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網路小說對中國文學影響

網路小說對中國文學影響

發布時間:2022-10-16 15:22:26

A. 網路小說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哪些影響

網路小說的產生是中國一種必然的趨勢。網路時代的特徵就是草根化,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在網路上創造小說。與傳統文學不同的是,小說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而且有很多人一直在創作。

B. 網路文學對於傳統文學創作的意義及影響

以目前的網路文學想要對正統文學的創作產生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兩者完全是面向不同的閱讀群體。現在網路小說通常缺乏文學觀賞性,語言毫無深度,頂多隻是以情節符合都市人的口味,字數多,更新快而在網路上進行發表。若印刷成實體書的話估計銷售量不高,(因為不夠耐讀,而且字數太多,印刷成本也高。)兩者有根本意義上的區別。首先除去極少數部分例如安妮寶貝這種作家(當初只是靠在網路上發表出名而已,後來變轉入正統)網路小說完全是用於商業,因此只需要一味得去迎合大眾口味。。。而傳統文學則是創造一種藝術,藝術不可能是隨波逐流的東西。現代國人喜歡仔細看書的人不多,所以書籍價格低。但是買實體書的人仍然很少,大家都喜歡通過電子閱讀,哪怕是正版的文學書也有很多喜歡在網路上尋找其電子版,所以實體書作家在這里通常都有兼職(比如當編輯,出版或者別的什麼公司,就連韓寒都有賽車手這個職業,而且他還算是暢銷書作家),如此一來會導致純文學作品越來越少而網路小說越來越多。這么一說的話就是國人的領悟性不夠強,版權的意識不夠高。網路小說對傳統文學的創作我覺得是沒什麼積極影響,至少現在看來如此,反而會遏制傳統文學發展。。。

C. 我國網路文學走紅海外,對我國發展有何影響

網路文學走紅海外有利於我國文化的對外輸出,外國人可以從更多的方面來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不過對於我國的發展影響並不大,因為網文是一個小眾愛好。

一、網路文學走紅國外的影響

最開始有人將國內的著名網文盤龍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傳播,老外看了以後我都很喜歡,還組織眾籌成立了一個網站。差不多就是這段時間網文在國外就逐漸流行起來,很多外國人都迷戀上了中國的網文,甚至還因此戒掉了一些不良嗜好。

三、網路文學走紅海外對我國發展的影響

網路文學總海外只是讓我國的文化多了一條輸出途徑,對我國現在的發展並沒有什麼大的幫助。因為網文在國內其實是一個小眾的愛好,真正看網文的人並沒有多少,而在國外當然也是如此小眾愛好,無法影響國家的發展。如果有一天網文真的在國外盛行,那才是我國真的發展起來。

D. 網路作家發表的網路小說,為何在中國不受主流文學接受

因為網路小說與所謂的主流文學創作的標准和作品所呈現的形態不一樣,所以網路小說很難受到主流文學的接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著網路小說的迅速發展,網路文學儼然成為了新一大氣象,不僅有著龐大的受眾,而且題材新穎。雖然說網路小說在現在不太受主流文學接受,但經歷過長時間的發展,也許會迎來新的時代。

3.網路小說與主流文學呈現的形態不同

對於現在的網路文學來講,快節奏彷彿成為了一大主題。網路小說往往能夠帶給讀者爽點,容易接受,而且情節很連貫,題材也比較新穎,但是在敘述語言上沒有過分的要求。而有些主流文學往往會認為過於迎合消費者閱讀者的口味有違創作初心,所以二者在呈現的狀態上面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現在網路文學的發展越來越迅速,甚至登上了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的入選范圍。所謂的主流文學也存在極大的受眾和銷售市場,很顯然網路文學具有這一特點,所以在未來網路文學很有可能被主流文學接納。

E. 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哪個對我們影響更大

這是相對而言的。傳統文學根深蒂固,對我們的影響很大。而網路文學才剛剛起步,但是其成就卻是不容忽視的,據說,網路文學在短短十年的時間里其文學創作量(原創)是傳統文學有史以來的總合。網路文學良莠不齊,但是,網路文學也有許多優秀作品,報道稱中國作協已經吸收了部分網路文學作家入會。隨著網路的發展,網路文學在未來影響將更大。我們不可否認,網路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支生力軍!

F. 當前網路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什麼意義

摘抄一段別人的觀點(作者趙蘇),向原作者致歉! 網路文學是一種新生代文學。它以外在形式的不同和能獨立地反映時代精神不同於傳統文學。雖然現在的網路文學還處於「卡拉OK文學」的供人們消遣娛樂狀態,但是隨著網路在社會生產中地位的提高,網路文學終會以一種新生文學的姿態成熟起來,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學。
關鍵字:網路 網路文學 文學
二十世紀90年代,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文學也悄然興起。雖然這幾年網路文學在自發和無序的狀況下生長,但是它仍顯示了其強大的生命力,成為網路文化的「佈道者」。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對它的理論闡述卻一直處於缺席狀態。尤其在中國大陸,學者們不知是缺乏對它的了解,還是不屑與之為伍,總之對有關網路文學的理論探討是乏人光顧。特別是對網路文學的定義沒有明確統一的概括。



說起網路文學,就不能不提到ath.Chinese.text(簡稱ACT)新聞組。1993年海外華人為了能在網路上找到一個以中文交流的地方,就在USENET上開設了ACT新聞組。在1993、1994年這兩年中ACT新聞組特別活躍,參加新聞組的大部分都是留學生。他們因為思念家鄉,就常常在信息交流非常快捷方便的網路上交流,往BBS上貼貼子。這些抒發自己真情實感的文字很快就在網路上流傳開來,引起了許多在異鄉留學的遊子的共鳴。「打個不大貼切的比方,就象文革中往專欄上貼大字報。但又比貼大字報方便得多,有影響得多。」[1] 由於都是些在海外留學的大學生,所以當時的網上文學有著校園文學、留學生文學的許多特點。又由於他們大多是理工科出身,所寫的文字不具有專業性。但是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的創作沒有流俗,更沒有半途而廢。因為這些人的努力,中文網路文學才得以在網路上生存並進一步發展起來。
二十世紀的最後幾年中,在中文網路上的文學成功地進駐網路空間並且成為一個活躍的臣民。於是就產生了「網路文學」這個新名詞。
在互聯網對人們生活產生巨大影響的當今中國。大陸已有15000多家網站,「上網族」在12.5億中國人總數為890萬,其中白領、學生佔75%,又以電腦、網路、廣告、設計專業等理工科居多。平均一個網站僅600多個用戶。從上網人員的數量和質量上看大陸都處於較差的水平,無法與台灣等地相比。盡管如此,在中國大陸網路仍以其新事物的強大生命力和無比強勁的勢頭進入千家萬戶,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網路而興起的網路文學雖然產生的時間很短,但仍在網上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熱浪。從痞子蔡創作《第一次親密接觸》燃起了中國網路文學的第一把火開始,安妮寶貝、刑育森、李尋歡、寧財神等網路寫手的作品紛紛出爐。他們的作品在網上和網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將網路文學這一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勢迅速地燃遍了神州大地。網路文學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緊接而來的是關於網路文學的各式各樣的討論和網路文學大賽。在不到一年的短短時間內,至少有過兩次對網路文學的概念進行討論的高潮,一次是「網易」和「榕樹下」兩家舉辦網路文學大賽期間,另一次是最近由「網易」「文化頻道」開展的「給網路文學下個定義」活動。可惜至今還沒有人能作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
與此同時,以前在各種傳統媒介上發表的文學作品也在網路上佔了很大的一部分。打開文學網頁,在「黃金書屋」、「大唐中文」等網站中,撲入我們眼簾的是許多熟悉的名字。從《詩經》到《紅樓夢》,從《紅樓夢》到陳染、林白,古今中外、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應有盡有,只要你能想得起來的經典作家和流行作家的作品,幾乎都被一「網」打盡了。讀者們甚至還能在網上看到一些殘缺名著的全本。自從1999年痞子蔡創作《第一次親密接觸》由網路媒介走向傳統媒介,成為紙張小說一版再版的時候,網路文學就走出了網路成了出版商們的新寵。傳統文學與網路文學開始慢慢地互相滲透。1999年「中國第一屆網路文學獎」中擔任專家獎的評委是王蒙、劉心武、叢維熙、劉震雲、張抗抗、白燁和莫言等傳統作家。2000年7月中旬,TOM中國文學網和榕樹下網路原創文學網在北京城市賓館召開了一場頗具規模的網路文學討論會,網路寫手和傳統作家會聚一堂,相互探討。這些文學活動無一不充分說明了網路文學和傳統文學之間由互不相干到相互交流是必然的趨勢。可是傳統文學和網路文學的不同就漸漸地模糊起來,人們不知道何為「網路文學」。所以給「網路文學」一個統一的定義就成了一件不可延緩的任務。

網路文學和別的文學不同,在於其定義「網路」二字上。何為「網路」?網路,意謂:「一系列相互連接的點」;「在通信技術中,由互相連接的通信設備組成的系統」;「數據結構中的一種結構,其中任一節點可以與另外一節點相連」。網路既是指許多台電腦(計算機)相互連接而構成網路系統,又指國際互聯網。[2] 何又為「網路文學」?上網查了一下,搜索結果中有關"網路文學"的大約就有幾十萬條,說什麼的都有。以下是現今文學界普遍存在的幾種不同的觀點。
一. 網路文學是以網路為載體的文學
這類觀點普遍認為網路文學只是一個簡捷的代名詞,即代指發表在網路上的文學作品。它的對面是發表在傳統媒介上的文學。持這類觀點的人認為網路文學是網路媒介文學,網路只是作為一種發行、發布的媒介對於文學才有實際的意義。「這就像圖書、報刊印刷,電影、電視的製作一樣,僅僅只是傳播的工具。」[3]這類觀點將網路文學分為三類:一是所有的以網路為載體,在網上傳播的文學作品,包括上網的傳統文學作品;二是首先在網上發表的文學作品;三是不限體裁和寫作目的,所有以網路為載體傳播的文字。他們認為現實和網路只是人意念的差別,只是現實倫理和解脫禁錮的沖突體,網路作家走下網路在現實生活中出版創作的作品和傳統作家的作品在網上發表或刊登就是網上文學和現實文學沒有本質差異的很好證明。「像安妮寶貝這樣的作家,通過了網路獲得了名氣,掌聲和一個作家所能獲得的一切,不過在網路上的名氣是很虛幻的,要是證明這個作家在網路上的成功,途徑只有一個:出書。也只有這個途徑。這和作家有什麼分別,要是沒有出現網路之前,她的書決不會被任何一個出版社看重,因為多數是違反中國人的思想道德的,但實在網路上,一切變成了虛幻的東西,人的一切虛偽和獸性都毫無忌憚地表現了出來,網路彷彿便成了一種發泄工具。而安妮寶貝的作品,則成為這種發泄的代表作,讓人覺得一些微小的顫動和留下參與的感動之餘,只是剩下了更多的評論。」[4]
二. 網路文學是「卡拉OK」文學
這類觀點認為網路上的文學作品無論質量好壞都是寫者們自娛自樂的作品,這種自發的寫作使「寫作」一詞變的直接、透明、自由,使寫作不再成為作家們的專利,也不再需要「持證上崗」,實實在在地成為普通大眾的寵物。因此有人把網路上的寫作者比喻成練歌房裡的卡拉OK練習者,無論聲音是否大的離譜,是否嚎的驚心動魄,他們都極為滿足的陶醉其中,自娛自樂。網路的這種傾訴性、互補性都遠比傳統媒體強。有的文學青年的作品由於不能得到出版社的認可,在傳統媒體的操作模式下逐漸枯萎的,但他們卻能在網路上開出鮮艷的文學之花。很多人也在網路上重新發現和發展了自己的文學才能,可以說,網路加速了人們從文學金字塔底部向頂端攀升的過程。
三. 網路文學是民間文學
這類觀點認為網路文學是在自由、寬容、理解、共享的土壤上生長成的一種大眾文學。網路文學的起因不僅僅是為了文學,而更是為了自身體驗的表達,個體情感的渲泄,這種內容的自由給予文學創作以心靈上的解放。同時由於寫作的網民來自全國各地且多為白領、學生,他們往往借網路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作品內容多為一些工作生活上瑣事,講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由於寫手們在電腦網路上寫作方式的特殊,造成文學作品常常沒有經過加工就直接貼到互聯網上。這樣產生的網路文學作品就往往具有一種「原生態」。我們千萬不能小看未經深度加工的網上文學「原生態」。「中國文學史一再表明,民間的『原生態』是新的文學形式興起的前奏和基礎。詩、詞、曲和話本等,都是先在民間流傳,然後才被文人襲用,並經文人之手,改造提煉為比較精緻比較高雅的形式。就拿宋詞來說,要先有了唐末的鄙俗的敦煌曲子詞,先有了五代的『南國嬋娟,笑唱蓮舟之引』(改歐陽炯《花間集》序之句),然後才有北宋蘇東坡的以詩入詞,才有南宋辛稼軒的經史子集拉雜綴用。誰知道網路作者會給文學帶來怎樣的沖擊呢?他們的「即時即景化」的特點,不正和現在英美的小說與新聞報道合流的趨勢暗合嗎?其實又何止是英美,寫了《百年孤獨》的諾貝爾桂冠作家馬爾克斯,最近還買了哥倫比亞的一家報社,宣布重操記者舊業呢。」[5] 現在的網路文學正具有民間文學這種特有的「原生態」,所以不少網民稱網路文學就是民間文學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任何一種形式的民間文學經過文人的加工都是會發展過渡到文人文學的。難道成為文人文學的一個發展階梯就是網路文學存在的全部價值?
四. 網路文學是一種速食文化
之所以稱網路文學是種速食文化是因為它具有快餐的諸多特點。首先是「出爐快」。很多網路作家都是即興寫作,很少像傳統作家那樣在寫作過程中字斟句酌、深思熟慮,往往一寫完就把文章發布在網上。其次是很對大眾胃口,普及快。這些作品注重對讀者心理和感覺的刺激,以網戀、網蟲生活等題材居多,鬼故事和諷刺寓言童話故事也風靡了整個網路。與此相適應延伸出第三個特點,即受眾(網路上的讀者)「消化」快。很多網路文學的讀者在網上閱讀作品也就是隨意地點擊尋找,沒有目的性,只尋求一時的心理快感。閱讀時也是囫圇吞棗,很少有細細咀嚼品味的,以致於發出「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喟嘆。
五. 網路文學是後現代的文學
持這種觀點的多為專家學者,他們認為自上世紀50年代末以來,西方社會和文化經過一系列新的變化,進入到「後現代」時期。而網路技術正好產生於上世紀60-70年代間(西方關於後現代主義的爭論的第一次高峰期間)。網路是伴隨著西方社會、文化、技術的「後現代化」而萌芽、成長和壯大起來的,網路自身就打著後現代的深深的烙印,有著後現代的一些鮮明特徵。「眾所周知,網路具有『開放性』與『互動性』等特徵,而『開放』、『互動』是後現代主義理論中經常出現的高頻詞。可以說,『開放性』、『互動性』是後現代主義理論基本特徵,也是網路技術的基本特性,它同樣是以網路技術為依託的網路文學的基本特性。我們可以這樣說,網路是後現代的技術,而網路文學則是後現代的文學。」[6] 他們指出網路寫作中小說結構鬆散,語言聊天口語化,立意簡單,有的作品有始無終、處於永遠的末完成狀態這些情況運用了後現代的造型藝術中拿生活日用品做成的藝術作品在手法。所以,網路文學就是後現代文學。
六. 網路文學是人學
這種觀點認為真正的網路文學必須是包含網路文化特質的個人化文字。「黑格爾在《美學》中說過:『藝術有別於散文氣味的現實,它的使命在表現理想的世界情況。』網路文學同樣是一種游歷於網路之間的個體生命對於理想網路的渴望。這種追求不是技術性的未來,而更多的是感性,而又更具有人道主義的精神需求。」[7] 網路文學因其自由和新穎,超越了制度化的樊籬,無論在網上還是在網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注意力。網路的自由、寬容、理解、共享使網路文學超越了被商業氣息包圍的困惑。在網上,作者所希望的不是更多的稿費而是更多的欣賞,網路使文學真正成為人學。
七. 網路文學是網人在網路上發表的供網人閱讀的文學
這個定義是由當今網路文學三駕馬車之一的李尋歡提出的,它包含三層意思:其一,網路文學的主體必須是「網人」,即網路的使用者。其二:網路文學的傳播渠道(或者說主要的傳播渠道)必須是網路。其三,從作者的創作動機來說,必須是為網上受眾寫作的。在這三層意思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即可以認為是從「動機」或「受眾」這個角度來界定的。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網路文學是指那種專門在電腦上書寫通過網路傳給網民的作品。而用傳統的筆法寫就然後貼在網路上的作品,從嚴格的意義來說僅是發表在網路的文學作品,而那種先在書卷中印製,為擴大影響而在網路中再次發表的文學作品,就更不屬於網路文學了。例如:某人在BBS給網友的留言是網路文學,但他把出版過的書搬到網上來就不是,或者他給報紙寫的約稿同時發在網上一份,這也不能算作網路文學。
除了以上的七種定義,現今文學界對網路文學還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如「網路文學是純文學」等等。有些學者和網民甚至認為當今的網路文學還處於不成熟階段,寬泛的網路首先需要的是一種包容和模糊的概念,不需要明確的定義。總之關於「網路文學」定義的爭論一直處於白熱化程度,至今沒有一個較讓人信服的統一概括。

要對網路文學進行定義就必須先弄清楚「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的不同。僅僅只是媒介和載體的不同嗎?筆者不那麼認為。這二者的不同之處有很多,媒介和載體的不同、寫作方法的不同、作品內容和筆法的不同……乃至語言、作品的表現方式也不同。當然,在網路上有一部分文學作品是印刷類文學的網路化,同時還有很大的一部分用傳統寫作方式、內容、筆法完成的文學作品。如果說僅僅是拿這些作品做例子進行對比,那麼「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區別就只存在於媒介和載體上。可是「網路文學」作品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網民用電腦在網上或是網下創作再發表到網路上的。由於寫作的方式、寫作所用的思維和語言的不同,這些作品往往帶有很深的網路烙印,與傳統的文學作品有著明顯的不同。這一點傳統作家們也認識到了。女作家張抗抗就曾經說過這樣的話:「網路文學會改變文學的載體和傳播方式,會改變讀者閱讀的習慣,會改變作者的視野、心態、思維方式和表現方式,但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改變文學本身?比方說,情感,想像、良知、語言等文學要素。」[8]所以說「網路文學是以網路為載體的文學」這一觀點不能成立。
對於「網路文學是網人在網路上發表的供網人閱讀的文學」這一觀點,筆者承認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在充分了解「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不同的基礎上提出的。這一觀點強調「動機」,認為網路文學的若干特徵都由此而來。比如說:在篇幅方面,因為網路閱讀的習慣,網文一般都短小精悍,少有長篇大作;在體裁方面,多雜文、散文,小說和詩歌相對較少,其他文學體裁非常少見;在內容方面,主要是講述生活隨感,愛情故事,時尚話題等;在語言方面,比較活潑隨意,幽默,有一些網路語言或社區典故等。這些都是「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明顯的不同,也是網路文學自身的特點。但是筆者認為,這種觀點在對網路文學定義劃定范圍時就出現了錯誤。網路文學作品是只能在網路上發表的作品嗎?是只提供給網人看的文學嗎?僅拿安妮寶貝的作品《告別微安》為例,這部作品成名於網路上,發表於一個叫「自由村」的網站。在作者安妮寶貝成名前期,這部作品的確是一部在網路上發表、供網人閱讀的文章,但後來這部作品走下了網路,通過出版社變成了紙張小說,又有誰說這不是一部網路文學作品呢?網路文學作品並不是僅僅發表在網路上供人閱讀的文學作品。
陳潔惠曾在她的文章《網路原生態》中強調「網路文學是純文學」。那我們就來談談「純文學」的定義。「按現在國內報刊上的通常用法,所謂『純文學』,指的是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的模仿『新譯文』(特別是模仿法國「新小說」的譯文)的『先鋒派』作家作品。」[9] 這種文學的散文體小說,往往有十來個散漫的開端,到最後才絞接在一起,再加上許多橫溢出去的評論,這讓習慣於影視直觀的年輕人和習慣於傳統的小說故事的成年人都覺得難以閱讀。在網上閱讀,不適合於前後翻檢地反復思考,特別是在傳載速度比較慢的時候。所以「純文學」不適合在線閱讀的形式,「網路文學」也不可能是純文學。
赫爾德認為「文學應包括在人的社會生活的復雜的統一體中,是民族歷史的一個方面,自然要受到民族歷史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制約。」[10]可見文學是社會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到社會生活的制約。網路文學作為文學的一種,它的產生與形成與當今社會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筆者認為,若要為網路文學概括出一個定義,就應當從當今的這個社會入手。同時也不可忽略文學作為一種藝術的外在形式。
網路文學是「卡拉OK」文學、是民間文學、是一種速食文化、是後現代的文學、是人學這幾種觀點筆者在這都同意,但筆者認為這幾種觀點只給「網路文學」的一部分下定義,並不能完全地、真正地概括出「網路文學」內涵的全部。
網路文學是具有卡拉OK性和民間性。網路文學的卡拉OK性與民間性是具有必然聯系的。卡拉OK性造成了民間性,民間性是卡拉OK性的產物。當今社會上,人們由於壓力大、工作生活節奏快而尋找各種途徑發泄。於是在網上寫文章也成了一個發泄的埠。網路文學寫手們的寫作是一種自娛自樂。自由與平等的網路世界讓所有的人都可以盡情地寫作、發表和閱讀。這個文化交流回環的內部不再存在以往傳統文學作品發表所面臨的例如編輯、印刷成本、權威批評家、有關權力部門等製造的障礙。網民在網路上想說就說,作品中充滿了新鮮和自由。「這樣,許多遭受權威以及既定文學體制壓抑和遮蔽的聲音得到了出其不意的釋放:網路空間嘈雜喧嘩,見仁見智。」[11] 出版社曾經出版過一冊網路文學文集《我是網蟲我怕誰》,雖然是套用了王朔的名言「我是流氓我怕誰」,但是,這個書名還是恰如其分地證明了網路空間的自由和放肆。相對於傳統的大眾傳媒,網路更多地被視為從文化精英手中奪回的公共空間。可是這種觀點也有它的缺陷,它只是從網路文學的寫作主體和自由、寬容、理解、共享等特徵著手,並沒有考慮到網路文學文學的一些外在形式。
同樣,網路文學相對傳統文學來說是一種速食文化。這種觀點是從網路文學作品發表方式的限制、在寫作過程中網路思維和語言的運用及寫作手法等方面著手。由於上網資金和打字速度的限制人們在寫作過程中不可能像在紙張上寫作那樣舒適與自然,思路往往會出現斷層。為了節約上網經費、吸引網上讀者的注意,這類文學作品的篇幅也力求短小精悍,標題和內容力求有吸引力、能博人一笑。同時,聊天室帶來的許多網路語言也充斥於作品中,造成了網路文學作品同其它文學作品的不同。(例如:伊妹兒―E―mail、大蝦―網路高手、GG―哥哥、886―拜拜嘍等等)。這種觀點雖兼顧到文學的內涵和外在的形式,但是沒能較全面的概括出「網路文學」的全部。
筆者認為「網路文學是後現代文學」和「網路文學是種人學」這兩種觀點也是如此。筆者承認網路的身上有著後現代的烙印,網路的開放性和互動性也後現代主義理論中的觀點不謀而合,網路小說結構鬆散、語言聊天口語化、立意簡單、有的作品有始無終或永遠的末完成狀態等等這些情況都運用了後現代的造型藝術中拿生活日用品做成的藝術作品在手法。可仔細想想就覺得這種觀點好象缺了什麼。原因在於持這一類觀點的作品往往只拿網路文學的表面――各種寫作手法、網路文學所顯示出的各種特徵……做文章,沒有也不能深入地去研究一下網路文學的內涵本質。這是一種形式主義的觀點。 「網路文學是人學」這一觀點也只側重於網路文學的內在,缺少了對其外在形式的研究。



「文學」是一種古老的藝術也是一個深奧的概念, 何為文學?教科書上說:文學是以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給人審美感受,影響人和精神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筆者根據此定義概括出「網路文學」定義所需的兩大要素――反映當今社會的精神和網路文學不同於其他文學的各種外在形式。而這兩點也是筆者認為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最大區別,所以說網路文學是不同於傳統文學的新生事物。
前面筆者曾經說過,當今社會是個競爭非常激烈的社會,網路文學在現階段雖然發揮著文學反映社會精神的功能但在更大程度上還充當著發泄埠和卡拉OK的角色。筆者認為作為一個不成熟的新生命網路文學現在還處於練兵時期,它不會象有些悲觀的人所認為的那樣已經發展到了盡頭,它的路還很長。也許現階段還不能准確地概括出它的正確定義,我們還是可以在它身上看到美好的未來。
至於網路文學不同於其他文學的外在形式有很多,載體的不同、寫作工具的不同、發表的手法的不同、閱讀方式的不同、語言的不同、句式的不同、傳播的方式的不同等等。由這些外在形式可以推斷出寫作主體視野、心態、思維方式和表現方式的不同。寫作主體又是和社會緊密相連的,網路文學是社會通過寫作主體的藝術反映。筆者認為網路文學的發展與網路在社會中起的作用及網路在社會生產中的重要性是分不開的。網路越普及、在社會生產中起的作用越大則網路文學越接近成熟。在網路還不是很普及的今天,給網路文學定義下定義的確不太容易。
筆者認為「網路文學」可以分為產生、現狀和未來(發展)三個階段。在不同的階段由於網路在社會中充當的角色的不同,網路文學的內涵也不同,具體的定義也就不同了。
1. 網路文學還處於ACT新聞組的那個階段可以定為生產階段。在當時中文網路最大的作用海外留學生用來交流情感的。是一種「流放文學」。海外網路作家的代表方舟子先生把網路文學稱為「流放文學」的一部分。「這些文學創作在內容上具有流放文學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懷舊,……第二個特點是描寫文化沖擊,是以一個外來者的身份抒發在居住國的感受。」[12]
2. 第二個階段也就是現階段。現階段由於網路還不是十分普及,網路在社會生產中起的作用也不大。所以現在的網路文學還只是主要起著娛樂和消遣的作用。只有小部分反映時代精神的文學作品,而且這些文學作品大多比較粗糙。所以現階段的網路文學可以稱它為「卡拉OK文學」。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網路寫手正用他們飽含心血的文字來澆灌這朵網路文學之花,在這個階段我們看到網路文學的希望。
3. 從發達國家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的世界裡網路將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強大的網路能給網路文學帶來成熟。筆者認為那時期的網路文學最大的職責就是反映高科技時代整個社會的精神和人們的心態及精神面貌。那時期才是真正的「網路文學」。
何為「網路文學」?筆者認為「網路文學」就是用電腦等高科技文字輸入工具寫作,以網路語言或傳統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及寫作主體精神面貌,給人審美感受,影響人和精神世界的藝術。

G. 網路文學對傳統寫作有什麼影響

言歸正傳,我們來談談網路文學。我再次重申,我對網路文學研究的論域界定是從網路職業化寫作模式出現開始的,這一點我在讀網路文學,能提高文學修養嗎?這個問題中進行過陳述,如果不嫌煩悶的話,可以去看看無妨。

關於網路文學對傳統寫作的影響,首先在於它對市場的進一步擴大。如果說,我們僅以作家為文學經濟主體來看待文學這個市場現象的話,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網路文學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學界中最大的經濟現象之一。按照2013年作家富豪榜的排序,在當年,中國作家版稅排行中,江南、莫言和鄭淵潔分別以2550萬、2400萬和1800萬奪得三甲,而在相距不遠,有另一張同為吳懷堯創始的叫做網路作家富豪榜中,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和骷髏精靈三位作家的版稅則分別高達3300萬、2100萬和1800萬。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網路文學,尤其是職業化寫作的網路文學作家的市場獲利已經高到了一個堪與最優秀的傳統作家並肩的地步。雖然我們認為,錢多不一定就佔有足夠的話語權和地位,但是同樣作為經濟現象,當年西班牙在南美發現的那4萬億兩白銀不恰恰就是洋人們之所以能在中國有話語權的重要因素之一么?
其次,是幻想文學的真正興起。幻想文學,和莫言所代表的「幻想現實主義」(hallucinatory realism)以及馬爾克斯所代表的「魔幻現實主義」(Magical Realism)有著本質區別。縱觀傳統文學的最高獎項——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中,可能最貼近幻想這個詞彙的兩種書寫主義就是前面我分述的二者了,但不要忘記,他們都是「現實主義」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他們都是符合唯物史觀的。然而,我所說的這個幻想文學則恰恰相反,它所表達的文本主體是「唯心」的理想、夢想、幻想甚至是空想世界,而這個文學表現方向在傳統文學中只能占據邊緣的地位。試想,一如《銀河系漫遊指南》、《太空漫遊四部曲》以及《魔戒》這樣的不朽之作,在傳統文學的視野里何曾占據過核心位置?但是反觀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叫做作家富豪榜的榜單里的第一位的名字——江南,這個作家可是地地道道地寫幻想文學出身的人,而他的版稅居然以150萬的距離遠高於中國唯一一個「名正言順」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版稅收入,而另一方面,雖然江南的《九州》不是在職業化寫作和訂閱獲利平台模式下的作品,但其也曾經是一種網路文學現象。面對著這個現象,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幻想文學在文學中的地位問題。
再次,是讀者介入現象的產生。在這個問題里,我們要談論的讀者,不僅僅是選擇者,更多的是「參與創作者」。2012年,荀利波這位似乎是民俗學家(我也不好界定)的學者發表過一篇叫做《網路文學創作中的讀者介入類型分析》的文章,裡面詳述了關於網路文學的一些讀者介入的現象。通俗地說,這個現象就是讀者參與到網路文學的創作中來。由於網路兼具實時性,互動性和自媒體的基本屬性,且網路文學依賴讀者獲利,因此,在網路文學的創作過程中,讀者的意見會被放大,給予作者更多的意見和指導,甚至他們中的一些觀點,會直接影響到作者的創作思路。除此以外,以我個人比較喜歡的網路小說《慶余年》為例,這部小說的一些評論甚至被作者收輯為「評論集」,成為作品在網路平台上的一個主體部分。這個現象在傳統文學和文藝學界是不可想像的。我們甚至可以試想,就算脂硯齋評《紅樓夢》評得再好,他在文學意義上的影響范疇是否已經介入到了作者創作的地步呢?由於沒有證據,我們只能存疑。但網路文學則不然,每一次影響都是可被記錄的。甚至有些作者(我讀過一篇相關的文章,但是記不起來了,請原諒我。)自己也承認,他的作品是由讀者和自己一同完成的。
再再次,是評論自由化的問題。談到自媒體時代,我們首先要談到的是自由化評論,這種評論在很大程度上有自由性和非功利性兩個屬性。這兩個屬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網路這一平台上的文學評論並不像傳統文藝學界(文學批評界)那樣呆板和具有功利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某些人在推薦某些網路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們可以很簡單地去看看這本書的訂閱量和點擊率如何,這本書下面的評論又如何。但是反觀傳統文學作品,發行量和實際閱讀量本身就不是同一屬性的東西,而我們能看見的書評又實在少之又少。這就造成了網路文學評論與創作相關信息的高度集中和更為簡便的獲得途徑。從這一點上說,網路文學評論具有先天優勢。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網路「炒作」現象的存在。但那可能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最後,我們應當如何看待這種影響,至少,從文藝批評的角度出發,我在自己的另一篇文章中曾經做過這樣的敘述:
「如果我們一味地淺嘗輒止,而不科學分析網路文學作為一種通俗文學的積極發展態勢(我們知道,這種積極的發展態勢對網路文學主體而言是體現了文學性的進步的),不科學分析讀者群體的變化對這種進步所產生的積極作用,甚至武斷地用幾部反例就直接為一種文學品類下定論。那麼,我們忽視的將不僅僅是當代關乎文學本體最龐大的經濟現象,更將得到這樣一種結果:那就是大眾評論與文藝學界的相互撕裂。
可以預見,這樣的撕裂決不只會停留在相敬如賓,涇渭分明的狀態之下。畢竟,我們實在見過太多的知識分子之間的劍拔弩張。」(引自讀網路文學,能提高文學修養嗎?)
淺言之,我們現在需要做的,首先是正視這些現象和其巨大的影響力的存在,否則,其餘的一切都不過是空談罷了。

H. 網路小說是否有力於中國文學的進步

無論什麼東西,都是不進則退。
沒有進化的東西必然消亡。

網路是傳媒的必然趨勢,網路文學也必然會逐步取代傳統文學,這是不可逆的發展過程。

至於「好」和「壞」,那都是人定出來的標准。當網路文學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有自己的默認規范和審核標准。所以無所謂進步不進步,這都是進化的必然。

比如《復活:埃及古跡》,雖然離完備的網路文學還有相當距離,但是有別於先行的各種網路小說,力圖將「人」的理念和驚險類情節結合。即能深刻,也能吸引人。

I. 當前網路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什麼意義

這就要從一個讀者的角度來解答了,很多人看網路小說只是為了放鬆,當然有一些網路小說涉及到法律的比如我就不說了,這種是滿足個人慾望的,還有一些人看了某本網路小說會得到人生的啟示,很多讀者喜歡看憤青類的,而這種類型暗藏了一種道理,要真正看小說的人才看得懂,那就是「愛國,人人平等」之類的,至於玄幻類型的那隻是幻想,真的是純屬用來放鬆罷了,網路小說現在已經深入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中,所以說網路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一個重大的意義,至於意義那就要看小說的人才知道了。我對於你問這個問題的解答只是個人意見,能聯系一下嗎,

閱讀全文

與網路小說對中國文學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主超害羞的小說 瀏覽:495
小說風水師的詛咒好看嗎 瀏覽:279
20世紀西方文學短篇小說 瀏覽:912
古代王爺小說男主叫慕容祁 瀏覽:939
什麼七歲萌妃穿越小說 瀏覽:708
虐超級大虐文古代小說 瀏覽:702
小說好想好想談戀愛結局 瀏覽:593
超級綠奴小說全文 瀏覽:587
寫男頻小說的女作者 瀏覽:206
仙俠奇緣之花千骨小說全文閱讀 瀏覽:417
小說寒夜閱讀 瀏覽:199
異界穿越小說有守護獸 瀏覽:924
玄幻小說巨劍 瀏覽:843
男主是現代軍人的愛情小說 瀏覽:923
未婚妻保鏢小說排行榜 瀏覽:676
帶塵的兩個字的言情小說 瀏覽:196
古代宓公主穿越現代男主重生的小說6 瀏覽:745
哪部小說里主人公叫王猛 瀏覽:743
一部古言小說女主成親時殺了男 瀏覽:673
成人版短篇小說合集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