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武俠小說雜志封面

武俠小說雜志封面

發布時間:2022-01-09 13:02:28

❶ 小說投稿問題

首先你要找的投稿地址雜志封面一般會有的。如果沒有那表明該雜志暫時不接受讀者投稿。我是寫手所以了解雜志收稿的流程。一般都是編輯主動向寫手固定約稿。所以想投稿最好到網上找到相應雜志編輯的QQ或是聯系方式。一般在紅榜都出現過。
如果在網上投了,那就不要投雜志了。一般雜志是不接受的。被入用後在網上發表是不行的。因為版權被賦予了雜志,你的稿費就是買斷稿件用的。。。
國內首武俠小說的雜志可以關注下《80後武俠版》之類的,我想會有收獲。

❷ 我想發表一部武俠小說,去哪個小說網站比較好

起點的武俠小說永遠都是那幾本大神作品上推薦,新人根本沒有機會,你還是去17k吧!17k的福利也不差,讀者也很多,新人首次簽約就能獲得100元獎金,新書連續更新就能上推薦,你去17k試試吧

❸ 韓寒的作品有哪些

韓寒的主要作品有:

(1)2000年:小說《三重門》

《三重門》是韓寒所著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通過少年林雨翔的視角,向讀者揭示了一個真實的高中生的生活,把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展現開來,體現了學生式的思考、困惑、夢想。

(2)2001年:文集《零下一度》

這是韓寒繼《三重門》之後推出的第二部作品。《零下一度》是韓寒的隨筆、雜文和短篇小說的合集。這些作品,有的回憶童年生活,有的記述校園生活,還有的是讀書筆記,反映了一個18歲青年的人生視野和感悟。韓寒的文風機智潑辣,語言幽默、詼諧,充滿奇特想像,真實地反映了韓寒的喜怒哀樂,展示了他的內心世界。

(3)2002年:小說《像少年啦飛馳》、精選集《毒》、精選集《毒2》

《像少年啦飛馳》以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講述了主人公「我」的生活,展示了一個頗具叛逆性的人物。該書文筆精妙,內容看似平凡,但頗含深意,令人沉思。

(4)2003年:雜文集《通稿2003》

《通稿2003》以其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對社會上存在的種種詬病進行了批判;同時在《通稿2003》中,韓寒也將自己的個性行為發揮到極致,給讀者帶來了最大的韓寒風格展示。《通稿2003》通過十多篇針對現行教育體質及其附屬產物的批判,向讀者深刻地揭示了中國現行應試教育的弊端。

(5)2004年:小說《長安亂》、文集《韓寒五年文集》

《長安亂》是韓寒所有長篇小說中最特殊的一部作品,是到2010年底為止,韓寒所寫作的唯一一部「武俠小說」,講述了一個俗家弟子釋然,和青梅竹馬的姑娘喜樂,騎著小馬遊走江湖的故事。

(6)2005年:隨筆《就這么漂來漂去》

(7)2006年:小說《一座城池》

小說描寫了作者年輕不羈歲月的回顧,書名「一座城池」可視為主角們的烏托邦,在那座城裡,年輕就能瘋狂、目中無人、隨意撒謊、背叛與被背叛,都只是為了要活得更自由。故事中充斥著離奇的經歷和怪誕的思維。書中對話隨處可見韓寒風格的幽默與人生觀。

(8)2007年:小說《光榮日》

《光榮日》是作家韓寒創作的中篇小說。講述了七個大學畢業生的事。躁動的他們模仿「竹林七賢」到一個縣城支教。在那裡,他們蓋房種菜、研究槍支炸葯,遇到了精神病歌手、三陪女等同樣「不正常」的人,發生了「不正常」的事。

(9)2008年:雜文集《雜的文》

(10)2009年:小說《他的國》、精選集《可愛的洪水猛獸》

《他的國》以亭林鎮經濟在飛速發展中帶來的環境污染、文化衰竭等問題為主線,以左小龍的愛情為一條副線,其間多次穿插對當下社會現狀的思考與反諷。作者以幽默、犀利的語言,自信而張揚地調侃浮躁的社會現實。

(11)2010年:小說《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 雜文集《草》 、文集《青春》

小說《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延續韓寒以往的風格,語言犀利而富有幽默,開創了韓寒「公路小說」的新概念,新品牌,較之之前作品有更鮮明的人性,更深的現實意義。

(12)2012年:雜文集《脫節的國度》

(13)2013年:雜文集《我所理解的生活》

(14)2014年:散文隨筆《告白與告別》

❹ 好看 仙俠言情小說

好看的仙俠言情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香蜜沉沉燼如霜》、《落花時節又逢君》、《夢落芳華》。

1、《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唐七公子所著古風小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作者唐七(原筆名:唐七公子)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三生三世」系列第一部。主要講述了上古神話里的前世今生,青丘帝姬白淺和九重天太子夜華的三生愛恨、三世糾葛的故事。

2016年11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榮登2016中國泛娛樂指數盛典「中國IP價值榜-網路文學榜top10」, 2017年7月12日,《2017貓片 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發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排名第11位。

2、《花千骨》

《花千骨》 是2008年12月31日獨家首發於晉江文學城的一部小說,作者是Fresh果果。講述少女花千骨與長留上仙白子畫之間關於責任、成長、取捨的純愛虐戀。現有同名電視劇《花千骨》上映,由霍建華,趙麗穎主演。

5、《夢落芳華》

《夢落芳華》中男主角是一隻芳華獸,女主角勺兒是一個孤兒,一日被男主收養,勺兒喚他義父,但是芳華一直以為勺兒是男孩,鬧出許多烏龍,兩人度過一段世外桃源的生活。女主15歲那年,芳華獸又帶回一個孩子,叫韓子川(當朝太子),從此太子介入了他們兩個人的生活。

皇帝病危,韓子川以勺兒的安全逼迫芳華入宮給皇帝治病,當時勺兒已經喜歡上芳華,要跟他一起入宮,可是芳華不同意,但勺兒偷偷入宮,芳華做了很多讓勺兒感動的事情。

可一系列的陰謀讓勺兒認為芳華喜歡太子,皇帝駕崩後,芳華留在了皇宮,勺兒帶著滿身傷痛離開,在江湖中收了七公子。太子登基做了皇帝,又與女主相遇,後來女主失憶,當了皇上的貴妃。

再後來她被擄走,再次遇見芳華,此時她已經不記得他,芳華為了給她治病,用自己的血肉煮成葯,後來勺兒想起了一切,而芳華已經化為芳華木,由芳華木的顏色可以知道他所受的情傷是多麼深。最後,勺兒用自己的鮮血換得芳華的重生,芳華木化成了與男主有著相同容貌的小號芳華。

❺ 求已出版的耽美小說

題主我偷偷告訴你,你去買阿逸(呂天逸)的《甜蜜雜貨店》保證看完露版出姨母笑。
七英俊(七世有幸)的《權有葯》,書海滄生的《十年一品溫如言》(這本雖然是言情,但是比bl還基。。。),非天夜翔的《星河彼岸》,非天夜翔的《相見歡》(武俠文,不看一半絕對看不出來的bl),原曉的《黑十字》(不是bl但是很曖昧,劇情特好看),巫哲的《炮樓》,priest的《默讀》,衣落成火《安身立命》(就是有點貴,古風的),腦洞book《腦洞w》系列(這個一本也不貴,是小說雜志,但是有很多作者寫的都gay里gay氣的,還有幾個晉江作者披馬甲上針,我就不多說了看文就行)。
然後段子手來了,王說的《睡前故事》(不騙你就是睡前故事,因為沒有睡後故事。。。)王說的《今古奇葩說》(睡前故事2),還有一個就是扶他檸檬茶的《誰都不服就扶他》(這作者是個潛力股),然後題主可以關注下微博上的王說大大和扶他檸檬茶以及腦洞君的微博,有新大陸等著你開啟(多的我就不說了,直接上車啊)。

❻ 寫武俠小說怎樣寫才是最經典的

一、中國人俠義觀念之形成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俠」與「游俠」之稱屢見不鮮,卻並無「武俠」一詞。最早將「武」、「俠」二字相提並論,復加以必然之關聯者,厥為戰國時代法家代表人物韓非。《韓非子•五蠹篇》有雲:「儒以文犯法,而俠以武犯禁!」所謂「五蠹」,乃特指學者、言談者、帶劍者、串御者、工商者「五類分子」而言。其中「帶劍者,聚徒屬,立節操,以顯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即是法家為「俠」所羅織的罪狀,必欲去之而後快!
雖然由於史料所限,近世學者迄今仍無人能明確指出「俠」與「游俠」的分際究竟如何──即令賢如司馬遷,在《史記》中為游俠立傳,亦不免將兩者混為一談──但大抵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古代俠客並非以仗劍動武為唯一要件,所重端在「仁義」而已;至於行誼、精神則是一脈相承、代代不絕的。

游俠:重仁尚義「施恩拒報」
據《史記•太史公自序》論游俠的本質是:「救人於厄,振人不贍,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義者有取焉。」明白揭櫫仁、義二字。而〈游俠列傳〉更進一步勾勒出遊俠的精神面貌是:「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這便將游俠的人生觀與行為准則界定下來了。
在〈游俠列傳〉里,司馬遷曾提及「俠」的四種名目,分別是:布衣之俠、鄉曲之俠、閭巷之俠、匹夫之俠;實則彼此相類,只是活動的空間或略有差異,說法不同而已。如漢初之朱家、郭解、田仲、劇孟等等,均屬於民間游俠,其人或「以軀借交報仇」;或「所藏活豪士以百數」;或「天下騷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或「天下無賢與不肖、知與不知,皆慕其聲」雲雲。
其實,郭解「睚眥殺人」,有失仁俠之道,不足為訓。而班固作《漢書•游俠傳》,則又以信陵、平原、孟嘗、春申四君「競為游俠」,置於傳首;即後世所謂「卿相之俠」(借錢穆語),以與民間游俠區分,但此說頗有問題。試看司馬遷為「四豪」立傳:論平原君趙勝,則「利令智昏」;論孟嘗君田文,則「好客自喜」,一怒而滅縣;論春申君黃歇,則「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卒以弄虛造假而賈禍殺身;凡此,皆乖離游俠精神。唯有信陵君魏無忌禮賢下士,仁義無雙,與〈游俠列傳〉宗旨相符。此外,「延陵掛劍」的吳公子季札,一諾千金,亦有「俠士之風」。綜上所述,游俠或出身平民市井,或出身卿相貴族;居仁由義,重然諾,輕生死!其性質並非錢穆在〈釋俠〉一文中所斷:「俠乃養私劍者,而以私劍見養者非俠。」因為俠士可以不帶劍,亦可不帶劍;可以動武,亦可不動武;「養私劍」(培植私人武力)者固有,卻未可一概而論。對此,劉若愚的《中國之俠》一書,看法就較為合理。他認為:「游俠並非屬於任何特殊社群,亦不具某種階級成分;不過是擁有若干理想的人物而已。」劉氏進而又將游俠的特徵歸納為八,而以「重仁義,鋤強扶弱,不求報施」列為首要。可謂探驪得珠!
誠然,中國自古「俠」、「義」並稱。唐代李德裕作《豪俠論》即剴切指出:「夫俠者,蓋非常人也;雖然以諾許人,必以節義為本。義非俠不立,俠非義不成,難兼之矣。」可見「義」對俠者之重要,二者不可須臾離。然而有關「義」的正當行為標准如何,自春秋以迄先秦各家均各執一詞,並無定論。
《墨子•尚同上》曾慨乎言之:「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是以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其人茲眾,其所謂義者亦茲眾;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這就是說,古人由於立場、看法不同,對於「義」的解釋及所定標准也就不同。
那麼「俠客之義」即俠客所公認的正當行為究竟與常人有何相異之處?我們由《史記•游俠列傳》描述朱家之為人行事,即可約略得知:俠客實以「利他」主義為行動原則。如朱家自奉甚儉,但「諸所嘗施,唯恐見之」,「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他豈止於「不求報施」?更「羞伐其德」,避不見面!這是何等清高的志節!但俠者卻認為理所當然,不值一提。此所以馮友蘭在《新事論》中指出:
所謂「行俠仗義」的人所取的行為標准,在有些地方都比其社會道德所規定者高。(中略)「施恩不望報」是道德的行為,「施恩拒報」即是超道德的行為了。
明乎此,乃知俠義精神端從無私、利他的主觀意識出發。所謂「救人於厄,振人不贍」正是一種偉大同情心的表現;至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猶其餘事了。然則後世常以「俠」、「刺」並舉,這是什麼道理呢?其間又有何區別呢?

刺客:「報恩以武」不顧死生
縱觀《史記•刺客列傳》,我們可以發現:刺客的思想行為實與游俠精神相通,其別一在於「報」,二在於「武」。而刺客之所謂「報」,又特別著重報恩,具有被動性質;為了達到目的,迅求事功,便不得不動武矣。
──如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是因率軍與齊國交戰,三度敗北;而魯庄公不加問罪,「猶復以為將」!可謂有恩有德,豈可不報?
──如專諸以魚藏劍刺吳王僚,是因公子光以「善客待之」,且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如此看重,乃奮身以報。
──如豫讓變容易貌,狙擊趙襄子,是因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遂不惜「為知己者死」!
──如聶政刺殺韓相俠累,是因嚴仲子傾心結納,恩遇至厚;借軀為報其仇即是報恩,故粉身碎骨,在所不顧。
至於荊軻刺秦王一事,則不無可議之處。因其雖屢言「報」字(報燕太子丹),但一再遲遲其行,推三阻四;以致連累多人白白送命,有負恩主重託,終究身死事敗為天下笑!症結正出在他學藝未精,武功低微,又「不講於刺劍之術」。惟荊軻在秦廷浴血奮戰,從容就義,亦足稱勇士。可惜匹夫徒逞血氣之勇,令人慨嘆!
由此觀之,刺客「報恩」以武,游俠「施恩」以仁;雖然兩者皆重然諾、輕生死,但畢竟在立身行事的動機與做法上,有所不同。是故司馬遷為游俠、刺客立傳,涇渭分明,實寓有深意在內。

墨者:「替天行道」為民除害
復次,俠者又有「別墨」之稱。據《呂氏春秋》記載,春秋戰國時代原始墨家集團,以墨翟為首任「巨子」,其徒遍天下;弟子三百人,皆可使其赴湯蹈火,急人之難。如禽滑厘率眾救宋,即為顯例。
《墨子•兼愛下》主張:「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並且為求「興天下之大利」,便不得不「用天之罰」以「除天下之大害」;甚至必要時「不憚以身為犧牲」!而《墨子•非攻下》更特別指出,武王伐紂「非所謂攻也,所謂誅也」!因為天下大亂,民不聊生,所以不得不「代天行誅」!
如此看來,墨家實無殊於一俠士集團,初不計較個人恩怨,而以救國救民、替天行道為人生理想目標。再就其組織觀之,墨家紀律嚴明,有如江湖幫會;「巨子」即幫主,對於犯「墨者之法」者,可操生殺大權。據《呂氏春秋》引述「墨者之法」是:「殺人者死,傷人者刑,此所以禁殺傷人也。」值得注意的是,墨者視此一家法為「天下之大義」,尤高於一般國法;即使「巨子」殺人違犯,亦罪在不赦,何況其餘!
由是「戒妄殺」乃懸為後世俠者共遵共守之信條;相較之下,刺客為「報私怨」而率性殺人,所見之「義」又特其小也!
以上筆者已大略將清史所載有關俠、刺、墨三者思想行為之異同,作了初步分析。姑不論其見識大小、是非功過如何,但不可否認的是,古代具有獨行俠或豪俠性質的俠、刺之流與具有幫會性質的墨者之徒,對於兩千年來中國人俠義觀念之形成與深化,影響至鉅。我們常說某人「有俠氣」、「講義氣」,都是一種美稱,多持肯定態度;而「見義勇為」更屬難能可貴的英雄行徑,令人由衷欽佩──所謂「雖不能之,然心嚮往之」,即足以說明這個道理。
是故,在此一歷史背景及社會心理的交相激盪下,人們普遍歡迎這類以俠義英雄事跡為題材內容的傳奇小說,毋寧是理所當然的了。

二、「武俠」與小說類目之關系
在當前海峽兩岸所出版的重要辭典中,絕少收入「武俠」或「武俠小說」一詞;即有釋義,亦甚簡略,更未言及出處。這在武俠小說流行了大半個世紀的中國,不能不說是一樁怪事。
顧名思義,「武俠」系專指憑借武技主持公道的俠義之士而言。但有趣的是,在我國古代文獻與稗官野史中雖有「游俠」、「仁俠」、「義俠」、「豪俠」、「勇俠」、「隱俠」、「儒俠」乃至「劍俠」、「盜俠」、「僧俠」、「女俠」種種名目,惟至遲在清末之前,尚未出現「武俠」一詞。其實,「俠以武犯禁」固寓有武俠之意,但「武俠」之成為一個復合詞,卻是日本人的傑作;而輾轉由旅日文人、學者相繼採用,傳回中國。

押川春浪首張「武俠」之目
日人何時衍創「武俠」一詞?漫不可考。然明治時代後期的通俗小說家押川春浪(一八七六~一九一四年),卻有三部以「武俠」為名的小說,轟動日本,風行一時;分別是《武俠艦隊》(或譯《海底軍艦》,為處女作,一九○○年)、《武俠之日本》(一九○二年)、《東洋武俠團》(一九○七年);此外更創辦《武俠世界》雜志(一九一二年),以鼓吹武俠精神。
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年),梁啟超在橫濱所辦《新小說》月報之〈小說叢話〉專欄中,有署名「定一」者評論古今名著時說:「《水滸》一書為中國小說中錚錚者,遺武俠之模範;使社會受其餘賜,實施耐庵之功也。」這可能是中國刊物首次借用「武俠」這個外來語以頌揚《水滸傳》之濫殤。越一年,梁氏作《中國之武士道》,其自序亦兩提「武俠」之名。彼等受到押川春浪小說影響,殆無可置疑。
清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年),筆名「覺我」的徐念慈曾於上海《小說林》月報發表〈余之小說觀〉一文,略謂:「日本蕞爾三島,其國民咸以武俠自命、英雄自期……故博文館發行之……《武俠之日本》……《武俠艦隊》……一書之出,爭先快睹,不匝年而重版十餘次矣。」徐氏嘗謂親自潤飾中譯《武俠艦隊》,改題為《新舞台》,連載於《小說林》。
經查《小說林》所分小說類目,計有:社會、科學、偵探、歷史、軍事、言情、奇情、家庭以及短篇共九種,而《新舞台》(即《武俠艦隊》)則列入軍事小說中。此外,該刊第五期所載《綠林俠譚》,亦未冠以「武俠」之名,而獨立存在於九種小說類目之外,當作江湖軼事看待。

林紓〈傅眉史〉得風氣之先
據馬幼垣考清末民初眾多小說期刊所收作品,具有武俠小說性質者,當日恆歸類為「義俠」、「俠義」、「俠情」、「勇義」、「技擊」、「武事」、「尚武」等名目;而最早標明為「武俠小說」者,厥為林紓在《小說大觀》第三期(一九一五年十二月)發表的短篇小說《傅眉史》,一次刊完。
嗣後,以「武俠」為書名之犖犖大者計有:錢基博與惲鐵樵編撰的《武俠叢談》(一九一六年)、姜俠魂編撰的《武俠大觀》(一九一八年)、唐熊所撰《武俠異聞錄》(一九一八年)、許慕義所編《古今武俠奇觀》(一九一九年)以及平襟亞主編《武俠世界》月刊(一九二一年)、包天笑主編《星期》周刊之〈武俠專號〉(一九二二年)等等。至此,「武俠」之名不脛而走;透過報紙、雜志的宣傳鼓吹,社會大眾也逐漸接受「武俠小說」存在的事實。
迨及一九二○年代「南向北趙」雙雄崛起之際,向愷然的《江湖奇俠傳》與趙煥亭的《奇俠精忠傳》雖均未特別標明是武俠小說,但世人皆以武俠小說目之。此後晚出的同類作家封面及扉頁,或徑稱「武俠小說」,或代以「技擊小說」、「武俠技擊小說」、「歷史武俠小說」、「俠義小說」、「俠情小說」、「奇俠小說」、「劍俠小說」、「武俠斗劍奇情小說」,甚至「黨會小說」等等,殊不一致。然總以標榜「武俠小說」者居多;於焉乃形成一種為社會大眾所共認可的小說類目,以迄於今。

三、武俠文學傳統及其演化過程
如采狹義的說法,武俠小說自然是民國初年以後的「新生事物」;但這並不意味在此之前中國就沒有性質相類的小說存在。相反地,從唐人傳奇在文學史上領一代之風騷起,武俠小說即開始萌芽。如宋初李昉等所編《太平廣記》卷一九三至一九六,特將十八種唐人傳奇列入「豪俠」類,便可概見武俠小說實與唐人傳奇部分作品脈絡相通。故若謂唐人傳奇為武俠小說之遠祖,當不為過。
惟這類「豪俠」傳奇也有兩個公婆:一是漢初司馬遷《史記》中的游俠、刺客列傳;二是魏晉、六朝間盛行的「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
──前者正如近人錢基博在其〈鐵樵小說匯稿序〉中所稱:「太史公序游俠,則進處士而退奸雄,是亦稗官之遺意也。」稗官乃指小說者流;然就俠、刺列傳的內容性質而言,即使不能等同於小說,亦可謂最早的「豪俠傳記文學」,對唐人傳奇中描寫的俠、刺行為頗有啟發作用。
──後者亦如明人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卅六)》所雲:「變異之談,盛於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幻設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而周樹人著《中國小說史略》更進一步點明:「傳奇者流,源蓋出於志怪;然施之以藻繪,擴其波瀾,故所成就乃特異。」例如隋末唐初王度所撰〈古鏡記〉及〈補江總白猿傳〉(不著撰人),便直承六朝變異之談餘烈,開唐人傳奇中「神怪」類小說之先河。
這一實(前者寫實)、一虛(後者虛構)相生互激的結果,乃導致晚唐所出的「豪俠」類傳奇,多少均染上宿命或神異色彩;其對後世武俠小說影響深鉅,固不待言。

唐人「豪俠」傳奇產生之社會背景
有關唐人傳奇勃興的原因,范煙橋著《中國小說史》曾約略言之:「在此時代,婚姻不良,為人生痛苦的思想,漸起呻吟;而藩鎮跋扈,平民渴盼一種俠客之救濟;故寫戀愛、豪俠之小說,產生甚富。」
此固為持平之論;但需要特別補充的是,中唐後社會暗殺之風極盛;藩鎮各霸一方,私蓄刺客以仇殺異己之事,時有所聞,史不絕書。這便為唐人豪俠小說提供了「反映社會現實」的催化劑。
復次,當時權貴為求自保,乃格外注重安全保衛工作。如《資治通鑒》卷二一五,記李林甫:「自以多結怨,常虞刺客。出則步騎百餘人為左右翼,金吾靜街;前驅在數百步外,公卿走避。居則重關復壁……如防大敵;一夕屢移床,雖家人莫知其處。」故俠、刺者流要想得手,非具有神出鬼沒的本領不可。此所以唐人馳騁想像作豪俠小說,凡涉武事,便千奇百怪;神通幻變,不一而足。像《史記•刺客列傳》寫荊軻那樣不諳劍術的庸手,在唐人傳奇中是再也見不到了。

唐人「豪俠」傳奇包含四種類型
縱觀民初以降的武俠小說,無論其流派風格、品類優劣如何,其共同點都是牢牢扣住「用武行俠」的主題;而武與俠二者互為表裡,渾如一體,是手段也是目的,尤側重武技描寫。但細按唐人豪俠小說之內容,卻不盡然「用武行俠」;它大抵包含四種類型,旨趣各異。今舉其犖犖大者於次:
(一)用武行俠類──如袁郊〈紅線〉、〈懶殘〉、裴鉶〈昆侖奴〉、〈韋自東〉、皇甫氏〈義俠〉、〈車中女子〉、康駢〈田膨郎〉等;完全具有武俠小說的本質與特性。
(二)有武無俠類──如裴鉶〈聶隱娘〉、沈亞之〈馮燕傳〉、段成式〈僧俠〉、〈京西店老人〉、〈蘭陵老人〉、皇甫氏〈嘉興繩技〉、〈張仲殷〉、康駢〈潘將軍〉、〈麻衣張蓋人〉等;或賣弄武技,故神其說,或濫殺無辜,草菅人命,均未見行俠事跡。
(三)有俠無武類──如杜光庭〈虯髯客傳〉、蔣防〈霍小玉傳〉、許堯佐〈柳氏傳〉、薛調〈無雙傳〉、柳埕〈上清傳〉、牛肅〈吳保安〉、皇甫枚〈李龜壽〉、李亢〈侯彝〉、馮翊〈張佑〉等;僅表現出某種豪俠或俠義精神,而不以武技取勝。
(四)銜冤復仇類──如李公佐〈謝小娥傳〉、皇甫氏〈崔慎思〉、薛用弱〈賈人妻〉等,皆為報冤讎不擇手段殺人。前者固彰顯孝婦節義,然究非俠義;余則「殺子絕念,斷其所愛」,全無人性可言!其冷酷無情,雖禽獸、盜賊亦不能過。
荀悅《漢紀》卷十有雲:「游俠之本,生於武毅不撓;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見危授命,以救時難而濟同類;以正行之者謂之武毅,其失之甚者致為盜賊也。」這也就是說,恃武橫行之人若不走正道,即是盜賊而非游俠,兩者不可相混。然由上舉四類世所公認的唐人豪俠小說(或泛稱俠義小說)故事旨趣可知,其中固不乏描寫豪傑、義士行徑者,而以盜為俠者亦不在少數;更多的則是一些非俠非盜而武技神奇的中間人物及冷血殺手,也昂然混跡其內。如《太平廣記》所列「豪俠」類目,即有泰半是濫用俠名者,可概其餘。
但就廣義「武」、「俠」的范圍而言,舉凡唐人傳奇里所描寫的江湖豪傑、義士、異人、盜賊、殺手、復仇者以及神鬼莫測的武功、劍術等等趣味性素材,均為後世武俠小說所吸納,共冶於一爐。
我們試看「用武行俠」類的唐人傳奇內容,即可明了武俠小說之原型要素殆已包羅其中:
一、行俠仗義必以「武」;它包括一切超能力的武技,可以止戈(如〈紅線〉),可以救人(如〈昆侖奴〉、〈車中女子〉),可以摘奸發伏(如〈義俠〉、〈田膨郎〉),可以為民除害(如〈懶殘〉、〈韋自東〉)──武與俠乃形成有機的結合,二者不再孤立存在。
二、特別渲染方外人的神奇本領;而所述佛、道兩家弟子之玄門絕技或秘術,均非世俗所能想像(如〈紅線〉、〈懶殘〉)──後世武俠小說每喜為玄門奇人張目,胎息在此。
三、仗劍護法與靈丹妙用;這在以「劍仙」除魔衛道故事為主的武俠小說中,尤為顯著,而實以裴鉶〈韋自東〉為濫殤。蓋古傳采葯煉丹(或修練神功)易遭魔擾,必須藉助高人護法,方可成事;而靈丹妙葯則有諸般神效,如駐顏、長生、增強功力等等──凡此,皆為後世武俠小說所宗,更進而發揚光大。
當然,若論唐人傳奇中最具武俠典型的「俠之大者」,自推袁郊所撰〈紅線〉;敘述俠女紅線為解潞州節度使薛嵩之憂,而勇往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枕邊盜盒示警的故事。傳中說她「夜漏三時,往返七百里;入危邦,經五六城」;而歸來時彷佛「曉角吟風,一葉墜露」,洵可謂神乎其技;然卻一無殺傷,十足體現仁俠精神。結果正如所雲:「兩地保其城池,萬人全其性命;使亂臣知懼,烈士安謀!」故此「紅線盜盒」千古傳誦,令人贊嘆不已。

文言武俠由盛而衰之漸變
惟唐人傳奇樹立了文言「武俠」的典型之後,經五代至宋,卻並無任何發展,反而有衰落之勢。在現存的傳世之作中,除王定保所撰〈胡證〉、〈宣慈寺門子〉及孫光憲所撰〈荊十三娘〉等篇,尚能表彰武俠精神而外;余如吳淑《江淮異人錄》二卷所收〈李勝〉、〈聶師道〉、〈張訓妻〉、〈洪州書生〉與洪邁《夷堅志》所收〈花月新聞〉、〈解洵娶婦〉、〈郭倫觀燈〉、〈俠婦人〉、〈八段錦〉諸篇,或有武無俠,或有俠不武,甚至以細故殺人者亦屢見不鮮;惟〈郭倫觀燈〉用武行俠,彰明較著。
其次,明人王世貞偽托段成式所編《劍俠傳》四卷,則收宋人作品十六篇,大體仍模仿唐人傳奇筆意,率由舊章。故周樹人《中國小說史略》慨謂:「宋一代文人之為志怪,既平實而乏文彩;其傳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聞。擬古且遠不逮,更無獨創之可言矣。」
然而自宋以降,文言武俠作品走勢雖衰,明、清兩代仍有不少這類仿唐傳奇小說存在。如《劍俠傳》之繼起者有喬吉《續劍俠傳》、徐廣《三俠傳》、鄒之麟《女俠傳》等;從此,飛劍乘空之說甚囂塵上,亦風行一時。
此外,明人武俠傳奇之文情較可觀者尚有李昌祺〈青城舞劍錄〉、宋濂〈秦士錄〉、宋懋澄〈劉東山〉、徐士俊〈汪十四傳〉及樂宮譜〈毛生〉等篇。至於清人武俠傳奇則今存本甚伙,撮其要者如蒲松齡的〈俠女〉、〈武技〉、〈紅玉〉(收入《聊齋志異》);王士禎的〈劍俠〉、〈女俠〉(收入《池北偶談》);袁枚的〈三姑娘〉、〈好冷風〉(收入《新齊諧》);毛祥麟的〈南海生〉、〈褚復生〉(收入《墨余錄》)以及李漁〈秦淮健兒傳〉、鈕琇〈雲娘〉、樂鈞〈葛衣人〉、許仲元〈陶先生〉、沈起鳳〈惡餞〉等篇,但亦不脫唐人傳奇之流風遺韻。
復次,在《清朝野史大觀》的述異、遺聞、軼事中,亦多武俠傳奇;但凡近世知名的江南八俠、大刀王五、霍元甲等人物事跡,悉在其內。值得注意的是,自從宋初洪邁撰《八段錦》首揭氣功名稱及師承來歷以後,有明一代竟無賡續者;而入清季卻逐漸蔚為風氣。如蒲松齡〈武技〉、〈鐵布衫法〉之少林派;許仲元〈陶先生〉之內、外家;沉起鳳〈惡餞〉之內、外功;采蘅子〈武技三則〉之軟、硬功;毛祥麟〈褚復生〉之神功;以及《清朝野史大觀》藉峨眉僧故事而評述內家正宗拳法源流、傳承等等。凡此,均與宋、明文人祖述唐人傳奇之劍俠神技大異其趣。迨及清末林紓撰《技擊余聞》一書,可謂文言武俠小說壓卷之作;嗣後此類作品寥若晨星,終致絕跡人間。白話武俠始自「說公案」
一言以蔽之,武俠文學自唐代發微,入宋後分為兩支發展:一為「傳奇體」,即文言小說,已如上述;一為「話本」,即白話小說,則與後世武俠小說關系尤大。此因唐宋傳奇多出於文人學士之手,皆為古典文言,筆墨簡潔,未能雅俗共賞;而「話本」實系宋以前市井中「說話人」(以說書為專業者)的故事本子──初受佛經講唱「變文」之影響,再經宋人以民間俚語著書──因其文字淺顯易懂,故又稱為「平話」。
按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粱錄》、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都有提及當時汴京「說話」伎藝之盛。其中耐得翁曾分南宋小說為三類:「一者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搏拳、提刀、桿棒及發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與吳自牧說法略同。至「話本」小說大典,引吭發變征之聲;音雖稍下,卻甚通俗,婦孺俱解,遂廣為流傳。如〈楊溫攔路虎傳〉、〈楊謙之客舫遇俠僧〉、〈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萬秀娘仇報山亭兒〉、〈鄭節使立功神臂弓〉等,皆屬於「說公案」一類白話小說,而饒有武俠之意味。特以〈楊溫攔路虎傳〉描寫楊溫與李貴對打,逐招交代,並採用內行術語,殆為中國小說史上第一遭。

❼ 王晴川有哪些作品

2002年——2005年
——2002年 《驚鶴潛龍記》(2002年2月武俠版)原文8萬字
——2003年 《過河》3萬字(2003年2月武俠版)(獲得首屆今古傳奇武俠文學獎俠客獎)
《補天裂》3萬字(2003年4月武俠故事)
《鳳初飛》2.7萬字(2003年5月武俠版)
《怒雪》3萬字(2003年8月武俠故事)(《怒雪》入選榕樹下網站選編、灕江出版社出版的《2004中國年度最佳網路文學》一書。)
——2004年 《破陣子》3萬字(2004年4月武俠故事)
《月明霜天》(2004年6月武俠故事上半年增刊)
《飛雲驚瀾錄》(2004年連載,2004年第五期到2005年1月上)
《武俠故事》創刊兩周年的少林筆會獲四大武生稱號,並代表作者發言(2004年9月) 《武俠故事》自2004年11月改為半月刊
在清韻文學網站開首個個人專欄《倚劍望北斗》(2004年7月16日)
同時開始在榕樹下張貼已發表文章。首貼《月明霜天》被封推,獲25萬 點擊(2004年6月)
——2005年
《暗香傳奇·雨霖鈴》(2005年1月下)
《暗香傳奇·滿江紅》(2005年2月上)
《暗香傳奇·水龍吟》(2005年2月下)
在網易上開辟個人專欄《王晴川·俠行天下》(2005年2月)
《飛雲驚瀾錄》與幻劍書盟簽約,正式上傳(2005年7月-12月)
《暗香傳奇》獲得《武俠故事》首屆優秀中篇武俠小說創作獎一等獎(2005年12月)
2006年
長篇歷史武俠《雁飛殘月天》第一部在《武俠故事》連載完畢。小說推出後,曾得到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李佩甫先生(著有《羊的門》、《城的燈》等作品)的肯定和鄭重推薦。
9月,《飛雲驚瀾錄》與北京弘文館出版策劃有限公司簽約,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本書封面繪圖由張曉雨操刀。全書分為三卷:《飛雲驚瀾(壹)·騰雲》《飛雲驚瀾(貳)·鳴鳳》《飛雲驚瀾(叄)·揚眉》。年底全部上架,各大書店有售。北派武俠代表作品,武俠復興第二波 新武俠再起波瀾。
2006年11月23日,在北京大學舉行《飛雲驚瀾》新書發布會。
目前最新作品《雁飛殘月天》(又名《俠宋》)在武俠故事連載完畢。不久將出單行本。《雁飛殘月天》的故事以宋金對峙為背景。小說融會了金宋的風俗歷史,不僅有朝廷之間的間諜暗戰、權力斗爭和氣勢磅礴的戰爭描寫,更有圍棋、品茶、龍舟、馬球、易理、中醫等諸多傳統文化方面的描摹。全書將長達百餘萬字 。
《雁飛殘月天》第一卷拔劍抉雲連載於《武俠故事》2006年
《雁飛殘月天》第二卷暮雨江南連載於《武俠故事》2007年
《雁飛殘月天》第三卷逝水長東連載於《武俠故事》2008年
2008年至今
——2008年 2月,《俠宋》(《雁飛殘月天》網路版)於起點中文網連載,同年5月停止更新。
中篇《吼天錄》(《今古傳奇 武俠版》8月下半月版)
——2009年 6月,即將在香港出版《雁飛殘月天》繁體版,由香港中華書局運作。七月份會在香港有個小型的推動會。
全書145萬字,將分為三卷出版,分別名為《龍驤樓》、《龍蛇變》、《補天裂》,每卷48萬字左右。
(原作在雜志上連載時,三卷曾分別命名為《拔劍決雲》、《暮雨江南》、《 逝水長東》,因考慮四字名稱太文,且不簡練傳神,故改為現在的三字名)。
倪匡先生在閱讀《雁飛》後,熱忱地為《雁飛》寫了推薦語。以下部分就是在封面書腰上的推薦語:
「這是部很好看、很值得一看的武俠小說。它氣魄宏偉,結構浩瀚;作者個人風格強烈,知識淵博,非比尋常;恣肆汪洋,讀者沉醉其中,得大樂趣,是近來罕見的能自成一家的巨著(倪匡)」

閱讀全文

與武俠小說雜志封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血凝講鬼故事有聲小說 瀏覽:45
媽媽網小說閱讀未完結 瀏覽:158
最熱小說排行榜2019玄幻完結 瀏覽:546
脫軌穿越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718
動漫同人小說第一頁 瀏覽:740
狂野美人全文免費閱讀小說全集 瀏覽:390
作者三生石小說 瀏覽:854
宗政御慕安安的小說古代短篇 瀏覽:622
細雨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920
盲先生小說全集 瀏覽:279
一部寫浦東的小說 瀏覽:621
穿越在衛斯理世界小說全集 瀏覽:514
女主在酒吧跳舞的小說 瀏覽:456
東北黑道風雲6有聲小說 瀏覽:440
小說女主錢芊芊 瀏覽:143
玄幻小說里兵器的名字 瀏覽:52
小說蘇寧有個兒子7歲總裁秦 瀏覽:717
女主是爛貨小說 瀏覽:334
短篇小說世界 瀏覽:82
和校園絕品狂徒一樣的小說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