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閱讀金庸小說的順序是什麼,你覺得哪部寫的最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孕育其中,顯現出勃勃生機與活力。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時期的小說將古代的文化慢慢推向巔峰,推動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九十年代時期,金庸的小說可以說是風靡中國。央視曾經還引進了金庸先生《笑傲江湖》的影視版權。可以說,金庸先生寫出了一代人的武俠夢。你閱讀金庸小說的順序是什麼?你覺得哪部寫的最好?金庸先生的小說一般就是跟著電視劇後面看的,我覺得他的《射鵰英雄傳》寫的很好。我之所以說這本書寫得好,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得知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毫無疑問的是,我們這時代少了一個創造武俠經典的人。
㈡ 看金庸武俠小說,看書還是看電視劇好
你要是一部金庸的小說都沒看過的話建議你先看看書吧,下面給你推薦一下看書步驟:
1、入門級:這個階段主要通過短片或中篇小說來讓你盡快了解並喜歡上金庸的小說,根據你的時間是否充裕,可以選擇《白馬嘯西風》或 《飛狐外傳》(注意不是《雪山飛狐》),時間不富裕的話就看《白馬嘯西風》,這是短片小說,不會佔用你太多時間,時間充裕的話看看《飛狐外傳》,保證你從此愛上金庸小說。這兩部任選一部入門即可。
2、正式級:看過入門的小說之後,你會愛不釋手地繼續看下去。以上兩部小說雖然感人,但還沒有達到金庸小說的精髓,也就是飯前的甜點,勾起你的興趣。
這時推薦你看《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這五部長篇小說是金庸的代表作(當然還有鹿鼎記,但是鹿鼎記與金庸一貫的風格略有出入,建議先看過這幾部再看鹿鼎記)。看過這幾部小說,你會到達如痴如醉的地步,提醒你注意休息,別熬夜看書熬到太晚,雖然這很難做到。
3、專家級:這時再看看《鹿鼎記》(最後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第一部小說),《碧血劍》,這時你會發現金庸的不同時期的作品風格會略有不同
㈢ 大夥覺得是古龍的小說拍的電視劇好看,還是金庸的更勝一籌
古龍:《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武林外史》《蕭十一郎》《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三少爺的劍》《楚留香傳奇》《大人物》《陸小鳳傳奇》《小李飛刀》《絕代雙驕》
金庸:飛:《飛狐外傳》——《雪山飛狐》前傳
創作年代:1960—1961年
歷史背景: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首發連載雜志:武俠與歷史
雪:《雪山飛狐》——《雪山飛狐》《飛狐外傳》是金庸現實主義最強的小說
創作年代:1959年
歷史背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
首發連載雜志:新晚報
連:《連城訣》——強烈批判社會私慾、貪婪、無情的一面,同時也從屈指可數的幾位善良人物身上表現友誼、愛情、濟人、寬容。
創作年代:1963年
歷史背景: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首發連載雜志:東南亞周刊
天:《天龍八部》——倪匡曾代寫其中約五萬字,後修訂了大部分。該篇是金庸哲學、內涵、人性、情節等的巔峰之作,亦是對「人」、「諧」、「俠」的統一性巨著。
創作年代:1963—1966年
歷史背景: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射:《射鵰英雄傳》----《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並稱「射鵰三步曲」,有前後聯系但不是系列,思想各異(分別是儒俠、道俠、佛俠),是「俠之大者」的詮釋作。此為「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創作年代:1957—1959年
歷史背景: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公元1199年~1221年
首發連載雜志:香港商報
白:《白馬嘯西風》----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創作年代:1961年
歷史背景:清初順治年間推算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鹿:《鹿鼎記》----封筆之作金庸巔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創立「反武俠」情節,武俠史首次以詼諧、反諷、批判觀寫作的巨著,代表了金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
創作年代:1969—1972年
歷史背景: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笑:《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爭,同時也表露對斗爭的哀嘆。
創作年代:1967年
歷史背景:明朝推算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書:《書劍恩仇錄》----第一部武俠小說。鋒芒之作。
創作年代:1955年
歷史背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首發連載雜志:新晚報
神:《神鵰俠侶》----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創作年代:1959—1961年
歷史背景: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俠:《俠客行》——小說主人公無明確名字,以「石破天」代稱。該篇對人生寓言性與舐犢之情描寫最甚,親情性最強。
創作年代:1965年
歷史背景:清初推算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倚:《倚天屠龍記》----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創作年代:1961年
歷史背景:南宋末~元末明初1262/1263年
首發連載雜志:明報
碧:《碧血劍》
創作年代:1956年
歷史背景: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首發連載雜志:香港商報
鴛:《鴛鴦刀》----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古龍多寫刀,金庸多寫劍,可能因為古龍死的早,他的片子多被人亂拍,不過說實話,我更喜歡古龍
㈣ 金庸個小說電視劇分別是哪個版的最好看
咯偶樓上的大叔是六十年代出生的吧~~
其實這也沒什麼可比性,隨著時代的變遷,拍攝特技的應用和演員的演技提升和積累,99%影視劇都能超過以往的版本~~只不過是有些人對以前看過的版本局限性思維很強,也很自私的認為自己花時間看完的才是最好的~~事物總是向前發展的,越來越難看就違背了事物發展的必然~~所以,後來者居上~~
我很喜歡張紀中的~~
在張紀中已經完成的6部金庸劇里,金庸最滿意的是《天龍八部》和《碧血劍》。「《天龍八部》我很喜歡。張紀中在拍電視劇前徵求我的意見,我就說,最好不要和小說相差太多。」後來張紀中對結局進行了修改,只減不加,剔除了一些不必要的人物,讓整個高潮都圍繞著蕭峰來進行。對這一改動我很滿意。」
因為《天龍八部》,內地年輕的觀眾也接受了張紀中版的金庸劇。《笑傲江湖》和《射鵰英雄傳》一邊是收視率奇高,一邊網路上都是謾罵和口水。到了胡軍、林志穎、劉亦菲演的《天龍八部》播出,網路上的贊揚和誇獎多起來了,價格也上漲到7萬1集。
拍《神鵰俠侶》時,張紀中問金庸「什麼是浪漫」。金庸想了半天回答他說,「不常見的就是浪漫,常見的就不浪漫,一對情人站在大海里擁抱著看西沉的夕陽,這就是浪漫。」後來張紀中對他的創作團隊的要求就是凄美和浪漫,這使得《神鵰俠侶》後來成為一部披著武俠外衣的愛情偶像劇,挑出來的男女主演黃曉明、劉亦菲「青春」、「漂亮」,被觀眾評為「最不張紀中的金庸劇」。
在金庸的作品裡,《碧血劍》是電視劇改編次數最少的。張紀中看中它是因為《碧血劍》實際上是一部歷史正劇,既體現了金庸對歷史的研究和觀察,也讓張紀中的正劇特長有了大的發揮。看完《碧血劍》後,金庸對張紀中說了句:「張先生拍戲就是認真,把我的作品交給您拍,我非常放心。」
《鹿鼎記》雖然經過反反復復的刪減,在內地播出時卻創下了張紀中金庸劇的收視率新高,目前在香港還沒有播放。因為《鹿鼎記》在內地的反復審查,金庸對這部電視劇一直未發表意見。
因為張紀中的忠告,金庸放棄了對《鹿鼎記》的故事結尾進行大修改,保留了原來的韋小寶一人領著7個妻子隱居的故事結尾。
「金庸認為韋小寶不該有太多的老婆,給他設計了一個妻離子散的新結局。我對金庸講,陞官發財、一夫多妻是中國男人固有的夢想,所以人人想當韋小寶,正你現在把老婆改沒了,破壞了讀者的夢想」。張紀中對南方周末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