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校園玄幻 > 第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人

第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人

發布時間:2023-01-22 08:33:09

『壹』 武俠最早開始於什麼時期 誰才是武俠文化的鼻祖 未來

分新舊

舊派:最早來源已不可察,有漢初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游俠、刺客列傳;二是魏晉、六朝間盛行的『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最為代表性的就是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整合包拯故事和江湖豪俠的事跡結合而成。

新派:民國時期新派就已經隱隱成型,有《五女七貞》、《永慶昇平》、《小五義》、《續小五義》,民國《三俠劍》、常傑淼的《雍正劍俠圖》(即《童林傳》)等等,已經有了新派的構架。也有人走向了最初的玄幻道路,比如網路玄幻文學的始祖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

龍虎鬥京華是新派武俠的最早之作,這是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俠小說。主要講述了義和團進北京的事跡。系新派武俠開山之作。亦是「新派」武俠小說之源頭伊始。其靈感來自於當時形意拳大師和太極拳大師要交手,在港澳地區引發了轟動,被宣傳為龍虎鬥,於是梁羽生先生趁機創作了龍虎鬥京華,為新派武俠第一本小說。

新派武俠的發展:這里主要要誇獎金庸先生。當時武俠小說在社會地位很低,屬於獵奇的市井文學,屬於最低級的文學,大量的劣質創作往往也針對於黃暴恐三元素,加上大量的武俠誇張描寫,使得很多文章烏煙瘴氣。而金庸的創作射鵰英雄傳給武俠小說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尤其是其核心價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讓武俠小說擺脫了低級文學的帽子,走入主流價值觀。也幫助了清華,北大當時的「武俠小說是否有價值」這一辯論戰里,支持武俠一方的勝利。

金庸先生歷史,文字功底深厚,又有大量的劇本寫作經驗。加上他自己辦報紙,寫社評,散文,在當時魚龍混雜的武俠創作中脫穎而出,而且金庸嚴格遵循武俠不可過於玄幻,掌握了武俠的純粹性,比起其他戰鬥力崩壞的作品,金庸武俠里的角色並不沒有那麼移山填海般的實力,卻反而更顯得更加強大有力(舉個例子,三流網文里控制無數宇宙的邪神,也比不上固古惑仔里聽著藍色多瑙河神經質的把受害者從樓上扔下去的張耀揚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角色不是靠戰鬥力強就能塑造的更強的,而是靠劇情,靠描寫,)。加上他擅長把人物放在歷史里寫的特點,更顯真實感。歷史-純粹武俠-俠之大者的精神,是金庸對武俠的巨大貢獻

另一位要說古龍,古龍把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使中外經典鎔鑄一爐,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光說文字,古龍的人物,場景,氣氛描寫更勝一籌。金庸則在歷史感,時代感,大場景上更有其獨到之處。很多文學青年會更喜歡古龍,因為其文字和情感把握更加細膩靈動,而很多熱血青年更喜歡金庸,其歷史感和豪情萬丈的時代感帶動了所有角色的升華,而不需要具體細致描寫一個人一物

『貳』 「一代大俠」金庸的誕生:查良鏞是怎麼寫起武俠小說的

2018年10月30日,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明報創辦人、一代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

1954年,香港發生一場轟動一時的武術比賽,太極派與白鶴派因門戶之見發生爭執,互不相讓,白鶴派的陳克夫向內地來的太極派吳公儀下戰書,以比武分高下,兩派掌門人簽下了生死狀。因香港禁止擂台比武,地點設在一水之隔的澳門。此事在香港引起很大反響,至少有五千人赴澳門等候開場,不僅是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也成為當時報紙爭相報道的題材,《新晚報》幾乎每天都有相關報道。

1月17日下午,這場引人注目的比武在澳門新花園拉開帷幕,兩派高手在擂台上只打了短短兩個回合就以吳公儀一拳擊中陳克夫致其鼻子流血而告終。但比武引起了難得一見的轟動,當天《新晚報》出「號外」報道比武結果,一上市即被搶購一空。

比武觸動了新華社香港分社主管左派報紙宣傳工作的金堯如,他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既然市民對比武的興致如此高漲,何不趁熱打鐵,在左派報紙推出武俠小說連載,招徠讀者,擴大發行量呢?1949年以後,武俠小說以其荒誕無稽在內地被禁,但金認為,左派報紙如果能打破清規戒律連載武俠小說,必可吸引大量港澳讀者,以改變銷量的困境。他在新華社宣傳會議上提出以武俠小說吸引人民來接受「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建議,與會者均表支持。宣委會作出決定,由《新晚報》作為試點先去辦。當時《新晚報》的羅孚和《文匯報》的廖一原等都在座。

此前,《新晚報》「天方夜譚」欄目連載唐人(嚴慶澍)的《金陵春夢》,「下午茶座」連載其另一部小說《 *** 》,吸引了大量讀者,但從未登過武俠小說。1月19日,即比武結束第三天,《新晚報》就在頭版顯著位置刊出「本報增刊武俠小說」的預告。20日,陳文統的《龍虎鬥京華》就在「天方夜譚」開始連載了,署名「梁羽生」。這是梁羽生的處女作,也是成名作,標志著新派武俠小說的誕生。小說一共連載了7個月,在讀者中引起意想不到的熱烈反響,梁羽生一炮走紅,《新晚報》銷量看漲。

梁羽生

《書劍恩仇錄》:故鄉傳說

從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到《草莽龍蛇傳》,查良鏞都是忠實讀者,他從未想過自己也要上陣。1955年2月初,羅孚和「天方夜譚」的編輯忽然向他緊急拉稿,說《草莽龍蛇傳》已連載完了,必須有一篇武俠小說頂上,而梁羽生顧不上,寫稿之責非落在他頭上不可。他從來沒寫過武俠小說,甚至連小說也沒有寫過,遲遲不敢答應。經不起他們的勸說,查良鏞只好答應了,打電話到報館,報了個題目《書劍恩仇錄》,但從哪裡寫起,他還沒想好。

2月7日,發稿的日子到了,編輯派了一個老工友上門來等,在當夜九點前無論如何要有一千字的稿子,否則明天的報上就有一塊空白了。老工友觸發了他的靈感,他便從塞外古道上一個「年近六十,須眉皆白,可是神光內蘊,精神充沛」的老者寫起,先把這個工友打發走再說。所以他說,「如果我一開始寫小說就算是文學創作,那麼當時寫作的目的只是為做一件工作」。

2月8日,《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的「天方夜譚」版開始連載,署名「金庸」,每天一段,直到1956年9月5日,共連載了574天。

「鏞」字拆成兩半就是「金庸」,他自稱「沒有什麼含意的」。金庸橫空出世,從此世人往往只知金庸而不知查良鏞。

作為武俠小說家的金庸從1955年2月8日出場,這一年他已年過而立。雖然早就離開了故鄉,但故鄉在他的夢里夜夜縈回,母親、父親、兄弟姐妹,故鄉的風物人情、民間傳說深埋在一個漂泊異鄉的遊子心中。遙望江南,那是他永遠的愛和痛。「如果你到過江南,會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楊柳與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這正是他落筆寫《書劍恩仇錄》時的心境。當他寫下第一部武俠小說時,他想到的是遙遠而親切的故鄉,那裡有海寧潮、母親和從小熟悉的傳說。

故鄉一直流傳,乾隆皇帝本是海寧陳閣老的兒子。雍正皇帝生了個女兒,用調包計換去了陳家的兒子,乾隆實際上是漢家的血脈,這傳說越數百年而不衰,從小銘刻在金庸的心裡。故事輪廓由此而來,從家國恨到兒女情,江湖、江山、英雄美人、民族恩仇……一一展開。他對母親的思念情不自禁,陳閣老夫人的名字最初連載時叫「徐惠祿」,與他母親的名字僅一字之差,以後修改出版時改為「徐潮生」。

「我是浙江海寧人,乾隆皇帝的傳說,從小就在故鄉聽到的。……因此第一部小說寫了我印象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歷史學家孟森作過考證,認為乾隆是海寧陳家後人的傳說靠不住,香妃為皇太後害死的傳說也是假的。歷史學家當然不喜歡傳說,但寫小說的人喜歡。」

乾隆在金庸的家鄉海寧修建海塘,全力以赴,直到大功告成,造福當地百姓。但金庸將乾隆皇帝寫得很不濟,他有時感到有些抱歉。他說,乾隆的詩寫得不好,本來也沒多大相干,只是小時候在海寧,後來在杭州,到處見到他的御詩石碑,心中實在反感,現在見到好多名畫,也到處是他的題字,不諷刺他一番,悶氣難消。寫到後面,他更是禁不住大發議論,說皇帝的話不可相信。這番話和小說的主線沒有多大關聯。

《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開始連載的兩三個星期,反應平淡,沒有引起特別的轟動,刊載一個多月後,情況逐漸發生變化,曲折、起伏的情節打破了平淡的局面,深深吸引著讀者,他們一路追著讀下去。1950年南下香港、在上海《申報》做過編輯的董千里則說,「書劍」最初在報上連載時,他從頭到尾均未錯過,深佩作者之才,由此結識。

金庸收到大量讀者來信,幾乎每天都有,如果當天他擺了一個烏龍,次日的來信一定會多些,他寫到言伯乾與文泰來大戰,不經意用了「雙目如電」,此後三天收到七封信,都說言伯乾的一隻眼已被余魚同射瞎了。有地址的讀者來信,他會陸續回復。

電影界的朋友、中聯公司總經理劉芳與太太天天爭著看《新晚報》上的連載,中聯很想把它改編成電影。緬甸仰光的讀者來信說,當地有好幾位說書人以「書劍」為壓軸,頗得聽眾的歡迎。海外有兩家中文報紙逐日轉載。

data-filtered="filtered" 金庸

繼梁羽生之後,金庸將武俠小說推向又一個 *** ,而且大有後來居上之勢,不僅在香港大有讀者,東南亞一帶也有很多人爭相閱讀。「游戲文字,居然有人喜愛」,令他意想不到。他最初答應羅孚只是試試而已。

有些讀者把書中的人物當真實的人那樣看待,真誠地為他們擔心,為他們抱不平。金庸說寫這書時,確是把自己當作了「紅花會」的一分子來設想,算是個小頭目吧。「紅花會」群雄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水滸》的一百零八將,結局也有《水滸》的痕跡。在此之前,他從未寫過任何小說(讀大學時寫的《白象之戀》是應征之作,他沒有算在內),下筆之時不知不覺會受到他從小熟悉的《水滸》影響,也受到許多外國小說的影響,有時乾脆就在模仿,既有模仿《紅樓夢》的,也有模仿《水滸》的。丫頭喂陳家洛吃東西,就是抄《紅樓夢》的。

在《書劍恩仇錄》的主角陳家洛身上,隱約可以看到近代以來兩個海寧籍歷史人物蔣百里、徐志摩的影子。金庸說海寧不出武人,即使是軍事學家蔣百里,也只會講武,不大會動武。他們性格中都有一些憂郁色調和悲劇意味,也都帶著幾分不合時宜的執拗。其實,在陳家洛身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性格。在這個虛構人物的身上,寄託了作者的某些理想。「又要做讀書人,又要做革命首領,又要做政治家,既是富家公子,亦是草莽英雄,又重事業,又重愛情,即使在感情問題上,愛姊姊還是愛妹妹也糾纏不清。」

(陳家洛)不是一個成功的人物,但是他反映了許多知識分子的理想、抱負、幻想、幻滅;反映了他們的天真心態,可取之處與弱點。1

從此,金庸——一個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的讀書人,在經歷動盪亂世之後,獨自在異鄉通過武俠小說展開他對人性無限豐富的獨特理解。他的出現幾乎改變了武俠小說難登大雅之堂的宿命。

『叄』 第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人是誰

司馬遷——《游俠列傳》即《史記》中的《游俠列傳》
新派武俠小說則是——(香港)梁羽生《龍虎鬥京華》

『肆』 武俠小說的鼻祖是誰呢

武俠小說最早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 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的始祖。 梁羽生是舊派名士小說的始祖。 古龍是西方筆法寫武俠小說的始祖。 ...

『伍』 第一本武俠小說是誰寫的

由來:
司馬遷《史記》中說: 救人危難, 周濟貧困, 不失信, 不背言, 合於仁義, 即謂之」俠」; 俠士多憑武技對抗壓迫, 所以《韓非子》說: 」俠以武犯禁」.」小說」者, 」街談巷語之說也」.合起來說: 民間流傳的描寫憑武藝行俠仗義的敘事文學作品就叫」武俠小說」.

中國武俠小說源遠流長, 《史記·游俠列傳》中郭解的故事已具傳說性質, 可視為武俠小說的萌芽; 唐代《聶隱娘傳》、《紅線傳》, 是武俠小說的初期形態; 宋代講述」撲刀」、」桿棒」列為說書人的專工; 至元明之際遂產生了描寫」俠以武犯禁」的不朽巨著《水滸傳》; 清代的《三俠五義》、《小五義》兼寫清官, 是武俠小說的一個流派.

本世紀20 年代以來, 武俠小說新作層出不窮.先是江南不肖生 (向愷然) 著《江湖奇俠傳》, 河北有趙煥亭著《雙劍奇俠傳》, 風行一時.但不久即新崛起的北派武俠小說四大作家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向、趙二氏的作品逐漸不為廣大讀者所崇.北派四大家依成就而論, 當首推白羽 (宮竹心) , 其次是還珠樓主 (李壽民) 、王度廬、鄭證因, 各有二三十種以上的著作.

第一部:《江湖奇俠傳》

民國自二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末期,武俠小說盛極一時。據魏紹昌所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的不完全統計,當時作者有一百七十多人,作品有六百八十多部,出版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北平、天津,時稱南派和北派。南派武俠小說以平江不肖生最負盛名,他所作的《江湖奇俠傳》曾經風迷一時,讀者甚眾。後來明星影業公司截取其中片斷,改編拍攝成《火燒紅蓮寺》,影響就越發巨大。《江湖奇俠傳》寫於二十年代初,被視為近代武俠小說的先驅,有些人甚至認為它才算中國第一部正宗的武俠小說。

『陸』 中國最初的武俠小說是誰寫的

唐代武俠小說開始萌芽。在唐人傳奇中,《聶隱娘》、《昆侖奴》、《荊十三娘》、《紅線》、《虯髯客》等作品,已經是較為成熟的武俠短篇小說。而我們這一代人看的武俠一般都是是指近代的武俠小說。香港牟松庭、梁羽生和金庸分別以《山東響馬幫》、《龍虎鬥京華》、《書劍恩仇錄》為先導,開啟了武俠小說的一個新時代。而他們寫作的初衷也為了提高報社報紙的銷量,是以那時候的小說都是在報紙上邊連載的。不久,張夢遠、石沖、江一明、高峰、倪匡一一登場,盛況空前。仔細品味,則金庸學究天人,修養純正,作品結構謹嚴,情節精采紛呈,實乃集此前名家之大成,不愧為宗師。
台灣一地,也是群峰並峙,萬壑爭流: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醉仙樓主、卧龍生、諸葛青雲、司馬翎相繼崛起,分別以《南明俠隱》、《八荒英雄傳》、《雍乾異人傳》、《風塵俠隱》、《墨劍雙英》、《關洛風雲錄》開啟先路,獨抱樓主、蕭逸、慕容美、古龍、秦紅、柳殘陽、獨孤紅、上官鼎兄弟等人繼其後,各有特色,自成一家,而猶以古龍獨辟蹊徑,將歐美暢銷書結構溶入武俠小說,十分引人注目。此期當以金庸、梁羽生、古龍為三大巨臂,領袖群倫。

『柒』 第一部武俠小說是誰寫的

最早的武俠小說是漢末時代誕生的《燕丹子》,這部以荊柯刺秦王為題材的小說塑造了荊柯、田光、燕子丹等中國歷史上第一批有著具體形象的「俠」人物。

『捌』 梁羽生哪年開始寫武俠小說的哪年封筆的

1954年寫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到一九八四年封筆改為撰寫正統歷史小說,梁羽生在武俠文壇上辛勤筆耕了三十個春秋,共創作了三十五種武俠小說,總字數達一千餘萬言。

『玖』 金庸先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寫小說的,他的第1部作品叫什麼

金庸於三十一歲時(一九五五年)創作出了第一部武俠小說《
書劍恩仇錄》,《越內女劍》是最後一部創容作於一九七○年。
1955《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0的《越女劍》反映了金庸想寫歷史小說的願望,這是金庸的個人進步,與武俠小說關系不大。

『拾』 武俠小說的創始人是誰

平江不肖生

閱讀全文

與第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角憂郁的小說完結 瀏覽:722
我見猶甜小說閱讀 瀏覽:42
傳統修真女主小說 瀏覽:920
fm有聲玄幻小說 瀏覽:91
斗破系統小說大全txt下載 瀏覽:735
小說美總裁征服計劃 瀏覽:629
古言玄幻小說完結排行榜 瀏覽:441
捉妖小說txt 瀏覽:675
姓平的名字男生小說名字 瀏覽:621
設定非常新穎的末日女主小說 瀏覽:661
男主穿越到都市的校園小說 瀏覽:462
紅塵都市小說全集 瀏覽:215
好看的大叔與蘿莉小說推薦 瀏覽:838
炒期貨小說免費下載 瀏覽:239
男主是屍王小說言情 瀏覽:61
當惡劣提督轉生為艦娘免費小說 瀏覽:73
種田文完結短篇小說 瀏覽:870
皇帝皇子愛同一女主小說 瀏覽:415
比較好看的官能小說 瀏覽:419
五丁包有聲小說有哪些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