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所謂光緒皇帝在京師大學堂開學時的講話到底是真是假,語出何處
光緒皇帝真的有這個講話嗎?首先講話時間就有矛盾,多數文章確定在光緒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有的文章改為光緒二十年,這些年代都還沒有京師大學堂呢!
光緒講話除了一個『朕「以外,都是用口語來表達,這可能嗎?
查遍史料文獻上都沒記載這個講話,我特別去查閱了郭廷以的《中國近代史綱》、民國清史館編修的《清史稿》等。
仔細檢查所謂講話的出處,才發現它原來是出自網路小說《一個人的甲午》,裡面的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無恥莫過於無知和第二十四章心中之賊,而且一字不差。小說非常具有想像力,但卻把時間都搞錯了。
雖然沒有這個講話,但不能否認,京師大學堂是光緒皇帝一手創辦的。
光緒帝在1898年6月11日(光緒二十四年)下詔《明定國是》,開始了一場變法運動。 在所頒《明定國是》詔書中,光緒皇帝極其突出地強調了創建京師大學堂的問題。1898年7月3日,光緒帝正式下令,批准設立京師大學堂。1898年9月21日,僅經歷了103日變法就告終。慈禧太後重新當政,迫不及待地罷行新政。除了京師大學堂繼續保留外,其他變法維新的舉措都被廢除。根據《 光緒事典 》所記,京師大學堂的開學日是在1898 年 12 月 31 日,當時他早已軟禁於瀛台,怎麼還可能出來講話?
❷ 蔡元培《在北京大學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原文
五年前,嚴幾道先生為本校校長時,余方服務教育部,開學日曾有所貢獻於學校。諸君多自預科畢業而來,想必聞知。士別三日,刮目相見,況時閱數載,諸君較昔當為長足之進步矣。予今長斯校,請以三事為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
諸君來此求學,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與否,必先知大學之性質。今人肄業專門學校,學成任事,此固勢所必然。而在大學則不然,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敗,以求學於此者,皆有做官發財思想,故畢業預科者。
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蓋以法科為干祿之終南捷徑也。因做官心熱,對於教員,則不問其學問之淺深,惟問其官階之大小。
官階大者,特別歡迎,蓋為將來畢業有人提攜也。現在我國精於政法者,多入政界,專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請教員,不得不聘請兼職之人,亦屬不得已之舉。究之外人指摘之當否,姑不具論,然弭謗莫如自修,人譏我腐敗,問心無愧,於我何懼?
果欲達其做官發財之目的,則北京不少專門學校,入法科者盡可肄業於法律學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業學校,又何必來此大學?所以諸君須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入法科者,非為做官;入商科者,非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趨正軌,諸君肄業於此,或三年,或四年,時間不為不多,苟能愛惜分陰,孜孜求學,則求造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發財,宗旨既乖,趨向自異。平時則放盪冶遊,考試則熟讀講義,不問學問之有無,惟爭分數之多寡。
試驗既終,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過問,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責,文憑到手,即可藉此活動於社會,豈非與求學初衷大相背馳乎?光陰虛度,學問毫無,是自誤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敗。
即在今日,吾人對於當軸多不滿意,亦以其道德淪喪。今諸君苟不於此時植其基,勤其學,則將來萬一因生計所迫,出而仕事,但任講席,則必貽誤學生;置身政界,則必貽誤國家。是誤人也。誤己誤人,又豈本心所願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於諸君者一也。 二曰砥礪德行。方今風俗日偷,道德淪喪,北京社會,尤為惡劣,敗德毀行之事,觸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鮮不為流俗所染。
諸君肄業大學,當能束身自愛。然國家之興替,視風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設想。故必有卓絕之士,以身作則,力矯頹俗,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故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勵人。
苟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為人輕侮,更何足以感人。然諸君終日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無娛樂之事,必感身體上之苦痛。為諸君計,莫如以正當之娛樂,易不正當之娛樂,庶幾道德無虧,而於身體有益。
諸君入分科時,曾填寫願書,遵守本校規則,苟中道而違之,豈非與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謹嚴。此余所希望於諸君者二也。 三曰敬愛師友。教員之教授,職員之任務,皆以圖諸君求學便利,諸君能無動於衷乎?自應以誠相待,敬禮有加。
至於同學共處一室,尤應互相親愛,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開誠布公,更宜道義相勖,蓋同處此校,毀譽共之。同學中苟道德有虧,行有不正,為社會所訾詈,已雖規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勸勉也。
余在德國,每至店肆購買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價接物,互相稱謝,此雖小節,然亦交際所必需,常人如此,況堂堂大學生乎?對於師友之敬愛,此余所希望於諸君者三也。 余到校視事僅數日,校事多未詳悉,茲所計劃者二事:一曰改良講義。
諸君既研究高深學問,自與中學、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員講授,尤賴一已潛修。以後所印講義,只列綱要,細微末節,以及精旨奧義,或講師口授,或自行參考,以期學有心得,能裨實用二曰添購書籍。本校圖書館書籍雖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廣為購辦,必不足供學生之參考。
刻擬籌集款項,多購新書,將來典籍滿架,自可旁稽博採,無虞缺乏矣。今日所與諸君陳說者只此,以後會晤日長,隨時再為商榷可也。
作者簡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他早年參加反清朝帝制的斗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個法令——《大學令》 。
❸ 北京大學的創始人是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嗎
北京大學的創始人不是光緒皇帝,具體情況如下: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並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翌年改名為北京大學。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長,「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推行改革,把北大辦成全國的學術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並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到北平復校。1952年院系調整時,校園從北京內城遷至西北郊燕園。
北京大學由教育部直屬,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2]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九校聯盟及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的重要成員。
巍巍上庠,國運所系。作為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聚集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眾多著名學者專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優秀人才,創造了一批又一批重大科學成果,深刻影響和大力推動了中國近現代思想理論、科學技術、文化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進程。
北京大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
❹ 「100年前光緒皇帝在北大的講話」是真實歷史嗎
現在是2015年,100年前是1915年,當是時也,德宗固已作古
❺ 現在網上傳的 《一百年前光緒在北京大學的講話》是真的嗎
是真的,那時候的北京大學還叫京師大學堂,光緒確實去視察了,現場做了講話。
❻ 光緒北大講話是真的嗎
出處是一清穿網文。。起點小說《一個人的甲午》講穿越後的yy 被有心人斷章取義
真實歷史上:京師大學堂1898年12月17日新創開學,同年9月21日,光緒已被慈禧軟禁
❼ 光緒帝到北大講過話,是真的嗎
光緒帝在1898年6月11日(光緒二十四年)下詔《明定國是》,開始了一場變法運動。 在所頒《明定國是》詔書中,光緒皇帝極其突出地強調了創建京師大學堂的問題。1898年7月3日,光緒帝正式下令,批准設立京師大學堂。1898年9月21日,僅經歷了103日變法就告終。慈禧太後重新當政,迫不及待地罷行新政。除了京師大學堂繼續保留外,其他變法維新的舉措都被廢除。根據《 光緒事典 》所記,京師大學堂的開學日是在1898 年 12 月 31 日,當時他早已軟禁於瀛台,怎麼還可能出來講話?
是小說杜撰的。
❽ 121年前光緒帝在北大發表講話,震驚在場的美國人,說了些什麼
如今國內公認的兩大最高學府,分別為清華大學跟北京大學,都擁有極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在民國歷史上,清華大學因「終生校長」梅貽琦先生,似乎更加精彩;但時間線若推回高校們剛成立的時候,無疑是北大更為矚目。
光緒帝最後的那句結語,不僅在當時發人深省,哪怕放到如今來看,依舊是良言警句:「不驕狂,不自卑,正視現實,發憤圖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