(李亮《反骨仔》):總第96期,2006月末版第2期;
(優客李玲《紅顏四大名捕之定海針》):總第99期,2006年月末版第3期;
(夜半兩點《擒龍手》):總第102期,2006年月末版第4期;
(陳致宇《公孫小小》):總第105期,2006年月末版第5期;
(沈瓔瓔《青崖記》):總第108期,2006年月末版第6期;
(步非煙《劍俠情緣》):總第111期,2006年月末版第7期;
(紅豬俠《白帝城》):總第114期,2006年月末版第8期;
(小椴《借紅燈》):總第117期,2006年月末版第9期;
(滄月《七夜雪下》):總第120期,2006年月末版第10期;
(優客李玲《紅顏四大名捕之忘情水》):總第123期,2006年月末版第11期
(沈瓔瓔《白鹿記》):總第126期,2006年月末版第12期;
(夏洛《長生劫》):總第129期,2007年月末版第1期;
(羅森《風姿物語銀杏傳》):總第132期,2007年月末版第2期;
(陽朔《劍殛魔教東征》):總第135期,2007年月末版第3期;
媚媚貓《杜黃皮1》):總第138期,2007年月末版第4期
(楚惜刀《鳳凰於飛》):總第141期,2007年月末版第5期;
(時未寒《九龍杯》):總第144期,2007年月末版第6期;
(時未寒《紫玉盒》):總第144期,2007年月末版第6期
(高建武《天雷舞》):總第147期,2007年月末版第7期
(媚媚貓《杜黃皮2》):總第150期,2007年月末版第8期;
(天使奧斯卡《天命傳說》):總第153期,2007年月末版第9期;
(江南《光明皇帝神殺卷》):總第156期,2007年月末版第10期;
❿ 為何武俠小說在如今,沒有那麼受歡迎了
提到武俠小說,人們的第一個反應大多都是金庸武俠、古龍武俠或者梁羽生塑造的武俠小說。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武俠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壯大。不僅經典的武俠小說一部接一部,武俠電影電視也更多地搬上了銀幕。逐漸的,武俠成為當時的主流文化名片,甚至在國際上也有著很大的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武俠文化似乎已經落寞很多,不再如之前那般受到歡迎,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而且,隨著老一輩武俠作者的隱退,似乎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再也孕育不出如此優秀的作者,再加上各類網路文學體裁的興起,武俠小說已經不會再如當年那般興盛。
雖然武俠小說已經不再受歡迎,但它依然是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長,深深地影響了一代人的思想和發展。在歷史長河中,武俠小說也算是完成了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