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末紅娘子叫什麼名字
目前可以查找的所有史料中,均未有紅娘子姓名的記載,只知道紅娘子是河南人,但原籍何處,鄉居何里,也沒有明確記載。她從小跟隨藝人們流浪街頭,走馬賣藝。史書稱她是「繩技紅娘子」,就是耍雜技賣藝的女演員,紅娘子乃因發也賣藝時身著紅裝而得名。
紅娘子的光輝掩蓋了娘子軍的第一主角闖王夫人,甚至於連他身邊的男兒也黯然失色。
紅娘子出身低賤,是個賣解女子,身份還比不上官妓陳圓圓。
她容顏如花,成為權貴和無賴窺探的目標,但她用高超的武藝讓這些好色之徒望而止步。
她敢做敢為,他在百姓生活無著之時帶頭揭竿而起;她敢愛敢恨,對於心儀的李公子,他在李岩有夫人之時就敢搶李岩上山問計,在李岩被陷害之時又帶人攻入縣城,最終成為了李岩的妻子。她帶領的娘子軍不僅沒有象張獻忠部的婦女一樣成為闖部的負擔,還為闖部立下屢立戰功。
她在李岩被殺之後盾入空門,神龍見首不見尾,即使清兵逮盡女道士女尼姑也找不到紅娘子的蹤影。
紅娘子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給明末的漢族歷史畫上一道靚麗色彩。
真希望現在所有的漢族男子都能象紅娘子一樣,敢做敢為,敢愛敢恨。
② 求穿越到明末挽救大明的小說
穿越之再造大明
穿越之大明盛宴
穿越大明指南錄
大明天工
木匠皇帝朱由校是他的學生
徐光啟、宋應星、茅元儀、徐霞客視他為知己
《農政全書》、《天工開物》、《武備志》都是他的著作
還有那王修微、楊宛如、林天素、李貞麗等秦淮前八艷紅袖添香
二十一世紀的青年來到十七世紀,為了生存和生活種地、打鐵、寫書……
他喜好美食,種植新作物,開發新吃法,解決糧食問題;
他懶惰成性,總想著要用機械代替人力,開創機器時代;
他好為人師,不斷提出匪夷所思的理論,科學的黃金歲月從此開始!
鐵血大明
一個現代社*會的流氓穿越到了明末的崇禎十四年八月,成了大同總兵王朴,正好趕上了松山之戰,王朴該怎麼辦?
像歷史上一樣逃跑,然後被崇禎凌遲處死?
還是不跑,跟著洪承疇死守松山,然後被建奴殺死?
不行,都不行,王朴得走另外一條路,一條活路,他既不想死,也不想給大明朝,給崇禎皇帝當烈士,他得從死路中闖出一條生路。
以後還要蹂躪滿清韃子,剿滅李自成和張獻忠,把大漢奸吳三桂剝皮抽筋塞草做人皮燈籠,再把秦淮八艷,紅娘子,大小玉兒,還有長平公主統統娶回家。
等天下太平的時候,每天在家裡開幾桌麻將,看著漂亮老婆們爭奇斗妍,那日子才叫安逸啊……
都很好,求加精!
③ 回到明朝當駙馬txt全集下載
回到明朝當駙馬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出場人物簡表,都是一些主要人物,龍套就不出來了,會根據劇情發展增加:
李睿 虛構人物,主角
長平公主 歷史人物
趙媛 虛構人物,蘇州趙氏長女
李世 虛構人物,李睿好友
李信 歷史人物,又名李岩,明末農民軍起義主要將領之一
崔鶯鶯 歷史人物,別號紅娘子,明末著名女將,李信妻子
張勇 虛構人物,李信部將,戰死
李自成 歷史人物,明末農民軍領袖,號闖王。
羅汝才 歷史人物,明末農民軍主要將領、核心人物、智囊,別號曹操
宋獻策 歷史人物,李自成軍師
李過 歷史人物,李自成侄子
李仙鳳 歷史人物,河南巡撫
劉見義 歷史人物,洛陽之戰時援軍主將之一
陳永福 歷史人物,官至總兵,開封之戰有大功
福王世子 歷史人物,下一任福王
周王 歷史人物,開出巨額賞金激勵士氣,保住開封
文章里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古代的時辰計時方法,換成現在鍾點會顯得很不真實,因此這里附上一份時辰和鍾點的對照表: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八刻;也就是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個小……
應該是你需要的吧
④ 闖王李自成手下十八騎都是有誰
劉宗敏——總哨。即前軍大將,也是李旗下第一大將。
郝搖旗——大將。中軍預備隊,主要支援前軍。
李過——後軍大將。
牛金星——軍師將軍兼中軍大將。
李岩——護軍將軍
田見秀——後軍大將。
高一功——大將。中軍預備隊兼運糧官。
劉芳亮——大將。護衛老營。
高桂英——老營總管。
張世傑——參軍將軍
劉希堯——參軍將軍
劉體純——先鋒將軍
黨守素——督尉掌旗官。掌「闖王」大旗。
張鼐——糧官副將
紅娘子——領軍副將
李過——掌印副將(李自成侄子)
趙蓋——前軍參將
程宕——後軍參將
袁咬——後軍偏將
李闒——前軍偏將
⑤ 李自成失天下的事跡
前面兩個帖子說了李自成的戰略失誤——沒有鞏固已佔領之地後就過早進京,以及戰術失誤——進京後軍事部署方面輕視滿清和政治上沒有「墮落」為地主階級。網友的激烈討論給了我很多設想,導致李自成這兩個重大失誤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團體差勁,另外我本人還覺得李自成性格缺陷也是失敗的重要原因。
1,李自成的團隊差勁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5670848_1.html/ ]
看看李自成大順政權的團隊,或者說高層,都是些什麼人。不妨跟朱元璋的團隊做一下比較,朱元璋團隊武將有徐達這樣的統帥才能的人,下面有猛將無數;文官有劉基劉伯溫這樣的大才,據說是堪稱當時的諸葛亮。雖然很多網友對劉伯溫寫的那個什麼討伐元的檄文非常有微詞,認為竟說一些無光緊要的東西——如在漢人看來是亂倫的東西(網友說,這是人家習俗,關你屁事),關鍵的一點也沒說到。不管怎麼樣,劉伯溫可是給朱元璋出了很多非常好的主意,幫助朱元璋的天下。除了劉伯溫外,朱元璋還有一大堆封建文人為其服務。
再來反觀李自成的團隊,武將方面,明顯缺乏徐達那樣的統帥,而猛將倒是有劉宗敏等幾人,歷史上真實的劉宗敏根本不是影視作品上面講的那樣,進京後強搶陳圓圓從此墮落,而是後來多次打戰一直沖鋒在前,如潼關大戰等,一直到死。高一功、李過等人最多都只能為將,即使作為將也是勉為其難,根本不能為帥。有網友會說李岩,事實上這個人物根本就是個虛構的,其實封建御用文人虛構這個才能強而最後悲劇的人物,其目的在於通過李岩來說李自成進京後如何墮落之類的,從而抹黑李自成。事實上大順政權的記載以及一些地方誌等記載,完全沒有大順政權裡面有一個地位僅次於劉宗敏和牛金星、名叫李岩的人物,連基本原型也沒有。也許大順政權裡面有某個官員叫做李岩,但絕對不是影視作品和一些小說演義裡面的那個高大形象的李岩,更沒有什麼巾幗英雄紅娘子。
對於文官方面,李自成團隊就更差勁了。有些名氣,拿出手的應該就是牛金星和宋獻策了吧(如果還有其他,請網友告知)。然而,牛金星不過是個因為罵親家扒灰而遭誣陷獲罪後,被迫參加起義的舉人;就其才能而言,基本上沒有什麼戰略部署的眼觀,也沒有作為首席智囊的能力,似乎其也沒有給李自成指出和策劃設計一些正確的戰略。宋獻策,更不過是個算命混飯吃的江湖騙子文人罷了,其作用出了提出「十八子的天下」來鼓舞堅定李自成反的決心外,似乎沒有什麼其他重要作用。當然了,限於了解有限,這僅僅是本人對此二人不成熟的看法,歡迎網友提出自己看法,也好讓本人見識一下。顯然此二人的能力跟朱元璋手下的謀士劉伯溫沒法比,也沒法和投降滿清的洪承疇等比較,甚至比起範文程和寧完我來也差。
正是由於團隊差,所以才沒有制定正確的戰略:也就是先鞏固已有根據地,佔領關鍵位置,不急於進京和稱王以及的登基。只有在鞏固根據地之後,有了穩定的糧餉來源(用稅收制代替那個來源很不穩定的追繳制,完全可以只沒收極少數大地主的財產,而從稅收上減輕農民負擔而讓其餘那些地主多繳納,總比把所有地主和商人階級都推到對立面去好)之後,再進京。即使進京了,那麼策略也應該改變,尤其是軍事部署方面,大順軍沒有一個有戰略眼光,如果是劉伯溫這樣的人,肯定會考慮到關外清八旗來干涉的可能性,也肯定會考慮到如何更有效控制投降明軍的問題。
正是由於團隊差,後來山海關失敗,大順軍一來敗退,敗的非常快;沒能及時作出相應調整。當時清廷剛剛入關立足未穩,而且,清一進京就將內城老百姓和士紳驅趕出去,再加上剃發易服很不得人心;這個時候如果調整好政策,應該是很有機會的。然而李自成的團隊,沒有人能在這個關鍵時刻提出制定合適的應對政策,基本上除了潼關等少數幾次反擊和防守外,基本是一路敗退,這大概也是之前沒有鞏固好自己佔領地的原因,也就是沒有根據地的原因吧!
2,李自成性格缺陷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1),思想僵化,沒有及時完成身份轉變
似乎李自成一直是農民,沒有「墮落」到地主。在當時封建社會時代,這樣肯定是遭到勢力更大地主一方的反撲。即使李自成關心農民疾苦,幫助農民,即使是想消滅導致明末社會矛盾尖銳化的大地主階級;李自成也完全可以通過限定打擊面,僅沒收少數大地主階級的土地和財產,分給農民,而對於一般中小地主和商人、文人士子應該是聯合為主,完全可以通過制度來減輕農民負擔。而沒有必要一直採用收入來源不穩定的追繳制,收入不夠的時候不得不擴大追繳對象,從而讓很多本來准備投靠李自成的官員不僅財產沒了連顏面也沒了,這樣自然將其推到對立面去。這就說明李自成的思想不夠靈活,沒有適應當時封建歷史背景所需,而完成了身份轉變。也正是這個關鍵問題導致了李自成沒有根據地,畢竟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絕大部分農民可沒有管理能力,而管理地方只能靠鄉紳,完全可以用開明鄉紳為管理者。
2),打戰過於勇敢、沖鋒在前
打戰勇敢、沖鋒在前,本來應該是褒義詞。然而對於一個統帥而言,有的時候往往是伴隨著輕易冒險。尤其是李自成,別的不說,在後來向南撤退過程中,身為一軍主帥,居然帶著幾十個人去前面探路;這種在一個陌生地方探路本來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而且你帶著少數人就更危險了。結果在湖北被地主武裝圍攻喪命了。探路完全可以派一個作戰勇猛的將領前去,而完全沒必要統帥親自去。當然了,這也可以從另一方面反駁有關李自成進京後迅速墮落,但是突然死亡確實得不償失。而李自成死後,大順軍沒了核心,後來戰績就比較差,遠不如原本實力比自己弱的大西軍。如果李自成不是意外死亡,是很有機會的,當時清廷的剃發易服遭到南方的激烈抵抗,全國各地民眾和士紳對清廷認可度正值最低的時候。如果李自成不死,完全可以滅了南明取而代之,從而形成一個新政權出來振臂一呼,利用南方較富庶之地進行抵抗,完全可以和清廷形成對抗,而時間一旦拖下去,清廷方面本來人口少有久經戰陣後損失不少的八旗兵員等問題將更加突出,此消彼長的情況下,天下歸誰還不一定。
3),沒有早點指定接班人
自從山海關打戰失敗,尤其是潼關打戰失敗後。李自成基本上有回到流民狀態了。這個時候李自成應該考慮到危險了,而一旦自己出事,大順軍交給誰的問題。然而李自成卻沒有考慮這些。有人會說此時指定接班人,可能導致內部矛盾,但至少的秘密留下遺詔之類的指定第幾繼承人。關於這一點也是個人淺顯看法,也許不正確。
⑥ 李自成第二卷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都有哪些主要人物,他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李自成第二卷的主要內容
到了商洛山以後,李自成黽勉努力,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重整旗鼓,與突圍到豫西的高夫人會師,並推動張獻忠重新起義,使形勢有了好轉。但是在崇禎十二年夏,商洛山中瘟疫流行,明軍乘勢進攻,同時起義軍內部又有叛亂,情況十分險惡。李自成等義軍經過艱辛努力,內平叛亂,外殲官軍,終於贏得了勝利。這時,由於統治者的橫征暴斂,再加上明末中原地區天災頻繁,農民走投無路,只有起來作武裝抗爭,各地已經形成星火燎原之勢。李自成「星馳入豫」後,起義隊伍迅速壯大,他們攻洛陽,殺福王,起義出現了歷史性轉折。但是在起義走向高潮後,農民起義軍自身的狹隘性也開始暴露出來,勝利滋生了盲目的樂觀情緒,農民起義中那種根深蒂固的流寇主義使李自成攻佔洛陽後,不聽李信兄弟的勸告,放棄了這個中原重鎮。各路農民起義軍之間的斗爭摩擦也在加劇,所有這些都為以後李自成起義軍的悲劇結局埋下伏筆。
主要人物
《李自成》的一個顯著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形象。作為一部卷帙浩繁的長篇歷史小說,涉及到封建社會的各色人物,這些人又分成不同的群體:其中有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等義軍領袖,劉宗敏、李過、郝搖旗、李雙喜、袁宗第這些義軍將領,牛金星、宋獻策、李信、徐以顯等參加義軍的封建知識分子,高夫人、紅娘子、慧英、慧梅等義軍女英雄,還有作為封建統治者代表人物的崇禎、洪承疇、楊嗣昌等。然而作者著力最多的是主要人物李自成。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時,以史料為根據,著重突出了李自成性格中作為農民英雄的一面,表現了他的積極進取、堅毅沉著、英勇無畏,在困難和挫折面前百折不撓的精神。小說開篇,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就是血腥的潼關南原大戰,起義軍數千將士陷入官軍十幾倍於自己的重圍,李自成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以寡敵眾,殊死奮戰,結果蒙受重大損失。在商洛山練兵,糧草匱乏,瘟疫流行;外有官軍大兵壓境,內有石門谷桿子的叛亂;在起義軍最困難的時候,郝搖旗又拉走自己的隊伍。突圍至鄂西以後,李自成希望與張獻忠合兵一處,共舉大業,不料徐以顯又極力唆使張獻忠殺掉李自成。正是在這種險象環生的矛盾沖突中,李自成顯示了一個久經考驗的義軍領袖的英雄本質。同時作者又注重將李自成放在起義軍由弱到強的大背景中,寫出他性格的發展和變化。小說起始,李自成剛接過高迎祥的闖王旗不久,政治、軍事經驗都很欠缺,於是在南原大戰的決策上出現重大失誤:「帶著全軍疲於奔命,一直硬往潼關沖」,誤入官軍埋伏;他雖然作戰英勇,但畢竟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南原突圍後,李自成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經過血與火的考驗,他也變得成熟了。「星馳入豫」顯示了李自成的果斷。進入河南以後,他又提出暫時不攻城池州縣,只取富家山寨,推行剿兵安民,劫富濟貧,不向官府納糧,三年免徵的政策。特別是他聽從了李岩引用朱升的一句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些政策的實施對推動起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攻佔洛陽以後,李自成在勝利面前滋生了驕傲情緒,他拒絕了李岩提出的「據宛、洛以掃盪中原,據中原以奪取天下」的方略,輕率地放棄洛陽,為農民起義以後悲劇性的結局埋下了伏筆。作者聯系人物所處的外部環境探討人物性格發展的內在邏輯,不僅豐富了人物的性格內涵,也使人物顯得更加真實可信。
《李自成》在刻畫義軍將領的時候,非常注重彼此的差異。通過突出人物的特點,顯示出他們的個性。如寫劉宗敏,就著重渲染他的驍勇無畏:南原大戰中,義軍突遭洪承疇、孫傳庭的狀擊,但劉宗敏「在紛亂的千軍萬馬和刀光劍影中,像山嶽一樣地屹立不動」。他的坐騎被流矢射中,「三易坐騎」而鎮靜自若。同時作者也寫到他的粗中有細和機智能謀:在商洛山保衛戰中,為了將賺取依附官軍的宋家寨的武裝,巧施苦肉計,在視察射虎口防線,突然「身子一晃,栽下馬來,口突鮮血,不省人事」,終於引蛇出洞,聚殲他們於老營之內。作者還著重寫到郝搖旗的粗魯豪爽、熱情好義,李過的剛毅沉著,田見秀的忠厚淳樸和李雙喜的少年老成、智勇雙全等等。
在封建統治者的群像中,作者著力刻畫的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形象。作者曾明確指出:「我要將崇禎寫成一個生活著的人,而且是他這個人,並不是別人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也不是一般的亡國之君。 」在小說中,崇禎並未被寫成那種荒疏朝政、沉湎於酒色的皇帝,相反,他17歲登基後,就除掉了魏忠賢等宦官,收回朝政。他自命「中興之主」,宵衣旰食,勵精圖治。但是,由於明末幾代皇帝溺於聲色,宦官把持朝政,社會積弊如山,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都空前尖銳,明王朝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因此崇禎為中興所作的努力根本不能改變明王朝的命運。作者寫出了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既刻畫了崇禎剛愎自用、橫暴殘忍的一面,又寫出了他怯懦多疑、悲觀迷信的性格特點。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善於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在一種動態過程中展現人物的性格。如袁忠第是起義軍中一個重要將領,小說就在矛盾沖突中寫到他的勇敢和智慧:他隻身一人來到馬蘭峪會周山,但很快識破了周山的陰謀,在周山舉杯拿血酒的一剎那,他一連打死了兩個親兵,然後迅速將周山抓了過來,雖然眾寡懸殊,但仍打得敵人不得近身。只一個小故事就顯示了袁宗第的膽氣和虎威。作者還善於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突現人物的性格。如馬亻夫王長順聽說李自成將在洛陽稱帝,心中喜憂交加,紛亂如麻。他喜的是跟隨李自成這么多年,盼的也就是這一天;憂的是李自成一旦稱帝,高牆深院,他再也不能隨便見到闖王。這些都充分揭示了王長順復雜矛盾的心理活動。
⑦ 明末的李自成戰死後,他的余部怎麼樣了;其中最有名的都有些什麼人
李自成戰死後,他的余部又繼續戰鬥了約十八年左右,他的侄子李過與嬸嬸高桂英帶領大順軍一直在抗擊清狗,後來為了民族大義,尊南明,去帝號,改為'忠字營',著名的部將有郝搖旗,高一功,劉芳亮,田見秀,李來亨;劉宗敏是在襄陽被清軍俘獲英勇就義,最冤枉的就是李岩,因為一句'十八子得天下'為闖王所懷疑,在敗退途中慘遭殺害,紅娘子逃走後回到了明教(白蓮教),後為教主;也在抗擊清狗,而牛金星下落不明,宋獻策被俘後被釋放回到北京繼續賣卜生涯........
⑧ 求一本明末的架空歷史小說,裡面有個情節是紅娘子女扮男裝,讓另一個女的喜歡上了她
《回到明朝當王爺》 月關
楊凌出於政治拉攏的需要,讓紅娘子假扮男人去朵顏三衛勾引銀綺,不過不是明末啊,只能算明朝中葉
⑨ 李自成手下有哪些大將
手下有袁宗第、李來亨、劉宗敏、田見秀、賀錦等大將,都沒有明確分工,都在隨李自成到處征戰。
1、袁宗第(1617—1664)李自成部將。任大順軍右營制將軍,封「綿侯」。弘光元年(1645),李自成遇害後,與何騰蛟、堵胤錫聯絡,走上聯明抗清的道路。參加了圍攻荊州、反攻重慶、夔東反圍攻諸戰役。永曆十八年(1663年,清康熙二年)兵敗被俘。永曆十八年(1664年,清康熙三年)十月十二日於巫山縣遇害。
2、李來亨(?-1664年),米脂人,李錦義子。永昌二年(1645年)隨李錦聯明抗清。永曆七年(年)出沒於湖北省興山縣的茅麓山,又稱夔東十三家。永曆九年(1655年)立「聖帝行宮碑」。永曆十年(1656年)十二月封臨國公。順治十六年清軍深入雲南追擊永曆帝,李定國勢孤,他與諸將攻重慶,牽制南下的清軍。
康熙元年(1662年)清軍集中主力,分路進攻;他奮戰數年,最後據守茅麓山九連坪(今湖北興山西北);康熙三年(1664年),清兵圍茅麓山,臨國公李來亨舉家自焚。
臨國公李來亨的軍事抗清生涯占據了他大部分領兵歲月,他的一生主要光陰都是在與滿清作斗爭中度過。雖然最後自盡,但他抗清禦侮的英雄氣概、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殺身成仁的民族氣節,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
3、劉宗敏(1607年—1645年),字捷軒,陝西藍田人,一說米脂人。原為鍛工,從李自成起義。崇禎十一年(1638年),隨李自成突圍潼關原,隱於商洛山。十三年助李自成突圍巴西、魚腹諸山,入河南,勢復大振。
十六年任權將軍,次年,在西安封汝侯。率師出固關、下真定,與農民軍主力會師北京,加左都督銜。入京後,對明降官拷掠助餉。後東討吳三桂時負傷,後隨李自成退出北京撤回西安,進入湖廣。
4、田見秀,字玉峰,李自成部將。性仁厚,有儒將之風,從李自成征戰,多有大功。明末清初人,號鎖天鷂。李自成部將。崇禎十六年(1643),任提督諸營權將軍,封澤侯。順治二年(1645),李自成在通山九宮山遇害後,與吳汝義率一部分大順軍走岳州,後與李過、高一功部會師於松滋之草坪,奉李過為主帥。不久,即隨李過與堵胤錫聯明抗清。
5、賀錦(?-1645),號左金王(一說爭世王為賀錦、左金王為藺養成),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明末各路農民起義隊伍在滎陽(今河南省滎陽縣)大會時,賀錦名列十三家之一。會後,在中原地區作戰。1638年起義軍受挫,他仍堅持斗爭。
後與賀一龍、馬守應轉移至英山(今湖北省英山縣)、霍山(今安徽省霍山縣)、太湖(今安徽省巢湖市西)一帶地區,與劉希堯、藺養成等合軍,稱「革左五營」。革、左五營的實力相當可觀,當時任明朝安、廬、池、太巡撫(簡稱皖撫)的鄭二陽在奏疏中說過,「革、左之狡橫不下於獻、操,善戰者不止數萬。」他們主要是依託大別山脈(史稱英霍山區)開展戰斗。
(9)明末網路小說有李過跟紅娘子擴展閱讀
明朝天啟年間,陝北地區災荒連年,官府糧差分文不減。李家生活非常困難。李自成小時候曾被舍入寺廟當小和尚,名黃來僧,並給本邑艾姓地主牧羊度日。十幾歲喪母,不久父親又去世。二十一歲那年,無依無靠的他應募到銀川驛站當一名驛卒。
不久,因無力償還豪紳文舉人的債,他曾被戴上枷鎖嚴刑拷打,後來在窮夥伴的幫助下,殺死文舉人,又與侄兒李過逃往甘肅當邊兵。當時,邊兵的生活也很困苦,糧餉不足,軍官又貪污、剋扣軍餉,兵士經常挨餓受凍。
明朝末年的驛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朱由檢在崇禎元年(1628年)驛站進行了改革,精簡驛站。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裁撤,失業回家,並欠了債。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繳不起舉人艾詔的欠債,被艾舉人告到米脂縣衙。縣令晏子賓將他「械而游於市,將置至死」。
後由親友救出後,年底,殺死債主艾詔。接著,因妻子韓金兒和村上名叫蓋虎的通姦,李自成又殺了妻子。兩條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問,吃官司不能不死,於是,就同侄兒李過於崇禎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肅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投軍。
當時,楊肇基任甘州總兵,王國任參將。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國提升為軍中的把總。崇禎二年(1629年)冬,後金兵大舉南下,京師吃緊。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調四方軍隊赴北京防守。甘肅邊兵李自成所在部隊隨參將王國向京師進發,途經金縣(今甘肅榆中),兵士們要求發餉,參將王國卻剋扣不發。於是,在榆中(今甘肅蘭州榆中縣)參將王國和當地縣令被殺,兵民發動了兵變。
李自成起事後轉戰漢中,參加了王左掛的農民軍。崇禎二年(1629年),後金第一次入塞,北京震動,大將袁崇煥被崇禎帝凌遲處死。崇禎三年(1630年),王佐掛被明廷招降,李自成轉投奔張存孟(不沾泥),擔任隊長一職。
崇禎四年(1631年)四月,張存孟在陝北戰敗降明。十月,洪承疇正式接任三邊總督,所以在崇禎六年(1633年),李自成率余部東渡黃河,在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闖王高迎祥,稱「闖將」。同年,曹文詔率千餘關寧軍擊敗山西境內的農民軍,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均逃到河南之後被曹文詔、左良玉等多路明軍包圍。
然而,崇禎七年(1634年),後金軍第二次入塞,曹文詔被調到大同抗金,被圍農民軍從王朴處突圍。是年六月,新任五省總督陳奇瑜乃引軍西向,約會陝西、鄖陽、湖廣、河南四巡撫圍剿漢南農民軍。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部見明軍雲集,誤入興安(今陝西省安康市)車箱峽(今陝西省平利縣老縣鎮)。
峽谷之中為古棧道,四面山勢險峻,易入難出,唯一出口為明軍所截,「馬乏芻([chú],喂牲畜的草)多死,弓矢皆脫」,情勢危殆,李自成用顧君恩之計,賄賂陳奇瑜左右人士,向官兵詐降。陳奇瑜釋放李自成等人,派五十多名安撫官,將農民軍遣送回籍,甫出棧道,自成立刻殺安撫官復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袁宗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來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宗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田見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賀錦
⑩ 紅娘子簡介
紅娘子 (《本草圖經》)
【異名】樗雞(《本經》),灰花蛾(《綱目》),紅娘蟲(《葯材資料匯編》),么姑蟲(《中葯志》),紅女、紅姑娘(《四川中葯志》)。
【來源】為蟬科昆蟲紅娘子的乾燥全蟲。
【動物形態】紅娘子,形似蟬而小,體長15~25毫米,寬約5~7毫米。頭部及胸部均呈黑色,唇基朱紅色。頭部兩側有復眼,大而突出,雜有黑褐色的斑塊;觸角1對,位於復眼間的前方。前胸背板前狹後寬,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左右兩側有2個大形斑塊,呈朱紅色;雄蟲在後胸腹板兩側有鳴器。翅2對,長大,膠質,前翅黑色,後翅褐色,有光澤,翅脈黑褐色,明顯。足3對,黑褐色,健壯。腹部血紅色,基部黑色;雌蟲有黑褐色的產卵管。
【分布】多生於丘陵地帶,成蟲棲息於低矮樹叢中,不能高飛;若蟲生活於未開墾的砂質土壤中。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江西、四川、雲南等地。
【採集】於6~8月間,朝露未乾時捕捉。此蟲能分泌毒液,刺激人的皮膚而發泡,故捕時宜戴手套及口罩。捕得後,蒸死或烤死,然後曬干。
【葯材】乾燥蟲體呈長圓形,尾部較狹。頭黑臂紅,復眼大而突出。頸部棕黑色,兩肩紅色。背部翅黑棕色,質脆易破碎。胸部棕黑色,足3對,多已脫落,腹部紅色,可見有8個環節,尾部尖。質松而輕,剖開後可見體內呈淡黃色。氣微臭,以身干、翅黑、腹紅、色鮮艷、完整不碎、新鮮者為佳。
產於湖南、河南、湖北、江蘇、四川、安徽,河北等地;以湖南、河南產量較大。
【附註】紅娘子和樗雞,在現代動物學上是兩種不同科屬的昆蟲,而歷代《本草》每多混淆。或雲"形似寒螿",或雲"形類蠶蛾"。"寒螿"是蟬類,雲似"寒螿"者,頗與蟬科紅娘子相近;類"蠶蛾"者,則很象樗雞科的樗雞。但目前葯材只用紅娘子,樗雞未見入葯。樗雞體較紅娘子小;體表及翅都附有白色蠟質。頭狹小,淡褐色,復眼黑褐色。前胸背板淡褐色,中央有隆起線1條,小盾片三角形,頗大,暗褐色。前翅革質,基半部淡褐色,稍帶綠色,存黑斑20餘枚,翅脈白色;後翅膜質,基部約占翅的1/2呈紅色,上有黑色斑紋7~8枚,翅端黑色,中央有白色紋,腹部寬大,尾端逐漸狹小。多群棲於樗、榆、刺槐、桐、楓、女貞及多種果樹上;吸食樹中液汁,為林木之害。
【化學成分】紅娘子含斑蝥素等,又含蠟、脂肪油及紅、黑2種色素。樗雞含酸性粘多糖、粘蛋白、脂蛋白。
【炮製】揀凈雜質,除去頭、足及翹,用米同炒至老黃色,取出,篩去米粒即成。
《綱目》:"凡使(紅娘子),去翅、足,以糯米或用面炒黃色,去米、面用。"
【性味】苦辛,平,有毒。①《本經》:"味苦,平。"②《別錄》:"有小毒。" ③《本草匯言》:"味苦辛,氣平,有小毒。"
【歸經】《綱目》:"厥陰經。"
【功用主治】攻毒,通瘀,破積。外用治瘰癧,癬瘡;內服治血瘀經閉,狂犬咬傷。
①《本經》:"主心腹邪氣,陰痿。"
②《別錄》:"療腰痛,下氣。"
③《本草衍義》:"行瘀血、月閉。"
④《綱目》:"主瘰癧,散目中結翳,療猘犬傷。"
⑤《葯材資料匯編》:"效用與斑蝥同。"
⑥《山西中葯志》:"外用治瘡癬。"
【用法與用量】外用:研末敷貼,發泡或調塗。內服:炒炙後研末入丸、散。
【宜忌】有劇毒,內服宜慎;體弱及孕婦忌服。
【選方】①治瘰癧結核:紅娘子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錢,硇砂一錢五分,黃丹五分。為末,糯米粥和作餅貼之。不過一月,其核自然脫下矣。(《衛生易簡方》)
②治橫痃便毒:雞子一個開孔,入紅娘子六個,紙包煨熟,去紅娘子,食雞子,以酒下。(《積德堂經驗方》)
③治瘋狗咬傷:紅娘子二個,斑蝥五個(並去翅、足,若四十歲各加一個,五十歲各加二個),青娘子三個(去翅足,四十歲加一個,五、六十歲加三個),海馬半個,續隨子一分,乳香、沉香、桔梗各半分,酥油少許。為末。十歲者作四服,十五歲作三服,二十歲作二服,三十歲作一服。(《談野翁試驗方》)
【趣談】關於紅娘子有一副對聯,其上聯是:大將軍上戰場身披穿山甲,下聯是:紅娘子坐花轎頭戴金銀花。「大將軍」葯名蜣螂,江湖人稱「屎蛒螂」,同樣「穿山甲」「紅娘子」「金銀花」也是葯名。大將軍上戰場作戰披穿山甲保護自己,紅娘子坐在花轎中戴金銀花為了出嫁。此對子有趣吧!
[編輯本段]2 人物
幾輛破舊的馬車,載著一支流浪藝人的隊伍,緩緩行駛在由山西通往河南的官道上,一路上飛揚的塵土,落滿了車逢,這支十來個人的隊伍,似乎個個都疲憊不堪。
這是明崇禎四年的春天,陝西、山西一帶久旱不雨,飢荒嚴重,迫於生計,各地流寇蜂起,燒殺搶掠,鬧得雞犬不寧。這些流浪藝人原本是在山西境內周遊賣藝,如今當地人肚子都填不飽,哪裡有閑錢來打發他們,他們便只好收拾行頭,轉道尚且安寧的河南,這支隊伍的領 頭人是一位二十齣頭的姑娘,因常穿一身紅色表演裝,人們都稱她紅娘子。這幫藝人原是由她爹組織起來的,紅娘子從小失去了親娘,隨著四處流浪賣藝的爹長大,既然長在這種班了里,她自小就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七歲登台,九歲成名,十五六歲時便成了班子里的台柱子 ,前年她爹累死在場子上,順理成章,她又被大夥兒推舉為班頭,領著十幾號人走南闖北,掙一口血汗飯吃。這天,紅娘子的班子來到河南祀縣,在縣城鬧市的一塊空地里罷起場子,一陣激昂緊湊的鑼鼓聲後,場子周圍便很快圍滿了趕來看熱鬧的市民,個個舉頭拭目,等看 好戲上場。因為是在本地的第一場演出,必須來個開門紅才能鎮得住觀眾,紅娘子略略化了妝,便第一個出場了,她的拿手絕活是繩技,場上早已豎起了兩支高桿,離地一丈高的桿頭上牽了一根筷子粗細的鋼絲繩,在陽光照耀下閃發亮。只見紅娘子穿一身鮮紅的短靠,一根 銀色寬腰帶緊束腰間,把她細腰豐胸,窈窕健美的體態勾勒得鮮明動人,紅衣衫的襯托下,一張俏臉愈發顯得白哲生動,明眸閃爍處,引得周圍的觀眾耳熱心跳,眼光不由自主地跟著她轉。紅娘子亮相後,猛地一個燕子翻身,便輕輕巧巧地躍上了一丈多高的鋼絲繩,單腳立 在上面悠悠晃晃;接著,只見她柳腰輕擺,在鋼絲上走了兒個來回,雙手則在空手優美地舞動著;稍稍停了一會兒,突然向上一縱,翻了一個漂亮的空中筋斗,又穩穩地落在鋼絲上;接下來是一串仙鶴獨立,乳燕展翅,蛟龍出水,彩鳳朝陽的技巧動作,惹得下面的觀眾驚呼 聲一陣高過一陣,這時,空地里颳起了一陣風,把高處的鋼絲繩吹得搖搖盪盪,似乎要
把紅娘子盪了下來,但她一連串的空翻,有時眼看就要失足落下,卻又總是能恰到好處地穩住,觀眾們不由得大聲叫好。
又是一次驚險的動作,紅娘子聽到從觀眾的外圈發出一聲驚恐的呼叫,與四周的喝彩聲格格不入;稍稍站走後,她低頭向那呼聲處看去,原來是一位年輕的公於,正睜大了眼睛,驚恐地望著自己,看他站在離觀眾圈稍遠的地方,手裡牽著一匹白馬,似乎是剛剛來到。就在紅 娘子低頭看去,四目相對的那一剎那,她不由自主地心中一悸,宛如觸電一般,表演經驗豐富的她為什麼會突然分神呢?只因那公子眼中流露出一種由衷關切和擔心的神態,是她極少見到的,何況這又是來自一位英俊儒雅的年輕公子,怎不讓她心神盪漾呢!
那位公子似乎也察覺到了紅娘子那含情脈脈的眼神,他先前是被她高超的技藝、矯健的體態、秀媚的臉龐吸引住了,現在卻更為那種勾魂攝魄的眼神而心盪神移。這位公子叫李岩,乃是當朝戶部尚書李精白的小兒子,年方二十,已有舉人身份,此時正在家鄉祀縣埋頭苦讀, 以待來年入京應禮部會試。今天春遊偶而路過此地,不料卻被一位江湖賣藝女弄得心旌搖曳,難以自持,他心想自己身為尚書公子,哪可如此輕薄,便強迫自己離開了場子。
鋼絲上的紅娘子做完一個動作,再定睛朝下看時,已不見了那位公子,心中一動,自知一時難以平靜下來,於是連忙一翻身,蝴蝶一般地落在了地上。
紅娘子的班子接連在杞縣表演了五場,紅娘子每次留意觀察,卻再也沒見到過那位公子,賣藝人四海謀生,幾天後,紅娘子雖然牽腸掛肚,卻只能帶著班子轉場到其他城鎮去了。
三年後,李岩奉父母之命與大家閨秀湯柳容結為夫妻,湯氏秀美文靜,知書識理,婚後的生活還算美滿和洽,然而昔日紅娘子佻巧的模樣,仍然不時地在李岩腦海中浮現出來。
這時,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已卓成氣候,形成了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幾股勢力分庭抗爭的局面,由於連年戰亂,又逢上乾旱之災,杞縣一帶也鬧起嚴重的飢荒,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飢民們知道李公子心地善良又很有來頭,便紛紛聚集到李家門前,哀呼:「李公 子救我!李公子救我!」
李岩心感神傷,當即打開了自家的糧倉救濟飢民,可畢竟僧多粥少,仍然解決不了大問題,於是就出面請求縣令宋常咸,打開糧倉放糧濟民。宋縣令卻是個膽小怕事之人,只說開倉大事必須請求上級批准才行,可此時戰亂阻隔道路,要想與省府取得聯系再放糧,勢必來不及 了。李岩果敢他說:「救人事大,應見機而行,倘若上級追究起來,我甘願承擔全部責任!」
既然如此,宋縣令無話可說,於是打開了糧倉,將存糧發放一空,幫杞縣的百姓度過了難關。事後,省府聞訊後果然派官吏來調查此事,宋縣令唯恐自己牽涉進去掉了烏紗帽,一口推說是李岩帶領飢民強行開倉搶糧,自己毫無辦法。如此一來,案情性質大變,李岩成了哄搶 糧倉的首犯,被關進大牢聽候發落。
一聽說李公子被捕入牢,全縣的百姓為之憤憤不平,大家奔走相告,自發地組織起來到縣衙為李公子請願,都置疑道:「李公子是救活了一縣飢民的大好人,怎麼可以治罪呢?」
然而縣衙里的宋縣令哪裡管這么多,他一心只想應付了上級,保住自己的烏紗帽就行,哪裡會管什麼怨聲載道。
恰好此時紅娘子一行巡迴演出又來到了杞縣縣城,耳邊不時聽人說起李公子的義舉和案情,雖然她並不知道李公子就是當年令她心悸的那個人,但她深深為這個李公子的行為而感動,心中湧出助他一臂之力的想法。
一個月黑風高夜,紅娘子換了一身黑色夜行裝,悄悄摸到縣衙大牢,施展出飛檐走壁的功夫,輕輕鬆鬆地翻入了獄牆內,抓了一個獄卒,問明了關押李公子的地方,神不知鬼不覺地潛了進去,把李公子救出,當夜帶他逃到延陵山密林深處的山洞裡。
來到山中停下,天色已經放亮,紅娘子這才得空仔細打量被自己救出的李公子,這一看竟大吃一驚,這個李公子居然就是自己當年在杞縣賣藝時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位年輕公子。李岩似乎也認出了眼前這個黑裝俠女,就是當年那個翻騰在鋼絲繩上的紅衣姑娘,世間竟有 這等巧事!兩人一番相敘,頓時覺得彼此十分親近,李岩對紅娘子的冒險相救感激不已,紅娘子則為自己救出的是他而萬分慶幸。
李岩對自己越獄逃匿行為惶恐擔心,紅娘子萬般柔情地安慰著他,勸他待風頭過去再作打算,先在山中隱居些時日,有意無意中,紅娘子流露出以身相許的意願,李岩受寵若驚,但一想到家中的嬌妻,不免有些顧慮,欲愛又止,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天,紅娘子下山去尋食物和日用品,讓李岩在山中等她。李岩一個人坐在山洞裡,左思右想,覺得自己主張開倉放糧的行為確屬情勢所迫,只要調查清楚,應該可以獲得諒解,如今擅自越獄,平白無故地加上個罪名,豈不是弄巧成拙?再說父親身為朝廷大臣,自己又是 前途可待的舉人,何必逃隱山中,作亡命之徒呢?如此想來,他漸漸下定了決心,索性趁著紅娘子不在身邊的機會,徑自循路下了山,到城中縣衙去投案。為李岩的不翼而飛,宋縣令正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這時見李岩又自回羅網,連忙把他釘上腳鐐手銬,打入地牢,誣陷 他是串通賊人的要犯,准備就地處死,以免得他再次逃跑,自己受到牽累。
縣城裡的百姓聽到李公子將被處死的消息後,悲痛萬分,紛紛奔走街頭,商議著搭救公子的計策,商量來商量去,始終沒想出個妥當的辦法。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紅娘子手揮寶劍,騎著一匹白馬飛馳入城,在鬧市中振臂一呼,馬上應者上千,大家一窩蜂地跟著紅娘子沖 進縣衙,趕跑衙役,殺了宋縣令,打開地牢,救出了悲憤已極的李公子。
事情不由自主地鬧到了這種地步,已經和舉旗造反沒有什麼兩樣了,既然如此,李岩只好接受了紅娘子的提議,打起義旗,聚眾為軍,與朝廷抗爭!經過一番謀劃,李岩當眾宣布:「劫獄殺官,罪已加身,事已至此,不如鋌而走險,如今世道昏暗,我們何不獨樹一幟,稱雄 一方,也好給百姓們謀些好日子過。大家可否願意隨我同起?」當地的百姓早已痛恨致極,如今德高望重的李公子搖旗吶喊,怎不心情激盪,當即就有數千人表示願意捨命相隨。
大家推舉李岩為首領,占據了杞縣縣城,勢力四處擴張,基本控制了整個杞縣和附近一些城鎮。由於李岩施行的一系列減稅免捐方案頗得民心,遠近飢民紛紛聞訊投奔到他的旗下,很快就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義軍隊伍。
這時李岩的夫人湯氏已去了京城公婆家,她是在李岩入獄後奔往京城,找公婆設法搭救丈夫的。既然揭竿而起,夫人回來的希望十分渺茫,紅娘子又是一往情深,李岩禁不住敞開了心扉,接納了紅娘子,夫妻倆一唱一和,把義軍整治得象模象樣。
京城中李尚書夫婦及湯氏得到李岩落草為寇的消息大為震驚,連忙連連寫信勸他改邪歸正,可李岩既已騎虎,勢成難下,只好對父母妻子的勸告不聞不問,李尚書夫婦大感家門不幸,羞愧難當,為了表示自己對朝廷的忠心,一家人一同自縊而絕,湯氏也在其中。
後來,李岩的起義軍與闖王李自成的部隊結合在一起,李岩成為李自成麾下出謀劃策的重要人物。崇幀十六年春天,義軍攻破京城,李自成自立為大順皇帝。不久,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李自成的部隊大敗干一片石,此時李岩建議道:「事已至此,當以一致抗拒清兵入關為要 任,可與南京新立的福王密切聯合,暫緩稱帝,等把滿清人驅逐出關後,再議皇位之爭。」李自成坐上了皇帝寶座,捨不得輕易放棄,不但不採納李岩的忠告,反而聽信了小人的挑撥,唆使牛金星用毒酒殺了李岩,然後載著大批金銀財寶,率部向西安撒退。
此時紅娘子正率領一支人馬遠在中原一帶征戰,僥幸逃過了李自成的迫害。李岩慘死的消息傳來,紅娘子悲憤填膺,立刻打起廣「為夫報仇」的旗號,開始與李自成為敵,同時又反擊滿清。雖是兩面受敵,但因紅娘子調遣有方,她的部隊還是接連取勝。
到後來,李自成失勢,清兵攻下西安,直驅中原,大軍壓頭,紅娘子被迫撤向湖北一帶,將人馬並入南明巡撫何騰蚊麾下;然而,不久之後,清兵南下,屠揚州、陷南京,南明很快煙消雲散,紅娘子也在激戰中失去了下落。
3 自由撰稿人
紅娘子,苗女,湖南浦市人,2006年發表作品,現出版長篇小說六本:《紅緞》、《青絲》、《綠門》、《橙子》、《這個豬頭會魔法》、《穿越公主我最大》。其作品遠銷至義大利、韓國、台灣。《紅緞》被簽訂影視合同,現正在籌拍中。
紅娘子作品文風詭異,善構思,情節具有濃郁中國風,並且完美將人性、愛情和驚悚元素完美融合,讓人驚喜,因為在驚悚文壇騰空出世,成績矚目,被譽為「驚悚女皇」。
貼一她在紅榜上寫的一個寫作小感悟
從紅榜網到第十本書的出版
從紅榜網到第十本書的出版
今天,當我在電腦屏幕前面,敲下我的10本書的最後一個字,順手把它發到編輯的郵箱里,外面的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我站起來,突然百感交集,寫作這幾年來,無數的滋味都湧上心頭。
《紅緞》《綠門》《這個豬頭會魔法》《橙子》《青絲》《穿越公主我最大》《大唐1號美容醫館》到接下來要出版的《情系紅娘子》《烏龍公主私奔記》《詭面》和《紫鈴》,這些都是已經簽約完成的。
這一路走來只有自己最清楚,我並不是科班出身,學的專業和寫作相隔十萬八千里,剛開始決定寫作的時候,完全因為生活所迫,實在是找不到掙錢的方法,打工又感覺沒有出路,做老闆有沒有本錢,想來想去只好做自由撰稿人。
做這行的時候,基本上,並沒有什麼熟悉的人在圈內,寫作這個圈子我一個朋友也沒有,幫助最大的,就是飛雪寫的一個關於期刊寫手的寫作心得,我的起步就是從那裡開始,然後就是這一個網站,我沒有去過別的撰稿網站,所以它對於我意義非凡。
現在回想起自己剛開始起步的時候,感覺還是走了不少彎路,很想把這些經驗都寫下來,來幫助後來的一些新人,也許有一些有緣人,能夠像當年飛雪發貼幫助我那樣,被我給出的經驗所啟發,那樣就是最好的結局。
我是先寫了雜志期刊,大約寫了有一年左右,才開始無意寫長篇,現在完全是,出版小說為主,雜志反而成了一種練筆。
我現在想把我自己的一些寫作心得,混期刊,混出版界的一些方法都在這里總結一下。
當然也會有很多總結的不對的地方,因為我個人不可能完全正確地看待一些事情,所以,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見,歡迎一起討論。
第一部分
紅娘子寫作的心得:
1寫作的定位
首先必須明白自己的定位,如果只是一個非常自我的寫作者,那麼你並不需要去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你完全發自內心地去寫作,去討好你自己就可以了,對於這樣的作者,我是非常的敬佩,因為在這樣一個商業的環境里,可以完整地保持自己內心的人為數不多。
我們大部分人都必須依靠物質來生活,說得非常通俗一點,就是我們需要錢,如果把自己的文字看成是一種商品,把這個商品進行商業化的包裝和打造,讓它擁有自我的風格和完整的品質,在爭對自己的顧客群,定位寫作,這一種作者,我稱為商業作者。
接下來說的都是為了商業作者而准備的,我知道自己沒有什麼本事,也根本從來就沒有想過,能夠流芳百世,我就是想依靠自己的工作來改變我的生活,讓我過得輕松一點可以有能力去照顧自己心愛的人,所以,我絕對是一個商業寫手,這一點我很承認。
2 寫作的基礎
商業作者是不是就不需要品質,相反,商業作者所需要的素質,在某種程度上,要高過於自我寫作的作者們。
首先文字一定要漂亮,這是基本功,漂亮,好看,簡單,明快,准確,到位,又擁有自我風格的文字,是基本功。
我現在看來有很多作者,在寫作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沉不住氣,看著別人大把大把拿稿費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很心慌,要不然就是著招到退稿的挫折之後,慢慢對自己失去信心,認定自己不是寫作這塊料。
我很想問一下這些作者,你們到底寫了多少文字,我從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可以說非常的一帆風順,在榕樹下很鼎盛的時候,我剛出道都非常之順利,但是我依然埋頭苦寫四年,中間完全沒有考慮過要拿稿換錢的事情,在我打工的日子裡,寫稿是無論再怎麼累了要堅持下去的事情。
為了寫稿總得要放棄一些事情,比如游戲,比如聊天,比如逛街,看連續劇,等等,很多人並沒有把文字看作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付出的也不過是一時的熱情,有無數的事情都比寫作更重要,那麼,你都對寫作如此看輕,它為什麼要給你帶來好處。
這樣的人,根本就沒有開始的積累時期,就想著收獲,一旦遇到退稿就怪別人不能慧眼識珠,或者自己懷才不遇,要不然就是罵現在的讀者沒有品味,不懂欣賞,那麼,到底又管讀者什麼事了?
3 寫作的技巧
我當然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人是天才作者,但是我更相信,絕大多數的作者都只是普通人,對天才作者來說,文字天生就是為了他們而准備的盛宴,他們只需要去發揮,可惜你我都不是。
對於普通的作者而言,寫作技巧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有幸遇到一個好的老師,教會你怎麼在文章中把握技巧,那麼確實可以讓您的水平提高得很快,我所指的這種人,並不是我們以為的大學里的教授,而是一個有著實戰經驗,一直在出書而且暢銷可觀的作者,但那樣的傢伙一般也不會教人,我反正是沒有遇到。
寫作的技巧是不斷地在變幻,商業寫作也是一種潮流,每個時期都有每個時期不同的熱點,文字的大體也有一個流行,比如說,安妮寶貝遊行的時候,那樣的傷痛文字就盛行,亦舒的文體也領過一段時間的風騷,張小嫻那樣的小散文也有一段時間吃香,但是,在寫字的時候,最起碼你得看一看現在流行什麼,寫過時的文體總是無用的。
這個內容實在太大了,我也不好說,因為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氣質和文筆來指出寫作技巧的不同來,也沒有一套適用的方法,所以,我只能說,做商業寫手要多看。
4 學習看書
我知道很多寫手其實並不看出版的作品,雖然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麼想,但是不了解市場,也就不會知道自己的文字會怎麼樣,也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能不能推銷出去。
拿圖書出版為例,去年這個時候,熱銷著穿越和後宮文,那個時候,只要是寫的稍好穿越文,就不愁沒有一個好價錢,但是到了今年,就是在好的穿越,也沒有人要了,因為市場飽和了。
再比如說懸疑小說,這個市根據政策在改變,你也許在網路上感覺懸疑小說很火,但實際上,這類小說並不受市場的影響。
而且,網路小說注重的是吸引人,讓大家看的爽,而出版小說注意的是品質,可以讓人看了又看,才值得去購下來,所以,明白每個時期的暢銷書是很必要的功課,
今天就寫到這里,接下來就會繼續詳細的寫一些經驗
[編輯本段]3.著名越調劇目
越調劇目,主要劇情為明崇禎十三年官府苛捐雜稅,豪門金粉笙歌,民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貪官張豪借大壽演出,欲霸佔紅娘子為妾,被李信所救,張豪懷恨在心,加罪李信,李妻被迫自溢,紅娘子舉義旗,李信兄弟同紅娘子共赴闖王麾下共舉大事。
明末河南大旱,官府為鎮壓李自成起義,強行征派捐款,富商李岩開自家糧倉賑災卻遭官府陷害,誣告李岩收買民心,想要造反要抓捕李岩,雪上加霜的飢民在紅娘子的率領下造反,並劫走李岩。紅娘子勸李岩歸順義軍,並向其求婚。心有疑慮的李岩逃走,途中被官兵拿獲,以「私通紅娘子,殺官劫富」罪判為死刑。紅娘子劫法場,救下李岩,一同投奔了李自成。該劇大膽吸收並借鑒了現代舞蹈、電影、雜技等手法,舞台畫面多姿多彩,劇情節奏緊湊,富有變化,整體感強是一部十分優秀的戲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