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武俠小說墨家

武俠小說墨家

發布時間:2021-10-02 10:24:06

『壹』 求武俠小說門派名稱、

佛門:阿鼻宗,少林,峨眉,金剛門,法神派,血刀門,鏡台門
道教:仙羽宗,逍遙派,版天罡正氣權府,紫金雲繚閣,三清宮
三教九流:丐幫,天地會,墨家行會,萬劍宗,魔刀宗,唐門,漫天花雨派(暗器),神行百變門(輕功),天機閣(機關),流火門(火器,)三 合 會,哥老會,青 洪 幫,

『貳』 有關墨家的武俠小說

小說《清明上河圖》

在此書問世之前,我們熟知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近千年以來最宏偉的藝術長卷。在本書之後,大家熟知的《清明上河圖》將會是一部知識淵博、旁徵博引的懸疑小說。

小說《清明上河圖》融合真實史料、墨家學說、書法、繪畫藝術和裝裱技術等眾多領域的知識。行文節奏明快,語言富有智慧,情節錯落有致,刻畫細致入微,調查資料翔實。從精彩絕倫、謎團重重的開篇到難以預料、令人叫絕的結局,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作者把中國古代文化中精髓的元素與驚心動魄的故事完全融為一體,本領之高,讓人不得不為之驚嘆。

故事從故宮博物院的名畫《清明上河圖》蹊蹺被盜開始。沒有破壞的痕跡,沒有警報,現場只有一把神秘刀鞘。警方追查未果,終成懸案。十五年後,伴隨著一系列的兇殺案,神秘刀鞘再次出現。警察白正天在查案的過程中,發現這些案件與十五年前《清明上河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並結識了十五年前故宮博物院館長的女兒沈蓉。兩人聯手追查案件,卻發現各自的親人、老師都被牽扯進案件當中。失蹤的《清明上河圖》再次出現,可是上面多出了幾個人物。盡管阻繞重重、危機重重,兩人仍然鍥而不舍,流傳千年的關於《清明上河圖》的秘密被逐步揭開,一個神秘組織浮出水面。蔡倫、司馬相如、孫思邈、畢升、張擇端、李時珍、曹雪芹……這些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他們的秘密,記錄在《清明上河圖》上。秦始皇暴卒、西漢朝巫蠱大案、唐楊貴妃自盡、明建文帝失蹤……這些懸而未決的歷史真相,記錄在《清明上河圖》上。

這只是一個故事而已,但又不止是一個故事。想要看中國歷史上有多少懸而未決的疑案?多少幾千年不曾告破的秘密?這里,或許會給你一個參考的答案……

『叄』 小時候看過一本武俠小說,求小說的名字,記得大概的意思是有墨家,墨家有四大天王,當時覺得很恐怖。

九月鷹飛,邊城浪子。古龍寫的

『肆』 諸子百家分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十家,能說出各自的代表人物嗎

諸子百家簡介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戰國時,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兩派。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作品:《道德經》、《莊子》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又稱「道德家」。這一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三、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這一學派以「兼相愛,交相利」作為學說的基礎: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相傳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後,分裂為三派。至戰國後期,匯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另一支則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

四、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作品:《韓非子》

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春秋時期,管仲、子產即是法家的先驅。戰國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開創了法家學派。至戰國末期,韓非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集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禁斷諸子百家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

《漢書·藝文志》著錄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書》和《韓非子》。

五、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六、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漢書·藝文志》著錄此派著作二十一種,已全部散佚。成於戰國後期的《禮記·月令》,有人說是陰陽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屬陰陽家之作,《呂氏春秋·應同》、《淮南子·齊俗訓》、《史記·秦始皇本紀》中保留一些陰陽家的材料。

七、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

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游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

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戰國策》對其活動有大量記載。據《漢書·藝文志》記載,縱橫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八、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雜家是戰國末期的綜合學派。因「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志》及顏師古注)而得名。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的《呂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雜家著作集。

九、農家,

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記有許行其人,「為神農之言」,提出賢者應「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治」,表現了農家的社會政治理想。此派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也注意記錄和總結。《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被認為是研究先秦農家的重要資料。

十、小說家,

小說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漢書·藝文志》雲:「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

諸子百家簡述

諸子百家中,儒家創始人孔子因繼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統,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以致儒家學說不僅在諸子百家中地位顯著,而且還成為傳統文化的主流、核心內容,對中民民族精神形成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事實上,我們可以說,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儒家學說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精華,也是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它已滲透傳統文化的每一根毛細血管之中,極大地影響著中國文化的每一個領域。凡是從中國土壤里產生的學說思想、宗教派別,甚至是外來文化、外來宗教,都不能避免帶上儒家文化的痕跡。於今而言,猶不止此。儒家思想亦對世界文化還產生了永久的影響(我們知道,日本和「四小龍」推崇儒學也是在它們已實現或者基本現代化後,為解決現代化所帶來的信仰危機、道德滑坡問題而採取的補偏救弊措施。所謂「東南亞文化圈」,基本上就是以儒學為主體的文化構成模式。它有力地推動了東南亞的社會文明與進步。隨著歷史的發展,儒家倫理正在進入西方國家)。

關於對諸子百家的派別歸類,司馬談列舉了六家,「乃論六家之要指曰: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漢書·藝文志》中的劉歆《七略》的諸子略分為十家: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除去小說家不談,所以稱"九流十家"。

諸子所以說是政治學派的總稱,是因為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為國君提供政治方略。儒家主張以德化民;道家主張無為而治;法家主張信賞必罰;墨家主張兼愛尚同;名家主張去尊偃兵。漢代以後,墨家和名家成為絕學,農家獨立成一門技術性學科,陰陽家演化為神秘的方術。因此對後來大一統王朝政治產生影響的只有儒、道、法。

諸子百家的許多思想給後代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辯證法;墨家的科學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軍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閃爍光芒。便是那「詭辯」的名家,也開創了中國哲學史上的邏輯學領域。我們可以、也應該鑒借儒家的剛健有為精神,來激勵自己發憤圖強;鑒借儒家的公忠為國精神,來培育自己的愛國情懷;鑒借儒家的"以義制利"精神,來啟示自己正確對待物質利益,鑒借儒家的仁愛精神,來培育自己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鑒借儒家的氣節觀念,來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強的獨立人格;也鑒借墨家的"兼愛"、"尚賢"、"節用";道家的「少私寡慾」、「道法自然」;法家的"廢私立公",等等思想。

『伍』 以前看過一本武俠小說,講得是主人公練的墨家的武功,名子記不住了,請高人提醒

贊同上一樓的,黃易的《尋秦記》主角項少龍確實練的墨家武功。

『陸』 最早的武俠門派是不是墨子一門

武!俠!門派!

四字三詞,若我們拆解來看,或許可以認為,應該是一個行俠仗義具有武力的組織或團體,不過,如果這么來看的話,或許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如華山、少林等等,就很難稱之為第一個武俠門派了。

4、武俠門派與王朝的難以兼容。

墨家像是一個武俠門派,但是同時,也類似於一種隱藏在真正社會之中的隱形社會,而這,是歷代統治者都難以允許的,正如武俠小說之中,往往綠林好漢都是和官府對立的存在一般,墨家也難逃這樣的命運。所以,到了最終,或許可以符合統治者思維,並成功的融入「官方」的儒家,才成了統治者最好的選擇,而墨家,只能如同一個真正的武俠門派一般,漸漸離世,至今成為了我們的一種口頭談資罷了。

『柒』 求一本穿越武俠小說,主角是周一休

《逆天腹黑狂女•獨寵冷妃》
花紫琉璃•著
簡介
墨家是當代隱世的古武家族,有著不為人知的歷史,然而身懷靈術的天才少女,在一次意外中,回到了原本屬於她的時代。且看她如何叱吒風雲,絕色容顏,美目盼兮,回眸一笑,百媚叢生,已現。
他見到她心情是多麼激動與歡喜,多想與她溫存。她像是看出了某男的心思,主動上前,吻他的唇,如同蜻蜓點水般瞬間離開。他頓時心花怒放:「不夠。」某女無奈,望向別處,不理她。他卻霸道下命令:「先記上帳。」「好」她圈住他的脖子,溫熱的氣息吐氣如蘭,故意吹拂在他的耳邊。「你這樣我會忍不住……」「怎樣……嗯。」

『捌』 武俠小說

唐隆政變,唐中宗李顯,韋皇後,其女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惠文一大才女,文采斐然,在政治中總能左右逢源,最後遺囑沒能保命,被李隆基親手殺害 ,武三思,大文豪張悅宰相宗楚客,引起政變的頭號犯人,騎青驢發喪,長安城通化門,被認出當街問斬,竇懷貞為了討好韋皇後,取了其奶媽,政變後手刃老妻提頭見李隆基,逃過一劫。唐隆元年6月21日政變結束。韋氏族人住在長安城南,與杜家相鄰,有「城南韋杜,去天五尺「這次政變對李唐王朝很重要。當時李隆基20多歲,與太平公主一起。韋皇後推薦16歲的李重茂稱帝,可以輔政,所謂的廢長立幼,相王沒有出現。 這是一個背景題材你可以參考下,至於人物描寫,可以側面描寫,這樣會使情節自然點,外貌描寫參考下其他小說即可

『玖』 墨家守城術是什麼。墨家曾發明過什麼利器。

根據《墨子》中關於機關術的記載,當時墨家發明出來的機關器械有:

1. 連弩車 見於《墨子·備高臨》。連弩車是一種置於城牆上可同時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無數的大型機械裝置,需十個人駕駛,最為巧妙的是長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繩子系住,射出後能用轆轤迅速捲起收回。

2. 轉射機 見於《墨子·備城門》。轉射機也是一種置於城牆上的大型發射機,機長六尺,由兩人操縱,與連弩車不同的是轉射機更為靈活,能夠在一人射箭的同時由另一人將機座旋轉。

3. 藉車 見於《墨子·備城門》。藉車外部包鐵,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夠投射炭火的機器,由多人操縱用來防備敵方的攻城隊。

實際中的機關術顯然不如游戲中那樣神奇且令人驚嘆,但以兩千多年前的生產力,能夠設計並製造出如此復雜的機械,也是相當的不容易。

這些機械的製造者墨子,生於約公元前468,卒於公元前376年,名翟,《墨子》一書中多稱「子墨子」,是春秋戰國之際小邾國(先後曾為宋、邾、魯、齊等國的附庸)人。墨子有一大串挺嚇人的頭銜: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這位集五個「家」,一個創始人於一身的墨子是目夷氏(目夷即墨夷,後省為墨姓)的後裔,孤竹君之後,與宋國國君同宗,但是到了墨子一代,其身份已由貴族降為了平民。墨子當過製造器具的工匠。他自稱是「北方之鄙人」(《呂氏春秋·愛類》),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呂氏春秋·博志》)和「賤人」(《諸宮舊事》和今天罵人的「賤人」意思不同)。從墨子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他還是一個同情「農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跟周官史角的傳人學習周禮,「修先聖之術,通六藝之倫」。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的煩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背周道而用夏政」,舍掉了儒學,「法夏宗禹」,創立了自己的墨家學派。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他的選擇也是很有魄力的。

墨子擅長工巧和製作,在軍事技術方面高於其他諸子,堪稱博學多才。據說他能在頃刻之間將三寸之木削為可載300公斤重的軸承。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他利用杠桿原理研製成桔槔,用於提水。他還製造了轆轤、滑車和雲梯等,用於生產和軍事。他還擅長守城技術(即所謂的「墨守」),其弟子將他的經驗總結成《城守》二十一篇。

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齊,西到鄭、衛,南到楚、越。魯陽文君要攻打鄭國,墨子知道後又前去說之以理,說服魯陽文君停止攻鄭。他「南遊使衛」,宣講「蓄士」以備守御。又多次訪問楚國,獻書楚惠王。但後來他拒絕了楚王賜給他的封地,離開了楚國。墨子晚年來到齊國,企圖勸止項子牛討伐魯國,但沒有成功。越王邀請墨子作官,並許給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聽吾言,用我道」作為前往條件,而不計較封地與爵祿。

關於墨子的事跡,最著名,也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止楚攻宋」的故事。

戰國初年,楚惠王意圖攻宋,墨子求見楚惠王,陳述厲害關系,還當著楚惠王的面和公輸般用皮帶當作城牆,用小木板當作攻城器械,互比攻守城池的技術,來了一場精彩的攻防「論戰」,最終阻止了楚國對宋國的侵略戰爭。其間墨子的口才固然了得(先秦的名辯之學到了墨子手中才真正達到完善,成為與古希臘邏各斯,天竺因明鼎立的三大邏輯系統),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他的防禦器械以及讓弟子禽滑嫠等三百人守住了宋城策略。

戰國初年的楚國是一個國力強盛的大國。這樣一個大國的軍事計劃竟然被墨家這個學派的力量所改變,可見墨家在當時具有相當強的實力和影響力。

在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並稱為「孔墨顯學」。孟子曾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據《漢書·藝文志》,墨家之學出於清廟之守(掌守宗廟),即巫祝,有濃厚的宗教傾向。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項主張:兼愛,即治國者應「興萬民之利,除萬民之害」,提倡無差別之愛;非攻,即否定非正義戰爭(「攻」),肯定正義戰爭(「誅」);尚賢,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應唯賢是用;尚同,即「選天下之賢可者,立為天子」,達成社會的統一;節用,即節約財物;節葬,即反對奢侈的喪葬;非樂,即反對當權貴族的「繁飾禮樂」和頹廢淫盪的靡靡之音;天志,即把一切自然現象看成是上天愛人的表現;明鬼,墨子以有人「嘗見鬼神之物,聞鬼神之聲」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結論;非命,墨子在先秦思想家中第一個明確反對儒家的「命定論」,認為 「執有命是天下之大害」。

公元前376年,墨家創始人墨子卒。墨家弟子將開派鼻祖的遺體從簡安葬於狐駘山下的蒼松翠柏之中。他的陪葬品極其簡單,最有價值的是一部《墨子》的手稿。墨子生前對為之奮斗終生的事業、自己的學說非常自信,曾經慨然而呼:「天下無人,子墨子之言猶在。」

墨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在西漢時劉向整理成七十一篇,統稱為《墨子》。其中《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及《大取》、《小取》六篇,專說名辯和時間、空間、物質結構、力學、光學、聲學、代數、幾何等內容,前人稱其為《墨經》。《墨經》代表著戰國時期中華科學發展的一個最高峰。在力學方面《墨經》中提出了關於機械運動的定義為:「動,域徙也。」意思是說,機械運動的本質是物體位置的移動,這與現代機械運動的定義完全一致。同時墨家學派掌握杠桿定律比阿基米德早了2個世紀。在光學方面,在我國浩如煙海的經史著作中,《墨經》是唯一一本對我國古代幾何光學發展進行系統性論述的典籍。《墨經》中記載了墨子及其學生做的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並對實驗結果作出了精闢的見解,這是對光沿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在數學方面,《墨經》提出了一些幾何學的定義,例如中學數學教材中所舉的《墨經》中對圓的定義:「圓,一中同長也。」 這與近代數學中圓的定義「對中心一點等距離的點的軌跡」是完全一致的。

在游戲《軒轅劍》中,墨家大寨的居民是一個秉承了墨家思想的團體。而在真實的歷史上,墨家是中國最早的民間武裝團體。墨家的親信弟子達數百人之多,最高的領袖被成為「巨(鉅)子」,巨子有絕對的權威。巨子的職位是由集團中公認的賢者互相傳讓的,而墨子就是墨家的第一任巨子,墨子的大徒弟、守住宋城的禽滑嫠則是墨家的第二任巨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領導。墨者大多來自社會的下層,能夠吃苦耐勞,平時一律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串足胼胝,面目黎黑」,以吃苦為高尚的事。他們勤於進行實驗,作戰十分勇敢,平時從事生產勞動,主要職業是教師、工匠等。墨子及其門人為人們做好事,即使是犧牲了個人性命也在所不惜。《淮南子》載:「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 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後轉腳跟後退。而且他們功成不受賞,施恩不圖報。

墨家有著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團體。戰國時,秦國巨子的兒子犯法,秦王顧念他年老而饒恕了他的兒子,但巨子卻以墨者的律法將兒子處死了,這足見墨家的紀律非常嚴格。

但是墨家並不是出身於俠的武士團體。而主要是一個學術團體,他們所從事的是一般游士的共同事業:完成學業,然後四處游說,用自己的觀點和辯才去影響諸侯各國,並爭取出仕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以建功立業。如墨子他曾使其弟子耕柱子於楚,游高石子於衛,游公孫尚過於越,出曹公子於宋,使勝綽事齊國項子牛。很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味道。

其實,用現代學生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來形容墨家子弟並不為過。墨子的五個「家」裡面就有一個「教育家」。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設有文、理、軍、工等科的綜合性平民學校,就是墨子約在其三十歲之前創辦的。這個學校培養了大批人才,史稱「弟子彌豐,充滿天下」。

墨子的思想的十項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想來應該是這個學校的必修課。

墨子死後,墨家分為三大派別,分別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和鄧陵氏之墨(見《韓非子·顯學》)。分別以談辯,從事,說書為主要思想,其中談辯即辯論,從事即研究科學,說書即教書和研究各種典籍。他們各自以為是正宗,不相上下,誰也不服誰,甚至互相傾軋窩里斗,致使墨家元氣大傷。到了戰國後期,墨家三派又匯合成二支:一支轉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另一支則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後學」,亦稱「後期墨家」。

可惜的是此後的時間,也就是從秦統一六國以後到清朝初年的近兩千年裡,墨學進入最低潮的時期。墨學基本上是處於停滯階段,治墨者屈指可數,能找到的的有:晉時的魯勝,唐時的樂台,宋代的何蕪及元代的陸友等。這些人名都生疏得很,可謂是「鳳毛麟角」。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秦始皇的以法為教、焚百家之書和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政策,但也有墨家自身未能保持生機和活力,以適應社會歷史發展的需要的內因。大抵說來,還是墨家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難以實行,加上墨家獨特的巨子組織,已經是一種變相的神秘組織,既不如儒家有治世的理想,也不如道家可深植於心靈,更不如法家能被巧妙的應用在政治上,因此,墨家思想慢慢的沒落了。

但是墨家精神並沒有失傳,而是在中國民間的社會底層流傳著。漢代以後的俠士是墨家「兼愛」精神的繼承者。中國歌頌俠義精神的詩歌和俠士小說,其精神源頭莫不與墨家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

DOMO之所以一再使用墨家文化背景,其原因不外乎有三:一是由於墨家主張 「明鬼」之說,與中文RPG游戲當中神人不分的世界觀一致;二是墨家主張「天志」之說,相信天的決斷,同時又反對宿命論,相信自身的努力,在這一點對於當今的青少年上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三是墨家的科技成就很高,在這一點上可以由編劇自由發揮,展現出一段波瀾壯闊的劇情。
作為中文RPG中的人物,輔子轍、輔子洵和水鏡,還有其他一些角色,多少都帶有些「俠」的影子。但是上面說過,墨家有嚴密的組織,並不適宜於具有自由意志、主張人格平等的游俠,何況墨家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嚴密的邏輯思辨能力,也絕非「重氣輕命」的武俠所能為之。這點倒是可以從水鏡的處境上體現出一二。

然而,墨家卻與俠的生長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墨家對武俠現象進行了觀察和研究,提出了完整的「任俠」觀念和理論主張。《墨子·經上》曰:「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注曰:「謂任俠。」提出了一個重要的「任俠」觀念,指出任俠出身於「士」階層,武俠是「士」的一部分,這是指俠的社會性質。墨子還精粹地概括了「任俠」精神的實質和內核——「損己而益所為」,也就是損己利人。接著,墨子進一步闡述了任俠精神的實踐方式:「任,為身之所惡以成人之所急。」這句話翻譯出來是:干己身所厭惡的事來解放他人的急難。也就是要不顧一切地去扶危救困,為人解難,正是俠的行為准則。墨子對剛出現的武俠現象十分關注,並及時地對俠義精神與俠義行為作了系統的聞述,論證它們是合理的,這無疑給初生的尚在用生命和鮮血去探索行動宗旨的武俠提供了所急需的精神武器。可見,墨者對於武俠的出現是充滿同情和好感的。

墨家團體還收留了一些跡近武俠的人。例如被稱為「東方之鉅狡」的索盧參,由墨子的大弟子禽滑嫠收為及門弟子。又如好勇的武士屈將子「帶劍危冠」去見墨子的另一名弟子胡非子。胡非子向屈將子闡述了勇武的真正含義。屈將子為之心折,「乃解長劍,釋危冠,而請為弟子學」。這些記載的字里行間,保存了墨家對受迫害的俠士加以保護的記錄。而部分俠的棄武就學,也給墨家輸入了新鮮血液。(想想水鏡給墨家帶來了什麼?)

墨家文化如日中天的日子已經過去了2000多年,如今留下的只是一部殘缺不全的《墨子》和種種神秘的傳說,但墨家的精神永遠不會消亡,因為它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它將永遠流傳。

『拾』 一部小說,講的是墨家,有個孩子一起和墨家的人保護清官,有個人叫墨

我不是主角抄

作者: leidewen

簡介:

「少襲奶奶回來了!」一聲有節奏的呼喲,我的轎子被抬進了後院。這是我嫁進武家的第三年,我看著自己依從古禮嚴格按著他們的規矩來完成了我的「婚姻大事」,隨後我參與了婆家小叔子的婚禮,因為我是長媳,我進門的第二天,我的婆婆遵從古禮早飯後從客位下堂,而我一個人從主位上堂,婆婆笑咪咪的說

閱讀全文

與武俠小說墨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修煉步法的小說 瀏覽:805
重生三國獨霸後宮小說 瀏覽:785
寫同人小說的原創劇情 瀏覽:625
好看的奧特曼的同人小說 瀏覽:151
校園小說女主有病 瀏覽:745
免費免訂閱小說 瀏覽:153
玄幻小說帶魔皇 瀏覽:558
爆皇後菊花小說閱讀網 瀏覽:52
刑偵推理小說網 瀏覽:818
異世界魔術師不詠唱魔法小說 瀏覽:315
黑森林古堡小說全集 瀏覽:207
和同學的媽媽同居有聲小說 瀏覽:860
20世紀中國短篇小說精選當代卷 瀏覽:355
強女主小說推薦類似葉綰綰 瀏覽:769
現代修真仙葯草小說 瀏覽:986
女主是殺手的小說男女都強 瀏覽:351
中考小說閱讀考什麼 瀏覽:799
梁羽生小說女主命運 瀏覽:956
文筆好的玄幻修真小說 瀏覽:27
小說穿越校園男主專一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