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庸的14部武俠小說按歷史順序怎麼排
一、首先說明,金庸一共創作的武俠小說是十五部不是十四部,分別是:
1955 《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二、依照故事發生的時代,這十五部小說先後順序如下:
1、《越女劍》--春秋末年
2、《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3、《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4、《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5、《倚天屠龍記》--1262/1263年。南宋末--元末明初
6、《連城訣》--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7、《笑傲江湖》--明朝的起止時間為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公元1644年(崇禎上吊)。
8、《碧血劍》--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
9、《俠客行》--清初
10、《白馬嘯西風》--清初順治年間
11、《鴛鴦刀》--清中前期
12、《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13、《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14、《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這一天里——從早上 "東方紅日甫從山後升起……"一直到"……月亮正圓……"。
15、《飛狐外傳》-- 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貳』 金庸武俠小說排名
1.《鹿鼎記》(倪匡稱之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
2.《天龍內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鵰俠侶容》
5.《雪山飛狐》
6.《倚天屠龍記》
7.《射鵰英雄傳》
8.《書劍恩仇錄》
9.《連城訣》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碧血劍》
13.《鴛鴦刀》
14.《白馬嘯西風》
『叄』 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武功排名
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的武功排名如下:
超絕頂弱:石破天
絕頂強:龍島主、木島主
超一流強:張三、李四
超一流中:謝煙客
超一流弱:白自在、貝海石、旭山
一流強:妙諦、愚茶、天虛、丁不三、丁不四、大悲老人
一流中:梅文馨、石清、閔柔、封萬里、白萬劍、廖自勵、成自學、齊自勉、梁自進、史小翠、沖虛、陳沖之、米橫野、展飛
一流弱:照虛、靈虛、汪萬翼、耿萬鍾、梅芳姑
二流強:范一飛、高三娘子、呂中、風良、王萬仞、花萬紫、安奉日
二流中:周牧、吳道通
白自在和愚茶在俠客島有過一次比試。實戰就是愚茶劍斷,白自在劍飛。根據愚茶的判斷,劍斷的內力不如劍飛的(自承內力不及白自在),而且這個也符合常理。且有個佐證:郭靖帶楊過上終南山時,震斷了十四個道士的十二柄劍,有兩柄震飛。郭靖於是感嘆畢竟功力未純,有兩柄劍畢竟沒震斷。這說明震斷比震飛明顯牛叉。
而白自在自稱劍法不如愚茶,在實戰中是被否決的。二人打到後來,變成拼內力,很顯然因為愚茶的劍法佔不到白自在上風。所以二人其實劍法差不多。
綜合起來結論就是:愚茶劍法和白自在持平,內力明顯遜於。於是愚茶一流強,白自在超一流弱。
丁氏兄弟是很強的高手,但丁不四明顯不及白自在,相差也不遠,定為一流強。丁不四強於白萬劍,白萬劍定為一流中,於是石清閔柔夫婦一流中,沖虛看來和二人差不多,也是一流中。天虛明顯強出,那就是一流強。靈虛、照虛較差,能敵閔柔超過三四十招(可能達到七八十招),定為一流弱。白自在的老婆和四個師弟,應該略不及白萬劍,但差距不到一個層級,還是一流中。梅文馨和丁不四相差不遠,出奇制勝能擊敗丁不四,所以也是一流中。
謝煙客能對三個一流中(白萬劍等)聯手且大占上風,設等於四個一流中,那就是兩個一流強,也就是超一流中。長樂幫各香主,三人齊上能敵謝煙客,但這是碧針清掌未成時的謝煙客,彼時只是超一流弱,和白自在持平的水準。所以陳沖之、米橫野、展飛定為一流中。
一流中陳沖之自忖在貝海石手底走不過十招,這不是一個層級的差距,而是兩個層級,所以貝海石定為超一流弱。大悲老人彷彿倚天中只精外功的金剛門阿三,瞧在當初和謝煙客交手且僅略遜,定為只練外功而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一流強。
梅芳姑年輕時武功勝過閔柔,不會太差,但因情傷,後來武功不會有明顯進展,定為遜於石清夫婦一個層級,一流弱。汪萬翼、耿萬鍾,明顯不及封萬里、白萬劍,定為一流弱。二人是雪山派中的傑出弟子,於是王萬仞、花萬紫等又低一層,是二流強。關東四俠被丁不四狂虐,石破天不救的話可能全部被殺,所以四人聯手低於丁不四,每個人都不到一流弱,只是二流。但丁不四也有一句「想不到遼東武功半點也不含糊」,應該是二流強了,和王萬仞、花萬紫等差不多。安奉日和石清交手70餘招方敗,按理可以排到一流弱,然則顯然是石清故意讓他把刀法使完,降一級變成二流強。
周牧顯然不及安奉日,定為二流中。吳道通和周牧差不多,也是二流中。
張三、李四瞬秒一流中的雪山派多名選手,表現比謝煙客強悍,定為超一流強。龍木島主和張三李四關系,類比為黃葯師和梅超風。黃葯師射鵰時為絕頂中,梅超風超一流中。黃葯師到神鵰末是絕頂強,梅超風如果還活著該是熬工齡到超一流強,和瀟湘子、尹克西差不多了。順次推斷,龍木島主也是絕頂強。二島主聯手不敵石破天,小石橫越絕頂瓶頸或武學障,進入超絕頂境界,然則修習日淺,只是超絕頂弱。假以時日(可能只需數年。超絕頂進境,由於沒有武學障,非常快,可參看游鐵頭),能達到超絕頂強水準,也就是掃地僧的水平,可以一招秒殺絕頂強選手(對石破天來說是龍木,對掃地來說是蕭遠山、慕容博)
『肆』 《金庸全集》金庸武俠小說排名
寫作先後:
1.《書劍恩仇錄》(1955 年)
2.《碧血劍》(1956 年)
3.《雪山飛狐》(1957 年)
4.《射鵰英雄傳》(1958 年)
5.《神鵰俠侶》(1959 年)
6.《飛狐外傳》 (1959 年)
7.《白馬嘯西風》(1960 年)
8.《鴛鴦刀》(1961 年)
9.《連城訣》(又名《素心劍》)(1963 年)
10.《倚天屠龍記》(1964 年)
11.《天龍八部》(1965 年)
12.《俠客行》(1965 年)
13.《笑傲江湖》(1967 年)
14.《鹿鼎記》(1969-1972 年)
倪匡對小說之成就排名:
1.《鹿鼎記》(倪匡稱之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
2.《天龍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鵰俠侶》
5.《雪山飛狐》
6.《倚天屠龍記》
7.《射鵰英雄傳》
8.《書劍恩仇錄》
9.《連城訣》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碧血劍》
13.《鴛鴦刀》
14.《白馬嘯西風》
白馬嘯西風 和 飛狐外傳 我很喜歡 這些小說你都可以看看 人和人的認識是不一樣的 只看你喜不喜歡而已
『伍』 求金庸武俠小說名稱及排序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6�1後記》和「金庸作品集序」)現在已經廣為流傳並多次被香港和中國內地拍成電視劇與電影,也是「金迷」的必讀書目(括弧內為該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上,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並結集出版。
每一次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改變,引來不少回響。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廣州的廣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於2002年11月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台灣的遠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出版社。
『陸』 哪幾本金庸武俠小說最好看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天龍八部》想像力汪洋恣肆,場面宏大,劇情詭譎,我認為是金專書第一
射鵰屬三部曲,金庸巔峰的開始,使他從當時一眾武俠小說家中脫穎而出,真正的使武俠小說登堂入室,成為小說的一個流派,無論是《射鵰》里互補和諧的郭黃、還是《神鵰》里天殘地缺的楊龍,抑或是《倚天》里的一票明教英雄,都算得上是武俠小說技巧的一個巔峰
《鹿鼎記》,融史於書,金庸的最後一部作品,與其說是武俠小說,毋寧說是一部歷史小說
《笑傲江湖》,金氏三奇峰之一,但我個人不是太喜歡
後面的就不細分了
如滿意請採納,營造良好問答環境,謝謝:-)
『柒』 金庸武俠小說的巔峰之作是哪部
我覺得應該是《天龍八部》,它沒有《笑傲江湖》和《鹿鼎記》那麼濃厚的政治和社會寓言色彩,《天龍八部》可以說是金庸武俠作品的集大成者。
《天龍八部》結構宏大而不失靈巧,三大主人公鼎足成勢,每位主人公與周圍若干小人物構成單獨「人物場」,「人物場」之間沖撞激盪,形成巨大矛盾漩渦,為此書技巧之一大特色。以上是小編自己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捌』 誰是金庸筆下最有錢的人
對於武俠迷阿金來說,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45年前的今天,武俠名著《鹿鼎記》在香港報章刊完最後一節,這標志著金庸正式結束武俠小說創作,影響華人圈半個世紀的金庸武俠群像,也正式定格。
金庸於50年代中期開始在《新晚報》上試寫連載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此後一發不可收拾,15年寫了14部武俠小說,幾乎部部引起轟動,在台港澳和東南亞華人圈造就了一大批「武俠迷」和「金庸迷」。
半個世紀以來,金庸的武俠小說被無數次搬上熒屏,「武俠迷」和「金庸迷」們各自心中都有自己鍾愛的武俠角色。
「盤點金庸小說十大經典個性人物」「盤點金庸小說十大武林高手」「盤點金庸小說十大美女」……有關金庸武俠的各大榜單層出不窮。
阿金是混金融圈,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阿金要盤點一下:
金庸武俠財富排行榜TOP10
(以下排行榜為阿金個人喜好)
NO.10《倚天屠龍記》張無忌
小時候住在冰火島,長大後住在武當,從不用花自己一分錢。
當上明教教主之後,雖然有很多機會積累財富,但是由於張無忌視金錢如糞土,其實積蓄並沒有多少。
NO.1 韋小寶
先不說,韋小寶有7個老婆,個個不是一般人,其中還有個公主。這韋爵爺鹿鼎山下埋著富可敵國的巨額寶藏,平時一揮手捐個款都是150萬兩,也就僅僅肉痛了一下而已。
如果不算寶藏這個大頭的話,抄鰲拜家、收受回落、康熙賞賜……平時的小收入,少則百十兩,多則上千兩。
『玖』 金庸武俠小說武功排名
金庸的武功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哲學,到絕頂的武功有很多比如:降龍十八掌 蛤蟆功 九陰真經 九陽真經 乾坤大挪移 六脈神劍 北冥神功 神照功 彈指神通 少林絕技 等等。但是 武功的最高境界不是武功本身,是思想——楊過見獨孤求敗在石壁上刻下的文字寫到他20到40歲用的不同的劍與他當時的精神境界相關 到最後晚年不滯於物,摘花飛葉均可為劍;少林掃地僧,佛學思想最高境界的代表,他打架就不帶動手的,全靠意念,就是一活神仙;東方不敗就只練了葵花寶典的一點毛皮,就領悟到天人化一 萬物滋養的要道,從此不理教務,你想想這位寫葵花寶典的太監前輩是個什麼樣的精神境界。所以說武功高 比的不是技能,是思想。軍事家干不過戰略家,戰略家干不過哲學家。你想想老毛為什麼這么厲害?別人是軍事家戰略家哲學家集一身的。
『拾』 金庸武俠小說按朝代排名
朝代順序:
1、《越女劍》——春秋
2、《天龍八部》——北宋
3、《射鵰英雄傳》——南宋
4、《神鵰俠侶》——南宋
5、《倚天屠龍記》——元末
6、《碧血劍》——明末
7、《鹿鼎記》——清康熙年間
8、《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年間
9、《飛狐外傳》——清乾隆年間
10、《雪山飛狐》——清乾隆年間
11、《鴛鴦刀》——大約為清乾隆年間
另外,《笑傲江湖》、《俠客行》、《連城訣》、《白馬嘯西風》沒有明確的年代背景,如果要用金庸的話來說,那就是「沒有時代背景的故事恰恰證明該故事可以發生在任何年代」。不過也有人經過嚴密的考證認為:《笑傲江湖》可能是明朝年間的故事,《連城訣》大概也是明朝年間的故事。但因為這只是推論,故沒有列在上面。
所有書里的關系太難弄清了吧,我也不是都很清楚。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三部是承接,關系比較大,所以稱三部曲。射鵰跟神鵰不用說了吧,一看就知道關系有多大了,郭黃都是主要人物,楊過更是楊康的兒子,至於倚天,楊過把玄鐵重劍送給郭襄,襄陽城破前,郭靖與黃蓉把玄鐵重劍融掉,重新鑄成了倚天劍和屠龍刀,並在裡面藏九陰真經,還有武穆遺書,留給了郭襄,後創了峨嵋派,這就是倚天屠龍記里人人要搶奪的兩把劍和絕世武學,而且倚天里也出現了古墓派的傳人,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人,所以這三部關系重大,本就是承接,所以稱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