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書,穿越到建國初期的小說
穿越到建國初期的小說有《辛亥大英雄》、《重生日本1946》、《民國二十六年我來自未來》《飛豹出擊》、《雪中烈焰之朝鮮1951》。
1、《辛亥大英雄》:
男主楊秋,22歲,退役軍人,於紅樓辛亥革命紀念館緬懷先烈時穿越到平行世界的清末成為湖北新軍第八鎮輜重營的一名士兵,隨著一起穿越的還有兩把柯爾特M1911A1和幾個彈匣以及一個類PDA掌上電腦。入川後官升鄂軍21混成協42標標統。
2、《重生日本1946》
重生日本1946一部歷史題材小說,首發起點中文網,唐寧就是魂穿到了1946年駐日美軍陸軍上尉參謀托尼—唐寧的身上,在這里他享受著超乎他想像的奢侈生活。
1946年的日本,駐日美軍享受的是超國民待遇,而日本人則都是奴僕,只要美軍不殺人,那麼即便是日本警察,也都會勸告受害者忍耐,而不敢對美軍有絲毫的不敬。
3、《民國二十六年我來自未來》:
民國二十六年我來自未來是一部關於歷史題材的小說,首發起點中文網,作品連載中,點擊過三十萬,字數過百萬。男主一開始來這個時代只是想賺錢回去結婚,來到這個時代發現很多人結婚是為了去死,於是決定那就留下百萬敵寇的性命和一個強盛的中華。
4、《飛豹出擊》:
空軍一個基地在一次軍事演習前,穿越到1950年志願軍入朝前幾天,他們一舉擊沉了美國在朝鮮東西海灣的航母,奪取了朝鮮戰場的制空權,和全體志願軍戰友一起,迎得了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同時他們參加了新中國的經濟建設·由於這個新的元素的參於使整個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5、《雪中烈焰之朝鮮1951》
《雪中烈焰之朝鮮1951》是網路寫手大順閹黨拷掠營發表於網路上的一部幻想類小說。故事講述了一支現代化的坦克支隊穿越到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們和當年的軍人在一起,經歷、感受、奮起在那場浴火之戰。
② 找一本很久以前看過的小說 背景大概60年代到70年代 正經的文學作品
你想找一本很久以前看過的小說,背景大概就是60年代到70年代。你可以看小《父母愛情》這個就是說的60年代和70年代的事情。也就是說60年代,70年代父母那個年代的一些愛情故事。
③ 求幾本以春秋戰國時代為背景的網路小說,謝謝了
霸秦,鐵血大秦,穿越戰國做皇帝
不知道你要什麼風格的
④ 求以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時期為背景的小說,類似於《平凡的世界》這種。
1、路遙《平凡的世界》
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茅盾文學獎
2、陳忠實《白鹿原》
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茅盾文學獎
3、王安憶《長恨歌》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的津津樂道中,展現四十年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
第一屆世界華文文學、茅盾文學獎。
4、莫言《生死疲勞》
小說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50年的歷史,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系。
小說《生死疲勞》獲得第二屆紅樓夢獎和第一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
5、阿耐《大江大河》
全景展現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生活變遷,深度揭示歷史轉型新時期平凡人物的命運
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6、金宇澄《繁花》
重點描寫了兩個時間段的上海,一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一是八九十年代,尤其是這兩個特殊歷史時期上海人的生存狀況。
《繁花》獲2012年中國小說排行榜長篇小說第一名,首屆魯迅文化獎年度小說獎等。
7、賈平凹《浮躁》
《浮躁》以農村青年金鎖與小水之間的感情經歷為主線,描寫了改革開放初始階段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整個社會的浮躁狀態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虛。
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8、古華《芙蓉鎮》
寓政治風雲於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鄉鎮生活變遷,力求寫出南國鄉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調。
茅盾文學獎
9、阿來《塵埃落定》
小說故事精彩曲折動人,以飽含激情的筆墨,超然物外的審神目光,展現了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土司制度的浪漫神秘。
茅盾文學獎
⑤ 介紹幾本背景為六七十年代的小說
天眼 是一本不錯的小說
還有絕大多數的盜墓小說
青囊屍衣
山水狂飆 零炮樓 長空英豪 狙擊手 國家衛士 大兵團 許世友的最後一戰————這幾本書軍事類的
⑥ 建國初期為背景的農村小說
在建國初期,也就是在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有一個文學流派,專寫反映這一時期的農村生活的文學作品,其中小說比較多,代表作有《三里灣》、《登記》、《鍛煉鍛煉》、《飼養員趙大叔》、《三年早知道》、《賴大嫂》、《宋老大進城》等等。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越樹理。
⑦ 找電影和小說,這是由小說改編成電影 名字記得是兩個字的,時間背景在建國初期
應該是路遙的小說《人生》
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