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跪求求老人與海的象徵意義英文論文的文獻綜述(500字左右)
1936年4月,海明威在《鄉紳》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碧水之上:海灣來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記敘了一位老人獨自駕著小船出海捕魚,捉到一條巨大的大馬林魚,但魚的大部分被鯊魚吃掉的故事。早在1939年,海明威搬到古巴時,他就開始計劃以此為素材,寫一篇情節完整的故事放到他的某個小說系類中。(實際上,他去世後,這個系類里其他篇目作為《海流中的島嶼》的一部分發表出來) 《老人與海》,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著。《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徵性的小說。主人公桑地亞哥是一位老漁夫,他經過重重艱險,捕獲了「一條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馬林魚」,可是在返航的途中,這條大馬林魚卻被鯊魚吃光了,桑地亞哥只拖回了一副魚的骨架。小說對大海的凄涼景象,對老人的復雜心情與回憶,對老人與鯊魚搏鬥的情景以及他與一個孩子的友情,都作了極具特色的描寫,可謂淋漓盡致、引人入勝。 歐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年),美國小說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獲獎之作就是《老人與海》。這部小說是根據一位古巴漁夫的真實經歷創作的,以攝像機般的寫實手法記錄了桑地亞哥老人捕魚的全過程,塑造了一個在重壓下仍然保持優雅風度、在精神上永遠不可戰勝的老人形象。這部小說創下了人類出版史上空前絕後的一個紀錄:48小時售出500萬冊,50小時售出530萬冊! 當他被宣布為當年的普利策文學獎得主時,評論界一致稱好。"人可以被毀滅,卻不可以被打敗。"海明威在《老人與海》里所說的話,不僅打動了讀者,也征服了評論者。 1954年,因為海明威"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揮的影響",海明威又獲諾貝爾文學獎。"每一句話和每一段落,都要盡量寫得簡潔。"這是海明威寫作的信條之一,這使得他的作品改編成電影的數量比任何其他一位獲獎者都多. 小說以寫實手法展現了捕魚老人桑地亞哥在重壓下仍保持的優雅風度,這種精神上永遠不可戰勝者成為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硬漢"形象之一。對於《老人與海》這本被譯成幾十種文字的作品, 海明威自己認為 "是這一輩子所能寫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這本書講了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84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的勁非常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在返航時不幸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最終,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歷經一番艱辛,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和一身的傷,可還是得到了人們的贊賞。
2. 關於海明威的冰山原則的論文文獻綜述。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紀實性作品《午後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則」。他以「冰山」為喻,認為作者只應描寫「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應該通過文本的提示讓讀者去想像補充。
他說:「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學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謂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謂的「八分之七」。前兩者是具體可見的,後兩者是寓於前兩者之中的。
「冰山理論」有兩個層面的含義:
一是簡約的藝術。即刪掉小說中一切可有可無的東西,以少勝多,象中國水墨畫技巧,計白當黑,不要鋪陳,不要八分之八,而只要八分之一。英國學者貝茨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一文中認為,這種簡約在語言上表現為刪掉了小說中幾乎所有的解釋、探討,甚至議論;砍掉了一切花花綠綠的比喻;剝下了亨利·詹姆斯時代句子長、形容詞多得要命的華麗外衣:「他以誰也不曾有過的勇氣把英語中附著於文學的亂毛剪了個干凈。」這些英語文學的亂毛中被海明威收拾得最利索的是形容詞。形容詞過多是十九世紀末以亨利·詹姆斯為代表的小說家帶給英語文學的一大災難。譬如詹姆斯的代表作《貴婦人的畫像》充斥了長句子和多重修飾,「你不憋足一口長氣是讀不完一個句子的,好比一長列貨車,站在它面前望不到盡頭」(董衡巽語)。這絕對是學者型的文風。而海明威18歲就去打仗,根本沒有機會進行科班訓練,打過仗當了美國一家報紙駐歐洲的記者,寫文章和報道要用電報發回國,語言必須簡明,於是形成了一種所謂的「電報體風格」,極少用修飾語,極少用形容詞。可以說文學史上有一類作家是敵視形容詞的。法國大文豪伏爾泰就有句名言:「形容詞是名詞的敵人。」他似乎在說只有名詞是直抵事物本身,是直面、直接呈示事物,形容詞多了反而遮蔽事物和內質,所以是名詞的敵人。
其二,小說家馬原認為「冰山理論」的更內在的質素可以概括為「經驗省略」。他指出開始許多評論家把海明威的省略與傳統的留空白理論等同起來,以為這是一種含蓄手法的運用,言有盡而意無窮,這是一個大的失誤。傳統的省略方法很類似於刪節號的作用,它省略的是情味和韻致;而海明威省略的則是完全不同質的東西——實體經驗。馬原以《永別了武器》中曾被海明威改寫了三十九遍(在另一處海明威又說是四十遍)的結尾為例:
我往房門走去。
「你現在不可以進來。」一個護士說。
「不,我可以的。」我說。
「目前你還不可以進來。」
「你出去。」我說。「那位也出去。」
「在此之前作者沒告訴我們房間里有幾位護士,這段文字也沒交代,可是我們馬上知道了這間停著『我』情人(卡薩玲)屍體的房子里有兩位護士。『我』的對話沒有絲毫失態之處,可是我們也從這段文字里知道了『我』的失常變態。」「這些語調上的變化其實在上邊文本中全無提示,作者也沒有用敘述的方式告訴我們關於主人公『我』的任何情緒變化,然而我們都知道了。作者利用了人所共有的感知方式及其規律,他知道大家都知道的東西你不說大家也會知道這個道理,他就不說大家都知道的東西,結果大家還是都知道了。這樣做除了因省略掉一些東西而縮短了篇幅外,由這種省略還產生了完全出人意料的新的審美方法,以作用於(閱讀)對象心理為根本目標的方法。」(馬原《小說》)
海明威省略的其實是我們憑經驗可以填充想像的部分,因此,這種省略技巧就最大限度地調動了讀者的經驗參與,使讀者覺得作家很信任自己的理解力和經驗能力。在這個意義上,海明威等於把冰山的八分之七空在那裡讓讀者自己憑經驗去填充。而以往的小說家如果是現實主義者就把什麼都告訴你,喋喋不休,不厭其煩,不留空白;如果是浪漫主義者就拚命調動讀者的情緒,拚命煽情。海明威也在調動,他調動的則象馬原所說,是經驗。這肯定是一種新的小說美學。怎樣深入闡發它的美學層次的內容還需要繼續思考。但我們起碼可以說,這種「經驗省略」涉及的決不僅僅是個「簡潔」的問題,它還關涉著對世界的認知與呈示問題,關涉著小說家對生活中的情境和境遇的傳達方式問題,從中有可能生成一種小說的情境美學。