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亦舒是個怎樣的人
亦舒,原名倪亦舒,是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的妹妹。祖籍浙江鎮海,1946年9月25日出生於上海,五歲時隨家人到香港定居。
疑似棄子的亦舒,旅居德國的中國香港導演、畫家蔡邊村,是亦舒19歲時與前夫畫家蔡浩泉誕下的愛情結晶,但才子佳人的婚姻只維持了短短3年。蔡邊村參展作品、自編自導的紀錄片《母親節》,介紹了他尋找生母的經過和心路歷程。紀錄片中,那個和兒子避不見面30多年的母親,正是著名女作家亦舒。
香港有亦舒,台灣有瓊瑤
亦舒的女主角,大半是早早放棄了古典浪漫主義深情的女人,只以自愛自立為本。她們當中有單身的女強人,雖孤單並不嘆怨,有時嘴巴還相當硬,笑話一大籮;也有最終找到另一半的(卻是用頭腦,不是用心)--穩妥、開明、體貼的男人,是經歷滄桑的女人最好的歸屬,與那種驚天動地、可生可死的愛情相比,這一種亦舒更有把握。孩子是亦舒心中的另一種牽掛。她的小說中常有孩子的角色(大多是單身母親的伶俐早熟的小孩),她對他們充滿感情。這種感情,甚至化成了對整整年輕一代的愛與欣賞。
才華不負美人,亦舒十五歲時,就被報刊編輯追上學校來要稿,成為編輯們不敢得罪的「小姐」。在香港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壇三大奇跡」。金庸創作流行武俠小說,倪匡創作流行科幻小說,亦舒創作流行言情小說。可見她的地位。
香港情感作家亦舒生於上海一個金融職員家庭,原籍浙江寧波,1951年,亦舒隨父母遷居香港——這一年,她剛剛5歲。
學生時期的亦舒
到香港後,亦舒先後就讀於蘇浙小學幼稚園,嘉道理小學、北角官立小學和何東女子官立中學。小時候的亦舒非常喜歡讀書,也愛寫作,後來便嘗試著給報刊投稿。14歲時亦舒在《西點》雜志發表了小說處女作《暑假過去了》,中學期間發表了《王子》《滿園荷花簾不卷》等小說,並出版了首部小說集《甜囈》,引起香港文學界的注意。據說亦舒小有名氣後,經常有報刊編輯成群結隊追到學校里約稿,這也成為何東女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中學畢業後,亦舒沒有讀大學,而是進入《明報》工作。期間她跑新聞、寫專訪、寫專欄、寫小說,直到1973年赴英國曼徹斯特學院學習酒店管理。
亦舒從英國回來後,除一紙文憑外一無所有,「那時候在兄嫂家,那種惶惑,真非筆墨能形容,四處找工作,每天出去跟人吃飯。一次在富麗華酒店公關部翻市場雜志,看紙上美不勝收的衣服珠寶,忍不住的冒了句:『怎樣才能不花力氣得到這些?』一個本來在埋頭工作的女子答道:『找一個糖心爹地(包養年輕女孩的富翁)。』」這段求職途中的小插曲就是亦舒創作小說《喜寶》的最初靈感。
亦舒與哥哥、科幻作家倪匡在一起
亦舒後來在台灣園山飯店和香港富麗華酒店找到了工作,後來又到佳藝電視台和香港政府新聞處任職。此間亦舒一直沒有中斷寫作,與瓊瑤單純寫小說不同,亦舒是雜文,隨筆、小說四面出擊。即使是言情小說這一塊,亦舒也和瓊瑤的小女生風格有明顯區別,她筆下的人物都是經濟獨立的職業女性,沒有奇情,沒有畸戀,故事雖然平淡,人物卻很鮮活,語言也很有味,故深受讀者追捧。
亦舒之所以將職業女性描寫的如此出彩,與其本人的履歷息息相關,亦舒留英出身,先後擔任過記者、編劇、專欄作家、酒店高管和政府新聞官,這些工作經歷無疑是亦舒創作的富礦,寫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1979年,長篇小說《喜寶》由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後來又被改編為電影,引起轟動。憑借《喜寶》一舉成名後,亦舒的創作一發不可收拾,相繼出版了《玫瑰的故事》《珍珠》《曼陀羅》《薔薇泡沫》《我的前半生》《她比煙花寂寞》《胭脂》《朝花夕拾》《曾經深愛過》《沒有月亮的晚上》《流金歲月》等眾多膾炙人口的小說和散文,讀者遍布海內外華人世界,創造了華語文學圈的一個奇跡,她本人也被讀者尊為「師太」。
1990年代,亦舒隱居加拿大,有媒體記者這樣描述亦舒的寓所:「順著彎彎曲曲,柔腸百折般的山路,一直往上爬往上爬,才到達亦舒的家。亦舒避靜在加拿大卑詩省西溫哥華半山,前院參差花樹,車道和通往大門的小徑,都半掩在綠蔭之中。」在這個花木婆娑的所在,亦舒依然筆耕不輟,70歲時還出版了一部名為《衷心笑》的科幻小說,這也恰好是亦舒的第300本書。
亦舒有三段婚姻。
17歲那年,才女亦舒愛上了才子蔡浩泉,兩人之間的故事轟轟烈烈,亦舒不顧家人反對,不惜離家出走,甚至未婚先孕。但僅僅幾年,蔡浩泉便另覓新歡,這段感情也如童話故事裡王子與公主的愛情,再也沒有了下文。
亦舒第二段愛情的男主角是明星岳華,當時岳華的戀人是邵氏影業的女藝人鄭佩佩。亦舒在《明報》當記者,她橫刀奪愛,上演了一出「女記者倒追男明星」的大戲,結果成功上位,但這段感情只維持了短短兩年。
1980年代是亦舒創作的黃金時代,此間她偶然遇到了如今的丈夫梁先生。梁先生為人低調,很少拋頭露面,據說曾為港大教授,後來任卑詩大學客座教授,是一位成功的專業人士。
與梁先生結婚後,亦舒也似乎脫胎換骨,變成一個小女人,還冒險為丈夫生了個女兒。亦舒的侄子倪震曾經透露:「(姑姑)四十多歲時,她人工受孕,用命搏了個女兒回來。??疼惜得不得了,為了女兒,更移民去溫哥華。」
亦舒的一生比她的小說還精彩。
⑵ 亦舒的人物經歷
亦舒原名倪亦舒 ,1946年 (一說1949年 )出生於上海,(父母)原籍浙江寧波鎮海 ,她乳名叫阿妹 ,五歲時 (一說1952年 )即隨家(人)到香港定居,並在香港官校受教育,曾在蘇浙小學讀幼兒班,後考入嘉道理官立小學,和何東女子職業學校,1965年 (一見1956年 )中學畢業。亦舒自幼記憶力驚人 ,讀書頗有小聰明卻不大用功,小時候為答不出老師提問被罰站,憤而背下全部課文,從此養成閱讀的習慣,十二歲就開始讀魯迅作品 ,她酷愛文藝,崇拜哥哥倪匡及其文友金庸、古龍等流行小說家,並深受其影響 。
亦舒中學畢業後沒有升大學,當了記者,十七歲時便到《明報》任職,她不僅跑新聞、寫專訪 ,亦寫雜文、小說 ,報紙專欄 。及擔任電影雜志編輯等。(亦有被稱作文化官 )至1973年 ,二十七歲 的亦舒往英國曼徹斯特留學,讀酒店食物管理系,1976年畢業 後,先在台灣園山飯店服務,任女侍應總管,不長時間旋又返回香港,受聘出任富麗華酒店公關部主任,又入佳藝電視台做編劇工作 ,後到香港政府 新聞處任職 高級新聞官,為期八年 。 亦舒1962年(一說於十四歲那年 ),在《西點》雜志上刊登第一篇小說《暑假過去了》,開始寫作生涯,1963年 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說集《甜囈》,並應一家報紙之約撰寫連載小說 ,十五歲時便在《中國學生周報》上發表文章 。十七歲時,發表短篇小說《王子》及其姐妹篇《滿園荷花簾不卷》,引起讀者關注 。
她最鍾愛的小說是魯迅的《傷逝》,她的小說《我的前半生》的主角是子君和涓生,沿用了其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她的小說《朝花夕拾》則沿用了魯迅散文集的名字。
1979年,亦舒小說《喜寶》由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 ,為文學評論公認的亦舒代表作 。1988年,該部小說由香港公司注資改編成電影 ,亦舒親自參與改編 ;1989年11月在中國全國上映 。
1981年,亦舒出版小說《玫瑰的故事》 ;在1986年由楊凡導演改編成電影 ,他只選了玫瑰由少女至28歲的故事 。
1982年12月 ,擔任新加坡文藝研究會與國際書局合辦的「我與寫作」座談會主講 。
1984年,亦舒出版小說《她比煙花寂寞》 。1987年,亦舒小說《朝花夕拾》被改編成電影 。
1987年,亦舒出版小說《玉梨魂》 ,據其改編的電影贏得一定好評 。
1988年,亦舒的《流金歲月》由楊凡導演改編成電影 。
1990年,根據亦舒小說《胭脂》改編拍攝、由萬仁編導的影片《兩對母女三代情》(公映時更為原名)獲台灣「新聞局」「輔導金」,該片是一部社會蛻變片 ,背景被從香港移到了台北 。
亦舒共九部作品翻拍成電影,此外還分別有《珍珠》《星之碎片》《獨身女人》 。
2013年,亦舒小說《一個復雜的故事》被周冠威搬上熒幕,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
⑶ 亦舒《喜寶》原型是誰
喜寶在現實中沒有人物原型可循。
20世紀70年代,香港從工業化向經濟多元化逐步蛻變,消費主義時代在香港的全面到來使得大眾文化的消費功能日益顯露。亦舒筆下財富與愛欲交織的都市小說浸潤了鮮明的後現代消費文化色彩。小說《喜寶》就是香港消費文化時代的言情作品。
當年亦舒創作《喜寶》時,靈感來源於她和施南生的一番對話。在一間辦公室里,亦舒問施南生,女人怎樣快速得到鑽石?施南生的回答是,找個溏心爹地,也就是有錢的老男人。
(3)亦舒小說的人物原型擴展閱讀
《喜寶》的主要人物:
姜喜寶:劍橋聖三一學院的法學高材生,風華正茂,容貌姣好。雖然喜寶實際年齡只比聰慧大兩歲,但她自覺比對方大很多。因為人未老心已衰,她過早地領略到世間的艱難,正為自己未來的學費、生活費憂心忡忡。面對存姿的金錢誘惑,喜寶只是稍微糾結了一下,便很快作出決定。對她而言,解決眼下的經濟壓力,改變一直以來的困窘處境是要優先考慮的。
勖存姿:包養姜喜寶的男人。作為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即便外表看上去再強大,勖存姿的內心還是不可避免地有一絲自卑,他也會害怕喜寶某天離他而去,就像無法避免的衰老一樣。他在金錢上給了喜寶極大的自由,然而無處不在的耳目與他的來去無蹤、難以捉摸卻時時提醒喜寶記得——你不是自由身。當勖存姿終於肯放行喜寶時,他的人生也已走到了盡頭。
勖聰慧:勖存姿的女兒。聰慧在經歷家庭的種種變故後,毅然走出家門,開始了從寄生到奉獻、給予的蛻變過程。她選擇回到祖國,做一名普通的支教老師,學會自理生活的所有事項。
⑷ 亦舒的小說,風信子,裡面的宋家,實際是暗喻的是那一個家族的人啊
宋醫生應該是宋子文的後代。宋子文曾經任中華民國財長,並與孔祥熙一起掌控中國財經。他非常有錢,很符合小說中宋家的富可敵國。而且宋子文最後在美國定居,死於斯。小說中還說:你沒有見過他的幾個姑姑,應該就是說的宋家三姐妹。而宋榭珊就是宋美齡身邊的。
⑸ 亦舒是誰
亦舒,香港作家,與台灣瓊瑤齊名。是著名作家倪匡的親妹妹,也就是倪震的姑姑。著有言情小說及散文百餘部,代表作有《喜寶》,《玫瑰的故事》,《流金歲月》等。
以下來自網路:
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長是香港作家倪匡。亦舒於1946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鎮海,五歲時來港定居,中學畢業後,曾在《明報》任職記者,及擔任電影雜志采訪和編輯等。1973年,亦舒赴英國修讀酒店食物管理課程,三年後回港,任職富麗華酒店公關部,後進入政府新聞處擔任新聞官,也曾當過電視台編劇。現為專業作家,並已移居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