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的命脈在哪裡
(1)題干中「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充分說明了樹木森林在這個命運共同體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樹木森林是人類的好夥伴,它可以凈化空氣、保持水土、防風降噪、過濾粉塵、涵養水源等.
(2)題干中孔子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老子的「道法自然」,莊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其實我們在生活中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努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故答案為:
(1)(4分)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護地球生態平衡;涵養水土』蓄水防洪,防風固沙;美化環境,凈化水質和空氣;是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生態保障(或:釋放氧氣,有利於人類身體健康);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能夠保障國土安全、淡水安全、物種安全、氣候安全;等等.
(2)(6分)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樹立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的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立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理念;樹立保護自然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樹立空間均衡的理念;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或: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合理開采和利用自然資源;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養成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道德和行為習慣: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等等.
㈡ 鹿鼎記中所講的大清命脈到底藏在哪裡最後那些寶藏到底是什麼又被誰得到了呢
寶藏是在鹿鼎山,那些寶藏沒有給任何人,韋小寶知道那個地方,但是他沒去拿那些寶藏,但他也沒告訴任何人,.故事也就這樣結局了,給觀眾留下一個謎。那隻是金庸為反清復明之士所設的精神託付而已,以為得了寶藏就有能力達成所願。
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至1972年間,故事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講述從小在揚州妓院長大的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
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一個與傳統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舊思想,表現了各族和諧相處、國家民族統一的思想。
《鹿鼎記》小說故事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小說寫的是主人公韋小寶在清朝康熙年間的種種奇遇。韋小寶除了和天地會、神龍教、王屋派等江湖團體有交往之外,還和康熙年間的各種大事都有交集,有的還甚至是參與者。
他也與康熙年間的重要的歷史人物,如康熙帝、鰲拜、索額圖、吳三桂、陳圓圓等打過交道,甚至諸如順治帝、李自成等有著生死之謎的人物有交集。
韋小寶從進入清朝官場,摸爬滾打數年,已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一套官場哲學。他市井無賴出身,大字不識幾個,有的時候處理事情完全靠自己耍無賴達成,其中也暗合了官場的生存之道。
㈢ 命脈和摯愛的分別
建議你把家人和親戚,放在命脈里,這是有血緣關系的,把好朋友,放在摯愛里,這些是愛你,和值得你愛的人,把男朋友放在唯一里,這里只有他一人,也只屬於他一人。
㈣ 武俠小說中有哪些武功不高,但境界很高的人
這一種武功不高,但是境界很高,在武俠小說當中也是有的。
我認為還有一個人物就是平阿四。他只是一個客棧里普通的一個小伙計,當時事情發生的時候才10來歲就被他的債主逼得家破人亡,是胡一刀在他臨危之前給了他銀子還債,並且對他像對待平常人一樣不會看不起他。就因為這個恩情,在胡一刀被暗算死了之後,他的夫人自殺時,他拼下性命救了胡一刀的孩子。因為被田歸龍追殺,臉上就挨了一劍,手臂也沒了一條,但就算如此,他也沒有交出孩子,依然堅持保護著他,為胡一刀留下了這個命脈。之後他含辛茹苦的把胡斐拉扯大,還讓他學了武功。最重要的是他在教育胡斐時,讓他成為了一個人格健全的男子漢,一點都沒有因為他的遭遇和童年的艱辛變成一個性格扭曲的人。
㈤ 我國經濟命脈是什麼
經濟命脈是指在國家經濟整體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的行業.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國家經濟命脈的含義也在不斷發展.過去講"耕"(就是農業)就是國家經濟命脈,現在國家經濟命脈的內涵已經擴展到很多行業.
中國經濟命脈
目前來說是珠江三角洲地區,而且這個總量還在擴大。
東三省過去的重工業很發達,現在的能源和原材料也很豐富,但是從價值來說,肯定比不上沿海地區。
至少從這幾年的GDP來看,廣東省排在第一位,而後面的是山東。。
如果從工業區來看,則是珠三角第一,其次是以上海為主的長江三角區。
在中國一直都是沿海地帶最發達,也一直是全國稅收最主要的來源地。
目前中國的GDP總量還是有60%是靠外需的。
㈥ 武俠小說為什麼被稱為童話
武俠被稱為成年人的童話,劇情就像王子打敗怪獸拯救公主一樣,光明戰勝邪惡,世界終歸美好。
故事裡的劇情來源於生活,但很多卻在現實中不能辦到,只能是幻想,卻指引我們更好的生活,對世界充滿希望。
武俠小說的人物們武功卓絕,鮮衣怒馬、快意恩仇、率性而為,沒有現實中那麼多牽絆,沒有那麼多老於世故。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這么一絲武俠夢。
當然,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也是武俠的命脈,不論結局如何,至少他們敢愛敢恨,相忘於江湖。
武俠夢,也是童話夢吧,雖然每個人都有故事,但主角只有一個。
但是回歸現實,我們也許只能感慨:人生啊~~唉~·
㈦ 找一本武俠小說書里有四個護衛名字都叫血什麼,有知道嗎
我不知道你喜歡哪種類型,建議你去紅袖添香小說網
《金仙劍客》文 / 風天蒼月
四大世家紛爭後的武林,有了片刻的平靜。直到一隻奇特的蟲子,一個未經江湖的少年,機緣巧合的相遇,三庄九派又起風雲,一段江湖路,亦是一段江湖情,曾經的**到底為何?
恩怨,愛情........都在一路的江湖闖盪中展開.武林的紛爭,血雨腥風;凄美的愛情,盪氣回腸;人性的丑惡,完美的理想,都隨著劍氣,意行天下。
《劍魂傳說》文 / 郁容秋
刀光。一道凜冽的刀光,在霓虹的映襯之下,發出婉轉的流光。灼痛了人的眼。跟刀光一般清冽而冰冷的,是女孩的眼睛。
那是一雙美麗的眼睛。縱然含著無限寒意,卻如萬年不化的高山冰雪一般晶瑩而透亮。有著這樣一雙眼睛的,是屬於十七歲少女的美麗的臉。女孩的唇邊嵌著一絲冰冷而邪氣的笑,修長的身體包裹在一條粉紅色長裙的裡面,有著令所有男人都為之血脈賁張的魅力。
女孩冷冷地笑著。冰冷的眼中拂過殘忍的光芒。她輕輕轉動了一下手中的匕首,看似隨意的動作,卻如散花天女舞蹈時的靈動,刀光再次絢爛地閃爍,與此同時,一串串血珠在霓虹下如瑪瑙般在空中飛揚。
女孩收刀而立。匕首的尖端,一滴一滴殷紅的血從上流了下來,滴在大理石鋪就的地上。瞬間血滴盡,匕首上竟未沾染半滴的血,反而比開始之前更為清冽。
《麗妮達》文 / 雪域藏獒
本書為難得一見以女性題材為主線的武俠小說,混血美女麗妮達武功高強,身世離奇,自幼深受正統倫理之灌述,卻步入紛亂復雜之江湖,從此,她的命運充滿變數,結局是喜?是悲?
全書情節緊湊,曲折入勝,構思巧妙,合情合理,其中不乏香艷,幽默,武學等各類武俠小說之元素,可讀性極強。
《絕代劍魔》文 / 雨田強鷹
他人送「絕代劍魔」,可做的卻是「,除暴安良,英雄俠義」之事!他精靈古怪,調皮;他英俊瀟灑,風流。他小時遇到了種種奇遇,使他一把劍出神入畫,縱馬江湖,快意恩仇,看他如何成為江湖中傳奇的絕代劍魔。
《俠義江湖》文 / 高人
一千七百年前,坐落在杭州西湖南端的「同仁學校」,不僅位置獨特,而且風景美麗。言之獨特在於學校的旁邊有一寶塔,名曰「雷峰塔」,這很讓人想起一句話:山下有一座塔,塔里有個和尚。和尚種了一隻木魚,敲啊敲,竟敲了近千年。到後來,這個和尚因為敲木魚有功,被西天的佛祖看中,賜以金缽。方便化緣和鎮妖之用。
大概是自古和尚都是滿腹經綸,「同仁學校」的校長錢如命為使學校更具文雅性,在一個月不黑,風不高之夜,花了一百兩銀子請雷峰塔的和尚法丙寫了一幅對聯。
上聯為:好好學習。
下聯為:天天向上。
橫批曰:天天學習。
法丙這一執筆揮灑,果然不同凡響,不僅為學校招來不少生源,還引來了無數紛爭。
故事便由此展開……
《五雷神鉗》文 / 風雪刀客
自小聰明機靈,但父母在張獻忠屠刀下雙亡的流浪孤兒,卻在高手林立的江湖武林中依靠一招半式稱霸,他依靠的是奇遇,友情,愛情,還是機靈的頭腦?在亂世之中,一對少年男女最終又是怎樣為民眾除害的呢?一場浩盪的武林風潮,一場波瀾起伏的情感糾葛,一場為宗族命脈奮爭的惡斗,在巴山夜雨中演繹……
《一劍江湖(完本)》文 / aotiyan
西域之地,風雪迷茫,正邪兩立,紛爭不休。
雪域里,有正義的趙家堡、丐幫,有邪惡的星月教,還有亦正亦邪的西域少林。碧水玉、雲天劍里隱藏的秘密竟是存在的,一場奪寶大戰既將上演。
最終是尋寶派還是守寶派得到勝利?
程閔,他是如何獲得重生的?
㈧ 找武俠小說··
《雙面美俠傳 (大結局)》文 / 留情知心姐姐
在趙玉最孤苦無助時趙鈴兒救了他,使他沒有流落街頭,奈何天意弄人,師傅臨死前令他服下易容丹使他面目全非,擁有了一幅比厲鬼還有令人恐怖的容貌,不得已只有長年頭戴斗笠遮蓋其面,趙玉萬萬沒有想到那個一天到晚跟在他身後喊哥哥的女孩突然有一天,竟然逼他以男兒身裝扮成新娘代替她出嫁。陰錯陽差之下使他恢復俊美無雙的容貌,並練成兩大絕世武功,並莫名其妙的成了全是美女的飄雨宮宮主,因同時身懷升龍決與細雨飄香一陰一陽兩大神功,使他無論男裝或女裝渾身都散發出一種令人神魂顛倒,奪魄攝魂的無窮魅力,一時間江湖為君而狂這真是:
原本世家貴公子,
奈何流落在街頭。
原本生的潘安貌,
一夜之間面目非。
代妹出嫁男扮女,
雌雄難辨一奇俠。
陰錯陽差神功成,
統領東宮震九洲。
《冥王劍 【全本已解禁】》文 / 水靜泓
成長在冰山絕頂的少年,也許註定要承受著孤獨與落寞吧……
當兒時的竹馬青梅倒在身邊,他第一次學會了什麼叫做無情!可悲的是命運使他愛上了這個留在他記憶中,卻早已死去的人.
寂寞的他想要尋找屬於他自己的路,尋找愛他的人,尋找他愛的人!
他是那樣渴望得到人們的理解與友情,可是當他那預示著死亡的寶劍,看似無情得奪去那些生命時,他已經成為了人們眼中的「人屠」.所有的殺戮,他顯得那樣的無可奈何……
重情重義卻我行我素的他,終究用他個人的魅力征服了很多人.他們可為他或生或死,而他也可以為他們萬劫不復!四方魔君之首,金國大貝子與他生死與共.蛇蠍大美女,俏皮小叫化,溫柔小仙子,巾幗賽諸葛,究竟哪一個才是他的歸宿?
那個心愛的女子為他瞎了雙眼,然後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他是否將她還找回?
龐大的勢力,他足以坐擁天下;祖上的遺訓,他無法逍遙坐視.是與心愛之人浪跡天涯,還是振臂一呼,爭鋒天下?
兄弟的不幸,愛人的慘死,一個又一個的驚天陰謀……這個絕美而堅毅的少年究竟是否會從此倒下?
當他靠著他的智慧和超凡的武功將一切的真相揭開,幕後操控一切的人竟然是……
《五雷神鉗(完全版)》文 / 風雪刀客
自小聰明機靈,但父母在張獻忠屠刀下雙亡的流浪孤兒,卻在高手林立的江湖武林中依靠一招半式稱霸,他依靠的是奇遇,友情,愛情,還是機靈的頭腦?在亂世之中,一對少年男女最終又是怎樣為民眾除害的呢?一場浩盪的武林風潮,一場波瀾起伏的情感糾葛,一場為宗族命脈奮爭的惡斗,在巴山夜雨中演繹……
《五雷神鉗(一把火鉗闖天下)》人物大系
主人公:
風雪兒——洞村村保馮維道之子,師從斧鉗俠蕭無聲、嘉陵江漁隱曹隱、水貂童黃老二。絕技:五雷鉗法、焉命神功、輕功。
文萱兒——大明開國功臣陸文飛之後,文崇德之女,師從水貂童黃老二、索命火狐呂盛蘭。絕技:魚翎劍法、焉命神功、指風點穴手、輕功。特技:易容術。
主要人物:
曹隱——曹宇德之子,江湖隱士,綽號嘉陵江漁隱,風雪兒的啟蒙老師,師從江上一陣風黃三公。絕技:魚鷂爪、輕功。
蕭無聲——蕭承宗之子,人稱斧鉗俠,風雪兒的武功啟蒙師父,武功乃是家傳。絕技:斧頭功、火鉗功。
蕭金珠——蕭無聲之女,師從黑蜻蜓周靈芝。絕技:幻影劍、輕功。
花子柳——江湖浪子,師從川西老丐英竹年。絕技:棍術、輕功。
黃老二——人稱水貂童,風雪兒與文萱兒的師父。絕技:龜息功、輕功。
黃三公——人稱江上一陣風,曹隱的師父。絕技:魚鷂爪、輕功。
呂盛蘭——托雲散人義女,人稱索命火狐,文萱兒師父。絕技:指風點穴手、輕功。
秦良玉——石柱土家土司馬千乘的妻子,明末著名女將軍,「白稈兵」的領頭人,人稱白稈女俠。絕技:白桿神槍法、輕功。
張獻忠(1)——明末起義領袖,號敬軒主人。絕技:淆亂乾坤掌、輕功。
張獻忠(2)——托雲散人義子,人稱採花大盜,花面書生郎文的師父。絕技:指風點穴手、鐵扇功。
郎文——採花大盜張獻忠徒弟,人稱花面書生。絕技:鐵扇功、輕功。
夏金元——敦煌富商夏震西的兒子,人稱西北老怪,大內高手。絕技:西域陀迷功。
聶文——河北一霸聶武的弟弟,此人陰險毒辣,善於心計。絕技:陰陽手。
曹炳仁——錦衣衛都統,絕技:軟劍。
蔡岳——錦衣衛副都統,人稱飛天鶴,絕技:鶴拳、輕功。
……
《一劍江湖(完本)》文 / aotiyan
西域之地,風雪迷茫,正邪兩立,紛爭不休。
雪域里,有正義的趙家堡、丐幫,有邪惡的星月教,還有亦正亦邪的西域少林。碧水玉、雲天劍里隱藏的秘密竟是存在的,一場奪寶大戰既將上演。
最終是尋寶派還是守寶派得到勝利?
程閔,他是如何獲得重生的?
眼前,兩個女子,一個婉約若水,一個古靈精怪,難以取捨?
爭斗不休的武林恩怨,迷團重重的朝廷陰謀。
《幻劍之三世情緣〖全本已出版〗》文 / 寂月皎皎
劍破長空,縱肆天下,
終不敵美人一笑,瀲灧若霞。
棄了手中劍,從了心中意,做我自在仙,
盼從此攜手看夕陽,逍遙山水間。
可驀然回首,
夢已坎坷,
支離破碎在無邊無際離恨天。
是誰驚散鴛鴦一夢,縹緲如霧,流散若煙?
伊人含恨,
借問天涯芳草,碧落黃泉,
可還記得那執手相對的誓約與笑顏?
風雨未歇,年輕的弟子再出江湖。
幾多豪情,幾許俠義,
如何去消融兩代人的銘心寂寞,刻骨相思?
劍客無語。
而玉劍精魂,
已喚起前世的纏綿。
回眸凝睇處,
劍如虹飛,袖似雲卷,
繾綣出一曲幻劍之三世情緣!
這是我在紅袖添香看的武俠小說,很不錯吖。樓主可以試讀看看。
㈨ 金庸小說的蘊涵
淺析金庸小說的愛情文化觀
內容提要:愛,歷來是文學創作者不朽的創作命題。但對於「愛」這個詞的理解,確是博大精深。然而,在金庸小說中個「愛情」又表現的是怎樣的一中共文化蘊涵。本文從東西文化對愛的理解、英雄對愛的表現和女性的完美主義的愛等三個方面來分析金庸小說中的愛情文化觀。
關鍵詞:金庸 愛 愛情 文化
一 東西文化語境中的愛
金庸在《神鵰俠侶 後記》中有:「道德規范、行為准則、風俗習慣等社會行為模式,經常隨著時代而改變。然而人的性格和感情,變動卻十分緩慢。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會意義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從一段話,我們可以看出:感情與品德,是作者最為看重的社會元素,而作者在這里所提到的愛,正是人與人之間的「愛」。基於這樣的文學信念,他在自己的十五部小說中,竭盡全力洋洋灑灑地描繪了形形色色的男女之「愛」、兄妹之「愛和」師徒之「愛」。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凡讀過金庸小說的人,都不會懷疑,金庸的確是個「寫情的高手」。在他的小說中,始終穿插著各種各樣的感情線索。這就是金庸小說為何能如此吸引眾多少男少女的緣故了。
「愛,首先是男女之間的男歡女愛或愛情。作為文學藝術永恆的主題,從中國的 《詩經》、古希臘神話等開始,千百年來,一直是世界各民族文學所謳歌、所描繪、所表現的具有各民族特殊的心理與情感。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沒有對愛情命題的千奇百象的藝術表達,就沒有文化藝術作品存在的可能性。
愛是人類生活中最為天然的本性,人之所以為「人」,並區別於動物的重要精神外化。男女之愛更是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認為有意識的、生物性與社會性相結合的精神活動。「愛情把人的自然本質和社會本質聯結在一起,它是生物關系和社會關系,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綜合體,是物質和意識多面的、深刻的、有生命力的辨證體。」由此,如果「沒有愛,人類便不能存在」。這句話作狹義的理解,愛情是以繁育後代、種屬沿續的本能為基礎。愛是人生命的支柱,愛的烈火燃得越旺,生命力便會隨之而增強,從而生活就增添了價值;愛的消逝則會使人感到:生命從此毫無意義,喪失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愛也是哲學的中心論題。在東西方哲學史中眾多的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們都對愛的本質與構造進行了許多研究和探索。在中國儒學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那裡,他把愛視為「仁」的本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禮記·中庸》)。親愛自己的親人,在長幼關系中居下者的子女、弟妹對父母、兄長的敬愛,這就是仁的初始形態,即人性的根本。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孔子提出的「愛」是基於是非善惡標准基礎上的愛。「入則孝,出則悌,謹則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這是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上的愛,由己及彼,推廣到愛一切有德行的人。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儒家認為的「愛」是有門戶之見的 。愛人,首先是愛親人出發,而後推及同類;從而建立起「仁義禮智信」的理想人格結構和君臣父子的人倫社會結構。這與墨家之「愛」卻是大相徑庭。墨子從社會的復雜情況出發,抱著對人民生死的深切憂患,認為「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墨子·兼愛》)。墨家的愛,是對整個人類而言的,沒有任何的門戶之見、人格差別。道家則更不象前面儒、墨兩家那樣強調如何去愛,他們講求的是自愛。這在現在看來極端,是一種極端的利己主義思想。「愛以身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矣。」(《老子·第十三章》)。這與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無我而利我的精神相一致。
對於情愛的具體表現,最早應見於《詩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雎》)這直接而具體地寫出了男子對女子的愛慕。對於《詩經》中表現出的情愛,我們還應該看到另一方面。《詩經》中有不少文章都表現出了歷史中「棄婦」的形象,表現的是痴情女子負心漢的情節。作為中國早期象這類對愛情的研究,其本質只是論及婦女的社會地位問題。基於傳統儒家思想的束縛,作為社會地位低下的女人對「愛」的表達都是一個困難的問題,更不用說對愛的探索和研究了。然而,這一點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卻不靈驗了。小說中:趙敏對張無忌的愛,可謂是愛的直接,愛的瘋狂。甚至為了真愛,以致於六親不認;更有甚是為了保護張無忌不惜以自毀貞節(謊稱自己懷有張無忌的骨肉,以騙取其哥放走張無忌)為自己的愛人開脫。像此等女子,在中國傳統史上是罕見的,這就是金庸小說中愛情觀的反傳統表現。
與東方文化道德性、社會性思路不同,西方哲學中關於「愛」的研究:是從人的來源與心理入手而展開的。西方對於愛的研究,首先是著重於男女兩性關繫上,認為愛是人類生存問題的根源。在希臘神話中,當世界還是一片死氣沉沉的不毛之地時,是愛神厄洛斯,發出他的生命之箭,射穿了大地的冰涼胸膛,從而使黃褐色的大地立刻披上了綠裝。這說明了愛是藉助了性(象徵男性生殖器官的箭),與性一起創造了生命。也就是說,西方神話里,「愛」源於「性」。可以看出,愛並非獨立存在的,愛之中包含了一個個體的人與另一個個體的人的結合。愛是人類產生和生存之源。古希臘哲學家思[培多庫勒認為:「愛總是和所愛的東西結合為一體,而結合為一體的開始,也就是分離的開始,是由爭執與憎恨支配階段的開始。」從愛的正面看到了其反面的爭執與憎恨。
柏拉圖式的愛,則完全是肉體之愛,是人的本性表現。或者,可以認為是「性惡」。其實,柏拉圖式的愛,可以用另外一個詞來形容——「強奸」。《射鵰英雄傳》中「尹志平對小龍女的愛,也許就是從他玷污小龍女那一夜起,使作為全真教弟子的他真正體驗到了肉體之美,慾望得到釋放與滿足,致使他永遠也無法忘懷。然而,他卻因為沖動而遭受了懲罰。」早期弗洛伊德認為愛的核心就是「性愛」,性愛是人的性本能——原欲。在他看來,這種愛並不包括社會和精神的屬性,它是文明對立的。
金庸自幼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懷抱有深厚的感情,又接受了五四新文化的熏陶,善於吸收西方先進文化理念,使得其作品中既有鮮明傳統文化的印記,又滲如了現代人文精神。這些都體現在他的作品中關於「愛情」的理念上,也呈現出東西方文化精神的交流與融合。
二 英雄人格與愛
在金庸作品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他在這些武俠小說中,摻入了大量的情感因素。前面我們曾說過:金庸是個「寫情的高手」。在其所有武俠小說作品中,愛情主線是貫穿故事情節發展的重要命脈。其中,愛與愛的荒誕構成了作品的基本框架與情節主線。俠與情,義與情,仇與情的矛盾沖突形成了他小說的巨大張力。他的十五部小說中,可以說部部都涉及有情事的描寫。對閱讀金庸小說的讀者群體而言,我們還可推出另一種結論:大多數女性讀者,也許是把他的武俠小說當作情感小說來讀的,被小說中人物之間的愛的曲折離奇和多樣的形態表現所深深打動,更有甚者被騙取得熱淚滿眶,心醉神迷。
男女之間對愛情的渴望與追求,磨難與合成,在金庸小說中比比皆是。從處女作《書劍恩仇錄》開始,他的每一部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們,如:陳家洛與霍青桐、香香公主(《書劍恩仇錄》);郭靖與黃蓉(《射鵰英雄傳》;楊過與小龍女(《神鵰俠侶》);張翠山與殷素素,張無忌與趙敏、周芷若(《倚天屠龍記》);胡斐與圓性、程靈素、苗若蘭(《飛狐外傳》);令狐沖與岳靈珊、任盈盈(《笑傲江湖》);蕭峰與阿珠,段譽與王語嫣,虛竹與西廈公主(《天龍八部》)等等。都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感情的洶涌波濤中。對這些青年男女而言,愛情既能帶給他們巨大的創造力、驚人的勇氣和堅韌的意志,又使他們經歷分離與孤獨的磨練,完善其人格,從而創造出傳奇人生。愛情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青春期的一種自然經歷,更組成其人生的重要內容。在愛的過程中,他們不但體驗到了人生的豐富性,認識到社會的復雜性,更重要的是發掘自我的潛能,感悟命運的神奇和經受激情的沖擊。
金庸的武俠小說里,敘寫的是一個虛幻世界中各種人的現實人生。生活在他那些神奇的故事中的男男女女,在刀光劍影與恩愛情仇中,上演著一出出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由此,也就如同現實中的人一樣。那些俠客劍女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避免要經歷人的種種情感體驗。
「俠骨柔腸」是金庸作品中男性英雄的基本素質和人格魅力所存。男性英雄光有沖天的俠客豪情是不夠的,其內心必須同時儲有豐富的情感能量。因而,作者在其生活成長路途中安排了各色各樣的感情經歷,這首先當然是愛情經歷。美女愛英雄,自古而然。但對於這些英雄俠客而言:愛的能力,不是那種繁衍後代,延續種屬的勝利能力,而是作為一個真正的英雄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因為愛和被愛的經歷才使得其英雄形象更加完美。表現出正直無私,見義勇為,利國利民的「金庸俠客」形象。愛是英雄豪情的基礎性構建,「俠」與「情」的完美融合,互相支撐,才能構築起英雄俠士的完美人格。金庸筆下的英雄,社會的始作佣者,他們的愛情常常與對國家、民族、人民、朋友、正義的無限熱愛的高貴品質緊密聯系在一起。情愛與對國家、民族、朋友、正義的熱愛產生沖突才會形成巨大的張力,從更深層次意義上造就了令人敬仰的英雄氣概和光彩奪目的俠客人格魅力。在金庸小說的英雄形象那裡,「愛「這種情感,具有鮮明的道德含義。
金庸小說中還有一個值得研究的現象:男女之間愛情的發生,男性大多處在被動的位置,他們往往是女性強烈愛意的接受者,而不是發出者。可以這樣理解,因為生活中女性的出現,而激活了他們心中的愛情功能。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在金庸小說中男性英雄的愛情,生物性意義被大大弱化了,而道德性和社會性意義被強調和突出。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對黃蓉的愛的產生,首先是基於同情。黃蓉出場時,是一個可憐小叫花子的形象展現在郭靖眼前,在飯鋪上偷拿饅頭而遭到伙計的斥責,看那可憐的樣子,完全是一個社會弱者的形象。由此,激發起了滿腔俠肝義膽的郭靖的惻隱之心——同情心,於是便請她吃飯。這種行為,完全是出於「濟貧扶困」的下俠義心腸。只要是有社會責任感的人都會做的,其間並不包括男子對異性的愛慕本能(因為此時黃蓉女扮男裝)。《笑傲江湖》中個令狐沖對任盈盈的愛意的產生,也並非為任大小姐的花容月貌和婀娜身資而吸引,而是出於對任盈盈在理性上的感恩,被她的真情所打動。楊過對小龍女的愛意的產生,更缺乏性的基礎。這其中,尹志平的行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由於環境的限制,楊過不可能在活死人墓中見到另一個異性,他對小龍女的依戀,是因為多年的生活習慣而致的。但這其中也不乏有「戀母情結」的心理傾向。畢竟,楊過從小就是孤兒,最親的人便是師傅——小龍女了。《天龍八部》中個蕭峰,是金庸筆下的首號大英雄,完全是具有超人的力量與超人的英雄氣概,也具有博愛之心——甘願身死以換得大宋和契丹兩國百姓不受戰亂之苦。但蕭峰的另一個形象又真正為女人所心動,他是一個「不近女色」的英雄,即使面對天下第一美女康敏,他竟也視而不見。美色當前,目不邪視,不禁要令人想到關於「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的嚴格規定。從這一行為可以看出,金庸小說在武俠小說創新基礎上,仍以傳統為主導。
金庸小說的英雄男兒們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孕育起來的。他們對於愛情的認識,也未超出儒家的規范化闡釋。在儒家思想中,男女之情是合理的人的本性,《禮記·曲禮上》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說:「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孟子·萬章上》。我們看到,金庸小說中的英雄對待性愛的態度,深深地烙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記。他們大都是愛的接受者,但他們都以為性愛是英雄人格結構以外的東西,甚至是一種有損英雄人格的力量。英雄是以俠義著稱,「義」是其英雄人格構築的重要元素。「性」因其私人的性質,顯然沒有「義」的社會性、公眾性的價值來得大。從另一側面來說,在英雄的觀念里,個人的愛無論有多麼高尚、純潔,畢竟只是屬於個體的幸福——「利」,它的價值是無法與屬公眾利益的「義」相提並論的。在「愛」與「義」發生矛盾沖突時,如果二者只選其一,那麼他們只能痛苦地選擇後者,然後在失去愛情的痛苦中完成自己的英雄人格。《天龍八部》中的蕭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康敏的色誘未獲成功,便設計將蕭峰的契丹血統揭發。立時,一個江湖上人人敬仰的丐幫幫主淪為人人皆曰可殺的「大惡人「。在他舉世無友,極度孤獨時,矯情的阿朱來到了身邊,願和他同甘共苦。至此,本是歡喜的事情,而蕭峰本人也因為得到阿朱的愛覺得是天大的福氣。但他卻不肯為阿朱放棄復仇的決心。蕭峰作為一代大俠,心系整個大宋與契丹國的臣民,卻不肯為愛拋棄仇恨。在他看來,洗刷自己的冤屈,為父母報仇,為養父母喬三槐夫婦報仇,為玄苦大師報仇等,乃是大義所在。這才是真正英雄的「義」為實現其「義」,任何都可放棄,當然也包括他與阿朱的愛。金庸十分推崇這種浸泡了傳統文化的英雄觀。因此,他小說中的英雄人格結構核心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騰文公下》)。
在金庸小說中,把愛情和對愛情的追求視為人生重要目標的人,則很難稱之為「英雄」,頂多不過是一情種而已。
《天龍八部》中的大理王子段譽,其人生歷程的重心,主要表現在對美女王語嫣死纏不放,鍥而不舍的熱烈追求上。他在金庸小說中,的確算得上是「情種」了。為獲得心上人的青睞,使出盯緊不放的手段,即使受盡奚落也無所謂。應該說,段譽身上也不乏有見義勇為、扶弱濟困和反抗強暴的俠義心腸,這些都表現在生活中,作為作者的金庸和讀者的我們都只會把他看作是一個善良的痴情漢。「在金庸小說中,比較普遍地存在著『一男多女』的模式,這個模式既是男權意識的流露和體現,又是豐富、復雜的人性的折射」。《天龍八部》中的段正淳和《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便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在他們一生中,愛上多名異性,雖然他們在對待眾多女性時並非全然懷著嫖客心態,也未有始亂終棄之舉,但這種與異性的濫交和泛愛,是受西方弗洛伊德所謂的「原欲」的驅使,具有動物性的欲是佔有性質。這些人稱不得英雄,更為人所唾罵。段正淳的濫交最終帶來了死於非命的結局。
金庸小說中的英雄的愛情,是基於中國傳統文化語境的愛,是情義、情理交融的感情,強調的是愛的倫理道德性與社會性的意義。「金庸小說中眾多美女圍繞一個英雄的愛情模式,是又其進步的女性崇拜情節決定的,這一模式使女性情懷、女性之美在金庸小說中成了與英雄胸襟、英雄俠義並駕齊驅的一個看點」。
三 愛情至上主義者
與其男性英雄不同,金庸筆下的女性,大多是愛情至上主義者。愛是她們內在的驅動力和人生的出發點,愛使她們充滿了勇氣、力量、智慧、執著、自信和創造力,從而演繹出了多彩多姿的人生情感故事和曲折多變的命運篇章。
從前面的一、二部分中,我們已經看出:在金庸小說中,男性英雄是愛情深受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觀的影響。一方面,他們在愛情活動中,注重禮節,矜持而穩重,屏棄對愛的慾望成分,更願心受那份真情,始終維護著傳統的君子風范;另一方面,其英雄俠客的生活似乎又可以與愛情分離,即使愛情破滅曾一度傷心,但這也不能阻擋他們完成英雄的歷史使命和完善的人格模式。對女性而言,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愛情始終是女性個體不能缺乏的東西,或者可說成是她們生命的靈魂。因為,愛是她們的全部。如果失去了愛,他們就失去了人生的航標,她們的人生中不再散發出生命的氣息。金庸小說中的女性並不是被傳統文化觀念完全浸透了的人。她們在愛的過程中,愛的行為、愛情心理和愛情形態都或多或少地呈現與現代人相似或相同的地方。正是如此,我們才認為:大多數女性讀者是把金庸小說當作情感小說來讀的。在那些女性人物形象身上,體現出的是融貫東西、貫通古今的現代性意味。
首先,在愛情生活中,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處陰受柔的弱女子。是愛情信息的積極、主動的發出者和愛情游戲中的領導者,在愛情生活中處於創造、支配的強勢地位。少女趙敏在《倚天屠龍記》中,對張無忌一見傾心後,就接連不斷地發出愛情攻勢,最終將其俘獲在自己的石榴裙下。《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則與性格豪爽,敢作敢為的趙敏不同,說話細聲細氣,十分害羞,實在是中國傳統中的不邁深閨之門的淑女形象。但當她愛上令狐沖後,明知令苦戀著小師妹岳靈姍,仍毫不猶豫地調動自己的所有能力與手段,堅定不移地向令狐沖發出一連串的愛情信號。當然,愛情特有的意志力也不總表現為外在的強烈行動,並不總表現為克服阻力的積極大膽的活動。
其次,生命繁衍、種屬延續的稟賦與社會性的精神活動相結合。這種現象在金庸小說中女性的愛情生活中表現得尤為充分。中國古代的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的故事,也隱喻了古人對女性創造人類的認識。金庸筆下的女性,不僅是男性善解人意、乖巧伶俐的人生伴侶,經常充當男性精神上的導師、引導者和救助者,是她們激活了英雄們的潛能。《射鵰英雄傳》中個郭靖若未得到黃蓉的幫助,幾乎就不可能成為武功高強的大俠。楊過若沒有小龍女的培育和支持,既不可能習得上乘武功,更不可能打敗金輪法王(《神鵰俠侶》)。任盈盈對令狐沖的幫助與關懷更是無微不至的,不僅使令狐沖轉逆為順,當上恆山派掌門,最後還導演了令狐沖成為隱士的結局(《笑傲江湖》)。所以,金庸筆下的女性們不但是男性英雄的最忠實同伴和最虔誠的崇拜者,還是建造了溫暖的、可以遮風擋雨的精神家園的「當家人」。
再次,在愛情旅途中,金庸筆下的女性更顯示出對愛情的專一、忠貞和執著。女性的愛情往往具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特點,因而就更具有精神性和崇高性的品質。殷素素為了與張翠山結合,毅然決定離開關愛她的父兄,遠赴地處北極的「冰火島」;趙敏愛上張無忌後,毫不猶豫地放棄蒙古公主的身份,甚至改變自己的民族立場,與父兄反目成仇(《倚天屠龍記》)。在《神鵰俠侶》中,程英、陸無雙、郭襄和公孫綠萼都熱烈愛過楊過。而楊過深愛著小龍女。因此程、陸、郭等在漫長的日子裡堅定地保持著心中那份毫無怨言的愛而毫無怨意,公孫綠萼則甘願為楊過獻出自己的生命。在《射鵰英雄傳》中穆念慈愛上薄情郎楊康後,因為愛而遭受到苦難,但她卻心甘情願去承受。在金庸小說里,女性的愛情呈現出犧牲性和利他性,脫離世俗外物的束縛,呈現出崇高的精神之美。
最後,金庸小說中個女性與英雄俠客的愛情表現出某種精神價值上的趨同性。可以這樣認為,處於愛的雙方大多都有價值觀念的相似性和同一性,外化出來的就是「俊男美女,郎才女貌」,但外表與氣質只是相互吸引的外在因素,更重要的是所愛之人的人格魅力。家世、財富、權位、這些不是構成女性擇偶的條件。如果具有英雄的氣概和高尚的品德,也同樣成為美女的心儀之人。《連誠決》中的狄雲,盡管是相貌平庸的殘疾人,但為人正直,俠肝義膽,最終為美女水笙所愛慕。《天龍八部》中的虛竹,更是相貌醜陋的青年和尚,卻以善良、朴實的品德成為西夏駙馬。《射鵰英雄傳》中那位風度翩翩、人品俊雅的歐陽克,費盡心思也無法得到黃蓉、程遙珈的愛情。女性的這種擇偶觀,突出了其愛情結構中理性的成分和傳統人價值觀的滲透力。這不僅表現了女性愛情中精神性與社會性的特徵,還表現了這種愛情的正當性與合理性——道德性。
金庸小說的愛情主題蘊涵有豐富的文化意義,不僅僅反映了作者心目中的愛情觀念,也折射出傳統文化孕育下的新文化理念,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