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曲江武俠小說

曲江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2021-11-19 12:46:00

① 金庸筆下人物名字的出處,什麼叫做知識淵博

(一)阿朱、阿紫——二姐妹是《天龍八部》段正淳與阮星竹之女,自小分離,後一為慕容氏的婢女,一為星宿派的頑徒。朱紫是一個母親所生,而性格、品質迥異。其名取自《論語》。《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後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或真偽混淆。《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劉峻《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膽。」由是觀之,查氏以「朱紫」為二姝命名,愛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附:喬峰]喬峰本名蕭峰(蕭姓為遼國大姓),其姓得自養父農戶喬三槐。「喬」字已暗含其並非本姓(「喬」在字義上有「裝假」、「改扮」意,如喬裝,喬模喬樣等,《水滸》有「李逵壽張喬坐衙」)而「峰」字又遙接其父之名「遠山」。
(二)丁典和凌霜華——《連城訣》中一對命運悲慘的愛侶。丁,有遭逢的意思。《後漢書·岑彭傳》:「我喜我生,獨丁斯時。」有詞語「丁憂」、「丁艱」;典,有抵押、典當的意思。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所以「丁典」可釋為「遭逢出賣」,正好像丁典與其把弟狄雲身世的寫照。
凌,「凌寒獨自開」之凌,冒著;「霜華(花)」,雪也。能凌霜華(花)之物,菊也。合「人淡如菊」之評,亦符其愛菊之性。故其女僕名曰「菊友」。

(三)楊過、小龍女——「神鵰大俠」楊過,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詞人劉過,字改之。不知金庸是否從這位詞人身上得到某種靈感。
龍女,神話中的龍王女兒。《法華經》中有龍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傳》有「龍女牧羊」。《詩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齋詩話》有「吳城小龍女」。而小龍女的原型應該出自《莊子·逍遙游》中那位「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四)令狐沖、任盈盈—— 令狐沖是厭惡權利斗爭的「隱士」,一位「道家之俠」。沖,貌似沖淡空虛;盈,水滿的樣子。這似乎暗示著令狐沖和任盈盈性格的差異與沖突。但事物是辨證的, 《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再說下--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說里借周伯通之口引用過這句話,可旁證這種解釋並非牽強。「周伯通道:『我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跟著將這四句話的意思解釋了一遍。郭靖聽了默默思 索。」)沖與盈又達到了統一。而事實上他二人最終是「笑傲江湖」,「曲諧」一生的。
[補記]任盈盈也可能名取自《古詩十九首》「盈盈樓上女」。清孔尚任、顧彩合作傳奇劇本《小忽雷》中女主角名鄭盈盈。又《老子》:「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

(五)「奔雷手」文泰來——文泰來乃《書劍恩仇錄》紅花會四當家,是堪與喬峰媲美的好漢。「奔雷手」形容其工功夫氣勢不凡,辛棄疾《沁園春》(杯汝前來)有「於今喜睡,氣似奔雷」句。泰是卦名(卦象為上坤下乾)。坤地乾天,地重下沉,天輕上浮,天地交而萬物通,徵兆順利。
這樣就很好解釋文泰來由被清兵拿獲到逃脫囚籠,雖屢經周折,然「否去泰來終可待」(唐韋庄《湘中作》),正印證「泰來」二字是否極泰來的意思。
(六)乾坤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射鵰英雄傳》中五位高人被譽為「乾坤五絕」。金庸對他們的命名參考了中國傳統的五行思想。
東方尚青,屬木,故「東邪」為黃葯師(平時都穿著青袍);南方尚赤,屬火,故「南帝」號一燈;西方尚白,屬金,故「西毒」為歐陽"鋒";北方尚黑,屬水,故「北丐」為"洪"七公;中央尚黃,屬土,故「中神通」為王重陽。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鑲嵌在五人的姓名中。
1、南帝一燈——「一燈」之名出自《法華經》: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萬燈皆明。「南為火」:一燈大師之「燈」待「火」點燃。其秘技為「一陽指」,而太陽就是一個大火球。 「南,色赤」:「燈」與「陽「皆作赤紅色。

2、中神通王重陽——『中央為土」:此人確為歷史人物,是全真教開山祖師,原名「王喆」,這姓/名兩個字皆具「土」形。五大高手中他辭世最早,由其師弟遞補為中頑童,就是周伯通。而「周」中亦有「土」。
「中央,色黃」:王重陽既為道教大師,而道士用黃冠束發,因此又被稱作「黃冠」。《推背圖》作者李淳風就自號「黃冠子」。
3、西毒歐陽鋒——「西為金」:「鋒」賴「金」利。作為音樂家的歐陽鋒,常備樂器不是吉他,而是鐵箏。仍是金屬所制。
「西,色白」:西毒長居白駝山,他本人/侄兒/部屬皆作白衣裝。
此意王家衛在《東邪西毒》中也有所發揮,電影尾聲是歐陽的一段獨白:沒多久,我就離開了這個地方。那天,黃歷上寫著「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4、東邪黃葯師—— 在《卅十三劍客圖·虯髯客傳》一文中,金庸對唐代名將李靖極表欽敬之忱。其實李靖之軍事才能未必高於韓信、林彪,金庸佩服他的恐怕還是其功成不居,明哲保 身的政治智慧與人格修養。雖達不到三毛「最愛黃葯師什麼都愛」的程度,我猜金庸對自己創造的黃葯師這一人物形象還是鍾愛有加,他把自己推崇備至的李衛公的 名字贈給了黃:李靖字葯師。
「東,色青」:書中寫黃葯師初次出場:「身穿青色布袍」。
「東為木」:黃葯師三字表面看來似乎有「草」無「木」,其實不然。金庸等台港文人使用的是正規的繁體字,「葯」字的正確寫法是「葯」,一根巨木,赫然在下。
5、北丐洪七公——舊武俠小說《兒女英雄傳》中有「鄧九公」者,名諱與洪七公相仿.。書名與《射鵰英雄傳》也有幾分(五分之三?)相似。
「北為水」:七公姓「洪」 ,果見洪水湯湯,竟沒涯涘。
「北,色黑」:書中不曾描寫七公衣服顏色。但他作為丐幫老頭子,估計不管衣服原色為何,上身之後,必將改造成唯一色調:總是黑。
小說中一燈大師的「一陽指」為歐陽鋒「蛤蟆功」的剋星,暗合五行相剋的原理(火克金)。《倚天屠龍記》中明教五行旗五位掌旗使的命名與此類似,就不多說了。
(七)林平之、游坦之——一為副威鏢局之少鏢頭,一為聚賢庄之少莊主。然兩位公子哥兒前途卻並非「平之」、「坦之」!查老以「平坦」二字為兩位富家子弟命名,真是"高人"啊!
(八)武修文、武敦儒——《神鵰俠侶》中的武氏兄弟乃大理武三通之子。
修文的意思是:修明文教。《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
敦儒的意思是敦厚儒雅。南宋有詞人朱敦儒。
命子名為「修文」、「敦儒」,本冀其文雅;但二子都只是赳赳武夫,真的和自己名字的含義大相徑庭。
(十)夏雪宜、溫青青
二人是《碧血劍》中一對父女。夏季炎熱,雪只下於寒冬,「夏」與「雪」本不「宜」。
作者如此命名,我想起錢鍾書對《水滸傳》第二十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中一句費解話(「他家(按指武大夫妻)賣拖蒸河漏子,熱湯溫和大辣酥」)的精闢解釋。 他說:「這是一句玩笑話,也就是西洋修辭學上所謂的oxymoron(安排兩種詞意截然相反的詞語,放在一起,藉以造成突兀但是相輔相成的怔忡效果),象 是新古董novel antiques便是。像河漏子(一種點心小食)既經蒸過,就不必再拖;大辣酥(另一種點心小食)也不可能同時具有熱燙溫和兩種特質。據此可以斷定是王婆 的一句風言風語,用來挑逗西門慶,同時也間接刻畫出潘金蓮在《水滸》中正反兩種突兀的雙重性格。」(參看水晶《侍錢「拋書」雜記》)查老對夏雪宜的命名似也運用了「oxymoron」的修辭手法,錢鍾書所謂「間接刻畫出……正反兩種突兀的雙重性格」的評語大可移用到夏雪宜身上。以前有人認為溫青青名字來自 《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恐怕有點牽強。《莊子·德充符》:「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禮記·曲禮上》:「凡為人之禮,冬溫而夏凊(冷、 涼的意思)」作為溫儀和夏雪宜的女兒,身上同樣兼有「溫」、「凊」(或謂「夏」、「雪」)兩種矛盾的性格,小說中其時而刁蠻時而哀苦的情緒對此作了很好的 詮釋。
[附:袁承志] 《禮記·祭義》:「君子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袁承志所承之志,本應是其父袁崇煥抗擊滿清之志,但《碧血劍》一書的結局,他卻隱居域外,只能算是「名不副實」的人物。
歷史上名承志者尚多,如唐武後時有杜承志,現代有革命家廖承志,戲劇家焦菊隱(原名焦承志),作家張承志等。
(十一)逍遙派諸人

《天龍八部》中的逍遙派是一個崇尚道家的門派,其掌門人為無涯子。其名來自《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和無涯子一輩的尚有天山童姥與李秋 水。童姥謂年老而童身,其造型與武功似取材於佛祖釋迦牟尼(如八荒六合XXX拳之類)。李秋水名字來於《莊子·秋水》就不用多說了。
值得一提的是無涯子的兩個弟子:蘇星河,丁春秋。在道家裡,「星河」是空間上的「無涯」,而「春秋」則是時間上的「無涯」。
[附「函谷八友」] 「函谷八友」是蘇星河的八位弟子。「函谷」暗指道家始祖老子出關之處,點名逍遙派的淵源。
老大康廣陵(琴),姓名分別取自三國時的嵇康與他所彈的那首《廣陵散》;
老二范百陵(棋),姓名取自清朝的兩位圍棋高手范西屏(海寧人)和過百齡;
老三苟讀(書),這個顯而易見吧;
老四吳領軍(畫),書中述其曾任「領軍」之職,而姓恐來於唐大畫家吳道子;
老五薛慕華(醫),慕華即仰慕華佗之意(中國古代有一批以「慕X」名的,如「慕韓」,「慕華」等等)。又近代有黃乃裳,號慕華,曾參加康梁變法;
老六馮阿三(匠),其名很庸俗,應該是用來湊數的;
老七石清露(花),「石」諧音「蒔」,蒔花;清露古詩常見(如陸機《赴洛道中作》「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虞世南《蟬》「垂綏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紅樓夢》三十四回記有「玫瑰清露」);
老八李傀儡(戲),傀儡寓意很明確,姓李似暗寓唐朝那位在皇宮搬演梨園的李隆基。李傀儡,似乎也暗示唐高宗,被武則天擺布得像個傀儡。
(十二)穆念慈——有人說名字取自《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這種說法並不正確。首先,全部《尚書》(包括所謂《偽古文尚書》)都無「念慈在慈」四字,有的是「念茲在茲」四字,茲,此也。也即「念念不忘」的意思,這和穆念慈的名字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念慈者,懷念母親也。古時稱父親為家嚴,母親為家慈。《射鵰》全書都沒有寫念慈的父母是誰,但是由於鐵心兄的收養,她總算是有了父愛,所以更懷念其母的愛。
(十三)柯鎮惡——《世說新語》:「桓石虔,小字鎮惡」。
柯之高足郭靖那句擲地作金石聲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也模仿自《世說》:「劉真長,黨同伐異,俠之大者」。
(十四)徐潮生——《書劍恩仇錄》中陳世倌之妻,乾隆與陳家洛之母。歷史上陳世倌正妻確為徐姓,「潮生」之名恐怕就是金庸所代擬了。出自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黃葯師自度的《碧海潮生曲》,以及桃花島積翠亭上「桃花影里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的對聯分明都與這兩句詩有關。
(十五) 李沅芷——《楚辭 湘夫人》:『沅有芷兮澧(音li)有蘭'』,此姝之名,盡在詩中。詩的後一句「思公子兮未敢言」倒與李沅芷對余魚同的那份情愫有三分彷彿。
(十六)「氣寒西北」白萬劍——出自龔自珍「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的詩句。金庸對龔定庵似乎情有獨鍾,他為《天龍八部》第35回寫的回目是:「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此句脫胎於龔定庵《洞仙歌》詞:「埋沒了,彈指芳華如電。」
(十七)射鵰,倚天—— 金庸小說於七十年代末在台解禁,唯有《射鵰》一書,台灣文化官員懷疑「有鼓吹***之嫌」,不許在台刊行。金庸對此有所解釋:「射鵰是中國北方民族由來已 久的勇武行為。《史記·李廣傳》中說:是必射鵰者也。王維有詩: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又有詩:暮雲空磧時驅馬,落日平原好射鵰。楊巨源詩:射鵰天更 碧,吹角塞仍黃。溫庭筠詩:安得萬里沙,霜晴看射鵰。中國描寫塞外生活的文學作品往往提到射鵰,一箭雙雕的成語更是普通得很。***的詞中其實沒有射鵰兩 字連用,只有隻識彎弓射大雕。中國文字人人都有權用,不能因為***用過,別人就不能再用。」
金庸此文無一字不真,也無一語不是詭辯。《射鵰》雖無「鼓吹***」的用心,但那書名的由來,一定出自《沁園春·雪》。
(十八) 岳不群(附:卓不凡)——劍神卓不凡與君子劍岳不群兩大高手似乎在拉扯一個成語:「卓爾不群」,典出《漢書》:「夫唯大雅,卓爾不群」。

巍巍山『岳』,卓爾『不群』,頗有一種壁立千仞的氣象,與岳不群的道貌岸然也算合拍。
岳不群人稱「君子劍」,但真正的君子是「群」的,小人才「不群」呢!這也不是我說的,是我們的文宣王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老二說的:「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論語·陽貨》)。岳不群以『君子劍』的面目欺世,金庸卻在取名時將其底細揭露無遺:偽君子,真小人也。
下面就有些胡扯了:將岳『不群』的『羊』皮褫去(繁體字『羊』在君下),還剩什麼?——剩有『不君』,不是君子,是小人,不是『羊』,是狼!
(十九)丁堅與施令威——此二人武功未臻化境,與卓不凡,岳不群不可同日而語,他們所爭的也非成語,而是在爭相攀附一位仙人:丁令威。
《搜神後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
(二十)『白頭仙翁』卜沉——此人為嵩山派高手,與『禿鷹』沙天江一起出場,這兩人的名字可能是相互對應的,『禿鷹』與『白頭翁』對應,『沙天江』與『卜沉』對應:『白頭翁』與禿鷹都是禽鳥,江水中自然『不沉』。
《紅樓夢》中有名『卜世仁』者,不是人啊!
(廿一)東方不敗——此人號稱「武功天下第一」。

武俠小說中「武功」一詞指的是「以拳腳內力給對方身體造成極大損傷的超能力」,但《笑傲》非簡單的武俠作品,它還是一部政治小說。此詞或有別一層涵義:『文治武功』中的『武功』,主要指軍事才能與成就。
「東方不敗」就是:東方的戰神傳說。
(廿二)向問天——此名極佳,既有李太白「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天真,又有蘇東坡「把酒問青天」的閑逸,更不乏譚復生「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豪邁。然而推本溯源,必本於屈原之《天問》。向問天與屈原,余皆不論,其愚忠似之,其以妾婦之道事君又似之。
(廿三)童百熊——熊性勇猛,此人『一熊』猶嫌不足,乃以『百熊』名之,可以想見他在魔教與正教的戰斗中的是如何的勇猛過人。
(廿四)《笑傲江湖》——《陽關三疊》首先是王維的詩篇,之後演成一部樂曲。

天壤間有「笑傲江湖」在!它首先應該是一部恢宏壯闊的琴曲,其次才是一部博大浩瀚的小說。
「笑傲江湖」之曲,與嵇康的脈搏相呼應,接承的是《廣陵散》的遺音。向上追溯,是楚狂接輿的哀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推本溯源,它的旋律在遠古即已奏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掘井而飲,帝力於我何有哉」!(擊壤歌)
嵇康「廣陵散於今絕矣」的讖語居然不曾應驗。《笑傲江湖》所要發掘的正是華夏所固有而被歷代統治者摧殘壓抑又不絕如縷的自由主義傳統,為個人自由唱一曲悲傷的輓歌。
(廿五)黑木令——歷史上的商鞅並不像半世紀來我們宣傳的那樣正面,2000年來人們對他毀譽參半,其實此人很有些邪魔外道氣息。變法之初,有『徙木立信』故事,立三丈之木於南門,能搬到北門者賞50金,秦人不信,唯有一人試為,果得賞金。此事為商鞅樹立了威信,此後商鞅立法
苛酷,而秦人戰栗不敢稍違。
金庸1969年完成《笑傲》,當年即開始撰寫《鹿鼎》。與『日月神教』相似的不是明教,而是《鹿鼎》中的『神龍教』。《鹿鼎》19回回目是:「九州聚鐵鑄一字,百金立木招群魔」(查慎行詩),金庸後面有註:「『百金立木招群魔』句,本書用以喻神龍教教主先以甜頭招人歸附,然後施行嚴刑峻法,部勒教眾」。
製作黑木令的原材料或許就是商鞅當年讓人搬動的那根『三丈之木』?
(廿六)曲非煙——納蘭容若《江城子 詠史》「濕雲全壓數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

金庸自稱生平創作受唐代傳奇影響最大,而唐傳奇中有一名篇《步飛煙》,皇甫枚撰。
在《阿綉與小翠》中,我曾妄言金庸受蒲留仙影響不小,其實《聊齋》正是唐傳奇之餘緒。二者一脈相承。
(廿七)周孤桐——近人章士釗,號『孤桐』。
(廿八)成不憂——《論語》:「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廿九)喬峰—— 30年代文壇有所謂『京派』與『海派』之爭。知堂老人是『京派』的靈魂人物,魯迅先生則是『海派』的班頭魁首,模仿金庸句式,可說是『南魯迅,北知堂』, 兄弟二人生生分割了文壇。老三建人也非庸碌之輩,只是他兩位哥哥太過出色,他就不免黯然失色了,絕對沒有《天龍》中喬峰的豪氣干雲,光芒萬丈。
然而,但是,周建人字「壽松」,又字「喬峰」。
(三十)慕容復——金庸的「南慕容北喬峰」像「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樣,區區數字,組合起來,而富有張力,具無限美感。王家衛拍《東邪西毒》,除了幾個名字出自《射鵰》,故事幾乎全是自己結撰而成,不知王導為這四個字,付給金庸多少版權費——花錢多一點也值得。
慕容非漢姓,是鮮卑族姓氏,五胡亂華時前燕、後燕、西燕、南燕這幾個短命帝國的王族。他單名「復」,明顯寄寓了其父慕容博及整個家族對於「興復大燕」的期望與狂想。
金庸寫作並在《明報》連載《天龍八部》,始於1963年9月,寫了四年,大約在1966年底或67年初完成。當時戮力於興復故國的,是誰呢?只能是蔣中正,經國父子。
(卅一)阿碧——「碧」是最可愛的顏色,『阿碧』是最可人的江南女孩。書中阿碧的言語竟讓人有一種『滴翠』的感覺。阿碧或許與沈從文筆下的『翠翠』有三分神似? 如此可兒,竟無一個好的收稍,令人嘆息。仍引杜詩:「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以為阿碧判詞。
(卅二)張無忌——『無忌』就是百無禁忌的意思,父母望他無災無難,平安吉祥。哪知事與願違,張無忌的童年、少年卻是多災多難,艱苦備嘗(林平之、游坦之二名也與此相似)。
歷史上叫做無忌的人很多。有一副對聯很出名的:「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魏無忌是戰國時信陵君之名,長孫無忌則是初唐名相。
(卅三)昆侖三聖何足道——李白《行路難·三》:「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宋·劉克庄《沁園春》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
「何足道哉」亦是常用語。
(卅四)韋虎頭——是韋小寶給兒子起的名,擲骰子而得。
晉大畫家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杜甫詩:「何年顧虎頭,滿壁畫滄州」?
(卅五)趙半山——王安石號『半山』。此人又被時人稱為『拗相公』,非常的剛愎偏執。趙半山則和悅溫厚,兩人性情大不相同。
或許趙是南面那「半山」,王則是北坡那「半山」吧?
(卅六)胡一刀——名字像人一樣粗豪,有「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的神勇強悍。且有雜文家以「胡一刀」為筆名者,我看過他的幾篇文章,還好,沒有玷辱此好名好姓。

此名可有兩種解釋:(一)胡亂一刀,那就成了「黑旋風」李逵之流亞,一時興起,掄起板斧,胡砍一通。(二)「胡」又是疑問詞,涵義就變成了:世事太過復雜錯 亂,那裡是一刀所能解決的呢?稍稍染有哈姆雷特的哲思:「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 一種更高貴?。誰願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卅八)雪山飛狐胡斐——胡斐自己將姓名倒轉而得「飛狐」之雅號,這是書中的交代。
金庸為他命名時,應是先想到「飛狐」之號,再有胡斐之名,這是猜測。
蘇軾《雪浪石》「飛狐,上黨天下脊」中「飛狐」二字是古地名,河北淶源縣之舊稱,又是北嶽恆山之要隘(「雪山飛狐」四字在蘇詩中唯少一「山」)。
問:出沒於金庸小說中的狐狸共有幾條?
答:三條——雪山飛狐;令狐沖;九尾靈狐。「令」就是「好」,說明令狐沖是條好狐狸。
(卅九)苗人鳳與藍鳳凰——藍鳳凰是苗族人,但不姓苗;苗人鳳姓苗,但書中不曾交代其苗族出身。
苗人鳳出身苗族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姓「苗」只是原因之一,其二,與苗人鳳對應的是胡一刀,二人共同形成了「胡苗恩仇」以及最後的和解。而「胡」「苗」分別是 中國北方,南方的主要少數民族。其三,苗人鳳身上具有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就像胡一刀身上具有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一樣。其四,苗人鳳與藍鳳凰名字中都得一 「鳳」字,而苗族人有著長久的對鳳凰的圖騰崇拜歷史。
「人鳳」就是「人中龍鳳」的意思。具苗族血統而堪稱「人中龍鳳」的當代名賢有二:沈從文與表侄黃永玉,都出生於湘西鳳凰,也都與金庸緣份不淺。金庸自承沈從文是影響他最大的當代作家,而黃永玉則是金庸50年代在香港《大公報》的舊同事,兩人至今仍有來往。
金庸與苗族的緣份尚不止此,56年他寫道:「抗戰時我曾在湘西住過兩年,那地方就是沈從文《邊城》中翠翠的故鄉,當地漢人苗人沒一個不會歌。我就用鉛筆一首首的記錄下來,總數有一千多首」。
(四十)袁紫衣 ——「紫衣「就是「緇衣」 ,僧人著緇衣芒鞋,袁以此為名,隱約透露自己的比丘尼身份。

緇衣本與佛法僧無關,這兩個字最早出現在《詩經.鄭風》,詩名就叫《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四一)洪安通——「安通」有二解:(一)安全暢通;(二)(「洪」這一套)怎麼行得通?
(四二)「三」與「四」——《俠客行》中有兩對兄弟,皆以「三」「四」為名。一為師兄弟,化名張三、李四;一為親兄弟,叫做丁不三、丁不四。
張三、李四是最為普通,毫無色彩的名字,要的就是那種「萬人如海一身藏」的效果。
不三、不四則是最不尋常,光芒萬丈的名字,虧金庸想得出來。
(四三)謝煙客——謝靈運幼時寄養在外人家裡,族人因名為客兒,世稱「謝客」。
我復制加粘貼的,嘿嘿。

② 笑傲江湖的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

講述了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偶然遇上曲洋和劉正風,得到《笑傲江湖》曲譜;也偶然間學會五嶽各派劍法精髓,被師父岳不群猜疑逐出師門。

被自小喜歡的岳靈珊疏遠後,在游歷江湖時和魔教聖姑任盈盈相識相愛。最後岳不群野心暴露後,令狐沖出手阻止了大戰,並與任盈盈退出江湖,共奏《笑傲江湖》。

(2)曲江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笑傲江湖》屬於金庸的後期作品,其敘事狀物,已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笑傲江湖》所涉及的場景、人物以及各類武林人物交手搏鬥的場面不可勝數,但歷歷寫來,景隨情轉,變化無窮而皆能貼合生活。

《笑傲江湖》的中心是武林爭霸奪權,為了達到目的,奪取《辟邪劍譜》和《葵花寶典》,最後兩派都敗在《辟邪劍譜》和《葵花寶典》上。

《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俠小說代表作之一,其不僅靠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情節引人入勝,更能於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中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出數十個個性鮮明、生動感人的文學形象。

如豁達不羈、捨生取義的令狐沖;嬌美慧黠、摯情任性的任盈盈;陰鷙狡詐、表裡不一的岳不群;桀驁不馴、老謀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潔、相思痴戀的儀琳;虛懷若谷、蕭條離奇的沖虛以及逃避紛爭、寄情於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

打諢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為武俠小說的人物畫廊增添異彩。作品所高揚俠義、仁愛、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對今人仍有強烈的感召力。

金庸在闡述劍法的最高境界時用了「無招勝有招」來表達劍術的精妙,即最高明的防備是永遠不要讓對方猜到你要出什麼招,於無招可破中一劍進攻。這種思想與老子《道德經》對「道」的至高至極境界之「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哲學思想一脈相承。

③ 出版了的青梅竹馬的小說

《兔子壓倒窩邊草》 、《船到橋頭自然直》、《我只是難過不能陪你一起老》、《復制初戀》、《原來你還在這里》(一波三折的初戀,有點糾結)、這幾本都短篇的:《一物降一物》《願賭要服輸》《詐欺》《爆走機車妹》 《郎騎竹馬來》,《我的愛,不想那麼帥》,《無中生有》《初情似情》、《親梅逐馬》(挺搞笑的短篇小說)《兩小有猜》(很溫馨)
【殿下騎著竹馬來】
攜手江山的帝王功臣,承歡膝下的姿穎兒孫。
九重宮闕中的一對小兒女,伴著玄武湖上的泛舟誓言,曲江池畔的閑閑菱歌
踏過漠北邊塵的滾滾狼煙,共譜一段至深至誠的深宮戀曲。
沒有金枝欲孽式的險惡宮斗,沒有虐斷肝腸的死去活來——
虛構而似曾相識的朝代,幾段揉雜其中的故紙陳言,拼做一個同心錦字。
前提是……你能忍受慢熱、清水、囈語和……傳說中隱藏太深的伏筆。
他日我為帝君,惟願江山共享,誓無異生之子…………

【大龍門客棧】
娘說過,男人不能光圖好看,要算得賬本跑得大堂才算是絕代佳人;
娘說過,他龍曉乙一表人才,乖巧圓滑,看帳,算盤,營商無一不精,除了欺凌少女人面獸心這點小毛病簡直是她家女婿的不二人選;
娘說過,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有可能是唐僧,與其嫁個和尚不如嫁個腹黑繼母;
娘說過,咱大龍門客棧不養吃白飯的人,所以不嫁龍曉乙她就等著被掃地出門去喝西北風吧;
可是娘啊娘,你沒說過他龍曉乙不但腹黑,簡直連心都是黑的,女兒連洞房都沒過轉眼間就被休去跑堂,成了名副其實的「下堂」妻,得意洋洋的「陳世美」還順帶霸佔了她家的祖傳客棧。
娘啊娘!你要是泉下有知就顯顯靈一道閃電劈死這天殺的龍曉乙吧!順帶賜女兒一個救可憐的少女於水火,英俊瀟灑,溫柔體貼,穿著飄逸,俠骨柔情的未來良人吧!
臨終託孤、負心漢、白馬良人,黑衣大俠勇救霉女跑堂……融一切經典惡俗言情劇情為一體。不要懷疑,某櫻人品保證,這次絕對不是武俠,而是赤果果的古代言情劇……至於誰才是男一號……等到結尾大家就知道了……

【執子之手 將子拖走】
我是個公主,而且是個呆公主。

生在皇宮 我的相貌就和地里那蘿卜白菜那樣普通

一年四季里,我的表情總是呆滯,眼睛裡老是含著迷茫。

可其實 我知道這個宮里的秘密

包括她的,他的,還有他們的。

我就這么悠哉愜意的在宮里存活著,我堅信我會一直這么傻下去。

執子之手,將子拖走。子說不走,很好,關門放狗。【面無表情】

④ 古龍金庸武俠人物名字有啥內涵

經典武俠小說中人的名號,主角名如主菜,品之味道淳厚,配以小點一般的配角名號,整個過程,妙趣橫生。在下不妨在路邊隨意拾撿幾個,略作分類,與諸君共品。

一類為詩意型。「瀟湘夜雨」莫大先生為我最欣賞者,在中國的地名之中,有三個詞富蘊詩意,一為「陽關」,一為「江南」,再者為「瀟湘」。瀟湘夜雨,則是娥皇女英,滋生天下極品凄怨之物。其人卻稱莫大先生,黑衫胡琴,琴聲伴雨,人在深巷,人在江湖邊緣,生死不思,人老如斯,已無需雄心萬水千山,只寄魂於偶爾的遙想當年罷!
另一詩意為「中原一點紅」和「西門吹雪」。殺人劍快,一閃之際,對面人倒,絢爛一點紅,整個過程,猶似一首瑰麗的敘事詩。敵人已歿,血尚在劍,橫劍當面,輕吹一口氣,一抹紅色淌過一橫晶瑩的白色,墜落塵土,瞬間滲入。眼不眨,人不言,轉身走了。古龍說,彼人吹的只是一片輕飄飄的雪花,夫復何言?

二類為狂放型。
首推「獨孤求敗」,當世間人,俱平庸不堪,一個人,一把劍,求一敗卻不得,還有何心思遊走於俗氣濁世,「人」這一存在形式,完全受到質疑。於是獨著,孤著,荒山中去了,留一名也夠後人體味了。
其次為「任我行」,滾滾紅塵,滔滔寰宇,花花世界,名、權、財、情、色,無一不是陷阱,無處不設圈套,誰人來去自如,誰人身姿瀟灑?不曾得償所願,唯有空留一名。
然後為東方不敗,卻沒有多少可品自處,失之直白,類似自誇,不如「求敗」一個「求」字的神來之筆。

三類為反差型。
「李探花」「李尋歡」,生既得此名,命當作花花公子,探花戲人,尋歡問樂,一生穿梭於繁華煙花柳巷,或大家閨秀庭院,或小家碧玉門牆,日日美酒大笑,夜夜笙歌枕席,莫不歡暢。偏生他性情痴絕,情緣多劫,一生把生關死結與酒同飲。何處得歡,唯有痛中索快。
「花無缺」,一襲白衣男子,在天然花和美人花中長大,就姓了「花」,面如玉,攻蓋世,應「無缺」了吧。可他命中只是一個復仇的符號,墮落也好,榮耀也好,沒有身世之根,沒有應愛之人,鬱郁寡歡,悲性結局當是:花色香俱看花,飄然削發出家。

四類是反抗型。
「楊不悔」「張無忌」,姓得普通,名得非凡。我從何處來?來自一段孽緣。父母早喪,我背著孽種的印記生長。從小到大,我見慣的眼光,要麼是鄙視,要麼是憐憫,從來沒有人給我尊重。但我感到尊嚴,我是自由的產物,我是執著的結果,我是人性解放的象徵,我的名字就是一生無忌無悔的宣言,我將頂著這終生的榮耀行走於大地。

五類為別致型。
「花滿樓」,一個盲俠,用名字看見了如此溫暖景象——鮮花絢爛,開滿他那恬淡的小樓,江湖的險惡,在芬芳之中悄然隱去。
「沈浪」,姓得悠然,名得瀟灑,流浪之浪,風浪之浪,浪子之浪,亂發長笑,莫不令對手心頭浪起,令女子芳心起落,一浪闖天下,足矣。
「楚留香」,似乎女人名,卻是雄男子,天涯海角,在香帥足下,恍如處女閨房,不期而至,隨意三五良宵,興雖未盡,卻念前方風景,去之猶有不舍,且留下異香,待他年回味。

至於武俠書中紅顏之名,古龍不太在意,常常是些「牛肉湯」之類的葷名,或許是古大俠認為「兄弟是手足,女人是衣服」罷。
在金先生筆下,清麗出塵的佳名比比皆是,「袁紫衣」之飄逸,「木婉清」之靈氣,「王語嫣」之俏兮,「周芷若」之淡雅,「小龍女」之高貴,俱是美名配佳人,自是一幀好風景。
另有「滅絕師太」一名響震寰宇,連我高中化學老師都有形冠此尊號。

阿朱、阿紫。
二姐妹是《天龍八部》段正淳與阮星竹之女,自小分離,後一為慕容氏的婢女,一為星宿派的頑徒。朱紫是一個母親所生,而性格、品質迥異。其名取自《論語》。《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後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或真偽混淆。《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劉峻《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膽。」由是觀之,查氏以「朱紫」為二姝命名,愛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喬峰本名蕭峰(蕭姓為遼國大姓),其姓得自養父農戶喬三槐。「喬」字已暗含其並非本姓(「喬」在字義上有「裝假」、「改扮」意,如喬裝,喬模喬樣等,《水滸》有「李逵壽張喬坐衙」)而「峰」字又遙接其父之名「遠山」。

丁典、凌霜華。
丁典和凌霜華是《連城訣》中一對命運悲慘的愛侶。丁,有遭逢的意思。《後漢書·岑彭傳》:「我喜我生,獨丁斯時。」有詞語「丁憂」、「丁艱」;典,有抵押、典當的意思。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所以「丁典」可釋為「遭逢出賣」,正好像丁典與其把弟狄雲身世的寫照。
凌,「凌寒獨自開」之凌,冒著;「霜華(花)」,雪也。能凌霜華(花)之物,菊也。合「人淡如菊」之評,亦符其愛菊之性。故其女僕名曰「菊友」。

楊過、小龍女。
「神鵰大俠」楊過,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詞人劉過,字改之。不知金庸是否從這位詞人身上得到某種靈感。
龍女,神話中的龍王女兒。《法華經》中有龍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傳》有「龍女牧羊」。《詩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齋詩話》有「吳城小龍女」。而小龍女的原型應該出自《莊子·逍遙游》中那位「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令狐沖、任盈盈。
令狐沖是厭惡權利斗爭的「隱士」,一位「道家之俠」。沖,貌似沖淡空虛;盈,水滿的樣子。這似乎暗示著令狐沖和任盈盈性格的差異與沖突。但事物是辨證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再說下--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說里借周伯通之口引用過這句話,可旁證這種解釋並非牽強。「周伯通道:『我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跟著將這四句話的意思解釋了一遍。郭靖聽了默默思索。」)沖與盈又達到了統一。而事實上他二人最終是「笑傲江湖」,「曲諧」一生的。

乾坤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射鵰英雄傳》中五位高人被譽為「乾坤五絕」。金庸對他們的命名參考了中國傳統的五行思想。
東方尚青,屬木,故「東邪」為黃葯(葯)師(平時都穿著青袍);
南方尚赤,屬火,故「南帝」號一燈;
西方尚黃,屬金,故「西毒」為歐陽"鋒";
北方尚白,屬水,故「北丐」為"洪"七公;
中央尚黑,屬土,故「中神通」為王重陽。
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鑲嵌在五人的姓名中。
小說中一燈大師的「一陽指」為歐陽鋒「蛤蟆功」的剋星,暗合五行相剋的原理(火克金)。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五行旗五位掌旗使的命名與此類似,就不多說了。

逍遙派諸人。
《天龍八部》中的逍遙派是一個崇尚道家的門派,其掌門人為無涯子。其名來自《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和無涯子一輩的尚有天山童姥與李秋水。童姥謂年老而童身,其造型與武功似取材於佛祖釋迦牟尼(如八荒六合XXX拳之類)。李秋水名字來於《莊子·秋水》就不用多說了。
值得一提的是無涯子的兩個弟子:蘇星河,丁春秋。在道家裡,「星河」是空間上的「無涯」,而「春秋」則是時間上的「無涯」。
[附「函谷八友」] 「函谷八友」是蘇星河的八位弟子。「函谷」暗指道家始祖老子出關之處,點名逍遙派的淵源。
老大 康廣陵(琴),姓名分別取自三國時的嵇康與他所彈的那首《廣陵散》;
老二 范百陵(棋),姓名取自清朝的兩位圍棋高手范西屏(海寧人)和過百齡;
老三 苟 讀(書),這個顯而易見吧;
老四 吳領軍(畫),書中述其曾任「領軍」之職,而姓恐來於唐大畫家吳道子;
老五薛慕華(醫),慕華即仰慕華佗之意(中國古代有一批以「慕X」名的,如「慕韓」,「慕華」等等)。又近代有黃乃裳,號慕華,曾參加康梁變法;
老六馮阿三(匠),其名很庸俗,應該是用來湊數的;
老七 石清露(花),「石」諧音「蒔」,蒔花;清露古詩常見(如如陸機《赴洛道中作》「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虞世南《蟬》「垂綏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紅樓夢》三十四回記有「玫瑰清露」);
老八 李傀儡(戲),傀儡寓意很明確,姓李似暗寓唐朝那位在皇宮搬演梨園的李隆基。李+傀儡,似乎也暗示唐高宗,被武則天擺布得像個傀儡。

謝煙客——謝靈運幼時寄養在外人家裡,族人因名為客兒,世稱「謝客」。
李白:「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
明代畫家王時敏,號煙客。

貝海石——貝殼,海中石。

⑤ 金庸筆下人物名字的出處 什麼叫做知識淵博

(一)阿朱、阿紫——二姐妹是《天龍八部》段正淳與阮星竹之女,自小分離,後一為慕容氏的婢女,一為星宿派的頑徒。朱紫是一個母親所生,而性格、品質迥異。其名取自《論語》。《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間色之好者。惡其邪好以亂正色。」後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亂正或真偽混淆。《後漢書·陳元傳》:「夫明者獨見,不惑於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劉峻《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膽。」由是觀之,查氏以「朱紫」為二姝命名,愛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附:喬峰]喬峰本名蕭峰(蕭姓為遼國大姓),其姓得自養父農戶喬三槐。「喬」字已暗含其並非本姓(「喬」在字義上有「裝假」、「改扮」意,如喬裝,喬模喬樣等,《水滸》有「李逵壽張喬坐衙」)而「峰」字又遙接其父之名「遠山」。
(二)丁典和凌霜華——《連城訣》中一對命運悲慘的愛侶。丁,有遭逢的意思。《後漢書·岑彭傳》:「我喜我生,獨丁斯時。」有詞語「丁憂」、「丁艱」;典,有抵押、典當的意思。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所以「丁典」可釋為「遭逢出賣」,正好像丁典與其把弟狄雲身世的寫照。
凌,「凌寒獨自開」之凌,冒著;「霜華(花)」,雪也。能凌霜華(花)之物,菊也。合「人淡如菊」之評,亦符其愛菊之性。故其女僕名曰「菊友」。

(三)楊過、小龍女——「神鵰大俠」楊過,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詞人劉過,字改之。不知金庸是否從這位詞人身上得到某種靈感。
龍女,神話中的龍王女兒。《法華經》中有龍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傳》有「龍女牧羊」。《詩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齋詩話》有「吳城小龍女」。而小龍女的原型應該出自《莊子·逍遙游》中那位「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四)令狐沖、任盈盈—— 令狐沖是厭惡權利斗爭的「隱士」,一位「道家之俠」。沖,貌似沖淡空虛;盈,水滿的樣子。這似乎暗示著令狐沖和任盈盈性格的差異與沖突。但事物是辨證的, 《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再說下--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說里借周伯通之口引用過這句話,可旁證這種解釋並非牽強。「周伯通道:『我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謂『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跟著將這四句話的意思解釋了一遍。郭靖聽了默默思 索。」)沖與盈又達到了統一。而事實上他二人最終是「笑傲江湖」,「曲諧」一生的。
[補記]任盈盈也可能名取自《古詩十九首》「盈盈樓上女」。清孔尚任、顧彩合作傳奇劇本《小忽雷》中女主角名鄭盈盈。又《老子》:「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

(五)「奔雷手」文泰來——文泰來乃《書劍恩仇錄》紅花會四當家,是堪與喬峰媲美的好漢。「奔雷手」形容其工功夫氣勢不凡,辛棄疾《沁園春》(杯汝前來)有「於今喜睡,氣似奔雷」句。泰是卦名(卦象為上坤下乾)。坤地乾天,地重下沉,天輕上浮,天地交而萬物通,徵兆順利。
這樣就很好解釋文泰來由被清兵拿獲到逃脫囚籠,雖屢經周折,然「否去泰來終可待」(唐韋庄《湘中作》),正印證「泰來」二字是否極泰來的意思。
(六)乾坤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射鵰英雄傳》中五位高人被譽為「乾坤五絕」。金庸對他們的命名參考了中國傳統的五行思想。
東方尚青,屬木,故「東邪」為黃葯師(平時都穿著青袍);南方尚赤,屬火,故「南帝」號一燈;西方尚白,屬金,故「西毒」為歐陽"鋒";北方尚黑,屬水,故「北丐」為"洪"七公;中央尚黃,屬土,故「中神通」為王重陽。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鑲嵌在五人的姓名中。
1、南帝一燈——「一燈」之名出自《法華經》:以一燈傳諸燈,終至萬燈皆明。「南為火」:一燈大師之「燈」待「火」點燃。其秘技為「一陽指」,而太陽就是一個大火球。 「南,色赤」:「燈」與「陽「皆作赤紅色。

2、中神通王重陽——『中央為土」:此人確為歷史人物,是全真教開山祖師,原名「王喆」,這姓/名兩個字皆具「土」形。五大高手中他辭世最早,由其師弟遞補為中頑童,就是周伯通。而「周」中亦有「土」。
「中央,色黃」:王重陽既為道教大師,而道士用黃冠束發,因此又被稱作「黃冠」。《推背圖》作者李淳風就自號「黃冠子」。
3、西毒歐陽鋒——「西為金」:「鋒」賴「金」利。作為音樂家的歐陽鋒,常備樂器不是吉他,而是鐵箏。仍是金屬所制。
「西,色白」:西毒長居白駝山,他本人/侄兒/部屬皆作白衣裝。
此意王家衛在《東邪西毒》中也有所發揮,電影尾聲是歐陽的一段獨白:沒多久,我就離開了這個地方。那天,黃歷上寫著「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4、東邪黃葯師—— 在《卅十三劍客圖·虯髯客傳》一文中,金庸對唐代名將李靖極表欽敬之忱。其實李靖之軍事才能未必高於韓信、林彪,金庸佩服他的恐怕還是其功成不居,明哲保 身的政治智慧與人格修養。雖達不到三毛「最愛黃葯師什麼都愛」的程度,我猜金庸對自己創造的黃葯師這一人物形象還是鍾愛有加,他把自己推崇備至的李衛公的 名字贈給了黃:李靖字葯師。
「東,色青」:書中寫黃葯師初次出場:「身穿青色布袍」。
「東為木」:黃葯師三字表面看來似乎有「草」無「木」,其實不然。金庸等台港文人使用的是正規的繁體字,「葯」字的正確寫法是「葯」,一根巨木,赫然在下。
5、北丐洪七公——舊武俠小說《兒女英雄傳》中有「鄧九公」者,名諱與洪七公相仿.。書名與《射鵰英雄傳》也有幾分(五分之三?)相似。
「北為水」:七公姓「洪」 ,果見洪水湯湯,竟沒涯涘。
「北,色黑」:書中不曾描寫七公衣服顏色。但他作為丐幫老頭子,估計不管衣服原色為何,上身之後,必將改造成唯一色調:總是黑。
小說中一燈大師的「一陽指」為歐陽鋒「蛤蟆功」的剋星,暗合五行相剋的原理(火克金)。《倚天屠龍記》中明教五行旗五位掌旗使的命名與此類似,就不多說了。
(七)林平之、游坦之——一為副威鏢局之少鏢頭,一為聚賢庄之少莊主。然兩位公子哥兒前途卻並非「平之」、「坦之」!查老以「平坦」二字為兩位富家子弟命名,真是"高人"啊!
(八)武修文、武敦儒——《神鵰俠侶》中的武氏兄弟乃大理武三通之子。
修文的意思是:修明文教。《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
敦儒的意思是敦厚儒雅。南宋有詞人朱敦儒。
命子名為「修文」、「敦儒」,本冀其文雅;但二子都只是赳赳武夫,真的和自己名字的含義大相徑庭。
(十)夏雪宜、溫青青
二人是《碧血劍》中一對父女。夏季炎熱,雪只下於寒冬,「夏」與「雪」本不「宜」。
作者如此命名,我想起錢鍾書對《水滸傳》第二十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中一句費解話(「他家(按指武大夫妻)賣拖蒸河漏子,熱湯溫和大辣酥」)的精闢解釋。 他說:「這是一句玩笑話,也就是西洋修辭學上所謂的oxymoron(安排兩種詞意截然相反的詞語,放在一起,藉以造成突兀但是相輔相成的怔忡效果),象 是新古董novel antiques便是。像河漏子(一種點心小食)既經蒸過,就不必再拖;大辣酥(另一種點心小食)也不可能同時具有熱燙溫和兩種特質。據此可以斷定是王婆 的一句風言風語,用來挑逗西門慶,同時也間接刻畫出潘金蓮在《水滸》中正反兩種突兀的雙重性格。」(參看水晶《侍錢「拋書」雜記》)查老對夏雪宜的命名似也運用了「oxymoron」的修辭手法,錢鍾書所謂「間接刻畫出……正反兩種突兀的雙重性格」的評語大可移用到夏雪宜身上。以前有人認為溫青青名字來自 《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恐怕有點牽強。《莊子·德充符》:「唯松柏獨也[正],在冬夏青青」,《禮記·曲禮上》:「凡為人之禮,冬溫而夏凊(冷、 涼的意思)」作為溫儀和夏雪宜的女兒,身上同樣兼有「溫」、「凊」(或謂「夏」、「雪」)兩種矛盾的性格,小說中其時而刁蠻時而哀苦的情緒對此作了很好的 詮釋。
[附:袁承志] 《禮記·祭義》:「君子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袁承志所承之志,本應是其父袁崇煥抗擊滿清之志,但《碧血劍》一書的結局,他卻隱居域外,只能算是「名不副實」的人物。
歷史上名承志者尚多,如唐武後時有杜承志,現代有革命家廖承志,戲劇家焦菊隱(原名焦承志),作家張承志等。
(十一)逍遙派諸人

《天龍八部》中的逍遙派是一個崇尚道家的門派,其掌門人為無涯子。其名來自《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和無涯子一輩的尚有天山童姥與李秋 水。童姥謂年老而童身,其造型與武功似取材於佛祖釋迦牟尼(如八荒六合XXX拳之類)。李秋水名字來於《莊子·秋水》就不用多說了。
值得一提的是無涯子的兩個弟子:蘇星河,丁春秋。在道家裡,「星河」是空間上的「無涯」,而「春秋」則是時間上的「無涯」。
[附「函谷八友」] 「函谷八友」是蘇星河的八位弟子。「函谷」暗指道家始祖老子出關之處,點名逍遙派的淵源。
老大康廣陵(琴),姓名分別取自三國時的嵇康與他所彈的那首《廣陵散》;
老二范百陵(棋),姓名取自清朝的兩位圍棋高手范西屏(海寧人)和過百齡;
老三苟讀(書),這個顯而易見吧;
老四吳領軍(畫),書中述其曾任「領軍」之職,而姓恐來於唐大畫家吳道子;
老五薛慕華(醫),慕華即仰慕華佗之意(中國古代有一批以「慕X」名的,如「慕韓」,「慕華」等等)。又近代有黃乃裳,號慕華,曾參加康梁變法;
老六馮阿三(匠),其名很庸俗,應該是用來湊數的;
老七石清露(花),「石」諧音「蒔」,蒔花;清露古詩常見(如陸機《赴洛道中作》「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虞世南《蟬》「垂綏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紅樓夢》三十四回記有「玫瑰清露」);
老八李傀儡(戲),傀儡寓意很明確,姓李似暗寓唐朝那位在皇宮搬演梨園的李隆基。李傀儡,似乎也暗示唐高宗,被武則天擺布得像個傀儡。
(十二)穆念慈——有人說名字取自《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這種說法並不正確。首先,全部《尚書》(包括所謂《偽古文尚書》)都無「念慈在慈」四字,有的是「念茲在茲」四字,茲,此也。也即「念念不忘」的意思,這和穆念慈的名字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念慈者,懷念母親也。古時稱父親為家嚴,母親為家慈。《射鵰》全書都沒有寫念慈的父母是誰,但是由於鐵心兄的收養,她總算是有了父愛,所以更懷念其母的愛。
(十三)柯鎮惡——《世說新語》:「桓石虔,小字鎮惡」。
柯之高足郭靖那句擲地作金石聲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也模仿自《世說》:「劉真長,黨同伐異,俠之大者」。
(十四)徐潮生——《書劍恩仇錄》中陳世倌之妻,乾隆與陳家洛之母。歷史上陳世倌正妻確為徐姓,「潮生」之名恐怕就是金庸所代擬了。出自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黃葯師自度的《碧海潮生曲》,以及桃花島積翠亭上「桃花影里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的對聯分明都與這兩句詩有關。
(十五) 李沅芷——《楚辭 湘夫人》:『沅有芷兮澧(音li)有蘭'』,此姝之名,盡在詩中。詩的後一句「思公子兮未敢言」倒與李沅芷對余魚同的那份情愫有三分彷彿。
(十六)「氣寒西北」白萬劍——出自龔自珍「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的詩句。金庸對龔定庵似乎情有獨鍾,他為《天龍八部》第35回寫的回目是:「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此句脫胎於龔定庵《洞仙歌》詞:「埋沒了,彈指芳華如電。」
(十七)射鵰,倚天—— 金庸小說於七十年代末在台解禁,唯有《射鵰》一書,台灣文化官員懷疑「有鼓吹***之嫌」,不許在台刊行。金庸對此有所解釋:「射鵰是中國北方民族由來已 久的勇武行為。《史記·李廣傳》中說:是必射鵰者也。王維有詩: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又有詩:暮雲空磧時驅馬,落日平原好射鵰。楊巨源詩:射鵰天更 碧,吹角塞仍黃。溫庭筠詩:安得萬里沙,霜晴看射鵰。中國描寫塞外生活的文學作品往往提到射鵰,一箭雙雕的成語更是普通得很。***的詞中其實沒有射鵰兩 字連用,只有隻識彎弓射大雕。中國文字人人都有權用,不能因為***用過,別人就不能再用。」
金庸此文無一字不真,也無一語不是詭辯。《射鵰》雖無「鼓吹***」的用心,但那書名的由來,一定出自《沁園春·雪》。
(十八) 岳不群(附:卓不凡)——劍神卓不凡與君子劍岳不群兩大高手似乎在拉扯一個成語:「卓爾不群」,典出《漢書》:「夫唯大雅,卓爾不群」。

巍巍山『岳』,卓爾『不群』,頗有一種壁立千仞的氣象,與岳不群的道貌岸然也算合拍。
岳不群人稱「君子劍」,但真正的君子是「群」的,小人才「不群」呢!這也不是我說的,是我們的文宣王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老二說的:「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論語·陽貨》)。岳不群以『君子劍』的面目欺世,金庸卻在取名時將其底細揭露無遺:偽君子,真小人也。
下面就有些胡扯了:將岳『不群』的『羊』皮褫去(繁體字『羊』在君下),還剩什麼?——剩有『不君』,不是君子,是小人,不是『羊』,是狼!
(十九)丁堅與施令威——此二人武功未臻化境,與卓不凡,岳不群不可同日而語,他們所爭的也非成語,而是在爭相攀附一位仙人:丁令威。
《搜神後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
(二十)『白頭仙翁』卜沉——此人為嵩山派高手,與『禿鷹』沙天江一起出場,這兩人的名字可能是相互對應的,『禿鷹』與『白頭翁』對應,『沙天江』與『卜沉』對應:『白頭翁』與禿鷹都是禽鳥,江水中自然『不沉』。
《紅樓夢》中有名『卜世仁』者,不是人啊!
(廿一)東方不敗——此人號稱「武功天下第一」。

武俠小說中「武功」一詞指的是「以拳腳內力給對方身體造成極大損傷的超能力」,但《笑傲》非簡單的武俠作品,它還是一部政治小說。此詞或有別一層涵義:『文治武功』中的『武功』,主要指軍事才能與成就。
「東方不敗」就是:東方的戰神傳說。
(廿二)向問天——此名極佳,既有李太白「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天真,又有蘇東坡「把酒問青天」的閑逸,更不乏譚復生「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豪邁。然而推本溯源,必本於屈原之《天問》。向問天與屈原,余皆不論,其愚忠似之,其以妾婦之道事君又似之。
(廿三)童百熊——熊性勇猛,此人『一熊』猶嫌不足,乃以『百熊』名之,可以想見他在魔教與正教的戰斗中的是如何的勇猛過人。
(廿四)《笑傲江湖》——《陽關三疊》首先是王維的詩篇,之後演成一部樂曲。

天壤間有「笑傲江湖」在!它首先應該是一部恢宏壯闊的琴曲,其次才是一部博大浩瀚的小說。
「笑傲江湖」之曲,與嵇康的脈搏相呼應,接承的是《廣陵散》的遺音。向上追溯,是楚狂接輿的哀歌:「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推本溯源,它的旋律在遠古即已奏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掘井而飲,帝力於我何有哉」!(擊壤歌)
嵇康「廣陵散於今絕矣」的讖語居然不曾應驗。《笑傲江湖》所要發掘的正是華夏所固有而被歷代統治者摧殘壓抑又不絕如縷的自由主義傳統,為個人自由唱一曲悲傷的輓歌。
(廿五)黑木令——歷史上的商鞅並不像半世紀來我們宣傳的那樣正面,2000年來人們對他毀譽參半,其實此人很有些邪魔外道氣息。變法之初,有『徙木立信』故事,立三丈之木於南門,能搬到北門者賞50金,秦人不信,唯有一人試為,果得賞金。此事為商鞅樹立了威信,此後商鞅立法
苛酷,而秦人戰栗不敢稍違。
金庸1969年完成《笑傲》,當年即開始撰寫《鹿鼎》。與『日月神教』相似的不是明教,而是《鹿鼎》中的『神龍教』。《鹿鼎》19回回目是:「九州聚鐵鑄一字,百金立木招群魔」(查慎行詩),金庸後面有註:「『百金立木招群魔』句,本書用以喻神龍教教主先以甜頭招人歸附,然後施行嚴刑峻法,部勒教眾」。
製作黑木令的原材料或許就是商鞅當年讓人搬動的那根『三丈之木』?
(廿六)曲非煙——納蘭容若《江城子 詠史》「濕雲全壓數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霧非煙,神女欲來時」。

金庸自稱生平創作受唐代傳奇影響最大,而唐傳奇中有一名篇《步飛煙》,皇甫枚撰。
在《阿綉與小翠》中,我曾妄言金庸受蒲留仙影響不小,其實《聊齋》正是唐傳奇之餘緒。二者一脈相承。
(廿七)周孤桐——近人章士釗,號『孤桐』。
(廿八)成不憂——《論語》:「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廿九)喬峰—— 30年代文壇有所謂『京派』與『海派』之爭。知堂老人是『京派』的靈魂人物,魯迅先生則是『海派』的班頭魁首,模仿金庸句式,可說是『南魯迅,北知堂』, 兄弟二人生生分割了文壇。老三建人也非庸碌之輩,只是他兩位哥哥太過出色,他就不免黯然失色了,絕對沒有《天龍》中喬峰的豪氣干雲,光芒萬丈。
然而,但是,周建人字「壽松」,又字「喬峰」。
(三十)慕容復——金庸的「南慕容北喬峰」像「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樣,區區數字,組合起來,而富有張力,具無限美感。王家衛拍《東邪西毒》,除了幾個名字出自《射鵰》,故事幾乎全是自己結撰而成,不知王導為這四個字,付給金庸多少版權費——花錢多一點也值得。
慕容非漢姓,是鮮卑族姓氏,五胡亂華時前燕、後燕、西燕、南燕這幾個短命帝國的王族。他單名「復」,明顯寄寓了其父慕容博及整個家族對於「興復大燕」的期望與狂想。
金庸寫作並在《明報》連載《天龍八部》,始於1963年9月,寫了四年,大約在1966年底或67年初完成。當時戮力於興復故國的,是誰呢?只能是蔣中正,經國父子。
(卅一)阿碧——「碧」是最可愛的顏色,『阿碧』是最可人的江南女孩。書中阿碧的言語竟讓人有一種『滴翠』的感覺。阿碧或許與沈從文筆下的『翠翠』有三分神似? 如此可兒,竟無一個好的收稍,令人嘆息。仍引杜詩:「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以為阿碧判詞。
(卅二)張無忌——『無忌』就是百無禁忌的意思,父母望他無災無難,平安吉祥。哪知事與願違,張無忌的童年、少年卻是多災多難,艱苦備嘗(林平之、游坦之二名也與此相似)。
歷史上叫做無忌的人很多。有一副對聯很出名的:「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魏無忌是戰國時信陵君之名,長孫無忌則是初唐名相。
(卅三)昆侖三聖何足道——李白《行路難·三》:「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宋·劉克庄《沁園春》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
「何足道哉」亦是常用語。
(卅四)韋虎頭——是韋小寶給兒子起的名,擲骰子而得。
晉大畫家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杜甫詩:「何年顧虎頭,滿壁畫滄州」?
(卅五)趙半山——王安石號『半山』。此人又被時人稱為『拗相公』,非常的剛愎偏執。趙半山則和悅溫厚,兩人性情大不相同。
或許趙是南面那「半山」,王則是北坡那「半山」吧?
(卅六)胡一刀——名字像人一樣粗豪,有「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的神勇強悍。且有雜文家以「胡一刀」為筆名者,我看過他的幾篇文章,還好,沒有玷辱此好名好姓。

此名可有兩種解釋:(一)胡亂一刀,那就成了「黑旋風」李逵之流亞,一時興起,掄起板斧,胡砍一通。(二)「胡」又是疑問詞,涵義就變成了:世事太過復雜錯 亂,那裡是一刀所能解決的呢?稍稍染有哈姆雷特的哲思:「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 一種更高貴?。誰願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卅八)雪山飛狐胡斐——胡斐自己將姓名倒轉而得「飛狐」之雅號,這是書中的交代。
金庸為他命名時,應是先想到「飛狐」之號,再有胡斐之名,這是猜測。
蘇軾《雪浪石》「飛狐,上黨天下脊」中「飛狐」二字是古地名,河北淶源縣之舊稱,又是北嶽恆山之要隘(「雪山飛狐」四字在蘇詩中唯少一「山」)。
問:出沒於金庸小說中的狐狸共有幾條?
答:三條——雪山飛狐;令狐沖;九尾靈狐。「令」就是「好」,說明令狐沖是條好狐狸。
(卅九)苗人鳳與藍鳳凰——藍鳳凰是苗族人,但不姓苗;苗人鳳姓苗,但書中不曾交代其苗族出身。
苗人鳳出身苗族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姓「苗」只是原因之一,其二,與苗人鳳對應的是胡一刀,二人共同形成了「胡苗恩仇」以及最後的和解。而「胡」「苗」分別是 中國北方,南方的主要少數民族。其三,苗人鳳身上具有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就像胡一刀身上具有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一樣。其四,苗人鳳與藍鳳凰名字中都得一 「鳳」字,而苗族人有著長久的對鳳凰的圖騰崇拜歷史。
「人鳳」就是「人中龍鳳」的意思。具苗族血統而堪稱「人中龍鳳」的當代名賢有二:沈從文與表侄黃永玉,都出生於湘西鳳凰,也都與金庸緣份不淺。金庸自承沈從文是影響他最大的當代作家,而黃永玉則是金庸50年代在香港《大公報》的舊同事,兩人至今仍有來往。
金庸與苗族的緣份尚不止此,56年他寫道:「抗戰時我曾在湘西住過兩年,那地方就是沈從文《邊城》中翠翠的故鄉,當地漢人苗人沒一個不會歌。我就用鉛筆一首首的記錄下來,總數有一千多首」。
(四十)袁紫衣 ——「紫衣「就是「緇衣」 ,僧人著緇衣芒鞋,袁以此為名,隱約透露自己的比丘尼身份。

緇衣本與佛法僧無關,這兩個字最早出現在《詩經.鄭風》,詩名就叫《緇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四一)洪安通——「安通」有二解:(一)安全暢通;(二)(「洪」這一套)怎麼行得通?
(四二)「三」與「四」——《俠客行》中有兩對兄弟,皆以「三」「四」為名。一為師兄弟,化名張三、李四;一為親兄弟,叫做丁不三、丁不四。
張三、李四是最為普通,毫無色彩的名字,要的就是那種「萬人如海一身藏」的效果。
不三、不四則是最不尋常,光芒萬丈的名字,虧金庸想得出來。
(四三)謝煙客——謝靈運幼時寄養在外人家裡,族人因名為客兒,世稱「謝客」。

如果滿意,請採納!!!

⑥ 在唐代傳奇小說中,出名的作品都有哪些

唐代傳奇

中國唐代文言短篇小說。內容多傳述奇聞異事。後人稱為唐傳奇。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短篇小說趨於成熟。和漢魏六朝小說相比,它內容上除部分記述神靈鬼怪外,大量記載人間世態,反映的社會生活面較廣,生活氣息較濃厚。藝術上,它篇幅加長,部分作品還塑造了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其語言多為散體,多四字句,句法較整齊,沿襲了六朝志怪小說的傳統。
繁榮及其原因 唐傳奇是封建城市經濟發達的產物。為了適應廣大市民和統治階層文娛生活需要,民間的說話應運而生。而當時佛教興盛,變文大量產生,又促進了說話藝術的發展。說話受到民間和上層的普遍喜愛。唐代佛教道教興盛,兩教的經典和文藝作品,如變文、壁畫等,其中有不少情節離奇曲折、想像豐富奇特的故事。這對一部分唐傳奇(主要是神怪類)的題材、構思以至細致的描繪都有一定影響,同時也帶來不少宗教迷信雜質。
發展過程 唐傳奇發展分為前(唐初至肅宗)、中(代宗至文宗)、後(文宗至唐末)3個時期。前期作品現存很少,最早的是《古鏡記》、《補江總白猿傳》。它們標志著小說從六朝志怪向唐傳奇的過渡形態 。以後 ,張鷟《遊仙窟》、張說《綠衣使者》都描寫了市民生活,表現出唐代傳奇開始在內容題材上擺脫志怪傳統,著重表現人間世態,領域拓寬。此期小說專集不多。中期是唐傳奇繁榮階段,名家名作頗多。一些最優秀的單篇傳奇,幾乎都出自此期。從內容、題材上看,此期作品大致分為以下5類 :①神怪類。講的是神怪一類故事。題材雖襲志怪傳統,但內容、形式均有創新。沈既濟《枕中記》,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兩篇表現榮華富貴如夢境之空虛,把夢境中的仕途榮遇與波折鋪敘得淋漓盡致。《古岳瀆經》、《廬江馮媼傳》、《三夢記》、《周秦行紀》等或述神鬼,或記奇夢,也屬此類。②神怪兼愛情類。寫神怪鬼狐與人相愛。如沈既濟《任氏傳》、陳玄佑《離魂記》、李朝威《柳毅傳》、李景亮《李章武傳》。這些篇章實際上寫的是罩在神怪外衣下的以愛情婚姻為主的人情世態。③愛情類。專寫人間愛情傳奇。如白行簡《李娃傳》、蔣防《霍小玉傳》、元稹《鶯鶯傳》3篇反映了階級界限與真摯愛情的深刻矛盾。人物性格鮮明突出,深刻細致;情節曲折,文筆細膩。與《南柯太守傳》、《柳毅傳》、《虯髯客傳》,共同標志著唐傳奇藝術的高峰。④歷史類。以陳鴻《長恨歌傳》、《東城老父傳》為代表。前者敘述宛曲,情味雋永;後者文筆多質直,文采稍遜。⑤俠義類。此類中期尚少。有李公佐《謝小娥傳》、沈亞之《馮燕傳》。此外,《柳毅傳》中錢塘君、《柳氏傳》中許俊、《霍小玉傳》中黃衫客均屬俠義人物,但非篇中主要人物。此類小說在晚唐有較大發展。
後期單篇傳奇現存很少。較好的有薛調《無雙傳》、無名氏《靈應傳》、《東陽夜怪錄》等。專集大量出現,作品數量遠超前兩期。但多數篇幅短小,敘事簡略,復與六朝志怪相接,成就遠遜中期單篇。有名的有牛僧孺《玄怪錄》,李復言《續玄怪錄》(二者可能作於文宗朝稍前期),鄭還古《博異志》等。神怪故事中,《靈應傳》情節曲折,受《柳毅傳》影響;《東陽夜怪錄》亦有《南柯太守傳》痕跡。愛情小說以《三水小牘》中《步飛煙》、《無雙傳》為代表。但後者中俠義成分比《柳氏傳》、《霍小玉傳》大為加重,至《傳奇·昆侖奴》,重點已由愛情轉向俠義。《甘澤謠·紅線》和《傳奇·聶隱娘》則把俠士神化,開後世武俠小說濫觴。《玄怪錄·郭元振》寫元振夜斬豬妖,則是把俠義和神怪結合起來了。
對後代文學的影響 唐傳奇影響甚遠,它成為後代文言短篇小說的主要樣式。還是後代白話小說、戲曲及講唱文學汲取題材、人物、藝術方法再創作的寶庫。
結集和研究資料 晚唐陳翰有《異聞集》,已佚。其中部分為《太平廣記》所收,成為保存漢魏六朝和唐代小說的淵藪。明清集亦頗多。五四運動後,魯迅有《唐宋傳奇集》,專采單篇,並附《稗邊小綴》,對作家作品進行考訂。汪辟疆有《唐人小說》,各篇均有說明。今人校點整理出版的有《博異志》、《集異記》、《傳奇》等。研究方面,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中有專論3篇,論述精當。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也較有名。

⑦ 經典古文小說推薦

文筆好 構思美 人物妙 廢話少 必須的!!
盡量推薦了各種類型的 名次不分先後:

《史上第一混亂》--作者:張小花 逆穿越 歷史人物大雜燴 是非常非常非常爆笑有趣的作品 看似小白 實則作者頗具知識面 它不該排首位 可是是讓我躺在床上看到 讓床抖個不停的文
《朝聖(西楚霸王大戰外星人)》--作者:非天夜翔 不要被名字忽悠了 挺嚴肅大膽的 末世科幻題材 作者男性 歷史 物理都比較優秀 我不得不連夜看完
《7 Truth》系列--作者:月下桑 靈異懸疑類 比較成熟的小說 第一部的懸念尤其出乎意料
《為修正導致時空質量不均的失誤而犯下的另一個失誤的過程備案記錄》--作者:Hydrozoa 比較少的穿越到特洛伊的文章 台詞文風很有趣 有點歐化 對話犀利 自稱冷笑話大全
《紅顏劫》--作者:葛之覃 女主是趙佶的兒媳 出現的男人是金國貴族 抗金義軍......國仇家恨 顛沛流離 感情描寫比較含蓄嚴肅 大時代下的小情愛 無奈是悲劇
《牛肉麵+陽春面=?》--作者:stein 都市 爆笑不小白 從頭到尾 笑點密度極高
《不負如來不負卿》--作者:小春 比較少的穿越南北朝時期的 五胡亂華 強人亂入(在此劇透會減少閱讀樂趣) 歷史強 纏綿的成分不算多 但絕對深情 幾十年的戀情啊
《媚者無疆》--作者:半明半寐 比較情色 古代殺手的故事 系列事件 所以目前雖還沒有(下)但也還能看
《聖徒》《褻瀆》《歷史的塵埃》玄幻佳作
武俠/江湖:《韋帥望的江湖系列》《驃騎行》

BL:不喜勿看

《紅塵有幸識丹青》--作者:阿堵 書畫作偽行業 非常嚴謹 專業 學徒和入行寫得非常棒 感覺有點像李碧華的《霸王別姬》
《無根攻略》--作者:殿前歡 兩人合寫的一人負責謀略 一人負責艷情 亮點很多
《屠城令》《屠城令之除魔前傳》《殺伐曲》--作者:蛇蠍點點 喪屍末世
《二零一三》--作者:非天夜翔 末世科幻題材 喪屍 電子技術物理強人 我也分辨不出到底YY了多少
《武將觀察日記》--作者:非天夜翔 穿越三國 武力值破表的冷麵笑匠
《天馬歌》--作者:卡門 影射漢武帝和周邊各匈奴 汗血寶馬引起的故事 還有他的《賣油郎與鴇公子》根據賣油郎與花魁的故事改編 劇情安排比較現實 還蠻少見的 及《風月情關》關於李延年的
《禍害成患妖成災》--作者:恩顧 美術系團體搞笑運動 多CP
《君臨十方》《殺鼠》--作者:十方 非常非常有特色的過目不忘的風格 《君臨十方》是合集 第一篇是穿越到鐵器時代的婦產科大夫主治「男男生子」之疑難雜症 《殺鼠》為七俠五義的短篇同人 該作者也寫了些西遊同人 都很有些意思
《移民侏羅紀》《重返侏羅紀》--作者:月下桑 食物鏈頂級 食肉系 未成年宅男恐龍的戀愛故事 溫馨有愛 人獸?
《艷骨》--作者:明鬼 名捕和床技大師(處子) 辦案中尋訪各種身懷「艷骨」的人
《玻璃禁城》--作者:紅荷 非常有意思的現代貓鼠 藝高膽大 氣焰囂張的胡鬧老鼠 和總是被他折騰的貓 但貓總歸是老鼠的天敵(是我看來性格把握最接近原著 卻又跳出古代的圈子 不用在原文里拾遺補漏的好文!)

《重生之攻刃》--作者:藏妖 重生 國際刑警換殼到黑幫老大 一團爛帳 不YY 是個小心翼翼解謎的溫馨故事
現代文:《何以笙簫默》BY顧漫以及其續(BY洛於,基調依舊溫溫暖暖,默笙懷孕的故事)
好看 已經出書了

古代文:《月沉吟》兩俊男兼實力派 追一才女的帶武俠宮廷斗的長篇文 經典
古代玄幻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by唐七公子
古代文:《蘭陵繚亂》by vivibear 講史上四大帥哥之一的蘭陵王故事,部分情節符合歷史真實,已經出書,並且很火爆(現代搞笑文非男女愛情:《史上第一混亂》 內容一下子講不完 總之好看
古代文:《綰青絲》 內容已經不記得了 還可以 已經出書
古代文:《木槿花西月錦綉》by海飄雪 口碑不錯 我還沒看、
古代文:《瀟然夢》長文啊 已經出書 表示很經典、
古代文:《永夜》 武俠類 好看已經出書 、

穿越文:《尋找前世之旅》 已經出書很急年了 還不錯
耽美bl文:
最近看這類比較多

張鼎鼎作品:《三步上籃》《郁悶男的春天》《最後一張牌》《一桿進洞》《江南岸》等我都看過 很好看 我觜喜歡的是《最後一張牌》和《江南岸》

易人北作品:《好人難為》結局沒看,因為是HE(喜劇結尾的意思) 中間虐的部分有點H 《馬夫》虐心文 《男兒也會流淚》虐《酌墨桃花盡嫣然》-經典虐心

⑧ 幫我介紹一下小說《笑傲江湖》

http://ke..com/view/10786.htm
還有視頻:
http://video..com/v?word=%D0%A6%B0%C1%BD%AD%BA%FE&ct=301989888&rn=20&pn=0&db=0&s=0

⑨ 求主角自創劍法或者武功的書,要傳統武俠小說.

金庸的武俠比較多是有自創劍法和武功的,如《神鵰俠侶》楊過自創的回黯然銷魂掌,《書劍恩仇錄》答陳家洛的百花錯拳之類

不過大多還是機緣湊巧得到武功秘笈的多~!

武俠中重武是必然的,但不可或缺的是人性和情誼(親情,友情,愛情)

古龍的書一般沒有寫人物成長的歷程,學武的歷程

不過也有幾部有自創的過程的,不過看了太久不太記得了

黃易的<<大唐雙龍傳>>中的寇仲有自創的井中八法,徐子陵也有,要說自創劍法或者武功的書,這部還是可以滿足樓主的需求的~!

閱讀全文

與曲江武俠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極品修真強少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86
女局長的絲襪小說全集 瀏覽:430
穿越小說女主楚嫣然 瀏覽:151
女尊男主宅斗小說推薦 瀏覽:473
玄幻小說中的最強神眼 瀏覽:500
女主叫春心的穿越小說 瀏覽:578
泰克斯芬利同人小說 瀏覽:291
寫隋唐的穿越小說 瀏覽:631
小說推薦九庫閱讀 瀏覽:499
寫刺客信條的無限小說 瀏覽:922
男主有腿疾的穿越小說 瀏覽:695
神豪奶爸系統小說 瀏覽:420
qq閱讀小說推薦 瀏覽:46
穿越重生女強架空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388
分析小說人物形象ppt 瀏覽:741
不敗戰神小說閱讀 瀏覽:205
烏桓小說主角 瀏覽:195
破案刑偵小說排行榜 瀏覽:319
中考小說閱讀訓練解析 瀏覽:250
巨肉的都市小說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