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俠小說千千萬,哪些小說可以稱得上是武俠屆的四大名著
《天龍八部》金庸
白發魔女練霓裳是個很特別的女人,她孤傲,自尊心很強,一個劍法奇特的女強盜,但卻喜歡上武當派的卓一航。一番波折,為了愛情愁白了頭發,可軟弱的卓一航卻不無法放下包袱和她遠走天涯。直至到了天山,卓一航下定了決心,誰知練霓裳早已心灰意懶。練霓裳,梁羽生小說中個性最鮮明,至情至性的奇女子。這樣鮮活的生命,不是懦弱的男人能相守的。因而從開始便已註定是悲劇。
Ⅱ 金庸、古龍、梁羽生、卧龍生的小說各有什麼特點,其代表作分別是什麼
呵呵,樓主 權威答案來也
摘之:古龍作品全集序:江湖一怪俠
1,金庸:射鵰三部曲 天龍八部
2,古龍: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七種武器系列,小李飛刀系列
3,梁羽生:女帝奇英傳 七劍下天山 江湖三女俠
4,卧龍生:金劍鵰翎 岳小釵 飛花逐月(特點:擅長心理描寫 尤其是女主角刻畫突出)
重點是 四大天王中 金庸、古龍、梁羽生小說各有什麼特點:(摘之:古龍作品全集序:江湖一怪俠)
以作品內容而論,梁羽生、金庸的武俠小說法重歷史環境表現,依附歷史
,從此生發開去,演述出一連串虛構的故事。但從攝用歷史材料來看,兩人又
有明顯差別 梁羽生是虛構人物和事件,置入歷史背景中,以此來強化歷史氛
圍 金庸則直接取來歷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俠小說,其歷史人物、事件,金
庸寫來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亂寞。兩者都對歷史進行了再認識、再評價,從作
品含有的歷史厚度而論,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層 其寫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
龍的小說則根本拋開歷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憑感性筆觸,直探現實人生
。古龍的小說不是注重於對歷史的反思,回顧,而是著重在對現實人生的感受
。現代人的情感、觀念,使古龍武俠小說意境開闊、深沉。
就小說人物的主流傾向而言,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
邪嚴格區分,人物的社會內涵豐富,但人物性格單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
陷。金庸武俠小說人物性格復雜,具有 種反傳統精神,小說人物亦正亦邪,
危步於道德的懸索之上面能不失其墜,具有「一半是野獸,一半是天使」的復
雜、矛盾性格,面人物思想性格的復雜、矛盾又是奠基在生話本身的復雜、矛
盾之上,這樣,人性的發掘就有了深刻而廣泛的社會意義。古龍小說最注重的
是人性的體驗,他常用細膩的筆觸去描寫人物微妙而復雜的情感,常用生與死
、幸福與痛苦這樣尖銳對立的矛盾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高貴獨立的人格,
以此來揭示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實話。在古龍小說中,多寫變態人格,追求外
化怪異人物性格的刻畫,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誕、神秘、孤僻、行事固執 自
尊心強,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種子。這種情況可能與古龍的身世、心境、經歷
有關。
談到小說情節,古龍武俠小說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說有明顯不同。三位大
家都善於編織故事,他們的小說情節都十分曲折,構置巧妙,懸念層出不窮,
伏線引出千里,環環相知此呼彼應。梁羽生武快小說情節前工後拙,開篇十分
吸引人.以後的情節則漸趨平談,顯得有點才氣不足。金庸武俠小說恰恰相反
,往往開局平平,隨著情節的展開,人物紛紛涌現,情節盤根錯節 主幹巍峨
,枝葉繁茂 宏大縝密的構思,詭異莫測的布局,奇跡聯翩,回環波動,攝魂
奪魄,回腸盪氣。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爐火.小說情節猶如爐火上的一壺水,火
越燒越旺,水越來越滾。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又不相同。他的小說從頭至尾都
跳動著最強的音符,情節奇中有奇,巧中合巧 偶然中有若必然 事事不可料
,事事又得宜,計中套計,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變幻莫測。小說
情節的發展根本無法預料 驚險頻出,令人喘不過氣來,而全書的續密無隙又
讓人口服心折。古龍武俠小說的情節營構的確堪稱一絕。
至於小說武功描寫 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風格.梁羽生武俠小說
中的「武功」,虛幻中寫實性很強,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細膩而又逼真 緊
張激烈,誇節有致。粱羽生的「武功』也具備道德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
邪派武功 正派武功力道柔和 象徵著善良、仁慈,既利於攻敵防衛,又有益
於修心養性,而邪派武功則非常霸道,歹毒殘忍,意味著邪惡 如修羅陰煞功
、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漸進,發展緩饅,但根基扎實,邪派武功進
展神速,卻容易走火入魔, 貽害終身。凡此種種,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
精彩又單調。比起梁羽生來, 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將武功描寫與
中華民族的文學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書畫 九官八卦,醫道
,用毒,皆可化為絕世神功,並將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作為「武功」的
最高境界。金庸還著力描寫人物練功的艱難歷程和堅韌性格,並有聲有色、恰
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禍得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必然寓於偶然之中的道理
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還有一個特點,就
是詼諧有趣,在激烈的打鬥中插入笑料 令人捧腹。古龍的「武功」風格與眾
不同,他是以「怪招」取勝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 如《邊城刀聲
》中寫葉飛的「飛刀」絕技,「天上地下從來也沒有人知道他的『飛刀』在哪
里,也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麼發出來的。刀未出手前,誰也想像不到它的速度和
力量 』。刀一定在它應該在的地方!…天土地下,你絕對找不到任何人能代
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種偉大的精神,就絕不能發出那種足以驚天動地的刀!
飛刀!飛刀還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並不是殺氣,但卻比殺氣更令人
膽怯。」這里所寫的「飛刀」,已不是一種純粹的武功,而是一種高尚人格,
偉大的精神,即葉飛老師李尋歡那種「仁慈、博愛」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
義必定戰勝邪惡」!古龍的「武功」
又強調「攻心為上』,舉凡人物的性情、情緒、脾氣、衣飾、環境,乃至
肌肉的顫動、松緊等,都會對武功的發揮產生影響,而高手決戰是不容有絲毫
錯誤的,「他們的心情,他們的神態,他們站著的姿勢,都是絕對完美的。」
在這種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間,生死立判。古龍的「武功」
還表現出一種境養—禪的境界。它以徹心見性為宗旨,對敵手的體察*的是忘
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 能消除認識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確地體察敵手武
功的弱點。這種忘我境界是一種經過長期訓練後所達到的隨心所欲的自如狀態
,在這種忘我狀態中,戰斗者已成為「無意識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為觀察
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對面的敵人;在這種狀態中,身劍合一,
戰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武功的威力 一去之下,毀滅敵手。正因為古龍「
武功』有這些 「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風格別具特色無招無式 簡短有
力,重在精神,一擊見效。
古龍小說在語言、技巧上,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獨家風格.梁羽生小說的語
言文采飛揚,字里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又常常用詩詞歌賦、民歌俗
語點綴其間 ,以創造優美的意境、氣氛 烘託人物的內心世界。他的小說技法
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敘事中有著明顯的說書人的
口氣,表現出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騰 文筆俊爽、瀟
灑、談諧逗趣而又富於變化,他的小說既有詩情畫意,柔綺委婉的情境,又如
西方小說直探人生、命運的真諦。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地吸收西方小
說的創作技巧,中西結合,使小說結構既精巧、繁復,又謹嚴、完整。古龍小
說的語言句式短,句法多變,簡潔、俐落、灑脫。文章隨意揮灑、虎虎有生氣
,敘事力避平鋪直敘,行文多跳躍抖動,情節驚險蹊蹺而又不違情悖理,辟境
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說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風度的話,那麼金
庸就是博採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樸、慷慨糠概多氣,又濃諧幽默、
妙語解頤,揮灑肄縱,多樣統一地開創了一代武林新風,是「武壇』的絕頂人
物 至於古龍,則是大膽恣肆.不守成規 逞才搞藻,笑傲「江湖」,力求新
穎變化而又意蘊深邃的武林怪傑。
Ⅲ 武俠小說中,最出名的是哪四大武林世家
在眾多武俠小說裡面被提到最多的三個幫派是少林、丐幫和武當,通過金庸、梁羽生和古龍等老師的描寫,這三個幫會成了公認的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幫派。其它像華山派、崆峒派等門派也經常出現在武俠小說中,除了這些知名門派,在古龍等小說中還提到過武林四大世家,四大世家指哪四個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1、南宮世家
成都南宮,府邸設在成都,因在靖難之役中擁護有功受到朝廷重賞,由皇上御筆題寫金匾,朝廷劃歸方圓五十里旁人禁入的私家領地、雄偉壯觀的門第住宅等無不彰顯著家族的榮耀。
4、上官家族
上官家族最出名的人物就是《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上官金虹,他創立了實力通天的金錢幫,手下高手如雲,上官金虹本人也是兵器譜排名第二的高手。上官金虹因戰勝神孫白發而膨脹,自認可以接住小李飛刀,結果死在李尋歡手裡。上官金虹的兒子上官飛武功平平,被荊無命所殺。
Ⅳ 武俠小說四大著名作家是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2、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 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3、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3.22~2009.1.22),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 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4、溫瑞安 :1954年01月0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 區,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 香港戶籍。
5、 司馬翎 :原名吳思明,廣東汕頭人,將門之後,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家,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
6、蕭逸 :台灣新派武俠小說作者。山東菏澤人。著有《鐵雁霜翎》、《飲馬流花 河》、《甘十九妹》、《長劍相思》等多部武俠小說。
7、卧龍生:原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 頗有才思。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
Ⅳ 中國四大王牌武俠小說家風格有何異同
武俠四大家『梁』『金』『古』『溫』。首先是由梁羽生開創的近代武俠小說回先河,答他的文筆較好,但總是前面的部分精彩而後面的結局較平淡。再由金庸將之發揚光大,金庸藉助歷史把武俠與時代結合在一起,想法新穎,而且內容上,情節之間連接的很緊密,讓人嘆為觀止。等到了古龍的時代,他把西方的推理和中國的武俠文化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武俠派。古龍所描寫的主角既有優點又有缺點,是一個完完整整的活生生的人,也更突出了他對與生活的真正的想法。溫瑞安的小說是在金庸和古龍的基礎上所發生的有一演變,包括了金古二人的風格。又是新派武俠的一大突破。
Ⅵ 中國四大武俠小說名家
《破魔》《珞珈謫仙記》《大道獨尊》《蜀山風雲錄》等等都是有看書社裡面比較不錯的仙俠小說
《塵緣》《傲視傳奇》《武俠世界的慕容復》也是這個公眾號裡面我看過的武俠小說
求採納
Ⅶ 中國武俠小說四大著名作家是哪四位
金庸古龍梁羽生第四位嘛,溫瑞安,或者卧龍生,其實好多寫的都蠻好的
Ⅷ 中華武俠小說特點及其文化分析
中國武俠和外國的武俠小說在本質上的區別是中國武俠小說注重社會關系的建立,道德水準在特定歷史階段的被認可,而外國武俠小說的內容建立在對帝王的尊重和純粹力量的對比上。在《史記·刺客列傳》(不好意思,我一直將這部分當武俠看)以及我們所知道的《虯髯客》、《大鐵錐傳》(這兩部出自那裡我忘記了)還有《七俠五義》等等都比較注重當時的特定歷史時期被公眾認可的道德准則,這種狀況在可能一直延續到了上個世紀5、60年代,從司馬麟的武俠小說就可以看出來。外國武俠小說從《奧賽羅》、《三個火槍手》(在以前的我沒有看過了)那樣的作品來看,大多比較注重力量的對比,純粹是一種為貴族服務的小說和戲劇,可以認為它們是文字角斗場,但是隨著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偵探小說、科幻小說在商業上價值激增在19世紀、20世紀的歐美武俠(甚至於不能叫武俠只能叫俠客小說)小說最具代表性的我看要屬《佐羅》了,《佐羅》的受歡迎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殖民主義的衰落使得象美國那樣的文化逐漸占據了美洲大陸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文化逐漸走向一個多元化發展的局面,東方的文化受到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響(《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活托托的一個奧賽羅)。西方偵探小說的影響,使得中國的武俠小說的作者逐步將在西方小說中的邏輯推理等人所眾知的具有商業價值的因素加入到小說當中(如古龍的《陸小鳳》、溫瑞安的《四大名捕》),更有甚者看到了由於美蘇太空爭霸而引發的太空爭奪戰在商業上的利用價值,在國外他們著重探險,在中國我們著重和外星生物的爭奪,或者根本就把戰場開辟到太空上去。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武俠的概念已經很廣泛了,特別是中國的武俠的概念。
中國的武俠有三層含義:一是孔武有力,身手敏捷,格鬥技術高超;二是在某一特定的道德標准下被廣泛接受的道德體現的精華(如郭靖之守襄陽不若文天祥乎?);三是,個人修養達到一個相當高的層次,這比較符合中國近5000年的文化的遺傳,這一點在武俠小說中不是以某一個主角體現出來的,而是由一部書中的一個群體體現出來的——個人認為這一點個人認為梁雨生做的很不錯——所以中國的武俠是一個廣泛的概念。 個人認為廣義上講武俠小說應該包涵所有那些反映通過武技來體現人類潛能的小說,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抽空我會看看有網友所說的那部《獰皇武霸》的,但是就中國的文化含義來說,最孔武有力的人並非是武功最強的人:) 另外,小李飛刀,我一直認為那是暗器:)所以在刀的評論裡面我沒有考慮他,有句話我很贊同就是「刀的好壞還是在於用刀的人」(燕南天之劍可比倚天、青虹更利乎?)
武學至上境界,乃即武學而超武學之境界,武學與非武學,本性一如之境界。如此境界,無佛家武學,無道家武學,亦無俗家武學,無佛家、道家、俗家分別之相,乃至亦無無分別之相,佛陀所言離一切分別無分別是也,亦可謂真如自性,大道之實性,此為一切武學非武學之源,不可思議,妙不可言之境界也。此不可言說,假而言之,曰武學之無極境界可也。對應於非陰非陽或無劍境界。
此無上妙境自性起用,自體自然生發而分別生出三相,即通常所謂佛家武學、道家武學與俗家武學是也。此三相初生,故尚未分離,分而未分。三相即一相,一相即三相,三而一,一而三,介於無與有之間,武學之太乙境界也。具體而言,九陽真經、九陰真經、獨孤九劍[木劍境界(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的系統化]即此境界也。九陽真經是佛而非佛:佛,是因為此武學聖典乃從佛學至上大乘禪宗正宗真傳達摩祖師所傳之無上佛法而化來,故一切佛門武功皆歸於九陽真經;非佛,是因為此武學聖典含攝、超越天下一切武學,不止限於佛家武學也。九陰真經乃道而非道:道,乃由於此武學聖典為道家大宗師黃裳由道學淵藪道藏中化來,故一切道家武功皆歸於九陰真經;非道,乃由於此武學聖典亦含攝、超越天下一切武學,不止限於道家武學也。獨孤九劍則是俗而非俗:俗,是因為此武林絕學乃俗家千古奇人獨孤求敗以易經為總根源而化來,故一切俗家武功皆歸於獨孤九劍;非俗,是因為此武林絕學亦含攝、超越天下一切武學,不止限於俗家武學也。故天下一切武功皆以萬流歸宗之勢融匯於以上三大武學,此三大武學又以九九歸一之勢歸於自然無為的絕頂境界。故三大宗師,達摩祖師、黃裳真人和獨孤大俠,雖假借佛門武學、道家武學和俗家武學之方便,而實際心中並無佛家、道家和俗家武學之分也。
三大宗師之分別:就最終意義而言,獨孤大俠,黃裳真人,達摩祖師三大宗師當究竟無別,皆可稱絕頂境界,然細論仍可分出高下:達摩祖師當下直承,純以自心為源而生無上武學,武學只是明心見性之方便,也就是說, 達摩祖師對武學的境界是本來超越,本來無武;黃裳真人是假借道藏為緣,以自心為因而生至上武學之果,終究有所憑借,故雖最終超越了武學,尚非本來超越之境界,不過極其接近此境界,獨孤大俠則經過一生極其艱苦的修習之後,直到最後才超越了武學,踏入武學和人生乃至天道證悟的至上境界,比之於以上兩位稍遜一籌.達摩祖師乃無為境界,黃裳真人乃類於無為境界,獨孤大俠則是由有為而歸於無為的境界.達摩祖師是當下無極,黃裳真人是由太乙而無極,獨孤大俠是遍歷一切有形而無極[基本上經歷了劍道修習過程中的所有階段,經歷最全],不過最終無異,都是體用一如之境界:達摩祖師以真如為體,以博大無邊的無量武學為用;黃裳真人九陰真經上卷明大道微妙本體,下卷為破盡天下一切武學之法門;獨孤大俠的無劍境界,既是內力的無所施而不可,又是劍招的變化無窮。
Ⅸ 新武俠小說的特點
A、有清晰的歷史背景,有新的、強烈的個人歷史觀。B、重視中國武俠小說的寫實傳統,亦向西方小說吸收新手法。
C、比舊武俠小說更注重「文學」內涵,在寫作時對文學形象的塑造、語言的提煉、文字的把握、結構的嚴謹等方面更為在意。
D、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招式從寫實到寫意發展,同時,把「俠」的形象提升了,認為「俠」比武更重要。
新武俠小說是以中國傳統小說的敘事模式(章回小說)為軀殼,敘事重在「時、地、人」三方面,時間大都選擇在「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深化」、「官逼民反」(《水滸》的傳統),地點——以「邊疆」(沙漠、天山、塞外),內陸則以「北京」、「江南」為主。人物——「俠士VS美女」。語言——新武俠小說有其語言特色,金、梁是文白相間,制詩填詞,偏重文學知識。古龍雖以白話語言為主,但也別有其一種獨到而鮮明的風格。
新武俠文學誕生已有五十一年了,這一大型小說作品群的出現,可謂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觀。武俠小說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在梁羽生、金庸的改造下煥發出了新的活力,這是香港作家對中國新文學的貢獻。新武俠三大家相繼謝幕之後,其文學作品一版再版。同時在香港寫作武俠小說的還有倪匡、蹄風、張夢還、高峰等,以及後起的溫瑞安等,台灣有上官鼎、高庸、易容等。在改編為其他文化產品上,新武俠文學比起其他文學作品似乎更具生命力。尤其是自九十年代後半以來,中央電視台開拍金庸的《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以來,更掀起一股熱潮。二十一世紀以來,文化創造性產業勃興,影視、流行音樂之外,加上手機、電子游戲、網路游戲、數碼娛樂藝術等成為年青人追求的時尚。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達,可以預見,新武俠文學將較其他純文學或流行文學更易於被改造為文化產品及具創意的藝術作品,這是新武俠文學的一個天然優勢。 一、港台武俠時期
即所謂的「新武俠」時期或者大武俠時代。20世紀50年代,武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為代表的寫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指新文化運動後,武俠小說在新文學的影響下,開始白話創作後新一種的文學樣式。這個時代名家輩出,梁羽生為開端,金庸為高潮,溫瑞安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龍、梁羽生還並稱為「新武俠三大家」。
關於此時武俠中「俠」的定義,梁羽生講「舊武俠小說中的俠,多屬統治階級的鷹犬,新武俠小說中的俠,是為社會除害的英雄;俠指的是正義行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行為就是俠的行為,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此時武俠大多突破了民國武俠小說的劍仙鬥法、門派紛爭、鏢師與綠林仇殺的題材范圍,較多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著重人物性格描寫,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剔除了舊武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跡嚴格限制在「人體潛能」的范圍內。新武俠的缺陷在於俠客英雄超人化,他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現實主義的深度,屈從於商業需要,稗出贅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時期,梁金時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年生,廣西蒙山人)在1954年發表的《龍虎鬥京華》,以口語寫作,所述史實,所繪山川,均經嚴格考據,人生性格與心理活動刻劃入微,文筆細膩而有文采,舊武俠小說難以與其比肩,從此奠定聲名,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動之作。梁羽生國學根底深厚,他的武俠小說帶有許多自己作的詩詞,每每傳誦一時。他的小說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開始寫《七劍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寫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武當一劍》初刊於1980年5月9日的《大公報》上,完結於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塞外奇俠傳》、《龍虎鬥京華》、《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寧)的《書劍恩仇錄》開始寫作於1955年中。《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8年之間,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俠小說。「射鵰」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認的經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寫完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又用十年把這十五部小說全部重新修訂了一遍。金庸寫作至1972年文革未結束封筆。
2.第二時期,古龍時期
古龍1960年開始嘗試寫武俠小說,初期的《蒼穹神劍》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劍錄》等聲名鵲起。1965至1966年間是他創作的豐收期,他寫作了《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1967年創作的《鐵血傳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後一直寫了六十一部共計28冊。古龍其人才華橫溢但用心不專,從他的小說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關節處突出奇兵。早年古龍並沒有自己特出的風格,在台灣的武俠圈子裡不算太耀眼;至於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顯是江郎才盡、力不從心了。
3.第三時期,溫黃時期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1973年作《四大名捕會京師》,1981年作《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繼封筆,1985年古龍去世之後,港台武俠小說一片凋零。出於「求新、求變、求突破」的心理,溫瑞安從1986年底開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俠」,或稱「現代派武俠」,把大量主流文學的東西引入了武俠小說。曹正文在1989年將其列為第三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而與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龍並稱。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1989年黃易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90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台兩地。1991年成立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雙龍傳等作品。黃易的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讓人嘆為觀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寫上顯得過於草率,說服力不足。另外,黃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個歷史大時代,而不是將歷史作為背景。這是其優點,但也受到了歷史的限制。
港台武俠時期港台的其他作家於香港方面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台灣方面,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陸魚、上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獨孤紅、奇儒、秋夢痕、於東樓、東方英、雪雁、秦紅、墨餘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極少。
二、大陸武俠時期
1.第一時期,20世紀80年代大陸「武林小說」
武林(武林,與武俠有所不同,概念大一些)小說的內容十有八九還是表現歷史上的武俠劍客或從武俠的角度表現歷史上的義軍斗爭和形形色色的社會矛盾;表現武術技擊為主要斗爭手段的近代、現代革命斗爭的,篇什不多。所以「武林小說」實際上是以武俠小說為主。
在80年代,由電影《少林寺》觸發的武俠小說浪潮在國內掀起,武俠小說的發行量大大超過了純文學作品。1981年,湖北曲藝協會的任清等創辦了《今古傳奇》,連載了歐陽學忠的《武當山傳奇》,聶雲的《玉嬌龍》。1982年,王占君作《白衣俠女》,是為80年代武俠的開山之作。1984年,武俠小說逐漸被武林小說一詞取代,並形成浪潮。
20世紀80年代武俠的精品極少,比較好的作品有:《白衣俠女》等率先災破了大陸俠義題材的禁區,為八十年代武林小說的崛起奏響了序曲。柳溪的《大盜『燕子』李三傳奇》,馮育楠的《津門大俠霍元甲》,馮驥才的《神鞭》,也都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
2.第二時期,20世紀90年代大陸武俠
即是大陸「新派武俠」,是大陸作家對港台武俠的模仿。從滄浪客的一系列的武俠作品中,便可以看出模仿痕跡。滄浪客,原名姚霏,雲南師范大學中文系專攻古典文學的教授,在1990年出版了《一劍平江湖》,這可以看作是大陸新派武俠的第一部作品。這個時期的武俠,總體上缺乏文化提升的精品意識,主要沿著港台新武俠的路子講故事,作品的實際影響也非常有限。
同期的其他作家還有:青蓮子,在90年代初著有《威龍邪鳳記》及其續集《青猿白虎功》兩部。火梨,上海知識分子,1995年寫成一部《舞葉驚花》。張寶瑞,新華社記者,其代表作有《京都武林長卷》系列凡六部、《醉鬼張三爺》、《形意游俠錄》等。熊沐,北方人士,生性豪放,第一部作品為《骷髏人》。巍琦,代表作《金帖俠盜》。周郎,代表作《鴛鴦血》。 即所謂的「新新武俠」、「新世紀武俠」、「網路武俠」、「大陸新武俠」時期。20世紀90年代末,黃易武俠高潮漸漸平息,隨著網路文學的興起,武俠寫手們在網路讀者閱讀選擇越來越多,閱讀口味越來越挑剔的壓力之下,不得不向傳統作家的實力靠攏,出現了一些質量較高的武俠作品。1999年上海《大俠與名探》、2001年武漢《今古傳奇武俠版》、2002年鄭州《武俠故事》等雜志的創刊,促進了武俠的發展。
2004年,《今古傳奇武俠版》半月刊創刊,主編鄭保純提出了「21世紀大陸新武俠」的概念,簡稱為「大陸新武俠」,主要總結了大陸上一些武俠寫手的創作。6月,《新武俠》由長江文藝出版社白樺林雜志社推出。同時期,港台地區特別是台灣島的創作亦不容忽視。大陸新武俠具備明確的智性氛圍和主體意識。鄭保純講,「我覺得新武俠這個概念,不應拘泥於雜志與圖書出版,而應指一種文化潮流!」。
這些武俠被分成四類:青春武俠(搞笑和無厘頭),如《游俠秀秀》。奇幻武俠,如《誅仙》、《搜神記》。女性武俠(類言情),如《血薇》、《鏡·雙城》。類傳統武俠,如《昆侖》、《江山如此多嬌》。
此時的大陸作家有:小椴,原名段銀,1976年生,湖北隨州人氏。著有《杯雪》、《青絲井的傳說》等。時未寒,男,四川人,著有《碎空刀》、《偷天換日》等。江南,籍貫安徽,著有《春風柳上原》、《瀚海龍吟》、《烈火焚琴》、《此間的少年》等。步非煙,原名辛曉娟,1981年出生於四川成都。著有《劍俠情緣》、華音系列:《紫詔天音》、《風月連城》、《彼岸天都》、《海之妖》(附外傳《蜀道聞鈴》)、《曼荼羅》(附步非煙COS寫真集)、《天劍倫》《雪嫁衣》《梵花墜影》(2008年9月修訂再版後將不再收錄外傳《鳳儀》)等。滄月,原名王洋,1979生於浙江台州,著有《幻世》、《聽雪樓·血薇》等。小非,閩南人,著有《游俠秀秀》等。鳳歌,本名向麒鋼,重慶奉節人氏,大陸武俠著名作家,今古傳奇暨黃易武俠文學一等獎得主。代表作品《昆侖前傳》、《昆侖》、《滄海》。沈瓔瓔,南方人,著有《琉璃變》等。泥人,著有《江山如此多嬌》等。王展飛,1972年4月生於山東省平度市,13歲遷居新疆阿勒泰市。著有《劍嘯西風》等。方白羽,九十年代初山東大學電子系畢業,著有《憨俠》、《俠之歪者》等。燕壘生,浙江餘杭人氏,著有《明月照山河》、《烈火之城》等。其中尤以鳳歌的《滄海》為最,其大膽的創新和對武俠世界的構造,有不失金庸武俠的厚重,將現代武俠帶到了一個新的廣闊平台。
進入二十一世紀,武俠小說逐漸被人們冷落,在這段時間,還有大量作品出手的只有寥寥幾人,最引人注目的是步非煙和平平凡凡,他們分別在短短的幾年內,寫出了幾十部武俠作品。步非煙以其作品大氣磅礴,汪洋恣肆,想像力神奇詭譎,筆風變化萬端,極大突破了女性寫作的局限,開啟武俠界中性主張的風氣,得到了「百變天後」的美譽,人稱新武俠宗師。而平平凡凡,雖然他寫的武俠小說極多,但大多數作品實際上很不入流。他的前期作品顯得非常幼稚,雖然構思新穎,但文筆較差,內容甚至有些不倫不類,這種情況一直到《成功之後再來求愛》才有所改進。2011年,一度退出文壇的平平凡凡重新執筆發表新作《武俠演義》,這部小說構思構思奇特,想像力豐富,文筆老練,加入許多現代元素,發表之後,一時洛陽紙貴,大受讀者歡迎,許多人都驚呼新的武俠宗師終於出現!不過,此書還未完結,以平平凡凡並不嚴肅的寫作態度,只怕會虎頭蛇尾。不管如何,若論二十一世紀武俠小說產量最多的作家,步非煙和平平凡凡二人將以數十部作品位居前列!
在此期間,出現了一部讓無數挑剔的武俠迷們交口稱贊的傳統武俠小說《英雄志》,該書目前未完結. 作者孫曉,現年三十七歲,出生於台北市,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公共政策碩士,現於企業界任職,2000年與以人合資創辦「講武堂」,旨在出版最好的武俠小說和教授人們寫武俠小說,並發表第一部長篇作品《英雄志》 ,現仍持續於武俠小說的創作與發表。
網上盛傳: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惟有英雄志!
雖然金庸、古龍等大師不再有新作問世,但他們的作品對後輩有著深厚的影響,許多年輕作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對他們進行模仿,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前輩們的尊敬。例如《武當宋青書》、《大俠風清揚》,其中以《梁金古溫訣》達到最高點。在《梁金古溫訣》一書中,作者對武俠宗師們的欽佩之情貫穿整部小說。可見金庸等人對後輩影響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