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先後順序
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排序:
《天龍八部》北宋
《射鵰英雄傳》南宋
《神鵰俠侶》南宋末專
《倚天屠龍記》元末
《俠屬客行》明中
《笑傲江湖》明中
《鹿鼎記》清 康熙
金庸15部小說按情節排序:
《越女劍》《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笑傲江湖》《碧血劍》《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鴛鴦刀》《連城訣》
(1)金庸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金庸的作品有:《越女劍》《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笑傲江湖》《碧血劍》《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鴛鴦刀》《連城訣》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
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❷ 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1、《射鵰英雄傳》
這是一部大氣磅礴的武俠小說,無論是格局,還是故事情節,那都是非常的飽滿,讀來更是令人贊嘆不已,在這部小說中,很多的人物,那都是描寫的極為生動,寫得也很順暢,讀起來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盡管這部小說的時間跨度也就20年的樣子,從郭靖出生,到整個結束,差不多就這么20年的時間,可是金庸寫得很有氣勢。
2、《天龍八部》
人世間的歡喜和悲苦,在佛教中通通認為一切皆苦,所有人無不痴迷爭斗,但總是失意無奈,痛苦相伴,最終還是要在這苦難中尋求解脫。
3、《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不僅寫出了愛恨情仇、武俠爭斗,更深刻地揭露了社會現實、人生哲理,是金庸武俠小說的顛峰之作。
4、《鹿鼎記》
關於這本書的爭議很多,韋小寶根本不是俠,也不會武(只會那套逃命步法,還要鐵甲護身),他機靈百變,油嘴滑舌,識得察顏觀色,溜須拍馬,簡直是壞了武林的規矩,卻讓許多人喜歡。韋小寶確實已經寫活了。
5、《神鵰俠侶》
《神鵰》主要講楊過和小龍女天地為之動容的愛情故事,另一方面也寫出了人類理性的矛盾,不過這點也導致了很多人不喜歡楊過,倔強、叛逆、偏激、報復心重、有時狂得不分是非對錯。
6、《倚天屠龍記》
全書以四句倚天屠龍歌謠貫穿始終,引申出俞岱岩的悲劇,又有張無忌幼年受傷疑問,海島迎謝遜的小船迷團,緊接王盤山屠龍刀大會,張無忌出生冰火島,光明頂明教惡斗六大門派,靈蛇島苦戰波斯三使,少林屠獅大會,這些懸念一環扣一環,讓人讀不釋手。武打情節更是精彩紛呈,氣勢驚險。
❸ 金庸武俠小說都有什麼啊哦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就是金庸的14本最著名的小說的開頭一回個字
外加一部《越女劍》,一答共15本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❹ 金庸武俠小說
總訣:
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甲轉丙,丙轉庚,庚轉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風雷是一變,山澤是一變,水火是一變。乾坤相激,震兌相激,離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九……(共三千餘字)
總決式:種種變化,用以體演總訣。共有三百六十種變化。
破劍式: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門各派的劍法.破劍式雖只一式,但其中於天下各門各派劍法要義兼收並蓄,雖說「無招」,卻是以普天下劍法之招數為根基。
破刀式:以破解單刀、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種種刀法。講究以輕御重,以快制慢。
破槍式::包括破解長槍,大戟、蛇矛、齊眉棍、狼牙棒、白蠟桿、禪杖、方便鏟種種長兵刃之法。
破鞭式:破解解鋼鞭、點穴橛、拐子、峨眉刺、匕首、斧、鐵牌、八角槌、鐵椎等等短兵刃
破索式:破解長索、短鞭、三節棍、煉子槍、鐵鏈、漁網、飛錘流星等等軟兵刃
破掌式:破解拳腳指掌上功夫,長拳短打、擒拿點穴、鷹爪虎爪、鐵沙神掌諸般拳腳功夫
破箭式:破解諸般暗器,須得先學聽風辨器之術,不但要能以一柄長劍擊開敵人發射來的種種暗器,還須借力反打,以敵人射來的暗器反射傷敵。
破氣式:對付身具上乘內功的敵人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九劍其實不是一般概念中的劍法招式,而是一套武學理論,所以風清揚會說要看悟性,因為這不是動作有多難,難到做不出來,而是腦袋想不想得到,基本上用禪宗頓悟的模式就比較容易理解。
九劍到底是什麼?根據風清揚說的原文推測,他應該是把人能做的動作,全部拆解,透過分析對手的目前姿勢,他能做的動作有哪些?對手哪個部位、哪條肌肉有動作徵兆,推算他下一步只可能是什麼招式?這就是風清楊一再強調的「料敵機先」,也就是九劍的真正精髓(並非是破招)!
有了「料敵機先」的能力後,九劍基本功就算完成,個人推測,這主要是「總訣式」的內容,到這里只要努力就可以練成(或說理解、背熟…),要看悟性的地方在於,知道對手動作之後,要怎麼處理?把主要常見的動作、情形,歸納成幾個公式(或說是套路、圍棋定式之類的東西),這就是後面八式,所以才會說,用總訣式種種變化來體演整個劍式。
從名稱編排,破劍、破刀之後直接「破槍」、「破鞭」、「破索」,明顯是刀劍最多人用,最常出現,所以最先創出,而從「破劍式」的變化會影響到「破刀式」來看,明顯是刀劍有部份動作是重復、類似的,破解方法當然也相類似,到後面直接統整所有長兵、短兵、軟兵乃至於拳腳、暗器。
當你理解、消化、超越了這些公式之後,不管用哪家的招式、甚至像「吳天德」一樣亂七八糟的動作,都能拿到理想的戰果,令狐問說:「怎麼這些變化都是進手招?」當然是因為,獨孤求敗,個人武學風格便是如此,總結出來的應對方法當然是這樣,學懂了「總訣式」的原理,可以把它用成有進無退,當然也可以只把劍擺在那等人撞上來,就像是下圍棋時,先堵在你認為對方十幾二十步後,會下的位
----只攻不守
令狐沖道:「是。」閉上眼睛,將這一晚所學大要,默默存想了一遍,突然睜開眼來,道:「太師叔,徒孫尚有一事未明,何以這種種變化,盡是進手招數,只攻不守?」風清揚道:「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自己當然不用守了。
----要旨在於"悟性"
風清揚道:「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獨孤大俠是絕頂聰明之人,學他的劍法,要旨是在一個『悟』字,決不在死記硬記。等到通曉了這九劍的劍意,則無所施而不可,便是將全部變化盡數忘記,也不相干,臨敵之際,更是忘記得越干凈徹底,越不受原來劍法的拘束。
----精微奧妙達於極點
----與"無招勝有招"劍理相輔相成
令狐沖跟風清揚學劍,除了學得古今獨步的「獨孤九劍」之外,更領悟到了「以無招勝有招」這劍學中的精義。這要旨和「獨孤九劍」相輔相成,「獨孤九劍」精微奧妙,達於極點,但畢竟一招一式,尚有跡可尋,待得再將「以無招勝有招」的劍理加入運用,那就更加的空靈飄忽,令人無從捉摸。
----內力到了獨孤九劍之下,盡數落空
那人見令狐沖劍招層出不窮,每一變化均是從所未見,仗著經歷豐富,武功深湛,一一化解,但拆到四十餘招之後,出劍已略感窒滯。他將內力慢慢運到木劍之上,一劍之出,竟隱隱有風雷之聲。
但不論敵手的內力如何深厚,到了「獨孤九劍」精微的劍法之下,盡數落空。
----敵強愈強
----極大一部分依賴使劍者的靈悟
黃鍾公自不知對令狐沖的劍法卻也是高估了。「獨孤九劍」是敵強愈強,敵人如果武功不高,「獨孤九劍」的精要處也就用不上。此時令狐沖所遇的,乃是當今武林中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武功之強,已到了常人所不可思議的境界,一經他的激發,「獨孤九劍」中種種奧妙精微之處,這才發揮得淋漓盡致。獨孤求敗如若復生,又或風清揚親臨,能遇到這樣的對手,也當歡喜不盡。使這「獨孤九劍」,除了精熟劍訣劍術之外,有極大一部分依賴使劍者的靈悟,一到自由揮灑、更無規范的境界,使劍者聰明智慧越高,劍法也就越高,每一場比劍,便如是大詩人靈感到來,作出了一首好詩一般。
----不受內力束縛
令狐沖不敢稍有停留,自己沒絲毫內力,只要有半點空隙給對方的內力攻來,自己固然立斃,那婆婆也會給他擒回少林寺處死,當下心中一片空明,將「獨孤九劍」諸般奧妙變式,任意所至的使了出來。這「獨孤九劍」劍法精妙無比,令狐沖雖內力已失,而劍法中的種種精微之處亦尚未全部領悟,但饒是如此,也已逼得方生大師不住倒退。
----要點在於劍意
。「獨孤九劍」本來便無招數,固可使得瀟灑優雅,但使得笨拙丑怪,一樣的威力奇大,其要點乃在劍意而不在招式。
----乘虛而入,後發先至
「獨孤九劍」的要旨,在於一眼見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便即乘虛而入,後發先至,一招制勝,但在這漆黑一團的山洞之中,連敵人也見不到,何況他的招式,更何況他招式中的破綻?處此情景,「獨孤九劍」便全無用處。
----施展開來,天下無敵
這「獨孤九劍」施展開來,天下無敵,令狐沖若不容讓,那婆婆早已死了七八次。又拆了數招,那婆婆自知自己武功和他差得太遠,長嘆一聲,住手不攻,臉上神色極是難看。
令狐沖也曾問過風清揚,若兩個劍法無招的人對戰,何者為勝,風清揚也說不知道。令狐沖只有三次在使獨孤九劍時心驚膽戰。
第一次乃遭遇武當派的太極劍法:太極劍法乃圓融循環,以劍光藏住中心破綻,最後令狐沖憑推測冒險往中心一刺,令武當派掌門沖虛道長不得不退,僥幸獲勝,但因此在武功上大有進益,明白了:「敵人招數中之最強處,竟然便是最弱處,最強處都能擊破,其餘自是迎刃而解了」。
第二次是與東方不敗的對戰:後者使用葵花寶典中武功,出招極快,破綻一閃即逝,令狐沖縱能視出東方不敗破綻亦不及攻擊,與任我行等人陷入苦戰。
第三次是在華山山洞中,因眼不見物,無法找到對手破綻,最後意外靠魔教十長老的腿骨中的磷光得以見到對手武功,才得以施展劍法
❺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的名字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所有小說名字的縮寫
❻ 金庸武俠小說順序
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 天龍八部
笑傲江湖 是金庸小說里唯一一部沒有朝代的 無所謂順序
❼ 金庸武俠小說所有的名字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鴛鴦刀》、《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連城訣》(原名素心劍)、《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越女劍》。
這些作品初於報刊連載,即甚受讀者歡迎;經作者集結修訂單行出版後,在華文圈廣為流傳,尤以長篇作品更為暢銷。其作品大量並多次由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的影視集團改編攝製成電視劇和電影。
陳世驤曾說:「金庸武俠小說可與元劇之異軍突起相比。既表天才,亦關世運。所不同者今世獨見一人而已。」
總覽金庸的幾部成熟武俠作品,除融合了武術、氣功、懸疑、言情、歷史等常見風格以外,還加入了很多古代文藝,以及天文地理等知識性元素。他的小說中塑造了新的武俠形象,打破了主人公必英俊瀟灑,聰明正直的傳統模式,亦展現出他對種族仇殺的負面態度。因此,金庸被一些評論者稱為「俠之大者」。
(7)金庸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金學
由於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字工作者都提筆撰寫感想、書評,而真正「研究」金庸小說,倪匡乃第一人。倪匡提出了「金學」一詞。不過金庸本身對這名稱有點抗拒,認為有高攀專研《紅樓夢》的紅學之嫌。現在大多統稱「金庸小說研究」。
當台灣遠流出版社取得金庸小說版權後,隨著台灣解嚴,一直被認定為禁書的金庸小說隨之出版。在1980年,遠流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由沈登恩主編的「金學研究叢書」。
「博益」及「明窗」亦出版了一系列名人談金庸的叢書,當時任職《明報》督印人、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吳靄儀亦寫了《金庸小說的男子》、《金庸小說看人生》、《金庸小說的女子》及《金庸小說的情》,楊興安的《金庸筆下世界》。
當金庸小說在中國大陸正式授權出版後,「金庸小說研究」更為熱鬧,除小說內容、人物、歷史背景之外以至武功招式及飲食菜譜等不一而足。比較不同版本之間的差別更是研究的重點。現時陳墨和潘國森依然經常評論金庸小說。
❽ 金庸武俠小說有哪些
金庸小說是指金庸編寫的武俠小說,自1955年金庸於香港《新晚報》連載《書內劍恩仇錄》開始容,至1972年於《明報》刊載完《鹿鼎記》為止包括《書劍恩仇錄》(1955年)、《碧血劍》(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神鵰俠侶》(1959年)、《雪山飛狐》(1959年)、《飛狐外傳》(1960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鴛鴦刀》(1961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俠客行》(1965年)、《笑傲江湖》(1967年)、《鹿鼎記》(1969年)、《越女劍》(1970年)十五部小說,可以用「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橫批越女劍 來概括。
❾ 金庸武俠小說排名
1.《鹿鼎記》(倪匡稱之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說)
2.《天龍內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鵰俠侶容》
5.《雪山飛狐》
6.《倚天屠龍記》
7.《射鵰英雄傳》
8.《書劍恩仇錄》
9.《連城訣》
10.《俠客行》
11.《飛狐外傳》
12.《碧血劍》
13.《鴛鴦刀》
14.《白馬嘯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