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地雞毛》簡介
1.《一地雞毛》由劉震雲所著,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它是一部瑣碎人生的範本,一部關系學的教科書,將單位這一微觀天地,雞毛蒜皮,纖毫畢現,不嫌其俗,不掩其惡,「醬缸」之臭,人心之險,一一展示無遺。王朔指出,它一掃以往的英雄主義、理想主義和傳統倫理道德,是絕無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實生活的書籍。
2.劇情簡介
舊作集《一地雞毛》絕無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實生活,收集了劉震雲自認為最好的短篇《土塬鼓點後:理查德·克萊德曼》、中篇《溫故一九四二》、長篇《口信》。劉震雲說,重新出這本集子,有了一個看自己過去作品的機會,他看到了自己身體的變化。
這部小說在發表時就引起了轟動,被稱為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作,獲得多種文學獎,描寫了主人公小林在單位在家庭的種種遭遇和心靈軌跡的演變。菜籃子、妻子、孩子、豆腐、保姆、單位中的恩恩怨怨和是是非非。從而反映了大多數中國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狀態。它真實而生動地反映了大多數中國人生活的主旋律,深刻反映了改革開放的新形勢給人們內心和外在的變化。本書以生動的細節和人物形象取勝,是一部精彩作品。
3.作者簡介
劉震雲,1958年生於河南延津縣。1982年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曾創作長篇小說:《故鄉天下黃花》《故鄉相處流傳》《故鄉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廢話》《手機》《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我不是潘金蓮》等;中短篇小說:《塔鋪》《新兵連》《單位》《官場》《官人》《一地雞毛》《溫故一九四二》等。作品多次獲獎、被評介、改編和翻譯。
『貳』 一地雞毛怎麼樣
想在中國混的必須得看。 小說寫的很精彩,電視拍的很絕。 特別喜歡電視開片部分,畫面交錯著美國的坦克、航母和美國大兵非洲難民,穿插中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再配上領導會上的開場白和緩慢的音樂。一下子把整個中國的事情說明白了。
『叄』 請大家給我推薦一本和《一地雞毛》類似的短篇小說吧
煩惱人生
『肆』 如何賞析劉震雲的小說《一地雞毛》
劉震雲在這部作品中以非常冷峻而又略帶微諷的筆觸,敘寫出了極其平庸瑣碎的當代日常生活景況.「小林家一斤豆腐變餿了.」這是小說開頭的第一句話,也是小說情節的起始所在.這當然是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再平常不過的日常瑣事.對所有這些瑣事的敘寫就構成了這篇小說的全部情節.
「一地雞毛」,這個標題所具有的象徵意義在小說結尾處通過小林的一個夢境直接表述出來:小林「夢見自己睡覺,上邊蓋著一堆雞毛,下邊鋪著許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軟舒服,度日如年.又夢見黑壓壓的人群一齊向前涌動,又變成一隊隊祈雨的螞蟻.」這顯然不是那種追求深刻性的象徵,而是以十分表淺的意義述說揭示出作者所理解的生存本相:生活就是種種無聊小事的任意集合,它以無休無止的糾纏使每個現實中人都掙脫不得,並以巨大的銷蝕性磨損掉他們個性中的一切稜角,使他們在昏昏若睡的狀態中喪失了精神上的自覺.
這也就是作者在一篇創作談里所說的:「生活是嚴峻的,那嚴峻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上刀山下火海並不嚴峻.嚴峻的是那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日常生活瑣事.」
『伍』 除了劉震雲的一地雞毛,還有別的小說一地雞毛嗎
沒有「一地雞毛」這個成語
《一地雞毛》是劉震雲絕無僅有的反映小市民真實生活的舊作集(小說)名稱
含有「雞毛」二字的成語有:
雞毛蒜皮 比喻無關緊要的瑣碎事情.
『陸』 以《一地雞毛》為例,分析新寫實小說的特點,
以劉震雲為代表的新寫實小說的特點可以概括為:「特別注重現實生活原生形態的還原,真誠直面現實、直面人生。」
你可以以這個為依據,把《一地雞毛》中的現實,瑣碎,真實擺出來,分成幾個點敘述就可以啦。
『柒』 以《一地雞毛》為例,分析新寫實小說的特點。
特點:1,「特別注重現實生活原生形態的還原,真誠直面現實、直面人生「。例如,自視有些清高的主人公小林和他妻子都是外地人,大學畢業後留京,慢慢有了孩子有了房子.隨著生活煩惱的不斷增加,使曾有過宏偉理想,對局長處長都不放在眼裡的小林思想開始轉變.為了調動工作,清高的小林和妻子也開始四處找關系,買貴的禮物不值得,買便宜的送不出手,最後買了一箱可樂,被拒絕後感到窩心也為花了錢感到心疼。2,其次,新寫實小說由對個人的描述達到對社會全貌的掃描,從具體的現實生活跟蹤到對人生哲學的闡述。例如,對門為了使自己孩子有個伴,幫忙把小林的孩子送進好的幼兒園,感覺孩子成了"陪讀","心裡像吃了馬糞一樣感到齷齪",也只能自我安慰一番3,瑣碎的雞毛小事成為新寫實小說的主要創作素材。例如,買大白菜可以報銷,為了不吃虧,小林一下子買了五百斤;幫同學賣鴨子,被單位發現,小林本著"在單位就要真真假假,真亦假來假亦真,說假話者陞官發財,說真話倒霉受罰4,新寫實小說生活化的語言更加貼近大眾。無論是傳統的現實主義還是現代主義。《一地雞毛》以其樸素的語言,寫出平凡生活中的大事。過元旦要給幼兒園阿姨送禮,小林怕別人說自己摳門、寒酸,跑遍全城買到高價炭火送給阿姨.當天晚上小林夢見一地的雞毛和螞蟻般的人群.
『捌』 《一地雞毛》讀後感
一、劉震雲與《一地雞毛》
(一)作家簡介
劉震雲(1958年5月——)籍貫:河南省延津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代表作:《故鄉天下黃花》、《一地雞毛》、 《手機》等
主要經歷:
(二)《一地雞毛》——
日常生活的詩性消解
1、「一地雞毛」含義:「夢見自己睡覺,上面蓋著一堆雞毛,下邊鋪著許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軟舒服,度日如年。又夢見黑壓壓的人群,一齊向前涌動,又變成一隊隊祈雨的螞蟻」
普通人的生存本相,無聊瑣事無休止地糾纏著每個普通人,銷蝕磨損著人們個性中的一切稜角。
2、故事簡介
I.一件小事、一個導火索、一個家庭、一種世俗生活II.「小林家一斤豆腐變餿了。」 III.和老婆吵架、老婆調動工作、孩子入托、排隊搶購大白菜、拉蜂窩煤以及每天的上班下班、吃飯睡覺
• 大多數中國人生活的主旋律 日常生活和生存狀態 改革開放的新形勢給人們帶來的外在和心靈變化
王朔:「《一地雞毛》一掃以往的英雄主義、理想主義和傳統倫理道德,絕無僅有地反映了小市民的真實生活。」
4、小林形象
瑣碎、凡俗、安分守己
一個躊躇滿懷、心比天高的大學生 ——
「兩人都是大學生,誰也不是沒有事業心,大家都奮斗過,發憤過,挑燈夜讀過,有過一番宏偉的理想,單位的處長局長,社會上的大大小小機關,都不在眼裡,」
• 逐漸「演化」 瑣碎事物的「奴隸」
• 「哪裡會想到幾年之後,他們也跟大家一樣,很快淹沒到黑壓壓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你也無非是買豆腐、上班下班、吃飯睡覺洗衣服,對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頁書也不想翻,什麼宏圖大志,什麼事業理想,狗屁,那是年輕時候的事,大家都這么混,不也活了一輩子?有宏圖大志怎麼了?有事業理想怎麼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一輩子下來誰還知道誰!」
• 小林的精神發展軌跡,就是他的精神世界逐漸抽空、個性逐漸消退的過程:他置身於生存的沉重壓力之下,在毫不間斷的生存的跌爬滾打中,難以有機會從容地聽從於內心,而不得不墜入到無邊的生存網路中,聽任自己的精神世界愈加滑向平庸和貧瘠,因此,人生的過程也就意味著喪失自己的過程。
5、文本深處的真正旨意
• 1)理想的喪失和破滅:靈魂的掙扎與耗損 放棄了對理想的堅守
2)人格的磨損和耗散:邂逅小李白 小學老師的來訪和去世
3)價值的顛覆和虛無
無邊的生存網路 精神世界徹底滑向庸常
6、藝術特色:
1、客觀冷靜的凡俗化敘事(「草民」敘事) 2、含蓄曲折的情感表達
『玖』 一地雞毛的作品評價
小說從日常小事中,寫出了生活 的嚴峻與殘酷。能夠把對日常生活的 描繪與揭示豐富的社會、人生、心理內容統一起來,是這篇小說最大的 成功。可以說,作者看到的是日常生活小事,但他對生活的理解、感受 到概括已經達到了哲學的層次。就創作方法而言這篇小說無疑是現實 主義的,但讀者完全可以從象徵的角度來欣賞它。因為它描繪的生活、 揭示的主題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小說題為「單位」,寫的是在某個單 位發生的故事。但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任何一個單位,或者把它看作社會的縮影。——董炳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拾』 《一地雞毛》主要講了什麼
劉震雲,生於1958年,河南延津人,主要作品有中長篇小說《一地雞毛》、《手機》等。
中篇小說《一地雞毛》是劉震雲的代表作品,發表在《小說界》1991年第1期,後載《中篇小說選刊》1991年第2期。
小說描寫小林夫婦成家以後的煩惱生活,如辭保姆、要房子、調工作、買豆腐、來親戚、小孩入托兒所等日常生活煩惱,真實地表現出當年曾有宏偉理想信念的大學生小林和曾極富詩意的小林妻子,如何被瑣碎的日常生活細節侵蝕掉自己的意志和熱情,變得愈來愈卑微和庸俗,充分展示了人生的無奈與疲倦。小說最後在「麵包總會有的」自我解嘲和調侃中頗有深度地揭示出當代人生存的盲目性和沉重感。
小說注重對生活細節和現象的展現和描寫,態度冷靜平和,是新寫實主義小說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