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金庸屬於什麼類型的武俠小說作家

金庸屬於什麼類型的武俠小說作家

發布時間:2021-10-10 07:51:02

A. 金庸的武俠小說屬於哪種類型

金庸的武俠小說區別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舊派武俠小說而稱之為新派武俠小說,就21世紀初興起的網路小說而言又顯得陳舊了。至於好壞那就見仁見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B. 金庸的武俠小說屬於歷史小說嗎

不屬於,網路:歷史小說是小說的一種形式,它以歷史人物和事件為題材,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長篇作品則可以展示某一時期的生活面貌和歷史發展的趨勢。這類作品所描寫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歷史根據,但容許適當的虛構。因此,它雖然可以給讀者提供一些歷史知識,但它的主要目的在於給讀者以啟示和教育。
金庸的武俠小說人物基本都是虛構的,當然,不全是虛構,比如成吉思汗家族和丘處機(射鵰英雄傳),乾隆(書劍恩仇錄),康熙(鹿鼎記)等,但這些人的性格都是作者想像的,只是套了個名字和身份。而主角基本都是作者虛構的,當然也有例外,《碧血劍》里的袁崇煥(新版)是主角且確有其人。
還有一類叫做歷史演義小說,如《三國演義》,《曾國藩》,裡面加入了大量史料,並且有歷史人物原話(直接抄的),但人物的塑造還是加有許多想像,對歷史也有部分改寫(張冠李戴),這一點看過《三國演義》就該知道。

C. 金庸的武俠小說算不算名著

部分算是了
金庸的小說,成就最高的是笑傲江湖(因為暗示官場,還被禁過),對武俠貢獻最大的是射鵰英雄傳(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讓當時為黃暴低俗小說的武俠小說邁入了主流價值觀的跑道)而寫作難度最大的是天龍八部,最結合當前政智現狀的是鹿鼎記(韋小寶勸師父放棄報仇,說人民過的好,誰當皇上都一樣指的是港@澳#台要承認我D)
這四部都算得上名著了。雪山飛狐的片段,還被收錄到人教語文課本的擴展閱讀本里(當然立意沒這幾部深),確實是有兩下子。
想成為名著,傳唱度要高,寫作水平要好,立意要深遠,要表現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和社會氣息,這幾本小說基本都做到了。
而至於是否武俠元素不足以成為名著,那我得說西遊記,亞瑟王傳奇,魔戒等名著也是有很多的幻想色彩。所以我認為是算的

D. 金庸小說屬於什麼級別的小說

金庸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文思敏捷,眼光獨到。他繼承古典武俠小說之精華,開創了形式獨特、情節曲折、描寫細膩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俠義的新派武俠小說先河。凡歷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學、宗教、文學、藝術、電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書畫、詩詞典章、天文歷算、陰陽五行、奇門遁甲、儒道佛學均有涉獵。北大中文系前主任、著名中國現代文學史專家嚴家炎教授稱贊金庸武俠小說創作是「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
1981年,英國政府褒揚其對新聞事業及小說寫作的貢獻受其O.B.E 勛銜。
1998年,獲香港市政局頒授「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獲香港(及海外)文學藝術協會頒授「當代文豪金龍獎」,同獲此獎的還有巴金和冰心。
2009年3月,獲得「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0年4月24日,金庸獲2010大本鍾獎個人獎之終生成就獎。
若金庸小說是二流小說,會有如此的成就嗎?

E. 請問金庸是什麼作家

我只知道「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十四部小說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都會被這些作品影響

F. 金庸是什麼類型的小說

金庸基本上寫的是武俠類小說

G. 現在的武俠小說作家誰的風格最像金庸有些什麼作品

梁羽生

H. 金庸先生算是個文學家嗎

要談這個問題

<一>我們先來看什麼是金庸現象。

金庸現象

金庸小說以其獨特的魅力征服了整個華語世界。不管台灣,香港、大陸具體情況差別多大,但對金庸小說的迷戀則是共同的。金庸迷們為個人趣味而閑侃,正版的、盜版的金庸小說充斥於文學市場,成為書市的一大景觀。金庸作為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繼承原先公案小說、舊武俠小說的傳統,使武俠小說這一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學推廣到社會的各個層次,提高到與雅文學相提並論的高度。不僅平常百姓對其如醉如痴,名牌大學也都開設了金庸研究課程,有名家評點的金庸小說集也已面世。

80年代由三聯出版社出版了金庸全套作品之後,金庸名聲大噪。其文學地位也被重新評價。有人把他排在魯迅、巴金、沈從文之後,茅盾、老舍之前,有人不服。認為這是提高了金庸的地位,金庸本人也很自謙,但這無疑反映了隨著其知名度的提高及人的思想意識的改變,對其文學大師地位的認同。

<二>再看金庸作品在「雅」與「俗」之間的爭論很徘徊。

直到今日,對金庸現象的認識也是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似乎直斥武俠小說為庸俗、不登大雅之堂之論已沒市場,金庸本人認為通俗與庸俗是不同的,區別就是後者過份遷就市民、大眾的口味,純粹為商業利益考慮,這種庸俗作品可能一時很有市場,但從長遠來看,必不會流布久遠。從金庸小說的影響范圍、時間、強度等角度看來,只能說金庸小說為通俗文學,深深植根於民間大眾,但又超越此一層次,走在雅俗之間,頗得中庸之道,無怪乎,有人評金庸小說為"大俗大雅"。

作為通俗的文學樣本,金庸小說是非常成功的,但並不是無懈可擊,相反,存在著結構的、主題的、情節的大量重復和敗筆。這一點金庸自己也不諱言:當年是以連載的形式發表的,每天寫一段為趕時間,為迎合讀者,紕漏及粗糙之處在所難免,盡管後來金康又重新校訂了一遍,但仍無法根本改變。評論家歸之為武俠小說這一文體樣式本身先天規定了其局限性。

最近北京作家王朔,將金庸小說與"四大天王"並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並稱為四大俗,他認為:"金庸很不高明的虛構了一群中國人形象於某種程度上代替了中國人的真實形象,給了世界一個很大的誤會。"金庸、王朔之間展開了一場論戰,各自的支持者也都加入戰團,給世紀末的文壇帶來一陣熱鬧。

其實不僅王朔批評金庸,前段時間大陸幾位研究金庸小說的專家學者也很含蓄地批評了金庸。這起源於金庸對《評點本金庸武俠全集》的評點人的批評,說他們的評點"就是小學生也會寫的。"

評點本金庸武俠全集中的評點人是以馮其庸、嚴家炎等為首的一批著名專家學者,作為文化界名流,這些評點者對金庸先生的評點作何感想?這些評點人都不願意對此事進行評點。馮其庸先生早在1988年前後就依個人喜好,開始評點《書劍恩仇錄》,全套"評點本"是在馮先生主持下進行的。他口氣很堅決:"我和金庸先生交往幾十年了,沒有必要對他過多計較。我不想對他的話再說什麼,請大家理解。其實對於'小學生'之類的話根本用不著辯解,也沒有意思,難道我還用證明我是不是小學生水平嗎?我們的水平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大家自有評說。我都不予理睬。"按照文化藝術出版社的說法,嚴家炎教授是金庸先生一再"點將"的評點人,他說:"當初是出版社告訴我金庸先生請我參與評點的,起初因為我很忙又要出國,拒絕了。後來出版社說金庸先生一再邀請,我便答應和我過去的一位博士生聯合評點了《連城訣》。我們是從其作品的文學性、藝術性、思想性等各種角度進行評點。"對於官司一事,嚴教授表示一無所知,更不知道金庸先生對於評文有過不滿的評價。"金庸先生說什麼,那是他的事,是指全都不好,還是其中的幾部不好更不知道。我沒有捲入這種事情的必要。到了打官司的地步,只有讓法律去說話了。"陳墨先生評點了《天龍八部》和《神鵰俠侶》,他說:"對於金庸的話我有所耳聞,但我絕對不想對此發表任何意見。"

雜文作家鄙烈山在《拒絕金庸》中寫道:"我的理智與學養頑固地排斥金庸(以及梁羽生、古龍之輩),一向無憾又無恨,我固執地認為,武俠先天就是一種頭足倒置的怪物,無論什麼文學天才用生花妙筆把一個用頭走路的英雄或聖人寫得活靈活現,我都根本無法接受。"

這似乎也代表了一種看法,與那些讀遍金庸然後再批金庸的批評者不同,這類批評者先天地把自己看成是頭上腳下的正常人,"以自己的教養"固執地拒絕"俗文化",從歷史認知、價值取向、文化娛樂三個角度置疑武俠及武俠小說,顯示了商業時代精英文人的自戀情結和經典正統的遺老遺少積習。這也反映了金庸現象不僅是金庸小說文本的擴散,更是挑起了雅俗的重新審視以及文化多元主義的論題。

這種筆墨官司和唇槍舌箭的背後則又明示了一個無人能迴避的話題,金庸真的成了一種現象,而且正在經受著越來越多的關注。

<三>最後在文學史上給金庸找同類,看他的命運如何。

要說歷史上寫通俗小說能與金庸媲美的,首推張恨水。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生於江西廣信小官吏家庭,祖籍安徽潛山。童年就讀於舊式書館,並沉溺於《西遊》、《列國志》一類古典小說中,尤其喜愛《紅樓夢》的寫作手法,醉心於風花雪月式的詩詞典章及才子佳人式的小說情節。 1967年初,張恨水在北京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代表作:長篇小說 金粉世家 啼笑姻緣

當年張恨水小說的風靡程度決不在今天的金庸之下。但他在文學史上的位置很明顯與他的創作不符.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張恨水無疑是最多產的文人之一,在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共完成作品不下三千萬言,中長篇小說達一百一十部以上。而事實上很少人願意稱他為文學家,建國後所修現代文學史對他的評價卻也因他後期參與抗戰文學的創作而遠在其他民國舊派小說作者之上。 錢理群等主編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中第四章通俗小說中對張恨水的評價也史惜墨如金,甚至沒有用到「作家」一詞。由此可見即使他有《金粉世家》《啼笑姻緣》這樣的小說傳世,但也仍然難登文學的大雅之堂。而當代文學中對金庸連提都不提。

雖是這樣,但很多人心理還是願意把張恨水成為作家,也願意把金庸成為作家,文學家,甚至文學大師,這多多少少反映了大眾的認可和正統文學的偏離及矛盾。金庸的命運和張恨水應該是相似的,不管他的作品多受歡迎,但都只是局限在大眾,而得不到作家,文學評判家的真正認可,所以要給他帶上「作家」的皇冠是可以的,不過要有所限制,說他是「通俗小說作家」,或是「武俠小說作家」吧,即使我們心理很不服氣。

I. 金庸屬於一個作家,還是文學家

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J. 和金庸、古龍齊名的武俠小說家是

和金庸、古龍齊名的武俠小說家主要是梁羽生和溫瑞安。
武俠小說的四大名家是: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簡稱金古梁溫。
金庸(1924年3月10日—),原名查良鏞,華人最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及《越女劍》等15部武俠小說,作品膾炙人口,亦被改編成影視劇集、游戲、漫畫等產品,膾炙人口。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1948年移居香港。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1996年—1997年,擔任全國人大常委香港籌委會委員。1998年,獲文學創作終身成就獎。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作品有:《書劍恩仇錄》(1955)、《碧血劍》(1946)、《三劍樓隨筆》(1956)、《射鵰英雄傳》(1957)、《神鵰俠侶》(1959)、《雪山飛狐》(1959)、《飛狐外傳》(1960)、《白馬嘯西風》(1961)、《倚天屠龍記》(1961)、《連城訣》(1963)、《天龍八部》(1963)、《俠客行》(1965)、《笑傲江湖》(1967)、《鹿鼎記》(1969)、《越女劍》(1970)等

古龍,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和宗師,古龍為人豪氣干雲,才華驚人,以無比豐富的創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絕倫、風行天下的武俠巨作,影響巨大,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他在1969年創作了一部先有劇本後有小說的武林奇書《蕭十一郎》,贏得讀者的廣泛贊賞。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的武俠小說創作理念是「求新求變」,不受傳統拘束,將中外經典鎔鑄一爐,他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作品有:蒼穹神劍(1960)(古龍處女作)第一出版社、月異星邪(1960)第一出版社、劍氣書香(1960)真善美出版社、湘妃劍(1960)又稱《金劍殘骨令》真善美出版社、劍毒梅香(1960)真善美出版社、孤星傳(1960)真善美出版社、失魂引(1961)明祥出版社、游俠錄(1961)海光出版社、護花鈴(1962)又稱《諸神島》春秋出版社、彩環曲(1962)春秋出版社、殘金缺玉(1962)華源出版社、。飄香劍雨(1963)華源出版社、。劍玄錄(1963)滿華出版社、劍客行(1963)又稱《風雲男兒》明祥出版社、浣花洗劍錄(1964)真善美出版社、情人箭(1964)真善美出版社、大旗英雄傳(1965)又稱《鐵血大旗》真善美出版社、武林外史(1966)春秋出版社、名劍風流(1966)春秋出版社、。絕代雙驕(1967)春秋出版社、。鐵血傳奇(1967)又稱《楚留香傳奇》,分為:《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三部真善美出版社、多情劍客無情劍(1969)又分《風雲第一刀》、《鐵膽大俠魂》兩部春秋出版社、蕭十一郎(1970)春秋出版社、流星·蝴蝶·劍(1970)春秋出版社、鬼戀俠情(1970)又稱《借屍還魂》楚留香傳奇續集1 春秋出版社、蝙蝠傳奇(1971)楚留香傳奇續集2 春秋出版社、歡樂英雄(1971)春秋出版社、大人物(1971)春秋出版社、桃花傳奇(1972)楚留香傳奇續集3 春秋出版社、九月鷹飛(1972)春秋出版社、七種武器系列(僅完成六部)、長生劍(1971)漢麟出版社、碧玉刀(1971)漢麟出版社、孔雀翎(1972)漢麟出版社、多情環(1972)漢麟出版社、霸王槍(1973)漢麟出版社、離別鉤(1979)春秋出版社、陸小鳳系列(共六部)、陸小鳳傳奇(1972)春秋出版社、綉花大盜(1973)春秋出版社、決戰前後(19973)春秋出版社、銀鉤賭坊(1974)春秋出版社、幽靈山莊(1975)春秋出版社、鳳舞九天(1975)春秋出版社、火並蕭十一郎(1973)《蕭十一郎》後傳南琪出版社、天涯·明月·刀(1973)漢麟出版社、絕不低頭(1973)漢麟出版社、拳頭(1973)又稱《憤怒的小馬》南琪出版社、七殺手(1973)漢麟出版社、劍 ·花 ·煙雨江南(1974)漢麟出版社、邊城浪子(1974)《天涯·明月·刀》後傳漢麟出版社、血鸚鵡(1975)漢麟出版社、三少爺的劍(1975)桂冠出版社、。白玉老虎(1976)桂冠出版社、漂泊英雄傳(1976)南琪出版社、大地飛鷹(1976)南琪出版社、圓月彎刀(1977)漢麟出版社、飛刀 ·又見飛刀(1977)漢麟出版社、碧血洗銀槍(1977)桂冠出版社、新月傳奇(1978)楚留香傳奇續集4 漢麟出版社、英雄無淚(1978)漢麟出版社、七星龍王(1979)春秋出版社、午夜蘭花(1979)楚留香後傳漢麟出版社風鈴中的刀聲(1980)萬盛出版社、劍神一笑(1981)萬盛出版社、白玉雕龍(1981)萬盛出版社、怒劍狂花(1982)萬盛出版社(由丁情代筆)、那一劍的風情(1982)萬盛出版社(大部分由丁情代筆)、邊城刀聲(1983)萬盛出版社(由丁情代筆)、獵鷹 ·賭局(1984)萬盛出版社等。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生於廣西蒙山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寫詩填詞,接受了很好的傳統教育。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作品有:唐朝:(共4部)《女帝奇英傳》、《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宋朝:(共6部)《武林天驕》、《飛鳳潛龍》、《狂俠·天驕·魔女》、《瀚海雄風》、《鳴鏑風雲錄》、《風雲雷電》明朝:(共8部)《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武林三絕》、《廣陵劍》;清朝:(共17部)《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游劍江湖》、《牧野流星》、《彈指驚雷》、《絕塞傳烽錄》、《劍網塵絲》、《幻劍靈旗》、《草莽龍蛇傳》、《龍虎鬥京華》等。

溫瑞安,1954年01月0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祖籍廣東梅縣,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五大宗師(金、古、梁、溫、黃)之一,馬來西亞華僑,香港戶籍,筆名有溫涼玉、舒俠舞、王山而、項飛夢、溫晚、柳眉色、風玲草等。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1973年赴台灣留學,1976年其創立的社團遭檢舉「為匪宣傳」,拘留3個月後,被台灣政府驅逐出境。1981年抵香港發展,1990年轉至中國大陸。溫瑞安目前有小說、詩、散文、評論各類著作100多種。作品有:四大名捕系列《四大名捕震關東》 《四大名捕會京師》《碎夢刀》 《大陣仗》《開謝花》 《談亭會》 《骷髏畫》 《逆水寒》《少年冷血》 《少年追命》 《少年鐵手》 《四大凶徒》 <少年無情> <大陣仗>《阿拉丙神燈》 《粉紅色的老太婆》 《四大名捕斗將軍》 《四大名捕斗僵屍》 《四大名捕打老虎》<四大名捕破神槍>
神州奇俠系列—正傳·神州奇俠—《神州奇俠》 《劍氣長江》《兩廣豪傑》 《江山如畫》《英雄好漢》 《闖盪江湖》 《神州無敵》 《寂寞高手》《天下有雪》—外傳·血河車—《幽冥血河車》 《大宗師》 《逍遙游》 《養生主》《人世間》—後傳·大俠傳奇—《大俠傳奇》—別傳·唐方一戰—《俠少》 《唐方一戰》等

閱讀全文

與金庸屬於什麼類型的武俠小說作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梁羽生小說女主命運 瀏覽:956
文筆好的玄幻修真小說 瀏覽:27
小說穿越校園男主專一 瀏覽:806
主人公是唐傑的小說 瀏覽:830
穿越小說女主會仙術 瀏覽:979
總裁小說網txt下載 瀏覽:215
亞馬遜漂流記有聲小說 瀏覽:813
網路小說黑火 瀏覽:486
女主在部隊訓練的小說 瀏覽:563
月關哪本小說好看 瀏覽:898
莫言短篇小說大嘴 瀏覽:314
洛天依同人系統小說 瀏覽:435
女主當空姐的小說 瀏覽:484
哈金小說落地在線閱讀 瀏覽:720
不用下載的好看小說網站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447
玄幻煉丹完結小說 瀏覽:214
割下女人頭顱的玄幻小說 瀏覽:102
暴露狂小說TXT下載 瀏覽:388
年雅璇霍凌沉小說免費筆唱 瀏覽:29
聽鬼故事最恐怖的有聲小說排行榜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