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介紹幾本茨威格的小說
代表作有小說《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恐懼》、《感覺的混亂》、《人的命運轉折點》、《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象棋的故事》、《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危險的憐憫》等;傳記《三位大 師}
B. 情感的迷惘的茨威格著小說
茨威格是奧地利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精巧的結構、細致的心理分析、引人入勝的情節、出色的景物描寫,以及優美的語言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茨威格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象徵主義和新浪漫主義影響,但基本傾向是現實主義。本書所選的六部小說《枷鎖》、《情感的迷惘》、《象棋的故事》等,體現了茨威格小說的風格和特色。他在作品中對人性的弱點和缺陷給予諒解和寬容,對弱者表示關注和同情,對法西斯破壞人類文明和摧殘人的精神的行徑加以抨擊。
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作家、文藝評論家。1881年生於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工廠主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1904年後任《新自由報》編輯。後去西歐、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歷。在法國結識維爾哈倫、羅曼·羅蘭、羅丹等人,受到他們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發表反戰劇本《耶雷米亞》。在瑞士與羅曼·羅蘭等人一起從事反戰活動,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1938年流亡英國,並加入英國國籍。1941年到達巴西。他的文學成就主要有傳記文學《三位大師》、《羅曼·羅蘭》、《三個描摹自己生活的詩人》;中短篇小說集《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恐懼》、《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情感的迷惘》和《象棋的故事》;惟一的一部長篇小說是《愛與同情》。茨威格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廣大的讀者,他的作品被譯成50多種文字,銷行量達數百萬冊。高爾基稱他為「才華出眾的」、「真正的藝術家」。他的著作中享譽最高的是中短篇小說和傳記。
C. 有什麼好看的小說
好看的小說有《慶余年》、《奶爸的異界餐廳》、《全能巨星奶爸》 、《妖嬈召喚師》 、《無敵真寂寞》 。
1、《慶余年》作者: 貓膩
文筆和故事,娓娓道來,卻讓人難忘,不愧是大神作者。細膩文青的筆墨讓人眼前不斷浮現出一幕幕畫面,少年范閑跟隨五竹學習功法,跟隨費大人學習解毒下毒,半夜跳入女子的閨房……這些情節就像電影般不斷出現,五竹、慶帝、陳萍萍、范建等人的刻畫,活靈活現。
5、《無敵真寂寞》 作者: 新豐
新豐的小說一向走裝逼打臉爆笑歡樂的路線,這本書的主人公也叫作林凡。他是眾多穿越大軍中的一員,金手指無比強大,具有不死之身,萬界俱滅唯你不死,就是這么霸氣!在炎華宗戰場,他一路被砍,一路不斷復活,幸好這個金手指太逆天,十秒重活。
D. 茨威格作品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象棋的故事》、《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長篇小說《心靈的焦灼》,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三大師》和《一個政治性人物的肖像》。
茨威格出身富裕猶太家庭,青年時代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和文學,日後周遊世界,結交羅曼·羅蘭和弗洛伊德等人並深受影響。創作詩、小說、戲劇、文論、傳記,以傳記和小說成就最為著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反戰工作,1934年遭納粹驅逐,流亡英國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殺。
(4)茨威格的小說好看嗎擴展閱讀:
作品主題
茨威格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說創作,主要以「情感、激情—情慾、女性」為主題,通過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展現出的各種復雜豐富的感情活動和心理狀態,恰與中國讀者的審美期待視界相融通。
這些小說文本或者重視對少男少女青春萌動的心理剖析,或者記錄為情慾所驅使而犯下激情之罪的成年男女的痛苦心靈自白,或者描寫暮年男女激烈情感歷程的悲苦回憶。讀者在茨威格的作品裡「發現了一個陌生而吸引人的情感世界」,並為此與它們產生了「共鳴」。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歐洲並不是個和平世界,貌似安全的表象下隱藏著動盪不安,戰爭陰雲的籠罩使到處呈現出血腥和混亂。生活在這一時代的歐洲人難免或多或少地承受著環境變異歷帶來的負面結果:物質的貧乏、環境的壓抑與精神的負擔。
E. 茨威格的小說有哪些
斯蒂芬·茨威格作品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
看不見的珍藏 月光小巷
里昂的婚禮 無形的壓力
償還舊債 女僕勒波雷拉
偶識此道 舊書販門德爾
既相同又不同的兩姐妹 是他嗎?
變形的陶醉 象棋的故事
情感的迷惘 奇妙之夜
雷潑萊拉 一顆心的淪亡
巧識新藝 舊書商門德爾
日內瓦湖畔的插曲 桎梏
相關文章
序(張玉書)
茨威格,S.(1881~1942)奧地利作家。生於維也納一個企業主家庭。1899年中學畢業後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皙學和文學。1903年獲博士學位。16歲就在刊物上發表了處女作。1901年第一部詩集《銀弦》出版。1911年出版的小說集《初次經歷》寫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動的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流亡瑞士,他的第一部反戰劇《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戰後他目睹人民的災難和社會道德淪喪,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靈魂。他的作品匠心獨具,充滿人道主義精神,社會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見的溫存和同情」(高爾基語)塑造了不少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馬來狂人》(1922)、《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1922)、《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1922)、《感情的紊亂》(1927)等都是燴炙人口的名篇。
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於次年移居英國。1938年入英國籍。不久離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時值法西斯勢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鄉歐洲」的沉淪而感到絕望,遂於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在里約熱內盧近郊的寓所內雙雙服毒自殺。他的回憶錄《昨日的世界》(1942)、小說《象棋的故事》(1941)以及未完成的長篇傳記作品《巴爾扎克》都在作者死後先後出版。1982年在作者的遺稿中又發現了一部長篇小說的手稿《富貴夢》。
F. 茨威格擅長寫小說和什麼
斯蒂芬·茨威格是奧地利著名作家、小說家、傳記作家,擅長寫小說、人物傳記,也寫詩歌戲劇、散文特寫和翻譯作品。
他以描摹人性化的內心沖動,比如驕傲、虛榮、妒忌、仇恨等樸素情感著稱,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說多寫人的下意識活動和人在激情驅使下的命運遭際。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畫見長,他比較喜歡某種戲劇性的情節。但他不是企圖以情節的曲折、離奇去吸引讀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連忘返的人和事。
G. 茨威格小說精選怎麼樣
人類共有的內心的卑劣部分,在他筆下暴露無疑。很勇敢很真實的暴露,也許他也深知,貌似完美的人有距離感,平凡甚至有點惡劣的小人物,使人感覺親切,因為我們心底有低沉的共鳴。
H. 可以談談 茨威格 的文風及性情么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茨威格) 張貼人: Raymond 於 2005-07-28 11:18 PM
序言
(斯蒂芬•茨威格 )
沒有一個藝術家會在他一天的二十四小時之內始終處於不停的藝術創作之中;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筆往往只產生在難得而又短暫的靈感勃發的時刻。歷史——我們把它贊頌為一切時代最偉大的詩人和演員——亦是如此,它不可能持續不斷地進行新的創造。盡管歌德曾懷著敬意把歷史稱為「上帝的神秘作坊」,但在這作坊里發生的,卻是許多數不勝數無關緊要和習以為常的事。在這里也像在藝術和在生活中到處遇到的情況一樣,那些難忘的非常時刻並不多見。這個作坊通常只是作為編年史家,冷漠而又持之以恆地把一件一件的事實當作一個又一個的環節連成一條長達數千年的鏈條,因為所有那些最重要的歷史性時刻都需要有醞釀的時間,每一樁真正的事件都需要有一個發展過程。在一個民族內,為了產生一位天才,總是需要有幾百萬人。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
不過,誠如在藝術上一旦有一位天才產生就會流芳百世一樣,這種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旦發生,就會決定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歷史進程。就像避雷針的尖端集中了整個大氣層的電流一樣那些數不勝數的事件也都往往擠在這最短的時間內發生。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並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這一時刻對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變的決定,它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這種充滿戲劇性和命運攸關的時刻在個人的一生中和歷史的進程中都是難得的;這種時刻往往只發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時甚至常常只發生在某一分鍾,但它們的決定性影響卻是超越時間的。在這里,我想從極其不同的時代和地區回顧群星閃耀的某些時刻——我這樣稱呼那些時刻,是因為它們宛若星辰一般永遠散射著光輝,普照著暫時的黑夜。但我絲毫不想通過自己的虛構來增加或者沖淡所發生的一切的內外真實性,因為在那些非常時刻歷史本身已表現得十分完全,無須任何後來的幫手。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別想超過它。
歷史的「靈感」——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雷頤)
出生於1881年的奧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不僅在小說、詩歌創作方面聲名卓著,在人物傳記、歷史特寫方面更是名震遐邇,《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就是他的十二篇歷史特寫集。此書於1928年出版時雖然僅收五篇,但立即就遍及所有學校,印數很快就高達25萬冊,並被譯成多種文字。由於茨威格是猶太人,希特勒上台後茨威格的所有著作都被列為禁書,此書自不例外。茨威格本人也於1934年受納粹迫害流亡國外,這位充滿博愛精神的大師眼見戰火紛飛,人類彼此互相殘殺,最終對人類前途悲觀失望,於1942年與妻子在巴西雙雙自殺身亡。就在他去世不久,就有出版社在1943年將此書再版,並由五篇增補至十二篇,以後仍不斷再版,至今在世界仍擁有大量讀者。逾一個「甲子」仍暢銷不衰,足見此書魅力之強大。
茨威格是傑出的作家,對「靈感」在藝術創作中的重要作用自然體會殊深。他知道,沒有任何一位藝術家會始終處於不停的藝術創作之中,而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作往往只是那突然襲來、稍縱即逝的「靈感」之筆。而「歷史——我們把它贊頌為一切時代最偉大的詩人和演員——亦是如此,它不可能持續不斷地進行新的創造」,「一個真正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在這種關鍵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並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這一時刻對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變的決定,它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這種驚天動地的「關鍵時刻」與平淡無奇的「漫長歲月」的關系,實即我們所說歷史「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關系。歷史究竟是由無數的「偶然性」決定還是由唯一的「必然性」決定,這是史學界、哲學界爭論了千百年的「形而上」問題,可能永遠不會有為所有人接受的最後結論。或許,那平淡無奇的漫長歲月是為了歷史的突變准備、積蓄能量,正如地下奔騰的岩漿,在長期積蓄的壓力作用下最終噴薄而出。對個人、國家和民族來說,這種關鍵時刻的選擇,的確是一生一世、存亡興替。如果說那漫長的悠悠歲月是歷史長河底部平緩的深流,那短暫的「關鍵時刻」就是大河上的驚濤駭浪;如果說漫長歲月是歷史幕後的長期練習准備,那輝煌的一瞬間就是歷史前台的眩目演出。茨威格這十二篇歷史特寫,表現的就是歷史的滔滔巨浪,歷史的精彩演出,是歷史的主體——人——在這一瞬間的所作所為。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有時,一秒鍾作出的決斷將使歷史的結果完全不同。決定歷史命運的滑鐵盧戰役,就有這樣的「一秒鍾」。1815年6月中旬,重掌大權的蓋世雄才拿破倫與反法聯軍激戰數天,取得一些勝利後卻最終兵敗滑鐵盧,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以後,「滑鐵盧」便成為遭遇重大失敗的代名詞。然而,拿破倫慘敗滑鐵盧卻不乏偶然因素,膽小怕事、惟命是從的格魯希元帥在一秒鍾內作出的錯誤決定,終釀大禍。
面對強大的聯軍,拿破倫決定趁其尚未真正結合成形時分而治之,於是定下了先打對他威脅最大的比利時方面的英、普聯軍。戰斗於6月16日下午2時打響,法軍主力7萬人首先同普軍主力8萬人交戰,拿破崙另派5萬兵力牽制英軍,他希望能夠把英、普軍隊切開,然後各個擊破。在法軍的猛攻面前,普軍立即潰敗,向布魯塞爾撤退。拿破倫明白普軍雖被擊敗,但並未被消滅,於是抽調了一支部隊由格魯希指揮,追擊普軍,以防止其與英軍會合。
擊潰了普軍的拿破崙,親率大軍轉攻英軍,聽到普軍戰敗的英軍害怕孤軍作戰,便迅速撤退到滑鐵盧方向,英法兩國軍隊在滑鐵盧展開決戰。這時,被拿破崙擊潰的普軍重新集結,兵分兩路,一路增援滑鐵盧附近的英軍,一路直接圍攻法軍右翼。而格魯希仍在離滑鐵盧只有三小時路程的地方尋找普軍,但一直沒有找到。6月18日上午11時,決定歷史進程的時刻到來。激烈的戰斗使雙方傷亡慘重,英軍已無力支持,法軍也疲憊不堪,雙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軍,這時誰的援軍先到,誰就是歷史性會戰的勝利者。這的確是極其關鍵的歷史時刻。黃昏時分,終於從遠處飛馳過來大隊人馬,雙方都在祈禱上帝:來的是自己人!那支部隊越來越近,雙方終於都看得非常清楚,那高高飄揚的是普魯士軍旗!經過浴血奮戰,沒有援軍的法國軍隊最終潰敗。
就在滑鐵盧戰役打響時,格魯希的部隊就聽到一聲聲沉悶的炮聲不斷傳來,感到大地在腳下微微震動。他們立即意識到重大戰役已經開始,由於找不到普軍,所以他的幾名下屬急切地要求格魯希命令部隊「趕快向開炮的地方前進!」增援拿破倫然後,格魯希只考慮了一秒鍾,就強硬地宣布自己的決定,在拿破倫撤回成命以前,他決不偏離自己的責任,前去增援。對這決定歷史的一秒鍾,茨威格感嘆道:「這一秒鍾決定了整個19世紀。而這一秒鍾全取決於這個迂腐庸人的一張嘴吧。」「倘若格魯希在這剎那之間有勇氣、有魄力、不拘泥於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顯而易見的信號,那麼法國也就得救了。」「在塵世的生活中,這樣的一瞬間是很少降臨的。當它無意之中降臨到一個人身上時,他卻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運降臨的偉大瞬間,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順從、勤勉、謹慎,都無濟於事,它始終只要求天才人物,並且將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運鄙視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門外。命運——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願意用熱烈的雙臂把勇敢者高高舉起,送上英雄們的天堂。」
不過,命運有時也會殘酷把人捉弄,讓人只成為「一夜之間的天才」。
1792年4月25日,大革命中的法國向普魯士和奧地利宣戰的消息傳到斯特拉斯堡。這座與德國鄰近具有戰略意義的小城立刻沸騰起來,到處是激動的人群在演講、喊口號,要求報名參軍。而負責鼓動市民的市長感到還缺一些雄壯的歌曲,便請他認識的一位喜歡音樂的年輕工兵上尉魯熱是否願意為明天出征討伐敵人的「萊茵軍」譜寫一首戰歌。魯熱為到處彌漫的愛國熱情感染,爽快答應下來。
4月26日凌晨,勞累了一天的魯熱才回到自己的小房間,開始創作。創作非常順利,今天在街頭看到的一切,自己心中的各種感情,全都匯集一起。似乎不要創作歌詞,只要把這一天之內有口皆傳的話押上韻,配上旋律和強烈的節奏,即把人民最內在的感受表達出來了。好象也無需作曲,因為戰士的行軍步伐、軍號的節奏、炮車的轔轔聲如同最好的旋律。「旋律越來越順從那強有力的歡呼的節拍——全國人民的脈搏。魯熱愈來愈迅速地寫下他的歌詞和樂譜,好像在筆錄某個陌生人的口授似的——在他一個市民的狹隘心靈中從未有過如此的激情。這不是一種屬於他自己的亢奮和熱情,而是一種神奇的魔力在這一瞬間聚集起來,迸發而出,把這個可憐的半瓶子醋拽到離他自己相距千百倍遠的地方,把他像一枚火箭似的——閃耀著剎那間的光芒和火焰——射向群星。」
第二天早上,他急忙帶著創作好的歌曲趕到市長家中。當天晚上,在市長的客廳里為那些經過仔細挑選的上流社會人士首次演唱了這首歌曲。客人們出於禮貌客氣友的地鼓了掌,市長夫人在給親人的一封信中寫道,這只是她丈夫為了社交想出來「換換消遣的花樣」,這首歌「社交界認為相當不錯」。正如茨威格所說,首先聽到這支歌曲的上流社會人士「顯然不會有絲毫的預感:一首不朽的歌曲借著它的無形翅膀已飛降到他們所生活的世界。同代人往往很難一眼就看出一個人的偉大或一部作品的偉大」。以後幾天,魯熱則不無虛榮心地在咖啡館為自己的同事演唱這首《萊茵軍戰歌》,讓人抄寫復本分送給萊茵軍軍官。這首不為上流社會沙龍所重視的歌曲,卻開始一點點地口口相傳,終於在廣場、戰場,在群眾和士兵中間找到知音,特別是在馬塞,反響極為熱烈,成千上萬人都在傳唱這首歌曲。7月2日,馬塞的五百名義勇軍唱著這首雄壯的戰歌向巴黎進軍。
隨著他們的行軍,這道歌傳到沿途各地。7月30日,馬塞義勇軍遍又一遍唱著這首歌進入巴黎,成千上萬歡迎他們的巴黎民眾第一次聽到這首歌,但幾小時後這首歌就傳遍全城。於是,「這歌聲像雪崩似地擴散開去,勢不可擋」,歌名也改為《馬塞曲》。一兩個月後,《馬塞曲》就成為全軍之歌、全民之歌。許多部隊就是唱著這首歌勇敢地向敵人沖去,敵軍發現當「成千上萬的士兵同時高唱著這首軍歌,像咆哮的海浪向他們的隊形沖去時,簡直無法阻擋這首『可怕』的聖歌所產生的爆炸力量。眼下,馬塞曲就像長著雙翅的勝利女神奈基,在法國的所有戰場上翱翔,給無數的人帶來熱情和死亡。」後來,《馬塞曲》被定為法國國歌。
然而在創作完這首歌曲以後的四十多年中,魯熱卻過著十分卑微的生活。他干過行行色色的行當,並且不乏欺矇拐騙,曾因金融案件入獄,為了逃避債主和警察而東藏西躲,最後在1836年去逝。「那一次偶然的機緣曾使他當了三小時的神明和天才,然後又輕蔑地把他重新拋到微不足道的渺小地位,這是多麼殘酷」!
如此人生,不能不讓人唏噓再三。
在人生的旅途中,信仰無疑是生命最重要的支柱。正是信仰的力量,使幾被命運「打敗」的德國作曲家韓德爾重獲新生。
韓德爾早年成名,但正在一帆風順的時候社會的音樂欣賞風格驟然大變,他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他的幾部歌劇上演也相繼遭到失敗,他經營的歌劇院被迫關閉,常被債主堵在門口,並不斷遭到競爭對手和各色人等無情的諷刺打擊。1737年4月,內外交困的韓德爾中風偏癱,所有人都認為他的音樂生涯將就此完結。然而,他憑借著生命中的原動力終於在幾個月後重新站起,又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創作。他的創作在幾年中依然不被人接受,遇到的依然是尖刻的冷嘲熱諷,依然是一天天的債主堵門……在走投無路之中,他的勇氣漸漸被消磨,離群索居,心情越來越憂郁,情緒越來越低沉。曾如泉涌般的創作靈感完全枯竭,生命的原動力也不復存在。他心力交瘁,第一次感到自己已被打敗擊垮,認為自己這回徹底完蛋。他不住地感嘆早知此還不如當年一直就半身不遂更好,甚至認為不如當初一死了之來得痛快。在絕望之中,他時時不由自主地喃喃低語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的喊的話:「我的上帝呀,上帝,你為什麼離開了我?」
1741年8月21日晚上,逼債人離開後,韓德爾忙到街上散步。幾個小時後,當他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家時,突然發現桌上放著一個白色紙包,是友人寫的清唱劇《彌賽亞》的劇詞,請他作曲。心情疲憊甚至已有些變態的韓德爾竟認為這是故意羞辱他,氣憤地爬上床睡去。但怎麼都睡不著,彷彿有種鬼使神差的力量使他無法抗拒,讓他下床重新點燃蠟燭,再次打開稿本認真閱讀。風一打開稿本,他就突如遭以電擊一般,魂不守舍,只聽到耳邊樂聲回響飄盪、呼喚咆哮。當他一頁頁往下翻的時候,他的手不停地哆嗦,心靈突然被喚醒,每一句歌詞好像都是救主彌賽亞在向他召喚,一切疲勞全都消失,「他還從未感到過自己的精力像現在這樣充沛,也從未感到過渾身充滿如此強烈的創作慾望。那些歌詞就像使冰雪消融的溫暖陽光,不斷地傾瀉到他身上。」他就是要證明「只有飽經憂患的人才懂得歡樂;只有經過磨難的人才會預感到仁慈的最後赦免;而他就是要在眾人面前證明:他在經歷了死亡之後又復活了。」在他無能為力的時候,沒有一個人能幫助他、安慰他,但現在一種神奇的力量幫助了他,這就是他的信仰。「他信賴上帝,並且看到上帝並沒有讓他躺在墳墓里」,「上帝再次喚醒他肩負起給人們帶來歡樂的使命。」「贊美聲已充滿他的心胸,在彌漫,在擴大,就像滾滾火焰噴流而出,使人感到灼痛。」他立即開始寫下一個個音符,無法停止,「就像一艘被暴風雨鼓起了風帆的船,一往直前。四周是萬籟俱靜的黑夜」,「但是在他的心中卻是一片光明,在他的房間里所有的音樂聲都在齊鳴,只是聽不見罷了。」
隨後的三個星期,他一步都沒有離開房間,已完全如痴如醉,吃飯時也不停地寫譜,經常淚流滿面,浸濕手稿,最終完成了全部創作。演了獲得巨大成功,面對眾人祝賀,他只是謙卑地低聲說道:「不過,我更相信是神幫助了我。」他並且宣布,演出這部作品自己永遠不收一分錢,所有的收入都捐給病人和身陷囹圄之人,「因為我自己曾是一個病人,是依靠這部作品治癒的;我也曾身陷囹圄,是它解救了我」。以後每年春天他都要親自指揮《彌賽亞》的演出,直到老年雙目失明也不例外,並且信守諾言,收入全部捐出。「他在世間取得的勝利愈偉大,他在上帝面前表現得愈恭敬。」《彌賽亞》實際成為韓德爾的靈修聖品,此後他又源源不斷譜出多部聖樂。這時,他的創作已經不是為了世俗的成功,而是為了內心的信仰。信仰,使他超越了自我。
1759年4月6日,74歲的韓德爾已身染重病,仍照例指揮了演出。幾天後,終於倒下,再也沒有起來。但《彌賽亞》這部曠世的不朽之作,終於成為著名的宗教樂曲。
信仰是生命的支柱,但走向信仰之路卻往往充滿難以想像的坎坷。而俄羅斯著名作家、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幾乎是以生命為代價走向信仰之途的。1849年4月,年僅28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參加反沙皇的政治活動被捕,被褫奪了貴族身份,並被判處死刑。12月22日,他與其他被判死刑的政治犯一起被帶到彼得堡謝苗諾夫斯基教堂廣場執行槍決。就在行刑的士兵們要扣動扳機的一剎那,一個軍官騎著快馬氣喘噓噓地揮著白手帕橫穿廣場,宣布沙皇聖諭,免除了他們的死刑。根據沙皇聖諭,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改判為流放服苦役。十年後當他從流放地回到彼得堡時,已成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茨威格以二百餘行的長詩,細膩地描述了陀氏思想轉變中最為關鍵、最為驚心動魄的時刻——刑場被赦,並提示了以後深刻的心理變化的開端。「只有在觸到了死神苦澀的嘴唇之後/他的心才感受到生的甜蜜。/他的靈魂渴望著去受刑和受折磨,/他清楚地意識到,/這一秒鍾里的他/正如千年前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一樣,/在同死神痛苦地一吻之後/又不得不為受難去愛生活。」
走向信仰之途充滿痛苦,而虔誠的聖徒因為充滿悲天憫人之情,在尋求到信仰之後依然有著深刻的內心痛苦,甚至不能排解。偉大的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世界觀激變之後,在個人生活層面因妻子不同意而無法改變不符合自己信仰的地主庄園式生活而長久深痛;在社會關懷層面他堅決反對暴力,強烈譴責暴政卻反對以暴易暴,但現實中又看不到專制的暴力統治能為愛所感化,這種無法化解的矛盾也使他痛苦萬分。他早就產生了棄家出走的念頭,1910年10月28日、82歲高齡的托翁終於下決心出走,幾天後因肺炎在途中小站去逝。
早在1890年,托翁就開始創作劇本《光在黑暗中發光》,劇中主人公在信仰發生變化後與家庭和社會發生嚴重沖突,長期內心不安、痛苦,實際是他自己的寫照。但這部劇本卻一直沒有寫完,只有一些片斷,因為他找不到解決矛盾和痛苦的辦法。對托翁充滿敬佩的茨威格認為「把托爾斯泰自己的這個結局作為他那部悲劇片斷的尾聲是最自然不過的了」,所以他以托翁的出走、去世為題材,寫了劇本《逃向蒼天》,「試圖以盡可能忠於歷史和尊重事實與文獻的態度把這種最後的也是唯一的結局寫出來」。他申明,自己的這番努力並非要完成托氏的劇本,「而僅僅是想為他那一部未完成的劇本和未解決的沖突寫出一個獨立成篇的尾聲,唯一的目的是要給那出未完成的悲劇以一個悲壯的結局」。
在這出話劇中,茨威格把托翁的思想矛盾和心靈痛苦以藝術的手法形象生動、集中尖銳地表現出來。劇中的「大學生」是革命者的代表,他們尊重託翁,卻不能贊同他的觀點。他們以許多殘酷的事實說明沙皇專制政權以最殘暴的方式鎮壓人民,因此責備他要人民寬容忍讓、用愛感化專制統治者「實際上是在幫助那些壓迫者」,表示「要仇恨一切給人類造成不公正的人」,甚至是自己的親兄弟「只要他給人類帶來苦難,我也會把他像一條瘋狗似的打倒在地」。而托翁則表示:「我從不知道什麼叫仇恨」,「即便是仇恨那些對我們人民犯下罪行的人,我也反對。」「即便是罪人,也還是我的兄弟。」「大學生」斬釘截鐵地說暴力革命的時代已經到來,而托翁則尖銳反駁說:「通過暴力不可能建立一種符合道德的制度,因為任何一種暴力不可避免地會再產生暴力。一旦你們掌握了武器,你們也會很快建立新的專制主義。你們不是破壞專制,而是使他永存下去。」對此詰問,「大學生」無言以對,但卻指出托翁自己生活方式與信念間的矛盾,認為這也是一種虛偽。這種指責,使托翁心靈受到強烈震撼,不能自已……最終上演了高齡離家出走、「逃向蒼天」的悲壯一幕。
揆諸人類歷史,當年深深困擾托翁的這種矛盾,人們至今仍在思索,依然引起激烈爭論……
這些精彩的歷史特寫將那瞬間的「關鍵時刻」延長、放大,使我們能夠讀到歷史的心靈,感受到歷史的「靈感」。正如茨威格所說:「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甭想去超越它。」
*此文為廣西師范大學即出新版《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序
I. 斯茨威格中短篇小說選怎麼樣
茨威格的筆觸細膩至極,又精準至極,用詩一般優美動人的語言娓娓道出,復活了本已湮滅在記憶灰燼中的、蟄伏心底的、最隱秘的、最難以描述的、最轉瞬即逝的微妙情感。他能輕易穿透筆下每一個角色的靈魂,還原其最豐沛的血肉情感,他引領著讀者,去傾聽年輕軀體內火燒火燎的激情,去體察隱藏在平靜面容下的暗流洶涌,去感觸與生俱來的高尚與卑鄙情感的共存,讓人迷醉於人類共通的深不可測的靈魂悸動。 茨威格完全可以成為高明的手術師,冷靜精確地解剖人類情感,但是,他選擇了描述,細細的,豐潤的,纖毫畢現,在令人驚嘆不已的細節深處暴露了他的真實身份——智者、悲憫。
J. 對茨威格 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非常熟悉的文學前輩請進
原著中男子是一名鼎鼎大名的小說家。我有原著,留個郵箱,發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