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麻煩幫我收集一些關於《西遊記》的資料。
《西遊記》 電視劇《西遊記》唐僧扮演者 拍攝時間:1982年至1988年
地區:中國大陸
類型:古裝神話
集數:25集
導演:楊潔
主演:孫悟空—六小齡童
唐僧—汪粵、徐少華、遲重瑞(註:汪粵出演第6,9,10集;徐少華出演第4,5,7,8,11,12,14~16集;其餘由遲重瑞出演)
豬八戒—馬德華 沙僧—閆懷禮(2009年4月12日上午10:20病故)語言:國語
顏色:彩色
發行公司:中央電視台
播出概要
1982年8月拍攝試集《除妖烏雞國》,於當年國慶節播出。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於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計收豬八戒》、《三打白骨精》兩集,1986年春節期間播出前十一集。
1986年拍完《奪寶蓮花洞》、《除妖烏雞國》(重拍)、《大戰紅孩兒》、《鬥法降三怪》、《趣經女兒國》、《三調芭蕉扇》、《掃塔辨奇冤》、《誤入小雷音》、《孫猴巧行醫》九集。
1987年為了介紹《西遊記》的拍攝情況,請各路「神仙」、「國王」給觀眾拜年,中央電視台錄制了名為《齊天樂》的晚會於春節期間播出。
1987年拍完《錯墜盤絲洞》、《四探無底洞》、《傳藝玉華洲》、《天竺收玉兔》、《波升極樂天》五集。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
1988年春節播出,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經典之作。這部《西遊記》,可以視為普及版,女導演大判纖楊潔把《西遊記》里大量的佛經偈語、晦澀的對白,全部刪除,只給觀眾最清楚的故事情節。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出身浙江的「美猴王世家」,他父親六齡童主演過紹劇藝術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六小齡童深得家傳,公認是最接近吳承恩原著的「美猴王」。後六小齡童被評為中國第六屆「金鷹獎」最佳男滾仿主角獎及第一屆(新時期十年1978年至1987年)「中國電影電視十大明星」獎,還當選為「中國第二屆電視十大明星」首席。主題歌《敢問路在何方》風靡一時,至今仍是四十多歲男性卡拉OK的高點唱率歌曲。
央視六小齡童西遊記86版共25集,西遊記續集16集,前後41集
86年版25集全:
第一集 猴王初問世
第二集 官封弼馬溫
第三集 大聖鬧天宮
第四集 困囚五行山
第五集 猴王保唐僧
第六集 禍起觀音院
第七集 計收豬八戒
第八集 坎途逢三難
第九集 偷吃人參果
第十集 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集 智激美猴王
第十二集 奪寶蓮花洞
第十三集 除妖烏雞國
第十四集 大戰紅孩兒
第十五集 鬥法降三怪
第十六集 趣經女兒國
第十七集 三調芭蕉扇
第十八集 掃塔辨奇冤
第十九集 誤入小雷音
第二十集 孫猴巧行醫
第二十一集 錯墜盤絲洞
第二十二集 四探無底洞
第二十三集 傳藝玉華洲
沖拿第二十四集 天竺收玉兔
第二十五集 波生極樂天
㈡ 《西遊記》劇組經歷四次磨難,曾險被腰斬,幸有誰相助
楊潔導演的《西遊記》在八十年代可謂有冰火兩重天的待遇,火當然指的是在全國觀眾面仔前祥前,那不是一般的火。冰指的是《悔稿西遊記》劇組的待遇,從建立劇組開始到拍攝完畢,《西遊記》劇組和央視上層的關系總是磕磕絆絆的,可以說《西遊記》劇組遭受的磨難不光來自於拍攝過程,還有就是來自其他方面的磨難。
五、貴人相助
雖然楊潔導演在回憶錄中沒提過誰是《西遊記》劇組的貴人,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除了之前提到的中鐵十一局之外,《西遊記》劇組在央視高層也有一位貴人,這就是副台長阮若琳。
楊潔導演在自傳中親切的稱呼這位副台長為老阮,正是她屢次在劇組遇到困難時出手相助。
上級要求劇組像《紅樓夢》那樣配備顧問團隊,但楊潔導演認為沒必要,阮副台長給予了支持。
上面提到的拐人風波,為劇組保駕護航的也有阮副台長。
在腰斬危機之時站在劇組一邊為劇組考慮的也是阮副台長,也是她代表央視和中鐵十一局簽署了借款協議。
在音樂出現危機時,旗幟鮮明表示支持許鏡清的也是這位阮副台長。
當《西遊記》劇組前往泰國拍攝擔心費用不夠時,又是這位阮副台長給出主意,錢不夠了就去大使館借錢先墊上。
總之,阮若琳副台長可以說是《西遊記》劇組背後最大的貴人。
《紅樓夢》劇組應該也會表示點贊。
㈢ 我想知道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有沒有拍成電視劇或者電影
有電視劇, 電視連續劇《平凡的世界》
劇名:平凡的世界 集數:14集 年份:1989 導演:潘欣欣
編輯本段主要演員
張寶慶飾孫少平 任冶湘飾田曉霞 鄭保國飾孫少安 金順子飾田潤葉 閻青妤飾李蘭香
編輯本段回首往事
據悉,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即將再次被改編成電視劇引起了觀眾極大的關注,我們不禁回想起16年前這部小說第一次被改編為電視劇的情景,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當時該劇的導演潘欣欣。 記者:潘導,您當時是在什麼情況下將路遙的《平讓握凡的世界》拍攝為電視劇的? 潘欣欣:將《平凡的世界》拍攝為電視劇是1988年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領導阮若琳當時分派給我的任務。基於兩個因素:一是我以前在陝西拍過《灃水繞過小長安》和在山西拍過《雲彩嶺》兩部工農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雲彩嶺》獲了飛天獎。《平凡的世界》也是寫城鄉改革的作品。二是《平凡的世界》是寫青年成長故事的,我當時接受這個任務時34歲,正是青年,了解青年的心理,能夠把握作品。我看過路遙的這部小說深有感觸,所以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記者:在接受任務後,您都作過哪些准備工作? 潘欣欣:這部電視劇是我們中心藝術處魯文浩和晏唐兩位同志根據小說編劇的,接到任務後,我趕到西安找到小說作者路遙,路遙又親自帶我到他的陝北家鄉住了20多天,重新采訪了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原型,我們又一起二度修改了劇本。回京後我又用了大半年時間創作分鏡頭劇本,然後在北京、西安、延安三地挑選演員、選景定景後,於1989年3月24日在陝北延安市棗園鄉廟溝村開機。 記者:在您拍的電視劇中您主要體現了原作品的哪個部分?給您突出的感受是什麼? 潘欣欣:從創作心理上,我願意反映老百姓生活,當時雖然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明確地提出「三貼近」原則,但我平民意識較強,《平凡的世界》小說是全景式文學,人物眾多,達100多個。拍成電視劇主要人物也不下90多個,演員有:張寶慶、鄭寶國、牛犇、任冶湘、陳樹青、劉遠、金順子等,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城鄉變革顯然是關注的主題,除了反映改革的時代,我也想以塑造豐富、生動的人物「眾生相」來體現這部作品的特點。 記者:為什麼當時電視劇只拍了14集,有什麼主客觀原因? 潘欣欣:那會兒現實題材電視劇都不長,長篇連續劇也很少,當時除了《紅樓夢》和《西遊記》最長,分別拍了36集和25集外,其它和《平凡的世界》前後拍攝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好像都是12集,比如《籬笆、女人和狗》《一二·九運動》《宋氏三姐妹》,《渴望》長一些,但那是室內劇,像《平凡的世界》這種連續劇,一般就是十幾集,《平凡的世界》拍了14集在當時已經算比較長的了。電視劇的長短不影響反映原作的主題,中外不乏其例。當然,14集電視連蘆旅續劇《平凡的世界》,受當時條件以及創作思想的制約,肯定有許多不足,我作為導演,也時常想到如果有條件,這部小說值得重拍個三四十集以上的連續劇,但到今天,我還沒有超出當年對該作品的感受程度和尋找到這樣的條件。 記者:當時電視劇播出後,反響如何?路遙本人對電視劇的評價如何? 潘欣欣:1990年三四月份在中央電視台一套二套相繼播出。十六七年來,中央台播出不下五六回吧,當時收到一些觀眾來信,談觀後感,還有許多喜歡劇中歌曲的,尤其喜歡孫國慶唱的《平凡的世界》主題歌《就戀這把土》。首播前後我被陝西省作家協會邀請到西安,參加了由陝西作協負責人王愚主持的《平凡的世界》電視劇研討會,會議從該劇的觀摩到研討用了一周時間,路遙首先發言,充分肯定了這部電視劇作品,其他專家也從不同角度對作品進行了分析,褒獎成功。《平凡的世界》獲當年長篇連續劇飛天榮譽獎。不幸的是1992年秋,路遙同志因病去世,我失去了一位創作夥伴、知心朋友,當時我在外地拍戲,未能趕赴西安送行。為了寄託哀思,我於1995年12月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名為《憶路遙》的陪滑凳紀念文章,記述了他帶我在陝北體驗生活的片斷,抒發了我對他的深切懷念之情。近日,在報刊上見到有再現該小說為電視劇的有識之士,我預祝他們取得成功。
㈣ 西遊記是誰拍攝的
電視劇《西遊記》前25集劇組工作人員
編劇:楊潔 戴英祿 鄒憶青
原著:吳承恩(明朝)
導演:楊潔
攝像:王崇秋(楊潔導演的先生)
副導演:任鳳坡 荀皓
美術設計:馬運洪
美工:王柏平 袁疇 李惠敏 劉關雁
錄音:馮景山
擬音: 王文華
燈光: 朱希德 劉堅 張軍民 王平 張文學
人物造型設計: 王希鍾
服裝設計: 王蘊琦
武打設計: 林志謙 項漢
場記: 馬麗珠 於虹(現在的「猴嫂」) 李成儒(後調走)
煙霧: 劉禮 董振惠
導演助理: 靳根戌
副攝像:唐繼全
攝像助理(劇照拍攝):劉大健 閻肅 葉茅
場務: 李建成
化妝: 崔潔 張興華 楊雪 鄧京平 楊雲菲
服裝: 李寶祥 韓庚澤 陳鐵山
道具: 陳鐵山 甄志才 孫步雲
制景: 徐小光 吉有 徐永新 許信良
裝置: 張瑞來
現場特技: 鄧少生 連治水
錄象: 賈開寰 李志偉
特技製作: 王巧紅 韓立梅
音樂編輯:王文華
音樂錄音:胡小煒 梁柏強
作詞:閻肅
作曲:薯衡許鏡清
獨唱:蔣大為 李靜嫻 葉茅 李玲玉 吳靜 遲重瑞 胡寅寅 郁鈞劍 周立夫
演奏:中央芭蕾舞管弦樂隊
指揮: 胡炳旭
劇務:沙傑 徐雷霆 楊斌 曹建軍
劇務副主任:李鴻昌
製片副主任: 許德忠
配音:李揚 李世宏 張雲明 里波 王玉立 張潮 陳阿喜 王雪純 吳桂苓 遲重瑞(客串) 馬德華(客串)
製片人: 楊潔
總監制: 王楓 阮若琳
中央電視台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 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
聯合錄制
參加西遊記演出的知名演員:
六小齡童 原浙江昆劇院演員,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演員
遲重瑞 原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演員
馬德華 原北方昆劇院演員
閆懷禮 人藝表演藝術家
徐少華 山東話劇院演員
左大玢 著名湘劇表演藝術家
朱龍廣 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
劉江 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
趙麗蓉(已故) 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 著名小品演員
程之(已故) 著名表數空做演藝術家
鄭榕 著名人藝表演藝術家
章玉善 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老演員
李玲玉 著名歌手 越劇演員
王玉立 配音演員 表演藝術家
向梅 著名表演藝術家
王忠信 著名京劇演員
楊虧纖春霞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王鳳霞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馬蘭 著名黃梅戲演員
韓善續 著名人藝表演藝術家
王夫棠 戲曲表演藝術家
鐵牛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
朱琳 著名影視劇演員
王希鍾 著名化裝師 造型師
黃非 著名電影演員
吳桂苓 人藝表演藝術家
何晴 著名影視演員
萬馥香(已故) 著名表演藝術家
高玉倩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張京棣 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
朱秉謙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任鳳坡 中國京劇院導演
顧嵐 空政話劇團表演藝術家
雷鳴 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
㈤ 《紅樓夢》你更喜歡電視劇還是小說
我感覺小說比較好看。電視劇反映的只是導演或者說是某些部分人的心裡是不能代表我們自己的理解的,所以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看書,真正的很多的東西或許真的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劇是沒辦法跟小說相比的,特別是紅樓這樣的世界名著。首先不說中國的導演和演員怎麼樣,現代人很少能夠真正的演繹出古代的那種階級味道,不過也符合了大家段州的口味。我們只是把它當作一種休息時一種消磨時間的工具。小說則不同,紅樓出身的背景以及它的內容就說明兆燃臘了它並不是簡單的消磨時間,不然也不會被稱為四大名著之一了。
㈥ 《紅樓夢》你更喜歡電視劇還是小說
我更喜歡電視劇的《紅樓夢》。《紅樓夢》是中央電視台和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出品的一部經典古裝劇,改編自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由王扶林執導,陳曉旭、歐陽奮強、張莉、鄧婕、高宏亮等主演。
電視劇在「元妃省親」、「紅樓二尤」、「群芳夜宴」、「白雪紅梅」、「晴雯之死」等片斷,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純真女兒們的美好情性,才華,志趣和悲劇命運,通過這一個個女兒的毀滅,揭露了封建專制之「天」的腐朽和殘酷,尚能讓人領略「天」與人的矛盾沖突。
㈦ 87版紅樓夢專家顧問團有哪些人
大師雲集:87版《紅樓夢》專家顧問團名單
紅樓夢顧問:
主任委員:
王昆侖(1902-1985)
國內著名的紅學家,他在抗戰期間撰寫的《紅樓夢人物論》,是最早試圖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研究《紅樓夢》的一部專著。時為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副主任委員:
王朝聞(1909-)
美學家、文藝評論家、雕塑家。《紅樓夢》研究方面有《論鳳姐》一書行世。
顧問:
朱家溍(1914-2003)
文物專家、明清史及戲曲研究專家。
九三學社文教委員會委員。
成蔭(1917-1984)隆
編劇、導演。時為北京電影學院院長。
林辰夫
編劇。首任中國視協電視劇戲曲藝術研究委員會會長。
阮若琳(1929-)
時為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首任中國視協兒童電視藝術研究會會長。
沈從文(1902-1988)
著名現代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作品只需列《邊城》、《中國服飾史》足矣。紅樓夢服飾考證,多出其手。
啟功(1912-)
全名愛新覺羅.啟功。書罩判卜畫家和文物鑒定家。 九三學社中央顧問。
吳世昌 (1908-1986)
文學史研究家,《紅樓夢》研究家。
吳冷西(1919-2002)物穗
時為廣播電視部部長、黨組書記。
周揚(1908-1989)
文藝理論家、文學翻譯家、文藝活動家。中沖脊科院院士。時任中國文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周汝昌(1918-)
著名紅學家、書法家。
楊乃濟
著名旅遊學家。
楊憲益(1914-)
著名翻譯家。曾與夫人戴乃迭(英籍華人學者)合作翻譯中國古典小說全本《紅樓夢》,由於譯文准確生動,在國外獲得好評,並有廣泛影響。
趙尋
戲劇評論家。
鍾惦棐(1919-1987)
影視評論家。小說家阿城之父。
曹禺(1910-1996)
劇作家。《雷雨》、《日出》作者。
蔣和森
紅學家。已逝世。
戴臨風
紅樓夢監制、時為中央電視台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