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武俠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嗎

武俠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嗎

發布時間:2021-10-28 22:13:29

1. 金庸和其武俠真的是古中國文化嗎

武俠小說雖然擁有大批忠實的讀者,但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它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消遣品而已,他們認為武俠小說庸俗、荒誕,難登大雅之堂。仔細想想,如果武俠小說真是如此,那它為什麼還有這么強的生命力能夠經久不衰、廣泛流傳?為什麼金庸、古龍等作家的作品再版了一次又一次而始終擁有廣大的讀者呢?
算起來中國最早的武俠小說,應該是唐人傳奇中的《虯髯客傳》、《紅線》、《聶隱娘》等精彩的文學作品了,其後還有《七俠五義》、《兒女英雄傳》等。嚴格地說,連《水滸傳》也未嘗不是武俠小說作品。若武俠小說當真不過是一種消遣品,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經過千百年流傳至今,而不被歷史淘汰掉呢?可見,武俠小說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有它獨特的表達方式和豐富的知識性,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寶貴財富。這里我想以金庸先生的作品為例,談談武俠小說作品中的價值與魅力。
首先,金庸武俠小說具有廣博而豐富的知識性。
有人指責武俠小說作家不合情理地胡說八道,為了迎合一些游手好閑人的低級品味,不顧—切地扭曲事實,十分無聊。其實這些觀點未免太過主觀了。和大多數文學作品一樣,金庸的武俠小說並非憑空杜撰出一個個故事,金庸先生對待創作是十分嚴肅的。從他的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到最後一部《鹿鼎記》,金庸對每一部小說的創作都下了極大的功夫。對所用的史料,都有詳盡的考證。
例如,《射鵰英雄傳》在動筆前,作者便參閱了12卷《蒙古秘史》、《南詔野史》、《元史》、《新元史》、《成吉思汗傳》、《皇元聖武親征校錄注》等大量史書傳記;寫《飛狐外傳》查閱了《明史》、《明紀》、《明季北略》、《澧州志》、《吳三桂演義》;《鹿鼎記》的史實則出自《清史稿》、《清代史?世祖出家事考實》、《玉林國師年譜》。顯而易見,讀者在欣賞通俗的武俠文藝過程中,必定也可以學到不少的歷史知識。
金庸先生不但致力於歷史研究,文學功底也十分深厚。他的作品裡十分自然地穿插著大量詩詞名句,到處顯示著他淵博的知識。
《射鵰英雄傳》中有這樣一幕:「那書生經過黃蓉身邊,見她暈生雙頰,喜透眉梢,笑吟道:'隰有萇楚,猗灘其枝!』黃蓉聽他取笑自己,也吟道:'雞棲於塒,日之夕矣。』那書生哈哈一笑,一揖而別。」原來,這都是引用詩經上的話。「隰有萇楚,猗灘其枝!」下面有「樂子之無知,樂子之無家,樂子之無室」三句,是少女愛慕一青年男子的情歌。「雞棲於塒,日之夕矣」下面則是「羊牛下來,羊牛不括。」卻是罵那書生為畜牲了。試想,作者若不是將詩經爛熟於胸,又怎能寫出這樣一個妙趣橫生的情節呢?
此外,小說中對於易經八卦、奇門算術、醫葯、音樂、書畫等雜學也多有涉獵。看過《笑傲江湖》的人,大約都對祖千秋與令狐沖論酒的情節記憶猶新。
祖千秋侃侃而談道:「紅袖織綾誇柿葉,青旗沽酒乘梨花。可見喝梨花酒當用翡翠杯,而喝汾酒則當用玉杯了。唐人有詩雲:'玉碗盛來琥珀光』,可見玉碗玉杯能增酒色。」又指一壇酒道:「這一壇關外白酒,酒味是極好的,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氣,最好用犀角杯盛而飲之,那就醇美無比了。須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誠我不欺。」……金庸先生將廣博的知識蘊蓄在小說里,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這恐怕和胡說八道拉不上什麼干係吧!
其次,金庸武俠小說中包含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後序中說:「我寫武俠小說是想寫人性,就象大多數小說一樣。影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只有刻畫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由此可見,人物形象的創作在金庸小說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筆者或用濃郁的色彩為人物性格上色,或用簡單的筆道素描。於是乎,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清晰可見了。
《神鵰俠侶》中有這樣一幕:蒙古大軍圍攻襄陽城,郭靖領兵拒守,而其愛妻又有孕在身。這時,極厲害的金輪法王前來行刺。書中寫道:「郭靖臉色微變,順手一拉黃蓉,想將她藏在自己身後。黃蓉低聲道:'靖哥哥,襄陽城要緊,還是你我的情愛要緊?是你的身子要緊,還是我的身子要緊?』郭靖放開了黃蓉的手:'對,國事為重。』」寥寥數筆,寫的也少;不過是夫妻間簡單的—兩句對話,但郭靖、黃蓉「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風度盡可—覽無余。
而《鹿鼎記》中對主人公韋小寶的刻畫又不相同。例如,當他知道茅十八是衙門懸賞緝拿的江洋大盜時,有些心動。但看見茅十八帶著十分古怪的神情看他時,便又怒道:「你心裡想什麼?你猜我會去通風報信,領這賞銀?」茅十八道:「是啊,白花花的銀子,誰又不愛?」韋小寶怒罵:「操你奶奶!出賣朋友,還講什麼江湖義氣?……就算有一萬兩,十萬兩的賞格,老子也絕不會去通風報信。」但他心裡卻在想:「倘若真有一萬兩,十萬兩銀子的賞格,出賣朋友的事做不做?」他就有些打不定主意了。只此一幕,韋小寶這個市井小人的形象便被刻畫得淋漓盡致。
當然,作者寫一個人物,用意並不一定是肯定這樣的典型:
莎士比亞寫《王子復仇記》並不是喜愛哈姆萊特的優柔寡斷。魯迅先生創作《阿Q正傳》也非鼓吹精神勝利法。作者不過是在描寫一個人物,並不是鼓勵讀者模仿他們的行為。這樣的創作是無可非議的。
小說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原形,來自於活生生的現實生活。武俠小說不過是這樣給人在「武林」中設計一個位置,更直接地贊揚人性中的真善美,批判人性中的假惡丑而已,這是和所有的小說一樣的。
第三,金庸武俠作品中體現矛盾沖突的典型環境。
一個人的善與惡,高尚與低劣在平時是看不出來的。金庸小說的引人之處正是將人物放入一個特殊的環境中,以之來考驗人性。
《射鵰英雄傳》中,洪七公和歐陽峰在焚燒的船中作殊死戰時,歐陽峰被折斷的燃燒的船桅所壓。洪七公為人光明正大,不忍武俠大宗師如此下場,加以救援。但歐陽峰借洪七公救他分神之機,竟痛下殺手。同是武林中兩位頂尖高手,在這一幕中便善惡分明了。
又如《天龍八部》中的一個主角蕭峰。當時正值契丹與宋朝交兵之際,一方面他身為丐幫幫主,常率幫眾抗擊契丹人,一方面他自己卻是契丹人,父母也被宋人無辜地殺害,重大的矛盾就此開始了。最後,當遼主為敵所擒時,蕭峰以民族利益為重出手相救。但為使普天生靈免受荼毒,卻又不能不迫遼主立約退兵。可是以臣迫君是叛國叛君之舉,為了表明自己並無賣國求榮之意,蕭峰在一切完成之後,不得不選擇自刎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為了一生追求的信義,蕭峰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使讀者掩卷而思,仍覺得意猶未盡。
金庸先生正是在一個個環環相扣的矛盾中表現人物性格,也正是用一個個矛盾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
第四,金庸武俠作品中蘊藏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
武俠小說不但有它通俗的故事性,還包含了不少作者對生命的理解。認真讀來,會發現讀小說的過程中信手拈來即有妙諦。
記得《天龍八部》中有一個珍瓏(圍棋術語),此局棋劫中有劫,既有長生,又有共活,或反撲,或收氣,復雜無比,無人可破。小說中的人物段譽,棋道十分高明,卻因不肯拋卻一兵一卒而敗;而慕容復因為太過忍心,拋卻兵卒而敗。最後竟是——個小和尚虛竹自殺了一大片白棋,才破了珍瓏。這實在是人生之中以退為進的精闢表達。慕容復不懂以退為進的道理,一味沖殺,進不了時只好絕望得想死;而虛竹殺了自己—大片棋後,情勢頓見開朗,大有迴旋餘地,不再縛手縛腳了,這—看似敗退的棋招,竟給白棋帶來了生機。現實中,對於只顧奮力向前的人來說,有時不妨也退後一步。在許多情況下,在前無進路之時,退一步可能竟會海闊天空。以退為進的效果經常會比一味沖殺好得多。
通過對金庸作品的分析,不難知道,一些好的武俠小說不論是在知識性、藝術性、思想性上都絲毫不遜於其他文學作品。
當代的許多武俠小說作家的作品都在繼承傳統通俗文學的基礎上,有意識地汲取西方現代小說的一些技法,使武俠小說界呈現一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而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必然會不知不覺地提高文化修養和生活情趣,並汲取了豐富的知識!
最後,讓我們改變從前那些對於武俠小說的認識,真正沉醉其中去感受武俠小說中的藝術價值與魅力吧!

2. 金庸的武俠小說到底能不能進入文學史嗎

我們在對文學作品的了解和學習過程中,其實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對於金庸的作品和金庸本人有著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而且這其實也是一代人的青春,所以我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其實是可以進入文學史的。這其實也是文學在特定時代條件下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而且這種表現形式也影響了之後文學歷史的發展,所以對於文學史也起到了重要的影響意義。

所以我們需要對於這個世界上的文學作品保持著一種兼容的態度,並且理性的分析,選擇對於自身或者這個社會起到一定程度上積極意義的作品來進行學習欣賞,而且從中我們也可以塑造更加良好的世界觀,行為觀來指導我們生活。

3. 中國古代文學與金庸武俠小說有什麼關聯之處

沒什麼關聯 編的

4. 請問這本武俠小說如何應屬於哪一類

首先,你對你朋友很好,相信你的幫助會對你朋友有著莫大的鼓勵。
從你摘錄的選段來看,這應該是武俠小說,但如果我們從細枝末節上看,文中有一句「更有甚至,認為他已經破碎虛空,羽化為仙,拜為神人」,從這句看,似乎他完全可以將這寫成仙俠,其實現在有的小說就是從武俠寫到仙俠。我個人認為,不同的樣式有不同的發揮空間,不用糾結它究竟屬於什麼。
從摘錄內容來看,這部小說應該是能吸引人的(雖然似乎只有一段引子或者說是開頭)。看了這段引子,我有以下幾點想法:
一、沈宿雲僅16歲便稱劍聖,無敵天下,是如何練就的?文中雖然交待了其人來歷不明,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他的身世必將逐漸浮出水面。如果他是主人公,那麼他的身世之謎與以後的成長之路就可做為小說的主線。武俠或仙俠不變的主題就是「英雄」,即使是悲壯命運的英雄,沈宿雲成長為什麼樣的英雄,這條成長路便是主要內容了。
二、上官家族的上官熬因目睹此戰,便悟得許多劍理,除了側面反應了劍聖修為之高外,還因為後面有「上官世家靠修為突飛猛進的上官熬一手提拔為第一世家」一句,上官熬這人如何,這人與劍聖之間會有什麼糾葛,比如我們八卦一下,上官熬的女兒和這個年輕劍聖之間,哈哈。
三、五毒教因此一戰元氣大傷,十年後有無高人降世?要不再弄個五毒教「妖女」來段感情糾葛?除五毒教外其餘的教派之間又進行了什麼角逐與斗爭?
上面幾點都是我看了引子後突然想起的,這說明這部小說彈性很大,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廣闊,引子設置的懸念已足夠吸引人,同時,英雄氣息已崢嶸顯現。所以,在此,為你朋友祝賀,希望他的大作早日橫空出世!
親,純手打,採納吧

5. 怎麼看待武俠小說在文學中的地位問題

說到武俠大家,不得不說"溫梁古溫”。金庸小說和大部分武俠小說,都屬於通俗小說,這一類作品的特點是語言通俗,情節離奇,受廣大民眾消遣閱讀。

作為武俠小說的領軍人物金庸,開創了新武俠的一代潮流。他塑造了郭靖,喬峰,令孤沖,楊過等形象生動的人物,提出"俠之大,為國為家”價值觀,將傳統狹隘的江湖恩怨,上升到了國家民族大義層面,應該說,"凡有華人處,莫不讀金庸”同中國功夫火遍世界一樣,不是沒有文學價值的。

流行的不一定最好,作為流行文化代表的武俠小說,離文學經典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六神磊磊讀金庸為業,那是他的腦洞夠大,而非小說本身具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因為即便最精彩的武俠小說,絕大多數人看過三兩遍後,也就乏味了。

在新一代的修仙,玄幻,穿越於一體的武俠類型出現後,讀金庸的人恐怕不如玩游戲的人多吧!

6. 請分析一下,武俠小說在中國文壇的地位!

中國祖先是以武響片世界。以前的武俠小說作家處於很多原因漸漸的穩去,現在武俠仙俠小說不景氣,別說老一輩的作家了,就現代的作家也很少寫了,哎!中國傳統文化遭到了西方現代文化的入侵。但是還有些現代作家在寫這類小說的,上起點找找看ba ~

7. 武俠小說是否是中國獨有的文學類型(要確切權威的回答

1·武俠小說是中國特有、獨有的一種文學類型;武俠小說是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它的背景往往是一部厚重的歷史,發生在古遠的山河,無論是思想和感情,對君臣父子師長的觀念,都能代表中國文化的一種精神。

2·西方近代有騎士小說也是一種西方文學類型。

8. 中國武俠小說從什麼時候開始寫的

中國武俠小說源遠流長, 《史記·游俠列傳》中郭解的故事已具傳說性質, 可視回為武俠小說的萌答芽; 唐代《聶隱娘傳》、《紅線傳》, 是武俠小說的初期形態; 宋代講述」撲刀」、」桿棒」列為說書人的專工; 至元明之際遂產生了描寫」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滸傳》; 清代的《三俠五義》、《小五義》兼寫清官, 是武俠小說的一個流派. 本世紀20 年代以來, 武俠小說新作層出不窮.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愷然) 著《江湖奇俠傳》, 河北有趙煥亭著《雙劍奇俠傳》, 風行一時.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俠小說四大作家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向、趙二氏的作品逐漸不為廣大讀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論, 當首推白羽 (宮竹心) , 其次是還珠樓主 (李壽民) 、王度廬、鄭證因, 各有二三十種以上的著作

9. 我聽說有門選修課叫中國武俠小說什麼什麼的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這個是香港作家倪匡寫給古龍的輓聯。沒有其他的了,有其他的是別人補上去的。古龍簡介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代表作有《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浣花洗劍錄》等。古龍把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使中外經典鎔鑄一爐,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靜脈出血,古龍在台灣去世,終年48歲。

閱讀全文

與武俠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說化龍成神txt下載 瀏覽:384
主角是更木劍八的小說 瀏覽:460
小說相府繁花在線閱讀 瀏覽:850
有沒有穿越還珠格格小說全集 瀏覽:568
平淡且甜甜的小說推薦 瀏覽:529
飛燕小說全文免費閱讀小說 瀏覽:364
校園小說女主抖m很弱 瀏覽:688
女機長小說推薦 瀏覽:783
凱莉小說那些好看 瀏覽:215
以符作為武器的網路小說 瀏覽:655
exo契約女友小說全集 瀏覽:785
比白潔還好看的小說 瀏覽:736
現代醫術類醫生小說排行榜 瀏覽:987
求短篇小說你懂滴 瀏覽:461
月落風渡寫的所有小說 瀏覽:623
極品修真強少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86
女局長的絲襪小說全集 瀏覽:430
穿越小說女主楚嫣然 瀏覽:151
女尊男主宅斗小說推薦 瀏覽:473
玄幻小說中的最強神眼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