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劉以鬯看不起武俠小說

劉以鬯看不起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2021-10-23 11:53:01

A. 「櫻花只開一季,真愛只有一次。如果只是寂寞,請不要愛我。」出自哪裡小說還是電影

「櫻花只開一季,真愛只有一次;如果只是寂寞,請不要愛我」出自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蘇麗珍和周慕雲在發現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後,兩人開始互相接觸並隨之產生感情的故事;

電影中蘇麗珍為公司秘書,陳先生的太太,面對丈夫的出軌,其為自己的情慾和社會身份尋找出路,結果卻進退失據;

面對流言蜚語,其有意疏理周慕雲,不敢讓周慕雲送自己回家,甚至連周慕雲的傘也不敢打,但當周慕雲要離開時開始流露出不舍之情。

(1)劉以鬯看不起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王家衛創作《花樣年華》的靈感來源於中國香港作家劉以鬯的中篇小說《對倒》,雖然《花樣年華》在故事情節方面沒有直接取材小說《對倒》中的內容,但王家衛卻借用了小說的「對倒」意念來開展電影故事;

影片中,周慕雲為報社編輯,蘇麗珍的鄰居,因妻子與別人發生了婚外情而備受傷害,後與蘇麗珍開始接觸,並在蘇麗珍的鼓勵下,開始寫武俠小說,和蘇麗珍之間產生了愛情,然而卻受到道德倫理的制約,在婚姻崩潰瓦解之際,他托蘇麗珍買了一張去新加坡的船票;

2000年,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該片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2009年,影片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位。

B. 劉以鬯的作品為何那麼少

和那些創作動輒以十幾本,乃至數十本計的香港作家相比較,劉以鬯正式出版的作品並不算太多。但其實他的創作量相當大,他為報刊撰寫的連載小說和專欄文章,達千萬字以上。但這些只有少數為作者重新整理出版。往往從十幾萬字刪改壓縮成幾萬字,甚至幾千字,表現出他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因此他的作品雖然不多,卻在香港文學中佔有了一席突出的位置。幾十年來,劉以鬯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嘗試實驗,力求突破創新。他的實驗小說獨樹一幟,既不重復別人,也不重復自己,對香港文學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劉以鬯從事文學活動,長達半個多世紀,成果斐然。

C. 跪求幾部與<<平凡的世界>>一樣好的小說!

《蘇菲的世界》

D. 劉以鬯出生在哪裡

劉以鬯(1918—),原名劉同繹,浙江鎮海人,生於上海。1933年讀初中時就參加作家葉紫發起和主持的「無名文學社」。1941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文學系。抗日戰爭時期在重慶新聞界服務。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創辦「懷正文化社」,出版了姚雪垠、徐訏、徐遲、戴望舒等人的文學作品。1948年10月,首冊單行本《失去的愛情》問世。

隨後離滬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新聞界服務。1957年起定居香港,任《香港時報》文藝副刊《淺水灣》主編,譯介當時西洋前衛文學和美術,提倡現代主義,使該副刊成為當時香港現代派文學的主要陣地之一。1963年10月,出版中國第一部意識流長篇小說《酒徒》,轟動港島,飲譽海外。他先後出版了長篇小說《酒徒》、《島與半島》,《陶瓷》、《對倒》,中篇小說《寺內》,中短篇小說集《春雨》、《一九九七》、《黑色里的白色白色里的黑色》,短篇小說集《天堂與地獄》,新文學研究論文和文壇回憶錄《看樹看林》,文學評論集《端木蕻良論》,《短綆集》,此外還有譯作長篇小說《人間樂園》、《娃娃谷》和《庄園》等。劉以鬯是香港文壇的翹楚。他學識淵博,熟悉古今中外小說理論和小說創作的情況。他不僅是著名的作家、翻譯家、編輯,還是一位遠見卓識的文學評論家。

E. 劉以鬯的作品有哪些特點

除了《酒徒》,劉以鬯還創作了《陶瓷》、《島與半島》等幾部長篇小說。它們盡管題材內容和藝術手法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就是把香港人放在一個繁華而擠迫、優裕卻緊張的社會環境中,藉助其光怪陸離的面目來展現生存的困窘。他並不像一些現實主義的作家那樣重視刻畫人物性格,以達到更大的人性深度。他擅長的是把人物置入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讓人物在一個相對比較寬闊的范圍里去活動,去碰壁,利用所關聯的人物來帶出整個環境。而實際上,劉以鬯的長篇小說主人公只有一個,那就是他所生活的城市——香港。幾部長篇小說都屬於那種感性勝於理性的小說。所反映的意旨說不上深刻和特別,但卻生動而強烈。

F. 劉以鬯 《對倒》藝術特色

少女的祈禱與毀滅

亞杏這個女孩,從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家裡對她的忽視,「亞」等同於「阿」,「阿誰」通常只是個小名,把小名當做大名,註定這個女孩的背景的普通。亞杏沒有受教育沒有工作,只是不停地編織夢,憧憬未來。她在旺角街頭的所有的思想活動都指向了婚姻。她從狗的發情想到了孕婦,看到招紙猜測未來是否嫁給工廠老闆,從夫妻吵架得出擇偶的標准。她嫉恨櫥窗里穿婚紗的公仔。希望買件都是I LOVE YOU的衣服引誘男生搭訕,經過金鋪希望結婚有人送他雙喜金屏,幻想在港九最大的酒家辦婚宴,身邊是英俊的新郎。看到馬票希望中馬票後能買衣服,買了衣服能找到男人開始買屋收租的幸福生活。就連她的明星夢,也是希望有很多很英俊的男人追她,能送她洋樓,送她大鑽戒。亞杏的受教育程度決定了她的天真與膚淺,亞杏擇偶的外表標准「…很英俊,有的像柯俊雄,有的像李小龍,有的像狄龍,有的像阿倫狄龍。」在小說里反復出現了八次。亞杏是寂寞的,「喜歡擠在人群中將擠迫當做消除寂寞的特效葯」,她的寂寞來源於家庭,父母不務正業,借債度日,在自己無一技之長的情況下,她將希望寄託於未來的丈夫身上,婚姻成為了她逃避現實的手段。她是多麼地想脫離現狀,以至於對陌生男子的強烈渴望讓她變得惡毒起來。她中意的男子沒有關注她,她就希望車將他撞倒。這個少女的確是青春逼人,卻又淺薄的讓人鄙視,讓人同情。

如果我是導演

《對倒》在小說家族裡已經搬上銀幕,卻發現開篇就讓淳於白和阿杏打了照面,其他的部分也與小說迥異。不禁想,如果我是導演?。。。

對倒,本身就意味鮮明的對比。男女主人公的背景具有很大的反差。小說用的手法也是雙線並行。因此這部小說有著很強的畫面感。如果改編成電影,且選取其中頗為經典的幾個場景說明。

在第六節中,亞杏她剛剛撿到了張猥褻的照片,在鏡子里看著青春的肉體,懷春的少女第一個愛人是她自己,她與鏡中的自己接吻,她不能不愛自己的青春。第七節中的淳於白,在服裝店的鏡子中看自己溝壑橫生的臉龐,花白的頭發,討厭起了正在老去的自己。這兩個場景可以如此處理:

鏡頭一:亞杏光裸地站在鏡子前;

鏡頭二:淳於白站在街上的鏡子前;

鏡頭三:亞杏貼在鏡子上,慢慢地親吻了鏡中的自己;

鏡頭四:淳於白端詳自己的老態,神情厭惡地掉轉身。

在小說中有許多地方出現了中國傳統的修辭手法「頂真格」。這樣的頂真格運用,讓淳於白和阿杏兩個陌生人,兩個不同的場景出現了不順理卻成章的銜接關系,形成一種張力。

1、 第十一和十二節:這出現實生活中的喜劇(已)接近尾聲。

2、 三十二節末:淳於白怔住了,眼睛睜得很大。

三十三節首:亞杏母親眼睛睜得很大。

3、 三十三節末:亞杏想到了魚翅。

三十四節首:老李和淳於白在吃鮑翅。

4、 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一節的首末分貝都是淳於白和亞杏所在兩個場景的路人的討論,都是首末呼應的頂針格。

搶劫的事件實在太多了

劫匪單獨一個人打劫?

香港的治安實在太壞了。

第1處無法通過鏡頭和畫外音進行表現,2、3處可利用鏡頭處理,2處推近鏡頭對淳於白睜圓的眼球進行大特寫,拉遠鏡頭後轉換成亞杏母親的眼睛和臉龐。3處可如此處理:朦朧中亞杏盯著的清湯寡水幻化成魚翅,對這碗魚翅進行特寫,魚翅不變,背景轉換,這碗魚翅在服務員手裡,被送到了老李和淳於白的飯桌上。 第4處可用問答角色的轉換來表現。如淳於白旁的路人問:「劫匪單獨一個人打劫?」,切換鏡頭由亞杏旁的路人回答。

如此這般,「對倒」的特色會更形象化。

G. 劉以鬯的代表作是什麼

長篇小說《酒徒》,是劉以鬯的代表作,1963年10月在香港初版,1979年在台灣再版,1986年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又再版。《酒徒》是劉以鬯一次創作實驗的成果。作家大膽地打破了傳統小說的故事架構,把喬伊斯、福克納等意識流大師的技法以及象徵主義的藝術手法運用到作品中。

H. 我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

我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聊齋志異,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齡。
我國第一版部紀傳體史書是史權記,作者司馬遷,西漢時期的文學家。魯迅稱贊該書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我國第一部記言體史書是論語,它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我國現代第一部開創一代新詩風,體現強烈的五四精神的新詩集是女神_,作者郭沫若_。
我國第一部以民族工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是矛盾_寫的子夜_。

I. 劉以鬯的作品有哪些創新

在中短篇小說的創作中,劉以鬯也有許多嘗試和創新。

如果說在香港的小說家中有不少「平民作家」的話,那麼,劉以鬯則可以稱之為「文人作家」。這不僅因為他的創作有十分濃烈的文人氣息,也不僅因為他的作品所涉及的生活范圍更多地局限在文化人的小圈子裡,而且因為他一貫地堅持小說創作的現代性的實驗。固然,不能不看到他所受到的西方現代派小說的影響,但從創作中所展現出來的試驗的多樣性來看,他並沒有堅定地站在某一個西方現代派的立場上。勿寧說,他是以一種開放的創作心態,不斷地探索著小說創作的各種可能性。

J. 劉以鬯文學觀的得與失

劉以鬯,MH(1918年12月-),原名劉同繹,字昌年,浙江寧波鎮海人。香港著名小說家、編輯。其作品《對倒》及《酒徒》分別引發香港導演王家衛拍成電影《花樣年華》及《2046》。

簡歷

* 1918年12月出生於上海。
* 1941年於聖約翰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國民公報》副刊編輯。
* 1942年春天來到重慶,二次大戰期間身兼兩份抗戰大報(《國民公報》、《掃盪報》)副刊編輯。
* 1946年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分別創辦《和平日報》副刊,及成立懷正文化社。
* 1948年父親去世,獨自來港。曾任多份報紙(《香港時報》、《星島晚報》、《快報》)副刊編輯。
* 1951年任《星島周報》執行編輯及《西點》雜志主編。
* 1953年任吉隆坡《聯邦日報》總編輯。
* 1985年1月創辦月刊《香港文學》,並一直擔任總編輯至2000年6月。
* 2001年7月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榮譽勛章,表彰他對香港文學事業發展的極大貢獻。

作品年表
1951年 天堂與地獄 (短篇小說集,香港海濱書屋)
1963年 酒徒 (長篇小說,香港海濱圖書公司)
1977年 寺內 (中、短篇小說集,台灣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77年 端木蕻良論 (文學評論集,台灣世紀出版社)
1979年 陶瓷 (長篇小說,香港文學研究社)
1980年 劉以鬯選集 (小說、散文、評論合集,香港文學研究社)
1981年 天堂與地獄 (中、短篇小說集,廣州花城出版社)
1982年 看樹看林 (文學評論集,香港書畫屋圖書公司)
1984年 一九九七 (中、短篇小說集,台灣遠景出版公司)
1985年 春雨 (中、短篇小說集,香港華漢文化事業公司)
1985年 短綆集 (文學評論集,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1991年 劉以鬯卷 (小說、詩、散文、評論合集,香港三聯書店)
1993年 島與半島 (長篇小說,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3年4月 酒徒 (金石圖書貿易有限公司)
1994年 黑色裏的白色 白色裏的黑色 (中、短篇小說集,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4年9月 劉以鬯的實驗小說 (小說集,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5年 蟑螂(英譯本) (中、短篇小說集,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
1995年5月 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 (長篇小說,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95年12月 劉以鬯中篇小說選 (中篇小說集,香港作家出版社)
1997年8月 見蝦集 (散文集,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8年10月 龍須糖與熱蔗 (小說、隨筆合集,北京新世紀出版社)
2000年7月 酒徒 (長篇小說,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0年12月 對倒 (長、短篇小說集,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1年2月 對倒 (長、短篇小說集,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1年4月 打錯了 (微型小說集,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1年5月 劉以鬯小說自選集 (中、短篇小說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1年9月 不是詩的詩 (小說、散文、劇本、評論合集,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1年12月 過去的日子 (中短篇小說集,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2年7月 暢談香港文學 (評論、隨筆合集,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3年4月 對倒(法譯本) (長篇小說,法國Editions Philippe Picquier)
2003年6月 他的夢和他的夢 (小說、散文,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3年7月 酒徒 (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04年10月 多雲有雨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5年4月 異地.異景.異情 (香港文匯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年4月 香港原創文學叢書 (香港文匯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年5月 模型.郵票.陶瓷 (獲益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譯文
1974年 人間樂園 喬也斯‧卡洛兒‧奧茨原著(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1980年 娃娃谷 積琦蓮‧蘇珊原著(香港青島出版社)
1982年 庄園 以撤‧辛格原著(台灣遠景出版公司)

閱讀全文

與劉以鬯看不起武俠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排行榜完本穿越 瀏覽:398
婚後婚姻都市小說 瀏覽:62
小說主角是庄風 瀏覽:34
淑女難求有聲小說 瀏覽:980
小說網游完結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336
小白搞笑現代言情小說 瀏覽:412
主角紫薇星的都市小說 瀏覽:329
小說化龍成神txt下載 瀏覽:384
主角是更木劍八的小說 瀏覽:460
小說相府繁花在線閱讀 瀏覽:850
有沒有穿越還珠格格小說全集 瀏覽:568
平淡且甜甜的小說推薦 瀏覽:529
飛燕小說全文免費閱讀小說 瀏覽:364
校園小說女主抖m很弱 瀏覽:688
女機長小說推薦 瀏覽:783
凱莉小說那些好看 瀏覽:215
以符作為武器的網路小說 瀏覽:655
exo契約女友小說全集 瀏覽:785
比白潔還好看的小說 瀏覽:736
現代醫術類醫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