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武俠小說能讀嗎

武俠小說能讀嗎

發布時間:2021-10-24 18:08:24

A. 高中生該不該讀武俠小說

不該。要麼你早讀,從小學,初中就開始,到高中的時候,都有免疫力了。不會因為讀小說耽誤學習;要麼你就別讀,等上大學或者畢業了再讀。

高中的時候都武俠的話,會很大程度影響學習。

B. 讀武俠小說的感受

像古龍說的,他的小說是:「 在我們這些故事發生的時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
在這個非常特殊的時代里,有一個非常特殊的階層。
在這個特殊的階層里,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人。
這個時代,這個階層,這些人,便造成了我們這個武俠世界。
在我們這個世界裡,充滿了浪漫與激情。
充滿了鐵與血、情與恨,在暴力中的溫柔,以及優雅的暴力。
鐵血相擊,情仇糾結,便成了一些令人心動神馳的傳奇故事。」
其實好的武俠小說,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希望自己就也能夠成為小說里的人。看見大奸大惡之徒時,巴不得自己能夠進入小說里幫助主角將他打敗。
我們看武俠小說不應該只注意情節,而應該注意人性。同樣,作者也應該這樣,古龍的《七種武器》就做的很好,梁羽生的小說也不錯,不過金庸的小說有些YY的味道,裡面的人物可望而不可即。
讀過武俠小說後,總是會有一種新的人生體驗。
武俠小說的感人也不是哭哭啼啼的,就像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錄》里,張丹楓因傷心而失憶時,並沒有怎麼大哭大鬧,卻讓讀者心酸,這就是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的不同。

C. 武俠小說

深有同感啊!
個人覺得情節才上網路小說的靈魂。
老實說,我看網路小說,不是為了去深思什麼諸如「該小說體現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這書里有什麼樣的高尚情操值得我們去學習,去發揚的」這類問題,老實說,我從小學開始已經思考了N邊了,已經思考得夠累了,不想再思考第「N+1」邊了!
明明是供人娛樂的網路文學,為什麼偏偏要去像《什麼什麼名著》去靠齊呢!

宗上所述:如果你真的要寫網路小說的話,個人強烈建議你能寫一本文筆簡練的,內容輕松的,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要性格鮮明(極度反感那些令人又憎惡又同情的「社會型角色」出現!)的小說。

我的有關建議和看法已經述說完畢,希望能給你些許幫助,謝謝!

D. 孩子現在小學四年級,可以讀金庸的武俠小說么

我認為四年級的孩子,如果感興趣,可以看一點武俠小說。無論於生活還是學習,博採眾長是應該的,這對於寫作也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斷然拒絕,可能適得其反。
盡管允許孩子看這類小說,但一定要控制好時間,不能沉迷於其中,畢竟課業才是最重要的。孩子如果有這願望,大人要跟她約法三章:什麼時候看?大致看多長時間?課業要達到什麼水平才能看?如果發現她不遵守這些約定,或老師反映她在課上看,則務必沒收。這些約定事先要與孩子商量好、定好,必要時可立據為證。

E. 推薦經典武俠小說,網上可以閱讀嗎

武動乾坤 天蠶土豆著

F. 讀武俠小說壞處的例子

我從來都是一個武俠迷,現在仍是,但我現在不覺得有什麼壞處了,因為我是喜歡看,而不是迷戀了,我懂得從中剝開武俠這層皮,去看裡面的人,裡面的社會,一樣的真實。
但是我以前卻不是這樣,很迷戀的,我肯用任何的時間去看,當然是看熱鬧了,耽誤學習這還算是次要的,最要命的是,它使我差點脫離了社會,因為我已融入到武俠中的社會了,我開始逃避現實,我總覺得現實的黑暗,不公平什麼的,總之就是不喜歡這個社會,對這個社會是排斥的,不喜歡和外界接觸,我開始封閉起來,我覺得我不再適合這個社會。當然,這主要還是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內向的人,不喜歡和外面交流,如果外向一點還能好一些,後來我逐漸的走了出來,來面對這個社會,我才開始學會在這個社會生活,我也同時把從書中學來的直接用到社會中,感覺還不錯。我現在依然還是武俠迷,但他對我已經沒有什麼壞處了,因為武俠小說本身就是小說,沒什麼特別的,就看我們怎麼看了。
呵呵,聽了很可怕吧,不過,沒什麼的,把思想放正了,學會從書學得有用的知識,沒用的就不用學了,如果你只是想看打打殺殺的話,那你就不用看了,要學會從書中看人,看社會。不要陷進去而無法自拔。

G. 武俠小說寫在紙上能發表嗎

梁羽生
清寒吹角,雁門關外,朔風怒卷黃昏。
這時乃是明代正統(明英宗年號)三年,距離明太祖朱元璋死後,還不到四十年。蒙古的勢力,又死灰復燃,在西北興起,其中尤以瓦刺族最為強大,逐年內侵,至正統年間,已到了雁門關外百里之地,這百里之地,遂成了明與瓦刺的緩沖地帶,也是無人地帶。西風肅殺,黃沙與落葉齊飛,落日昏黃,馬鈴與胡笳並起,在這"無人地帶"之間,這時候卻有一輛驢車,從峽谷的山道上疾馳而過。如果說新武俠小說是由金庸發揚光大而達到頂峰,進入純文學的高雅層次;那麼,這一努力則開始於稍稍早於金庸的梁羽生,梁羽生因此成為新武俠小說的「鼻祖」。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2年生於廣西蒙山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寫詩填詞,接受了很好的傳統教育。1943年,一批學者避難來到蒙山,太平天國史專家簡又文和以敦煌學及詩書畫著名的饒宗頤都在他家裡住過,梁羽生向他們學習歷史和文學,很受教益。抗戰勝利後,他就讀於廣州嶺南大學,學國際經濟,1949年定居香港,供職於《大公報》。他平時愛看武俠小說,還常常拉了查良鏞交流心得。1952年一台雷聲大雨點小的白鶴派與太極拳的打擂,《新晚報》為了再造聲勢擴大發行,遂請這位著名的武俠迷寫連載小說,這就是新武俠小說之始的《龍虎鬥京華》。因為他寫隨筆的名字是梁慧如,平時又心慕白羽,那就叫梁羽生好了。到1984年「封刀」,一共是32年,35部,160冊,1000萬字。
除武俠外,梁羽生還寫散文、評論、隨筆、棋話,筆名有陳魯、馮瑜寧、李夫人等,著有《中國歷史新活》、《文藝新談》、《古今漫話》等。
梁羽生、金庸的功績,在於開了武俠小說的一代新風。「新派」不僅是他們自命的,也是得到社會承認的,舊武俠小說雖也熱火朝天,但自始至終為新文學所瞧不起,始終難登大雅之堂,當時自命為大雅的報紙和自命為大報的報紙,都不屑於刊登,武俠的讀者,還缺少知識分子,而主要是下層的「識字分子」。當時武俠小說的地位,猶如流浪江湖的賣解藝人,看的人雖多,卻始終算不得名門正派,金、梁一出,局面頓時改觀,各大報也都以重金作稿酬,爭相刊登,讀者也普及到社會各個階層,港、台、新、馬,一時風起雲涌,開創了武俠小說的一個新世紀。隨後,關於武俠小說的專門研究也漸成熱潮,與純文學相比美。
梁羽生不僅在寫武俠方面是大家,在評武俠方面也是大家。1966年香港《海光文藝》上發表過一篇署名倭碩之的《金庸梁羽生合論》,其實就是梁羽生所寫,他說:「梁羽生是名士氣味甚濃(中國式)的,而金庸則是現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包括詩詞、小說、歷史等等)的影響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藝(包括電影)的影響則較重。」這個觀點至今仍有影響。1977年,他在新加坡寫作人協會講《從文藝觀點看武俠小說》,提出了「寧可無武,不可無俠」的觀點。1979年,他在英國伯明翰與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相遇,華老剛剛看完了梁羽生的《雲海玉弓緣》,便當面向梁羽生提出了武俠小說無非是「成人童話」的觀點。梁羽生還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出席過中國作協第四次代表大會,會上慷慨陳辭。為武俠小說的一席之地大聲疾呼。有人為梁羽生作過一首詩:
金田有奇士,俠影說羽生。
南國棋中意,東坡竹外情。
橫刀百岳峙,還劍一身輕。
別有千秋業,文星料更明。
「金田」是太平天國起義的金田村,就在他的家鄉蒙山附近。「俠影」是《萍蹤俠影錄》。「棋中意」說他善於寫棋話。「竹外情」取自蘇東坡「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說梁羽生愛吃肉,而且愛吃肥肉,「還劍」取自他的《還劍奇情錄》,也說他金盆洗手,封刀掛劍,不寫武俠了。「別有千秋業」說他准備寫關於太平天國的歷史小說。
粱羽生作為新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作品大部分較有水平,是以一腔正氣創造了武俠小說新的格調,後來,他移居澳大利亞,潛心於歷史,想來是要將這股正氣發揚光大,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梁羽生作品集
七劍下天山 廣陵劍 白發魔女傳 俠骨丹心
江湖三女俠 冰川天女傳 冰河洗劍錄 冰魄寒光劍
瀚海雄風 幻劍靈旗 劍網塵絲 絕塞傳烽錄
聯劍風雲錄 龍鳳寶釵緣 龍虎鬥京華 牧野流星
女帝奇英傳 萍蹤俠影錄 塞外奇俠傳 散花女俠
彈指驚雷 游劍江湖

H. 武俠小說到底有沒有閱讀的價值,

武俠小說也是屬於小說的范疇,他專屬一類,是因為他描寫的對象是武林俠義之事內。但總體來說,武俠小說容既然屬於小說,也是屬於文學類。一個大部頭小說,象金,梁,古之類大師的武俠小說,幾十萬字的功底,對人物的描寫刻畫入骨三分,並不因為他屬於武俠類,就降低了文學價值,不過後來那些濫竽充數的武俠小說,完全是供人茶餘飯後消磨時光的東西,讀之味同嚼蠟。你說學生時代,老師不準你看,那是因為武俠小說太費心性,對小孩子的成長並無好處,小孩子可能不理解武俠小說的文學性,只是單從趣味性,故事性來看這些小說,而且會造成小孩子過度的模仿,這樣結果是不好的。至於現在百家講壇講金梁古的武俠小說,並無不妥,三位大師的文學造詣是公認的,文學價值後人會公正的評價

I. 學生讀武俠小說的利弊

一談到武俠小說,老師和家長大多會反對我們去看,理由就是內容無聊、浪費時間。可我卻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看武俠小說也並非如此不值得。
反對讀武俠小說的人也許會說,武俠小說千篇一律,盡講一些恩恩怨怨、打打殺殺,還有—些兒女私情之類不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東西,讀了能有什麼用呢?對不起,我還真不能把反駁的實例舉出來,不過我倒想反問你一句:你能說出讀名著立竿見影的效果來嗎?我猜你也不能。我確實可以指出武俠小說中對我們語文學習有益的地方,例如說文中的描寫,場景方面,或悲涼,或凄慘,或宏偉,讓你身臨其境;心情方面,或緊張,或快樂,或悲傷,讓你心有同感;衣食方面,或華麗,或秀美,或豐富,讓你大開眼界;另外,還有作者把復雜多變的故事情節、縱橫交錯的人物關系梳理得清楚分明的種種寫作技巧。這些對提高我們的語文能力都能有所幫助。
當然,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有些武俠小說對「情」涉及太多。但是,正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它的缺點和優點是同時存在的。我們應該領會魯迅先生所說的意思,任何書都可以讀,取其精華為我所有,刪除糟粕棄之一旁。只要我們讀者本身沒有腐朽,那麼就不會和書中的糟粕發生共鳴;只有讀者自身出了問題,才會對書的糟粕過分地感興趣,甚至希望在書中尋找到這些東西。而真正懂讀書的人對這些只會不屑一顧,糟粕不可能打動他們的心。
也許上文提到的反對者們又會說,你幹嘛非要看武俠小說,讀名著不也可以嗎,而且還不會涉及內容健康與否的問題?對於這一點,我想我不得不聲明一下,我決不是認為不該或不用讀名著。要知道,經過上百年歷史的篩選,很多經典名著的閱讀價值是極高的,它們不但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但是,不知諸位發現與否,當今社會,熱衷讀名著或想讀名著的人究竟有多少?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那些休閑類的書籍,其中武俠小說的忠實支持者更是佔了很大的比重。想想去年,王朔批評武俠小說作家中的泰斗——金庸的文章剛一發表,立刻使得全國各地的「金迷」們群起而攻之,紛紛聲討王朔,這不恰好反映了武俠小說讀者隊伍的龐大?與其逆眾人之願強顏以為歡笑,何不順其自然,讓武俠迷們在閱讀中獲得自己的滿足?
總之,武俠小說有它的優與劣,正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讓我們以正確的心態來對待它,不要只把它劃入壞書之列吧。
[簡評]
如何看待中學生群體中的武俠小說熱,社會上說法不一,正如本文開頭所言,大多數老師和家長均持反對態度。反對的理由無非是格調不高,影響學習。但這么多年來,廣大中學生並沒有因師長們的反對而停止閱讀武俠書,不過由公開轉入了地下而已。這表明,對於讀武俠一概用「堵」的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能否用「疏」的方法加以引導呢?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正如作者所言,一個內心高尚的人讀武俠小說,即使書中有低下的內容,他也能「出淤泥而不染」;反之,一個靈魂卑下之徒,即使讀名著,也會專門從中尋求感官刺激。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是否受書的影響,全在讀書者本人。文章觀點鮮明,言之成理,從行文結構看,是逐層深入的,是遞進式。

閱讀全文

與武俠小說能讀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婚後婚姻都市小說 瀏覽:62
小說主角是庄風 瀏覽:34
淑女難求有聲小說 瀏覽:980
小說網游完結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336
小白搞笑現代言情小說 瀏覽:412
主角紫薇星的都市小說 瀏覽:329
小說化龍成神txt下載 瀏覽:384
主角是更木劍八的小說 瀏覽:460
小說相府繁花在線閱讀 瀏覽:850
有沒有穿越還珠格格小說全集 瀏覽:568
平淡且甜甜的小說推薦 瀏覽:529
飛燕小說全文免費閱讀小說 瀏覽:364
校園小說女主抖m很弱 瀏覽:688
女機長小說推薦 瀏覽:783
凱莉小說那些好看 瀏覽:215
以符作為武器的網路小說 瀏覽:655
exo契約女友小說全集 瀏覽:785
比白潔還好看的小說 瀏覽:736
現代醫術類醫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987
求短篇小說你懂滴 瀏覽: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